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格式幸福是什么么

汽车里放的CD是什么格式的音乐
汽车里放的CD是什么格式的音乐
该什么格式
补充:是CD机,不能放MP3
补充:试过。。但失败啊
应该是音频CD还是
MP3JUKEBOX。
补充:恕我不理解,我到底该用NENO的哪一项来刻录,并且该用什么格式的音乐来刻成可放在CD机里放的碟片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mp3转cd 

就是CD格式的啊
如果 你想刻录的话,MP3能放的都行
但要存为音乐格式的
简单.用nero.选择刻录音频文件.会自己转换成cd音频文件的. 
如果你的汽车支持mp3播放就更好了.直接刻录mp3就好了.
cd格式是音乐中音质最高的一种格式 但是它无法一CD格式的形式保存在电脑上面 ,可以转成其他格式 最好的是APE格式 但是其他格式的音乐可以刻录成cd 但音质难以保证
一般都是CD格式的,也可以转换成MP3格式的!
相关知识略懂社热议等待您来回答
音乐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频道精选:&&
此专区共收集了(130,021张)关于起亚K2的帖子
我收藏的车:
打开喜爱车型的“车评专区”,点击车型名称旁的“我要收藏”的图标即可在此显示,方便下次查看
起亚K2车载cd的格式是什么-起亚K2车友关注
请大家帮忙车载cd的问题 我的车是7.79那款
大家知道如果我买普通的cd能听么
超市的cd能听空么
是什么格式的能听
大家帮助下
万分感谢 ...
&&售价:7.29-10.19万元
关于起亚K2的口碑报道
汽车口碑影响力
办站宗旨:最真实的汽车消费评论
Copyright 2015 我爱车版权所有
渝ICP备号-1&主题:一直有疑问, CD音频格式是数字的还是模拟的, 或者是数字+模拟?
&浏览:6254&& 回帖:157 &&
泡网分: 25.948
帖子: 2810
注册: 2004年03月
PowerPCG5 发表于
扯淡,这世界上有64bitA/D吗?实际上因为SACD的DSD数据是没有办法编辑的,所以SONY给出的前期编辑方案是DXD:也就是24bit352.8KHz PCM,最后再变换成DSD做成碟片。
没完没了地提高数据率当然可以做到更高精度,但问题是在商业上值不值得。这个说法好象也不对,应该是8bit352.8KHz 才对,因为352.8KHz(抽样率)*8(位深)*2(一个二进制的2位数)=5644.8kbps。
所以我认为这个才合数理。
曾经考虑DSD这个格式这个1bit是指一个8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的意思,这样的话它的数码率也正好是按352.8kHz抽样率而形成,但百度的说法统一口径均为2.8M,所以心中一直有疑惑,而DSD的红皮书标准又无法在网上查找得到。 本帖最后由 四非色 于
15:20 编辑
泡网分: 31.213
帖子: 14993
注册: 2008年11月
四非色 发表于
这个说法好象也不对,应该是8bit352.8KHz 才对,因为352.8KHz(抽样率)*8(位深)*2(一个二进制的2位数)=5644.8kbps。
所以我认为这个才合数理。
曾经考虑DSD这个格式这个1bit是指一个8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的意思,这样的话它的数码率也正好是按352.8kHz抽样率而形成,但百度的说法统一口径均为2.8M,所以心中一直有疑惑,而DSD的红皮书标准又无法在网上查找得到。DXD编辑格式是24bit采样,最后输出成DSD的时候是减少了数据量,这就跟RAW格式图片处理完最后输出JPG一样。
泡网分: 31.213
帖子: 14993
注册: 2008年11月
james3721 发表于
DSF是一种压缩格式。SONY的DSF格式不压缩,直接存放DSD码流。
飞利浦的DFF格式支持DST压缩。
DFF和DSF格式差异很小,仅仅文件头。
泡网分: 25.948
帖子: 2810
注册: 2004年03月
PowerPCG5 发表于
DXD编辑格式是24bit采样,最后输出成DSD的时候是减少了数据量,这就跟RAW格式图片处理完最后输出JPG一样。谢谢! 本帖最后由 四非色 于
15:38 编辑
泡网分: 37.068
精华: 3帖子: 2547
注册: 2003年08月
james3721 发表于
数字滤波器产生的前振铃,其讨厌之处在于它是在信号出现之前就产生了,跟通常声音产生的回声在时间上是相反的,这个跟方波通过放大器产生的振铃很不一样。而后振铃还影响小些。
现在有些DAC可以提供多种数字滤波器,主要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想找一台来听听,看能否听出区别来。弄不清你所说的数字滤波器是什么?是处理数字信号的滤波器?那样的话,这些滤波器都应该在 D/A 转换器之前。这些滤波器无论如何是不存在振铃这种现象的。
泡网分: 1.076
帖子: 1179
注册: 2012年04月
斜阳系缆 发表于
弄不清你所说的数字滤波器是什么?是处理数字信号的滤波器?那样的话,这些滤波器都应该在 D/A 转换器之前。这些滤波器无论如何是不存在振铃这种现象的。我说的数字滤波器就是你前面提到的滤波器,通常也是over-sampling滤波器,dac中都要用到的。通常它们采用FIR或IIR算法,而它们就会产生pre-ringing和post-ringing.
这个问题从头说的话就长了,您如果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相关的文章。以下链接也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documents/uploads/misc/en/Ultra_High_Performance_DAC_whitepaper.pdf
泡网分: 1.076
帖子: 1179
注册: 2012年04月
PowerPCG5 发表于
SONY的DSF格式不压缩,直接存放DSD码流。
飞利浦的DFF格式支持DST压缩。
DFF和DSF格式差异很小,仅仅文件头。噢,压缩的是dst,搞混了。sorry。
泡网分: 3.115
帖子: 3278
注册: 2011年05月
james3721 发表于
我说的数字滤波器就是你前面提到的滤波器,通常也是over-sampling滤波器,dac中都要用到的。通常它们采用FIR或IIR算法...数字滤波器的确也会产生振铃。记得FIR好像不会导致提前振铃,但IIR会。因为IIR有前向反馈和延迟输出的原因。
超取样滤波器一般都采用FIR滤波,应该不会有pre-ringing现象。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02:05:05
泡网分: 11.708
帖子: 1329
注册: 2009年01月
四非色 发表于
这个说法好象也不对,应该是8bit352.8KHz 才对,因为352.8KHz(抽样率)*8(位深)*2(一个二进制的2位数)=5644.8kbps。
所以我认为这个才合数理。
曾经考虑DSD这个格式这个1bit是指一个8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的意思,这样的话它的数码率也正好是按352.8kHz抽样率而形成,但百度的说法统一口径均为2.8M,所以心中一直有疑惑,而DSD的红皮书标准又无法在网上查找得到。“1bit是指一个8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的意思”是不对的,字节byte和比特bit的意思搞反了。
Bit意为&位&或&比特&,是计算机运算的基础;
Byte意为&字节&,是计算机文件大小的基本计算单位;
1byte=8bits,两者换算是1:8的关系。
泡网分: 25.948
帖子: 2810
注册: 2004年03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1bit是指一个8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的意思”是不对的,字节byte和比特bit的意思搞反了。
Bit意为&位&或&比特&,是计算机运算的基础;
Byte意为&字节&,是计算机文件大小的基本计算单位;
1byte=8bits,两者换算是1:8的关系。清楚了,谢谢。
这些B有时真让人迷糊,哈哈!
泡网分: 25.948
帖子: 2810
注册: 2004年03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1bit是指一个8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的意思”是不对的,字节byte和比特bit的意思搞反了。
Bit意为&位&或&比特&,是计算机运算的基础;
Byte意为&字节&,是计算机文件大小的基本计算单位;
1byte=8bits,两者换算是1:8的关系。对了,能对DSD硬解码的DAC,相信你有很多研究了,给好好讲讲课喟。
泡网分: 49.221
帖子: 12170
注册: 2002年03月
cd是数字的不错。但是,cd是数字进去,有损的数字出来!
如果当年cd的标准是和现在电脑存储数据一个方式,就不会有那么多闲事去搞什么高级dac了。
各种不同的解码方式,什么精度的dac,都是为了减少那个有损的数字读取。
泡网分: 11.708
帖子: 1329
注册: 2009年01月
四非色 发表于
对了,能对DSD硬解码的DAC,相信你有很多研究了,给好好讲讲课喟。我最近进了一台DSD硬解码的DAC,也是刚接触SACD的软、硬解码问题,说实话现在还没真正搞清楚,这些数码流的变换过程。我也是来学习的,蹭听的学生。我用FB2K,它的采样频率和数码率有时和设置有关,不一定就是表示音源真实的数据,目前我还没有搞清楚,比方说64bit 是怎么出来的。虚心向高人学习请教。
泡网分: 22.286
帖子: 2409
注册: 2005年11月
最近也入了台解码器 auralic 的vega,初玩。。搬个椅子听讲座。。。
泡网分: 2.48
帖子: 2648
注册: 2008年02月
ytyw 发表于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看动手能力吧……
再次的CD机都是有数字输出的……如果机身没有,那么打开机箱抄下最大的那个芯片型号,找到datasheet,自己飞线出来
泡网分: 12.452
帖子: 3450
注册: 2011年03月
xiaoshan 发表于
如果是模拟的, 为什么最后出来是数字信号
如果是数字的, 上万块钱的CD机有什么用? 难道不能用普通的CD机数码输出 + 高档的功放代替吗?
难道是数字 + 模拟的?
还有一个疑问. 不同的光驱, 做出来的APE, 声音效果会不一样吗?
哪位大拿能解释一下?
[xiaoshan 编辑于
10:42]楼主难道不明白不同DAC+不同的放大电路出来的声音是有区别的吗
说的通俗点,大家网上down的都是一样数字记录的MP3,那几十块的深圳MP3就跟几千块的索尼XK一样了嘛? 本帖最后由 重型光影 于
10:02 编辑
泡网分: 2.48
帖子: 2648
注册: 2008年02月
bugegg 发表于
不能完美复制什么的都是扯。
绝大多数CD只要没质量问题,都能完美复制。
本人亲自试验,使用不同光驱抓取同一张碟多次。
得到的文件除头尾外,数据段完全相同。
刻录后再播放和原碟无任何区别。的确是这样的,只要源文件是数字格式,读出能保证文件正确,不管用什么器材(普通CD,高档CD,光驱……)读取,到了内存缓冲区里都是一样的……音质就看内存缓冲区到DAC再到运放输出了。在数字转换为模拟(DAC)这一步,时钟抖动、DAC本身性能、运放压摆率、回路RC延迟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波形还原,表现出来就是听感了
泡网分: 32.894
帖子: 5674
注册: 2006年05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SACD比CD音质强多了,PC可以不用机械转盘直接或间接播放SACD的DSD文件,这个优势太强了。听惯了SACD,是不想听CD的,还是那句老话:你确定听到的不是母带处理风格的区别?
个人觉得同一张SACD hybird的CD层和SACD层,没那么容易分辨音质差异,除非别有用心的厂商故意制造差异
泡网分: 1.076
帖子: 1179
注册: 2012年04月
WiFi 发表于
数字滤波器的确也会产生振铃。记得FIR好像不会导致提前振铃,但IIR会。因为IIR有前向反馈和延迟输出的原因。
超取样滤波器一般都采用FIR滤波,应该不会有pre-ringing现象。您肯定记错了,FIR有pre和post振铃;IIR只有post。
泡网分: 38.009
精华: 3帖子: 2995
注册: 2005年02月
泡网分: 1.05
帖子: 1028
注册: 2012年02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SACD比CD音质强多了,PC可以不用机械转盘直接或间接播放SACD的DSD文件,这个优势太强了。听惯了SACD,是不想听CD的,只是目前SACD音源不够丰富,不够普及。
仅从图中PCM抽样率低这一点看,不能就感到失望,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采样精度(bit位数)没考虑进去呢。采样的位数(bit)与采样频率的乘积叫做数码率(Mbit/s),这个数码率才反映了信息的密度。
DSD采样为2.8MHz,但只是1bit,所以数码率是2.8Mbit/s。而图中显示采样频率352.8kHz虽然比DSD2.8兆低,但是后面采样精度64bit远高于DSD的1比特,频率和精度两者乘积大于DSD的数码率。从这一点看,PCM所携带信息量的能力,完全可以罩得住DSD,在这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说出这种绝对的结论,还是源于条件和精力的欠缺。
泡网分: 1.576
帖子: 1341
注册: 2013年10月
零碎 发表于
CD光盘虽然以0、1的光电信号方式记录信号,但并不以数据文件形式存在,而是模拟的音轨方式,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数据拷贝出来,只能用软件“抓取”。
音频信息在CD碟中没有实体的“格式”,只有根据时间轴转换来的数码流,播放时同样根据时间轴进行逆转换,把光头读取的信号还原出模拟音频。这个过程,跟唱针拾取胶碟上的音轨信号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说,可以把音频CD理解为使用数字方式存储的模拟信号。
泡网分: 25.948
帖子: 2810
注册: 2004年03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我最近进了一台DSD硬解码的DAC,也是刚接触SACD的软、硬解码问题,说实话现在还没真正搞清楚,这些数码流的变换过程。我也是来学习的,蹭听的学生。我用FB2K,它的采样频率和数码率有时和设置有关,不一定就是表示音源真实的数据,目前我还没有搞清楚,比方说64bit 是怎么出来的。虚心向高人学习请教。说说听感呗。
上次下载的那些64bit/192kHz音乐试听,我的感受基本与你的一致,带给我的冲击很大,原来不同制作的音乐软体给人不同的感受,
从听感上说,其差别远大于功放和音箱。
泡网分: 25.948
帖子: 2810
注册: 2004年03月
AsIwish 发表于
最近也入了台解码器 auralic 的vega,初玩。。搬个椅子听讲座。。。哇,这个好贵,高端货啦!
泡网分: 3.115
帖子: 3278
注册: 2011年05月
james3721 发表于
您肯定记错了,FIR有pre和post振铃;IIR只有post。对,是FIR有延迟输出的问题,因而可能造成pre振铃。DSP有一阵没摸了
本帖由 Huawe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1.213
帖子: 14993
注册: 2008年11月
qinyu1999 发表于
说出这种绝对的结论,还是源于条件和精力的欠缺。丫完全没有任何数学常识,原谅丫的无知吧,相关言论直接忽略即可。
泡网分: 22.286
帖子: 2409
注册: 2005年11月
四非色 发表于
哇,这个好贵,高端货啦!
国产货,不过做的确实赶上欧美中高端了。。。 本帖最后由 AsIwish 于
14:31 编辑
泡网分: 37.068
精华: 3帖子: 2547
注册: 2003年08月
james3721 发表于
我说的数字滤波器就是你前面提到的滤波器,通常也是over-sampling滤波器,dac中都要用到的。通常它们采用FIR或IIR算法,而它们就会产生pre-ringing和post-ringing.
这个问题从头说的话就长了,您如果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相关的文章。以下链接也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俺前面一直说的是模拟滤波器,就是DAC后面,通常用运算放大器和电阻电容组成的滤波器。
你这个滤波器是用程序或硬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完成滤波功能的software。
而且咱们所说的振铃也不是一回事。
俺那个振铃是传输条件不确定,产生的不期望信号。你这个振铃是是数字滤波器的固有响应,只是原来没人仔细研究 。
你那篇文章也说了,滤波器通常人们只关注其频率域的响应,对于时域的响应不太关注。其实在频率域一个响应平坦的滤波器,在时域里观察是什么样呢?如果是一个频率丰富的信号例如方波加上去,就是有振铃(好像更多的说法管这个叫超调)。
依稀记得(读书时、原来的、老式的)数字滤波器就是传统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离散化(Z变换),就成数字滤波器了。所以从原理上讲,两种滤波器的响应是对应的。当然了,数字滤波器的花样太多了。比如线性插值,将量化噪声挤到高频段,算法到挺好。但是DAC之后,模拟的运算放大器玩不转那么高的频率,结果声音不一定好听。
整这些东西离咱们玩音响太远了吧,除非生产厂家。
小老弟是不是要写论文啊?
对了,有一点不明白,数字滤波器的振铃是怎样观察到的?
下图是“模拟人”常说的振铃。
泡网分: 1.076
帖子: 1179
注册: 2012年04月
[quote]斜阳系缆 发表于
整这些东西离咱们玩音响太远了吧,除非生产厂家。
小老弟是不是要写论文啊?
对了,有一点不明白,数字滤波器的振铃是怎样观察到的?
下图是“模拟人”常说的振铃。
哈,咱这个“小老弟”早已过了写论文的年纪啦。
玩音响必定关心音质,我就是发现这个振铃会影响音质,才关注这个问题。只是不知道它对音质影响有多大,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测量。国内厂家对这个问题关心的很少,大家还在纠结jitter的事情。这个振铃虽然是瞬态的,但最大可以到-20db,大家似乎更关心比-100db更小的东西,而-20db的东西却关心不够。这个可能也是国内厂家和国外厂家的差距吧。
对这个问题,解决方法通常有两个:提供不同类型的滤波器,或提高采样频率。M-DAC,Invicta,Auralic Vega等采样第一种方法;Benchmark DAC2似乎采用第二种(它内部升频至210k)。不知是否还有其它的解决方法。
你的这个图很像IIR滤波器的脉冲响应。
泡网分: 11.708
帖子: 1329
注册: 2009年01月
四非色 发表于
说说听感呗。
上次下载的那些64bit/192kHz音乐试听,我的感受基本与你的一致,带给我的冲击很大,原来不同制作的音乐软体给人不同的感受,
从听感上说,其差别远大于功放和音箱。听感确实和你一致,不谋而合。我觉得你这段话用“羊绒”和“羊毛”来比喻两者区别是很形象和贴切的。从声谱分析,和听感也是一致的,这不是巧合,证实了听感是靠谱的,不是胡说。
我把加州旅馆的“母带”和CD的音乐声谱截取下来,这是2分0秒~2分30秒的截图,也就是歌手起唱第一句歌词时的声谱。
我是刚接触声谱,以我的理解,两者差别显著。从声谱密度看,母带细节要多,有如羊绒般绵密,有厚度;CD如羊毛,稀疏,粗糙听感也是“干、瘦、硬” 。从声谱看,两者是出自一个母带源,这个“母带”不像假的。我不是专家,不对请指正。
声谱是个好东西,有目共睹,不是一人能随便忽悠的。有人鼓吹天价线材的调音效果,为何不把声谱展示出来?SACD比CD好很多,声谱的差别可以证明这一点。
如果听感上,感觉不到两者明显差距,有可能是设备和听力的局限性。
哈哈大校 发表于
& & 我也试听了《加州旅馆》,母带音乐、普通无损音乐、CD碟片同时进行比较。听感与你基本相同,但是认知有所不同。
& & 从听感上,明显地听到母带音乐低音下潜要深沉的多,鼓声频率低的多,整体细节更丰沛;而普通无损音乐和CD,鼓声变得硬朗如同换了一面小一号的鼓,整体缺少细节,但是显得“干净”,也就是你所说的“干瘦”感觉吧。从简易频谱显示上看,母带的频域明显要宽不少,整体频域能量分布更加丰满。我的超低音音箱,播放《加州旅馆》无损音乐和CD片源时,表现大鼓毫不吃力,它们鼓声的 ...
可以说对“声音密度”有的较深的感性认识,相对44.1khz/16bit的音乐,96khz/24bit或192khz/64bit的所谓“母盘音乐”,可以让你有
很明显的“信息量丰富”、声音绵密“等等感觉,似乎各种乐器和人声均与CD的声音不一样!打个比方:就像一块半寸厚的羊绒与纯
羊毛给人肌肤感受的差距一般。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纯模拟味“?
不过,这也给我带来了一些疑虑,比如有个别母盘高音有些”杂音“,低音的量感又太足!如果纯”ps“应该做不到对所有乐器的声音
都有不同的改变。还有就是”母盘“的表述,应该不对,若是用开盘录音带录音然后按96khz/24bit或192khz/64bit数码制作倒是有可
能,这样的话“母带音乐”来表述不是更好?这是参考楼下”192khz/64bit来历不明“说法的一种疑虑,目前还没法想得清楚。
以上是这几天试听驸马DAC的新感受!汇报完毕。 本帖最后由 哈哈大校 于
18:49 编辑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C# 中.cd文件是什么
[问题点数:20分,结帖人Demhunter]
C# 中.cd文件是什么
[问题点数:20分,结帖人Demhunter]
不显示删除回复
显示所有回复
显示星级回复
显示得分回复
只显示楼主
2007年12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2007年10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07年12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2007年10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07年1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06年12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07年12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2007年10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07年1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06年12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本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CD光盘的主要格式 CD光盘的常见格式有哪些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买购网小编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了音频光盘CD-DA、数据光盘CD-ROM、CD-I、相片光盘Photo CD、扩展光盘CD Extra 以及混合光盘Mixed Mode CD等主要格式。
CD光盘的主要格式 CD光盘的常见格式有哪些
1.音频光盘CD-DA(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
红皮书(Red Book)定义了音频光盘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整个CD工业的最基本的标准,所有其他的CD标准都是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
音频光盘是只含有音频信号的光盘。"红皮书"规定音频文件必须是经取样频率为44.1KHz的脉冲编码调制(PCM),采样值以16 bit表示的二进制信号。这种称为WAV的文件是一种不经压缩的数字信号。
2.数据光盘CD-ROM
黄皮书(Yellow Book)定义了数据光盘的标准。数据光盘有Mode 1及Mode 2二种模式。
(1) Mode 1 (简称M1):只含有数据的光盘。Mode 1模式下,每个扇区都设置了错误检测码(EDC)和错误校正码(ECC),以保证数据读取正确性。
(2) Mode 2 (简称 M2):不设EDC和ECC,只设置CIRC,仅对数据进行少量错误校正。Mode 2模式下,用户数据由Mode 1的2048字节增加到2336字节。这种模式可用于音像文件储存。
3.CD-ROM/XA (Extended Architecture)
CD-ROM/XA是黄皮书CD-ROM Mode 2下的规格延伸,是介于黄皮书和CD-I之间的格式,主要增加了声音与资料的交错编排(Interleaving)方式来存贮信息。
4.CD-I (CD-Interactive)
绿皮书(Green Book)定义了CD-I的标准,是一个整合文字、图形、影音、动画、照片等多媒体应用的规格。绿皮书不仅描述了CD-ROM Mode 2下的格式,还将标准领域扩展到了硬件设备,为播放包括CD-ROM XA 光盘在内的CD-ROM驱动器的兼容性和操作系统制定了标准。
绿皮书还定义了CD-ROM Mode 2下两种方式:Form 1和Form 2。
Form 1 (简称F1):每个扇区有2048字节的用户数据,设有EDC和ECC。用于储存数据。
Form 2 (简称F2):每个扇区有2324字节的用户数据,不设EDC和ECC。用于储存音像资料。
5.视频光盘Video CD (VCD):
白皮书(White Book) (有时称作"桥光盘CD-Bridge"的标准),定义了一种环境,在该环境中,CD-ROM XA,CD-I和Photo CD盘片可以自由地互换。Video CD,又称VCD,采用CD-ROM/XA格式,以全动态的MPEG-1格式存贮影音资料的光盘,可在VCD Player上直接播放,也可以在具有VCD播放功能的电脑系统上播放。VCD有1.1版本和2.0版本。
6.相片光盘Photo CD
用来存贮相片资料的光碟片,由柯达公司(KODAK)所制定出来的一种规格。白皮书定义了Photo CD盘片的可录制性。
7.扩展光盘CD Extra
蓝皮书(Blue Book)参照红皮书及黄皮书两种规格书特性,专门为多媒体电脑设计了增强型光盘(Enhanced-CD) 的标准格式。CD-Extra是一种扩展光盘,又称Laser Disc,还有人称它"Audio CD+"、"CD+"或"CD Plus"。它有两个区段,第一个区段存放音乐光轨,第二个区段存放数据光轨。一般的CD播放机读取的是第一个区段的音乐,因此可以自动播放;而电脑首先读取第二个区段的数据,也可以通过软件播放第一区段的音乐。此技术常用于计算机游戏光盘,使立体音乐能够配合游戏执行顺畅,享受计算机娱乐的快感。现在,有的音乐保护光盘,如现在EMI和日本一些公司出版的CDS光盘就是应用此技术。
8.混合光盘Mixed Mode CD
混合光盘(Mixed CD) 只有一个区段,第一轨为数据光轨(CD-ROM /CD-ROM XA),其余的第2~99条光轨可存放音乐光轨(CD-DA)的CD格式。混合光盘可以在电脑光驱上播放,但是不能在CD-Player上播放
9.可录光盘CD-R,CD-RW
橙皮书(Orange Book)最初定义CD-MO和CD-WO两种刻录光盘。CD-MO是磁光盘。CD-WO是一种一次写入的可录光盘。现在,可录光盘CD-R、CD-RW有了飞快发展,取代了CD-WO,并制定了DIS13490新标准。
橙皮书还定义了包括相片光盘 (Photo CD) 的"hybrid"规格。
CD-R(CD Recordable)光盘:
可一次写入数据或者音乐,但写入后的数据是不能更改及删除,对于数据的保存有较高的安全性。
CD-R的片基与传统的CD完全一样,采用PC材料。CD-R预先在盘片内压制了螺旋线状的沟槽(Groove),代替光学轨道的"坑"(pits)。刻录时,CD-R盘片的沟槽内有机染料在激光照射下,形成气泡,这便是"岸"(land)。气泡一旦形成,就不能恢复原状,因此,CD-R只能一次写入。
CD-RW(CD Rewritable)光盘:
可擦写的光盘。这种光盘可反复写入及抹除光盘的数据。擦写次数可达1000次。
CD-RW与CD-R一样也有预刻槽。记录原理也基本相似。只是记录层不是有机染料,而是一种相变材料。现在,大多数刻录机都支持CD-RW刻录。在"抹除"状态下,激光头能发出比刻录时还要强的激光束,使相变材料恢复到初始状态。所以,CD-RW能多次写入。
光盘类型很多,除上述光盘外,还有CD-G,CD-V,KARAOKE CD,CD-I Ready等,但这些光盘已被新型光盘替代,很少应用了。
您可能关心的页面: 、 、 、
文章相关标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精彩推荐&|&Recommend
2226人关注
1759人关注
2007人关注
1168人关注
按条件查看:
按商城(推荐购物网站)查看:
热卖网店: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幸福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