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医院跟大夫要求检查遗传基因 为什么大夫给开的染色体检查 这俩一样吗

1、头胎,孕26周胎儿羊穿结果显示第17号染色体p12处缺失1.34M,且多次超声均看不到左肾或肾异位,已引产; 2、之后我与爱人做染色体检查,结果显示我的第17号染色体p12处缺失1.34M,也就是说胎儿之前的致病基因是完全遗传了我的(父源性); 3、我目前32岁,暂未表现缺失该基因片段应该表现的症状。我父母基因染色体情况目前未做检测暂不得知。 4、想咨询我和爱人之前做出的引产决定是不是太唐突了?我查询资料得知,如果父母一方携带致病基因但未表现或呈良性表现,孩子若遗传了该致病基因,那么多半也是未表现或呈良性表现; 5、想咨询以后我和爱人要孩子的话是不是只能通过进行第三代试管了?正常受孕是不是不能生出健康的胎儿了?想认真听下您的意见和建议。 6、想了解之前你所接诊过的类似病历的情况,特别是孩子生下来后目前的生活状况。因为我还是偏向于正常受孕,能不做试管就先不做,想赌一下。

1、我查询资料得知,该致病基因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想咨询一下到医院做什么检测可以知道我携带的致病基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如果是杂合体,那么说明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生出健康的宝宝。是这样吗杨医生?

本人工作经常接触化学药品及有辐射的仪器设备,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基因病变的?

问诊建议 杨季云医生给出

诊疗建议由医生根据当前病情给出,仅适用于本次问诊

孕26周胎儿羊穿结果显示第17号染色体p12处缺失1.34M,遗传自父亲,多次超声均看不到左肾或肾异位,已引产。咨询再发风险及生育。

1.胎儿第17号染色体p12缺失1.34M,遗传自父亲。该CNV的致病性是明确的,与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相关。HNPP的疾病症状在你的报告中有了详细的描述。但该病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不同个体之间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症状很轻或几乎没有症状,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等。即使同一个家庭的不同患者也会有症状轻重不等的情况。因此,无法准确预测胎儿出生后是与你一样不会有明显的疾病症状还是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不能因为该CNV遗传你,就得出该CNV是良性的,或胎儿不会患有疾病的结论。2.你本人为致病CNV的携带者,每次生育,该致病CNV遗传给后代的概率为50%,因此,对于携带此类CNV的胎儿,是否需要终止妊娠,依据再次生育再发风险为50%,你们对可能出现疾病的接受程度,由你们夫妻自己决定是否继续或终止妊娠。3.每次生育,后代遗传该CNV的概率为50%,有50%的概率不遗传。你们可自然受孕,孕期行产前诊断。也可以通过胚胎植入前诊断,也就是三代试管婴儿辅助生殖。

杨季云医生团队与患者的交流

问诊中医生回复仅供参考,正式建议及处置方案需见诊疗建议

1.胎儿第17号染色体p12缺失1.34M,遗传自父亲。该CNV的致病性是明确的,与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相关。HNPP的疾病症状在你的报告中有了详细的描述。但该病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不同个体之间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症状很轻或几乎没有症状,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等。即使同一个家庭的不同患者也会有症状轻重不等的情况。因此,无法准确预测胎儿出生后是与你一样不会有明显的疾病症状还是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不能因为该CNV遗传你,就得出该CNV是良性的,或胎儿不会患有疾病的结论。2.你本人为致病CNV的携带者,每次生育,该致病CNV遗传给后代的概率为50%,因此,对于携带此类CNV的胎儿,是否需要终止妊娠,依据再次生育再发风险为50%,你们对可能出现疾病的接受程度,由你们夫妻自己决定是否继续或终止妊娠。3.每次生育,后代遗传该CNV的概率为50%,有50%的概率不遗传。你们可自然受孕,孕期行产前诊断。也可以通过胚胎植入前诊断,也就是三代试管婴儿辅助生殖。4.依据你们的检查结果,可以认为是杂合。

我们这个情况做试管的话可以生出健康的胎儿吗?费用大概多少呢?

三代试管婴儿是预防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当然能生育正常小孩。费用取决于活检胚胎数量。至少7万左右可作为参考。

杨医生,你是从哪里看出我的这个致病基因是杂合体的呢?

人染色体一般都是两个拷贝,你的报告中显示17p12del一般指缺失一个拷贝,即还有一条染色体是正常的。也就是你所说的杂合

擅长: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单基因遗传病(如多囊肾、血友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地中海贫血、脊髓性肌萎缩症、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软骨发育不全、脆性X综合征及脆性X相关性卵巢早衰、苯丙酸酮尿症、非综合征性耳聋及其它单基因病等

}

作者: 发布时间: 13:55

一个来自中国,吃中国饭长大,曾是最有天赋的指挥家;而另一个来自美国,过着和我们文化不同的生活,是有名的演员。

很难想象,八竿子都搭不上边的两个人,连性别都不一样,却有着几乎一样的外貌。

脸圆圆的,但比较扁平,还有一个塌鼻子;

眼间距宽,眼睛像杏仁向上倾斜,眼角上挑;

身高也不高,四肢和脖子粗短,后脑勺也比较平;

无独有偶,在网络上曾非常流行一个视频:一个53岁的儿子和一个88岁的爸爸,分别5天后在机场相聚的画面。

场面非常温馨感人,感动万千网友,其中的主人公“儿子”,也和曾是指挥家的舟舟,以及《美恐》参演者杰米·布鲁尔,几乎是一模一样。

没有任何关联的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为什么长相会如此相似呢?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因为,他们都是一种疾病的患者,被称为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也叫作21-三体综合征,很多地方也称“国际脸”,因为全球的患者,长相都很相似。

这是比较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的疾病,病灶出现在人体的21号染色体

最早描述是在1866年,美国医生约翰·朗顿·唐发现,这些患者拥有相似的面部特征。

医生发现患者面部比正常人宽,眼睛小而上挑,这些特点和蒙古人种有相似之处,在当时便称这种病为“蒙古症”。后来觉着这种叫法,有歧视的含义,便取消这个说法,改叫“国际脸”。

直到1959年,才知道唐氏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在于21号染色体。

众所周知,我们人体有23对,也就是46条染色体,而唐氏综合征的患者,其中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

因为是唐医生发现的,因此最终命名为Down综合征,音译就是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会有什么症状?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相似的外形;

前面提到的舟舟和女演员杰米·布鲁尔,可以说,在人群中是不幸的,但在众多唐氏综合征患者中,他们又是幸运的。

因为,除了他们共同拥有的面部特征外,很多患者还有其他更严重的症状:

1、嘴巴处于半张的状态,很容易流出口水;

2、智力低下,智商只有25-50,生长发育缓慢或者障碍;

3、男性不育,女性少数有生育能力,但很低;

4、一般伴随其他畸形症状,例如心脏病、白血症和免疫力低下等等,甚至有可能在30岁后就出现老年痴呆症状,失去说话的能力。

为什么会出现相似的外形?难道他们缺少遗传父母外貌的基因吗?

显然不是,俗话说,七分靠基因,三分靠后天。

唐氏宝宝之所以如此相似,是因为他们的21号染色体出现异常。

基因出现异常,导致出现相同的症状,尤其是在面部特征。眼睛、鼻子和脸特征相似后,很容易给人一种:“哇,他们长得好像!”

因此,并不是父母没有把外貌基因传给自己的孩子,而是因为一颗老鼠屎(异常的21号染色体),直接导致整个个体的运转异常,最终体现在外形上。

唐氏综合征,可以提前检测吗?

当然可以,尤其是现在提倡优生优育。

一般来说,孕妇在14-20周,要进行“唐筛”,目的是通过血液检测的结果,结合孕妇的其他情况,来判断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系数。

根据已有的医学经验,孕妇的年龄和患病几率是有关系的,20-24岁患病几率是1/1250,到35岁为1/400,到40岁为1/106,到45岁为1/25, 49岁为1/11。

看到这里,年龄大的女性也不要害怕,因为现在医学上有很多项目可以检测的。

我生孩子的时候,年龄也不小了,当时先做的唐筛,结果显示有一点点高风险,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无创DNA。

一开始也是排斥的,因为周边的朋友都是这么说:“不要担心,我当时也显示高风险,但也没事,怎么可能你运气这么不好,就有事了,医院就是想多赚钱,你看我就多花了好多钱。”

好在我没有被这些话劝退,最终还是做了无创DNA检测,结果显示是好的,医生也不建议再做检查了,现在宝宝出生,目前都是正常的。

很多医生会建议孕妇直接做“羊水穿刺”,羊水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系数很低,是这三种检测中,效果最好的。

唐筛,只是评估的一种结果,不是最终的诊断,而无创稍微准一点,只有羊水穿刺才是最终的诊断。

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遇到很多妈妈,心大到肚子很大了,一次产检也没做过,理由是:我觉得自己身体没什么异常,宝宝肯定也不会有问题呢。

不评价其他人的行为,用数据来说话:

我们国家,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600 ~ 1/800,也就是说,平均20分钟就有1个唐氏宝宝出生。

2015年,全球有540万人患有唐氏综合征,27000人因此死亡,而在1990年,死亡人数是43000人,已经明显下降了。

你还觉得检查没有用吗?

唐氏综合征是没有办法医治的,因为病根在基因。

随着人们对这种疾病的关注越来越多,唐氏综合征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他们是折翼的天使,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很多国家也推出了针对唐氏人群的教育和培训,虽然并不是所有人做到了“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但还是有人实现了,而且在一些领域里,发挥了常人比不上的才能。

最重要的是,请认真对待每一次产检,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孩子负责。

}

专长:功血,子宫息肉,子宫肥大,阴道毛滴虫病,避孕后闭经综合征,阴道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遗传基因筛查医院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