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71-72(+A)结果为突变杂合子是地中海贫血症吗

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β地中海贫血--《南华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β地中海贫血
【摘要】:目的:采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准确、快速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
方法:首先提取正常人血液基因组DNA,根据已知中国人群β珠蛋白基因热点突变CD41-42、IVS-2nt654、TATAbox-28、CD17、CD71-72及CD26区域序列,分别设计引入突变位点的扩增引物,利用低保真酶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将其PCR产物克隆到pMD19-T载体,得到β地中海贫血常见的六个突变位点的基因突变克隆:CD41-42、IVS-2nt654、TATAbox-28、CD17、CD71-72及CD26。然后以这六个突变位点为检测靶点,分别设计3’末端与野生型基因位点或突变型基因位点配对的引物,硫化磷酸修饰后偶联高保真DNA聚合酶构成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首先在不同体系分别对含有相应突变位点的六个阳性质粒模板及正常人基因组DNA模板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并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在同一体系中同时对含有相应突变位点的六个阳性质粒模板及正常人基因组DNA模板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并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最后对已知分别含有CD26和TATAbox-28突变位点的病人DNA样本进行检测。
结果:在不同反应体系分别对六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使用正常人的染色体DNA样本,该方法仅能使野生型等位基因相关引物得以延伸,而突变型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不能被延伸。反之,使用突变质粒模板,该方法仅能使突变型等位基因位点相关引物得以延伸,而野生型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不能被延伸。在同一反应体系同时对以上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同样,完全配对引物能被延伸,不完全配对引物不能被延伸。对分别含有CD26和TATAbox-28突变位点的病人DNA样本进行检测,与含CD26突变位点的病人DNA模板配对的突变引物有产物,不配对的无产物;与含TATAbox-28突变位点的病人DNA模板配对的突变引物有产物,不配对的无产物。
1.成功获得可用于基因检测技术研发的人工突变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阳性模板;
2.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对β地中海贫血基因单一热点突变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3.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可用于多重PCR快速筛查β地中海贫血基因热点突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556【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4-5中文摘要5-7Abstract7-9前言9-11实验材料11-12实验方法12-20实验结果20-30实验讨论30-32实验结论32-33参考文献33-36综述36-42 参考文献39-42硕士期间成果42-43致谢4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华静,李明,陶小梅,李玉珠,杜新,汪明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14期
周林英;陈萍;;[J];广西医学;2006年01期
彭翠英,张佳,郭紫芬,陈琳玲,廖端芳;[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张凝;陈萍;;[J];内科;2008年03期
陈琳玲,张佳,彭翠英,廖端芳,李弘剑,高汉林,李凯;[J];遗传;2005年02期
区小冰,张力,余一平,李梅爱,何艳明;[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张宏秀,单可人,惠春林,何燕,袁筑华,窦友莲,曾金琳,谢渊,修瑾;[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潘红飞,李强,赵国章,农世光;[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年10期
陈美珏,Jin
Han,孙琼,In-Hoo
Kim,任兆瑞,黄淑帧,曾溢滔;[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年04期
韩俊英,曾瑞萍,胡彬;[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媛媛;严成明;;[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罗勇;;[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方庆丰;陈必全;王文平;孙子发;王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方庆丰;陈必全;王文平;孙子发;王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周必军;;[J];安徽医药;2011年02期
俞晓康;;[J];安徽医药;2011年04期
孙汉庆;;[J];安徽医药;2012年02期
焦飞;赵新东;马颖;刘长福;;[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刘珺凌;王敏;王燕;;[J];北方药学;2011年10期
谢东胜;;[J];北方药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岑丽婷;刘振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余玲玲;王慧燕;余坚;郑晓群;田可港;吕建新;冯晶晶;郑美琴;;[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何梅;苏惠;黄越华;何龙;;[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江华;王秋伟;王新斌;;[A];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陈述萍;曹宁;韩佳恩;;[A];吉林省护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暨护理技能培训班论文汇编[C];2008年
王文娟;吴志奎;张新华;;[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海燕;[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何云燕;[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田晶;[D];中南大学;2010年
贾骏;[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柴立民;[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程玉鹏;[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莫秋华;[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韦红英;[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杨昭庆;[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霍晓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香香;[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代红;[D];郑州大学;2010年
赵朋飞;[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杜渊;[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黄肯;[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范俊梅;[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徐祥虎;[D];昆明医学院;2011年
谭丽丽;[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谢丽;[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许丽萍;[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双柏,郭景元,罗斌,徐成康,刘超,李越;[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方群;[J];广东医学;2002年08期
刘丽英;[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年06期
周玉球,徐湘民;[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5年03期
任兆瑞,曾溢滔;[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6年01期
陈萍,龙桂芳,李树全,林伟雄,许代娣,李琪,李敏清,庞丽红,唐霞,金琪,蒙春兰;[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蒋南华,梁徐,梁荣,苏承武,金琪;[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赖永榕;[J];广西医学;2003年07期
周林英;陈萍;;[J];广西医学;2006年01期
张佳,廖端芳,张旭,陈琳玲,李凯;[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翟亚萍!450003郑州,雷平冲!450003郑州,王碧玉;[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雷平冲,张茵,伍学强,秦玉花,黄保平;[J];河南医学研究;2002年01期
龙桂芳,李卫,林伟雄,金琪,谢健生,唐智宁;[J];广西科学;1994年02期
易萍,李力,邓兵,朱前勇,周元国;[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杜传书,曾瑞萍,任晓琴,林群娣,陈路明;[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年10期
伍学强,雷平冲,张茵,秦玉花,黄保平;[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15期
焦春堂,唐治贵,代洪莹,刘容海,贺勇,周世明,杨立群;[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5年03期
毛跃华,盛敏,陈美珏,任兆瑞,黄淑帧,曾溢滔;[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年08期
罗以琴,王碧玉,蒙冰;[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6年01期
李厚钧,周常文,余伍忠,刘德祥;[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芳靖;张子平;邹志华;林鹏;王淑红;王艺磊;;[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饶兆英;周红平;曾毓华;罗桂英;毛江洪;;[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韦相才;陈平乐;丛惠芝;张惠芳;杨卫;朱嘉铭;;[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喻晶;刘美菊;张银汉;刘晓翌;刘小平;;[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侯昆;程凯;赵以军;;[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张伟;王世银;蒋晓新;张兆旺;赵兴绪;郑新宝;陈静波;;[A];2010中国牛业进展[C];2010年
朱啸;周小明;邢达;;[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于瑛;郭长虹;;[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赵虎;涂婉;方毅;庞立峰;;[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蔡稔;梁昕;潘莉珍;黄丽华;朱东林;;[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元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罗伊;[N];农民日报;2002年
李金明;[N];健康报;2003年
刘浦泉;[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李艳芬;[N];中国畜牧报;2002年
中国农业大学
查红波;[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党鹏;[N];中国经营报;2007年
本报记者 徐 风;[N];中国质量报;2004年
本报记者 葛春涛  通讯员 张东;[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本报通讯员  王娜;[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俊林;[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夏乾峰;[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孙玉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莫秋华;[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蔡亚南;[D];吉林大学;2011年
陈军方;[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蔡亚南;[D];吉林大学;2011年
杨昭庆;[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刘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董建国;[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兰芬;[D];南华大学;2012年
刘二平;[D];苏州大学;2011年
冯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冯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唐纪伟;[D];塔里木大学;2011年
莫秋华;[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李丹;[D];四川大学;2003年
陈晓林;[D];广州医学院;2010年
吕二盼;[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陈兵;[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广西桂林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的探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年12期
广西桂林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的探讨
【摘要】:目的了解桂林地区β-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β地贫)的基因型构成情况及分布,为制定本地区β-地贫防治计划提供参考,有效控制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方法应用双重PCR结合反应斑点杂交技术对桂林地区426例经筛查至少符合HbA2增高、HbF增高、出现HbE带三项之一的样本进行17种中国人常见的β-地贫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在受检的426例样本中共检出杂合子419例,纯合子2例,双重杂合子5例。检出13种基因类型,其中CD41-42、CD17、IVS-Ⅱ-654、CD-28、CD71-72、βE是桂林地区最主要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分别占50.47%、22.30%、12.68%、5.16%、2.81%、2.35%。结论桂林地区β-地贫以中国人发病率高的突变类型为主。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56.61【正文快照】:
β地贫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特点为血红蛋白的β-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失。目前全世界约有1.5亿β-地贫基因携带者[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地区人群β-地贫基因携带率为6.78%[2],广西柳州地区β-地贫基因携带率为6.78%[2],广西梧州地区β-地贫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侃;;[J];华夏医学;2008年03期
朱旭;郑利平;;[J];广西医学;2005年11期
唐宁;;[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年04期
吴晓黎,谢渊,单可人,何燕,禄永汉,任锡麟;[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1年06期
华亮;李婉玲;朱冰;邝璐;韩宁;陈慧;;[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1年03期
江悦华,杜琴,陈阳,李春平,张中芬;[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年10期
黄?;郭柳薇;李颖莉;粟小莲;黄志珍;黎宁;李惠勤;;[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09期
陈丽;曹文静;张洪波;桂清荣;王斌;;[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柳薇;黄?;李颖莉;;[J];重庆医学;2010年14期
余永雄;黄丽;陈唯;;[J];重庆医学;2012年10期
宋玫,谢永武,李旭,郑瑞丰;[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3期
陈智;杨侃;覃靖;杜娟;蒙达华;;[J];华夏医学;2006年01期
杨侃;;[J];广西医学;2008年10期
李燕;黄善忠;钟伟明;;[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李颖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6期
刘春明;;[J];广西医学;2013年09期
周艳洁;刘鲲;黄水芬;吴得生;何桂琼;梁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1期
杨夕;汪文明;安刚;刘利航;张体永;陈嵌;;[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望伟;[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李泽松;[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西南;[D];昆明医学院;2011年
李智;[D];浙江大学;2012年
李丹;[D];四川大学;2003年
周代锋;[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李辉;[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伊鹏;[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陈晨春;[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吴倩倩;[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高伟华;[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万均辉;[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郝文革;孙新;刘莎;赵喆;陈展曦;;[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07期
张基增,徐湘民,马维芳,单越新;[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宋玫,谢永武,李旭,郑瑞丰;[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3期
周玉球,徐湘民;[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5年03期
贵州省血红蛋白病研究协作组;晏家益;李断勋;;[J];贵阳医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朱凌;罗瑞贵;周天红;张天郎;尹晓林;王丽;周亚丽;孔详敬;彭玲;张新华;;[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刘炜培,张履明,张羽虹,欧秀仪,梁波,冯少颜,李伟文,周润甜,邢铁华;[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9年04期
芮德蓉,闫宗合,李巍,何蕴韶;[J];临床检验杂志;2004年03期
黄钰君;区小冰;张力;余一平;伍绍国;;[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年06期
李明,聂李平,陶小梅,李玉珠,陈秀珍,郑桂琴,罗肇敏,汪明春;[J];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建红;张永良;肖奇志;周玉球;;[J];广东医学;2011年11期
郑琳;黄海龙;范向群;徐两蒲;林元;;[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11期
唐宁;;[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年04期
刘元力;胡朝晖;曾征宇;郑建树;朱庆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05期
周红平,饶兆英,罗桂英,毛江洪,曾毓华;[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干志峰,方小武,谭志伟,吴日然,梁少霞;[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07期
蔡永林;郑裕明;汤敏中;李军;李少文;;[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年01期
蓝柳燕;王君;林漫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年03期
罗桂英;周红平;余继英;饶兆英;钟立群;;[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年07期
马骄,李毅,谢渊,齐晓岚,赵艳,吴昌学,张小蕾,任锡麟,单可人;[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敏辉;胡建达;吕联煌;;[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耿猛;杨俊华;;[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鄢盛恺;朱燕林;程澍;宋耀虹;严晓伟;朱文玲;;[A];2004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赖永榕;刘容容;李桥川;罗建明;章忠明;陈玮;施玲玲;赖颖晖;姚奕斌;周贻振;;[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李宏义;严晓伟;鄢盛恺;;[A];2004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齐林;李建美;黄小琴;杨昭庆;褚嘉祐;孙浩;;[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何湘;盛敏;许淼;熊灿;颜景斌;任兆瑞;;[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刘元力;胡朝晖;曾征宇;张晓璐;朱庆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郭书忍;杨国华;刘媛媛;郑芳;;[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肖志坚;张悦;杨琳;李睿;张莉;刘旭平;张美荣;;[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医药报;2005年
衣晓峰 陈英云;[N];中国医药报;2007年
陈可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胡春松?胡大;[N];健康报;2007年
王雪敏;[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孙沁;[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赖颖晖;[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格桑罗布;[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李庆祥;[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刘容容;[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谢文丽;[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戴研;[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杨昭庆;[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于汇民;[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邹玉宝;[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燕燕;[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荣超;[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张云霞;[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华亮;[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王杨;[D];郑州大学;2011年
潘婷;[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梁蓉;[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徐荣;[D];青岛大学;2006年
杨柯;[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朱德晓;[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及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pdf4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2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硕士学位论文
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及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
姓名:李翠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儿科学
指导教师:杨跃煌
座机电话号码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大理学院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明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
期:西掣勉型!型
研究生签名:至翌鹱
日期:盈杰缰退&!旦
研究生签名:苎皴一
论文使用和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理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复印件和论文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
制手段保存论文;授权学校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
研究生签名:玺翌蒸
导师签名: 径燃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双重杂合子
的翻译结果:
查询用时:1.628秒
&在分类学科中查询
while proband 2 was assumed to be double heterozygote of CD41-42(-TTCT)/IVS-Ⅱ-654(C→T),with his father heterzygote of CD41-42(-TTCT)A,and his mother het-erzygote of IVS-Ⅱ-654(C→T)A.
先证z为CD41-42(-TTCT)ⅣS-Ⅱ-654(C→T)双重杂合子,其父为CD41-42(-TTCT)/A杂合子,其母为ⅣS-Ⅱ-654(C→T)/A杂合子.
Of two cases of thalasemia, there was one double heterozygote at codon 17,A→T and IVS 654, C→T; another was heterozygote at IVS 654, C→T.
2例β地贫患儿其中1例为双重杂合子(CD17,A→T;IVS654,C→T),另1例为杂合子(IVS654,C→T)。
Detection the amniotic fluid in 18 risk fetus for beta-thalassemia revealed 2 cases of IVS-nt 654/CD41-42 double heterozygote and 1 case of IVS-nt 654 homozygote.
18例β-地中海贫血的风险胎儿检出2例IVS-nt 654/CD41-42双重杂合子,1例IVS-nt 654纯合子。
Conclusion The congenital deficiency of FⅤ in the proband might be caused by the A1763C missense mutation in exon 11 and the splicing site mutation in the 3′ terminal of intron 16, which jointly caused the proband to be a double heterozygote.
结论第11外显子A1763C错义突变和第16内含子3′端的剪接位点突变使先证者呈现双重杂合子型,可能是先证者FⅤ先天性缺乏的原因。
Results 175 cases were final diagnosed from 486 cases suspective of β-thalassemia, there were 9 types of gene mutation with 22 gene combinations, including homozygote, heterozygote and double heterozygote.
结果486例疑诊患者共检测出175例为β-地中海贫血,检出9种基因突变类型22种组合形式,包括纯合子、杂合子以及双重杂合子。
18 were heterozygous,
4 were homozygous and 9 were double heterozygous of β-thalassemia.
β地贫单一突变杂合子 18例 ,纯合子 4例 ,双重杂合子 9例 ;
And the rate of thalassemia major was 5.13%,the rate of couples with α or β or double heterozygous was 3.52%.
夫妇双方为α-、β-或双重杂合子的高风险发生频率为3.52%;
Through hybridization,four double
heterozygous(3 ♀,1 ?) and two homozygous(2 ♀) transgenic mice were selected among offspring.
通过选育 ,在其后代中出现 4只双重杂合子 ( 3♀ ,1
)及 2只纯合子小鼠 ( 2♀ )。
Results: 46 cases of β-thalassemia were detected out of 85 individuals,37 Heterozygous,5 double heterozygous,4 Homozygous separately.
结果85例受检病例中,检出β-地贫基因突变46例,其中杂合子37例,双重杂合子5例,纯合子4例。
15 patients with double heterozygous β°/β+ had light anemia and
later onset. <
β+/ β°双重杂合子 1 5例 ,发病年龄较晚 ,贫血较轻
In another family,the father was a heterozygote of CD 41-42(-CTTT)/N,mother was a heterozygote of CD71-72(+A)/N and the fetus was a dual heterozygote of CD41-42(-CTTT)/CD71-72(+A).
家系2的父亲为CD41-42(-CTTT)/N杂合子,母亲为CD71-72(+A)/N杂合子,胎儿为CD41-42(-CTTT)/CD71-72(+A)双重杂合子;
Genetic diagnosis of α and β thalassemia dual heterozygote
α与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基因诊断
Genetic Diagnosis of α and β Thalassemia Dual Heterozygote
α和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的基因诊断
Objective:To perform genetic diagnosis of α and β thalassemia dual heterozygote.
目的 :探讨α和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的基因诊断。
In another family,the father was a heterozygote of CD41-42(-CTTT)/N,mother was a heterozygote of CD71-72(+A)/N and the fetus was a compound heterozygote of CD41-42(-CTTT))/CD71-72(+A).
家系2的父亲为CD41-42(-CTTT)/N杂合子,母亲为CD71-72(+A)/N杂合子,胎儿为CD41-42(-CTTT)/CD71-72(+A)双重杂合子;
Among 40 G6PD- deficient individuals of Guangxi origin, there were 12 male hemizygotes of 1376( G→T) ,10 male hemizygotes of 1388 ( G→A),1 fe-male homozygote of 1388 (G→A) and 1 female
doubleheterozygote of 1376( G→A) /1388(G→A ).
结果检出cDNA1376(G→T)男性半合子12例,cDNA1388(G→A)男性半合子10例,cDNA1388(G→A)女性纯合子1例,cDNA1376(G→T)和cDNA1388(G→A)女性双重杂合子1例。
On genetic diagnosis,they were all Southeast Asia(SEA) type of α
thalassemia
thalassemia (--
A)dual heterozygotes. Out of them, 3 cases were α
thalassemia
1 and β 41
42(-TCTT), 2 were α
thalassemia
1 and β-28(A→T) and 1was α
thalassemia
1 and β IVS
654(C→T) double heterozygotes.
结果:该6个病例均属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1和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SEA/αα,βT/βA),其中3例为α地中海贫血1和β41?42(-TCTT),2例为α地中海贫血1和β-28(A→T)和1例α地中海贫血1与βIVS?Ⅱ?654(C→T)双重杂合子。
Gene detection and hematological analysis of β-thalassemia CD41-42 heterozygote compound deletional α- thalassemia
β地贫CD41-42突变杂合子复合缺失型α地贫双重杂合子的基因检测与血液学分析
Five patients with β
thalassemia major(genotypes were homozygote of β41
42, β654 and double heterozygosities of β41
42/β654, β41
28, β654/
28, respectively) were treated by allo
方法 用异基因同胞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 β 地贫 5例 (基因型 β41 42纯合子 ,β6 5 4纯合子 ,β41 42 / β6 5 4、β41 42 /
2 8、β6 5 4/
2 8双重杂合子各 1例 )。
查询“双重杂合子”译词为用户自定义的双语例句&&&&我想查看译文中含有:的双语例句
为了更好的帮助您理解掌握查询词或其译词在地道英语中的实际用法,我们为您准备了出自英文原文的大量英语例句,供您参考。&&&&&&&&
It could be shown by haemoglobin analysis that this atypical blood film was due to a double heterozygote disorder of haemoglobin D (Hb D) andβ-thalassaemia.
Laboratory evalution of a translocation double heterozygote for genetic control of Aedes aegypti
The double heterozygote showed 73 % sterility when mated to wild females.
The tendrils of the double heterozygote tl2/+, tl/+ are converted into oval leaflets.
&&&&&&&&&&&&&&&&&&&&&&&&
Double heterozygous mice lacking Apoa1 and Cbs genes show mild hyperhomocysteinemia in combination with hypoalphalipoproteinemia.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level present in the double heterozygous group was corrected down to that of the wild-type group after simvastatin treatment (124?±?7.7 vs.
Concomitant with this effect, an increase in nitric oxide levels was observed in these double heterozygous mice receiving simvastatin treatment probably mediated in part by a decrease in caveolin-1 levels.
However, Hb SE double heterozygous state is uncommon, with only 25 cases reported so far in literature.
&&&&&&&&&&&&&&&&&&&&&&&& A new type of haemoglobinopathy is reported. The patient, a 23-year old female born in Yemen (PDRY), was hospitalized due to severe abdominal pain. She was found to show sickle-cell trait. Her red cells contained approximately 15% HbA, 18% HbP, 1.8% HbA. and 65% slow mobility haemoglobin. The slow mobility haemoglobin was analyzed and shown to be haemoglobin. S (α2β2 6Glu→Val). The patient was considered as a double heterozygote for both haemoglobin S and δβ+ thalassemia genes. This type of haemoglobinopath... &&&&&&&&&&&&本文报道一种新型的血红蛋白病。患者出生于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女性,23岁。有腹痛和镰状细胞特征,其红细胞内含有大约15%HbA、18%HbF、1.8%HbA_2和15%慢速血红蛋白。结构分析证明,慢速泳动的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S,β_(6Glu-Val)。因此认为病人是血红蛋白S和δ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双重杂合子。本病在世界上首例发现。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诊断,并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病理学方面进行了讨论。&&&&&&&& A slow moving hemoglobin with the same mobility as hemoglobin A2 was found in the red cells of a patient with severe anemia by cellulose actate electrophoresis.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is abnormal hemoglobin showed to be hemoglobin E (α2β226Glu-Ly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blood cytology findings, the patient carried a double heterozygote of both 'hemoglobin E and Thalassemia gene. The patient's father also contained the same abnormal hemoglobin,being a heterozygote of he... &&&&&&&&&&&&对一例严重贫血患者进行检查,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显示其红细胞内含有一种泳动速度比HbA慢而与HbA_2相同的异常血红蛋白。对它进行一级结构分析证明它是HbE(α_(2)β_(2) 26Glu→Lys)。结合临床症状和血细胞学检查结果,初步认为患者具有血红蛋白Е复合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其父具有与患者相同的异常血红蛋白为HbE杂合子。&&&&&&&&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10 families with a fast abnormal hemoglobin found in China Mainland. The abnormal hemoglobin, with slightly reduced stability, was identified as the K type hemoglobin according to its electrophoretie mobility. From the structure analyses of the variant, including globin chain separation, tryptic digestion of the aminoethylated β chain, fingerprinting of the tryptic digest, as well as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abnormal peptide, it was in... &&&&&&&&&&&&本文报告在中国大陆发现的10个快速异常血红蛋白家系的研究结果,这种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迁移率属于K型,血红蛋白稳定性轻度降低,血红蛋白变型的结构分析,包括珠蛋白肽链的分离,氨基乙基化β链的酶解和指纹分析,以及异常肽段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测定,证实其β链113位(G15)的缬氨酸被谷氨酸替代,称为血红蛋白New York(α_2β_2~((?)23(G15)Val→Glu)) 在10个家系的调查中共发现35例Hb New York患者,他们都没有临床症状。其中2例是Hb New York和α~O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双重杂合子,血红蛋白New York的含量达90%以上;其余患者都尾Hb New York杂合子,血红蛋白New York含量大约50%。从血红蛋白New York的地理分布可以看出,这种异常血红蛋白在我国南方发生频率较高,接近0.4%。Q##原图像不清晰&nbsp&&&&&&&&相关查询:
在Springer中查有关
在知识搜索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数字搜索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概念知识元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学术趋势中查有关的内容
2008 CNKI-中国知网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备案号:110 1081725
&2008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中海贫血能治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