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得强迫症测试?不断强迫自己思考科学上问...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强迫症是思想魔咒 正确认识强迫症四大误区
核心提示: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由于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强迫症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精神疾病。结合临床实践,估计我国的强迫症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而实际上,这些数据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
  专家介绍:洪佳,盖德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资深神经症师。毕业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PEPC中级注册心理咨询师。擅长领域:各类,社交症、等神经症。    “我必须停止所有强迫的想法,否则我将永远被强迫症这个问题所困扰和控制!”许多有强迫症体验或被强迫症困扰的人总有这样的想法,而在应对强迫症时,总爱用“必须”、“一定”、“否则”等字眼,用来告诫自己以为能帮助摆脱痛苦。殊不知,你已经误入了应对强迫症的误区。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战胜强迫症才能少些痛苦呢?我觉得对于强迫症患者的治疗,首先要改变四个问题的错误认知。只有正确认识它们,改变我们对待强迫症的错误态度和方式,才能慢慢摆脱强迫症,最终战胜它。  误区之一:我必须停止或控制所有的强迫想法。  许多有强迫症的我们都想要驱逐烦人的强迫想法,因为这些想法会不时地自己跳出来,让我们很痛苦。所以我们就会对这种想法感到很恐惧,想尽办法来避免强迫想法的出现。但问题就在于,如果我们越想抵制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反而会越容易的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我们越想抵制我们的强迫想法,它们就会越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脑中,而且越加频繁地出现。  所以,不妨换个方式去应对。如果我们能勇敢地直接面对这些强迫想法,担忧可能就会消退,折磨人的想法就会逐渐减弱。但如果你害怕强迫想法并试图控制它们,它们就会持续有着强大的作用和影响力。而一旦我们停止了抵制,它们也就慢慢消散。所以为了摆脱我的强迫症,我愿意接受它们。  正确认知:我接受现在的我有强迫性的想法。  误区之二:我觉得这些强迫想法的担心是会真实发生。  我们要知道,强迫的我们有时候的担心通常是一种过度的焦虑,因为这种焦虑是建立在一些过度联系或夸大其词的想法之上。也许强迫的我们会说“我担心会得病,担心会丢东西,怎么能说是不切实际的呢,这些都是可能会发生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你担心会得病其实是在你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之后产生的想法,你担心会丢东西是在你已经检查了好几遍之后给自己的心理暗示,而这些忧虑其实都是被夸大了的。  当然,在我们很焦虑害怕的时候是比较难进行理性的分析,但是当症状没来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这些想法是缺乏事实依据或是被过度联系了的,我们要一次次的这样告诉自己,提醒自己。在之后这些想法出现时,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点了。  正确认知:我的担心忧虑是不切实际的或者被夸大的。  误区之三:我只能用强迫行为来减轻痛苦,这是唯一途径。  大多数强迫的我们都习惯用强迫行为来让自己安心一点,我们觉得如果不做些什么,我们就会永远痛苦。所以我们一次一次地继续地按我们自己的程序执行,想要得到一定的慰藉。可实际上,正是这一次次的强迫行为,才使得我们的强迫症一直存在。如果我们不尝试一些新的行动,那就很难摆脱强迫症。  我们想要改变原有的强迫模式,首先要尝试着改变我们的行为,去做一些与强迫行为完全相反的事。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就可以发现其他一些更合理的减少压力和烦恼的办法。如果我们准备好尝试新的行为而不再采用一些强迫行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那么我们的强迫症就会慢慢减弱。  正确认知:我还有其他的处理痛苦的方法,而且强迫行为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误区之四:我将永远被强迫症这个问题所困扰和控制。
  强迫的我们现在必须下定决心,是时候做出一些必要的改变来解决困扰我们多时的强迫症,这些症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并且已经闯入我们的生活并扰乱生活很久了。我们有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权利,我们有权利也应该生活得舒适、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并且获得心灵的平静。所以,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找对,就能使我们的生活重回正轨。我们要相信我们能够战胜强迫症,因为很多与我们有着类似问题的人已经有所进展,所以我们也可以做出改变。  正确认知:我现在下定决心来面对我的强迫症,我相信我会最终战胜它的。(责任编辑:龚艳丽)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女性在孕期情绪上的“癫狂”多少和体内荷尔蒙的变化有关,因为那个小家伙也要算是个“外来异物”,心理上的接受与排斥会同时存在。为了让宝贝成长顺利,丈夫帮助妻子通过发泄来达成情绪的舒缓是非常重要的。
约会是谈情说爱的一种浪漫方式,爱情也常因约会而不断升温。但在约会恋爱中的男女总会不断地猜测对方的心思,其实,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能反映出对方的内心世界,与其盲目猜测,何不留意对方的表情及其肢体语言?
你有没有发现,在公交或地铁里似乎每个人的火气都很大,即便平时脾气很好的人,也容易因芝麻大的小事而大动肝火。西装革履的帅小伙在地铁里因为被挤了一下与人大打出手,白衣飘飘的淑女在公交车上因抢座而与人恶语相向。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肺功能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现象,肺功能失常引起…… []
夏天是一个热辣的季节,穿上背心、短裤、比基尼,完……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自立秋以来小编跟大家介绍过几道关于胡萝卜以及山药……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英语老师Mr.Zhang很晚才睡着。因为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要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在脑海里回放3遍,看有什么是自己没有做对的。如果自己有过失,那就要狠狠地自责半天。论强迫症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论强迫症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恨若秋水,qq:)&
作者按语:强迫症问题一直都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今日把这篇破解强迫症的论文公开发表,希望对天下受强迫困扰的病友们有些启发,也希望学术界能引起重视。
强迫症,是有史以来最早的科学谜团之一,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我国大约有1500万名强迫症患者,他们四肢不缺,精力充沛,智力超群,却因强迫萎靡不振,不敢上学,不敢求职,不敢谈对象,不敢出家门,甚至隐居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强迫,不仅给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困扰,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强迫好比一道门槛,当你抬起脚来想跨过去,却发现它永远在前面,你永远也跨不过。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强迫症的研究,学术界对其形成和发展机理也尚无明确定论,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未达成共识。由于强迫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心理纠缠和行为受阻,所以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如何避免发生强迫或缓解强迫心理的层面。虽有研究者试图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去探测强迫症发生的神经机制,也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秋水理论独辟蹊径,发现强迫症者的思想认知与强迫症之间存在因果本质的联系,创立了“强迫现象+心理障碍=强迫症”的学说,为强迫症研究奠定了正确的理论基础。
本文立足于秋水理论,运用巴普洛夫经典反射学说,从强迫症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播种”五个层面,系统阐述了强迫症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心理机制;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创新的精神,颠覆了现有强迫症的各种理念,揭示了强迫症久治不愈的真相,提示了研究者存在认知上的诸多误区,展望了未来强迫症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强迫,认知,恐惧,秋水理论,正见疗法
&“无论对谁,患上强迫都是一场灾难。”作为灾难的亲历者,我只想把自己的康复经验写出来,让病友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少走弯路,尽早逃离强迫症的魔掌……
自从人类拥有了思维,就衍生了强迫,也就有了对强迫的探索。最先研究强迫的不是别人,而是强迫者自己。尽管人们对强迫症的发生机理尚不明确,但各种疗法却层出不穷。
纵观强迫症研究史,人们开始都是把强迫症当作某种生理疾病来治疗。因此有人试图用药物、针灸、手术等疗法来治疗,但强迫症不是器质性的病变,这些疗法当然无效。也有人试图采用太极、气功等运动疗法来提高生理机能,但由于强迫症不是生理机能的问题,这些疗法同样也失败。虽有研究者也认识到强迫症与心理压力有关,也会使用一些心理疗法,如鼓励、催眠、口号等等,但这些都脱离不了暗示疗法的范畴。暗示疗法不过是给病人一些安慰,就象吃止痛片一样,作用不可能太久。因为它没有触动患者的病灶,反而把病灶保护了起来。并且大多数患者富有理智的倾向,对事物持有批判和消极的态度,那些积极的暗示不易影响他们,反而容易接受消极的暗示。常常听到患者抱怨说:“大道理我听腻了,就不知道怎样去做!”这说明暗示疗法对他们已经没有作用。而且暗示疗法用久了,患者因达不到预期目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固执,越来越不容易改变[1]。
日本学者吉本伊信于1953年提出了内观疗法。他借用佛学和儒学的“观察自省”的方法,以达自我精神修养或者治疗精神障碍的目的。然而这种被人看好的疗法,也因无法改变强迫症患者的病灶而收效甚微。
近30年来,在计算机、神经影像和基因标记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们开始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观察强迫症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美国和日本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引起强迫症(OCD)和其它精神疾病的基因变异。日本丰明市(Toyoake)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医学院的Norio
Ozaki博士,以及包括匹兹堡大学和耶鲁大学在内的几所美国研究机构的同事,共同进行了此项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上面。这种基因名为人体五羟色胺载体基因(Hsert),它能够控制人体对五羟色胺的使用。五羟色胺是一种传送信息的化学物质,也是与血液相关的神经传递素。这项研究的参与者、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墨菲(DennisMurphy)博士表示:“在整个分子医学领域,很少出现像这样的例子,同一基因出现两种变异体,改变了基因显现特征和调节的方式,并造成与失调症状有关的结果。”研究人员们认为,这种情形也可能在其它患有强迫症和相关失常症状的家族中出现。
不少研究者纷纷把强迫症归因于某种生理缺陷或遗传基因的假设,但这一假设存在悖论。人的许多想法或行为都是后天学会的,怎么会先天就被破坏了呢[2]?假如真的是遗传或者生理上的缺陷,强迫就不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事实上,患者在许多场合都不大会出现强迫;他们大都只是害怕某些熟悉的或者特定的情境。因为他们曾在这些情境中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强迫,而这些都不可能通过遗传而来。
现代人普遍都以为强迫只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或心理习惯。只要把这些不良习惯改掉了,强迫问题自然就好了,心理压力和逃避强迫的各种怪异行为也随之消失。许多研究者也认为,强迫现象是患者痛苦的根源。毋庸置疑,没有强迫和由此导致的各种现实压力,就没有强迫的心理问题(以下简称“强迫心理”),但有强迫存在的人未必一定就有强迫心理。我们采访过数千例正常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偶尔强迫,有的甚至每天都会出现强迫,也常常因此而导致各种现实压力。在他们看来,由强迫导致的压力是正常的,决不会产生强迫的心理问题。更何况,有许多患者,虽然强迫现象极少,但由强迫导致的心理压力却非常严重。这说明,强迫现象与强迫心理之间并不构成因果关系。这绝不是个案,而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由于错把现象当本质,才会拼命地去消灭现象,而强迫就像割韭菜一样——越割越长。强迫之所以逐渐加重,不正是患者拼命想改却又改不掉的这种矛盾和焦虑心情所致吗?世上哪有越改越严重,越改越痛苦的习惯!
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强迫症是因为过于胆小、压力过大、追求完美等心理原因造成的,只要厚着脸皮,敢于面对就成功了。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正是一些违反人性的所谓暴露法,把患者逼到了痛苦的深渊。
人脑就像一面镜子,客观刺激投射在各人的大脑中所产生的影像都是不同的。显然,决定影像差异的不是刺激本身,而是人脑的功能——认知。同样的强迫,同样的打击,有的人介意,有的人不介意,这取决于认知[3]。正如一个人可以形成仇恨,但长期背负仇恨不放,一定是认知的问题。如果强迫久治不愈,应该反省自己的主观思想。
心因性强迫是人的神经系统受到超限压力导致功能发生紊乱的现象。所谓“超限压力”往往不是来自客观刺激本身而是患者的感觉和态度。强迫的背后隐伏着思想与情感的残酷斗争,或者说,强迫的实质是对强迫的恐惧和反强迫。这也是强迫症的心理障碍,错误认知是其核心[1]。
迄今为止,强迫症研究者仍然徘徊在“生理论”、“习惯论”、“心理论”之间,强迫症被业界称为精神癌症和世界性难题。本文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探索强迫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试图解开这道科学难题。
2&强迫概述
强迫和强迫症,看起来是一回事,实际上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强迫,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4];强迫症,是以强迫和反强迫为外显,包括错误认知、社会压力、世界观和行为习惯等诸多因素,伴随恐惧紧张、焦虑不安、自卑抑郁、神经系统紊乱等心理和生理问题为一体的综合性精神疾病。我们说每个人都有强迫症现象,但不能说人人都有强迫症[1。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有近2.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会被强迫所困扰[5]。每一年大约都有将近1.2%的人有强迫症的症状,且并无特定地缘关系[6]。一般来说,只有相当少的案例是在35岁以后发病,半数以上的患者,大都在20岁以前就出现症状&[6]。强迫症并没有性别差异。英文中obsessive&compulsive,往往用在形容那些过度一丝不苟、完美主义、专心一致或是自恋的人[7]。强迫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精神问题中的第四位,其病发率跟气喘及糖尿病同样普遍[8]。在美国,每50个人就有一人可能是强迫症患者&[9],而在中国的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2%。
在强迫症者中大约40%表现为强迫行为,我们称之为“显性患者”;另外约60%为强迫思维者,他们看似没有强迫现象,却有强迫心理,称之为“隐性患者”[1]。强迫症患者不是时刻都会强迫,而是时轻时重,他们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境才会强迫。强迫发作之前通常会出现恐惧紧张和焦虑不安的预期反应,严重时,躯体出现局部肌肉收缩性痉挛、四肢颤动、头晕目眩。强迫症患者日思夜想改掉强迫,却越改越重,这种不合常理的结果让他们更加困惑和痛苦。
.1强迫反射论
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反射的本质是在大脑皮层建立具有记忆和反射功能的神经中枢。虽然巴氏经典反射能合理解释动物的行为,却无法解释人的所有行为。因为人不像动物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往往经过一番思考后才会作出相应的行为。所以人要获得条件反射,离不开刺激(外因)和对刺激的认知(内因)的双重作用,而外因往往通过内因起决定作用。由于小孩没有健全的认知,所以小孩的条件反射和动物一样依赖于刺激本身,而不是认知[1]。生活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譬如对失眠症者而言,除了环境和生理等客观因素构成失眠的条件刺激外,心理暗示和各种杂念等主观因素也将构成失眠来临的重要信号。强迫症患者,只要闯入一个怪念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强迫反应。这些主观因素既不属于代表客观刺激的第一类信号,也不属于语言文字类的第二类信号,我们把它命名为“第三信号”。对第三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秋水理论称之为第三信号系统[1]。
.1.1建立反射
如果某人曾在某场景下发生过强迫并导致不良情绪体验(某场景+发生强迫→不良情绪体验),以后凡是与此场景有关联的刺激都有可能与这种情绪体验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如果事后某人对此还是耿耿于怀,暂时的神经联系会因此获得强化而形成稳定的条件反射——强迫反射(某场景+发生强迫+不良情绪体验+耿耿于怀的态度→强迫反射.即:与某场景有关联的刺激→强迫的不良情绪体验)[1]。强迫反射的形成和强化不仅有赖于强迫的不良体验,更依赖于对强迫症状耿耿于怀的认知态度。
.1.2强迫信号
强迫反射形成后,凡是与最初引起强迫的刺激有关联的因素,都有可能变成强迫来临的信号。如在场人员、气氛、观众的表情、提醒暗示、时间、地点、环境、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呼吸紊乱、恐惧心理、强迫预感、强迫冲动、伴随动作、强迫发作中的各种声音等主客观因素都将成为强迫信号。随着强迫反射的强化,强迫信号也将不断复制和泛化[1]。
.2&因果循环论
种下阴影——“生根”
一次次发生强迫、一次次努力后的失败、一次次丢人现眼、一次次逃避现实等多重压力,加上耿耿于怀的认知态度,就会形成强迫阴影。强迫阴影既是强迫反射的神经中枢,也是强迫症的“种子”。种子深藏于潜意识,会吸收外界一切有利于它生长发育的物质条件。强迫种子越强大,对强迫症信号(或条件压力)的敏感度越强。强迫阴影是一座强大的负性磁场,能将人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其周围[10]。
产生预警——“发芽”
只要遇到和最初引起强迫不良体验相似的场景,就容易导致强迫预感——“发芽”。它是强迫反射的结果。强迫预感受强迫信号、感知(感觉并认知)、强迫阴影三要素控制。“强迫信号”和“感知”会随时变化,所以强迫预感和强迫症状也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呈周期性变化。
预感反映了生命体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功能。强迫预感能使患者对何时、何地、何人、何景(情景)是否发生强迫,具有非常准确的预见。患者可以凭着预感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降低焦虑、避免发生恶性强迫,因此形成了逃避强迫的各种“习惯”。如何处置预警,决定着强迫症的不同症状和康复方向。
图2.1&强迫意识形成图
Fig. 2.1 The formation of OCD awareness
形成强迫——“开花”
预警是一柄双刃剑,强迫症患者不是把这柄锋利的宝剑用来防身,而是“自残”——内斗,即思想与情感之间的斗争。预警出现后,患者就会害怕再度发生强迫而引起高度紧张和注意。接着就会对抗或逃避——内斗开始了。欲以一波消一波,就会千波万波交交而起。若以“不要波动”对抗“波动”,必然引起更剧烈的心理波动[8]。这就是强迫与反强迫。心里“炸开了花”,强迫更加剧烈。如果长期抑制情感,会因情感得不到释放而形成抑郁症。
强迫之果——“结果”
强迫症患者总想控制自己的想法或冲动但又无法控制,就会努力挣扎或者干脆逃避。不管采取哪种手段都会产生结果,患者的各种症状正是因为避免发生强迫而导致的结果。
种子繁殖——“播种”
强迫“结果”后容易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若再加上耿耿于怀的错误态度,又会形成新的强迫阴影——“播种”。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强迫又将重新“发芽”。
不管结果如何,患者都会对发生过的强迫现象或者情境进行一番回放、总结和评价,这样做反而导致强迫症的记忆不断强化。因此,评价、讨论、总结、自责、回味、检验、证明、演练等事后纠结是加重强迫阴影的关键。强迫症就这样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播种”周而复始地循环[1]。
症状构造论
受反射控制,强迫症通常以强迫心理、强迫生理和强迫行为三级反射的形式表现出来。
即强迫行为,它是强迫症的标志性症状。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重复行为占据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和生活起居。
(1)生理症状:因为害怕发生强迫而表现出来的各种生理反应,如耳鸣、心悸、少寐多梦、口干咽燥、肌肉紧张、神经递质紊乱、体倦乏力、气短声低、形寒肢冷、渴不欲饮、小便短少、胸闷烦躁等一系列生理伴随症状。身体一旦出现强烈的生理反应或生理失调,容易导致思维或行为失控的现象。
(2)行为症状:为了避免即将发作的强迫,更为了降低自己的焦虑,患者就会努力掩饰和挣扎,并伴随避免强迫或逃避现场等各种怪异行为。
这是强迫症最为神秘而巨大的部分[6],包括压力、认知和情感三个方面。
(1)心理压力:是指强迫给患者带来的恐惧、焦虑、压抑、痛苦等。
(2)错误认知:是指患者对这些压力和导致这些压力的直接或间接因素的看法和态度,这些看法往往都是夸大和扭曲了的。
(3)强迫情感:是由心理压力和认知态度共同形成的强迫阴影和由此带来的强迫预感、恐惧、焦虑、不安、烦躁、抑郁、亢奋、对抗等心理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出现的生理出现失调,往往不是强迫症的始发原因,而是强迫症发作前的正常生理现象。
强迫恐惧论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恐惧的场合,只是情境不同而已。强迫症患者只要遇到曾经发生强迫的场景或相似场景,就会立即变得恐惧紧张起来,生怕再次出现强迫。我们称它为简单恐惧。害怕发生强迫,反而容易导致强迫。这种因害怕强迫而导致强迫的心理称为强迫的“主恐惧”或“条件性恐惧”,它是建立在失败记忆上的强迫意识。正常人因为害怕别的因素(如怕挨骂)而导致强迫,称为强迫的“副恐惧”或“无条件恐惧”[1]。由强迫的条件性恐惧造成的强迫属于病态性强迫,而由无条件恐惧造成的强迫属于常态性强迫。有强迫的记忆和主恐惧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纠缠它,使其复杂化。
每个人都会因感受外部压力(Pressure,记为P),而产生害怕心理(Afraid,记为A)。恐惧A所害怕的对象是外部压力P和由此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这是一种对客观刺激的简单恐惧。正常人觉得此乃人之常情,因而对A不在意,接纳之;而强迫症患者则认为不应该,非得与之战斗(Fight,记为F),结果却消灭不了,反而使A翻了一番,升级为新的恐惧A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F对抗A所消耗的能量将全部转移到新的恐惧A1上,即:A1=A+F,而F要抗拒A,就应F≥A,所以A1≥2A。感情似水。流水越堵越高,情感越压越大。A1害怕的是主观性刺激A,不再是客观刺激P。A1本来是由内斗而来的合理化结果,患者却强行压制,使其强度又翻了一番,并质变成新的恐惧,记为A2(A2≥2A1)。对抗不仅没达到目的,反而做了无用功,耗费了能量,伤了元气。随着内斗不断升级,恐惧也将成倍地增长,并质变成新的恐惧An。显然,An是一种对恐惧(An-1)的恐惧。随着n的增大,An的强度将是天文数字(An≥2nA)。没有任何力量能突破这种水涨船高的恐惧感。许多人都认为,只要努力,完全可以消除紧张、摆脱困境,却不知,正因为努力才导致强迫的生理反应剧烈;正因为对抗才促使简单恐惧恶化成“怕上加怕”的复杂恐惧(如图所示)。
恐惧在学习中获得,在对抗中加剧。当恐惧强度突破人的心理防线,就会产生失控行为——强迫行为。既然紧张会导致强迫,假如能消灭紧张,当然就没有因紧张而导致的强迫。但世上没有根除紧张的有效办法,因为紧张无处不在。对付紧张的正确态度只能面对和包容,而不是排斥和逃避。正如,世上没有让你对冷水感到不冷的办法,只有把手浸泡在冷水里才能逐渐适应。
推论:强迫性恐惧不是强迫症本身决定的,而是对强迫的错误态度决定的。解决强迫性恐惧,不能依赖强迫的消失,而应改变对强迫的错误态度[3]——正确面对恐惧。
图2.2&恐惧对抗图
Fig. 2.2 A diagrammatic sketch of fight of fear
我们曾对多名强迫症患者进行体温测试。发现一名高二学生手指冰凉,体温显示16度,而当时室外温度接近40度,真是不可思议。体温怎会远远低于常温呢?我们突然想到了空调。正如空调可致室内降温,恐惧可使能量释放。正能量消耗了,体温自然下降。正能量流失越多,底气就会越少。而底气不足,就会心虚胆怯,处事缺乏弹性。这时,机体就会自动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陷入自闭。长期自闭,人格极易扭曲,敏感多疑,甚至步入极端[1]。
人的行为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运动器官等组织共同参与完成的,这些功能组织一旦出现故障或者配合不协调,思维就会失调,行为就会失控。
.1&器质性强迫
某些遗传因素可致强迫,严重脑外伤、昏睡性脑炎、颞叶挫伤、癫痫、老年痴呆、药物副作用等因素也可伴发强迫症状。譬如,舞蹈症、肌张力障碍、肌阵挛;刻板性运动障碍中的动作或自闭症患者的行为动作;以及癫痫发病时的活动[11]。我们把器质性原因引起的强迫称为器质性强迫。这类强迫属于医学范畴,不是本文研究的对象。
观察发现,大部分强迫症患者的脑细胞和神经系统的组织并无实质性损害。许多患者到医院做过CT扫描、X光检查,也查不出毛病[1]。虽说有患者接受脑磁共振影像检查,显示神经递质异常,但不能证明什么,就像前文所述的“体温下降”,只是强迫症发作期间的一种生理现象而已,没有疾病的意义。
.2功能性强迫
功能性强迫,是指人的思维或行为因为神经系统出现暂时性的失调(如传导神经堵塞)所造成的强迫现象。只要是人都有可能出现功能性强迫。功能性强迫是由于支配运动器官的神经系统发生失调或者运动器官暂时不能正常工作而引起的。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会协调交替进行。当大脑受到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的刺激(如惊吓、愤怒、恐惧、压抑、疲劳、内斗、持续紧张等),就会导致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过度兴奋,以致破坏神经系统的协调性,使之不能正常调节各器官的活动,如果表现在局部活动上就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在编制某个动作程序、发布命令、传递命令和执行某个动作命令等方面发生功能性失调而引起强迫。譬如,当人疲劳过度时大脑皮层不兴奋,神经中枢不活跃,导致在发出动作指令并经过神经传递到运动器官时发生了短暂性失调,最后导致动作滞后或重复等现象。另外,如果运动器官本身出现短暂性的失调也会引起强迫现象。如寒冷导致四肢不停抖动,牙齿颤抖不停。
我们把运动中枢系统受到某种刺激导致即时性失调而引起的强迫称为反射性强迫,而把运动中枢系统因其他原因导致阶段性失调而引起的强迫称为非反射性强迫&[1]。
.2.1反射性强迫
(1)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强迫
无论是谁,在严肃气氛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紧张、甚至发生强迫。这是由无条件刺激(或无条件恐惧)引起运动中枢系统失调而导致的无条件反射性强迫,是每个正常人都会发生的。主要包括:
惊恐性强迫:是指遇到突发事件而发生的强迫。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种强迫。
&压力性强迫:是指患者在恐惧、紧张、愤怒、压抑、尴尬、拘谨等有实际压力的场景下表现出的强迫现象。如不停搓手的动作。
(2)条件刺激引起的强迫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场景,在大多数人看来并不会引起较大情绪反应,但对某些人却会带来剧烈的情绪波动。譬如身患余光强迫症的小张同学,只要听到李老师骂人的声音——诱因,就很紧张,生怕自己又去余视别人,于是对抗、挣扎……继而不由自主地用余光斜视同桌——发生强迫行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小张曾有过被李老师点名批评(骂其斜视女同学)的创伤记忆。我们把这种由条件刺激(或条件性恐惧)引起的失控行为叫做条件反射性强迫或预期性强迫,它是患者特有的病态性强迫。
预期性强迫,顾名思义是指有预感下发生的强迫,离开了条件刺激,就不存在,因此具有一过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它包括强迫心理、强迫生理和强迫行为三个阶段。其中强迫行为又包括对抗型强迫(即显性强迫)和逃避型强迫(即隐性强迫)两大类。
除了少数强迫(如习惯、习俗、疾病引起的)外,通常人们只有遇到实际压力的场合才会发生强迫。而强迫症患者即使在没有任何实际的压力或者预警反应常常也会毫无理由地发生强迫(如突然入侵的念头),这让人很费解。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患者只要触及某些似曾相识的情境,即能唤醒记忆而引发强迫。就如一截烟头可引发油库爆炸,而烟头本身没有威力,只是引信而已。
图3.1&强迫形成图
Fig. 3.1 The formation of OCD
.2.2非反射强迫
在某一时间段,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跟谁说话,都可能发生强迫。譬如皮肤瘙痒不停的抓痒,受了惊吓四肢不停地颤抖、长期受精神刺激导致运动中枢和传导神经紧张过度而出现强迫等等,都属于非反射强迫。此类强迫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没有疾病的意义。只要慢慢调养,待失去弹性的神经系统恢复正常后,强迫思维或行为也就正常了[1]。
.3习惯性强迫
在工作生活中,人的行为常常会与现实环境结成某种关系,人们对此习以为常。我们把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称为习惯行为。譬如,有的人作报告时开场白总是重复着一句伴随语:“诶这个…这个…这个……”虽然报告人也知道这种伴随语没有表达意义,却习以为常,不以为然。
在行为过程中,如果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之间配合不协调,就会发生强迫或类似强迫的一种行为方式。前者属于动作协调问题,如肌肉器官动作跟不上行动指令而强迫;后者属于动作习惯问题。
协调性强迫
协调性强迫,是指个体由于缺乏锻炼、动作不熟、顾此失彼、不知所措、犹豫不决、行为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动作犹豫、停顿、重复等现象。它属于单纯的具有一过性的动作迟缓和拖拉现象。
3.3.2&模仿性强迫
它是刻意模仿强迫者的动作而形成的一种行为习惯。强迫具有感染性,只要跟强迫者生活在一起,很容易“感染”强迫症。儿童的模仿性很强,见强迫者行为怪异、滑稽可笑,更喜欢模仿。当亲友、同学和邻居中有强迫的人,就会成为模仿的对象。如果让儿童电视剧中的主角的强迫行为,将会有无数的儿童感染强迫。不难理解,在一些地区强迫之所以呈家族型的特点,并非遗传基因所致,而是模仿缘故。既然模仿而来,当然也可以再模仿而去。如果家长强行孩子改变行为方式,不仅改善不了强迫行为,反易导致心理压力,最终变成强迫症患者。
习惯性强迫
如果某种行为总是重复着出现,或者某种重复行为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易于强迫的行为习惯。由这种不良言语习惯导致的强迫叫做习惯性强迫。习惯性强迫者只要有意识控制行为,可以不致重复性的强迫行为。但在情绪激动时由于失去自我控制,强迫行为会更厉害。
必须理解的是,虽然很多人会重复的做一些事情,但是他们做这些事情并不一定是因为强迫。比如习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就寝、学习一项新技能以及宗教仪式都不是病态强迫行为。决定一个强迫行为是病态性的还是出于习惯、习俗是需要考虑这个行为产生的背景的。例如,每天整理排序DVD光碟8小时的人很有可能是在影碟店里工作人员,但是这个情况出现在其他场合背景下就会显得不正常。也就是说,习惯是可以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效益的,但是强迫行为带来的效果却是破坏性的[12]。
当“我要”和“我不要”相遇时就会发生冲突并出现思维或行为僵持乃至强迫。如果偶然发生僵持乃至强迫而耿耿于怀,以后就会对它注意起来,生怕再次发生强迫。而当它再次发生僵持乃至强迫,就会对此更加恐惧和关注起来,并在反复强迫和纠缠中强化了僵持乃至强迫的体验,强迫的症状因此而固定下来。我们把固定了的僵持乃至强迫现象叫做强迫“拐点”。
强迫症患者都有“拐点”。有的是强迫思维“拐点”,有的是强迫行为“拐点”。大部分患者都是在起心动念之间或动作的开始阶段出现拐点。有的开始顺利,但中间突然急转而下出现拐点。“拐点”是通过强迫反射建立起来的,这意味着越是练习着攻克“拐点”,越强化了它的记忆和反射[1]。譬如,强迫检查门锁的患者,潜意识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出门的时候我锁好了门没有?自表意识的另一个念头随之出现了:我肯定锁了门。显然这是一个矛盾或冲突点——“拐点”,接着就是没完没了的斗争。
正常人要做某件事,先由左脑编制动作程序,再由运动中枢给运动器官下达动作命令,后者接到命令后自动完成预定动作。由于运动器官在正常活动过程中的肌肉动作已成习惯,而习惯是由右脑掌控,所以在完成某一动作的过程中左脑和右脑分工非常明确:左脑只是下达任务就可以,至于如何完成任务,无需左脑参与,只要右脑直接调动运动器官去完成就可以。
在日常生活中,左脑需要认真编制动作程序,并且每一套动作都要和右脑默契配合才能达到动作娴熟。譬如要完成“检查门窗”这一套动作,运动器官接到命令后,立即报告掌管记忆的右脑相关中枢,如司掌四肢运动的运动神经中枢,这些平时记忆了大量检查门窗动作的神经中枢就会立即行动起来,调动运动器官自动完成预定动作。但此时,这些相关中枢的记忆库(潜意识)可能会向左脑发出安全警报:“检查门窗”会导致不良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报警呢?这是因为患者曾经“检查门窗”有过强迫的创伤性记忆。接着就看左脑如何对待这个突兀而起的报警。
强迫症患者有时不经意地顺利完成通过强迫“拐点”,而在平时是不可想象的。此时并非右脑不给左脑报警,而是报警了左脑无暇理会。事实上,病态性强迫往往都是在左脑(或显意识)严密监控下的产物。如果避开了显意识的监控,任凭潜意识发挥,患者往往不强迫。发现了这个规律,患者往往会把要完成的动作做得非常快,目的是为了逃避显意识的监控。但很多时候,他们没有那么幸运,因为显意识对潜意识的监控常常寸步不离,一旦接到了潜意识的强迫报警,显意识就会投鼠忌器:是去执行还是不去执行?如果去执行,可能会发生强迫,如此下去必然会加重强迫;如果不去,可能影响自己的切身利益。害怕什么,就会注意什么,显意识就会干预潜意识。若以“我不要”对抗“我要”,必然掀起更强烈的“我要”;若以“不要怕”对抗“怕”,必然掀起更大的怕;若以“不要关注”对抗“关注”,必然引起更强烈的关注;若以“不想对抗”去压制“对抗”,必然引起更强烈的对抗!若以“不要强迫”对抗“强迫”,必将激起更大的强迫。如此强迫与反强迫,无疑会把心理波动推向高潮。当心理波动的强度超过心理防线,就会打破预定动作的自动化。如果此时转移注意,让潜意识放手去干,运动器官的自动化又将恢复正常。所以,往往不是恐惧或心理波动本身导致了病态性强迫,而是在错误认知主导下的内斗导致了强迫。这也是为什么正常人有些紧张往往不强迫,而强迫症患者只要一紧张就会发生强迫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病态性强迫的实质不是动作本身存在问题,而是病态心理的外在反映。
.1&知道强迫
只要注意观察,很多正常人想事或做事也常常会出现反反复复的现象,只是自己不知道此乃强迫而已。不少人就这样带着强迫现象“稀里糊涂”地度过了幸福的一生。知道自己有强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界的提醒,如家长或周围人的提醒、暗示、叱责、惩罚、讥笑等。譬如,做错一件事受到了严厉的或不公正的惩罚,于是往往想证明给别人看而不断地重复干某件事;二是内倾性格所致。这种人对自己的一得一失都很在乎,一旦发生了强迫,难逃其“法眼”。一个身心发育正常的孩子,思维或行为难免会有僵持、重复,这些所谓强迫现象无非是人的本能反应、情绪反应或心思犹豫不决的结果,也是这个阶段的儿童常见的生理现象,并没有疾病的意义。孩子对自己的强迫本来没有自我意识,因而具有一过性。可有些家长时而提醒孩子注意强迫,尤其是被完美欲支配的家长,对孩子的强迫症特别在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惊慌忧虑,甚至大发脾气教训孩子:“你又强迫了!”“注意些!”“再来一次!”“下决心改!”“不要急,想好了再做!”等等。这样明察秋毫地关注,让孩子知道了自己有强迫,背上了不必要的思想包袱,若加上周围人的模仿、哄笑,就容易使孩子产生精神创伤。
.2&介意强迫
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强迫从不介意,他们觉得发生强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强迫是影响自己名利的绊脚石和污点,因而耿耿于怀。显然这是由错误认知导致的态度。对儿童强迫者来说,由于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认知,对强迫是否介意,主要取决于外部压力。
.3&注意强迫
介意强迫,必然就会注意强迫,就会想方设法地防止发生强迫。强迫症患者在强前(即强迫症发作前。下同),常常会把想完成做的动作先想好,甚至反复练上几遍,以为这样就能把不强迫的“把握”想出来或练出来。实际上,越注意越强迫,越练越严重,顺其自然反而不强迫,这就是强迫症的规律。注意的实质是怀疑和害怕,注意朝向哪,哪里必然变得敏感不安起来。和打字一样,如果把目光集中在指法上,打字就不会自然。注意动作,是要注意动作的目的,而不是注意动作过程。注意朝向实施动作的器官本身,动作肯定就不自然。
.4&寻找强迫
注意之后,就会寻找强迫。强迫症患者常常是持之不懈地、努力地“寻找”自己的强迫问题。不管找什么,只要有目的地寻找就容易找到目标。他们在搜寻强迫方面已达到“上乘”的功夫,能够把自己发生的强迫问题一字不漏地全部“找”到,连很轻微的甚至别人无法察觉的所谓强迫也不例外。完成某个动作,只要眼睛一闭,就知道几个强迫的拐点,可谓纤毫毕现[3]。
.5&对抗规律
一旦找到了强迫,就会大吃一惊,仿佛真的患了大病。为了检验这“病”是真是假,这里试试,那里练练,无事找事。折腾来,折腾去,当他们一次次确认自己有强迫,就会开始认定自己患了强迫症。
其实,每个人都有紧张和强迫的时候,因而紧张和强迫本身并不含有疾病意义,这本是不难理解的常识。而有些人偏偏把它看成是“病”,却偏要追求“我不能紧张,更不能强迫”,拼命地压制紧张,但又不能战胜它;发疯似地想消灭强迫,强迫却越挫越勇。他们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改变这个事实,就像不能改变赛跑时心跳加快、呼吸紊乱一样。企图以主观愿望去改变客观规律的人,没有不受到惩罚的。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失败的结果,加深了不良体验,强化了强迫的记忆。因此,不服从自然规律的态度是强迫恶化的主要原因。
.6&自我诊断
当丢人现眼、嘲笑、社会歧视等不良刺激从四面扑来,当他们心理斗得不可开交(强迫思维),当他们用尽了方法控制不了强迫行为,就会感叹:“啊!原来我是个强迫症患者!”给自己下了“确诊”,一头挤进了强迫症的队伍。
.1&最初原因
咨询中,多数人反映当初的强迫是因不良习惯而来,少数说是因生病、惊吓、挨骂、创伤、压力等原因造成的。还有不少人反映是强行纠正“左撇子”造成强迫症的。在对待强迫的问题上家长常常和孩子的看法迥然不同。一位孩子的河南的妈妈反映,孩子在小学时就有撕烂作业本的强迫行为,只是没有在意和提醒过。可孩子不知道自己小学有强迫,他只记得初三一次语文课发生了撕笔记本的强迫行为,招来了同学的关注和老师的批评,才开始闷闷不乐和耿耿于怀,最终发展成为真正的强迫患者。我们说这个孩子很小就有强迫,而患强迫症是从初三那一次强迫开始。
无论何时、何因发生强迫都是陈年往事,对患者已经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譬如,因某些疾病而引起的强迫,现在那些疾病早已好了,而你还在强迫;小时候一只狗把你吓成了强迫,现在那只狗早已死掉了,也不可能还会有另一只够吓到你,而你仍然在强迫。显然,最初发生的强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强迫症为何久治不愈。找出致病原因,对症下药,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2&强迫记忆
强迫症患者起初知道自己有强迫后,就像孙悟空见到“紧箍咒”,好奇地琢磨,把它套在自己头上,结果越摘越紧。这时患者才开始后悔,总想退回到对强迫症什么都不知道的“糊涂”状态,做梦都想忘记强迫症。事实上,不管有了什么记忆,就不可能消除。当然也就无法回到不知道的地步。只有通过“再认知”,对强迫的“再诊断”,来解脱对强迫的心理纠缠。
3&过度内倾
内倾是把注意力朝向关乎自己利益的方面。如关注自己身体上的一些细微变化,关注别人是否会嘲笑自己,关注某些东西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切身利益。显然,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向思维。强迫症患者大多有内倾性格。这样的人一旦发觉自己有强迫问题,就以为是一件稀奇的事,神经质地认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本来是暂时的具有一过性的强迫现象,对它高度关注,并想象自己患了病,逐渐地把它“捏”成了“病”。
从患者的自述中也能发现,他们在小时候性格也比较开朗、注意朝外,即使在生活中有些强迫现象,并不在意,但家长对孩子的强迫却很在乎。经过望子成龙的家长的“跟踪追击”和高强度的塑造,孩子的性格由外倾逐渐转向内倾。
不少研究者认为,女性内倾向的人数比男性要多得多,这意味着女性更容易患上强迫症;而男性面临的生存压力一般要比女性更大,按理女性患强迫症的实际概率比男性小。通过网络调查和咨询发现,女性和男性患者的比例基本一致。
.4&苛求完美
强迫症患者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强迫。常常对自己的强迫现象自责不已。他们不仅不能容忍任何环境下发生强迫,同时还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平静的心情。假若真有这样的人,岂不成了精神失常的人?强迫症患者总是以为世上只有他才有强迫而正常人都不强迫,世上没有比强迫更严重、更可怕的事情,这种“唯我独强(强迫)”、“唯强最大”的思想是强迫症患者坚守的堡垒。患者消灭强迫的欲望和行为没有止境,少了还要少,即使今天不强迫了,还要追求明天不强迫,后天不强迫,永远不强迫。“一次也不能强迫,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紧张焦虑”是强迫症患者一直追求却永远无法实现的主观愿望。
.5&错误认知
一件偶然的事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房子下方有个空调洞口,经常会有小鸟钻进来。一种求生的本能,小鸟看到明亮的窗户,以为那是出去的通道而飞过去,结果撞死在玻璃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置身屋外,很容易发现墙上的洞口,而身在其内却迷茫了。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强迫症患者,他们何尝不是这样,自以为聪明,还要死撞南墙不回头!几乎没有一个患者会觉得自己的认知有错,反而自以为对强迫症了如指掌。
他们认为,知子莫若父,知我病者莫若己。自认为道理都知道,就是难以做到——知易行难。因而他们总是把问题归咎于强迫和客观原因,从不反省自己的主观认知问题。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强迫的客观存在对患者构成的实际伤害。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成长遭遇等。然而,同样的伤害,正常人却能换个角度去看,这值得患者去思考和反省。所以对人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客观刺激本身,而是人们对它的态度。这是打开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其实,大多数患者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并不比正常人差,只是表现在强迫这一点上却陷入了迷茫,固执地抱着偏见。既然被强迫“迷”住,对自己和许多客观事物就会失去判断能力,因而表现在强迫问题上的一切情感活动都是夸张的、错误的。他们朝思暮想获得解脱,却坠入迷宫,左冲右突,始终找不到出口。
在患者眼中强迫为何会变得越来越忧郁,越来越恐怖?这是因为条件反射不断强化和泛化的结果。就如擦除灰尘一样,客观上灰尘越擦越少,主观上灰尘反而越来越多。常擦洗,虽然暂时擦除了灰尘,却擦亮了眼睛——把自己训练成“火眼金睛”。遇到烦恼,大多数人都是带着烦恼去生活,在生活中解决烦恼;而极少数人总想先消灭烦恼,再回归生活,结果反被烦恼束缚。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强迫症患者总想解决强迫这个烦恼,反被强迫症牢牢束缚。这就是作茧自缚的道理。
.6&心理障碍
形成了“唯我独强”和“唯强最大”的思想,就会对强迫产生恐惧、焦虑和忧郁等心理。既然强迫现象人皆有之,那么正常人发生的强迫现象与的强迫症患者发生的强迫有什么区别呢?从现象本身来说,都是反反复复地想一件事情或反反复复地做一件事情,没有什么区别。从发生强迫的数量和轻重来看,许多轻微强迫患者尤其是隐性患者,甚至比大多数正常人强迫现象还要少,他们的强迫现象少到小数点,轻得像空气,但心理问题却很重;还有许多借助药物控制的患者,表面上很正常,强迫被遏制住了,但其内心依然很苦恼,因而从表面上无法区分他们。正常人虽然或多或少的存在强迫,却毫不介意,这样的人即使强迫再多也不成为强迫症患者。可见,正常人与强迫症患者的区别,不是决定于强迫现象的有无或多少,而决定于对待强迫的认知和态度。错误认知才是强迫症的心理障碍。只要有心理障碍,不管强迫现象多么少,都是强迫症患者;反之,不管强迫现象多么的多,只要没有心理障碍就不成为强迫症患者。
这个结论出乎意料地告诉人们,强迫心理和强迫现象的多少往往不成正比。或者说,强迫现象越少强迫心理往往越重,强迫现象越多心理问题反而越轻。因而降低强迫心理的根本途径不是依赖减少强迫现象或者回避环境压力,而是转变对强迫或者环境压力的态度。这一结论能有效区分强迫症患者与非强迫症患者,为强迫症的临床诊断、心理干预和等级鉴定提供理论参考。我们在张景晖的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强迫现象+心理障碍=强迫症”观点,奠定了强迫症心因性理论的基础,并创立了解决心理障碍为核心的“正见疗法”,为强迫症研究和治疗开辟了正确航向。
本文可以清晰地看到强迫是怎样形成和发展成为强迫症的简略过程:偶尔或习惯性强迫(常态性强迫)→知道强迫→介意→注意动作本身→寻找强迫→找到强迫→惊讶不止→高度警惕→进入临战状态→努力防止强迫→越防越重→千方百计地斗强迫→屡斗屡败(若+嘲笑、歧视等压力+耿耿于怀的态度)→强迫阴影(若+强迫信号)→强迫预感(若+对抗和压制的错误态度)→恶性强迫(若+耿耿于怀的态度)→新的强迫阴影(若+强迫信号)→病态性强迫……病态性强迫+耿耿于怀的态度→强迫症。可见,强迫发展变化的全部关键都指向错误认知。
真相已浮出水面。强迫症既不是生理原因,也不是习惯或环境压力所致,更不是胆小爱面子的心理缘故,而是错误思想认知主导下的结果。
强迫症生理缺陷论者,看不到强迫症的真相,才会把暂时的生理现象当成强迫症原因;强迫症习惯论或环境决定论者,忽略了认知的力量,从而把一切问题归结于客观存在。殊不知,强迫症患者,哪怕十分严重者,也有不强迫的时候,也有正常生活的潜力;不知世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强迫者不会因强迫而痛苦的客观事实[1]。环境决定论者仅仅借助于“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解释患者的行为和设计治疗方法,既不探求患者对强迫的认识、态度和人格方面的原因,也不重视患者的认知、信念、动机和意志等因素在治疗中的作用。他们只注意强迫症行为以及引起这种行为反应的刺激,而忽视患者在刺激到强迫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认知过程,主观臆断地把可能性说成必然性。这样设计出来的治疗方法,虽简单易行,却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症状性治疗[13]
[1]。实践告诉人们,认知在行为中往往起重要作用。不改变错误认知和态度而单靠行为治疗,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强迫问题的。现在的强迫症治疗,从理论指导到具体方法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许多强迫行为治疗专家已放弃了极端行为主义理论,重视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中介调节因素的作用,认为扰乱人精神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人对事件的判断[13]。这一观念的转变,为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强迫症并非绝症,只要方向正确完全可以治愈。强迫症难治,是因为心理障碍在暗中支持它。只要铲除心理障碍,最大限度地把强迫现象孤立起来,强迫症就会不攻自破。若再进行科学的辅助性的行为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换句话说,要治好强迫症,必先转变观念以切断强迫症恶化,再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改变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其实,很多问题一开始就像一层很薄的窗纸,由话语轻轻一点,就能捅破。只可惜许多人往往弄不清事情的真相,导致问题越来越复杂。
不难理解,患者在生活中受挫(强迫现象),在想象中成影(强迫阴影),在对抗中成形(强迫症)。因此强迫症者在思考中解脱,在接纳后释放,在生活中疗伤。
经过3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笔者总结了一套强迫症心理治疗的原理与方法——秋水理论(又叫“正见疗法”)。秋水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采用逆向思维,颠覆了传统理念,深刻剖析了强迫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机制,揭示了强前、强中(强迫发作过程中)、强后(强迫发作之后)的心理活动规律,澄清了认识上的许多误区,最后从“改变错误认知、切断强迫思维、淡化心理阴影”三个方面对强迫症治疗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康复之路清晰可见。
秋水理论的基础是认知,其核心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无为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盲目对抗强迫的方法最多暂时有效,最终都会失败。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既不逃避强迫,又不与之正面对抗,即大胆面对,聪明迂回,过后全都接纳,或者说,强前藐视强迫,强中重视强迫,强后接纳强迫,强迫症便可自愈。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秋水理论不是传授对付强迫现象的方法或技巧,而是从强迫症原理入手。因为方法或技巧只能奏一时之效,以后还会问题不断。只有掌握原理,才能出神入化地创造各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创造出来的方法浑然天成。这就是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诠释。
秋水理论的宗旨也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但强迫症者都是一些刨根问底、穷思竭虑、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要使这些人“放下”执念,回归现生活,绝非易事。所以对患者而言,“放下”无异于脱胎换骨的重生;对心理工作者来说,要使患者“放下”,无异于构筑一座浩瀚的思想灵魂工程。这恐怕是“正见疗法”的最亮点。
条条道路通罗马。你可以从北京绕道南极到达罗马,也可以直飞到罗马。神经质类症者最终都会放下。如果这种放下需耗费数十年,还有多少现实意义?心理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是采用心理疗法帮助患者尽早摆脱心理困惑,缩短自我折腾的时间,而不是让患者忍气吞声、苦苦挣扎,更不是靠药物麻痹痛苦。因此方向比治疗更重要。
不曾拥有,何谈放下!所以佛说,要放下,必先看破。只有对自己病症的前因后果,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死心蹋地的放下;而不是不明不白地被迫接受一些大道理,否则就像玩太极,绕来绕去最终绕回原地。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远。没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仅凭自己瞎摸索,看破谈何容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遵循规律,掌握道法,就没有降服不了的心魔。只要看清强迫症的本质,掌握了它的规律,谁都可以获得完全康复。
心病只有心药医。所谓心药即用开心的言词,给病人热情的指导、耐心的启发和深刻的批判,打开心灵大门,触及最深层的内心世界。这需要从源头到末尾去分析和梳理问题的因果关系,使之明白,强迫症乃昨日因、今日果,一切苦果皆由心生,丝毫怨不得别人。并且抽丝剥茧地撕开强迫症的层层面纱,让患者看清问题的真相,由衷地感悟以前是多么的无知和固执,从而自觉地放下对抗,反思主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内在世界的内容,也只有从内心深处挖掘思想病根,才能走出重围,这对强迫症的康复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治“心”之道,犹如治水之道。既要顺从水的自然流向(顺天道),又要避免由此导致的泛滥成灾(行人道)。只有顺天道,行人道,方为帝王之道;如果逆天而行,必遭天谴。
只有掌握真相,才能把握方向。强迫症的科普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遗憾的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研究强迫症的官方机构,而在西方许多国家早已普及,这对我国的1500多万名受强迫症困扰的患者是不公平的。
解开一个心结,温暖一户家庭,和谐一片社会。让心理疾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广大心理工作者的神圣责任。但愿不久的将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特种教育机构能开设《强迫症与心理》这门课程,也希望“正见疗法”能造福更多受强迫困扰的人们。
感谢这场强迫之劫给我带来的心灵洗涤;感谢我的失败,没有失败的痛楚,就没有我的大彻大悟;感谢我的朋友,也感谢所有给过我讥讽、责难和非议的人,是他们让我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完成强迫的研究和实践,让我迎来了苦尽甘来的酣畅淋漓!感谢我的心灵导师张景晖先生,没有他的指导,我至今恐怕还在强迫的苦海中挣扎。感谢秋水理论的广大受益者,没有他们的实践就没有秋水理论,更没有“正见疗法”。感谢余干县公安局的领导和同事,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感谢知名中医针灸专家、《家庭穴位保健法》一书的作者张宏昌先生对我的关心和鼓励。
[1]&袁运录,袁媛.&口吃原理与康复[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
[2]&张景晖.&口吃的矫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5-25.
[3]&周瑛,胡玉平.&心理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80-81,149-150,162-164.
[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disorders : DSM-5 5.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5] Goodman, WK; Grice, DE; Lapidus, KA; Coffey,
BJ.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The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September ): 257&67.
[6]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disorders : DSM-5 5.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7] Bynum, W.F.; Porter, R Shepherd, Michael.Obsessional
Disorders: A Conceptual History. Terminological and
ClassificatoryIssues.. The anatomy of madness :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 London:Routledge. 7.
[8] Hollander, E Dan J. Stein. Diagnosis
andassessment//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nforma Health Care.
[9] Null, Gary.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GetHealthy Now.
Seven Stories Press. .
[10]&约瑟夫&墨菲(Joseph
Murphy).&潜意识的力量[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121-122.
[11] Mineka S, Watson D, Clark LA. Comorbidity ofanxiety and
unipolar mood disorder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8,
49:377&412.
[12]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2005). [引用日期].
[13]&Richard Gerrig / Philip
Zimbardo.&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59-163,400-40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治疗强迫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