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得了个口水强迫症症……求解释

强迫症要崩溃了!求治!我看到一句话就要解释里面的每一个字的意思。怎么克服啊?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强迫症要崩溃了!求治!我看到一句话就要解释里面的每一个字的意思。怎么克服啊?
强迫症要崩溃了!求治!我看到一句话就要解释里面的每一个字的意思。怎么克服啊?
你好,你的时间是不是很多,特别指你的空闲时间独处时间,这个时候人就容易喜欢多想,仔细琢磨,如果再加上你遇到解不开的烦心事也会如此,所以你需要把自己的时间充实起来,减少一个人的时间,多多的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到周围人的生活中去,不要再只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增加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谢邀。我也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br&&br&很早的时候表姐就送过我《魔戒》的小说。翻了几页,看到那些令人头晕的人名和永远都搞不懂的种族关系便放弃了,那感觉和看微积分其实差不了多少。直到我把魔界三部曲的电影反反复复看完超过20遍之后,我尝试着再读一次小说。而这次我竟然一口气看完了。和上次的感受不同,当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浮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对人类的脆弱和无能感到绝望的阿拉贡和幽默不失大智慧的甘道夫,他们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英雄。&br&&br&我有看影评的习惯。当然我也尝试过在看电影之前看影评,基本没耐心看下去,不知不觉就点进了朋友圈看段子去了+_+。但假如顺序颠倒,先看电影后看影评的话,我会觉得很有意思,也更容易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各种含义。甚至一口气可以看5篇,还不腰疼。&br&&br&&b&我觉得这些多少是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的:假如你对一件事物没有兴趣并且处于陌生状态的时候,你是很难静下心来去学习并且领悟它的。&/b&&br&&br&&b&那么我的理解是,假如你必须长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某样事物,那么最好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就拿钢琴举例,假如你看到密密麻麻的琴谱就醉。那不如多看看和钢琴有关的电影,多去听几场音乐会。先自我熏陶,等你真的喜欢上钢琴了,再开始学习。又比如你要学量子力学,那就先看看科幻电影或科幻小说,顺便读读霍金啥的。&/b&&b&磨刀不误砍柴工嘛。&/b&&br&&br&&br&&br&&br&当然,人都是有惰性的。兴趣可能会消失,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静下心来学习。&br&&br&经常写字的同学应该能感觉到,有状态和没状态写出来的东西完全是两码事。我以前写小说的时候,总是很难进入状态。或者说大多数时候是没状态的,一个下午下来,也就憋个1K字。但是偶然的时刻,我能一口气写出5K字。言而总之,那就是一种“想写”的状态。&br&&br&那种状态与文字质量无关,与篇幅无关,与点击量和催更人数无关。是你已经进入了你正在写的故事,这个时候,相对论开始生效,时间变得很快。就像是早年坐在网吧里玩传奇一样。&br&&br&但是这种状态可遇不可求,我们的学习时间宝贵,不能听天由命。所以,我后来开始尝试,在每次写小说之前先看半个小时的小说。通过其他小说先进入“小说”的状态。然后荡开一笔,就比较顺畅。&br&&br&同理,我以前不想练琴的时候就会看看马克西姆的MV。心想妈的真帅,我也要和他一样帅。然后就屁颠屁颠去练琴了...&br&&br&&b&我将这个过程称为“刺激”。嗯,这是一个动词。&/b&&u&&b&通过相对更容易接受的同类型事&/b&&b&物来刺激你,激发出你想要做某件事情的动&/b&&b&力。&/b&&/u&&br&&br&&br&&b&不想健身了,就去看看身材好的人的照片;不想练字了,就去看看名家作品;不想跳舞了,就去看看舞蹈视频;不想写代码了,就去下个好玩的APP;不想学法语了,就去看看法语电影等等。&/b&&br&&br&&br&当然,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也很重要。音乐,咖啡,运动都可以提升你的学习状态。不过终归还是因人而异。毕竟学习方法是非常主观的东西,想必没有正确答案。以上是经验之谈。&br&&br&最后,实在不行,试试自我催眠吧...学霸就是你,你就是学霸!你就是学霸...是学霸...学霸...霸...&br&&br&祝好~
谢邀。我也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早的时候表姐就送过我《魔戒》的小说。翻了几页,看到那些令人头晕的人名和永远都搞不懂的种族关系便放弃了,那感觉和看微积分其实差不了多少。直到我把魔界三部曲的电影反反复复看完超过20遍之后,我尝试着再读一次…
Quora上有个超忆症患者,以下翻译自他的回答:&br&&br&非常痛苦。我能清晰地记得每一天每一秒发生的每一个细节。我能告诉你所有经过我面前的车的牌号、生产厂家以及型号。&br&&br&超级记忆带来了很多令人惊异的好处。我的脑中储存了极大量的信息,我能对读过的每本书倒背如流,而且我读了上千本。&br&&br&我记得见过的每一个人。我穿过一个拥挤的购物中心,就能记下每一个只匆匆瞥见一面的人。我记得发生过的每一段对话。当我说我的记忆具有完美的细节,我一点也没有夸张。我并不是在回忆,而是重新经历了一次。&br&&br&对于我来说,记忆就如当下一样真实。我很难区分到底什么是记忆,什么是现实。我清楚地记得感觉、气味、声音、味道、见过的每一件事、闪过的每一个想法。时间于我真的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除非真的经历一些彻底全新的、不存在在我记忆中的事,否则都不太能感觉到真实。&br&&br&我不需要学习,从来都不需要。我读一遍课本,就再也不会忘记。因此,我把时间都花在了不断寻求新的信息、新的体验上。我对知识如饥似渴。&br&&br&但是人们不明白的是,不像他们的记忆,我的记忆没有权重。大多数人只记得他们的大脑认为重要的事。而我记得一切。每天开车上学的记忆与我最珍视的记忆一样清晰。我的大脑不强调任何东西。为了寻找到一个记忆,我必须翻阅生命中的每一片记忆。&br&&br&而甚至于记起一件事本身,也会被记录进记忆里。我记得我曾经记起过某件事。不用说,这时常让我的思考变得困惑。&br&&br&另外,我不做梦。我没有做梦的能力。每天晚上我只是把前一天的记忆重新播放一次。显而易见,我也是一名失眠症患者。&br&&br&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别的人与我具有同样的记忆模式。坦白来说,我很孤独。我觉得我与周围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同。即便在一个拥挤的房间里我也觉得非常孤独,痛苦地孤独。我被困在一个记忆的牢笼里,独自一人,诘问到底什么是真实。&br&&br&当然这样的记忆有很多好处,只是与之生活就像是一场持续的战斗。&br&&br&(原文链接:&a href=&/Human-Memory/What-is-it-like-to-have-a-photographic-eidetic-memo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uman Memory: What is it like to have a photographic (eidetic) memory?&i class=&icon-external&&&/i&&/a& 原文作者:&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Christian-McConnell-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ristian McConnell&i class=&icon-external&&&/i&&/a& 注:本文在Quora上和在知乎上都有被怀疑真实性,还请大家自行判断)
Quora上有个超忆症患者,以下翻译自他的回答:非常痛苦。我能清晰地记得每一天每一秒发生的每一个细节。我能告诉你所有经过我面前的车的牌号、生产厂家以及型号。超级记忆带来了很多令人惊异的好处。我的脑中储存了极大量的信息,我能对读过的每本书倒背如…
&img src=&/dc07e00a560f55ed0cbfb8d6d417eadd_b.jpg& data-rawwidth=&302& data-rawheight=&5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2&&
&img src=&/c4eaf0a0dfdb0a67df421611_b.jpg& data-rawheight=&474& data-rawwidth=&4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好吧,有的人看不懂用给评论的回复解释一下:&br&&br&&b&喜欢在安装文件进度很慢的时候把鼠标左侧对准安装进度以保证进度条动一点就能很明显地看见。&/b&&br&&br&尤其是安装自己很喜欢的东西的时候真的很难干别的东西啊,干别的东西怕电脑更慢,然后就傻乎乎的盯着进度条,心里一边在骂自己「你个傻逼放在那里一会儿不就好了吗你看他还能快啊你个傻缺!」,一边心里默念66%没变成67%一定这块比较大,小数点后面一定飞速运转(自己开始心中YY一秒钟66.00000%到66.%的高速运算过程)。然后过一会儿终于走一点了(图三)自己还弱智的很骄傲:「你看我说得没错吧!」然后暗爽然后继续直勾勾的看进度条...囧
好吧,有的人看不懂用给评论的回复解释一下:喜欢在安装文件进度很慢的时候把鼠标左侧对准安装进度以保证进度条动一点就能很明显地看见。尤其是安装自己很喜欢的东西的时候真的很难干别的东西啊,干别的东西怕电脑更慢,然后就傻乎乎的盯着进度条,心里一边…
谢谢 @ &a href=&/people/nihaoma& class=&internal&&Alvis&/a&
邀请,看到很多回答从医学诊断角度说得挺详细的,我还是从身边的故事开始自己的理解吧。&br&&br&我之前认识一个朋友,是个很腼腆的大男孩,学习成绩也挺不错的。只是他有一个摆脱不掉的烦恼,一些坏想法总是和他如影随形。比如说,他看到自己合上的课本翻开了,他会觉得有人在给他搞恶作剧,有一种怒不可遏的情绪,随后会为自己的想法自责。但该想法会始终困扰他,让他充满了内疚和负罪感。他非常害怕小动物,倒不是看成大老虎,而是害怕不小心碰到会弄死它,这样的坏想法会让他觉得罪恶永远洗不掉。我们都开玩笑说他,称得上虔诚的佛教徒了。&br&&br&他其实是一个学习用功、待人和善的男孩,我们甚至觉得他太彬彬有礼、客气过度了。他有时会苦着脸,向我们吐槽自己各种坏想法。我们都哈哈一笑,觉得他不可能会这么做的。可他总摆脱不掉这些坏想法,为此提心吊胆、思绪不宁。当时就有人说他是强迫症,他自己也认可这种说法的。可是认可归认可,他总是改不掉,我们也挺同情的。记得他说最担心的一次,因为家里坏想法太多,差点和父母发火动手了。当时,他对自己的火气吓一跳,好几天都是心烦意乱。&br&&br&学过心理学的我,现在看他的症状,属于&b&纯粹强迫思维,指突然出现不必要的可怕想法,或觉得自己为给别人带来伤害。&/b&强迫思维进一步延伸发展,会出现控制不住的强迫行为,常见的有反复计数、检查、洗手或整理。这些仪式化行为会给个案神奇的安定效果,却无法脑海中驱散根深蒂固的可怕念头。强迫症患者的身上,有对压力强烈的焦虑,有对任务虔诚的信念。&b&他们渴望情绪的平静和安宁,却无法驱散信念背后的担忧,而强迫行为被他们赋予抵消罪恶感的含义。&/b&&br&&br&&b&强迫症个案最基本的情绪,包括被控制的愤怒,以及受惩罚的恐惧。&/b&他们会时不时地对别人愤怒:别人在强加控制,我必须抵抗;他们也时不时地对自己恐惧:我的冲动很危险,必须要受到控制。但是强迫症患者压抑和隐藏了这些情绪。&b&他们的言语是用来隐藏感觉,而不是表达感觉。&/b&他们很容易出现愤怒的情绪,因为他们没有获得自己希望的。而对自己想法的羞耻感也会不时出现,比如达不到或违反自己的标准。强迫症个案的情绪状态,就像追着自己尾巴咬的小狗,在循环往复中不停纠结。&br&&br&强迫症患者通常都能做个好学生,严肃、认真、诚实、有动力。他们很推崇理性和信念,强调规则和秩序。&b&但是对理性和信念的过分推崇,反而让他们刻意压抑自己的感受。&/b&压抑和控制的极致,就会出现严重的强迫症。&b&强迫症患者的重要特征是,他们曾经维持的重要信念,在外界压力下崩溃解体。临时补救的紧急措施就是,通过“仪式“寻找失去的确定感。&/b&比如说我的那位朋友,认真学习,待人客气,或许是他的重要信念。但是如果这些信念控制了他正常的情绪反应,那么这些情绪反应就会以摆脱不掉的坏想法出现。&br&&br&强迫症患者的这种心理模式是怎么产生的呢。早期经典精神分析,把强迫人格称为肛门期人格。因为弗洛伊德发现,强迫症的很多特征,比如干净、固执、准时,都是儿童肛门期入厕训练中的主题。强迫症来自父母在儿童如厕训练时过度控制。当然这种解释现在看有点刻意和教条了。但是从诠释和隐喻的角度,我们还是有不少启发的。&b&那就是父母苛刻的教养方式,对个体成年期强迫人格的影响。&/b&在强迫人格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儿童和父母会出现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或是儿童被迫接受控制和顺从。可是愤怒、内疚、被控制的感受,在他日后的生活中会始终困扰重现,成为引起强迫症的重要潜在因素。&br&&br&对于强迫症的临床治疗,由于临床意义的强迫症有非常强烈的焦虑情绪和仪式行为,所以是要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治疗中,由于治疗目标非常直接明确,就是消除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所以认知行为疗法用得较多。最近心理咨询界很推崇森田疗法,因为它强调顺其自然的治疗理念,有助于软化强迫症患者的固执信念。由此,心理咨询界主流的治疗方案,首推是含有顺其自然思想的阻断/暴露疗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然后是强调和自己想法平和共处的接受承诺疗法。(具体的治疗步骤,属于心理医生的讨论话题,有心的朋友可以按关键字搜文献)&br&&br&当然,心理动力治疗也不是没有用武之地,等到明显的症状消除以后,心理动力学关注的因素会慢慢浮现。毕竟,&b&认知行为和药物治疗可以针对具体的强迫行为,但改善自尊和丰富情感生活需要更长时间的耐心努力,这就是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发挥能量的地方了。&/b&我们会从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的角度,开展心理动力学谈话之旅。在治疗中,我们会避免急躁、排斥和批评的态度,避免在咨询关系中有意无意成为控制索求的父母。我们会针对个案过分理智化的倾向,鼓励他尝试更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包括表达对咨询师愤怒和批评的愿望。&b&过于理智化和控制感受的倾向,是他们形成强迫症的重要性格基础。而心理动力治疗中要做的,就是修正其过于僵化苛刻的信念体系,让其在情感和理智上保持更好的平衡。&/b&&br&&br&最后介绍几本比较流行的强迫症自助读物:《脑锁——如何摆脱强迫症》、《不能停止洗手的男孩》、《自由的心——强迫症自助治疗》。主要是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和接受承诺疗法的。至于自助效果怎么样,就见仁见智各取所需了。同时说明:我对里面有关强迫症的脑神经科学解释持保留态度。&br&&br&欢迎觉得不错的朋友多点赞:)
邀请,看到很多回答从医学诊断角度说得挺详细的,我还是从身边的故事开始自己的理解吧。我之前认识一个朋友,是个很腼腆的大男孩,学习成绩也挺不错的。只是他有一个摆脱不掉的烦恼,一些坏想法总是和他如影随形。比如说,他看到自己合上的课…
推荐一篇文章,来源于“一个”VOL&br&&br&摘自&a href=&http://caodan.org/334-conten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OL.334 时光若刻&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一个“超忆症者”的独白&br&作者:陈谌&br&&br&&br&&p&1. &/p&&p&
我开始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在5岁那年,准确地说是在1990年的11月2号。&/p&&p&
那是一个起风的星期五,天气有些阴霾,早晨起床时妈妈让我多穿点,因为今天开始要降温。那天早上一进幼儿园,我就因为和一个名叫孙宇的小胖子打架,被我们的孙老师给抓住了。孙老师是一个很温柔的女老师,那年她23岁,刚从大学毕业不久,那天她穿着一件暖黄色的线衣,梳着一个很好看的马尾辫。&/p&&p&
她把我和孙宇揪到角落,问我们为什么打架,孙宇一脸茫然地摇摇头,说:“我不知道,他今天一进来就打我,说要找我算账。”&/p&&p&
于是她转而问我要跟他算什么帐,我义正言辞地告诉她:“三天前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他在我屁股上踢了一脚,他说有本事三天后找他报仇,所以我今天就打他了。”&/p&&p&
孙老师笑着摸了我的头一下,说你这孩子可真是记仇呢,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友爱。&/p&&p&
我说:“他才没跟我友爱呢,他从认识我到今天总共踢过我7次屁股,揪过我5次耳朵,还捏过我两个8次脸。”&/p&&p&
那时候我只学到10以内的算术,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描述16。&/p&&p&
听我这么说完,原本微笑着的孙老师顿时就表情凝固了,她把孙宇打发走,然后就拎着我到园长办公室给我妈打了个电话。&/p&&p&
后来事情的发展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她们惊奇地发现我是一个不正常的孩子,我能清晰地记得从自己记事开始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细致到每天的每一顿饭吃的是什么东西,电视播了什么节目什么新闻,天气是好是坏刮风还是下雨,甚至谁在什么地方和我说了什么话,每一个画面都历历在目,只要我去回忆,它们就像过电影一样清晰。而且除了睡觉的时间外,没有任何的空白之处。&/p&&p&
而我也从那一刻才开始明白,原来人是种会“遗忘”的动物,他们会把眼前这如此清晰,真实而不停流动着的画面在转瞬间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连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听过的歌,读过的文字都能够在一段时间后无情地抛之脑后,而且遗忘的比率和效率都是如此的高,就好像西瓜经过榨汁机后留下的那些少得可怜的残渣一般,我甚至有些担心他们会不会有一天连自己是谁都忘掉呢。&/p&&p&
可我自己却完全没法体会这种“遗忘”的感觉,就好像活着的人永远无法领悟“死亡”的虚无感一般,我只能无助地坐在那里,看着家人因我将前一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后那惊奇而又惊恐的眼神,然后忧愁地交谈着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会不会对大脑的发育有影响之类的话题。&/p&&p&
然而成人的世界终归是功利的,当我在邻居面前把《三字经》,《弟子规》像倒豆子一样倒背如流的时候,我看到了父母得意的眼神,尽管这只花了我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已。而他们打电话的时候,也只要喊一声“七大舅”或者“八大姑”,我就能把号码完完整整地报出来,比查电话簿要方便快捷多了。甚至连我奶奶也会问我“缝衣针放在哪里了”,“早晨我说要去谁家做客来着”之类的问题,从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讨论过我脑子的结构,只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p&&p&
不过其实我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我的头脑像电脑一样冰冷而精确。&/p&&br&&p&2.&/p&&p&
很多年后,当我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后,我才知道我的病叫“超忆症”。&/p&&p&
得这种病的患者记忆力会异于常人,能够记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且过目不忘,这就是我之所以能够毫不费力地考入名牌大学的原因,我从小学开始基本没有认真学习过什么,只要是我看过的书,上过的课,做过的题,到考试时就能像放电影一样的在脑海里回放,就像作弊一样。由于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没有那么出众,只是单纯记得原有的题目而已,所以我的理科一直都不好。但自从我报了文科,我的高中生活便再也没有学习二字了,历史地理政治三年所有的课本,我一周就全看完了,从此以后大小考试都和开卷考无异,我的答案从来都是一字不差,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p&&p&
据我所知,全世界得这个病的也就那么几个,而能够病到我这个程度的,估计应该不会有第二个了。&/p&&p&
从小到大我都过得很开心,因为父母从来没有担心过我的学习,而我也因为我的特殊能力交到了很多朋友,我会跟他们讲各种各样的笑话,说千奇百怪的故事,跟他们说起曾经任何一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甚至可以告诉他们在某年某月某一天,他们穿什么衣服,在什么地方说了一句什么话。而他们也会听得津津有味,瞪大眼睛如痴如醉般出神地望着我,就好像在听别人的故事一样。&/p&&p&
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我开始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眼神里流露出的那种东西。我从来无法理解他们对于回忆的眷恋,他们总会很怀旧地拿起一个多年前的明信片,围在一起回味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甚至看一部很久之前看过的电影,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毕竟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清晰到触手可及:明信片的每一个字我都能默写下来,照片上发生的事情我一眼就知道是哪一天的哪个时刻,而旧电影的每一个剧情每一句台词,我都能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完整地放映一遍。&/p&&p&
这是一种痛苦的羡慕之情,甚至渐渐变成了一种嫉妒,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回忆的人,因为我的脑海里仅仅只有回忆。&/p&&p&
我开始变郁郁寡欢,也不再愿意与人接触,大学里我开始翘课,躲在宿舍里打一天游戏,或是在图书馆看一下午书,甚至只是坐在湖边发呆,什么也不去想,因为这些都是除了睡觉之外减少回忆的最有效的方式。只要我不去创造回忆,那我就不会有回忆了吧,我默默地想着,看着湛蓝的天空中云卷云舒,看着树叶从树上掉落到草地上再滚落到林荫小道上,看着年轻的人们匆匆的脚步,以及随着时光流逝的青春。&/p&&p&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名叫如冰的姑娘。&/p&&p&
那是日,她穿着一袭碎花连衣裙走到我的身旁,问我是不是那个什么事情都知道的人。&/p&&p&
我笑着对她说:“我并不是什么都知道,我只是什么都记得。”&/p&&p&
然后她就跟我聊了起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我发现她懂得的并不比我少,而且我仅仅只是记得发生过什么而已,她却能对发生过的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p&&p&
“你虽然什么都记得,可是‘记得’本身又有什么用呢,发生过的事情终归是发生了,你又不能改变什么,如果你不能有自己的东西,只是像个放映机一样放着那些东西,那它们终究一点意义也没有不是吗?”&/p&&p&
我看着她的眼睛,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那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空中有五只飞鸟飞过,一对情侣从湖的另一端走到了这一端,远处还开过一辆黑色的小汽车。&/p&&p&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她道。&/p&&p&
“如冰。”&/p&&p&
“像冰一样的意思吗?”&/p&&p&
“如果你非要这么理解的话。”她笑了,她笑起来很好看,就像七年前路过我家楼底时,俯身在墙角看见的那支鸢尾花。&/p&&p&
“我可以知道你的电话号码吗?”&/p&&p&
“可以啊,我发给你?”&/p&&p&
“不用了,你说一遍就够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p&&p&
她很羞涩地看了我一眼,但我却没有告诉她这其实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肉麻,而是一句真真切切的实话。&/p&&br&&p&3.&/p&&p&
我和如冰在一起总共不过1年零7个月18天,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尽管我似乎没有资格这么说,毕竟所有的日子在我的脑海里都是如此的平等。&/p&&p&
但闭上眼睛回想起那些日子的时候,我却又真切地感到它们是如此的特别,我发现自己第一次开始从某段特定的回忆里感到一丝温暖和感动。&/p&&p&
每次牵我的手,她都会问我这是我们第几次牵手了,我总能一次一次地把数字报给她听,从十到一百再到一千,而我也会在她耳边告诉她,她一共说过几次爱我,每一次分别在哪一天,哪个时刻,哪个地点,她穿着怎样的衣服。我们之间从来都不需要什么承诺,她也从来不要我给她承诺,因为她知道我都记得,而且一辈子也忘不了。&/p&&p&
我们之间也会有闹矛盾的时候,比如我翻她的旧账,说她在几时曾经无理取闹过,或者不承认她翻我的旧账,反驳她那天我其实应该是怎么怎么样的,这些都让她出离地愤怒,尽管她知道我不是有意要记她的不好。但事后她总能原谅我,从不会跟我大吵大闹,毕竟她知道对我而言,事情无论好坏都是会深深刻在脑海里的,她不想等到几十年后我再把这事提起来。&/p&&p&
但很遗憾的是,她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几十年后的那一天,她最终选择离开了我,原因是她无法接受一个我这样的人,我会给她太大的压力,她在我这里必须小心翼翼,不能犯错,不然这样一个残缺的她就会永远留在我的回忆里,无法抹去。&/p&&p&
如冰走后,我又回归了自己一个人的日子,每天发呆,看书,打游戏,睡觉,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隔绝。朋友们都来劝我,想给我点安慰,但他们最后却都无奈地走了,毕竟他们也知道,“时间会治愈一切”这句话对我并不管用,我不是一个会自动痊愈的人,我的伤口会不停的流血,直到流干的那一天为止,只因为我没有一种叫做“遗忘”的能力。&/p&&p&
但事实上我却比他们想象中都要来得坚强,我只要一直在做事,不给自己留下时间空间去回忆,自然也不会感觉到悲伤。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写文章,把自己二十年的记忆改编成小说,有如此清晰的回忆,加上自己曾经看过那么多的书,这是一个并不困难的过程。而且我发现,写文字的速度要远远慢于自己思考的速度,因此只要我的笔在动,我的思维就会跟着一起慢下来,它让我不再沉浸在那些冰冷的回忆中,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p&&p&
于是我无端想起了如冰对我说的那句话:“发生的事情终归是发生了,你既然无法改变,不如把它赋予属于你的意义。”&/p&&p&
合上自己写完的稿子,闭着眼睛想象她第一次吻我时候嘴唇的温度,我的嘴角竟然开始微微上扬。&/p&&p&
未曾想过,这个“像冰一样”的姑娘,让我二十年冰冷的回忆,顿时变得温暖了起来。&/p&&br&&p&4.&/p&&p&
今年我二十七岁,现在是一名作家,我的书卖得很好,却没有人记得我是一个超忆症患者。&/p&&p&
前天跟一个出版社的编辑一起吃饭,他问我现在新书写的怎么样了,让我说一下大致的剧情,然后我就把最近一章的内容完完整整背出来给他听了一遍,把他怔了半天说不出话来。&/p&&p&
“话说你竟然把你自己写的东西给背下来了,你真是太有时间了。”他的表情像极了二十二年前幼儿园里孙老师的模样。&/p&&p&
“时间这东西,留着不用,也不能省下来以后再用,不是吗。”我笑道。&/p&&p&
“背东西不是很浪费时间吗,我从小到大记忆力都超级差的,前一天晚上背的课文,第二天老师一抽背就忘了,那时候经常抄课本,就总琢磨着,要是真有那种记忆面包该多好啊,想要记住的东西,吃下去就马上记住了,而且永远都忘不了。”他摇头晃脑地说着,像是陶醉在了自己的幻想中。&/p&&p&
“那要是有想要忘记的事情呢?”&/p&&p&
“貌似不用刻意去忘记吧,毕竟没有什么事情是永远忘不了的,在当时看起来再了不得的一件事情,总有一天你都会什么也不记得了不是吗,人的记忆力是这个世界上最靠不住的一个东西了。”&/p&&p&
我喝掉杯里的咖啡,笑着摇了摇头。&/p&&p&
“对了,我这段时间在做一个读者调查,也想把这个问题问问你,看你怎么回答。”他说道。&/p&&p&
“什么问题?”&/p&&p&
“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你询问死神自己死亡的具体时间,你会不会去问他?”&/p&&p&
“当然问了,为什么不问。”我很干脆地回答道。&/p&&p&
“那你知道了以后呢,要做什么?”他似乎觉得很惊讶。&/p&&p&
“我会提前1年零7个月18天躺在床上。”&/p&&p&
“然后呢。”&/p&&p&
“回忆我的整个人生。”&/p&&br&&p&&u&&b&小说而已。&/b&&/u&&/p&&br&&p&&u&&b&————————————————————————————————————&/b&&/u&&/p&&p&&b&&u&&/u&&/b&&/p&&p&&u&&b&只是推荐文章,不是自己的文章,&/b&&/u&&u&&b&居然收了这么多赞和关注,&/b&&/u&&u&&b&怪不好意思的~~&/b&&/u&&/p&&p&&u&&b&谢谢各位。&/b&&/u&&/p&&p&说说自己的看法:&/p&&br&&p&提到超级大脑,瞬间想到谢耳朵,过目不忘。&br&&/p&&br&&p&但毕竟我们无法去切身体体会这样一种超忆的感觉,有时候忘记挺好的。&br&&/p&&br&&p&引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超忆症是怎么回事?&/a&中 &a data-hash=&6ea12ac075dbbd& href=&/people/6ea12ac075dbb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梁星玫& data-tip=&p$b$6ea12ac075dbbd&&@梁星玫&/a& 的回答&/p&&p&他们每天要花很多时间来回忆生命中的琐事,有不开心、绝望的事也会不断完整回放回放回放。想想还蛮心酸的。&/p&&br&&p&&b&我们还是得向前看,毕竟过去都过去了。&/b&&/p&
推荐一篇文章,来源于“一个”VOL摘自一个“超忆症者”的独白作者:陈谌1. 我开始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在5岁那年,准确地说是在1990年的11月2号。 那是一个起风的星期五,天气有些阴霾,早晨起床时妈妈让我多穿点,因为今天开始要降温。…
告诉你一个秘密,世界上有很多人,每天拼命的读书,思考,不是为了把书看完,就是为了得到脑洞大开的哪一刻。&br& 开脑洞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人天赋迥异,仅仅是看到苹果落到地上就能脑洞大开,悟到了地球的大秘密,进而功力有了大突破,最后独步宇宙。&br& 可惜大部分人不能,他们只能反复的阅读知识,不停的整理知识,期待能真正遇到脑洞大开的一天,只有开了脑洞,才能感觉到知识和身体融化在一起,变成了可以实践的东西。&br& 比如说我,有好几次,我以为自己脑洞已开,就忙不迭的把笔纸拿出来,赶紧记录下来,然后发现仅此而已,脑洞太小,根本不足与外人道。&br& 我师父说,不用怕脑洞小,真正的脑洞大开,需要先修炼出无数个小脑洞,一个脑洞形成后,就会像黑洞一样不断的把信息吸收进去,脑洞的质量就会越来越重,进而不断的沉淀,越来越沉。&br& 我师父还说,人的一生能真正大开的脑洞只有一个,所以你的脑洞要小心的开,要开在同一个宇宙同一个维度上,最终才能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大脑洞,不然就会在不同的维度穿之间穿来穿去,变成原地打转,最后就会失去方向,变得又焦虑,又迷茫,反之,如果下定决心只在一个维度上开脑洞,就会变得自信十足。&br& 其实,一个人只要在一个维度上开一个直径十米的脑洞,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不断成长,吸收的知识就足以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了。&br& 知识本身有什么用呢?没用,完全没用,人活着,本身就不是为了记录知识,自从电脑这个该死的东西发明以来,存储技术越来越高明,记录知识越来越没用了,世界上记忆力再好的人,穷其一生,也未必干的过一个U盘。&br& 好在人类可以开脑洞,所以不用惧怕u盘。&br& 少女你很有天赋,和我学做菜吧?
告诉你一个秘密,世界上有很多人,每天拼命的读书,思考,不是为了把书看完,就是为了得到脑洞大开的哪一刻。 开脑洞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人天赋迥异,仅仅是看到苹果落到地上就能脑洞大开,悟到了地球的大秘密,进而功力有了大突破,最后独步宇宙。 可惜大…
钞票到达一定量就要让主席统一方向
钞票到达一定量就要让主席统一方向
坚决不在线看电影,只下载来看。
坚决不在线看电影,只下载来看。
&img data-rawheight=&319& data-rawwidth=&459& src=&/ef9746d1ddcbbcb3b90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ef9746d1ddcbbcb3b90a_r.jpg&&
你手贱不断刷系统是因为你懂的少。&br&&br&你觉得刷系统很极客,感觉自己似乎变身为科技达人数码精英了。自我感觉良好。&br&&br&然而刷机这种事情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跟刷鞋差不多。&br&&br&少年你要更新玩法啦,学编程自己编个rom 啊。&br&&br&我身边的刷机达人都是文科生,都以为刷机就是跟互联网科技接轨,过度补偿心理太严重了。
你手贱不断刷系统是因为你懂的少。你觉得刷系统很极客,感觉自己似乎变身为科技达人数码精英了。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刷机这种事情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跟刷鞋差不多。少年你要更新玩法啦,学编程自己编个rom 啊。我身边的刷机达人都是文科生,都以为刷机就是…
以起床为例给你演绎一下:&br&&br&闹钟响起。抬头一看,八点二十。&br&这时候,那两个小人又在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叫列夫·拖尔斯泰,另一个叫小强。&br&拖尔斯泰说:再睡十分钟,十分钟就好~&br&于是你就躺下继续睡。&br&&br&过一会儿你醒了,看了下表,八点二十七&br&摸衣服准备起床。&br&这时候,小强跳了出来,把你按了下去:&br&说好的睡十分钟呢?你不能提前起床,继续睡!&br&&br&于是你只好继续睡。&br&再次睁开眼睛,已经是十点了。
以起床为例给你演绎一下:闹钟响起。抬头一看,八点二十。这时候,那两个小人又在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叫列夫·拖尔斯泰,另一个叫小强。拖尔斯泰说:再睡十分钟,十分钟就好~于是你就躺下继续睡。过一会儿你醒了,看了下表,八点二十七摸衣服准备起床。这时…
以前有过,现在没有&br&&br&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思考:&br&碎片阅读或信息过载,很大问题都在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br&如果你的目标不明确,花些时间好好思考一下你的目标是什么。 &br&&br&1、只关注特定几个方面&br&有自己的长期目标,每隔几年增加一个新的短期关注方向&br&2、减少选择&br&&a href=&http://www./html/1386-reduce-the-choice-to-let-you-save-time.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1386-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duce-the-choice-to-let-you-save-tim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3、不看或少看新闻&br&&a href=&http://www./html/1856-shi-jian-guan-li-zhi-xin-wen-yue-du.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1856-s&/span&&span class=&invisible&&hi-jian-guan-li-zhi-xin-wen-yue-du.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4、少上网,多阅读,&br&控制上网时间,坚持每天阅读。&br&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培养看完书做笔记写书评的习惯。 &br&培养自己的快速阅读能力,一般的畅销书可以在2-3个小时左右看完一本。&br&特别是针对一个方向进行主题阅读,每年进行3次以上。&br&到目前为我觉得收获最大、质量最高的来源还是读书,然后多做笔记 &br&&br&5、定期评估信息获取渠道,不断反思你所接受的信息源质量如何,是否应该放弃&br&&br&定期反思一下,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所带所的回报,然后取消最低的,加强在最高的投入,同时不断尝试新的获取方式。 &br&&br&尽可能精确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定期总结,取消或减少收益比较低的部分。比如在网络少用QQ聊天、泡论坛、精减RSS定阅,减少微博类时间。目前在知乎、豆瓣、TED视频上收益高一点,坚持控制时间。&br&象阅读、行业培训和跟专家成为朋友,多聊天,这几种方式收益最高。&br&&br&6、利用六步骤来处理信息。&br&&a href=&http://www./html/1486-six-steps-to-turn-the-data-is-transformed-into-knowledge.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1486-s&/span&&span class=&invisible&&ix-steps-to-turn-the-data-is-transformed-into-knowledg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7、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然后定期整理,这才是自己的知识&br&&br&&br&8、应该想办法想办法建立或加入一个与你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圈子,然后不断提升这个圈子的质量。当你有一个质量很高的圈子,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知乎、豆瓣、微博、Blog上的专家和行业人士。&br&通过这个圈子来过滤大量的无关信息,反过来精华或比较重要的信息经常会从多个渠道中反复出现。&br&&br&9、刻意提高分析、搜索、阅读能力,擅长大量信息中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把核心要点提练出来。&br&&br&(1)提高分享能力&br&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多做&br&&br&复杂的一点的说法就是利用知识管理,形成价值观,然后在不断验证和改进去熟悉规则&br&&br&1)、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背景知识&br&不管你想分析什么东西,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背景知识,&br&&br&2)、清楚这个行业的规则&br&做完基础工作之后,就可以构架这个行业的知识框架,进一步了解这个行业的特点,来源,历史和现状和既定的行业规则。&br&&br&了解几种主流的观点,有机会多跟业内人士聊天,知道一些行业内幕而不是走马观花,对这个行业或某方面有充分的了解,明白规则所在,不管是官方说法还是潜规则,当你清楚了这个规则所在,才能进一步深入下去。&br&&br&不管你读了多少书,收集了多少资料,记住所有的事件都是对规则的某方面展示,牛人牛在哪,牛在熟悉规则,可以顺势而行。更牛的人,可以引导和改变规则。&br&&br&我知道这段话就是在放屁,能清晰规则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和时间,总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br&&br&行业规则是在不断打破和变化的,但这个规则不管如何变化都会有迹可寻的,&br&&br&3)、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br&在深入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之后,有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不轻易相信任何一种观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br&&br&然后用自己的观点对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断对比出差异性,不断验证和改进,然后进一步了解行业规则。&br&&br&&br&&br&10、多分享一些高质量的知识,并利用这些分享形成影响力和结识更多的人脉和专家。&br&&br&多分享笔记,比如我建一个分享思维导图笔记的Blog,已经分享了150本左右的笔记。在另一个Blog上60、70本跟学习相关的笔记。 &br&通过在Blog、豆瓣、知乎和微博上分享,认识了N多的牛人和专家。&br&&br&11、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br&在深入对某方面认知之后,有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不轻易相信任何一种观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br&&br&12、放松心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br&总有一些事情是你不知道的,没有必要总是给自己太大压力。通过我上面总结的心得,基本上不会存在信息焦虑了,就是有少数信息你不知道也无所谓,这些技巧基本能保证花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信息。&br&&br&&b&当你有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吸收和分辩资讯,有自己的专家人脉和不断改进的信息获得渠道,这就已经足够了。&/b&&br&&br&&br&&br&我Blog上收集了和分享一些对应办法可以去看看。&br&1、从信息超载中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br&&a href=&http://www./html/1203-from-information-overload-back-in-control-of-their-time.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1203-f&/span&&span class=&invisible&&rom-information-overload-back-in-control-of-their-tim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2、我如何应对信息过载&br&&a href=&/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3、应对信息过载–如何应对收集之后越来越多的资料&br&&a href=&/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个问题好象回答了很多遍,修正一些内容,这个是比较新的版本。&br&Blog上也有不少类似的文章,可以去看看
以前有过,现在没有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碎片阅读或信息过载,很大问题都在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如果你的目标不明确,花些时间好好思考一下你的目标是什么。 1、只关注特定几个方面有自己的长期目标,每隔几年增加一个新的短期关注方向2、减…
是惰性,又不仅仅是惰性。表面看是因懒惰不舍得放弃娱乐,实际上是潜意识里对碌碌无为度过一天的不满和无声对抗。&br&&br&直接说,不够充实,缺乏成就感。&br&&br&设想今天你对又如往常一样结束工作,回到家里打开电视,一窝就窝到半夜,这时候身体已经疲倦,接连的哈欠提醒你该去睡觉,可你怎么也不情愿就这样结束一天,仿佛只要轻易睡去,这一天就被纯粹浪费了。&br&&br&人一天做的事情里,有那么一两件是完全遵循内心喜好,能让自己感觉充实收获,其实都很不易。如果没有从中获得满足感,潜意识里会滋生莫名羞耻心,便通过拖延时间来将它稀释,其实是用晚睡来换取心安理得,尽管自己也知道这完全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br&&br&我给的建议是,每天都去做自己感兴趣的、能激发热情的、能收获成就感的事,比如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在这一天十分努力出色;比如你爱写作、绘画、音乐等等,每天下班后在爱好上花费一两个小时;再比如你业余时间跑步健身,虽然疲惫但心情畅快…总之如果这一天过得充实满足,相信晚上会睡得很香甜,你会迫不及待期待另一个积极的一天。&br&&br&不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难的,因为它见不到短期效益,需要长期坚持,容易半途而废。克服惰性,养成良好习惯能够长久受益,而且不仅仅解决拖延晚睡的弊端。
是惰性,又不仅仅是惰性。表面看是因懒惰不舍得放弃娱乐,实际上是潜意识里对碌碌无为度过一天的不满和无声对抗。直接说,不够充实,缺乏成就感。设想今天你对又如往常一样结束工作,回到家里打开电视,一窝就窝到半夜,这时候身体已经疲倦,接连的哈欠提醒…
你懂啥叫强迫症啊,别太想当然了。完美主义不是强迫症。你喜欢布置整齐,撰写规范,那不叫强迫症。&br&&br&强迫症是一种疾病。最常见的强迫症就是数窗户。你会在上课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数教室的窗户有多少个格子。这时候的你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你开始会疑惑自己怎么会这个样子,然后会开始强迫自己不要数窗户,在发现无效之后又开始小心地劝说自己别数了,每天自己和自己讲道理,告诉自己数窗户没有任何意义。最终发现一切都无效之后,你会陷入崩溃,发现你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了。&br&&br&今天在微博上也看到了有人提强迫症,什么喜欢刷微博、常看前女友博客、桌面图标要排整齐,喜欢捏泡泡等都归结为强迫症。这些顶多是些完美主义或者小爱好。想想吧,一个强迫症患者,上网一查,大家都说强迫症就是喜欢刷微博,周围的人也不理解你,说怎么可能你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干什么呢?这和抑郁症患者被朋友想当然地理解成「想不开」一样。当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而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也不理解你的时候,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自杀。你们这帮家伙全都是凶手~
你懂啥叫强迫症啊,别太想当然了。完美主义不是强迫症。你喜欢布置整齐,撰写规范,那不叫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疾病。最常见的强迫症就是数窗户。你会在上课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数教室的窗户有多少个格子。这时候的你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你开始会疑惑自己怎…
此答案作者 &a data-hash=&ac62d6afdd05a5a2b55bb4849bda17a6& href=&/people/ac62d6afdd05a5a2b55bb4849bda17a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夷希微& data-tip=&p$b$ac62d6afdd05a5a2b55bb4849bda17a6&&@夷希微&/a&&br&&br&正文前&b&(正文从图片开始)&/b&请大家谨慎对号入座:&b&&u&如果房子太多杂物的原因是因为购物狂/邋遢/懒,那不属于这个答案讲述的范畴。&/u&&/b&&br&&br&囤积症在英文中为hoarding,也称compulsive hoarding(强迫性囤积)。真正的囤积症患者在面对无法舍弃的物品时是会有&b&强迫性念头的&/b&:【执意相信通常意义下的废品有情感价值或实用价值/偷偷帮他们扔了也要从垃圾堆捡回来】等等。&br&&br&我之所以觉得题主父母可能有囤积症迹象,是因为题主在【如果题主自己把那些不用的牙刷几十年的棉被之类的扔了会有什么后果】下评论【&i&不会打,肯定很难过很生气。跟割了他们肉一样疼】&/i&。在另一个评论下提到【当我把这些扔掉后的那一周...我后来回自己家一阵子再去爸妈家,看到那些破布又出现了…&i&我还记得小时候我把用坏的原子笔、文具扔到垃圾桶,过一阵子发现它们又妥妥的躺在某个抽屉里…原来我爸会翻垃圾看看我丢了什么&/i&】会偷偷翻垃圾桶把废品拿回来,这种行为即使不属于心理疾病,也影响到生活质量了。&br&&br&---------------------------------------------------------------------&br&由于@阿九把我屏蔽了无法留言,我就在这儿回应一下他说的&br&&blockquote&确立“囤积症”这个概念的大师们难道就了解过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群人的遭遇和心理变化?他们要没了解过的话,你就敢把这个名词往这群人头上套?&br&&/blockquote&囤积行为有各方面原因,而年轻时的物质匮乏的确也可能占很大比例。理解这种行为跟用科学的方法积极改变并无任何冲突。就好比二战后后大批集中营受害者有创伤后心理障碍,你能说:&i&&b&“他们没经历过那一大批犹太人民在那个年代的心理。怎么能说他们有PTSD? 不理解就别讲心理治疗的大道理。用我的方法XXX” 么?&/b&&/i&&br&&br&有强迫性囤积行为的人多多少少是有相关心理创伤,在&a href=&/subject/606553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囤积是种病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这本临床手记中,作者记录的案例中有的经历过不理智购物的恶性循环,有的是儿时有被争夺物品的焦虑感,有的是经历过流浪的对匮乏恐惧者,有被盗窃过的,有婚姻生活不和谐潜意识用囤积惩罚配偶的,各式各样。你怎么知道研究这方面的专家对于这些词创伤的理解和处理没你好呢?&br&&br&理解和用科学的方法积极改变是不矛盾的。&br&&br&&b&----------------------------------------------------------------------------------------------------------&br&-----------------------------------------正文的分割线--------------------------------------------------&/b&&br&&br&国内对囤积症关注很少,而近几年美德意研究表明囤积症终生患病率达&b&2%-6%&/b&,并不算个小数(据我所知亚洲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br&&br&
首先鉴别一下你父母是哪个阶段:&br&&img src=&/b19ea0bad771d2f47eccf96_b.jp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b19ea0bad771d2f47eccf96_r.jpg&&3:轻微&br&4:中度&br&5:严重&br&6:非常严重&br&7/8/9:极其严重&br&--------------------------------------------------------------------------------&br&&br&恶性循环主要有三个环节,以下症状中黑体下划线是重点&br&1.
囤入(acquisition)&ul&&li&喜欢买便宜货&br&&/li&&li&对于小赠品难以抗拒&/li&&/ul&2.
强迫性囤积/无法舍弃 (compulsive saving & difficulty discarding)&br&&ul&&li&&b&&u&难以做出丢东西的抉择:&/u&&/b&对实用价值几乎为0的东西有着超出常人的依附感(attachment),&b&在几乎决定要丢的时刻总能找到借口留下来&/b&&/li&&li&&b&&u&强迫他们丢东西会有强烈焦虑/失落&/u&&/b&&b&&u&感/无助感:&/u&&/b&这种失落感很复杂,包括身份缺失的无助,严重者会出现自我价值认同障碍,例如认为丢掉一本日记相当于日记中那一年生命消失了。如果你强制丢了他们甚至想方设法捡回来:例如题主在评论中说到的,把东西丢到垃圾桶, 他们过段时间会偷偷捡回来这种情况。&/li&&/ul&3.
无法整理 (disorganization)&br&&ul&&li&他们会有意识买大量收纳箱,但这并不是什么好征兆。认为自己【有了收纳箱就可以更方便囤积】其实是在加强症状。&/li&&li&在整理过程中&u&&b&找各种借口保留那些无用的物品&/b&&/u&,这种认知模式一旦形成很容易不断加强。&/li&&/ul&--------------------------------------------------------------&br&以下是一些建议&br&&ol&&li&对于有轻度囤积欲,但没有明显偏执情绪的,&a href=&/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断舍离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是本很棒的书,也适合所有人看看:如何放下对物质的执念,由内而外整理混沌和杂乱。&/li&&li&如果达到中度(我觉得题主父母可能属于这种),可以建议读读这本囤积症案例书自助:&b&&a href=&/subject/606553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囤积是种病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作者是国际强迫症协会的顾问,也是个精神科医师,这本书详细记下了他多年间接触的囤积症案例中常见的认知模式和改变认知的方法。&/li&&/ol&&ul&&li&限制他们购物,比如一起旅游一段时间转移注意力等等。&br&&/li&&li&建立鼓励机制(例如,丢了什么东西以后带来的实在的好处)&/li&&li&在他们不愿意丢的时候,问问原因。比如究竟是情感依赖还是认为有实用价值?找到症结,试着从别的角度改变那些思维定势。参考&b&&a href=&/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你体内的囤积欲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li&&li&&b&&a href=&http://hoarding.iocdf.org/hoarding/family.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ternational OCD Foundation (IOCDF)&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上面有个family的页面,里面有个视频&/b&&a href=&http://hoarding.iocdf.org/hoarding/family.aspx#famil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ay To Help a Family Member (Video)&i class=&icon-external&&&/i&&/a&,简短介绍了作为家人有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li&&/ul&&li&如果是重度及以上(房子挤到根本无法出门,无法正常生活,非常容易发生火灾且无法救助),寻找有资质心理医生用&u&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最有效的。&/u&与其他心理疾病不同(抑郁,躁郁,焦虑),囤积症主要根源是一个负反馈的思维习惯,&b&没有任何药物能改变认知习惯。&/b&&/li&&b&----------------------------------------------------&/b&&br&&b&强烈反对某些答案里说的类似“ &/b&替他们扔,翻脸也要扔,扔这扔着就习惯了” 、“与其改变他们,不如自己躲的远远的另住” 这种说法。&br&&br&&b&&u&
首先,强迫&/u&&u&他们丢是适得其反的!!!说几个例子吧:&/u&&/b&&br&&ul&&li&以前好像是BBC还是美国哪个电视台做过一个真人秀节目,找到一些囤积症患者拍摄家庭状况,然后找人清理他们房屋,最后节目的结果是一个干净的房子。然后一些心理学家去进行后续报道,&b&发现几乎所有患者在一年之内房子又恢复了原样,而很多患者因为巨大失落感得了抑郁症。&/b&&/li&&li&有个案例是一个中年女性囤积症比较严重,她丈夫以离婚逼迫她丢弃一些旧报纸。她丢了以后,以清理东西为借口买了很多收纳箱,为的是把那些旧报纸垫在下面偷偷再运回家。你可以想象他们对这些旧物品执念是多么强大,&b&&u&所以再次强调:不改变思维习惯的强制清理是没有意义甚至是在害他们的!!!&/u&&/b&&/li&&li&&b&&u&其次,住不住在一起和是否要帮助父母是两码事。 &/u&&/b&&b&你可以单独住,但是绝对不要因此孤立父母啊!&/b&这种思维定势也不是他们自愿的,他们难道想给儿女添麻烦么? 有很多囤积症患者的儿女在劝说过程中无法改变父母,他们于是认为是父母太顽固了。发生正面冲突多了,儿女自然就远离了。&b&囤积症患者得抑郁症和强迫症的几率本身就要高于常人,如果你远离他们,他们会更加孤单和无助的。&/b&无论如何,他们依然是你爱的人不是么?&/li&&li&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耐心的帮助,用一些行为认知的疗法改变他们思维方法。(第3条有提到)大部分囤积症从开始寻求心理干预到完全痊愈至少要几个月到一两年的治疗。耐心和真诚的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li&&/ul&
此答案作者 正文前(正文从图片开始)请大家谨慎对号入座:如果房子太多杂物的原因是因为购物狂/邋遢/懒,那不属于这个答案讲述的范畴。囤积症在英文中为hoarding,也称compulsive hoarding(强迫性囤积)。真正的囤积症患者在面对无法舍弃的物品时…
非常的非常非常能够理解题主。&br&&br&题主你之所以不愿去睡觉,有两个原因。一是你的惰性。惰性总是倾向与让人呆在原有的状态不去改变。更何况你还是在一个“娱乐”的状态,这本身就是精神上更“舒服”的状态。“放下手机”的结果就是要结束“娱乐”了。要从最舒服的状态主动切换到不那么舒服的状态了。此时惰性的阻力会更大。二是因为,&b&“放下手机”这一行为导致“结束娱乐”的后果是即时生效的。&/b&事实证明,&b&所有类型的惩罚中,即时生效的对人的惩戒作用是最大的&/b&。所以放下手机对你来说,就那么难。&br&&br&给你个方法试试吧。&br&&br&1.买一对小音箱,放桌子上。保证桌子和床同一个房间,但不在你一翻身就够得到的距离内。&br&2.下载一个网络电台类的手机app,像脱口秀,音乐DJ,广播剧,有声小说等等。苹果自带的播客app就不错,或者喜马拉雅。节目一定要是你自己喜欢的类型。&br&3.上床前的最后一步,打开这个APP,选一个20~30分钟左右的节目,点播放,选择定时关闭。&br&4.把小音箱的插头插手机孔里。&br&5.滚去睡觉。&br&&br&&br&这个办法的好处是,&b&在你放下手机的刹那,你没有结束”娱乐“的状态,&/b&因为你还在听段子或者小说,你还有东西可以享受娱乐。所以你会相对容易的说服自己放下手机。而当节目结束的时候,你已经在床上保持静卧的状态半个小时了。这时候再让你起床,走两步,去拿手机,你的惰性又会出来阻止你了。所以你多半就继续躺着了。而且长时间的集中精力(比如听东西)有镇静情绪、催眠的作用。所以节目结束后,你很容易就睡着了。
非常的非常非常能够理解题主。题主你之所以不愿去睡觉,有两个原因。一是你的惰性。惰性总是倾向与让人呆在原有的状态不去改变。更何况你还是在一个“娱乐”的状态,这本身就是精神上更“舒服”的状态。“放下手机”的结果就是要结束“娱乐”了。要从最舒服…
我学习的时候,从来没有办法保持平静和安心。&br&&br&书本就是敌人,我要把它打倒。学习的过程中,心情不断的在两个mode中切换,&br&&br&“WTF are you talking about?”&br&&br&或&br&&br&“哈哈哈,我看穿你了,不过如此,我也能!”&br&&br&虽然很幼稚,但效率挺高的。
我学习的时候,从来没有办法保持平静和安心。书本就是敌人,我要把它打倒。学习的过程中,心情不断的在两个mode中切换,“WTF are you talking about?”或“哈哈哈,我看穿你了,不过如此,我也能!”虽然很幼稚,但效率挺高的。
看我桌面。&img src=&/945a8b692aefe8952e12a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945a8b692aefe8952e12a_r.jpg&&
看我桌面。
&b& 强迫症是否可以打赢拖延症?&/b&&br&
强迫症是否可以打败拖延症?这个战争有意思。我以张召忠将军的视角来分析下,这个战争是否可能,以及如果发生战争,谁会赢。&br&
首先来看下参战双方:A方是心理疾病界的老朋友强迫症。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地做一个动作、一件事或想一个念头,病人想努力摆脱,却无法摆脱。这种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让病人痛苦。&br&
再来看B方,是心理疾病界的新军,拖延症。拖延症并不是传统老牌的心理疾病,你在美国精神卫生疾病手册DSM和中国精神卫生疾病手册CDSM上都找不到拖延症的名字。但它受众广面积大粉丝多。很多人都嚷嚷着自己得了拖延症。主要表现为不想做事,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总是完不成自己的计划等等。(诸位看官估计都在嘀咕了,这不就是我吗?)&br&
从战争规则上,如果你得了强迫症,就不会得拖延症了,那算是强迫症赢了。如果你得了拖延症,不再得强迫症了,那算是拖延症赢了。如果你既得了强迫症,又得了拖延症,那么它们都赢了,你输了。&br&
这真是场惨烈的战争。结果最终会怎样,且听我分析。&br&
如果一个人得了强迫症,它还会得拖延症吗?答案是,会的。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盟军,压力和焦虑。通常在压力大的时候,强迫的症状会更明显,病人会有更强烈的焦虑体验。而很不幸,压力和焦虑也恰恰是很多人拖延的原因。想想没法按时完成任务会被老板骂,并不会让你更有动力,反而也可能让你更觉得想要放松,更不想做事。事实上,很多人的拖延就是对事情的挫折和压力的本能逃避。想想什么事更容易让你拖延?是让你产生挫折感和焦虑的事情还是让你产生成就感的事情? 同样,如果一个人得了拖延症,也可能得强迫症。从这个角度,你输的概率很大哦。&br&
但某些时候,强迫也可能战胜拖延。两种情况:第一种,强迫症是和学习或工作密切相关的。比如有个案例的强迫行为时学习,他无法让自己放松下来,一旦休息就感到焦虑和内疚。那样它的强迫症就不允许它拖延了。但这种强迫很少见,而且并不典型。大部分人是一边休息一边内疚。第二种,某些得强迫症的人,在人格特点上确实有着过度担忧、提前准备、把什么事都做好、做仔细的人格倾向。而有这种人格倾向的人不容易得拖延症。&br&
那拖延症会战胜强迫症吗?门都没有。强迫症是相当难治愈的疾病,有神经基础,其实力相当于美军。而拖延症呢,甚至都不算一种心理疾病,充其量只是一种不良的应对方式,实力比朝鲜还差一截。拖延症会让压力和焦虑加重,而压力和焦虑通常都会让你的强迫症状加重。&br&
所以你看,要么强迫症赢了,要么它们都赢了,但你肯定是输了。
强迫症是否可以打赢拖延症? 强迫症是否可以打败拖延症?这个战争有意思。我以张召忠将军的视角来分析下,这个战争是否可能,以及如果发生战争,谁会赢。 首先来看下参战双方:A方是心理疾病界的老朋友强迫症。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地做一个动作、一件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迫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