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治疗护理,护理我老爸,怕你们不明...

PPT代做/美化/设计
简历代做/设计/改写
Excel数据报表定制-->糖尿病足日常护理要点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之一,目前,不尚无满意的治疗痛性神经病变的方法。有用的方法包括加强代谢控制和使用简单的止痛剂,三环类的抗忧郁药或抗惊厥药来缓解痛感。可让病人相信疼痛不是导致截肢的原因。  糖尿病足该如何做好脚部护理  1、避免伤着脚。鞋袜要柔软宽松,清洁舒适,大小适中,透气通风。即便在家里,也不要光脚行走,不穿露脚趾的鞋外出。  2、用热水泡脚。每次不超过10分钟,水温以用手腕试感觉不烫为度。洗脚时不宜硬搓,选择腐蚀性小的香皂等清洁剂。每次洗脚后要擦干,特别是趾缝。及时修剪足指甲、胼胝,但要避免碰伤出血,造成感染。  3、天天做足操。糖友每天只要抽出5分钟,就能帮助改善双脚的血液循环。  糖尿病足应该如何饮食?  感染、溃疡或者深部组织的破坏等等都是糖尿病足患者特点,发现糖尿病足疾病以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同时也要做好糖尿病足饮食注意,做好双管齐下。如何进行类植物制成糕饼等纤维食品,是病足患者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健康食品。  2、脂肪:病人的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为,如60公斤体重的患者,每日应摄入的脂肪在36克以下。  3、:对病足患者,每日保证200~350克的主食,如米、面等含有丰富的糖类,是糖尿病足患者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4、蛋白质:糖尿病足患者的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应比一般人要高,如60公斤体重的患者,每日应摄入蛋白质90~120克,才能保证每日需要。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全部评论我的健康中心健康热图
分享这段文字:【图】冬季下肢发冷 警惕糖尿病足|冬季糖尿病足的护理_SamuelCooper_图老师疾病百科|
冬季糖尿病足的护理
夜间脚冷、脚痛等症状,许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当成是“老寒腿”,或者以为是腰椎疾病所致,其实出现这些症状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一般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却是极其危险的“糖尿病足”信号。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对
冬季下肢发冷 警惕糖尿病足
夜间脚冷、脚痛等症状,许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当成是“老寒腿”,或者以为是腰椎疾病所致,其实出现这些症状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一般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却是极其危险的“”信号。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最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的时间。特别是不少老年人都有腿冷和腿痛的情况,如果患有糖尿病则要注意是否有糖尿病足,因为腿脚疼痛也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冬季下肢发冷,要警惕糖尿病足60岁的刘师傅患有糖尿病已经有十年了。这个冬天,因为脚后跟皲裂,出现了一个很小的裂口。刘师傅起初并没有在意,没想到一个礼拜之后,裂口处已经破溃流脓,疼痛难忍。到医院后,医生建议他住院进行抗感染和清创治疗。但住院一个月间,这个小破口,破溃的面积也越来越大。此时医生才想起来,如此严重的感染可能和糖尿病有关,进行调整血糖等治疗。但未能进一步控制感染。两个多月后,他的破溃处从脚后跟一直到脚心,烂掉的半只脚都能看见骨头。患者来南京后多方打听,最后才来到解放军454医院内分泌科,科室专家通过综合治疗,积极为刘师傅“保脚”。“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使足部失去感觉,并出现畸形和血管病变,使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因此容易发生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最后有的需要截肢。”解放军454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爱萍告诉记者,糖尿病足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发病,冬天天冷,血管收缩,也会导致原有病变的加重。一些中老年人出现了行走一定距离后就腿沉、腿酸、腿痛、休息后有所缓解的症状,即“”;还有人在夜间出现脚冷、脚痛等症状。许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当成是“老寒腿”,或者以为是腰椎疾病所致,其实出现这些症状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一般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却是极其危险的“糖尿病足”信号,此时患者就要考虑到,自己是否患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了。足?一,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是避免、阻止或延缓血管神经病变的前提。二,戒烟,因为吸烟可造成血管痉挛而加重缺血。同时也要避免被动吸烟。三,注意足部卫生。每天要查看足部和趾间有无水泡,抓伤或皮肤破溃。要特别注意检查脚趾缝及脚底,因为小小的裂伤都会引起感染,经久不愈;轻微的损伤也可能是严重坏疽的开端。糖尿病人由于脚部或丧失,所以有时受损伤了可能还不知道,因此有必要每天检查一次双脚。四,大多数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形成,与患者站立或行走过程中,溃疡部位反复承受的较高压力直接相关。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有足部血供不足、神经损伤或脚部畸形,都需要倍加注意。选择一双舒适合脚的鞋来保护你的双脚。穿新鞋,尤其是新皮鞋,开始时应短时间试穿,使脚慢慢适应新鞋,并应随时仔细检查脚上皮肤有无红肿、擦伤,即使有轻微的损伤。五,要选择合脚的棉线袜或毛袜,要勤洗袜子。不要穿有松紧口的袜子,以免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六,不要用热水泡脚。正常人脚一接触烫水,就会马上缩回来,这是一个保护机制。而糖尿病足患者的温度觉很差,往往会被烫伤,起水疱。水疱一旦破溃感染,就是严重的糖尿病足部溃疡。“冬天热水泡脚,水温不能超过37℃。”王爱萍主任强调说。泡足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地擦干,特别是脚趾缝间要避免擦破。擦干后涂上润滑油,以保护皮肤的柔软性。七,勤修趾甲,趾甲不要剪得太短。要妥善治疗胼胝、鸡眼和足癣,脚上表皮要擦破时,不要用指甲去撕。八,天气寒冷时可多穿双袜子或晚上使用护脚套,不能使用电热毯及热水袋。九,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早发现血管病变,及时给予治疗,防止发展成糖尿病足。糖尿病足通常分为五级0级:溃疡的高危人群,如足底老茧、“脚气”、脚畸形、裂口等1级:已有溃疡,但是还没有感染,比如外伤、烫伤等2级:有溃疡,且已经有感染3级:有溃疡,有感染,且骨质也已有破坏4级:足趾有黑色坏死了5级:全部足坏疽了所以,糖尿病人预防足溃疡应该从0级开始,有0级的表现应该抓紧看医生
“脚发冷”需警惕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病也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要及时的控制治疗这种疾病,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病的症状表现。  1、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以四肢末端为主,下肢多于上肢,出现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感觉异常常先于疼痛出现,多从四肢末端上行,出现麻木、蚁行样、发热、怕冷或触电样感觉,并有“袜套”样感觉迟钝,即所谓“无痛足”,这是糖尿病足病的症状表现之一。  2、糖尿病足病的症状还会表现出肢体缺血症状:早期患者常有肢体发凉、怕冷或怕热、麻木、疼痛,在寒冷季节或夜间加重。有的患者首先出现间歇性跛行,提示有较大血管病变引起下肢的缺血。随着病变进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间跛距离日渐缩短。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进一步加重时,会出现静息痛,疼痛多发生在足趾及足的远端,平卧休息时疼痛加剧,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下肢下垂时由于重力作用,肢体血流量增加,可以适当缓解疼痛,因此不少患者常常强迫性坐位睡觉,导致下肢继发性水肿,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3、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微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为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轻度的外伤(包括抓痕、皲裂、挤压等)即可成为细菌侵入的途径。因局部防御机能薄弱和神经功能障碍,感染会沿肌间隙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脓液和腐败组织,形成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甚至感染骨质发展成为骨髓炎。感染严重者,可引发全身性感染。感染可加重局部微血管病变,使皮肤细小血管栓塞而促使坏疽迅速扩展,二者互为因果。这也是糖尿病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高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秋冬季糖尿病足多发 糖友应常检查足和下肢
霜降一到天凉了,很多人尤其中老年人,习惯每天晚上泡脚,他们认为烫脚解乏,舒筋活血,又能治疗很多下肢血管病。但是糖尿病人秋冬泡脚不多加注意容易得糖尿病足你知道吗?秋冬季节糖尿病人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让图老师小编为你解答。秋冬季糖尿病足多发秋冬是糖尿病足高发期,不少糖尿病足患者容易形成斑块、血栓,导致管腔狭窄、闭塞、致肢体远端缺血,以至于他们天一冷就会觉得脚冰冰凉的,所以很多人喜欢泡个脚,但由于他们对温度不敏感,就很容易被烫伤,而一旦烫伤,哪怕是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水泡,也会导致足部感染、溃烂,严重的就只能截肢了。另外,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穿着衣物较厚,皮肤与衣物、鞋袜的摩擦增多,又较缺乏润滑,也是糖尿病()足的多发季节,创面的高糖环境会加重创面的细菌侵害,由于糖尿病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减退、麻木,常常容易导致早期的创面病变不易察觉而加重。天气寒冷又会使肢体的末梢循环不良,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得不到及时的营养支持而导致愈合减缓。所以,及早发现、明确诊断、规范治疗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要在积极进行饮食调节和降糖治疗的前提下,保护好自己的双脚。常见的外伤多由修剪指甲、鞋袜挤脚、脚气发作等引起。糖尿病患者泡脚的注意事项如果你腿脚感觉冷,则是由于血管闭塞,泡脚时可以用点活血的药材;如果是神经病变则会感到双脚麻木、刺痛,则可以用些药,增加神经营养。专家提醒,要泡脚,水温不要过高,切勿烫伤。此外,每天用温水和中性肥皂盒温水洗脚,注意洗净趾缝。趾甲前端应剪平错光,防止其向皮肤内生长。糖友秋季如何预防糖尿病足1、进行适当的运动,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散步、快步、原地踏步、提脚跟-脚尖运动、弯膝-下蹲运动、甩腿运动等运动,每次30min。运动时以不感觉足部疼痛为宜,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2、平时注意抬高患肢,尤其是睡眠时更应注意下肢体位,确保下肢血液运行畅通无阻,利于下肢代谢产物的及时排除。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要注意保暖,保证足部血液循环。避免长期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3、鞋应该选择轻巧、柔软、透气性好,鞋尖宽大鞋头距足趾有一定距离,不挤压脚趾,大小合适能够系带的平跟厚底鞋。穿鞋前应检查是否有小沙粒等异物,以免伤及足部皮肤。新鞋不可一次穿得太久,初穿时应先试穿半小时,以后逐步增加穿用时间,使脚部慢慢适应新鞋。专家提醒,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要每天检查足和下肢,看看足趾间、足底是否有创伤、发红、感染、磨损、流液、肿胀和擦伤。如不能看见自己的足底,可以使用一面镜子或请别人帮忙。发生足部外伤或感染时,应及早去医院治疗。
脚发凉 要警惕糖尿病足
  天气变冷时,很多血液循环欠佳的老人或者女性会觉得手脚发凉。身体基本健康的人只要多穿件衣服、用热水泡泡脚就能缓过来,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  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的足部发凉、麻木、有些青紫,就可能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特别是一只脚凉一只脚正常,更要引起重视。  此外,糖尿病足还有个早期信号“间歇性跛行”,也容易被患者忽视。具体表现为走一会儿路就会感到双脚疼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下,休息后在走路,用不了多久又会疼痛。  为了尽早发现并阻止糖尿病足的恶化,建议糖友每年至少到医院检查一次足部神经和血管,高危人群检查周期应缩短:患者还应每晚检查自己的脚,一旦出现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如局部疼痛、水疱、溃疡时,必须要到医院就诊。
糖尿病足的冬季防护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容易诱发足部病变,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纪蔚教授介绍,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对下肢而言犹如沾满汽油的棉被,只要一点火苗,就会迅速起火蔓延,或溃烂,或坏死,最终导致截肢而致残。  有不少患者常常认为糖尿病足溃烂离他甚远,其实看一看这样的数字很可能令我们触目惊心:约15%-2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其中33%会因下肢缺血坏死面临截肢。病程超过10年,又长期控制不好血糖,或是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的中老年人,是糖尿病足重点攻击的对象。  为此,张纪蔚教授提醒患者:若你出现以下的症状,如感觉到下肢麻木、刺痛、脚底下有踩棉花感,以及出现足部发凉、皮肤发暗、、下肢行走间歇性疼痛、夜间疼痛等症状,就要想到自己是否患糖尿病足了。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足患者来说,用些药物抗感染、局部清创就可以了。而病变严重的人多伴有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单纯靠药物治疗就不行了,还得配合外科手术。此外,糖尿病足的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国际上的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其主要是在足部病变刚开始的时候,就进行血管介入治疗,这样就能有效提高保肢率。微创介入治疗的住院周期短(绝大多数的病人能够在当天出院,或者第二天出院),在高龄、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中也可应用。  冬季是严寒的季节,有些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良的中老年患者下肢及足部症状会加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引起,所以要特别注意。
相关疾病百科推荐
钱老板板分享经验35
我未娶3你未嫁3分享经验40
爱臭臭永远分享经验29
赤道旱鸭子分享经验39
那夜520分享经验17
zkh1986smile分享经验16
生活百事通8分享经验5
不哭的孩子789分享经验5
Vivienda分享经验4
倾国倾城恋fly分享经验5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刘玉&&&&作者单位:300163 天津,天津市东丽区程林医院
【关键词】& 糖尿病
&&& 糖尿病足(足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染,感觉障碍,合并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糖尿病足部病变、溃疡、坏疽甚至截肢[1]。如何教育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导致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危害性,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加强预防保护意识,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 1& 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 1.1& 血糖控制不良& 糖尿病代谢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但糖尿病时的高脂血症、高血糖症及其所产生的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可通过促进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及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周围血管病变的发展,同时高脂血症和神经结构蛋白的非酶糖基化还可通过破坏神经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促进神经病变的发展[2],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周围神经营养障碍而变形,血糖控制不良还可影响伤口愈合,因血糖增高时,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受损,转移因子不能相应的增加以促进伤口愈合[3]。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良者比血糖控制正常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率可高出两倍,因此血糖保持正常范围,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糖尿病足。
&&& 1.2& 足部损伤因素& 糖尿病足是在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部损伤引起感染、溃疡、坏疽,最后截肢[1]。临床上,许多足部切除病例的起因是一个小小的足部伤口,患者常因忽略护理和处理不当导致足部细菌感染,引发足部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 1.3& 保护性感觉缺失&&&&&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易感因素[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首先侵犯的多为深感觉,如震动觉、位置觉受损,进一步为浅感觉受损,如触觉、痛觉、温度觉、压力觉障碍[1]。压力觉是足部的一种保护性感觉,保护性感觉缺失对预测糖尿病足溃疡发生有重要意义。
&&& 1.4& 足底压力因素& 足底压力增高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高危因素,足底压力增高可用于预测糖尿病足溃疡,是足溃疡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高达70%~90%[5]。Fykberg等[6]利用Footescan系统对251例不同种族糖尿病人群的足底压力进行前瞻性的溃疡风险预测研究,发现压力增高是发生足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足底压力增高,角化细胞的活性增强,局部形成胼胝增加了压力负荷,特别容易发生溃疡。
&&& 1.5& 老年人是糖尿病足的危险人群& 足溃疡多发生于糖尿病起病10年,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约45%发生足部神经障碍性病变[7]。人体在40岁以后,逐渐走向衰老,细胞、器官组织和整体的糖脂代谢能力以及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酶、激素等都呈现退行性改变,而老化的机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洪英霞等[8]对96例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原因是患者对疾病一知半解及自身的生理变化引起记忆力障碍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另外,老年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也是造成老年人糖尿足的危险因素之一。
&&& 1.6& 足部护理知识缺乏,护理行为不良& 范丽凤[9]等对35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调查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缺乏日常护理知识和健康足部护理行为。在新发生足溃疡患者中,只有不到25%的患者认识到他们有可能发生足溃疡的危险性,80%的患者未进行过足的检查,Reiber[10]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缺乏保护性足的知识教育,截肢的危险性增加3.2倍。已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患者不发生足溃疡[11]。由于护理知识的缺乏,按摩足部目的不明,手法不正确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损伤。
&&& 2&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 目前糖尿病末梢神经和血管病变不能彻底预防,故糖尿病足在防止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12]。有研究表明[13],糖尿病足截肢中有50%是可以预防的,当然,当动脉阻塞至一定程度时截肢将不可避免,但临床上通过加强对有危险因素的糖尿病足的预防性保护和针对性治疗,至少可推迟截肢,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护理即可明显减少截肢率和缩短糖尿病足患者1/3的住院时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要加强有关糖尿病足的知识教育,让其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症及糖尿病足的危害性。
&&& 2.1& 严格控制血糖
&&& 2.1.1& 血糖的自我监测& Sarol[14]等对1307例病人有关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自我监测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在同样多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自我监测血糖的病人比不检测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0.39%。另有研究证明[15],病人单独增加监测血糖的频度或规律运动和严格执行医嘱规范使用胰岛素能使HbAlc下降2.9%。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病人或患其急性病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严格控制血糖,阻止或延缓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发展对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有着重要意义。
&&& 2.1.2& 建立良好的运动行为习惯& 避免久坐少动,增加运动,运动可直接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的利用,使糖原合成增加,胰岛素水平降低,同时还可以激活骨骼肌中胰岛素的活性,从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1]。运动强度应该是渐进式的,研究显示[16],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加瘦身,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运动频率:开始每周2~3次以后逐渐增加5次以上,运动时间为每次1~2h,研究显示同样的运动和强度,下午或晚上要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所以运动时间最好选择下午或晚上[10]。建议进行有氧运动。研究证明[17],有氧运动能减轻体重,降低肥胖者的血脂水平,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常见的有氧运动:快走、登楼、骑自行车、慢跑、跳绳、各种球类运动、游泳[10]。国内报道运动对有效控制血糖具有重要的意义。
&&& 2.1.3& 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尽量避免进食煎、炸食品,避免狼吞虎咽式的进食,尽量减少外出饮食或宴会,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定营养要素,不定食品的饮食疗法,早饭要吃,晚饭避免过饱。早餐至少达到总热量的35%,晚餐不超过30%,控制饮食,保持标准体重对治疗远期达标和预防并发症有战略意义。
&&& 2.2& 足部护理& 糖尿病患者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不重视足部的病变,而使患者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正确的防护知识[12]。(1)患者要注意保护双足避免受伤,注意足部卫生及鞋袜的穿着,每天用39℃~40℃温水泡脚,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吸干趾缝间的水分,各季洗完脚后,脚易干裂时涂润肤膏、甘油。(2)鞋袜透气性要好,袜子不要太大要软而无破损或补丁,不要穿带松紧带的袜子,每日更洗,更不能穿不平整的袜子。(3)鞋子要宽松,防止发生嵌甲,避免穿前面开口或露出脚趾的鞋,更不能赤脚外出,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坚硬的异物,鞋不合适或长时间行走在足的负重区域或经常受到摩擦的地方极易形成厚重的胼胝。胼胝的形成是发生溃疡的前兆。(4)剪指甲要小心,按时修剪并在泡脚后指甲变软时再剪,剪指甲不能太靠近皮肤以免损伤甲沟的皮肤而导致感染,有胼胝的患者不要用剪刀削挖,需请专业人员处理。(5)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建议测试足部的感觉,包括关节位置觉、足部震动觉、温度觉、触觉、压力觉等[18]。(6)学会足部检查,如有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感觉异常、趾甲变形等要及时正确求医,防止贻误病情,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有效的足部护理和预防教育能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足的溃疡发生率和减少截肢,并降低医疗费用[19]。
&&& 2.3& 改善足末梢的血液循环& (1)按摩足部可以改善微循环,文献报道[18],足部按摩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30min,动作轻柔从趾间开始向上按摩,血液循环明显改善,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2)老年患者下肢血液循环不良,除注意保暖外,可指导患者做逐步运动。方法:平卧,抬高患肢45&,维持2min,足下垂2min,平放2~5min。反复5~10次。足部及趾向上、下、向外运动10~20次,早晚约10min[2],促进血液循环。
&&& 2.4& 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目前,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渗透到患者的综合治疗计划中,影响疾病的发展、转归。医护人员应满足患者知识需求,加大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对足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帮助患者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尤其以老年人为重,如使用实物模具、幻灯片、图片等直观教育方法,引导患者复述,提问题等,反复强调提高认识水平。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发生原因、危害、治疗预防方法,使患者认识到因并发症而截肢致残不是不可避免的。增强患者保护意识,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至关重要。
&&& 3& 早发现,分级预防
&&& 蒋其霞[20]等认为预防教育应从低危患者着手,中、高危者列为重点预防对象,早期发现分级预防,根据足溃疡发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干预,体现&三级预防&的宗旨,结果显示早期干预尤其是高危者可促进溃疡发生率有感于前的38.89%降至6.88%,糖尿病足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是有效降低足溃疡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
张蜀平,陆菊明.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的若干进展.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184.
Chaw JE.Boulto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problems. Diabeters, -61.
Lehto S,Ronnemaa T,Pyorala K,et al.Risk factors predicting lower extremity ampu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NIDDM,Diabertes Care,):607-612.
Wrobel JS,Birkmeyer NJ,Dercoli JL, et al.Do dinical examination variables predict high plantar pressures in the diabetic foot? J AM Podiatr Med ASSOC,):367-372.
Frykberg RQ, lavery LA, pham H,et al. Role of newropathy and high foot presswres in diabetic foot ulceration,Diabetes care,):.
Marek JM,Krupski WC.Current therapy in vascular surgery 3rd ed.Sr louis,.
洪英霞,江燕.老年糖尿病遵医不良的原因探讨及护理.中原医刊,):65.
范丽凤,张小群,郝建玲,等.糖尿病足病干预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3-497.
Reiber GE,Pecoraro RE, Koepsell TD.Risk factors for amput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 case-control study.Ann Intem Med,):97-105.
Singh IV,Armstrong DG,lipsky BA. Preventing foot ulcers in patient with diabetes. TAMA, ):217-218.
刘天纾.糖尿病足预防与健康教育.中华护理杂志,):305-307.
严励,王川.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689-691.
Sarol JN.Self-mnitoring of boold gluase as part of a multi-component therapy among mon-insulin requiring type2 diabetes patient:a meta-analysis().Curr Med Res Opin,):173-184.
Peyrot M, Rubin RR.Modeling the effect of diabetes education onglycemic control.Diabetes Educ, ):143-148.
Scott OR.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obesity. Pediatr Mus Pitmen,-40.
沈洁,谷卫.儿童肥科症的干预治疗.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404-406.
曹宏伟,张希荣,王艳红,等.涌泉照射与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针灸临床杂志,):35.
戚超英,邓婉萍,马育璇,等.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54-256.
蒋其霞,耿广莉,常艳,等.188例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85-87.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足的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