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晚上睡不着怎么办,白天又精神恍惚,老犯迷糊...

感觉精神恍惚
1.这几天头晕还有点精神恍惚的感觉
问:病情描述:就最近这几天老是感觉头晕
脑部也没受过任何外伤
但是我一直都有睡眠不好这个毛病 睡觉老是浅睡眠 会不会是睡眠影响的哦
但是一起睡眠不好时也没出现过精神恍惚啊
要不要去医院做个脑部检查? 请问医生: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就最近这几天老是感觉头晕
脑部也没受过任何外伤
但是我一直都有睡眠不好这个毛病 睡觉老是浅睡眠 会不会是睡眠影响的哦
但是一起睡眠不好时也没出现过精神恍惚啊
要不要去医院做个脑部检查? 请问医生
李元恩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病情分析:你好,你的这个情况应该是由于贫血引起来的,建指导意见:议可以吃点补血的药物治疗呀,比如健脾生血颗粒等,同时平时可以多吃点猪肝,菠菜等,多参加锻炼,相信慢慢就会好起来的,祝你早日康复
李晓静医师:病情分析:头晕可能是感冒,颈椎病,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心律失常,休息的时间和质量不好,都是可能导致指导意见:
需要找到原因,针对性的治疗才行。另外注意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都有可能的啊.检查清楚再说。
任立存医师:病情分析:你好,出现头晕这种情况多考虑与脑供血不足有关,指导意见:建议做经颅多普勒检查看看。感谢您的咨询,祝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2.我今天感觉精神恍惚怎么回事儿,没精神
问:感觉不舒服,精神恍惚,不想工作,中午午休起来后,左眼模糊,我并没有近视。视力很好的。
于喜胜主治医师:您好朋友,您的情况注意放松一下,好好休息,找个朋友聊聊,第2天回恢复正常的
3.头晕目眩感觉精神恍惚是得了什
问:最近几天头晕目眩,整个人感觉迷迷糊糊的,有时清醒有时犯浑,前一星期的时候还流了一次鼻血,想知道是什么病!我才20岁,真的有点担心!最近学习压力又大,没时间去医院检查,也不知道检查的话要查什么!求救
李国顺医师:病情分析:考虑是神经衰弱的表现,多因过度劳累,情志不畅等因素诱发.指导意见:在治疗上建议使用安神补脑液或者七叶神安片进行治疗,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暴躁不安,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
房东东医师:病情分析:您好,您目前是低血压,站的时间长了或是坐的时间长了,会使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恶心等症状,平躺就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指导意见:建议经常去医院测血压、多吃些咸菜,在家炒菜的时候多吃盐,多喝水,增加血容量,改善脑供血、升高血压。多吃盐1个月,再试试还有上述症状吗,试试有没有减轻。
4.精神有些恍惚,看东西感觉和原来有点不一样
问:病情描述:我14岁,今年五月份出去玩时候眼前突然感觉跳了一下,当时精神很恍惚并且头晕,感觉像在做梦一样。过了两天开始后脑勺觉得沉,有时候说话没有原来那种感觉,看东西感觉贺以前有点不一样,有时候精神恍惚。后来渐渐好转,七月份出去的时候容易脑袋有点疲劳,后来还又紧张性头痛,后来看了医生说是神经衰弱,吃了20天的乌灵胶囊,感觉快痊愈了,不过还是想问问。那时候可能是因为中考压力太大。CT、验血一切正常。是不是因为心理作用?: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无
戴建民副主任医师:病情分析:神经衰弱治疗可给予体育锻炼,旅游疗养,调整不合理的学习工作方法。指导意见:也可以服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如帕罗西汀、黛力新等治疗。
刘磊护师:病情分析:有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指导意见:一般情况下建议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注意休息,可用痊愈。
张大君主治医师:病情分析:你好。从你的情况来分析,当时没有休息好,压力大确实是有影响的,目前已经恢复了,继续保持就可以了。指导意见:建议安排好作息时间,生活有规律,不要过度疲劳,同时要放松心情,不必把考试看得太重,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学习能力也是如此,不必给自己增加太多的压力,不必强求自己,但同时也不要因为任何理由放弃努力,这样就够了。祝学习进步,健康快乐。
5.感觉精神恍惚,我有精神病吗?
问:病情描述:感觉精神恍惚,但意识还是很清楚,手脚有轻微的颤抖,情绪低落而崩溃,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活着,感觉身边的人和物有点模糊的感觉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先后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已有三四年时间,服用了两年的阿米替林,效果不错,就是注意力无法集中,从今年一月开始服用多虑平和丁螺环酮,现在又加上了盐酸氯米帕明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感觉情绪一落千丈,说不上抑郁,就是感觉没劲,精神有一种恍惚和空虚感,手脚有时候微微颤抖,我有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吗?我这是什么精神病?
蔡立柏护师:病情分析:您好,您的这种情况和您服用的药物有关系的指导意见:您好,是这样的,您现在是服用药物以及自己的心里负面暗示导致的,所以不要过于担心的,该干什么就去做什么,每天都给自己找点事情去做,尽量让自己忙起来 提问人的追问
21:27:22我手脚有轻微的颤抖,会不会是甲亢或者帕金森症所致? 回复人的回复
21:29:17如果是平静的状态下仍然颤抖的话,那么是有帕金森的可能的、
陈焕然主治医师:病情分析:是焦虑症,属于精神失常,不是精神分裂症。指导意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放松心情,多出去活动活动就能缓解。不要整天想着你的病。
爱心医生:病情分析:患者年轻患病三年,并诊断为焦虑症和抑郁症。时而情绪低落,为癔症典型表现。且抗抑郁药物有效。指导意见:建议多和身边的人说说自己的想法,与父母多沟通,远离网吧,建议多相关医院进行检查并尽快治疗。此病应为癔病医生询问:手脚颤抖持续的时间?三四年前有没有什么事件诱发这一症状?
6.精神恍惚,感觉心不在焉,请专家解惑
问:那是我高三的时候的经历在一次晚上学校大停电的时候我当晚突然出现了精神恍惚的状态甚至感觉路上的车子我都无所谓而直接横穿马路基本的吃饭睡觉等事情依然照常没有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的情况但连看电视打篮球做作业都明显感觉心不在焉感觉对什么都没信心只能呆滞地完成基本行为。两天后我去正规医院看了心理医生做了很多测试没看出问题他也只是说了一些疏导我的话其实我也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当时成绩一般没有什么大的学习压力。回来后依旧这样而且我一个月前刚做心电图心脏功能甚至比常人还强我们学校一期一次体检从未检查出血压血糖之类的异常。在发病三天后我奶奶找来一道士作法他说我是丢了魂但经过他一番折腾之后第二天我确实恢复正常了。但我从小就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论者请医生给我作出解答这是不是一种病
爱心医生:您好!可能是抑郁症的预兆,建议采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治疗,建议采用物理仪器(SK-G四维脑神经修复疗法)配合中医系统疗法纯中药汤剂(宁神解郁平衡疗法)内外结合效果显著,中医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仪器可以针对修复受损的脑神经,祝早日恢复健康。
7.精神恍惚,眩晕迷糊,有时感觉头很沉重
问:病情描述:29岁,精神恍惚,眩晕迷糊,有时感觉头很沉重,经常走神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什么原因?应该如何检查?如何预防?如何治疗?
武秀琴副主任护师:病情分析:你还,可以测血压,血糖是否正常?做多普勒扫描看是否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如果是,可能是血管痉挛造成的,血管痉挛是血管壁紧张度高的表现,如果是老年人常常与血压高、动脉硬化有关;指导意见:年轻人常常与精神紧张、疲劳、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良等因素有关。治疗首先是针对病因:如血压高要控制好血压;如果精神紧张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进行一些心理调节,学会放松.
何长文医师:病情分析:你好,出现头晕严重我们建议检查一下颈腰椎片以及血压,颅脑CT等看看,指导意见:
建议明确具体情况在用药,平时注意避免劳累,低盐低脂饮食。
何仲文医师:病情分析:你好,考虑是脑供血不足
对这脑供血不足来说,首先,应加强体育锻炼,运动是增强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指导意见:
其次,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辩证为肾虚、血瘀、痰湿等证型,而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可收到满意疗效。另外,服用脉通、银杏叶片、养血清脑颗粒等药,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果仍不能使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得到改善,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进行调治142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50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基本组方单元为温胆汤。沈师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化裁为:竹茹、枳壳、云苓、陈皮、石菖蒲、郁金6味,用治痰浊化热。其中,竹茹清热化痰是为主药;云苓、陈皮健脾祛痰,截断“生痰之源”是为辅药;枳壳理气行滞,利于痰浊的排出是为佐使药;石菖蒲、郁金透窍豁痰,畅行气血,以防痰浊闭窍。
(2)瘀毒蕴结:刺痛,舌紫黯,有瘀斑,脉涩弦紧。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组方单元,化瘀轻则丹参、丹皮、赤芍,重则桃仁、红花;行气开胸用柴胡、枳壳、桔梗;川牛膝引血下行;和血养血选生地、当归,以便活血而不伤血,逐瘀又能生新。
(3)肾精不足:腰盩膝软,苔薄不腻,脉沉细。以杞菊地黄汤为组方单元,主药有枸杞子、野菊花、生地、黄精、生杜仲、桑寄生。其中,前4味养阴清肝,后两味阴阳双补。
(4)脾气亏虚: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缓无力。基本组方为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炒白术、云苓、陈皮、木香、砂仁、石菖蒲、郁金、生杜仲、芦根。其中,石菖蒲、郁金透行消导,使六君子汤补而不滞,又可调整大脑皮层,有利于稳定肿瘤患者情绪;生杜仲温润肾阳,补火生土;芦根生津养脾阴,可养阴益气,又可防诸药温燥,损伤脾阴。
(5)津液损伤:便秘口渴,舌质干红,脉象细数。增液场为基本单元组方:玄参、麦冬、生地。
2.恶性肿瘤证类、方药组合原则
肿瘤之证类由四诊确定的证类单元组合而成。如纳差苔腻,为痰浊,可以单见;若同时见舌有瘀斑,则有瘀血。二者合则为瘀痰互结。若伴见肝气不疏,则为肝郁痰阻。如肝病案、乳腺癌案。又如腰盩、苔薄不腻为肾虚,伴有舌紫黯,则是肾虚血瘀。此四证为常见证类。
组方则根据各证类单元证情轻重,而用相应的组方单元组合而成。如胃癌案,虽为痰瘀互结证,但痰重瘀轻、治疗以祛痰为主,化瘀为辅,方中只用一味丹参痰瘀同治;如食道癌案,肾虚又见血瘀,故将赤芍、丹皮、川芎、丹参、当归等活血之品合入杞菊地黄汤中,补肾活血并重。沈师临证,活而不拘;遣方用药,必使合于治法而与证类病机丝丝入扣。尤其强调,认证要抓住要害,要以舌为主;治法不可拘泥,当随证而变;有是证用是方,方证必须对应;用药有法度,配伍要巧妙。
二、辨病为辅法
恶性肿瘤选药多为驱邪之品,但必须祛邪而不伤正气。其一,攻毒之品,必有见证,所谓“有故无陨故无陨也”;更要中病即止,须知“食养以尽之”。其二,适当配伍,减轻毒损。如喉癌案,用山豆根“解咽喉肿痛”,但久服会导致腹泻,配伍木香、煨葛根升清及白花蛇舌草渗浊以防其泄泻;甲状腺癌,山慈菇散结,配丹参养血活血,以防肝脏损伤。其三,尽量选用解毒而不伤正之品,且注意配合使用扶正之品。如沈师解毒通用方中的生薏仁、白花蛇舌草解毒而不伤正,而仙鹤草可以益气扶正;又如肝癌,茵陈四逆散中生黄芪可以补气托毒,扶正祛邪。
1.恶性肿瘤通用方
沈师解毒通用方:仙鹤草10g,生苡仁10g,莱菔子10g,全瓜蒌30g,白花蛇舌草30g,丹参30g。其中,生苡仁、白花蛇舌草渗湿解毒,可引痰毒诸邪从小便而解;莱菔子、全瓜蒌祛痰通腑,可导诸邪痰浊从大便而出;丹参养血活血,合生苡仁、白花蛇舌草则为痰瘀同治;仙鹤草益气,合前诸药则是扶正驱邪。6味合用,同治痰瘀,渗湿解毒而给邪以出路,活血益气而不伤正气,可通用于各种恶性肿瘤。且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味药物均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
2.常见恶性肿瘤的首选用药
此类药物,未必定用,需以证为凭。有其证则斟酌选取1~2味,加入证类所定方中。但必须中病即止,勿使伤正。
(1)食道癌:首选半夏、全瓜蒌、生赭石、威灵仙、三七粉。三七粉与诸降逆药同用,可以预防出血。如食道癌案。还可选用急性子、山慈菇。
(2)胃癌:首选藤梨根、莪术,还可选用喜树碱、肿节风、蛇莓。
(3)肝癌:常用金钱草、醋鳖甲、板蓝根、丹参。如肝癌,合于沈师经验方“茵陈四逆散”中,疏肝祛痰。还可选用龙葵、莪术、藤梨根、半枝莲、喜树碱、苦参、川楝子。
(4)肠癌:首选苦参、生地榆、藤梨根及肿节风、喜树碱。
(5)胰腺癌:首选藤梨根、半枝莲、生军、三七、肿节风。
(6)肺癌:多用鱼腥草、全瓜蒌,还可选用山海螺、白英、半枝莲。
(7)鼻咽癌:常用蛇莓、露蜂房、龙葵、鹅不食草、半枝莲、马勃。
(8)甲状腺癌:常用山慈菇、夏枯草、生牡蛎、海蛤粉。
(9)膀胱癌:多用龙葵、半枝莲、土茯苓,还可选用喜树碱、白英。
(10)乳腺癌:常用山慈菇、公英、夏枯草,还可选用长春花碱、露蜂房、穿山甲。
(11)宫颈癌:常用黄柏、炒苍术、芡实,还可选用莪术、白英、墓头回。
三、扶正为要法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大法,不外驱邪与扶正两端。驱邪,针对其气滞血瘀、痰浊凝滞、热毒壅结等邪实亢盛的病机,采用破血逐瘀、祛痰导滞、清热解毒及以毒攻毒的治法;扶正,针对其脏腑虚弱、气血亏虚、阴阳不足等正气虚损的征象,采用补益脏腑、益气养血、养阴生津以及滋阴温阳的方药。沈师认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在辨证基础上当以扶助正气为治疗大法。首先开胃纳食,胃气为本,以正气血生化之源;待胃开纳可,从肾论治,以固正气在下之本;而祛除痰瘀热毒之邪,应以不伤正气为准,最忌苦寒攻破、以毒攻毒。
1.首先开胃,以正气血生化之源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气为本。”《灵枢五味》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从生理上讲,胃气代表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是人体抗病能力的标志;从病理上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保护胃气是防病、治病的首要。治病首先要注意“胃气”,也就是把开胃纳谷要放在首位。开胃,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意义尤其重大。其一,可以修复放疗、化疗对脾胃运化功能的损伤;其二,可以解除由于患者情绪波动、肝气郁结对脾胃的克伐;其三,增强消化吸收,可以提高患者抗病能力,鼓舞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故恶性肿瘤的治疗,以开胃为首法。棨
(1)芳香开胃法:苔腻纳呆,属于湿阻中焦,宜芳香开胃,投温胆汤、保和丸化裁。如胃癌、胶质瘤等,先用温胆汤开胃,后以杞菊地黄汤补肾扶正。
用温胆汤开胃化苔,需知沈师常用的序贯五步法,即一味丹参痰瘀同治、一味生芪益气托毒两法。所谓序贯祛疾五步法,第一步是加生薏仁、车前草、白花蛇舌草利尿,全瓜蒌、白菊花、当归等润肠,分利两便,给痰出路。如食道癌,肾癌。投之若腻苔不退,以“三竹”换用:便干热盛改用天竺黄,痰多咳促改用竹沥水,这是第二步。不效再加茵陈、泽泻,以增利湿祛痰之力,这是第三步。或本就苔腻,亦可直接加入。再不软,加入散结的海藻、昆布,这是第四步。腻苔依然不退,最后可加软坚的生龙骨、生牡蛎、海蛤壳。见腻苔先退腻祛痰,是临证取效之道。痰瘀多互结,祛痰不忘化瘀,加一味丹参,痰瘀同治,痰阻气伤,一味生芪,既可益气以祛痰,又可扶正以托毒。
(2)健脾开胃法:苔薄纳呆,为脾不健运,宜健脾开胃,投香砂六君子汤化裁。
(3)养阴开胃法:无苔或少苔纳呆,系胃阴不足,宜养阴开胃,投养胃汤或增液汤化栽。
2.调肾为主,以复正气
待胃开纳可,苔薄不腻,或其本自苔薄纳可,则用杞菊地黄汤调补肾中阴阳。沈师认为,补虚之法,“健脾”不如“补肾”。直接健脾,其弊有二:一是性温,热性炎上,过量常服,致口干咽燥,甚则鼻衄躁烦;二者味腻,常有碍胃减纳之弊,过量常服,多致食纳下降,得不偿失。而补肾可调整肾中阴阳、水火,蒸化脾土之运,充养五脏六腑,比健脾更全面,而无补气养血之品炎上和碍胃的弊端。其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一是补肾固元,恢复正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二是患者精神健旺,生活质量提高,可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补肾,还要知间治之法。如阴阳间治,需尊景岳之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也就是在温补肾阳时,稍配滋阴之品,加枸杞子、女贞子。旱莲、杜仲、寄生辈;在滋补肾阴时,稍佐温阳之品如蛇床子、仙灵脾、菟丝子、肉苁蓉、巴戟类。再如肝肾同源,加当归、白芍补肝血可以养肾阴。脾肾互根,用生芪、党参、仙鹤草补后天之本亦可充肾精生化之源。
3.汤半丸缓,以除复发之忧
(1)汤剂减半:《素问五常政大论》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故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以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治疗用药,应当中病即止,勿伤正气。患者病情平稳后,使用汤剂减半,从1日1剂改为2日1剂,晚服1次。
(2)丸药缓图:恶性肿瘤受情绪、饮食、劳累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复发。为此,防止复发十分重要。“丸药缓图”也是免于病情复发的重要措施。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以获效的方剂加为5倍药量,共研细末做成水丸或装入Ⅰ号胶囊,每次3g,每天2次,连服2~3个月;二是午餐、晚餐后服加味保和丸各3g,早晚各服杞菊地黄胶囊5粒,连服2~3个月;三是重新组成胶囊方。如加味犀黄丸(贵重药:麝香、牛黄、西洋参、三七粉、羚羊角粉、海马粉、熊胆、冬虫夏草、灵芝;一般药:生芪、当归、生杜仲、桑寄生、云苓、生苡仁、仙鹤草、山药、丹参、焦三仙、生鸡内金、炙乳没、炒白术、白花蛇舌草;酌加药:各病种的首选中药)。贵重药单独研末,一般药和酌加药共研细末,同贵重药粉和匀,装人1号胶囊(0.3g/粒),每天3次,每次10粒。
以上内容是沈师治疗恶性肿瘤的创新思路,常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之效,可以概括为三法两要。三法:一是患者纳差、苔腻,则先以温胆汤或保和丸祛痰湿、开胃气,待胃开纳可,继以杞菊地黄汤补肾,此为常法;二是患者纳差、苔不腻,则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开胃,继用杞菊地黄汤补肾,此为变法;三是祛除痰瘀热毒邪气,则仅用白花蛇舌草、生苡仁、公英、野菊花、丹参等渗湿活血解毒而不伤正气之品,此为佐法。两要:一要治有先后,先祛实后补虚;二要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是沈师治疗恶性肿瘤的创新思路,常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之效。
四、综合调理法
意疗,即意念治疗、精神治疗之谓也,亦可称之为心理疗法。
如《辽史方技传》曰:“心有蓄热,非药所能及,当以意疗。”
《古今医统》云:“以五志诱之,然后药之,取效易。”“先定其心志,然后济之以药,是得治三要也。”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意疗”可起重要作用。其要义在于,使患者放下包袱,产生强烈的求生欲望,保持情绪饱满,心态平衡,以增强疗效。
艺疗,也称“游戏疗法”,属于移精变气或转移注意的方法。凡是戏剧、舞蹈、书法、绘画、赋诗、答对、种花、养鱼、垂钓等能陶冶性情、培养情趣、寄托情感的方式,肿瘤患者均可采用。但移情不可过分抑制情感,仅仅是改变其指向性;易性不是取消个性,而是要纠正其消极情绪,即要掌握“去忧莫若乐”这个关键。
“体疗”也就是体育锻炼,或称运动养生_运动养生的要领有三条:首先注意意守、调息和动形的谐调统一。“意守”是精神专注,“调息”是调节呼吸均匀,“动形”是形体运动的平衡。特别是意守,只有意念专注,方可宁神静息,导气舒血,所谓“以意领气,以气动形”。其次运动不宜过量,要循序渐进。再次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无收效。
  沈师治疗恶性肿瘤,十分重视食疗的作用。根据患者体质阳虚、阴虚、气虚、血虚的差异,令其饮食有所偏重,有所禁忌。如补阳,宜食胡桃、海参、龟肉;补阴,宜食元鱼、木耳、蘑菇、腐竹;补气,宜食花生、莲肉、山药、饴糖;补血,宜食桑椹、龙眼、杏脯、红枣。所有患者,均宜多食蘑菇、木耳、菜花、包菜、胡萝卜,腥食只进鸡、鸭、猪、牛和甲鱼,而忌食鱼虾海鲜、羊肉、狗肉、香菜、香椿、茴香、韭菜等。
5.针疗灸疗
针灸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以下三个辅助作用:
第一,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
第二,可以缓解患者症状,特别是止痛和增加食欲;
第三,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
根据以上所述要点,医家可于临床灵活应用。
沈绍功治疗皮肤病辨证特色
收藏人:传播中医馆
| 阅:88 转:23
  皮肤病是发生于人体皮肤及皮肤附属器的一类疾病。沈师对皮肤病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故“治外必治内,治内能除根”。这一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病因
  皮肤病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均可导致气机不畅,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凝,久则成瘀。外因主要是风、湿、热、毒等;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特别是肝肾亏损。然而大多数皮肤病都与风邪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时,风邪乘虚入侵,阻于皮肤,邪毒结聚,内不得疏通,外不得表解,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养,则可发生皮肤病,其病变发生迅速,游走不定,泛发全身或多发头面,可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湿邪侵入肌肤,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多发生疱疹、瘙痒、渗液、糜烂等,病程缠绵,难以速愈;外感热邪或脏腑实热蕴郁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可发生皮疹、灼热、痒痛、溃烂等,常伴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苔黄、脉数等证候。皮肤病因失治或误治,或难治而转为慢性,其中以肝肾不足为多见。表现大多呈慢性过程,其皮损有干燥、肥厚、粗糙、脱屑并伴头晕目眩,耳鸣如蝉,腰膝盩软,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象弦细等全身征候。
  (二)强调辨证
  皮肤病的辨证,首先要对病情进行周密的调查,运用四诊八纲的方法收集资料,然后再进行综合归纳,作出正确的诊断。
  1.辨性质
  皮肤病的性质主要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急性皮肤病大多发病急骤,发病原因多为风、湿、热等,以实证为主,一般与心、肺、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心主热,火之化,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诸病源候论》云:“肺主气,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也。”慢性皮肤病大多发病缓慢,发病原因多为血瘀或营血不足,肝肾亏损,冲任不调,以虚证为主,一般与肝、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肝主藏血,血虚则生风生燥,肤失濡养而为病;肾主藏精,黑色属肾,肾精不足则可产生皮肤的色素改变。
  2.辨瘙痒
  一般急性皮肤病的病痒多由外风所致,故其症状有流窜不定、泛发而起病迅速的特点,可有风寒、风热、风湿的不同。风寒所致瘙痒,遇寒加重而皮疹色白,兼畏寒、脉浮紧等;风热所致瘙痒,皮疹色红,遇热加重,兼恶风、口渴、脉浮数等;风湿所致瘙痒,抓破有渗液或起水疱或起苔藓等。慢性皮肤病的瘙痒原因比较复杂,瘀血所致瘙痒可伴见紫斑、色素沉着等;瘀血夹湿所致瘙痒剧烈,皮损结节坚硬,顽固难愈;痰浊所致瘙痒则常呈结节;血虚风燥所致瘙痒常有血痂或脱屑,皮肤干裂,苔藓样变等。
  3.辨疼痛
  一般多由寒邪或热邪或痰凝血瘀,阻滞经络不通所致。寒证疼痛表现为局部青紫,遇寒加重,得温则缓;热证疼痛有红肿,发热与疼痛性皮损;痰凝血瘀疼痛可有痰核结节或瘀斑、青紫,疼痛位置多固定不移。
  4.辨皮损
  皮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皮损有麻疹、丘疹、风团和疱疹,皮损表现为红、热、丘疹、疮疹、脓疱、糜烂等,伴有渗液或脓液;继发性皮损常见有风团、丘疹、脱屑等。皮损主要表现为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皲裂、鳞屑等。
  5.辨舌苔
  舌苔由胃气所生。苔之厚薄可知邪气之深浅,薄苔为病初邪轻,厚苔为病深邪重,或痰湿阻滞。苔之润燥可知津液之存亡,苔滑润,可见津液未伤或痰湿内盛;苔干燥,则津液已耗。苔之偏剥可知病情之虚实,苔偏于前,多见脾胃虚弱或痰浊内盛;苔偏于后,多见肝肾阴亏或湿热下注。苔腻宜祛痰利湿;苔薄应补益肝肾。
  (一)多由痰湿中阻所致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摄取食水、补充能量、排泄废物,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学将其喻为“后天之本”,归之于脾胃中焦。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水谷之海,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脾与胃互为表里。脾升胃降,燥湿相济。若脾胃功能失常,则水谷消纳传输发生障碍,常见脘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嗳气,纳食不香,大便秘结或溏泄等证,便是西医学的胃炎、食道炎、溃疡病、肠炎、痢疾、肝胆诸病之谓。
  沈师诊治消化疾病有独创经验和明显疗效。首先其认为,痰浊中阻是常见多发的病机,调治脾胃首要祛痰利湿。祛痰主方系“温胆汤”4味连用,利湿主药系茵陈、泽泻、生苡仁、车前草4味合用。痰湿热化居多,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菊花,苦寒而不伤中焦,择一而人,是消化疾病组方中不可缺者;痰湿为邪,需分利二便,给邪出路而排出体外,利溲除车前草、白花蛇舌草及泽泻之外,奇药还有泽兰叶、王不留、桑白皮之属;润肠除莱菔子、全瓜萎、草决明之辈,奇药有生栀子、炒桃仁,白菊花配全当归之品。痰湿中阻还应行气和血,特殊用药除石菖蒲配广郁金外,还有木香配山楂,柴胡配丹参;中焦者脾胃也,脾运胃纳,痰湿所困,务必醒脾和胃,陈皮、砂仁及生内金、焦三仙是矣。
  (二)重视脾胃虚寒
  脾胃功能失常,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常致虚寒内生,化源不足,转输无力,水湿停聚而为饮为肿;中焦寒凝,失于运化,下走肺腑而为泄为痢;脾胃气虚,生化乏源,气不摄血而为衄为血。临证时脾胃虚寒者并不少见。沈师辨其虚寒首抓苔薄白,舌淡白,脉沉细,然后再究其症,如舌脉与症不符,或无症可辨时,强调“舍症从脉”,更要“舍症从舌”,特别以舌苔薄而淡白,定其虚寒之有,所谓“但见一证便是,他症不必悉俱”。沈师治其虚寒,重用香砂七君合良附丸。经济条件许可者,用人参,尤其可用西洋参,其效力更佳;血糖高者不用党参,可以重用太子参替代。沈师认为生芪更优于参类,既可补气又能固表,还可托毒,经现代药理研究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一举数得,功效更全面,可谓“扶正祛邪”矣。在用上方的基础上沈师还有三伍:一为脾肾同源,土火互联,伍入调肾的杜仲、寄生等益火生土,利于脾胃虚寒的振复;二为肝脾、肝胃的相生、相克,伍入柔肝的当归、白芍,疏肝的川楝子、香附,抑木扶土,平肝和胃。减轻脾肾压力,利于健运之复;三为热性反佐和补而不滞。虚寒之治“寒者热之”,中焦怕寒又畏热,故常以肉桂、桂技、乌药热性反佐;中焦补虚常要顾及运化,切忌补极停滞,古训“补而不滞”是之谓矣,常伍陈皮、木香、内金,运脾和胃是也。此乃沈师治中焦虚寒的大法。
  (三)注意木土关联
  肝胆主输泄。脾胃主升降。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荣木,成其疏泄之用。木郁土壅或肝气横逆,常侮犯脾胃,治当疏肝和胃,柴胡疏肝散为代表方。反之脾胃气壅而阻抑肝气疏泄或脾胃虚弱招致木来侮土,治宜扶土抑木,香砂六君为代表方。
  总之,消化疾病临证之要,重在辨别虚实,虚则脾胃阳虚,实者痰湿郁瘀。脾胃为中枢,应注意与肝肾的关联,实证配以疏肝,应证辅以调肾,这是沈师诊治消化疾病取效的“诀窍”。
(三)治法总则
  1.辨治四要
  (1)调理脾胃。《素问o平人气象论》曰:“胃气为本”,脾胃运化至关重要,脾失健运,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而且多致水湿停滞。因此要健运脾胃,利湿消肿,截断生痰之源,而使营血生化有源。调理脾胃要从五方面入手:祛痰,投莱菔子、竹茹、云苓;开胃,用焦三仙、鸡内金;利湿,重用茵陈,一般用15g,宜后下;醒脾,入木香、枳壳、陈皮、砂仁;因痰湿食阻最易蕴热,加入清热之品,如连翘、公英、黄芩、栀子。
  (2)给邪出路。皮肤病要利湿祛痰,更主要的是要给邪以出路。通过宣肺从肌表出,如用枇杷叶、桑白皮、桔梗宣肺疏风清热,透邪外出;通过淡渗从小便出,尿中排邪最为安全、而且排出量大,可用车前草、泽泻、竹叶、生苡仁,使湿热之毒从小便而解;通过缓泻从大便出,如用制大黄、全瓜蒌、草决明、菊花合当归,但忌峻下,以防伤正,特别是伤脾胃之正气;通过凉血从营血出,如用丹参、丹皮、赤芍活血凉血,使瘀毒从营血得解。
  (3)重视反佐。祛邪之品。常有偏性,反佐者可缓其烈性,防止偏差。如用热药时寒性反佐,选加公英、连翘、栀子、白花蛇舌草、苦参、野菊花、败酱草、黄柏;反过来用寒药时,热性反佐,选加肉桂、乌药、仙灵脾、高良姜、干姜、川椒。
  (4)中病即止。祛邪药量大,久服常易伤正,故应中病即止,以防伤正,掌握三个原则。一是投药时避免攻伐太过之品,如法半夏、苍术之燥性,附片、肉桂之热性,龙胆草、白头翁之寒性,虫类药之毒性;二是清热解毒的土茯苓、苦参、板蓝根、败酱草,凉血消斑、消痈散结的紫草、红藤、三棱、莪术,这些药物虽然有利于丘疹消退及溃疡面收敛,但清热解毒之品苦寒易伤胃,凉血化瘀之品易伤正气,应取效即止,不能久用长服;三是以和胃收功善后,如餐后服保和丸3克。
  2.治法五类
  (1)疏风清热。由于肺主皮毛,故皮肤病大多与肺经有关。如果肺经有热,复感外风,郁而化热,热伤血络,熏蒸肌肤而引发皮肤病,应疏风清热,凉血解毒,并且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应配当归合菊花、制军、全瓜蒌清肠通腑以利于肺热的清除。
  (2)祛痰利湿。寻常性痤疮多与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皮脂腺发育旺盛等有关,或者因患者过食辛辣肥厚,使肠胃积热,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而发。对于这类皮肤病,宜投沈氏经验方茵陈温胆汤加减,祛痰利湿,健运脾胃,通腑解毒。根据中医理论,痰瘀互根,常常互结,故加桃仁、红花、丹参、川芎、赤芍活血散瘀,痰瘀同治,使丘疹、硬节得化。
  (3)疏肝解郁。由于皮肤病患者多心情抑郁,精神压力较大,多见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肝火夹痰浊上蒸,灼伤血络,溢于肌肤而生痤疮,或者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血脉瘀滞,精气不能上荣于面而致,如黄褐斑案。而且此病常因情绪激动而诱发,因此,要审证求因,疏肝解郁,调整情绪,这样才能使病情稳定,瘀滞得消。
  (4)补气养血。气血不足,复感风邪,郁于皮肤腠理之间,正邪交争而发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滋阴养血,疏风止痒。主要用生芪、当归、生地、白芍益气养阴,柔肝养血。另外,生芪还能托毒外出,增强抗病祛邪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5)滋补肝肾。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肾水不能上润肌肤,或久病伤阴耗血,这类皮肤病不仅要治标,更要固本,用杞菊地黄汤类,滋阴养血,再酌加利湿止痒、和血熄风之品,标本兼治,方可奏效。
  3.对症加减
  (1)解郁。皮肤病患者心情抑郁,精神压力较大,易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故应加入疏肝解郁的柴胡、郁金、香附等。
  (2)止痒。皮肤病最易瘙痒,用白藓皮、地肤子、蛇床子、炒苍耳子祛风止痒,除湿解毒,因苍耳子有毒可易为炒葶苈子,这是沈师总结治疗一切皮肤瘙痒的特效药。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活血行血,疏风止痒,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3)活血。皮肤病利湿祛痰时,要加丹参、牡丹皮、川芎、赤芍活血散瘀,痰瘀同治。
  (4)补气。用生芪、仙鹤草既可补气,又可托毒外出,增强抗病祛邪之力。
  4.注重调理
  患病期间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忧愁等,以免肝郁气滞化火而加重病情。
  饮食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和鱼虾海鲜等发物;多食水果蔬菜,注意调节胃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
  皮损局部保持干燥、清洁,忌用热水烫洗患处和用刺激性强的软膏涂敷,以防皮损范围扩大,损伤肌肤。
  病变部位应避免搔抓,以免感染。内衣宜柔软宽松,可减少摩擦,不宜穿毛织品。
  注意气温变化,自我调摄寒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沈绍功治疗免疫系统疾病辨证特色
收藏人:传播中医馆
| 阅:80 转:19
  免疫系统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红斑狼疮等疾病。沈师治疗本病经验独特,现介绍如下。
  (一)痹证五类分证论治
  痹证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多累及筋骨、肌肉、关节,出现疼痛、盩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伴有发热、口渴、皮下出现结节等症状。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之月;或凝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过度,触冒风雨,邪从外入,急性发作,常在秋冬之际或早春季节。潮湿、寒冷、气候急剧变化、乳蛾肿痛等常为诱因。本病一般起病缓慢,病情逐渐进展,时轻时重,可达数年之久。大部分患者初起先有乏力、疲劳、体重减轻、手足发麻,自后关节疼痛、僵硬,皮色潮红、按之温热,关节肿大渐渐显著,引起关节畸形,常呈梭形肿大,僵硬不灵,而致残废,最常累及的关节为手指、掌、肘、肩、踝、腕、膝等部,且对称发作,受累关节较多者,常不能动弹,终日不离被褥,日久腿肢肌肉萎缩。发病急骤者,一次发作后可数月甚至数年暂无症状,日后再行反复发作。不典型者仅有关节疾痛,而无红肿灼热,急性症状消退后关节完全恢复正常。其病程缠绵,并可侵犯心脏。
  其论述最早见于《素问》:“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其名有五,皆由此三气客于五脏而成。”
  《奇效良方o五痹门》云:“大抵风胜则游走上下,无所留止,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为弛纵筋脉不收也,此名风痹;寒胜,四肢挛痛,关节浮肿,为痛痹;湿气留而不移,汗多,四脚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为着痹;风寒湿合而为痹,则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此为邪中周身……治之之法,当辨其三气,留在何经部分,或表或里,虚实偏胜,推其因,详其证,果因三气为病,随经治之,或不因三气,从他痹而为病者,当随他病而治之。”《奇效良方o五痹门》云:“热痹者,盖脏腑移热,复通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火翕然而闷也。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舌反坏,皮肤色变。经日:痹之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凡痛者,寒多也。不痛不仁者,病久邪深,荣卫行涩,经络不通,皮肤不营,因而不痛不仁也。若阴气多阳气少,与病相益,故寒也;若阴气少阳气多,病气胜阳遭阴,故热也。至于汗多而儒者,是湿甚也。”
  1.分类诊治
  (1)行痹
  特点:肢节痛楚,时轻时重,游走不定,舌淡红,苦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10g生白芍10g秦艽10g防风10g羌活10g桑枝10g葛根10g
  提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而酌加当归等养血之品。
  特点:冷痛势剧,痛有定处,寒甚热舒,舌淡黯,答薄白,脉沉迟。
  治法:散寒通络。
  方药:附子细辛汤
  制附子10g先煎细辛3g桂枝10g伸筋草10g威灵仙10g赤白芍各10g丹参30g三七粉3g冲。
  提示:用鹿角霜10g,散寒为主参以补火。
  (3)着痹
  特点:关节酸沉,晨僵明显,稍动减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化湿通络。
  方药:茵陈四逆散茵陈10g后下泽泻10g川芎10g莱服子10g竹茹10g枳壳10g石菖蒲10g郁金10g路路通10g生苡仁10g柴胡10g白芍10g陈皮10g木瓜10g蚕砂10g包
  提示:着痹当利湿为主,佐以祛风,加防风10g可提高疗效。
  (4)热痹
  特点:关节红肿热痛,冷缓热甚,甚则出现红斑结节,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通络。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
  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生苡仁10g黄柏10g桂枝10g炒苍术10g川牛膝10g防风10g丹参30g忍冬藤10g连翘10g
  提示:加枝枝者既通络又热性反佐,防苦寒伤胃。
  (5)久痹
  特点:盩楚隐痛,劳累加重,晨起缓解,入暮明显,缠绵反复,舌苔薄白,脉象沉细。
  治法:补虚活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
  生芪15g当归10g独活10g桑寄生10g生杜仲10g川牛膝10g桂枝10g生苡仁10g丹参30g
  提示:《方症会要o独活寄生汤》治肾气虚弱、风湿流注、腰膝挛急、掣痛不得屈伸,或缓弱冷痹行步无力。方中生芪配当归,又合当归补血汤补虚调气血之意;加防风仿玉屏风散之意。
  2.常用加减
  (1)止痛:川楝子、元胡、蚕砂、徐长卿、五灵脂。
  (2)退热:青蒿、地骨皮、车前草、淡竹叶。
  (3)疏通经络:路路通、伸筋草、議莶草、威灵仙、木瓜、丝瓜络、忍冬藤、地龙;上肢用桑枝、葛根、防风、羌活;下肢用川牛膝、独活、骨碎补、生苡仁。
  (4)除麻:泽兰、丝瓜络、路路通、赤芍、陈皮。
  (5)降血沉:忍冬藤、车前草、黄柏、生苡仁、秦艽、川牛膝、鸡血藤、生芪、苍术、防己。
  (6)降抗“O”:银花、连翘、生甘草、马勃、玉蝴蝶、蝉衣、板蓝根、僵蚕。
3.特殊用药
  (1)忍冬藤:清经络中风湿热邪而止疼痛,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痛、屈伸不利之证。用量10~15g。
  (2)議莶草:祛风湿,通经络。并能清热解毒,对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脚弱无力效好。《本草图经》云:“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间疼。”“兼主风湿疼,肌肉顽痹。”
  (3)威灵仙:性善走,通经络,祛风湿,止疼痛,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不利,但不可久服多服,脾胃虚弱者用量小于10g。《本草正义》云:“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
  (4)伸筋草:舒筋活络,祛风化湿,疗风湿痹证之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双足转筋,肌肉挛急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能缓解肌肉紧张。
  (5)秦艽:祛风湿,舒筋络,风湿痹证无问新久或偏寒偏热,均可配伍应用。《本经》云:“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病。”《别录》云:“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6)徐长卿:祛风止痛,临床广泛用于各种痛证。
  (7)木瓜:舒筋活络化湿,为风湿痹痛常用,筋脉拘挛尤为要药。《别录》云:“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
  (8)地龙:清热通络,用于热痹关节热痛,屈伸不利等。《本草纲目》云:“其性寒而下行……治久痹足疾而通经络也。”
  4.预后调摄
  祛风湿药大多辛散温燥,容易伤阴耗血,阴虚血亏者慎用。本类药物一般无毒,用量10~30g,奏效后宜作丸散剂或泡酒常服。
  泡酒方:
  桂枝10g赤白芍各10g生芪10g制川草乌各10g当归10g威灵仙10g松节15g木瓜10g黄柏10g狗脊15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鸡血藤15g陈皮30g牛膝15g桑枝30g泡酒2?5kg,15天后,每次取半至一两。
  5.痛风饮食调摄
  忌食羊肉、鱼肉、海鲜、韭菜、香椿、豆制品等发物,并忌酒,以清淡饮食为主,避风寒,慎起居,调情志。
红斑狼疮虚实论治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病程长,复发率高,如得不到合理的治疗,会引起多种脏器的狼疮性疾病。发病一般以青年女性为多,其临床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或皮肤泛发性红斑、发热、疲乏无力、关节肌肉盩痛。水肿、脱发、口腔溃疡等。西医治疗此病在急性期多使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控制病情。这类药物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且有不少患者在减激素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复发。沈师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中医治疗重在扶正祛邪,祛邪时不伤正,扶正时不恋邪,并以辨证为先,辨病为辅。实证多采用祛痰、化瘀、利湿、清热等法,虚证则健脾补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相当于提高免疫力。
  不论是局限性的盘状红斑狼疮(DLE),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及皮肌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除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均需注意:①避免饮酒;②不吃辛辣,少食鱼虾类;③避免回光照射;④避免过度劳累;⑤不乱用西药,尤其是抗生素及解热镇痛类药;⑥不直接接触有刺激性的洗涤用品,如洗衣粉等。
沈绍功治疗脑血管疾病辨证
收藏人:传播中医馆
| 阅:63 转:16
  (一)脑中风注重豁痰开窍
  “中风”,西医称为“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系统疾病。有外邪引发者,称为“外风”、“真中风”、“真中”;无外邪引发者,称为“内风”、“类中风”、“类中”。“脑卒中”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变化迅速。此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溢血(占28%)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5%);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占50%)和脑梗塞(占7%)。脑卒中与心梗、恶性肿瘤共为老年人三大致死原因。
  1?中风成因乃风火痰
  脑卒中的主要病机如《素问o生气通天论》所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菀者郁也,即血郁于脑部而发为脑卒中。由于平素气血亏虚,加之忧思愤怒,五志过极,饮酒饱食,聚湿生痰;或房室烦劳,耗阴伤肾,引发肝风内动,心肝火盛,痰热阻窍而“血菀于上”,引发卒中。沈师认为风、火、痰为主要病因,应特别重视“痰瘀互结”和“肝肾阴虚”。这种病因归纳直接指导中风的临床诊治,表明治疗中风病,熄风、泻火、祛痰是主要大法。实者重视祛痰化瘀,虚者重视滋水涵木。
  2?中风多见“痰浊蒙窍”,治重“豁痰醒神”
  中风病的传统治疗,均框于“平肝熄风”或“补气活血”。然不知无论急性期、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大多患者均见苔腻或黄腻,甚则喉鸣痰多,形体肥胖,而且常伴头重如蒙,胸脘痞满或者纳呆脉滑。故单以平肝熄风或补气活血为治,疗效常不显著,因痰浊不祛,肝风难熄,瘀血难化。因此脑卒中伴苔腻者沈师主张要治重“豁痰醒神”法。豁痰宜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o卷十o惊悸》的温胆汤为主方化栽如下:
  竹茹10g、枳壳10g、云苓15g、陈皮15g、石菖蒲10g、广郁金10g、炙远志10g、胆星10g(或白僵蚕)、生龙牡各30g、天竺黄10g。
  竹茹功专清热祛痰为君药;枳实消积泻痰为臣药,因其破气太甚而易为枳壳;云苓健脾渗湿,陈皮理气祛痰,以截“生痰之源”,均为必用的辅佐药。这四味应当连用,方体现温胆汤的祛痰之功。然而半夏性温有毒,生姜味辛而温,大枣味甘而滋,甘草味甘而腻,均不利于脑卒中痰热之证而去之。痰蒙清窍宜豁宜行,故应加入开窍化湿的石菖蒲,行气活血的广郁金;痰浊化热宜清宜化,故应加入清热祛痰的胆星、僵蚕或者以天竺黄易竹茹。蒙窍者必蒙神,宜醒宜宁,故应加入醒神宁心的炙远志、生龙牡。以上组成沈师治疗痰浊中风的代表方。
  长期卧床患者,注意预防皮肤褥疮,可以红花1~2g煮水;涂抹未破处。溃破处,先涂龙胆紫、均外敷六一散;口腔霉菌感染者,以佩兰50~100g煮水漱口,每日数次。
  3?“化瘀”和“通腑”可提高中风病疗效水平
  痰和瘀是两大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痰和瘀又互为因果,常常互结。脑卒中有痰必致瘀,主要表现在舌质的紫黯或紫斑,舌下静脉的显露,故配用化瘀或辅以活血,以提高效疗。
  常选化瘀序贯4法
  第一步:活血养血(选用当归10g,丹参30g,生地10g~30g,三七粉3~6g冲)。
  第二步:活血化瘀(选用丹皮10g,赤芍10g,红花10g,苏木10g)。
  第三步:活血通络(选用鸡血藤10g,桑枝10g,路路通10g,伸筋草10g)。
  第四步:活血破瘀(选用地龙10g,水蛭5~10g,土元10g)。
  沈师善用水蛭,因其有止血或破血的双向调节功能,视用量而异。止血时用量3g以下,破血时用量5g左右。惟水蛭奇臭,水煎难以服用,可研末装人胶囊中服。  脑卒中还多见便干或便秘,此乃腑实壅热证。反过来腑实便秘,又是脑卒中病情恶化的重要诱因。因此,“通腑法”也是提高中风病疗效的重要措施。
  通腑法
  ①润畅通便(选用全瓜蒌30g,桃仁10g,火麻仁10g,何首乌10g,白菊10g,当归10g)。
  ②泻热通腑(选用制大黄10g,知母10g,莱菔子10g,草决明30g,生栀子10g)。
  ③泄火峻下(选用元明粉5~10g后下,番泻叶3g,生大黄5~10g后下)。
4、中风恢复期治重“滋水涵木”,不应单一“补气活络”
  中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常着眼于气虚瘀血阻络,多用大小活络丹、补阳还五汤之类治疗。沈师认为痰瘀祛后,苔腻化薄,肝风内动之本必然显露,故中风的恢复期应治重“滋水涵木”,治本熄风而善后收功。方以杞菊地黄汤加减。中风恢复期配用活血透络药,利于熄肝风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沈师常选特殊6味药:
  泽兰:取其活血舒郁,又能利水退肿。在杞菊地黄汤中代替泽泻,起淡渗泄热、补肾而不滞的佐使作用。一般用量10g。
  苏木:味辛走散,活血通经,且入心肝脾3经,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三七:散瘀和血,多以细末3~6g冲服。
  鸡血藤:活血又补血,且能舒筋通络,对麻木及瘫痪均有特效。一般用量10~15g。
  此外还可用虫类剔络的地龙和水蛭。
  中风恢复期配健脾和胃法有两个作用:一是脾胃为生痰之源,从源头上防止痰浊再生;二是脾主肌肉四肢,健脾利于肢体恢复功能。其药有5味:
  山楂:消食化积,又能活血散瘀,生用为佳,一般用量15g。
  莱菔子: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生用为佳,一般用量15~30g。
  神曲:消食和胃,以炒用为佳,一般用量15g。
  薏仁:健脾渗湿,又能缓解肢体拘挛,以生用为佳,一般用量15g。
  茯苓:健脾渗湿,又能安神镇静,一般用量10~15g。
  稳定期丸药巩固:生芪90g,莱菔子60g,水蛭30g,地龙30g,生内金30g,鸡血藤60g,公英30g。共研细末装入1号胶囊,每次5粒,每日2次。
  缺血性脑中风以血管痉挛栓塞为主要病理,可以并发脑萎缩、脑痴呆等。为缓解痉挛排通栓塞,以祛痰化瘀立法,沈师组成新方“醒脑克栓丸”(水蛭10g,川芎5g,赤芍10g,莱菔子10g,石菖蒲10g,郁金10g),活血醒神,豁痰透窍,主治脑病而见头重痛,胸闷口黏,苔薄黄腻,舌有紫斑,脉涩有力的痰瘀互结证。
  5、中风病的膳食宜忌
  中风病患者合理膳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不可忽视。一则按证类的不同而各有宜忌,二则有5首食谱可以选用。
  (1)肝阳风火证
  宜食:绿豆、芹菜、菠菜、冬瓜、黄瓜、丝瓜、西瓜、柑橘、梨。
  忌口:羊肉、鸡肉、狗肉、鲢鱼、韭菜、大蒜、葱。
  (2)痰瘀阻络证
  宜食:黑大豆、藕、香菇、菠菜、油菜、南瓜、桃、梨。
  忌口:羊肉、牛肉、狗肉、鸡肉、乌梅。
  (3)痰热腑实证
  宜食:萝卜、绿豆、丝瓜、冬瓜、梨、香蕉、芹菜。
  忌口:羊肉、牛肉、鸡肉、鱼虾、鲮鱼、韭菜、辣椒、大蒜。
  (4)气虚血瘀证
  宜食:山药、薏仁、莲肉、白菜、冬瓜、丝瓜、木耳、赤小豆。
  忌口:萝卜、山楂、大蒜。
  (5)阴虚风动证
  宜食:百合、莲子、苡仁、淡菜、甲鱼、银耳、黄瓜、芹菜、鹿角菜。
  忌口:鱼、鸡、香菜、香菇。
  选用5首食谱:
  (1)芹菜粥(参考《本草纲目》)
  芹菜连根120g,苡仁250g。芹菜洗净切2厘米小段,同苡仁入锅内熬粥,加入食盐适量食用。功能清热平肝。
  (2)杞莲薄荷粥(参考《太平圣惠方》)
  枸杞子30g,莲肉30g,苡米150g,薄荷15g。莲肉去心洗净,同枸杞子、苡仁入锅熬粥。薄荷另行煎水,食粥时倒入搅匀。功能补气清肝。
  (3)炒绿豆芽(参考《本草纲目》)
  绿豆芽250g,去皮根洗净,油锅爆炒去生,加佐料食用。功能利三焦,清热毒。
  (4)清脑羹(参考《饮膳正要》)
  银耳100g,枸杞子15g,生杜仲100g。生杜仲煎水3次取药汁,银耳洗净同枸杞子加水文火炖3~4小时至稀烂,兑入药汁,入少许冰糖食用。功能滋补肝肾。
  (5)三鲜饮(参考《医学衷中参西录》)
  鲜藕120g,鲜茅根100g,鲜梨3个。鲜藕洗净切薄片,鲜茅根洗净加入清水同煮,文火熬30分钟,滤渣取水,兑入梨汁饮用。功能清热化瘀。
  6、中风病提倡防重于治
  据流行病学调查,中风的发病率约为205~258/10万人,病死率达86?03~164/10万人,致残率为75%。中风常有先兆,金代刘完素所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o中风篇》中有:“中风者,俱有发兆之证。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必有大风之至。”多数学者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中风的主要先兆,其第一次发作后,一般3年后有1/3者发生中风。
  脑中风先兆症的判断标准有三条:一是40岁以上人群近来有目眩、头晕、头胀、头痛或短暂性昏厥,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一过性轻瘫,高血压患者出现耳鸣、肢麻或头重脚轻漂浮感,临床排除耳源性眩晕、低血糖、脑炎、颈椎病、腰椎病、脊髓病及周围神经炎者。二是经血液流变学测定,血液呈黏浓凝状态,中风危险率(JF值)达80分以上者。三是19项病史及体征的电脑分析(采用中风先兆仪),中风积分(T值)达90分以上者。最早提出完整预防中风措施的系清代李用粹,所著《证治汇补》曰:“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目前对中风先兆症的预防措施有:控制血压、降脂、控制糖尿病、减肥及口服抗血小板凝聚药及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药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沈师预防脑卒中有6条措施:
  (1)心理防治:做到稳、静、乐、松。稳定情绪,制怒安静,乐观无忧,轻松舒适。
  (2)起居防治:寒暑更衣,谨防感冒;按时排便,勿用暴力;步履稳健,切忌跌仆;卧坐慢速,减少弯腰;室内通风,戒烟少酒。
  (3)膳食防治:五要五不要
  要选择和搭配全面的食谱,不要偏食;要清淡素薄,不要膏梁厚味和炙炸煎烤;要控制食量,不要暴饮暴食;要合理分配三餐,不要晚餐过饱;要提倡饮茶,不要过咸。
  (4)气功防治:以卧功、静功为主,调息宁心,意守丹田,“恬淡虚无”。
  (5)针灸防治:根据证情分别采用针刺、艾灸或指针。预防穴位有5个:十二井、百会、风市、足三里、曲池。
  (6)中药防治:有18味预防中风药,可按辨证伍人配方中:槐米、连翘、丹参、钩藤、生牡蛎、赤芍、川牛膝、夏枯草、天麻、菖蒲、首乌、枸杞子、益母草、白蒺藜、生山楂、制香附、麦冬、玄参。
  实施上述预防措施,中风的发病率可以明显降低,应当提倡“防重于治”。
头痛辨证论治
头痛是一个症状,可见于许多疾病过程中,沈师临证时将头痛分为风邪、肝阳、痰蒙和气虚四类。
  风邪头痛以全头胀痛为显,伴发热,咳痰,咽痛,骨楚。分为:①风寒(苔簿白,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主药:荆芥穗10g,防风10g,川芎10g,白芷10g,桂技10g,白芍10g,细辛3g。②风热(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主药:连翘10g,菊花10g,薄荷10g,蝉衣5g,桑白皮10g,葛根10g。
  肝阳头痛以两颞跳痛为显,伴胁满易怒,口苦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重平肝潜阳。主药:天麻10g,菊花10g,草决明30g,珍珠母30g,生石决明30g,栀子10g,川楝子10g,元胡10g。
  痰蒙头痛以头顶重痛为显,伴胸憋形胖,口黏纳呆,苔黄腻,脉弦滑,治重豁痰开窍。主药:胆星10g,天竺黄10g,川芎10g,莱菔子15g,石菖蒲10g,郁金10g,枳壳10g,生苡仁10g,车前草30g。
  气虚头痛以全头空痛为显,伴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重升清降浊。主药:党参10g,黄精10g,升麻5g,当归10g,玄胡10g,葛根10g,川牛膝15g。
  大雄丸由川芎、天麻两味组成。在《苏沈良方》(宋o沈括撰《良方》,苏武撰《苏学士方》,后经不明姓氏人合编而成)中名为“芎麻饮”,在明o朱木肃等编《普济方》中名为“天麻丸”。川芎辛温善窜,活血行气,为祛风止痛良药且有镇静安神作用,天麻善于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为熄风要药,且能祛风湿痹痛。两药相配,可祛内外之风邪,平上亢之肝阳,调畅气血而止头痛,尤其可除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沈师认为临床应用要注意川芎用量。川芎可以扩张脑血管,特别是痉挛状态时,但用量过大,超过10g时,脑血管扩张过度反致头痛加重,不得不防。天麻价贵,可用天麻粉3g冲服。为提高止头痛之效还可加川楝子10g,元胡10g;其痛难忍,可用羚羊角粉0?3g冲服,增强平肝潜阳之力,可选加夏枯草15g,生石决明30g,草决明30g,白菊花10g,僵蚕10g,钩藤15g后下;还可加导血下行的川牛膝15g;肝阳甚者常常化火,故选加清肝的生栀子10g,薄荷10g,桑叶10g,蝉衣5g,丹皮10g,赤芍10g,有利于镇痛之效。
  沈师止头痛还经常妙用“乌梅丸”。“乌梅九”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篇,主治蛔厥和久利。沈师将“乌梅丸”原方改为汤剂,只要证见寒热错杂,虚实兼夹,符合“厥阴病”特征的头痛就可投之,但必须掌握其主证:面白不红,口不干或渴不欲饮,舌苔薄而不燥,脉沉细不数。“乌梅丸”原方由10味药组成:其中3味用量固定,补气的党参15g,养血的当归10g,主药乌梅10g。温药5味,制附片、肉桂、川椒、细辛、干姜;凉药2味,黄连、黄柏;临证时根据寒热之偏重,调整其用量。寒凉偏重者,温药加量,凉药减量,即制附片10g,肉桂5g,川椒2g,细辛3g,干姜10g,黄连5g,黄柏5g;反之,热象偏重者,温药减量,凉药加量,即制附片5g,肉桂3g,川椒1g,细辛2g,干姜5g,黄连10g,黄柏10g。“乌梅丸”止痛,系沈师继承其先师叶心清名医的经验并加以归纳提炼而成,可见经方量精效宏之奇特。
癫狂痫之治豁痰为先
王冰补注的《黄帝内经素问》释名云:“多喜为癫,多怒为狂。”《难经o二十难》则释为:“重阴者癫,重阳者狂。”癫证哭笑无常,语无伦次,静而多喜,犹如忧郁型精神分裂症;狂证妄躁打骂,弃衣登高,动而多怒,犹如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痫证的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如常。
  沈师认为癫狂痫的主要病机系“痰迷心窍”,故其治以豁痰为先。癫痫病多属痰气,狂病多属痰火。前者涤痰为主,还应理气解郁;后者逐痰为主,还应泻火开窍。癫狂均属神志异常的精神疾病,两者常互相转化:癫病经久,痰郁化火,可转狂病;狂病日久,郁火宣泄而痰气留滞又可转癫病,癫狂常并称合治。治癫狂痫初期抓住痰浊肝火,治重祛痰泻肝,以导痰汤合生铁落饮为主。祛痰主药为胆星、天竺黄、法半夏、莱菔子、全瓜篓、僵蚕、石菖蒲,泻肝主药为生铁落、制军、玄参、夏枯草、生栀子、丹皮。后期应注意脾虚心损,治重健脾宁心,以六君子和养心汤为主方,健脾主药为党参、白术、云苓、白扁豆、生苡仁,养心主药为炒枣仁、柏子仁、炙远志、当归。痰浊要有出路,故下法在癫狂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攻下数次癫狂发作常可明显缓解,一般可重用大黄、礞石、全瓜蒌、草决明、桃仁、玄明粉或服礞石滚痰丸。但攻下易伤正,应当中病即止,不能长用久服。
  沈师认为癫狂病常由七情所作,除“意疗”外还应伍用清肝解郁之品,如柴胡、郁金、川楝子、生栀子、夏枯草。痰浊闭窍而癫狂痫发作还应伍用开窍之品,以凉开为主,如蝉衣、川芎、琥珀、桔梗、黄连、连翘。
  癫狂痫豁痰,辅以针灸可以提高疗效,一般发作期应开窍镇静,取百会、人中、内关及少商刺血。缓解期应健脾固本,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隔姜灸神阙。
开窍散熄耳鸣
  《灵枢o决气篇》曰:“精脱者耳聋”,“液脱者耳数鸣。”《灵枢o海论》又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耳鸣,尤其是神经性耳鸣,常系阴液亏于下,虚火炎于上的本虚标实证。其治应守攻补兼施原则,即既要滋阴又应降火,既要清肝又应潜阳,既要通窍又应宁神。为此沈师自拟“开窍散”治之。“开窍散”由阿胶珠15g,石菖蒲10g,知母10g,柴胡10g,蝉衣5g5味组成。阿胶珠系用阿胶丁,按宋o政和年间政府编撰的《圣济总录》用蛤壳粉同炒起泡和清o汪昂撰的《本草备要》用蒲黄同炒鼓泡而成。除有阿胶的滋阴补血,润肺止血之功外,还增强祛痰止血之力,在开窍散中用其滋补肺肾之阴为君药,成珠者便于煎服,不必烊化。石菖蒲入心经,为开窍宁神之良药,又可芳香化湿,和胃消食;知母入肾经,滋阴降火良药,又可润肺清胃,共为臣药。柴胡疏解肝郁,升举阳气,既清肝又上达病所;蝉衣疏散风热,增柴胡清肝之力,共为佐使药。全方滋阴潜降,开窍宁神,可熄耳鸣。临床加味:滋阴选加女贞子、旱莲草、生地;潜降选加珍珠母、草决明、白菊花;开窍选加桔梗、枳壳;宁神选加炒枣仁、夜交藤;再佐以升清降浊的川芎、川牛膝,其效更佳。
沈绍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辨证特色
收藏人:传播中医馆
| 阅:91 转:25
一、不育重调肾之阴阳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和发育。肾脏精气的盛衰直接决定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衰老,直接影响性功能和生殖机能。肾气充盛促使“天癸”的成熟,在男子则表现为“精气溢泻”,能和阴阳而有子。因此,生殖之精的产生是“天癸至”的标志,然生殖之精虽由肾中精气所化,但与五脏之精密切相关,所以精气充盛,藏泄适宜,运行有度,是维持生殖机能的重要因素,而精气衰少,藏泄失宜,气化障碍则可导致男性不育。
  沈师注重“肾藏精”的理论基础,认为男子以肾为本,肾亏是不育的重要病因,故不育症治当补肾。补肾重在调其阴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故温阳药中应酌加枸杞子、女贞子、杜仲、旱莲草等,“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滋阴药中应酌加仙灵脾、蛇床子、补骨脂、肉苁蓉、巴朝天等。温阳药中免用温燥的附子、肉桂、仙茅、阳起石等,要用温润的蛇床子、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等。
  调肾法以杞菊地黄丸为主方,以枸杞子、菊花、生地、黄精4味为主药。为提高疗效宜配健脾、清心、润肺、清胆、利湿五法:
  健脾:培土益肾法,主方四君子汤,主药党参、白术、生芪、茯苓、仙鹤草。
  清心:交通心肾法,主方交泰丸,主药黄连、肉桂、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远志。
  润肺:清金滋水法,主方百合固金汤,主药百合、紫菀、北沙参、桑白皮、白菊花。
  清胆:降火滋阴法,主方知柏地黄丸,主药知母、黄柏、丹皮、生栀子、龟板。
  利湿:清利湿热法,主方八正散,主药萆?、土茯苓、制大黄、生苡米、车前草。
  二、前列腺疾病应调肾利湿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前列腺明显增大而影响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见病,发生率高达75%,中医学并无前列腺增生病名,临床通常与“癃闭”并论,其特点为排尿困难,甚则小便滴沥不通,肛门指检可扪及肿大的前列腺。
  沈师认为本病形成本质在于肾气亏损,其标在于膀胱气化不利,并与三焦密切相关。其治主方济生肾气丸,主药为车前子、牛膝、生地、附子、茯苓、泽泻、山药、肉桂,补肾以助膀胱气化,另加两味药桔梗、杏仁,与泽泻相配可宣畅三焦,以利水道排泄。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后滴淋不尽,伴有睾丸、会阴、小腹、腰部等疼痛不适感,甚至有焦虑等精神症状,属于中医“淋证”、“精浊”、“白浊”等范畴,涉及“癃闭”、“遗精”和“阳痿”等。
  沈师认为此病多因湿邪所致,湿邪内盛,下注膀胱,或败精瘀血,夹湿邪壅遏下焦而变生诸症。其治主方温胆汤,主药为竹茹、枳壳、陈皮、茯苓、石菖蒲、郁金、车前草、草决明、白花蛇舌草、金钱草;湿瘀互结主方为桂枝茯苓丸合薏苡附子败酱散,主药为桂枝、莪术、穿山甲、水蛭、王不留、败酱草、石菖蒲、郁金、川芎、川牛膝、橘核。其中石菖蒲、郁金有助于缓解患者精神焦虑紧张。为增药力,可以内外兼治,以药渣加花椒20粒,煎第3汁,每晚坐浴15~20分钟。
  三、肾炎不能单纯健脾温肾
  肾炎即肾小球肾炎,是指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尿量异常、水肿、高血压等,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6大类。
  临证医家治疗肾炎多用健脾温肾之法,常用方剂为“肾气丸”、“真武汤”之类。殊不知,肾炎的中医证类绝非单纯的“脾肾阳虚”,在急性期,“风水束肺”有之,治以宣肺利水,使邪从上解,重用桑白皮、全瓜萎;在慢性期,“湿热下注”更有之,治疗应清热利湿,利尿泻浊,多选冬瓜仁、车前草、石苇;恢复期,更应调节肾之阴阳,提高肾的代谢功能。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勿忘保护脾胃,调理中焦。治疗肾炎均应配以利尿解毒和活血化瘀二法,这是增效良策。利尿解毒常选用车前草、白花蛇舌草、桑白皮、泽泻、生薏仁、云苓、冬瓜皮;活血化瘀常选用丹参、益母草、王不留行、川芎、地龙、泽兰、生山楂、三七粉。
  慢性期和恢复期患者,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故应平衡阴阳,活血利尿,方选沈师经验方“阴阳双补方”:枸杞子、野菊、生地、黄精、生杜仲、桑寄生。加入生黄芪、仙鹤草、灵芝等扶正以祛邪。肾结石及泌尿系感染的辨证治疗则可参照肾炎论治。
证候、神色形态
收藏人:传播中医馆
| 阅:74 转:30
1、靶位的提取。所谓靶位就是治疗的方位,也就是中医处方的治疗方向,一张中医处方,针对主要病机进行治疗,同时又要治疗主要兼症,做到主证清晰,兼症明确,有效提取治疗靶点。
如高血压病,过去的治疗一般都会想到肝阳上亢,阴虚火旺。现代临床除了能看到肝阳上亢、阴虚火旺外,常常会见到阴阳两虚,肾阴不足,痰湿阻络,中气不足等类型。所以靶位的提取很关键,靶位提取错了整个治疗思路就全错了。有些病人开始服中药效果很好,时间久了之后,效果不好了,这时就要坚持效不更法。一般两个原因,一个是病人耐药,一个是病人的靶点发生了变化。如原先的高血压患者头晕减轻,此时又出现了心慌、遗尿等症状,这时就要同时兼顾靶点,靶点变了,药方也要变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社交复杂,想得比较多,这时就要多观察,临床效果的好坏在于,能不能定准位,找准靶点,辩证是否精确。棨
高血压的治疗,可能有什么样的症状?是头痛、眩晕、耳鸣、还是眼花?这个病有什么样的征候?有的可能有动脉硬化;有的可能有高血压脑病;有的可能伴有骨质增生跟骨痛;有的有高血压的肾损害;有的有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损害;要找出规律,精确辩证。有的大夫看高血压有这么多的类型,摸不清用什么方子。其实很简单,一看患者的舌苔腻还是不腻?舌苔腻的要退舌苔,先泻实后补虚。二看患者的胃口怎样,不能吃的要健脾胃,脾胃一开临床才会有效。
2、病、证与症的关系。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包括证名、证候,证名是对病变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概括;证候是该证的特定临床表现。“症”是指病人主观能感觉到的单个症状。“征”是指被客观发现的体征。“病”代表该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如有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高血脂证,心脏病,肾病,失眠这么多的病和症,你说怎么治?急则治其标。吃饭、睡觉、大小便最重要。有些患者长期失眠,长期患有慢性病,只要对生活还有兴趣,只要对生存还有希望就可以治疗。
当医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什么样的病可治,什么样的病不可治。不可治的病人是亲近朋友也得给治,当大夫一定要学会暗示疗法,给病人以生存的希望,即使是奄奄一息,也要鼓励病人。有些危重病人我们治不好就不要显能,让有条件的医院去治,以下两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
例一:有一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住院时尚能控制病情,出院一星期就心衰,尿少浮肿。年龄70多岁,请老师会诊老师没去。为什么没去呢?年龄大了本身的身体已经衰竭,再者西医已经治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治也不会好到哪去,病人已经到了疾病的晚期,如果出现大小便闭,很快就会死亡。
例二:有一小孩发烧,到人民医院会诊,诊断为白血病,体温39-40度,已经烧了一个月,心率快140次每分钟,有出血,老师给开了7付药,服药途中突然大出血死亡。
3、方,病,证的关系。
病是由若干个证组成,方子是反映某一具体的证的表现形式和治疗手段。方子是根据证候,用方时一定要依据证候。如用枸杞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患者服完后看病人还有什么症状,还有什么治疗不到的地方,根据具体病情加减用药。杞菊地黄补肝肾,假设病人还有头昏,那就需要加天麻,大便干燥的加草决明,以一个方子为主,随症加减,有多少个点,就加相应的药,提高临床疗效。
4、病机规律。
一般疾病刚发病时往往是邪气盛正气不虚。时间长了,疾病就会向虚证发展,治疗也就相对困难。服药也是一样,刚开始时效果很好,随着服药的时间延长,效果就相对差了。古语说嘛:“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人的躯体和生命是一次性的,40岁以上的人往往又是慢性病居多,医生有时能帮助患者做到的是减轻一些痛苦,症状改善一些。有些病和患者的不良嗜好有直接的关系,如酒精肝的患者,医生不让你喝酒,可你天天喝酒,医生不让你生气,可你看什么都生气;心肌梗塞的病人为什么会猝死,往往和生气有直接的关系;脑出血的病人往往也一样。所以中医证候的摘取有一个层次,一定要分隔开来。这就要看他的现象,表现是什么?如果头痛头昏,手足颤抖,中医叫肝风内动,经脉不通。发烧也是一样,有早晨发烧、中午发烧、晚上发烧、饭后发烧,这些不同的发烧背后隐藏的病机是不同的。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湿热、痰湿、淤血等内伤发热:还是风寒、风热、风湿、暑湿,温燥、凉燥等外感发热。中医治疗发烧证型多,效果好,副作用小比西医有明显的优势。西医治疗感冒发烧,用退烧药,有时造成大汗淋漓,烧退后病人很虚弱。再如:食物中毒的患者,刚开始是吐泻不停,先不要止吐止泻,过早的止吐止泻容易留邪,等吐泻完后根据病情给患者服汤药或者输液治疗。黄连素,藿香正气水对食物中毒有效,痢疾的脓血便不止,可口服庆大霉素水,可很快止泻。
证候要素的特证
1、内实外虚。
是里有实邪,外有虚证的一组临床表现。
如食物中毒。有腹痛腹泻的同时,又有出汗、四肢厥冷、头晕等虚证的临床表现。这时的虚证就不要补,越补越呆,影响脾胃的运化,要清胃肠的湿热。同样感冒发热,在发热的同时又伴有怕冷,甚至寒战,这时就要分清风寒和风热。一般通过四点可以分清,一是风寒的患者发热轻恶寒重、怕风,得衣被而症状不减,风热的患者发热重,恶寒轻或者怕热;风寒的患者身痛、体痛、头痛,风热的患者咽喉痛或者舌边尖红;风寒的患者舌苔薄白,风热的患者舌苔薄黄;风寒的患者脉浮紧,风热的患者脉浮数。如果病人怕冷,寒证为主,不要用清热解毒药,要散寒却风,否则寒证未调引邪入内。
2、动态时空。
病情是在不断的变化的,证候和症状也是不断的变化的。如感冒的患者,起先是风寒感冒,如果误治或失治,外邪郁而化热,或转变入里;有些小儿感冒,常常夹有食滞;有些病原先是实证,久治不愈之后也可转变为虚证。
小儿病有最常见的两个病:一个是食滞。现在生活条件太好,小儿吃得太好太多,很容易损伤小儿的脾胃,小儿常常表现为哭闹,像这种小孩给健脾消食药和通大便即可痊愈,便通后给与清淡饮食。二是小孩着凉的多,小孩无节制的吃冰淇凌、肯德基、麦当劳,又爱吃肉,孩子的脾胃,肺都受不了,可出现咳喘。
例一,有一个孩子,生后一个月,患新生儿肺炎。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咳嗽、喘、肺性脑病,昏迷,儿童医院给下病危,患者家长请沈老会诊。沈老给开三子养亲汤加减,剂量为成人量的一半合用温胆汤,通利大便,一星期后患儿痊愈出院。小儿咳喘沈老的经验要化痰。化痰不在于黄白,在于痰的稀薄。痰稀薄的就是寒,稠厚的就是热。治小儿要调脾胃,通大便,肺炎很快就会好转。用同样的方法沈老又治疗一例川崎病并发肺炎,一星期也痊愈。小儿的饮食很重要,像月饼、汤圆、粘糕一类的食物不要给小儿吃,小儿脾胃消化不了,易生它病。
3、多维界面。
临床病情千变万化,症状多端,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病情的本质,一定要把它降到最低的你认识的程度,不要局限思维,一直达到症状和证候不能分就可以了。
证候进行简化
证候简化后要对应它的症状,分析最基本的证候,而且证候之间要有协同作用。
1、分析最基本的证候。例如:一个病人既有淤血又有血虚,用四物汤养血活血,同时患者又有肝阳上亢、失眠、便秘,月经不调等症状,如果一个方子要面面俱到方子就很大,这时可以进行证候简化,四物汤可用丹参一味来代替,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吗,所以组方用药一定要经典,不要用太多太杂的药,一般用药太杂,说明大夫对疾病的把握性不强,一般用药在12-20味之间为宜,如果病情复杂药物可以适当的多用一点,最好选用具有多功能的药物。如当归即可养血活血又可润肠通便,桃仁即可活血化瘀,也可通大便,一个药有二三个功效,处方就比较经典,病人吃了也很舒服。所以思维角度要提高,病证的结要拆开,既能疏通上去,又能降下来(指气而言),辨证论治要灵活。
2、证候要素相互结合。
在中医辨证的时候,要病证结合。
如有的患者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冠心病,病种很多,只要有共同的证,就可以异病同治,不受病名困扰,所以临床上证候最重要。如治疗痰瘀阻滞性高血压用温胆汤治疗,血压高的可加钩藤、莱菔子(有很好的通便降压作用),如患者同时有糖尿病再加五倍子(有良好的降血糖的作用),失眠的加夜交藤,这样就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方剂不要背的太多,但中药一定要熟悉掌握,掌握中药的药理、药性、归经、相互作用,相需相反等都要熟练掌握。
3、一定的理化指标,症状、证候。
另外在疾病治疗时要结合一定的理化指标,比如高血压病人,如果血脂增高,血脂降不下来,高血压几乎治不了,如果病人有失眠解决不了,高血压也解决不了。
有的人没有临床症状,如高血脂症,脂肪肝西医的理化指标已经失常,轻中度的脂肪肝临床治疗效果很好,重度的脂肪肝疗效就差了,脂肪肝在中医属于痰浊的范围,属于无形之痰,通过化痰就可以收到效果。
肝炎小三阳,临床有时也没有症状,治疗时,先问患者的吃饭情况,吃饭不好,先调脾胃,吃饭好,调肾保肝,没有症状的但化验异常的患者,可以根据中医的证候辨证论治。
疾病的靶位
疾病的靶位就是疾病的病因和性质也是临床的治疗方向。找好靶位,病证要结合,证和症的靶位在哪?是在五脏,心、肝、脾、肺、肾,还是在经络,靶位不同,治疗方向不一样。冠心病的患者,有的治在心,有的治在肝,有的治在肾,临床表现不同,治疗的角度不同,都从脏腑调节,选择最捷径的通道,使病、、证、症和靶位紧密相连。要区分清靶位是在皮肤、经络、脏腑、三焦、还是卫、气、营、血;也要区分清是在皮肤,还是在肌肉和骨骼。
怎么区分呢?有的患者就是皮痒,皮肤出疹子,病在皮毛比较表浅,根据中医理论,肺主皮毛,所以皮肤病病位在表,在脏属肺。所以皮肤病不能光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宜寒凉伤胃,光苦寒清热易至肺气闭郁,使肺气不能畅达,皮肤病久久不愈。这时应该调脾胃,宣肺达表,用些透表的药,如桔梗、薄荷、蝉衣、僵蝉之类,达邪外出。
中医药管理局的一位领导,得了麦粒肿,他的媳妇为眼科大夫,给输大量的抗菌素,麦粒肿消退,但遗留一个小红点,顽固不愈,15天后麦粒肿复发,眼睑红肿,闭不上眼睛,请一中医眼科大夫,给予清热解毒的中药,麦粒肿减轻,但遗留的小红点久久不退,过了20天又复发,反复三个月,后遇到老师,老师给看,老师认为前边的医生治疗不得法,老师开了10付汤药,痊愈。本例麦粒肿刚发时要托毒外出,透邪达表,可用些升麻、葛根、黄芪,用些补气透表的药脓要成熟才能破溃,一下子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或抗菌素郁闭了肺气,把脓给憋回去了。有些病当别人治不好的时候,你要另避溪径,不要走别人的路。表证一定要托出来,柴胡、桔梗、升麻、葛根等类可用一些,少用一点清热解毒药,很快就会痊愈,所以通过透肺达邪的治好的皮肤病很少复发。一般皮肤科大夫治疗皮肤病,好用大量的清热养阴,大量的清热解毒到最后病人胃损伤了一半,有一小伙子得了痤疮花了30万没治好,到老师这通过调理脾胃宣肺透表花了2000多元治愈。有一带状疱疹病人已经一年半了,到现在遗留神经痛,带状疱疹治疗中医有诀窍,首先用火针围刺,发展期,红肿疼痛明显要给予清热解毒,托毒外出,如果疮面变青紫,一般带状疱疹进入恢复期,给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活血止痛的中药可以很快痊愈。
病到五脏半生半死也,一到脏腑气消一半,很难治疗。
三焦辩证,是另一种辨证方法,温病常用,内科病有时也用。
上焦心肺,有的病人眼睑肿,眼睛肿,除肺外肾的功能也不好,另外腿肿的人,一般都肝肾不好,心脏也不好,尤其是老年人腿肿,少尿,很危险。脑子要清楚,对于生死的判断要非常清楚,那种感觉,如果患者眼睛都不想睁了,都不想看人,气衰了一半,再有大小便闭,很快患者就会死亡。眼神很重要大夫对病情深浅、轻重、预后的判断很重要,有些你能看,有些你看不了,看不了就不要强看。
医要自治,如果你有高血压、失眠、心绞痛,自己都治不了自己,说明你是不合格的大夫。你说你是妇科大夫,你满脸黄褐斑,40岁看起来像70岁,你还美容,你回去还是先把你的脸治好,医生的身体就是招牌,要注意形象,衣冠要整齐,注意形象。有的浮肿,什么检查都查不出来,这就是气不足,如生气,什么检查都正常,患者只有憋闷和叹气的感觉,有时一会这痛一会那痛,一会肝区痛一会后背痛,这些气滞的情况在仪器下是查不出来的,有的气虚患者,什么表现呢?原来走200米不累,现在走50米就喘了,你说这气虚虚了多少?上高原的时候,为什么反应很大,气不足了,所以气是无色、无形、无味的,充斥于身体中。但中医就能描绘清楚,如气虚、气滞、气逆、气闭。气郁化火,肝火上亢。气是从中国的古代哲学中来的。有一老外问:“为什么肺属金”?肺气很足的人说话慷慨激昂,唱歌有底气,肺气虚的人说话没气,中医拿它的功能来比喻,所以肺属金。金就是唱歌、声音,金在古代是乐器。有的人说话像猫声,细声细气,说话声音很低,离的很近都听不到,这种人底气不足,心和肺的气都不足。老师的学生70多斤,电脑拿不动,就是气不足,气是很重要的,有些亚健康的患者就是气滞、气虚,出现很多症状。所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的病人,补益元气治疗气虚的病人,很快就好转。三焦主要是气机的通道。
卫气营血的辩证。
卫分证,病情在表,比较清浅。气分证很重,患者可出现高烧,气机阻滞。营分证就阴虚、营热、血脉不通。血分证,有出血、血瘀、血液妄行。一般内伤疾病用的是脏腑辨证,有时还用三焦辩证,卫气营血在外感病和传染病用的多,所以针对不同的病,用不同的辨证方法。
具体操作,在临床上,来一个病人,怎么去观察?一定要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苔舌诊和手部的纹络和表现。来了一个患者,首先要看他的脸色,其次看眼神,再次看形态。有的病人肯定是焦虑的,说话时有意无意的皱眉毛,患者面部的眉毛、额纹就是心里紧张的表现,大人会有这种表现,小孩子也会有这种表现。如果看很小的小孩子皱着眉毛,这种小孩子焦虑,脾气特别大,心情不轻松,从他的面部表情和面部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变化,心的变化。脸色青,好生气焦虑,女人脸色青,一般睡眠不好,好生气。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看眼神可以看出很多的东西。如果眼神很焦躁时,眼神表情都不一样,一个人眼神很柔和,平淡,表情自然,他的内心也很平和。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二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这人特有神就是神气足,神气足的人五脏的气很盛。外就是神智,神智有没有糊涂,有没有胡言乱语。
一是“有神”。其临床表现一般为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机体功能正常,为健康表现,或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衰,属轻症。
二是“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期临床表现一般是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的病人,亦可见于体质虚弱者。
三是“失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亦可见于久病虚证和邪实病人。
因精亏神衰而至失神者,期临床表现一般为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错乱,形体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至神识不清。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重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
因邪盛神乱而至失神者,其临床表现一般为状热烦躁,四肢抽搐;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到神魂,两手握固,牙关紧急。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皆属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四是“假神”是危重病人出现一些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假神病人的表现为久病、重病,精神本已极度虚衰,而突然神识清楚,目光转亮而浮光外露,语言不休,语声清亮,欲进饮食,想见亲人,面色华丽而两颧泛红如妆。假神和病情好转应加以区别,假神病人局部症状的“好转”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符合。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脱,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是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
有神的病人病不重,比较轻容易治疗。有神,说话的声音、表情、动作很自然。如果一个人面无表情,快乐也是那样,忧愁也是那样,这人的世界一定不精彩,对世间很厌世很无奈,所以他很木然。为什么有的人会自杀,我们觉得世界很精彩,他总觉得很无奈,这就是谁都对他不好。有些年轻人一失恋,就自杀,不是割手,就是割脖子,喝敌敌畏,这是最大的傻瓜。当一个人不容易,随时把自己结束了,是对家庭对父母最不负责任的人,好死不如赖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少神,就是神不够。如说话前半句还可以,后半句气就不够,眼看人看一会就累,为什么?无力气了,元气大伤,五脏气不足。无神,眼睛都不睁,或叫失神,这人就快完了,快驾鹤西去了,和世界道白了,基本上五脏气已脱。假神,临死前的表现,突然想吃东西,交代事情,人马上就完。
临床最重要的是观察眼神,和患者对视,对视后看他的眼睛,心里有鬼的人,绝对不敢和你对视。如果他老想折腾你,报复一下,下黑手你眼光直视他,他一定不敢和你对视。另一种人和你对视,很有热情,神气很足,这种人身体比较好,比较坦荡,他的眼神有力,比较机警。有一种人,眼睛很执着,很亮,很有神,一般都是外向型的人。内向型的人,眼神会内敛,你问他听见了,好像听见了,你问他明白吗,好像明白了,他总思考你说的话。还有一种会斜眼看人的人,这种人漫不经心,这种人你别交朋友,不真心。这就是从眼神能分清内向型和外向型的人。外向型的人,眼睛很亮,很执着,像外向型的人你要给他说一个感兴趣的事,他的眼睛会泛光,你赶紧和他说,这事怎么着,我怎么能达到目的,我怎么做能合适,他除了眼神以外,语言,一般来说说话的频率比较快,气比较足,行动比较快,走路也比较快。每个人都会有外向型和内向型只不过哪种占多数。外向型性格的人干活不惜力,很执着,容易得心脏病,脾气急,心脏的压力大,血压高,气火上冲,所以性格和疾病有关。内向型的人,属于慢性子,和人说话时眼睛内收,你和他说了半天,他可能一句话也不说,为什么?不想。你问他听见了,听见了,他在考虑这个事情能不能做,做完后有什么好处什么坏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问急了,他会说他回去想一想。这种人优点是做事很仔细,做事周密,做事要求十全十美。缺点呢,就是太累了,有点小心眼,易失眠、焦虑,胃肠道易出问题,易焦虑,好得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这种人极易得。所以在门诊时看病人,先夸奖,你看,你脾气急,办事很利落,不惜力。缺点是;太累了,容易气虚。内向型性格的人,可以说你做事很认真,别人做事想一遍,你想三遍,你的缺点是太焦虑,太紧张,易得抑郁症,容易神经功能紊乱,容易失眠,容易胃肠不舒服。
面色,可以观察疾病,色和五脏相关。面色红,老红行吗?不行。脸色红是有火,火气太大的人,容易血压升高,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尤其两颧潮红的,二尖瓣狭窄。火旺他就脸红,有的人脸像喝完酒一样,更年期脸红一阵阵发热,出汗,也是火旺。
黄;脸黄的人和脾胃功能有关,脾胃不好的人十之七八,天生脸黄也是脾胃吸收消化不好,脾胃消化功能不好,如能吃,也是腹泻,或吃后腹胀。脸黄的人一般有两个方面的疾病,一个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好,一个是肝胆不好,易郁闷,易患胆囊炎、胆结石,胆道梗阻,胆囊炎和胆道梗阻的病人,眼睛也黄、皮肤也黄。小儿黄疸(新生儿)也是眼睛黄,皮肤黄,可用鸡内金,茵陈蒿,一般21天可退,21天不退就会遗留核黄疸。现在怀孕的母亲什么都吃,肉食吃的也多,建议孕妇少吃肉食,活的东西少吃,吃后对小孩不好。小孩脸发青,肝主青,脸青的人好生气,心情不舒畅,易厌世,这类人还往往伴有嘴唇青,舌头青,舌有瘀斑瘀点。这类的病人来了你先要说你人很能干,但你心眼窄,好生气,病人有时就乐了有时就哭了,哭得满面泪水。另外象肝病,肝硬化、肝癌的病人,见脸青,皮肤青,预后不好。
白;肺主白。如果脸白,一般是气血不足,贫血的病人。
例如;有一个女孩,24岁,突然头晕,在朝阳医院查,血小板2.7-3万,粒细胞减少,朝阳医院要化疗,活不了了,此患者是韩老师学生的亲近,问老师怎么办?老师说;“病治有缘人,有缘就可以治疗”。老师鼓励她,人生下来都会死,什么时候死不知道,你老担心你明天死后天死,累不累!你天天活着很紧张,有意义吗?没意义。没意义就先把它忘掉,明天早上一醒,今天还活着,就赶紧做事。病人的舌苔非常非常的腻,老师给开温胆汤和三仁汤加鸡血藤,石苇。先吃一星期,吃完看有效还是没有效。来的时候脸蜡黄蜡黄,没有一点血色,口唇都是白的,血色素很低,7克多,七天后血小板上升到27万。第一次来的时候心慌、气短,浑身没劲,两周后精神好,面色红晕,一月后痊愈。
黑:肾主之,天生的黑,黑有光泽。黑如锅碳无光泽,为严重的肾病,或肾病进入晚期,或其它严重疾病的晚期,或者经常熬夜、惊慌的人。
望神色形态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望而知之谓之神。神医是练出来的,老师祖祖辈辈没有搞医的,就是从沈绍功那儿学的,没学之前对中医没底,但是现在对中医有底了,我在这一站,看看你们大伙,就知道你们的性格和身体状态。有一个学生和我抄方子,字写得那么小,磨磨唧唧的。我说;“你一定在家不舍得花钱。”学生说;“是。”面色形态很多就会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我给你说,写字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那字挤在一块,黏黏呼呼的,就是小心眼,不舍得花钱;字写得胳膊腿都不知道朝哪方,这种人都是外向型性格,而且比较大方。我说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一些细小的细节就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性格。你观察,完后回过头问他,练到最后,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晚上睡不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