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什么原因啊?如何止痛啊??脖子落枕怎么办办?怎样治好落枕?听说黎老师落枕丹效果神奇,应该是真的嘛?

天气慢慢变凉,大家的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忽略颈部的保暖,导致颈部受寒,再加之晚上睡觉如果姿势不对,就很容易引起。

落枕很多人都经历过,落枕之后,转动一下脖子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十分难受,偶尔出现一次落枕其实不必太过在意,但是如果你经常性出现落枕的情况,那就得重视起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会经常性出现落枕,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你的身体出了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寒邪入络,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寒邪入体后,会首先侵犯我们人体的太阳经

如果寒邪滞留在我们人体的足太阳膀胱经,而足太阳膀胱经的正气不足以彻底驱散它,平时我们可能感觉不出来什么异常,但是一旦受寒,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姿势出现不好,就容易出现落枕,引发疼痛。

找到我们人体的束骨穴,它在人体足外侧,第五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找到穴位后,用手按压这个穴位7分钟,艾灸此穴10分钟,一边操作一边转动颈部,有明显止痛效果。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明明是颈部疼痛按摩脚上的穴位,能够起到止痛的效果?刚才我们说过了,足太阳膀胱经寒邪淤阻是导致我们经常性落枕的主要原因。在《灵枢·杂病论》中记载:“项强不能俯仰者取之足太阳”。这指的就是束骨穴。

束骨穴有止身痛的效果,而且这个穴位是湿寒之气顺利引导下行的中枢,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和艾灸能够令湿寒之气得以下,令元阳之气得以清阳。如此一来,还愁经常性出现在你的身上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高树中老师的(一针疗法)--一

      近年来,我经常告诫自己并多次公开宣称:60岁之前不再写书了。但是今天,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又使我重新坐在在了电脑前,提前16年开始了本书的撰写。我之所以如此告诫自己,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对自己以前出版的10本中医书籍井不满意;二是为了写这10本书,我的身体严重透支。 我自幼体弱多病,倍受病痛折磨。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得了严重的眩晕病,一犯起病来就卧床不起,睁开眼天旋地转,闭上眼惊悸不已,张开嘴口涎流成线,短则一周,长则半月,每年必犯数次,没有办法,只得体学一年。父母为了我的病四处求医.最后我的病被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用了许多中西药物,耗费了不少钱财,还是没有治好。那时候我的感觉就是人生的痛苦奠过于疾病,疾病的折磨莫过于眩晕。吃药治不好,又断断续续地用了多年的民间偏方,吃了不少麻雀脑子、猪脑子、桑椹花煮鸡蛋、鸡冠花煮鸡蛋、天麻煮乌鸡等等,还真是偏方治大病,到初二的时候,我的病就再也没有发作过。因此,我立志学习中医,1980年高考时,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山东中医学院。在学习《金匮要略》时,我才知道我的病中医称之为痰饮眩晕,医圣张忡景对此记载的是如此详细,本来用几副至一二十副苓桂术甘汤就可以治愈的病,竟然折磨了我整整八年!(以后我用此方加减给不少患者解除了病痛,毕业从事针灸后,我又知道了此病只需多灸几次百会穴就可以解决问题,此是后话。) 我生长在缺医少药的农村,从大学二年级起,我就试着给人开方和针灸治病,因为我太了解病人渴望尽快解除病痛的心情了。牛刀小试,我竟然也治好了一些病,在病人的感激和赞美声中,我对中医的喜爱也越来越深,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药王孙思邈有句名言:“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意思是说,有这样一种愚蠢的人,学了几年医,便觉得自己学的很好了,以为普天下的医生数自己最高明,没有不能治的病;等到冶了几年病,才明白医道之深奥艰难,才知道对许多病症还是没有好方子,一筹莫展。这句话说得太好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就是这种典型的“愚者”。只不过我似乎更愚一些:等到学医的第九年,我才对后半句话有了更真切的体会。那一年,也就是1989年,有三个“66”让我记忆犹新:我的儿子农历六月初六出生丁,出生后第66天开始腹泻,我想给他针灸,我的老母亲害怕把他扎坏了坚决不同意,只好先用西药,继用推拿,再用中药治疗,连续治了66天腹泻仍不止,当时真是感受到了“无方可用”的尴尬和窘迫。最后,我从古医书中看到了一个方法,用五倍子研来温醋调成膏状,贴肚脐神阙穴可以治疗小儿久泻不止,如法试用竟然一次而愈!(凡是小儿久泻不止,查看肛门不红者,此法屡用屡效。)儿子的病好了以后,老母亲告诉我:她近来自觉全身发热。我给她量了量体温:奇怪,体温不高反低,只有35.5℃。当时我正在攻读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安排得很紧,因急着去上课,我随口说了一句:“你先用艾条灸灸肚脐吧!”一周后,发热的症状消失了,再一量体温36.5℃,正常了!没想到一个针灸大夫们熟视无睹的肚脐神阙穴,在我的两位亲人一老一少身上会有如此的奇数!是偶然,还是必然?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好钻牛角尖的我,开始陷入了沉思之中。我把这两个病例向导师---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王秀英教授作了汇报,并问读硕士三年期间可否重点研究一下神阙穴。因为我知道导师是针灸界研究予午流注的名家,我是老师的开门弟子,按说也应该研究子午流注。导师说:“说起神阙穴,我倒是想起了我冶的一个病例。前几年在内科住院的一位溃疡性结肠炎的重症病人请我会诊,我用重灸神阙的疗法治疗数月,病人的症状逐渐消失出院了。不过种阙是一个禁针的穴位,搞这方面的研究怕是没有太多的参考资料啊。这样吧,你不妨先查查有关的文献再说。”那时我的家就在校园内一间平房,离图书馆只有数十米的距离,从此以后,我便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当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检索条件,更没有诸如“脐疗”等检索词,我只好用笨办法将山东中医学院图书馆二楼期刊室内所藏的中医期刊合订本一本本地翻阅查找,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截止到1991年底,有关神阙穴治病的报道多达400余篇,多是介绍在肚脐外贴药物治疗某一种或某几种病症的临床报道,但当我把这些报道综合在一起看的时候,又是出乎意料:内容涉及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100多种病症!带着好奇和思索,我又有重点地查阅了学校图书馆内的历代中医书籍(包括古旧书库内的一些书,写到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已经退休的陈其迈和潘瑞贞二位老师,他们经常主动帮我找书并给了我很大的方便)。最后的结论是:根据历代文献记载,神阙穴可以治疗从头到脚。从内到外200多种病症。我及时把查阅文献的情况向导师和其他几位教授进行了汇报,并表示对神阙穴为什么会治疗如此多的病症迷惑不解。几位老师一致建议并一再鼓励我:你把这些资料好好地整理整理,再从理论上深入地研究研究,不就是一本很好的书吗?1992年4月,我的第一部专著《中医脐疗大全》被济南出版社作为重点图书出版发行,全书38万字,记载了155种病症的脐疗方法。古代名医扁鹊有句名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是说:老百姓所担忧的是自己患的病太多了,而医生所担忧的则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了。历代的名医之所以成为名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名医掌握了其他医生所不会的治疗方法,治好了其他医生治不好的病。而同现代医学相比,治疗方法众多正是中医的独特优势。读研究生的三年,我的许多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也正是这三年和以后的刻苦努力,打下了我的中医和针灸基础,使我有了以上的认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中医的治疗方法还没有被系境地挖掘和整理。于是,我一发而不可止,有志于此,沉耽于此,虽一朝一夕也未敢懈怠,于1994年至1998年分别又在北京、台湾、济南等地出版了《中医鼻疗法全书》、《中国传统医学独特疗法丛书》(包括单独应用涌泉穴的《中医足心疗法大全》和应用劳官穴的《中医手心疗法大全》等8部)。以上包括神阙、涌泉、劳官三个单穴在内的10本书籍全部获得丁山东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理论成果奖(有关神阙、涌泉、劳宫三个单穴的临床应用的脐疗、手心疔祛、足心疗法三本书,我已同时让我的研究生帮助修订,济南出版杜2006年将再版发行,本书不再详述)。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1992年出版《中医脐疗大全》时正是我的而立之年。但为编著此书再加匕以后几年来的青灯黄卷和废寝忘食,我自幼虚弱多病的身体被严重透支,我重新遭受了数年新的病痛的折磨。写作就是学习的过程,当时我完全沉浸在写有所得的快乐中,晚上写到黎明也毫无睡意,白天写到傍晚也不觉得饿,经常想不起自己是不是已经吃过中午饭,吃的什么饭。有几次抬头看表是5点多钟,看看窗外天色朦胧,竟然不知道是早上5点天色将明还是下午5点天色正暗!记不清是从哪一天起,我的胃部开始疼痛,写的时间长了就会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睡觉醒来时双手发麻甚至一时不能活动,体重下降到了不足53公斤,通过胃镜拍片等检查,幽门处有两个大枣大的隆起,颈椎也有问题。 我知道自己得了严重的胃病和颈椎病,身为医生的我更明白胃痛没有了规律性且针药难以缓解和幽门处的隆起通常都意味者什么,也知道病因就是饮食不节和起居不时,病因不除,只靠针药难以根治。在病理检查排除了肿瘤后,我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受和体验中继续坚持用了两年的时间编写完成了《中医鼻疗法全书》和《中医足心疗法大全》两部书稿,同时坚持注意饮食起居和结合针灸、服药,每天坚持早睡,早上起来爬千佛山锻炼身体,当时,我经常试图悄悄地跟在我十分崇敬的张珍玉教授身后,可每次正值壮年的我却总会被年过七旬的张老超落越远。由于身体和时间的原因,以后的书我已无力自己完成,便约了十几位志同道台的博士、硕士,一同进行《中国传统医学独特疗法丛书》的编写,我担任主编。就在丛书编写期间,我惊闻被我邀请担任丛书编委会主任、年长我数岁的《中医外治杂志》主编朱连学先生因操劳过度英年早逝!最虚心的人是最善于吸取自己和别人经验教训的人,此时年近不惑的我才开始逐渐明白人生就像长跑,聪明的人应该均匀地分配自己的体力,而不是竭尽全力在没到达终点之前就累倒在路上。一个医生,如果自己的身体就不好,还有什么说服力?你还怎样更好更多地为其他人解除痛苦?《寨问·上古天真论篇》是《内经》的第一篇,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养生的意义和方法:“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击。今时之人不然也……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此外,在《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还有这样一句话:“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由此可见,食饮不节起居不时伤人最甚。我今天之所以用了这么多的篇幅论述其对健康的危害,是因为我有切身的教训,是因为我二十多年的临床中所见的许多疾病都与此有关但病人甚至医生对此却熟视无睹,是因为有不少人仍在废寝忘食地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却浑然不知,是因为一些学术精英因此而英年早逝的消息还时有所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内经》的第二篇,最后的结尾是这样几句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话题虽然扯远了点,但我希望以上所说能对一些人增强健康意识和改变不良的饮食起居习惯有所启示,能对您长久地保持“未病”和“未乱”的身体而有所裨益。历史上不少名医都曾经发过如此感慨:40岁之前不要轻言医道。意思是说中医学博大精探,不下几十年的功夫很难真正登堂入室。《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一老子《道德经》仅五千言,张仲景《伤寒论》数万言,叶天士《温热论》万言耳,却皆能久传不衰。倍受推崇。40岁以后再看我自己的书,虽然洋洋洒洒数百万言,虽然至今印刷多次仍不时有患者来信来电索书,但我自己明白:这些书多是文献的汇集和整理,少有自己独到的临床经验。我暗下决心,首先把身体养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60岁退休后,时间也充足,再把自己几十年独到的见解和经验整理成一本小书同世。 近年来,我多次应邀在全省、全国和国际会议上做“一针疗法”的讲座,反响很好,每次课后,不少人都用充满希望的眼神问我有没有书,每当我告诉他们准备60岁以后再写书的时候,我同时看到的是他们那不解和失望的表情。前段时间,和学校的一位同事在一起吃饭时,他通过如下一件事认为现在对针灸的宣传还非常不够。他说:这几天刚看了一篇报道,说的是中国的一名军人在一次事关国家荣誉的比赛中以惊人的毅力取得了第一。在比赛途中,他不慎扭伤了脚,医生给予了必要的处理后,他又坚持跑到了终点——同时,他也倒在了地上,他的脚已经肿得惨不忍睹!我的这位同事说:如果您当时在理场,他还用受这么大的罪吗?因为这位同事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我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只需要在其对侧的手上扎一针,就可以使其疼痛立止,行履如故,而且他本人就是受益者之一。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院长,我再次感到了宣传针灸,让更多的人了解针灸,让更多的学生学好针灸,让更多的人受益于针灸的重要性和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几个月前,我把自己研读《灵枢》的感悟和一些临床体会给我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师——北京张士杰教授汇报。张老是全国针灸名家,善用太溪穴,人称“张太溪”,其所著《古法针刺举隅》例举单用太溪治症多达60种,书虽仅6万余言,却是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当我说准备向张老学习60岁以后也写本小书时,张老说:“你还是现在就写吧!我希望早一点看到你的这本小书。”我想:趁着我的许多老师身体还康健,精力还好的时候把书写出来,井得到他们的指点,以后再加以修改和充实,不是更好吗?经过几年的钓鱼、摄影、爬山等户外锻炼和调养,我的身体已恢复如初。 济南出版杜的胡瑞成主任告诉我:早在前年就已经将我的《一针疗法》列入出版计划。 今年学校的寒假也特别长,有一段近年来难得的清闲时间。今天,农历2006年正月初七,正好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一个标志着春天来临的日子,我想起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所说:“春三月……夜卧早起……以使志生……”以及明代医家吴崑《针方六集》中的一句话:“针道博矣!大贤识其大者,小贤识其小者,故小言虽卑近,而亦高远之阶梯,何可无也!”就这样,我开始了“食言”——先把这本小书写出来,一方面宣传一下针灸,希望对学习针灸者能提供一点帮助;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指点。二 关于这本小书的书名和写法问题,让我费过一番琢磨。 针灸是扎在穴位上的,此书是叫《一穴疗法》,还是叫《一针疗法》? “一穴疗法”和“一针疗法”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一穴疗法”是只用一个穴位治病,只要是作用在这个穴位上的方法(如可以针,可以灸,可以拨罐,可以贴药,可以按摩,可以穴位注射等),都属于“一穴疗法”范畴。上文提到的脐疗(神阙穴)、足心疗法(涌泉穴)、手心疗法(劳宫穴)实际上都是一穴疗法。可见“一穴疗法”的内容很多,显然不是一率小书所能涵盖的。也许以后我会写一本综台各种治疗方法的《一穴疗法》。 “一针疗法”也是用一个穴位治病,但仅局限于在这个穴位上扎针,是针灸的神奇和精妙所在,一针下去,就可以治病,岂不妙哉!这也正是我写这本小书的初衷。所以,我选择了《一针疗法》这个书名。还需要说明一点,因为用手指按压穴位也叫指针,所以本书也包括了指针在内。 这本小书是用中规中矩的术语和格式写成一本只供专业人士参考的纯学术性专著?还是不拘一格,写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和从事针灸呢? 中医针灸博大精探,但只要有了兴趣,你自然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登堂人室也就不难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初学中医的不少大学生们都有这样的感叹:中医书很难看懂,学起来索然乏味。我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现在的中医教材和书籍写得可读性不强是不是也有点关系呢?我至今还记得《红楼梦》、《西游记》、《镜花缘》等小说中那些医学的内容是那幺的有趣和浅显易懂,正是这些书还有以后我看到的一些活泼有趣、医文并茂的书籍,提高了我学习中医针灸的兴趣。所以在本书的写法上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虽然对我来说,这还是尝试。 有一次,我在学术会议上做了“一针疗法”的讲座,几个月后,一位针灸大夫告诉我:“您介绍的方烦确实好,但是本来扎几十针需治疔一段时间的病,用您介绍的方法几次治好了,而且只针一针也没法向病人多收费,您说我们要少挣多少钱啊!”我很欣赏这位同行的实话实说,但我更希望她只是开了句玩笑。我知道,只想用针灸挣钱的人不应该读我这本小书,而是应该先用心去读药王孙思邈《于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孙思邈说:“有一技长于己者,不远千里,服膺取央。’’至今我所掌握的一针疗法,有不少方法就是得益于我的老师们。 学医和行医之初,我有幸耳闻目睹了不少老师们一针治病的神奇疗效。 张善忱老师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针灸界最年轻的副教授,担任全国五版教材《针灸学》副主编,1984年因肝癌去世时,《中国针灸》曾专栏哀悼,称他的去世是中国针灸界的一大损失。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1982年张老师给我们讲授《针灸学》时提到的一个病例。这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学校开门办学到了农村,有一天晚饭后,张老师等几十人正在村边的小路上散步,想见对面几个人赶着毛驴车急匆而来,张老师料到他们肯定有急事,便远远地停让在了路边,等驴车从身边急驶而过时,他发现车上躺着一个人。职业的敏感和责任让他问了一句,才知道这是一位因胆道蛔虫发作而剧烈腹痛的病人(当时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较差,此病多见,且常常反复发作,疼痛难忍)。他急忙让车停下,因身上没带针具,便以指代针,在病人背部的胆俞穴处进行按压,没几分钟,病人的疼痛便完全消失了。这是我耳闻的第一个一针(指针)收速效的病例,引发了我对针灸的浓厚兴趣。 1984年实习时,我首先选择了附属医院针灸科。刚进科不到半小时,就见用担架抬进了一个30岁左右急性腰扭伤的男性病人,在床上呻吟不已。当时张登部教授和陈兴田老大夫各执一针,张针人中,陈针后溪,同时行针,也就是一二分钟,病人疼痛消失,千恩万谢地在我惊奇的目光下自己走了出去!正是这次治疗,让我第一次亲眼见识了针灸的神奇。张老师对奇经八脉和根结标本理论有深入研究,我工作后有幸与他在同一诊室多年,受益匪浅。此外,他在担任科主任期间实施的青年医生定期轮转的方法,也让我有了更多机会向其他老教授学习。 刘玉檀教授是针灸临床家。他艺高胆大,深刺风府、背俞等穴往往让观者也为他捏着一把汗。尤其对针灸的气街四海理论研究精深,近一二十年来更是擅长用此理论指导治疗各种疑难病症。例如同科的一名教授上班期间突发肾绞痛,为结石所致,刘老师一针下去,疼痛立止,翌日再行检查,结石已经排出。 陈乃明教授是针刺手法的名家,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应用得得心应手,近年又独创“逍遥针法”,常见其妙用手法只针一穴治病而收奇效。试举一例:同科的一位大夫介绍一位亲友请陈诊治,病人是一位60多岁的某大学退休女教授,患坐骨神经痛久治不愈,时值夏末秋初,济南天气尚热,奇怪的是她头上还戴着帽子。询之,曰多年来头部怕冷怕风。陈老师因病人甚多,简单询问了几句,绐病人诊了诊脉,便取一针扎在了病人眉头下的睛明穴,然后告诉病人:到走廊上话动活动吧!病人内心颇为不悦。没想到针后疼痛即明显减轻,如法继针数次,不仅疼痛全无,而且头部怕冷的症状也随之消失。此时,病人方连连感叹其医道之高,针术之妙。我的导师王秀英教授是研究针灸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名家,在临床上经常用此法在不同的时间选取不同的穴位治疗各种病症而收良效。现在,我对有时间性发作和加重的病症用针灸只取一穴治疗,且得心应手,就是得益于我的导师。 根据《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的记载:“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砭石是针的前身,所以现在针灸学术界普遍认为:针灸的发源地就在山东一带。《史记·仓公扁鹊列传》记载的扁鹊(成为山东长清人)针灸百会穴成功救冶虢太子尸厥证的故事流传至今。长江万里总有源,我想,以上我提到的几位山东当代针灸名家一针治病的故事和宝贵的经验也不应该销声匿迹吧。 写到这儿,我又想起了《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的一句话:“小针之要,易陈而难人。”意思是针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初学容易精通难,知道针某穴治某病易,操作针某穴治某病难,明白针某穴为何治某病更难。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们把我领进了神奇的针灸之门,我也希望我的这本小书能让更多喜欢针灸的人了解针灸的神奇,能让学习针灸的人思考和明白针灸为什么会如此神奇,能让从事针灸的人创造出更多的神奇。第一章 经络病症的一针疗法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一《是枢·经脉第十》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灵柩·经脉第十》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灵枢·经别第十一》 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成绝。 一《灵枢·根结第五》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灵枢·卫气第五十二》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一《扁鹊心书》一、认识针灸1.针灸与针灸疗法一提起“针灸”,许多人可能都会想到针灸就是在穴位上扎针,许多地方的老百姓把针灸叫做“扎干针”。这是因为现在治病常用的肌肉注射和静脉点滴(俗称“打吊针”或“打吊瓶”),扎针的时候都是要把药液注射到体内,而针灸的时候只是把细细的金属针扎在穴位上,针是实心的,针上没有任何要,所以就叫“扎干针”。但实际上,“针灸”并不只是“扎干针”,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更确切地说,“扎干针”只是“针灸的一部分。顾名思义,“针”和“灸”。“针”就是针刺、扎干针(随着针灸疗法的发展,也有人把穴位注射等疗法归属于“针”的范畴); “灸”这个字上面是天长地久的“久”,下面是一个“火’’字,说明“灸”肯定与“火”有关。那么什么是“灸”呢?“灸”一般是用艾绒制成艾炷或艾条,用火点燃后,在人体的穴位或一定部位熏烤热灼。因为“灸”一般是用艾作灸疗材料,所以灸通常多称为“艾灸”。许多地方,每到农历的五月初五,都有在家中的门上插上一些艾草以避邪防病的风俗,艾灸用的材料就是这种艾草制成的。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少人往往把“灸”误写或者误读成“炙”,甚至个别医疗机构也把“针灸科”写成“针炙科”,是非常不应该的。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针灸疔法是运用针刺和灸疗这两大类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因为针法和灸法都是作用在穴位上的,并且常常配合应用,相互补充,所以合称“针灸”。令每位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是,针灸疗法是我们勤劳聪明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创造和总结出来的。现在,这一疗法已经登上了医学的大雅之堂,并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针灸学”。“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灸疗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经络、穴位(专业术语叫“腧穴”)、针灸方法和临床治疗四大部分。 凡是学过针灸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一“针灸易学而难精”。也就是说,要学会针灸很容易,只要知道几个有用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人中等,然后将针扎入穴位就可以了。但是针灸要精通很难,针灸学是个“无底洞”。针灸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疗法,但实际上它又很不简单。 应用针灸治病有很多的优点,因为针灸疗法通常不用任何药物,避免了内服和注射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所以在当代,针灸被称为“绿色疗法”。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十分广泛,据现在的资料统计,针灸可以治疗300多种疾病,其中对一些疾病的疗效是其他中西医疗法所无可比拟的。也就是说,对某些病症。针灸应该是首选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针灸疗法历经千年而不衰,并引发了全球性针灸研究热潮。针灸是扎在穴位上的。用的穴位有多有少。少则只扎一十穴,多则要扎数十穴,我的这本小书,专门讲的就是只针一个穴位的疗法。 2.针灸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起源的确切年代已难以考证,但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和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来看,早在创造文字之前针灸就已经荫芽了。 现在用的针灸针一般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但针的前身却是一种特殊的石头。叫“砭石”。早在原始社会的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要赤脚露体、奋力奔跑以捕获食物和逃避野兽,在身体不慎被石头等物磕打、刺伤后,会发现身体某些不适或疼痛感也随之缓解。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生活,常常在患病后用锐利的石块或石片刺激疼痛处,或发溃决脓以缓解疼痛和治疗疾病,这样从无意识的发现到有意识的运用,通过反复实践、认识的过程,久而形成了以石治病的方法。这种用来治病的石块或石片,就叫做“砭石”。 古代的地理学专著《山海经》有这样的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砭石。”又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关于针术的发源地,据《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砭石者,亦从东方来。”针灸学术界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东方主要指中国山东一带。现在看来,这是有根据的。山东微山县两城山出士的东汉画像石上的人头鸟身“扁鹊针灸行医图”,为针术起源于我国东部提供了历史证据。更具说服力的是,近年来在山东省又发现了其形色皆如玉的一种特殊右头,经著名中医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先生等的考证,这种石头正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有石如玉,可以为针”的砭石,现在中国针灸学会己成立了砭石分会,专门对古老的砭石及砭石疗法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研究。对于针术的起源,还有“伏羲制九针”的说法(如《帝王世纪》),但已经是关于金属针的事了。砭石的使用,主要是在冶炼术发明之前,随着人类智慧和社会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具也得到了不断改进,由石针、骨针、竹针而渐变为铜针、铁针、不锈钢针。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掘的西汉刘胜墓,内有金针、银针9根,这一发现,证明了早在2000年前已不单是采用铜针、铁针,而且已采用金针、银针作为针刺的工具了。 灸法的起源是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再简要说一下历代针灸的发展和应用一针疗怯的情况。 春秋战国到辜汉,最著名的针灸医家有三个:扁鹊、华佗、张仲景,三人也都是一针疗法的大师。如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针灸百会穴治好了虢太子的尸厥证,使其起死回生,华佗一针解除了曹操的头风之苦;此外,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其疗疾……若当针,亦不过一二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张忡景写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内有不少针灸或针药并用的内容,提出了“阳证用针,阴证用灸”的原则,其用刺期门治热入血室,针足三里预防传经等疗效确实,历代广为应用,张仲景被后人尊为医圣。 另据《史记》记载,西汉名医仓公淳于意,针刺涌泉穴治疗济北王阿母之热厥足热症,立愈。此时与针灸有关的书籍主要是《黄帝内经》和《难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其中的《灵枢》又称为《针经》,主要内容就是针灸。要想真正成为一名高水平的针灸医师,如果不研究《内经》,特别是不研究《灵枢》,那是肯定不行的,如果下功夫真正把《灵枢》读懂了,就可以一通百通,左右逢源。我的这本小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对《灵枢》部分内容的现代解读。 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除《灵枢》外,当首推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据说皇甫谧自小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终在别人的教育下“浪子回头”,在文史方面做出了很大成就。他到了中年得了“风痹”证,几至于卧床不起,于是,便发愤学医,最后不仅自己的病好了,撰写的《针灸甲乙经》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在临床上常用针手三里治疗急性腰扭伤,针腕骨治疗中凤手指拘挛,常常一针即有佳效,就是源于此书。 自隋唐开始,针灸独立设科。这个时期出了两位年过百岁的针灸名家,一位是活了103岁的甄权(约540---643),另一位便是活了101岁的药王孙恩邈(581 -682)。甄权是位一针疗法的高手,据记载,隋鲁州辩史库狄嶔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不能治,甄权只针肩髃一穴,迅即冶愈能射,撰有《针经钞》、《针方》,《明堂人形图》等著作。643年,唐太宗曾亲临其家访视长寿的饮食药性,并赐寿杖衣服。孙思邈是我最为佩服的医家之一,著有传世名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和潜心治学、淡薄名利的思想堪为我辈楷模。在针灸方面,他发明了阿是穴,提出了针、灸、药各有所长, “针灸而不药,药不针灸,皆非良医”的观点,井创立了灸法的一些原则,1991年我曾专门撰文《论孙思邈对灸法的贡献》发表于《山东中医杂志》。 宋朝,王唯一设计铸造了两座针灸铜人,是最早的针灸教学模型。宋金元时期,是针灸发展的争鸣时期。最有成就的针灸医家当数窦杰(字汉卿,后改名窦默),所撰《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又名《六十六穴.流注秘诀》)、《标幽赋》等,都是针灸名著,很值得一读。窦氏尤其擅用八脉交会穴治疗各种病症,如列缺穴主治31症、照海穴主治29症、公孙穴主治27症、内关穴主治25症等,记得我20多年前刚毕业因讲授《针灸医藉选》向恩师张殿民教授请教时,他说:“《标幽赋》可不是一般的人就能讲得了的。”我当时还颇不以为意,近年才知恩师所言不虚,只可惜恩师已因操劳过度卒发心脏病而驾鹤西去(写到这里,我的眼泪又不禁脱眶而出,恩师为祖传四代名医,学富五车,经验丰富,尤其擅治疑难杂症,针灸亦其所长。我与恩师是同乡,自学医之初就倍受关爱,获益颇多)。此外,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记有不少单穴治病的针灸案例,如“有一男子咳嗽,忽气出不绝声,病数日矣。以手按其膻中穴而应,微以冷针频频刺之而愈”。王执中还是善用火针的高手,如“舍弟腰痛出入甚艰,子用火针微微频刺肾俞,行履如故”。“舍弟登山,为雨所搏,一夕气闷几不救,见昆季必泣,有欲别之意。予疑其心悲,为刺百会穴不效,按其肺俞,云其疼如锥刺,以火针微刺之即愈。因此与人浩哮喘,只缪肺俞,不缪他穴。唯按肺俞不痛酸者,然后点其他穴”。窦材以当世扁鹊自称而著有《扁鹊心书》,重灸法擅长分别应用关元、命关等穴而救治大病;庄绰《膏肓俞穴灸法》是第一部单穴成书的著作;金元四大家中的刘完素、李东垣和张子和,也都是针灸的行家高手。如张子和《儒门事亲》载:“项关一男子,病卒疝,暴痛不住,倒于街衙,人莫能助,呼予救之。予引经证之,邪气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故病阴丸痛也。予泻大敦二穴,大痛立已。夫大敦穴者.乃足厥阴之二穴也。”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针灸的兴盛时期。最著名的医家和著作是杨继洲《针灸大成》。此书是杨氏以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基础,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而写成的,内容非常丰富,是继《灵枢》、《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的又一次总结。直到今天,要学好针灸学,如果选最重要的三本书的话,那就是《灵枢》、《针灸甲乙经》和《针灸大成》。杨继洲也是一针疗法的大家,许多病症,一针下去,常收奇效,如“辛酉,夏中贵患瘫痪,不能动履,有医何鹤松,久治未愈。召予视.曰:此疾一针可愈。鹤松惭去。予遂针环跳穴,果即能履。”此外,杨氏还是指针疗法和针药井用的高于,如“壬戌岁,吏部许敬庵公,寓灵济官,患腰痛之甚……诊其脉,尺部沉数有力……是湿热所致,有余之疾也。医作不足治之,则非矣。性畏针,遂以手指于肾俞穴行补泻之法,痛稍减,空心再与除湿行气之剂,一服而安”。2005年全国针灸界还专门在杨继洲的家乡浙江衢州召开了《针灸大成》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我有幸被邀请参加。此外,明代的主要针灸医家和专著还有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等,蔚为大观,诸家各有所长,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促进了针灸的发展。到了清代,虽然也有清政府组织编写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等书的问世,但由于清朝腐败政府拘泥于封建礼教,于1822年竟以“针剌火灸究非奉君所宜”为理由,下令停止太医院使用针灸,自此一般的“懦医”也注重汤药而轻视针灸。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针灸更是趋于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的重视,针灸也获得了新生。我国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中医药大学、中医院、针灸医院,针灸研究所,大学中设立了针灸学院(或针灸系),如我所在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就有三年制专科、五年制本科、六年制预科。七年制本硕连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针灸专业学员1000余人。虽然现在针灸研究和针灸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针灸不论是向下(面向基层)、向上(面向高层保健)和向外(面向国外)都有强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其前景是美好的。二、漫谈经络1、经络是什么? 一谈到针灸,我们常常会提起或者听到“经络”这两个字。我们知道,针灸是扎在穴位上的,那么穴位在哪儿呢?一般的穴位就在经络上。西医讲神经血管,中医讲经络,神经和经络都是人体的调节系统。神经血管看得见摸得着,经络则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用西医学的思路来研究经络的人,试图用手术刀、显微镜以及当代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想拽出经络的实质性的结构来,结果几十年下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是一无所获。于是,人们便开始很自然地想:真有经络吗?如果有经络,为什么找不着?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和没有实质性结构的东西就一定不存在吗?回答是否定的。在自然界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存在的东西比比皆是。比如“风”,树枝被风刮歪了,你看到的是树枝而不是“风”,但你却知道是被“风”刮的,你说“风”的实质性结构是什么?你根本说不清楚,因为“风”本身就是没有实际性结构的而又客观存在的东西。再比如我们天天用的电话,原来的电话都是有线的,电话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线断了电话就打不通了,这个线就好比是西医的神经;后来又出现了手机,用手机打电话你能看见或摸着电话线吗?你肯定看不见摸不着,这个无线电话看不见摸不着更没有实际结构的“线”,就好比是中医的经络。每次想到直到今天,还有一大批学术精英和“大腕们”仍在孜孜不倦地找着无线通话的“实质性结构”,更有甚者还自以为是站在针灸经络研究的金字塔尖上的时候,我只能无奈地苦笑和摇头叹息。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经络”了。“经络”是中医学针灸学中特有的名词和概念。俗话说:人活着全靠一口气。“气”是客观存在的,和“风”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特别是有些病人和修练气功的人)却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经络就是人体中运行气血的道路,其主体部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都是人体的气运行的道路。简言之,经络就是道路。社会上有道路,是用来走人和运输各种东西的,好人可以从路上走,坏人也可以从路上走;经络是人体中的道路,是用来运行气血的,正气当然可以从经络上运行,但邪气病气也可以从经络上传变。社会上的道路四通八选.哪个地方的道路堵了或者有车匪路霸为非作歹,那儿就会出问题;人体中的经络也像公路网络一样到达身体的内外上下,哪个部位的经络不通了(正气少了或者邪气入客等).那个部位就会生病。因为经培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把经络比作飞机的航线更合适一些。当飞机通过时,可必知道飞机从这条路线上飞,但飞机过后,还是一片天空,根本看不见这条航线。经络就是如此,经络感传,循经皮丘带、循经疼痛等经络现象的存在以及声、光、电等可以证实其存在,但从解剖刀和显微镜下却又看不见其踪迹。经络包括经和络两部分,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和络构成一个经络系统,但经和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络就像社会中的公路网,经是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犹如粗直而长的高速公路、大道;络犹如网络,又似细曲而短的小街、小巷。经在人体偏里、偏深;络在人体偏表、偏浅。所以《灵枢·脉度第十七》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分别配属十二脏腑(五脏六腑加心包),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具体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是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此外,经脉系统还包括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灵枢·经别第十一》、《灵枢·经筋第十三》和《素问·皮部论》,就是专论经筋、经别和皮部的。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我们上面曾反复提到,经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仔细推敲推敲,这句话是不确切的。准确地讲应该是:经络的主体部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什么呢?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知道,经络包括经脉系统和络脉系统,合而组成了经络系统,在这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网络系统中,其主体部分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是不可见的;经络系统的有些部分则是可见的,如浮络,现在看来主要是指表浅的一些小血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灵枢·经脉第十》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问,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为什么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当作经络的主体部分呢?仅仅是因为它们“深而不见”吗?显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在经络系统中,陈督脉、任脉外,只有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有穴位,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这儿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是“凡二十七气以上下”,而不是“凡二十七气血以上下”我们都知道《内经》所说“百病皆生于气也”,而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运行的就是人体最重要和最宝贵的“气”,所以在经脉上的穴位也就自然是这种“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地方了,在穴位上针灸,调节的就是气,明白了这一道理,一句话就可以把针灸之道说清楚,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讲;“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著见苍天,刺之道毕矣。”《灵枢·终始第九》也讲:“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如果不明白这一道理,还在找经脉和穴位的变质性组织结构—是什么样的“皮肉筋骨”,那就只能会如坠云雾之中,漫无边际,徒劳无功了。古人写书是写在竹简上的,多一个字就多一分重量,阅读和携带都不方便,所以《灵枢》惜字如金,通篇几乎找不出多余的字句,但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后人对经脉和穴位的理解很可能出现偏差,很可能要用解剖刀和显微镜去找,所以还是不惜大费笔墨地接着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人也,非皮肉筋骨也。” 十二经脉主要是运行气的,络脉除十五络外主要是运行血的,所以说“经主气,络主血”,因为血中有气,气中有血.如《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说:“放血之与气,异名而同类焉。”所以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 虽然我试图用浅显的语言和比喻让大家理解经络,但到目前为止,经络的全部内容还是难以用现代语言把它说清楚,经络的实质到现在仍是一个谜,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我的看法是,经络之谜一旦解开,不但会引发针灸学和中医学的一场革命,也必将会引发整个医学乃至生命科学的一场革命。但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换言之,在当今和今后较长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还难以达到将经络这个千古之谜彻底解开的高度。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经脉是运行气的,《灵枢·海论第三十三》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第四十七》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正常情况下,经脉把气运行到身体的内外上下,供应并调节全身对气的需求,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但邪气也可以通过穴位入侵人体,经过经脉传变,从而产生各种疾病,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说:“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痰,恶知其原。”这儿的“神”指的是正气,“客”指的是邪气, “门”就是穴位这个门户,通过穴位这个门户就可以知道病在何处。治疗疾病也就自然应该通过针刺经脉上的穴位来补益正气祛除邪气。可见人的健康、生病和治疗疾病,都离不开经脉。在这一章的开始,我专门摘录了《灵枢》等书的几段原文,用大号字体占了一页。这些原文说的就是经络的重要性。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话说的是什么意思。《灵枢·经脉第十》: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意思是说十二经脉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可以用来治疗调整人体的虚实和清疗百病,老百姓不可以不知道,医生不可以不精通。《灵枢·经别第十一》更是把十二经脉的重要性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意思是说:人之所以生成和生长,是因为十二经脉;疾病之所以产生和生成,也是因为十二经脉;人之所以健康无病,是因为十二经脉;疾病之所以能治好,还是因为十二经脉;开始学医,首先要知道十二经脉;高明医生的水平再高,最后还是离不开十二经脉。也正是因为经络对医生来说是如此的重要,所以《灵枢·本输第二》开篇就说:“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脉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灵枢·根结第五》也说:“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也就是说,用针的玄妙之处,关键是要知道经脉的终和始,知道了经脉的终始,用针的道理一句话就可以说完,如果不知道经脉的终始,所有用针的道理和方法也就无从谈起了。十多年之前我曾经看过一篇研究扁鹊的文章,记不清作者是谁了,只记得当时周凤梧教授还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肯定和点评,这篇文章认为,古老的中医学开始有两大学派——黄帝学派和扁鹊学派,我们现代所看到的包括《内经》、《伤寒论》和后世的医书,都是黄帝学派的。《难经》据说就是扁鹊学派的传人秦越人所作,这也是为什么《难经》的一些观点和《内经》不一样的原因。后人都把秦越人当作扁鹊,其实秦超人只是扁鹊的传人,扁鹊是对他的尊称。扁鹊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是宋代的著名医家窦材,著有《扁鹊心书》。为什么扁鹊学派没能和黄帝学派那样发展壮大呢?据说与其传授徒弟的方式有关,扁鹊学派的授徒方式就和一些武功一样,是代代单传,一代只传一个,并且选择传人也是非常严格的,传人选不好,就会丢老祖宗们的脸,所以没有好的传人宁可不教。窦材是一位极其个性的医家,恃才傲物。他说,历史上有三个扁鹊,“上古扁鹊者,扁鹊是也;中古扁鹊者,秦超人是也;当世扁鹊者,大宋窦材是也。”毫不客气地自封为扁鹊。除此以外,在书中他还全然不把张仲景、孙恩邈等历代名医看在眼里。就是如此一位“狂人”写的《扁鹊心书》,谁也想不到开卷的第一句话便是:“谚云: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那么你也可以静下心来再好好思考一下,经络是多么的重要了。 也许有人会说,经络再重要,也是你们干针灸的事,我们只要开好中药方就行了,没必要知道那么多。果真如此吗?学过《伤寒论》的人都知道,“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什么会出现“头项强痛”?就是因为太阳经脉循行于此。再比如,在《伤寒论》中,阳明腑实证会出现种昏谵语,现在临床上许多病人只要几天不大便,也会心烦意乱的,有的精神病人用了下法后症状会明显减轻,为什么呢?有的专家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井据此提出了“胃肠主神明”的论点,有的学生问我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些现象,我说:“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神明由心、脑所主,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而“足阳明之正……上通于心。”“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膈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足阳明胃经又“循眼系.入络脑。”可见胃经既入心又入脑,所以胃家有热,火热循经上攻心脑,神明被扰或蒙蔽,自然就会轻则心烦意乱,重则精神错乱.再重则神昏谵语了。 在《伤寒论》中,只要先发热继而出理神昏谵语通常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阳明腑实,所以要“急下之”。正是由于《伤寒论》的影响,后世医家只要出现神昏谵语也都用大承气汤急下之,有些病人下好了,但也有一些病人下死了。对于下死的病人,医生都认为是下的太晚了。果真是下晚了吗?一直到被称为温病四大家之首的叶天士才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温热论》中他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著名论断,可不要小看腿后侧和外侧,病在太阳少阳两经,疼处胀甚,痛即心烦,且左关独弦而大,显系肝胆气郁外窜胆经所致,此病是病在脏腑而表现于经络,柴胡桂枝汤由小柴胡汤和桂枝汤药量减半组成,是疏达肝胆气机的良方,且小柴胡汤入少阳,桂枝汤入太阳,用之焉有不效之理?”临证所见,由肝胆气郁或郁火外患经络而致坐骨神缝痛者时有所见,用常规针药治之难以获效,就是因为不明经络之故。 从某种程度上讲,经络系统就是组成人体的一十庞大并且极为复杂的网状动态功能性结构,这个网状动态功能性结构系统对人体起着极为重要的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其调整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世界上任何再复杂再精密的人造仪器也无法与之相比。如天枢一穴,便秘的病人针之有通便的作用,腹泻的病人针之则有止泻的作用;再如通里一穴,心动过速者针之有减慢心率的作用,心动过缓者针之则有加快心率的作用。从系统论的观点看,针灸作用于穴位就是触发、增强和调动了其对人体的自我调整作用。三、经络病症的辨证方法1.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是讲辨证论治的,中医的辨证方法有很多,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一说气血精津)辨证、经络辨证等,在开中药方时,这些辨证方法都可能要用的上,所以《中医诊断学》和《中医内科学》等对其都有详细论述。受其影响,许多针灸书籍和针灸教材,也常常把这些辨证方法搬人,如前几版《针灸治疗学》教材的总论中,就用了较多的篇幅硬是把这些辩证方法和针灸治疗结合起来,写是写上了,但到头来往往是老师一讲起来头就痛,学生一听起来头就大,费了好多功夫,最后还是理不出个头绪来。还有的教师知难而退,索性不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针灸治病是否应该和中药方一样照搬抄这些辩证方法呢?如果不是,针灸临床应该用何种辩证方法?如何运用呢?这些年我每年都要给针灸专业的研究生讲“中医各辩证方法及其在针灸治疗学中的应用”这样一个专题,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疾病可分为二大类:外感病、内伤病。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治疗外感病的三大辩证方法——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产生过程吧,相信会给我们一些有用的启发。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家族有200多人,结果不到10年的时间,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者就有十分之七。于是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博采众方”,继承和发展了《素问·热论篇》,写出了《伤寒论》一书,创立了六经辩证的方法以治疗伤寒,张仲景因之也被后世推崇为医圣,他的方子被称为经方。在《伤寒论》中,伤寒初起的发热通常只有两种情况:发热有汗为太阳表虚证,用桂枝汤;发热无汗为太阳表实证,用麻黄汤。因张仲景的医生地位,这一治法在仲景之后成了不易之规。麻黄汤和桂枝汤中都有桂枝,后世医家发现一些外感发热的病人服了麻黄汤和桂枝汤后不仅没好,反而加重甚至死亡了,所以得出了“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的结论,丝毫没有意识到有些病人感受的根本就不是风寒,本来就不应该用麻黄汤和桂枝汤,这一状况一直到了隋唐时期也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金元时期,天下大乱,人们的思想空前地活跃,同时由于连年的战争,瘟疫流行,但此时的多数医家仍无用麻桂诸方治外感发热,为何用医圣之经方却不效?在反复的实践和思考中,金元四大家应运而生,首先是刘完素认为,当时的运气和东汉时代的运气已不同,所以“古方今病不相能”,这些外感发热感受的虽然是风寒,用麻桂治不好的原因是“六气皆从火化”了,外寒迅速化火或与内热结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他就创用了表里双解散和凉膈散等名方来治疗外感发热,这些方子多是麻桂等辛温解表药再加上清热泻火药物组成,这些凉药制约了麻桂的温性,所以对许多发热的病人还是有效的,刘完素也就被推崇为寒凉派的代表人物,很自然地成为了金元四大家的第一家。金元四大家为何会首出寒凉派?紧接着为什么会出现发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的滋阴派朱丹溪?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滋阴也好,寒凉也好,虽然从客观上是对当时过用温燥药物和多服用丹石的补偏救弊,但就治疗外感病来说,这个时期仍然没有人敢质疑六经辨证可以统用于外感热病的正确性,所以这些发展还只能是量变而不是质变。 明代医家吴有性著有《温疫论》,提出外感致病邪气除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外,还有一种“疫疬之气”。这才第一次从理论上真正实现了质变——因为感受的邪气变了,所以也就不能再套用伤寒麻桂诸方了。在此之前许多医家以《素问·热论篇》“今夫伤寒者,皆热病之类也”为据,认为仲景清的是包括六淫在内的所有外感热病,所以也从来没有怀疑过用六经辩证治疗温病的正确性。 清代温病四大家之首的叶天士,从师17人,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温病与伤寒致病邪气不同,入侵途径不同,传变规律也不一样,虽然都是由表入里,但伤寒按六经传变,温病接卫气营血传变,所著《温热论》虽仅万言,却提出来了温病十二字纲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其临床意义本书前面已有解释),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的方法,指出“在卫汗之可矣,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至此才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了六经辨证方法不适宜于温病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自仲景之后,真正读懂《伤寒论》而又能跳出《伤寒论》者,叶天土是第一人。 至此外感病的辩证方法似乎已经很完备了,但叶天士之后的温病大家吴鞠通又敏锐地发现,因为湿邪有重浊下趋的特性,所以湿热类的温病除了按卫气营血由表入里横向传变外,还按“上焦——中焦——下焦”由上到下纵向传变,其治疗原则应该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浩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从而创立了三焦辨证的方法。记得我第一次看《温病条辨》时,有一件事情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这么一部名著,吴鞠通自行医到写书,前后只用了5年的时间!为什幺呢?原来他19岁时父亲因温病死于庸医,23岁时,年仅三四岁的儿子又死于温病,便发愤自学中医数年,“癸丑都人温痘大行“,他试着治丁几十例,疗效很好,“六年后戊午年汪瑟庵先生促塘曰:来岁已未湿土正化,二气中温疬大行,子盍速成是书,或者有益于民乎?”干是他便写出了《温病条辨》。实际上,历史上年近中年才学医,没几年就迅速成才的名医还有一些,如岳美中就是如此。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学中医不在早晚,关键是要有浓厚的兴趣、坚韧的志向、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正确的思维与学习方法,尤为关键的是要多在经典著作上下功夫,并尽可能多地临床实践。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实际上张仲景对温病早有认识:“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均热者,为风温。”他早就清晰地认识到了温病和伤寒不是同一类病,不可用麻桂发汗,奈何自仲景之后千余年,竟因为盲目地泥古尊经而认为六经辨证也可统治温病,诚可叹也!所以金元四大家的出现及首先出现寒凉派,明朝又出现温补派,清朝出现温病四大家及创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辩证方法,实际上都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必然。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这三种不同的辩证方法各有其适应病症,疾病的改变导致辨证方法的改变和产生。六经辨证与经络有关,卫气营血和_三焦辨证的产生过程则与针灸无关。那么我们也就会接着思考:现代的疾病怎么办?是否还应拘泥于原来的辨证方法?有没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辨证方法?各辨证方法如何在针灸临床应用呢?换言之,针灸临床应该使用何种辨证方法呢? 2.经络辨证由上所知,不同种类的病应该用不同的辨证方法。我的看法是,针灸的作用部位是穴位,穴位又在经络上,针灸是通过经培穴位而起作用的,离开了经络穴位,针灸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针灸治病绝不能完全照搬中医其他的辨证方法,就像中国的建设和改革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是一个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疾病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从病因看,可以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从病性看,可分为实证和虚证等等。如果从脏腑和经络的角度来看,疾病则可以分为两大类:脏腑病症和经络病症。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经络又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所以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辨证方法应该是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其中脏腑病症应以脏腑辨证为主(详见本书“脏腑病症的一针疔法”一章),脏腑病症之外的所有病症,如躯干头面肢体等经络病症,都应以经络辨证为主。不论应用何种辨证方法,都应与八纲辨证相结合以确定针灸的原则和方法。 下面我们重点谈谈经络辨证。经络辨证就是通过望、问、切等方法,辨别疾病是在哪条或哪几条经络上,或者与哪条或哪几条经络有关系。简言之,就是辨别清楚是什么经络的病。我们已经知道,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所以经络辨证也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辨在经还是在络;第二个层次是辨在何经。现在针灸教材上讲的经络辨证,实际上只是经脉辨证,没有涉及络脉的问题,所以是不全面的。 先看第一个层次——辨在经还是在络。在临床上常常见到这样的坐骨神经痛病人,沿着下肢后侧或后外侧疼痛,按常规的经络辨证。疼痛的部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但常规针刺两经的穴位二三十月也不见效,这是为什么呢?很可能这个病人的病不在经而在络,在络的病不去治络反而治经,怎么能见效呢?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的范畴,《灵枢·寿夭刚柔第六》记载了“三变刺法”,是这么说的:“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伯高答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剌寒痹之留经者。”在这儿大家要特别注意“寒痹之留经”这几个字。为什么说“留经”?因为还有“留络”者。这就是先辨在经还是在络。那么怎样知道“留络”呢?留络者应该如何治疗呢?在这一篇还有这样一句话:“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意思是说,如果痹证久治不愈者,特别是按常规治经的方法治不好的,应该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有没有血络,如果有血络,说明此病已经入络,应该将这些络脉点刺出血,络脉通了,疼痛也就好了。我上面所说的坐骨神经痛,往往就是这种情况,疼痛部位往往有些络脉,冶疗方法也很简单,只要仔细把这些络脉点刺出血,病人的疼痛往往就会缓解。这样的病人我见过不少,很可惜许多人干了几十年针灸了,还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好好看《灵枢》。 《灵枢》的许多篇章,都讲过辨经和辨络的问题,如《灵枢·经脉第十》就用大量篇幅讲了辨络的有关问题。在临床上常有学生这样问我:“如何知道病在络脉呢?都说久病人络,络病应该比经病更深,为什么络病会表现在皮肤出现络脉呢?络病应该如何治疗呢?”我说:“你问的问题和当年雷公问黄帝的问题完全相同,你不妨仔细读一下《灵枢·经脉第十》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一篇是如何说的吧。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于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剌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别寒且痛,赤则有热,” 可见要想辨清是否在络并不难,主要就是看体表有无细小的络脉(小血管),如果有,则病已人络,治疗当刺络出血。这就是上文讲经络的时侯提到的络主血的具体应用。但要辨清病症具体在何络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因为络脉除十五络外,孙络、浮络不计其数,可以说人体就是由络脉组成的一个网络状物。络病的研究也是国家正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经络辨证的第二个层次——辨在何经,这也是经络辨证的重点,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如《灵枢·卫气第五十二》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辨别病在十二经脉中的哪条经,就可以知道疾病是怎么产生的了。那么怎么样才能辨别疾病是在哪条经呢?主要有以下方法。 (1)问诊辨经 就是问病人病痛在哪个部位,再看看这个部位有哪条经络从这儿走,就知道是哪条经的问题了。例如头痛,都知道前额痛是阳明头痛,偏头痛是少阳头痛,后头痛是太阳头痛,巅顶痛是厥阴头痛,就是因为这些部位分别有这些经脉到这儿。例如两个月前有一位结肠炎的中年女性患者来诊,我给她用脐疗的方法治疗,症状很快缓解。她又说,近年来经常头顶痛,一生气头顶就痛胀得厉害,吃了不少中药效果也不理想,问能否针灸治疗,我给她针了个太冲穴,用泻怯,30分钟起针后疼痛就立刻缓解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足厥阴肝经行于巅顶,怒则气上,肝火上攻,所以一生气头顶就痛,太冲穴是肝的输穴,针之后把肝火泻去了,肝火不沿着肝经向上攻了,自然也就不痛了。有一个成语叫“怒发冲冠”.从经络来看还是很有道理的。 再就是我冶过的结肠炎病人中,有不少病人表现为肚子一痛就想大便,大便后疼痛就缓懈了,这样的病人往往都是左下腹痛,并且就怕生气,一生气就加重,纤维结肠镜检查多是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有充血水肿,无其他异常发现,我的辨证是肝郁脾虚,服药或针灸效果都很好。为什么辨证病在肝脾呢?因为肝气行于左,你再仔细看一下经络挂图,疼痛的部位正好是肝经和脾经交叉的地方,所以从经络的角度来看,这种病跑不出肝经和脾经去。再打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比喻,—个宿舍只有两个人住,其他人也从没来过,结果被盗了,你说是谁盗窃的?还能跑出这两个人去吗?经络辨证就是这么简单,但前提是你必须要知道十二经脉都是怎么走的,身体的某个部位有哪条经络走这儿才行。这也是为什么要求背诵经脉循行原文的目的所在。 此外,在《灵枢·经脉第十》还专门讲了十二条经脉的病候,对于这些病候,也应该熟记在心,有时候是很有用的。在这儿我举一个肾经的病候--“心如悬若饥状”。1988年,一位跟我实习的学生请我给他一位亲戚看病,病人为60多岁的老年女性,因自觉心脏有悬空感,胃中似有饥饿感但又不欲食,在某省级医院住院治疗1个多月,进行动态心电罔、心脏彩超、胃镜、腹部B超、CT等全身检查,除有轻微胆囊炎外,无其他任何异常,花费近万元,拟诊为神经官能症,经治疗症状无好转,只好准备出院。我以病人最主要的症状是肾经病候“心若悬若饥状”,辨证属肾虚,针灸当针肾经太溪穴,用补法。但因病人是外地的,急于回家,使处补肾中药与服,后相告,药后3副症状即减,共服用半月余诸证消失而愈。2004年又有一年近80岁男病人来诊,有冠心病史10余年,主要症状也是“心如悬若饥状”,因病人系高干,其医疗条件较好,年年住院行中西医药物治疗,但疗救不佳。病人本意是吃中药治疗,但我见病人舌苔甚厚,又不欲食,且年事已高,-行补肾又怕滋腻助湿碍胃,思忖良久,未得良方,便与病人商议先试用针灸治疗,隔日1次,我为其针太溪以补肾,针中脘、内关.足三里以和胃化湿,针1次后,病人即觉好转,针完4次,症状基本消失。患者亦为书法名家,出于感激,便以书法作品相赠,上书10个大字“病痛十余载,神针一朝平”。 如果疾病在一天中有明显的时间性,根据发病的时辰就可以辨别病在哪条经,详见第三章时间性病症的一针疗法。 (2)切诊辨经 切诊辨经是经络辨汪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切经络、切穴位、切脉象三个方面。 首先是切经络,也就是在病变部位的上下左右或沿着经络循行线行甩切、循、按、弹等方法,诊察有无疼痛、结节或条索状物、虚软凹陷等反应,这些反应出现在哪条经络上,就是哪条经络的病,就可以在相应的经络穴位上行针灸治疗。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有一句话“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宴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庙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肩周炎和膝关节疼痛是针灸科常见病,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许多针灸医师治疗此类肢体关节的疼痛,并不仔细询问受用手检查疼痛的具体部位,就开出了针灸处方,然后围着肩关节和膝关节扎了一圈针,只要是病变部位的穴位几乎全都用上了,结果有的病人疗效还是不理想,我把这种针法叫做“三光针法”。为什么这么比喻呢?就是因为有些穴位根本不需要扎,这些“无辜”的穴位如果会说话的话,我想它们也会抗议的,实际上“痹证”的经络辨证方法在《灵枢》中已经说的程清楚了,如《灵枢·周痹第二十七》说:“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契坚。转引而行之。”我常说,只要明白了以上这句话,不仅痹证你会治了,凡是肢体躯干头面等所有的经络病症你也应该会治了。下面我们就看看这句话说的是什幺意思。痹证的主要症状是肢体关节的疼痛、麻木、沉重等不适感,有的病人还伴有活动障碍。从经络来看,上肢也好,下肢也好,都有六条经脉循行,上肢是手三阴手三阳六条经脉,下肢是足三阴足三阳六条经脉,所以只要是肢体的病,肯定跑不出这六条经去。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再进一步地搞清楚是六经中的哪一条或哪几条有病,怎么知道呢?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经络切诊,也就是甩手在病变部位例如膝盖节的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切压循接,找找有无疼痛、结节或条索状物或有络脉(即“大络之血结而不道”,足实证),或者按之虚软、凹陷(即“虚而脉陷空者”,是虚证),这样一来,我们不仅知道了病在哪条或哪些经。也同时知道了是实证还是虚证,针灸治疗时哪条经有病就治哪条经,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所以《灵枢·官能第七十三》也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本书所讲的许多一针疗法,说穿了就是经络辨得对、穴位取得准、手法用得精而已。说到这里,你再想一想《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说的一句话“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是不是很有道理?切诊辨经的第二个方法足切穴位。前面我们曾经说过,经脉是人体的气运行的通路,正气可以从经络走,邪气也可以从经络走。穴位在经络上,是脏腑经络之气转输和汇集的地方。再打个比喻,如果把经络比作道路,那么穴位就好比是车站,正气可以在此汇集出入,邪气也可也在此汇集出入,就像车站内坏人也可以进来是一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通过切接穴位来知道与穴位相关的经络脏腑的一些情况了。半年前一位小学生因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术后数天,其父母请我过去给孩子看看.我用手按压了几下双侧的足三里穴后,肯定地对其父母说: “这个孩子胃也不好,时间也不短了。”其父母感到非常惊奇。其实很简单,如果双侧足三里按之虚软或凹陷,说明胃气虚,胃肯定不好。凡是见过我看病的人都知道,只要情况允许,我都要病人躺在床卜,然后给病人切按有关的穴位,最常用的是背俞穴,如果肝俞隆起或压痛明显,多属肝郁肝火;脾俞接之虚软或凹陷,是脾虚;肾俞按之虚软或凹陷,是肾虚。我常说,“穴位不能量,越量越不准。”好多年轻大夫对此不理解。记得有一次当我又说这句话时,一位进修医师说:“老师,您这不是把原来的东西都否定了吗?”我说:“不是否定,是肯定,是拨乱反正、平反昭雪。”为什么不能量呢?我们不妨先仔细读一下《灵枢·经水第十二》黄帝与歧伯的一段问答: “黄帝日:夫经脉之小大……可为量度乎?歧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失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襄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这句话说明,每个人的经络和穴位其位置都有差别,就像世界上50亿人口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人是一个道理,每个人的五官长的都不一样.有的人心脏会出现异位,不少人的桡动脉会出现“反关”,书本说的经络走行和穴位的位置,只是说的大概位置,例如内关穴在腕后二寸,就一定是二寸吗?有的人可能是1.99寸,有的人则可能是2.01寸,书本上说个整数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如果按照书上说的尺寸去量经络穴位,与用一把尺子给全世界的人只做一个尺寸的衣服穿不是同样的愚蠢可笑吗?对于经络穴位人人有异的问题,《灵枢》上说的很清楚,如我们前面曾引用过的一句原文说经络“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所以每个人穴位的位置也就会不一样。那么怎么样才能取准穴位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穴位,方法是“审切循扪按”,中医叫“揣穴”。例如《灵枢·背俞第五十一》取背俞穴的方法是“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这个“所”字,并不是“处所、地方”的意思,而是“约略估计之数”,相当于“许”,如《史记·滑稽列传》:“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所以“三寸所”就是三寸左右的意思,取穴的时候应该在三寸左右找反应点——按之有疼痛、酸楚、快感等感觉,这才是穴位之所在。在《灵枢·五邪第二十》也说:“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缪刺论篇》又言:“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只有把穴位找准了,针刺时才能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所说:“神在秋毫,无针左右。”也才能如《灵枢·官能第七十三》所说: “得邪所在,万刺不殆。”记得多年前我曾看过一篇论文,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穴位,根据书上的记载,他结合数学理论,发现某三个穴位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等边三角形,某四个穴位的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等,这砦探索固然有新意,但因为他不知道每个人的穴位位置不一样,穴位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因人而异,所以其结论也就自然不足为凭了。2005年,我还看到一则报道,说某发达的西方国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穴位点和非穴位点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我想,他们用非常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法,用一把精密的尺子严格量出来的穴位是真正的穴位吗?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切诊辩经的第三个方法是切脉象。切脉象又叫诊脉、摸脉,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方法,据脉而刺是《灵枢》重要的观点。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在《内经》中,诊脉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独取寸口,即现在常用的诊脉法;二是取寸口脉和人迎脉;三是取三部九候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篇》就是专门讲通过候九个部位的脉象来辨别疾病属于哪个经脉脏腑,比较麻烦;《灵枢·终始第九》和《灵枢·经脉第十》都详细讲了通过对比寸口脉和人迎脉的大小强弱来辨别病在哪条经脉的方法。以上两种诊脉辨经法现在已少有人运用,但很值得挖掘。如南京中医药太学赵京生教授就对寸口人迎诊法进行过临床验证。切脉是比较难学的。我从1980年开始学医时就试着切脉,每一个病人至少要反复摸二三分钟,但实话实说,摸了十多年还是摸不出病来,最多能分出个浮、沉、迟,数、滑、涩就不错了。这几年感觉就不一样了,有些病是完全可以摸出来的,但直到现在,我还是只能用右手才能摸出来,左手就不行。为什么呢?因为摸脉是个技术,体会的就是手指下的这种细微的感觉,用文字是很难描述出来的。我们现在经常听流行歌曲,听得多了,是哪位歌星唱的歌你就是闭着眼也能马上听出来,摸脉就是这个道理,某种病你摸得多了,你就自然知道这种病是什么脉象了。 只看摸脉的书是学不会摸脉的,春节前有一位同行因声音嘶哑请我开方,我为她诊脉后问她是不是左下腹痛,她感到很惊奇,就问我如何学摸脉.我说你首先把二十八脉全部记住,再仔细看看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最后一段讲的脉候部位,然后一边摸脉一边逐渐学会把二十八脉全部忘记。可能就会摸了。张仲景说微下关积少腹,脉出左积在左,你的脉就是左关下异常,所以自然病在左倒少腹。脉书上讲的脉象,打个比方就像是把几百个歌星唱歌的特点用文字写出来,体看了这些文字描述,然后再和某个歌星对号入座,你能对上号吗?肯定不行,因为再好的文学家也不可能把每个歌星唱歌的细微区别用文字准确地描述出来。 现在学中医的不少人,因为自己在脉象上下功夫不够,看到或听说别人能摸出来,就表示怀疑甚至冷嘲热讽,这是不对的。我的体会是,中医的临床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技术只看书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反复实践体会,才会功到自然成。例如针灸和摸脉,就像是骑自行车,一般人骑了一辈子车,也只会双手扶把向前走,拐弯急了,还会不小心掉一跤.而专门练骑车的人,可以单手撒把、双手撒把、倒着骑,甚至可以在钢丝绳上骑独轮车。自己不会摸脉却怀疑别人的人,与只会在平地上双手骑自行车却嘲笑在钢丝绳上骑独轮车的人不正是一个道理吗? 通过望诊就知道病在何经何部,这可不是一般的医生就能做到的,所以对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扁鹊望齐桓侯色的故事,连医圣张仲景都大发感慨:“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现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是著名伤寒专家刘渡舟先生的高足,后又参加国家级名老中医带徒,因我对带他的名老中医不太了解,便问其老师所长,他说老师是临床家,看病很有水平,这三年非常有收获。当我问起其跟师最大的体会时,他沉思了片刻,说了八个字:“能合脉色,可以万全。”我知道这是《内经》上的一句话,但我再次听到从他口中说出这句话时,我感到的是其中沉甸甸的分量。 望诊知病。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从经络的角度看,并不难理解。经络组成的网状动态系统遍布人体内外上下,外邪侵犯人体多从经培穴位而人,内在的脏腑病症也会通过经培穴位表现于体表,所以通过仔细观察经络穴位就舍知道是哪儿的问题了。《灵枢·经脉第十》所载“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者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说得就是经络望诊;《灵枢·五变第四十六》:“欲知高下者,各视其部。”说得也是望诊。望诊最主要的部位足面部,为什么是面部呢?有人说主要是面部暴露在外望之方便,实际上不是如此,主要是全身经络都要上头面,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至于如何望面部,《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和《灵枢·五色第四十九》有专藉论述,感兴趣者不妨详观。我在临床上发现,如果病人肝俞隆起(多见于左侧肝俞)证属肝火无疑;肾俞、太溪望之凹陷病人肯定肾虚。此外,还可通过观察针入穴位后针孔的形态辨别经络的虚实,如针足三里后针孔出现凹陷,说明病人胃经气虚,针几次后,若针孔凹陷的时间短了或针后几秒即平复,说明胃气渐复,病情好转。近年来我曾用数码相机拍了不少表现针扎状态的照片,很有进一些研究的必要。可见望诊诊病与经络密不可分,所以宋代名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一言道破天机:“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上面所提到的问诊辨经、切诊辨经和望诊辨经,常常配合应用。这就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所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接其脉,知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故知一刚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只要熟练和正确地应用了经络辨证,就会如《灵枢·外揣第四十五》所说:“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自然就会像用明镜照清水一样不会失去清水本来的形状的。 上面曾提到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都应该和八纲辨证结合确立治则和治法,下面简要谈一下如何结台,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宴,其与针灸的结合是阴证宜灸,阳证宜针;表证拽刺,里证深刺(病有浮沉.刺有浅探;在筋守筋,在骨守骨);寒者留之,热者疾之(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知道了病邪在何经,该针何穴,当用何针刺手法,取得好的疗效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所以《灵枢·官能第七十三》说:“得邪所在,万刺不殆。”四、一针疗法与多米诺骨牌 我的一位同事性格耿直,当她听说一些肩周炎我只针一针就可以立即见效时,等着我的面她就直说不可能,等她当面见我治疗肩周提可以一针见效时,既不得不信,又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许多病其针一针就会取得很好的疗效呢?我想,这可能与“多米诺骨牌效应”有相似之处。 提起多米诺骨牌,还要从我国的宋朝开始说起。据说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人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诺的意太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他把骨牌送给了小女儿。多米诺为了比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多米诺给他们带来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命名为“多米诺”。到19世纪,多米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在非奥运项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扩展地域最广的体育运动。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一种流行用语。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 《发明与创新杂志》200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名叫“威力惊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对我们理解一针疗法的机理有所帮助,文章是这么说的:将骨牌竖立排列,使前一张倒下时可以够着后一张。由于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过程中,特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它倒在第二张牌上,这个动能就转移到第二张牌上,第二张牌将第一张牌转移来的动能和自己倒下过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之和,再传到第三张牌……所以每张牌倒下的时候,具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张牌大,因此它们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也就是说,它们依次推倒的能量一个比一个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能量十分巨大,有人曾轻轻地动一下手指就成功推倒了340多万张骨牌,这些骨牌需要几辆大卡车才能拖得动。在此之前,一个荷兰人也曾推倒过297万张骨牌。骨牌瞬间依次倒下的场面蔚为壮观,令人惊叹,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A·怀特海德曾经制作了一组骨牌,共13张,第一张最小,长9. 53mm.宽4. 76mm,厚1.19mm.还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后每张体积扩大1.5倍,这个数据是按照一张骨牌倒下时能推倒一张l.5倍体积的骨牌而选定的,最大的第13张长6l mm,宽30. 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于扑克牌,厚度相当于扑克牌的20倍,把这套骨牌拉适当间距排好,轻轻推倒第一张,必然会波及到第13张。第13张骨牌倒下时释放的能量比第一张牌例下时整整要扩大20多亿倍。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能量是按指教形式增长的,若推倒第一张骨牌要用O.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张骨牌释放的能量达到51焦。可见多采诺骨牌效应产生的能量的确令人瞠目。不过A·怀特海德毕竟没有制作更多的骨牌,因为只需制作到第32张骨牌,它就将高速4 1 5米,两倍于纽约帝国大厦。如果真有人制作了这样的一套骨牌,那么摩天大厦就会在一指之力下轰然倒塌!经络系统是一个组织联系非常有序的系统,其严密性绝不亚于多米诺骨牌。一针疗法之所以能通过针刺一个穴位激发整条经的经气而取得良好疗效。我想,大概与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这也正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宁失其穴,匆失其经”的道理所在。五、经络病症的一针疗法举要1.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疼痛症状,绝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曾有过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头痛。从西医学看,头痛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从中医学看,可分为外感头痛、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瘀血头痛、痰浊头痛等;从经络学看,后头痛为太阳经头捕,一侧或两侧头痛为少阳经头痛,前额痛为阳明经头痛,巅顶头痛为厥阴经头痛。针灸治疗头痛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一般是局部取穴配合循经远取。下面仅介绍我在临床上运用一针疗法治疗头痛的体会。(I)头维治疗经前期头痛,针刺疗效不好,需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如多年前曾治一例,一天中午临下班时一位20岁左右的女学生来诊,诉头痛剧烈,难以忍受。仔细观察其脸部。尚有因疼痛而哭的痕迹。问其部位。她用手一捂右侧耳朵的前上部说:“就是这儿。”我以为是偏头痛,且因诊室急于关门,便即刻按常规为其针患侧的头维、丝竹空透率谷、风池、中渚、侠溪.用泻法,等留针20分钟起针后,病人说:“大夫,怎么不管用啊?”我说;“你头痛多长时间了?”她说:“好多年了啊!”我说:“好多年的头痛针一次就是不一定管用。“她说:“我上次痛的时候其他大夫怎么给我治一次就不痛了?”我一听这里面有问题,便又问:“你多长时间痛一次?一次痛多长时间?”她说:“一个月痛一次啊!一痛就是二三天。”听到这儿,我明白了,便又问:“是不是和月经有关系啊?”她说:“对啊!就是来之前疼痛,来了就没事了。”我说: “好吧!我再给你扎一针。”便取三棱针在其头维_穴处点刺,用手挤血,血变而止,前后治疗不过5分钟,治疗完毕后,她笑着说:“大夫, 一点也不痛了。”称谢而去。事后跟着我进修和宴习的医师问我:“为什么己针过头维无效,再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就有教?”我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的很清楚,‘子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可见女子月经与冲任二脉息息相关。尤其是冲脉,因为冲为血海。而冲脉与足阳明经关系极为密切,如《灵枢·海论》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上、下巨虚都在足阳明经上,《灵枢·经脉第十》亦说足阳明经主‘血’所生病,又因冲脉隶于阳明,并足阳明经上行,所以月经前血海有余,冲脉有热,冲脉血热循足阳明经上冲,头痛乃作。月经来潮,血热随经血下泄,故其痛自止,此与《伤寒论》热入血室之‘血自下,下者愈’是一个道理。《灵枢·卫气第五十二》日:‘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头维穴是足阳明经最高的一个穴位,是足阳明经的标穴之所在,所以其疼痛是以头维穴为中心,一开始误认为偏头痛是不对的。足阳明胃经足多气多血之经,此疼痛病在血不在气,用针之法,当辨在气与在血,气血不同,冶法亦异,故《灵枢·寿天刚柔第六》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前者在头维针刺,刺卫调气也,然此病并不在气,是以无效;后者三棱针刺血,刺营调血也,血热既出,疼痛自止。” 头维穴(ST 8)是足阳明胃经的第8个穴位,在额角发际直上0.5寸,见图l。 (2)肓俞用此穴治疗用脑过度所致肾虚冲气上逆引起的头痛.喜欢重接者。此种头痛,时作时已,每遇用脑过度或房事过频后发生或加重,头部昏痛或胀痛,或呈搏动性疼痛,喜欢用手指等重力按压,按之稍缓者,病属肾虚,但疼痛较甚且伴有动脉搏动者,多属肾虚冲气上逆,可用大指指腹以指代针用力按压肓俞穴.可使疼痛缓解。但本病治本之法,尚需休息大脑,节制房事,再以补肾中药调治。至于取效之理,肓俞(KI 16),在肚脐旁开o.5寸。属肾经穴,又为冲脉所过之处,且肚脐深处又为人体元气所聚之所(详见拙著《中医脐疗大全》,按之可补肾降冲,故疼痛有暂缓之效。 此外,太阳疼痛可针束骨,阳明头痛可针中脘,少阳头痛可针侠溪,厥阴头痛可针太冲,因一般针灸医师皆知,不再详述。 附记用柴胡桂枝汤治愈顽固性头痛l例,以为经络辨证之佐证并供同道参考。 20多年前,笔者刚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饮食宜忌:
}

忍住疼痛多活动就好了,越不活动越不容易好~

这个不行啊,非常痛!脖子快要断了感觉,稍稍一扭动就要命啊。落枕怎么办?心烦死!

让别人给你按摩,或到专门拔罐的地方去,专业人士给你按摩,多按几次就好了~

牵引、针灸、按摩我都做过了,还是没有效果,可能与刚才有位朋友说的天气寒冷有关吧。睡觉脖子落枕怎么办?只能干等了吗?还是谢谢你! ===== 1月17日修改追问: 好久没来百度知道了,我决定采纳你的答案,相对来说,你比较热心回复我,呵呵。 那天我用百度搜索关键字“ ★★落枕怎么办不能上班★★ ”,意外发现了很多朋友类似的落枕经历,我已经找到黎老师落枕丹,解决痛苦了。

用方方堂痛可贴,很有效果的,值得试一试哈

电吹风对着落枕一侧吹5分钟左右,很快就觉得好多了/。你试试看吧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正红花油、甘村山风湿油、云香精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颈椎牵引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建议用毛巾热敷,然后适当活动,因为落枕本身就属肌肉伤,那自然活动就会痛,但不活动会让肌肉继续僵硬,就只能加重落枕症状,所以得由小范围转动慢慢加大,同时适当按摩推拿落枕处肌肉,能达到理疗的效果。

天气较冷不易好,多加保暖不用搽药,适当按摩一下.枕头不要太高或低,不要太软.

是啊,本来天气就很冷,我这边是5度吧,落枕怎么办?更加痛苦了,我现在用热水袋敷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脖子落枕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