NP颈椎病的自我治疗中医治疗方法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的概念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后部受牵拉应力,前缘受压缩应力,而产生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失稳、骨质增生,导致颈椎内外平衡失调,继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
颈椎病的命名
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适2-3天后出现颈项刺痛,并向上臂、前臂内缘及手指扩散并因此而影响睡眠的病人。
& Bailey(1911)在对35例脊椎骨关节炎的报告中指出椎间盘变薄为最初病变,然后继发颈脊神经根、脊髓受压的观点。
Pashel(1930)、Beaclle(1931)分别对颈椎间盘的解剖、病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Brain、Bull(1948)将颈椎病作为一个独立病名提出。
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争论,如颈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椎间关节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90年代后大家分歧逐渐减小,目前大家都已习惯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
颈椎病流行病学
&&Kellgren、Lawrence(1952)对某城镇15岁以上居民调查,患病率为35.75%。
Irvine(1965)在一个有27000人的矿区,从5000份病例中随机抽取500人调查结果272人确诊颈椎病患病率58.53%。
Gupta在10817例神经科门诊中确诊颈椎病398例占3.5%。
国内潘氏调查1037名30岁以上的工人和农民,患病率分别为6.2%和17.6%。
某运动对490名运动员调查患病率14.69%。
国内大部分专家认为国人患病率在10%左右。
颈椎病的易患因素
各家报道不一。
Irvine的结果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胡嘉彦、曹英山报道男女无差别。
该病中年以上人群的常见病,以40-60岁人群更多见,但是目前有年轻化趋势。
Jackson(1958)通过8000例颈椎病调查指出该病好发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之人。
Irvine的调查认为重体力劳动者较非重体力劳动者的人群患病率高。
综合国内外资料,会计、电脑工作人员、教师、缝纫工、仪表、装配人员患病率明显较高。
相当多的颈椎病患者曾有外伤史,Jackson报告8000例颈椎病患者中90%与外伤相关。
在有外伤史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在其伤后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患颈椎病。
曹英山报道运动员颈椎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日本学者调查交感型颈椎病70%有外伤史。
William报道49例颈椎病人中6人有颈椎解剖变异,占12.24%。
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
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
赵定麟对140例非颈椎病患者进行X线检查,结果解剖变异者7例占5%。
常见的颈椎解剖变异有,C2-3椎体融合、椎弓根椎板骨隆起、颈肋、C7横突肥大、颈椎隐裂、颅底凹陷。
Palmer等人对23对孪生兄妹颈椎退变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孪生兄妹之间,特别是一卵双生者之间,颈椎形态非常相似,且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的方式和退变的结果均很相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述临床现象,因此他提出颈椎病可能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习惯于高枕睡眠
习惯用头顶物如印度、非洲大陆、巴尔干半岛人以及我国朝鲜族妇女颈椎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人。
习惯每天喝酒,每天喝酒100克以上。
& 颈椎的解剖特点
& 寰椎 形状不规则,无椎体和棘突
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为齿突,长约1.5cm,与寰椎的齿突关节面形成环枢关节。
&& & 颈3、4、5、6椎
椎体矢状径平均为16mm,横径为23mm,下位椎骨较上节为大。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其与相对应的上一椎体下面的斜坡相咬合而构成钩椎关节,因最早为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所发现,故又称Luschka关节。
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横突较粗大,如横突过长,或有肋骨出现(称为颈肋)则可引起胸廓出口狭窄症侯群。横突孔较小,仅有椎静脉通过。
Luschka关节的解剖特点
& 起源及其形成过程
胎儿颈椎中不存在Luschka关节。大约在4-5岁时骨性钩突形成。Frykhal认为该关节只不过是延伸至椎体边缘的椎间盘组织因退变而形成的裂隙。日本学者林浩一郎报道钩椎部位在16岁时有关节腔存在,18岁时有滑膜组织存在
Luschka关节的生物力学形成机制
& 钩突形成,由于其特殊的形态结构,一方面使颈椎的活动范围增大,另一方面也使颈椎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微细损伤。
头颅的机械性挤压和颈部的过度活动,使钩突与上位椎体之间的裂隙逐渐增大和增宽,形成关节腔。
颈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高度降低,相邻椎体接近,钩突与上位椎体间的接触机会增加,刺激钩突表面的软骨增生,形成关节面。
继发退变—骨赘形成
Luschka关节在颈椎的解剖中处于特殊的位置,它的内侧为椎间盘,外侧为横突孔,后内侧为椎管,后外侧组成椎间孔的前壁,在关节囊壁内有交感神经的脊膜返支,因此,
Luschka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常会影响到周围的组织结构,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及临床表现。退变主要表现为钩变的增生肥大,骨赘形成。
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
头部的旋转运动
头部的旋转运动有一半以上由环枢关节完成,头颈旋转可引起椎动脉在C1、2处狭窄或梗阻。头向一侧扭转可使对侧椎动脉扭曲。
骨赘的影响
椎动脉Ⅱ段的前外侧就是钩椎关节,增生的钩突可压迫椎动脉并刺激椎动脉丛,使椎动脉痉挛、移位,结果导致狭窄或闭锁。C4.5、C5.6
水平也可因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
椎动脉变异
正常***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当一侧椎动脉变异而管腔过细,它就不能代偿对侧椎动脉扭曲或狭窄而发生的椎动脉供应不足,这样就容易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报道,一般右侧椎动脉的变异(38%)远比左侧多见(12%)。
当椎动脉有附壁血栓、硬化或炎性增生时,容易发生血运障碍而产生供销血不足症状。
损伤和劳损
外伤造成的颈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横突骨折可直接刺激和压迫椎动脉。劳损除可导致骨赘发生而对椎动脉影响外,劳损还可致椎间盘变性、变薄、椎间隙变窄,使椎动脉相对变长而扭曲,以致使其易受外界压迫和刺激,影响椎动脉血流量。
椎动脉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
因为椎动脉有脊髓前中央动脉和脊髓后动脉的分支,因此当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可直接影响到脊髓的血供。
颈椎病的特殊体格检查
头后仰压颈试验
&& & 椎间孔压缩试验
&& & 提颈试验
&& & 臂丛牵拉试验
&& & 仰头旋颈试验
头过伸、过屈试验
影像学检查
&& & 正位片
能看到椎体、椎间隙、双侧钩突、棘突等结构。异常主要可以看到钩椎关节变尖,椎体融合、半椎体畸形,颈肋,棘突不居中等。
& 侧位片 可以看到颈椎曲线改变,椎间隙
改变(椎体前缘椎间隙平均间距3.8±0.5mm后缘间距1.9±0.28mm),骨赘,项韧带钙化及后纵韧带钙化。
&& & 颈椎管矢状径
测量颈椎椎体后缘中点至相应椎板前缘的距离。颈椎占位病变时此植增大,小于12mm(C3—C7)时,可诊断为颈椎管狭窄。
颈椎管矢状径
&& & 齿状突旁间隙与椎间关节间隙
此值小于5.7mm说明没有横韧带断裂,当此值大于6.9mm时高度怀疑横韧带断裂。
&& & 颈椎失稳
各椎体的延长线,测量相邻两线的夹角,大于11度,或者椎体后下缘与下一椎体后上缘的距离超过3.5mm时应怀疑颈椎失稳。
&& & 颈椎椎间孔孔径
应测量椎间孔横径及上下径,变小见于颈椎退行性变及颈椎滑突、畸形、损伤。
颈椎椎间孔孔径
&&&&&&&&横&径
&&&右&&&&&&&&&
左&&&&&&&&&&&&&&&
右&&&&&&&&
13.1±1.5&&
13.7±2.1&&&&
8.5±1.0&&&&
12.1±1.9&&&
11.7±1.7&&&
6.0±1.7&&&
12.0±1.1&&&
12.5±1.5&&&
6.5±1.5&&&
12.2±1.3&&&
12.1±1.4&&&
7.3±1.3&&&
12.4±1.7&&&
12.1±1.5&&&
7.5±0.9&&&
11.8±1.3&&&
11.5±1.0&&&
8.6±1.2&&&
颈椎CT的适应症
& 椎管狭窄症
&& & 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的肿瘤、脊柱损伤及先天性异常
颈椎MRI的适应症
& 颈椎间盘突出
&& & 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
&& & 颈椎管狭窄症
&& & 颈动脉畸形
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
TCD频谱的有关参数&&
& 血流速度
血流速度的大小,在频谱上以频宽的高度显示,由于心动周期中,各不同内的频宽均不相同,存在着速度梯度。由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参数反应。
TCD频谱的有关参数
&& & 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是反映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PI=( Vp- Vd )/ Vm
收缩峰血流速度与舒张末血流速度的比值(S/D),也是评价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的指标。
&& & 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是反映脑血管舒缩和阻力状况的指标,其公式如下:RI= ( Vp- Vd )/ Vp
部分TCD检查结果的意义
&& & 血流速度增快:提示椎基底动脉有痉挛或狭窄。
&& & 血流速度减慢:
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峰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减慢。提示椎基底动脉明显狭窄。
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由于椎动脉在客观上存在先天差异,故在判断椎动脉有无痉挛或狭窄时,尚应结合TCD频谱形态、音频信号和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分析。
颈椎病的分型
&& & 神经根型
&& & 椎动脉型
&& & 交感型
&& & 脊髓型
&& & 混合型
头、颈、肩、上胸背臂痛或串麻,感及运动障碍与颈脊神经根分布相一致。
颈椎僵硬,活动受限,头后仰压颈试验阳性及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部分患者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头后仰时在病变相应节段的项韧带可触及囊性变。
X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相应节段有时出现项韧带钙化。
应与颈肩背筋膜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结核、腕管综合症,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眩晕与体位有关,多在起床、卧倒、翻身、转头时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者数秒至数十秒,长者可达几小时到一、二天,可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呕吐、猝倒、持物落地等症状。
本型颈椎病往往与动脉硬化有关,注意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颈部特殊检查:头后仰旋颈试验阳性。同时应检查血压、血脂、胆固醇、眼底有无动脉硬化及心电图。
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有条件可做数字减影,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椎动脉造影、B型超声波进行椎动脉动态造影。
应与下述疾病相鉴别:美尼尔氏病、耳石病、颅内肿瘤等。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ncy)诊断标准
(日本厚生省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班1990)
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波动性消长。
&& & 不出现脑的局灶体征。
&& & 多数伴高血压。
&& & 眼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
&& & 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
&& & CT所见未见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
脑血管造影或颈部TCD检查等显示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变。
&& & 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
&& & 年龄基本在60岁以上。
&& & 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
希望能MRI检查无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则诊断更为确凿。
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头晕(与体位无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眼皮睁不动,眼球发胀、视物模糊、耳鸣、咽感异常,颈项不适易疲劳、失眠多梦、易出汗、***绪易激动、心慌胸闷。如表现在上肢,手臂肿胀发凉、麻木、肩臂痛、活动受限。
头后仰压颈试验往往阳性,颈活动不受限,旋颈试验阴性。
X线检查可有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及颈椎滑脱(颈5多见)。
&& & 本型应与冠心病、美尼尔氏病、神经症相鉴别。
1926年,Barre曾推测,颈椎关节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可引起眩晕、头痛、颈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刺激症状。
1928年,他的学生刘永生对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症状作了详细叙述。所以至今还有人将交感型颈椎病称为巴—刘(Barre-Lieou)氏综合征。
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己感觉下肢有烧灼感、麻木。同时,常伴有排便困难,约30%患者伴有眩晕;晚期出现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
病变平面以下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感觉减退。出现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
X线片多见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可能出现椎管狭窄,CT、MRI可以明确诊断。
具有两型以上的症状、体征。但是临床诊断必须说明哪一型与哪一型混合。脊髓型合并其他类型建议诊断为脊髓型。
&& & 颈型:症状局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
食管型:表现为吞咽困难,系椎体前缘增生刺激或压迫食管所致。
颈椎病的诊断要点
对颈椎病的诊断,必须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有颈椎退变而无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相反,临床症状、体征典型而影像学无改变者应***虑颈椎病。
总之颈椎病的诊断应强调临床症状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
颈椎病的治疗
& 消炎镇痛类药物
&& & 活血括管药
&& & 改善脑组织代谢药
&& & 激素类药物
&& & 利尿脱水药
&& & 维生素类
麻醉类及其他
封闭的目的主要是消炎止痛、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导,使局部的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 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加适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常用封闭方法为椎体前外侧与椎间盘内封闭,星状神经节封闭,颈部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
&& & 微波治疗
电脑中频治疗
对神经系统影响:调整植物神经机能活动通过体内一些神经递质如内啡呔、Ach、5-HT、NE等量的变化来加强镇通作用。
&& & 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状态
&& & 松解局部组织的炎性粘连
&& & 纠正椎间关节错位
解除肌痉挛以恢复脊柱内外平衡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或增强了清除自由基酶的活性,推拿后尿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巯基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含量明显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作用,通过针刺深部组织的提插捻转,刺激了很多感受器、神经末梢和神经干。加强了传入的粗神经纤维活动,减弱了细神经纤维活动。
&& & 中枢神经递质和体液因素在镇痛中的作用
疏通经络及其调整作用&
其他治疗方法
& 高压氧疗法
&& & 体外反搏疗法
&& & 颈部围领
&& & 气功疗法
&& & 医疗体操
&& & 中药治疗
颈椎病颈的详细资料
本病属中医学“痹***”范畴。临床辨***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理  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颈椎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病同属脊柱的退行性改变,二者都容易引起神经痛。但二者更有明显的不同点,一般来说,颈椎病比腰椎病的症状和体征更加复杂多变,更容易被患者忽视和医生漏诊、误诊。颈椎病引起的症状体征,较腰椎病范围更广泛而严重。
&& 分类症状
根据受损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如下五类。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 一、颈肌型
  病变:颈肩肌群软组织损伤、气血郁滞;高发年龄段:30-40岁
  主要症状:
  .颈部强直、疼痛,或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
  .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受限;
  .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神经根型  病变:椎间孔变窄致颈脊神经受压、多见于
4-7颈椎;高发年龄段:30-50岁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为颈痛和颈部发僵;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和支配区放射,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
  三、 椎动脉型
  病变:由于骨刺、血管变异或病变导致供血不足;高发年龄段:30-40岁
  主要症状:
  .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
  .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
  .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四、交感神经型
  病变:各种颈部病变激惹了神经根、关节囊或项韧带上的交感神经末梢;高发年龄段:30-45岁
  主要症状:
  .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
  .眼胀、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
  .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等;
  .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
  五、脊髓型  病变:颈部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高发年龄段:40-60岁
  主要症状:下肢麻木、沉重,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感;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
临床检查&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压痛点椎旁或棘突压痛,压痛位置一般与受累节段相一致。
  (2)颈椎活动范围即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的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者颈部活动受限比较明显,而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动时可出现眩晕。
  (3)椎间孔挤压试验:让患者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掌轻叩击左手臂背侧,如出现根性痛或麻木则为阳性。在神经根症状较重者则双手轻压头部即可出现疼痛、麻木表现或加剧。
  (4)椎间孔分离试验:对疑有根性症状者,患者坐位,双手托住头部并向上牵引,如出现上肢疼痛麻木减轻者则为阳性。
  (5)神经根牵拉试验.又称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抵住耳后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牵拉,如出现肢体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6)霍夫曼民征检查右手轻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食指夹住其中指,用拇指叩击中指指甲部,若出现阳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则说明预部脊髓、神经损伤。
  (7)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病人坐位,做主动旋转颈部活动,反复几次。若出现呕吐或突然跌倒,即为试验阳性,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8)感觉障碍检查对颈椎病人做皮肤感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现的感觉障碍可确定病变颈椎的节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现,出现麻木时已进入中期,感觉完全消失已处在病变的后期。
  (9)肌力的检查颈椎病损伤神经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经支配则肌力可为零。根据各肌肉支配的神经不同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节段。
特殊***况检查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象检查,但在条件许可时,借用一些辅助方法,可对确定病变的性质、部位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奎根氏试验、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颈椎静脉造影等。
  奎根氏试验即通过腰4~5穿刺达椎管内珠网膜下腔而测定脑脊液的压力来断定有无梗阻。也可以从脑脊液生化检查中根据其蛋白量的升高来推断其梗阻程度,了解脊髓受压***况,从而有助于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脊髓造影,是向椎管内注入碘制剂或空气来进行脊髓造影。它有助于对椎管及椎管内各种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脊髓本身疾病、肿瘤、颈椎病所致的脊髓受压及椎管测量等;还可以明确脊髓受压部位与范围。但由于椎管穿刺本身可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使用造影剂可出现各种反应,具有一定危险性,临床要从严掌握。
  椎动脉造影是通过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进行穿刺造影,或者切开肱动脉或股动脉进行插管造影。主要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是减压术前的常规检查,可确定施术部位及范围。
由于人体颈椎前区结构复杂,有许多重要的组织,如颈总动脉、颈静脉、甲状腺、气管、喉返神经、食管等,穿刺过程中有可能损伤这些组织结构,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若穿刺过度则会造成脊髓损伤,因此由于其特殊的部位而成为治疗的高风险区,外科手术中时有发生高位截瘫的病例。对于颈椎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穿刺的准确性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切吸、椎间盘镜等治疗设备工作套管直径较粗,穿刺风险过大,因此不适合治疗颈椎病,以下着重分析臭氧溶核、PLDD、NP以及射频热凝靶点技术疗法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的应用。
  四者相比,臭氧的安全性众所周知,这里就不重点介绍,射频热凝靶点技术以射频仪的穿刺针直径最细(0.7mm),因此其穿刺风险相对最低,这几种治疗方法相比之下优势非常显明。PLDD的热损伤范围较大,NP无法精确分辨出邻近部位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等组织,加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呛咳或者吞咽动作,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误损伤这些重要***。
  射频仪的毁损范围可以精确测量并控制,其独有的神经电生理测试系统能保***治疗靶点的安全性,因此,PLDD、NP等治疗方法的这些缺点都可以用射频疗法来弥补,在颈椎病的治疗上,应该首选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来治疗。
介入法治疗颈椎病
  介入手术属于新型高科技治疗方法,其独特的治疗手段被广泛的应该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方面能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
&&&自我运动治疗
  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
  6、擦掌***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 术前练习去枕平卧,以适应术后卧位要求。
  & 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免术后因取平卧位,大小便排泄不习惯。
  & 完成相关检验项目,了解手术的目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况,以及治疗和护理配合。
  术后:
  & 术后每 2 小时翻身一次(早期由医护人员帮助进行),翻身是应保持头颈、脊柱成一直线不可扭转,轮换平卧及左右侧卧位。
  & 术后垫枕头高低要适宜,仰卧时不宜过高,侧卧时枕头可略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直线,而不偏向一侧。
  & 术后肢体麻木、疼痛症状加重或感觉丧失、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
  & 术后 1~2 周行四肢肌力舒缩及各关节的活动,如握拳、松拳动作、踝泵锻炼、股四头肌锻炼等。
  & 离床活动时颈部予颈围固定,并避免颈部剧烈转动。
  & 给予颈围固定 2~4 周或遵医嘱,卧床休息时可取出颈围。
  & 加强颈部功能锻炼,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运动,以增强颈部肌力。
  & 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如过度屈颈、过度旋转、颈部的超负荷积压和头颈部剧烈抖动
  & 遵医嘱定期复查。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及手术治疗两类。目前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大多数的医学专家主张非手术治疗,只有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可根据不同***况选用其中一种或二至三种方法,同时施行。现分别介绍如下:
  ▲ 手法******推拿疗法 珑抬头牵引
  这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 颈椎牵引疗法
  这是颈椎病较为有效并且应用较广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珑抬头颈椎牵引器效果就非常好,一般是颈椎病的首要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避免药物、手术伤害。
  ▲ 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普长因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 温热敷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药熏洗方来热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 药物治疗
  西药在本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可选择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血管扩张剂及中草药等,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中药对本病的治疗可起到对因治疗作用,但是口服中药,副作用也比较大,而外用中药敷剂就要好得多,如立正消痛贴,通过表皮渗透骨质,效果好而且没有副作用。
  另外颈椎病在手法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分型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临床常见的类型及经验处方介绍如下。
  (一)中医辨***类:寒湿阻络型  (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二)中医辨***类:气血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三)中医辨***类:气阴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四)中医辨***类:脾肾阳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遗症或久治不愈者);四肢不完全瘫(硬瘫或软瘫),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饮食正常或纳差。舌淡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弦,或沉细弱。治以补肾健脾,温经和阳,强筋健骨。
  方药:熟地、枣皮、炮干姜、龟板胶、鹿角胶、炮甲珠、白芥子、炒杜仲、牛膝、淮山药、炒神曲、白芍、川桂枝、肉桂、炙甘草。
  方中熟地、炒杜仲、牛膝补肾养血;鹿角胶、龟板胶填精益髓,强筋健骨;枣皮补肝肾,收涩止遗;川桂枝、肉桂温经和阳;炮干姜、淮山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和胃,温阳益气;白芥子祛痰散结;炮甲珠软坚散结,通经活络。
  (五)
生化药物治疗  采用从猪的四肢骨或牛的胎骨提取出的骨肽制剂骨肽片、骨肽注射液等治疗颈椎病,有临床研究表明,口服骨肽片3周(2片,tid),对神经根型、脊椎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74%、68%、90%和75%。
  ▲ 代替疗法
  对于退行性变引起的颈椎病,理疗和服用止痛药等方法固然能暂时缓解疼痛,但是并不能改变软骨缺失的根本问题。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无疑是软骨再生,彻底恢复关节软骨的机能。因此,利用纯天然锯峰齿鲛软骨粉恢复人体关节软骨再生,成为80年代之后,各先进国家相继开始的全新的医学尝试。在欧洲,锯峰齿鲛的萃取物已经被认定为药品,在美国,OAM(替代医疗事务局)也把鲨鱼软骨当作代替医疗的一环进行研究和普及,而日本更是直接采用纯天然锯峰齿鲛软骨粉作为代替医疗的一环广泛运用于临床,并且因为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得人心。7.5g/天的用量就是日本鲨鱼软骨普及协会十几年来的一个统计数据。十几年的临床结果,***实了锯峰齿鲛软骨粉的人体软骨再生的作用,为人类彻底攻克颈椎病带来了明亮的曙光。
饮食疗法& 治疗颈椎病的食疗方: 
&& 1、将胡桃肉3个及鲜荷蒂8个捣碎,水剪服。 
2、苏子6克,伏龙肝10克煎激发去渣取汁,与粳米50克粥服。 痉症型: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则为痉症型,以手足拘挛为特征。 
食疗法:牛肉50克切成肉丁,同糯米100克放入沙锅内煮粥,待肉烂粥熟后,加入姜、葱、油、盐等调味品服。 颈椎病饮食调理应遵循的原则
  1、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
  2、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
  3、饮食有度,不要做到饥饱失常。
  4、不要经常吃生冷和过热的食物。
  5、应戒烟、酒。
  6、将胡桃肉3个及鲜荷蒂8个捣碎,水剪服。 
  7、苏子6克,伏龙肝10克煎激发去渣取汁,与粳米50克粥服。 
  8、牛肉50克切成肉丁,同糯米100克放入沙锅内煮粥,待肉烂粥熟后,加入姜、葱、油、盐等调味品服。 
  颈椎病饮食调理应遵循的原则:
  1、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
  2、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
  3、饮食有度,不要做到饥饱失常。
  4、不要经常吃生冷和过热的食物。
  5、应戒烟、酒。
日常活动指导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睡眠时头枕用2公斤黄豆,晒后装入薄布袋里。做成了一尺长、半尺宽的枕头,晚上入睡前用手把黄豆枕中间拍个凹,高度低于自己一个拳头,仰睡时,以两肩顶住枕头两边鼓起的黄豆,可以缓解不适症状,7-15天,症状会有改善。
头颈转动也可恢复自如。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五大误区&&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因多种原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剌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人们身体发生一系列的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症状繁多,一般分为软组织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五种。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在颈椎病的诊治上仍存在五大误区:
  1、不恰当的反复牵引:
颈部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
  2、反复盲目******、复位: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脊髓型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
  3、在治疗过程中不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
盲目牵引,使颈部的肌肉韧带等长期处于非生理状态,会造成慢性损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和保持。
  4、过于单方面夸大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
  5、轻视颈椎病的预防:
长期固定一个姿势,容易造成颈部软组织劳损,渐发展为颈椎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