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自学中医,我不知道道从哪里下手,各位有没有什么建议?

推荐到广播
61204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song~太太)
(变态少女)
第三方登录:【杂谈】如何自学中医&从我的中医之路谈起 我的中医自学历程
发布时间: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网络
近段时间常有朋友询问如何自学中医。说实话,现在习的现状就是,有机会正规系统学习中医的人很多无心向学,而真正想学中医的人却苦无门路。可能这也是近年来堂逐渐兴起的原因之一。而我恩师两位公子的中医之路也颇有代表性:大公子帅气潇洒,中医硕士,功底好,能力强,处方颇有乃父风采;二公子学设计出身,听说原来无心学中医,退伍后才决定跟着老师学习,看似走了一个弯路,但他找了到人生奋斗的目标,又有一个经方大家的父亲,三年以后又是一个人才呀。学中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给人玄奥晦涩的印象,所以金元名医王好古谓“此事难知”。但中医又一理通、百理通,所以清末名医陈修园又有“医学实在易”的感叹。我前面的博文中曾贴出了我们编写《林沛湘学术经验集》时选的爷爷的一篇自述之文,讲的就是爷爷当年如何自学中医的——前三年苦读四大经典,再三年通读各家学说,再五年寻师访友。这种方法绝对系统得不能再系统了,不过估计现在也没人能做得到——这太苦逼了,11年。。。所以,我还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现代人如何自学中医吧。首先你要明白你学中医要学到什么地步,也就是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只是知道点中医常识,懂得一点养生保健的方法,那就不用谈什么自学中医了,去看看《养生堂》和《健康之路》什么的就行,又轻松又欢乐。如果是作为一个文化去了解,嗯那可以去看一些类的书籍。不过,在此我推荐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一共60集。基本上中医的理论、文化、历史都在里面。就是这部片有点长,很惭愧,我自己都没看完,几年前看了大概一半吧,很不错。如果真的想系统地学习中医,甚至要考中医证书,那就要好好规划了。有人问我是不是要买教材来看,买什么教材。跟着教材学,当然也是可以的。而且现在网上都有各大中医院校把自己的精品中医课程的视频放到网上,每一门都有。但是如果要跟着教材走,那一整套学完下来,从先到后分别是:《理论》、《》、《》、《方剂学》、《》、《针灸学》、《》、《》、《》。这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考执业医师要考的内容。这么一整套学下来,没有老师上课,自己去弄很少有人能走得完下来。因为这实在太无聊,关键是和临床严重脱节,学完了也看不好什么病,实在是有点花不来。又有人问,是不是要从《内经》学起?您可以试试,我估计头三篇没看完您就吐血了。是,古人很多都是直接从《内经》、《伤寒》这些经典著作学起。问题是人家什么基础?那都是科举没考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所以有句俗话说得好:秀才学医,笼里抓鸡。又有人说了,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您到是出个主意啊?要是我这时说:要根据每人情况,量身定制……我估计您要拿板砖拍我了。。。好吧,是这样,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二者说折中一下:先看一些中医的入门书籍,对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了以后,直接从中医经典入手。具体地说,首先中医的入门书籍是不少的,这里我推荐两本。一本是背的,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这本书以三字经的体例,把中医的发展简史、基础理论,都浓缩在了一个小小的册子里,背下来以后,能对中医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且作者加有按语,简便易懂。如果还是看不懂的,方药中先生写有《医学三字经浅说》,可作参考。另一本是读的,秦伯未《中医入门》。这本书以“理、法、方、药”为纲,将理论和临床理论都比较简约而又很系统、明白地阐述了出来。仔细地读过后,能对中医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这样,对中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以后,学起经典来就没那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先学哪一本?有些人是直接学《伤寒论》的,可以很快的进入临床。如果您只是想很粗浅地学一下《伤寒论》,学一下方证相对,那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想要真正读通《伤寒》,我一贯坚持《内经》的底子至关重要。我已经有四五年没有系统地重读《内经》了,但是早年打下的底子能让我在《伤寒》的医理当中不断地深入,遇到很多棘手的理论和临床问题最终大多迎刃而解,除了我对《伤寒》和《金匮》本身的不断学习,《内经》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很羡慕我,说我是中医世家,入门早,弯路少,学得快,BALABALBALA。但我要说的是,大多数时候,还是靠的自己。只是在一开始的方向性问题有人把关,到了一些坎上有人提一下。我父亲是很严的,但也是很“不负责”的。说他严吧,比如说,当年一开始学,的规定是医生的左手把患者的右脉,右手把患者的左脉。有一次给外婆把脉,为了省事,我用一个手把。被老爸看到,劈头盖脸地说了好一顿。说他“不负责”吧,平时都是放养式,也不给我上多少课,也不讲什么东西,考试嘛80分以上就OK。有什么问题去问吧,心情好嘛讲两句,心情不好嘛就直接让我去翻什么什么书。抄方嘛,想去就去,不想去也不管我。这也直接造成了我越往后和他的思路风格越不一样,到了现在就完全是两样了。爸,您故意的吧……扯远了,先说《内经》。当时我是怎么学《内经》的?首先一个是背!这是学中医一切的一切的基础!但背要有方法。所谓的记忆,其实就是不断地重复地刺激大脑。所以我背书的方法就是读。不用死命地去背,有人读一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然盖上书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样只能短期记忆,但以后很快会忘掉的。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读,读上那么半年一年,那这些经文就存在你深深的脑海里,你的梦里,你的心里,你的血管里了……到现在,写论文,看病,那些经文我还时常想起。不管《内经》、《伤寒》、《金匮》都是这样。以前在广西院的时候,有一个药用植物园,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在里面读书。我曾经去那转过,很遗憾,都是读英语的,背方歌的也有,甚至还有人在那读《组织胚胎学》!额滴仲景爷爷,这是要多么大条的神经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再一个就是理解。我当时是这样学的,所有有名的《内经》注本全拿来,我家里别的没有,就是这种书多。王冰注本,还有《类经》、《集注》、《注证发微》、还有什么姚节庵的《节解》,全摆到桌上。看完一句话,就一家一家的注本这么去看。比如还是那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王冰说什么,景岳说什么,隐庵说什么……全看完,觉得哪个说得有道理,记下在书旁边的空白处,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就这么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篇一篇~后来看了罗大伦老师讲徐灵胎才知道,我和人家老徐的方法那是一样一样一样的!这叫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医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医园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医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一般都来源于网络分享,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内容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文献支持
中医园手机平台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中医园微信号我自学中医(师承中医)很迷茫,请前辈给个学中医的书单! - 中医专业交流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1903|回复: 176
我自学中医(师承中医)很迷茫,请前辈给个学中医的书单!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在徐州,已经办理了师承中医手续,但师傅年事已高,所以我基本都靠自,6个月过去了仍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入门,请高人们列个详细的书籍清单,最好帮我分一下读书的先后顺序。谢谢了!!
我三十三了,现在学医也是为了家人,亲戚中有得重病的。我打算一直把中医之路走下去,坚持到底。
谢谢了。我电子邮件:
阅读权限50
我的理解,我看了不少的中医书籍,感觉《》、《金匮》之外,张锡纯的书不错,但是内容太多书很厚,不知道你可有耐心去阅读??
另外,还很多有一些名家的经验可以看,但是,你的中医基础好否?
怕给你说了一些后,你真假难辨。
学中医的,初期,不能一下子看太多的书
起码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诊、方剂学这四种基本课,你要学一遍后,方可
再看各家的经验
先要打好一点基础才是
谢谢楼上的回复
先努力把助理考过 在研究吧&&
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教材!
你师傅就会告诉你从什么起手啊,他是怎么样入门的,你可以走的路子啊
年事已高就是已经糊涂了。但愿不会被师傅的家人看到。我也不想说这句话。
为什么不找个不糊涂的,能完成师傅责任的明师&
你应该庆幸,有了师传,还这么年轻。我就不同了,不但没有师传,连入医院的环境都没有,学院毕业后很迷茫,搁置20年现在又拿起来学。中医很难很苦,穷其一生也许不会有建树,与修行有关不修就没境界,师父讲也不懂,内经也看不懂。从经典开始,四部经典,教科书都是从这来的。这是根。现在的教科书是用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就像唯物主义者研究唯心主义。永远都是打架。
经典就是经典,讲的是自然法则,是圣人所写,也就是有成就者,有修之人。得道之人研究治病救人,如葛洪陶宗景,内经就是这样一本书。具体应用得看杂病论。这样就有了中医的根,明清是中医成熟的年代。名家辈出,如黄元御,陈修园,徐灵胎,郑钦安。
阅读权限20
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教材!
经方,胡希恕,郝万山,刘渡舟,冯世伦,都有讲座,西医学经方两年。都有成就。我也在学经方,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必由之路。背诵,论。金贵要略条文。很必要。要不就不学中医,学就要这样。
你好,中医很好学。不要管你师傅有多大年记,师傅就是教你做人的本苓,听,看,闻,问。这是你的启蒙老师。多问。中医先要背脉诀。你从网上打【医道捷径】就从来了。一定要抄下来。切记背。背。背。这就是中医第一关,,,。
说的也是 啊
先从中医教材入手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方剂学》
学医之路最好有自学过来的人指引一下,少走弯路。
另外,我回复这么多条,其实主要是为了拿币好下载电子书,不过我也是自学中医的中医从业人员。
另外,我回复这么多条,其实主要是为了拿币好下载电子书,不过我也是自学中医的中医从业人员。
下了书一定要看啊!
我下了一大堆,看了不几本。真心惭愧
先学基础,大学教材开始,我们上学学完了都不知道自己会什么,也是迷茫,反复实践学习,五年后定有建树
对于经典黄帝内经,, 金匮,建议现在不要学,等你基础好了,以后走向看病的道路再学不迟,你现在看不懂
先把基础打扎实,然后看古人的著作,慢慢的结合现在的名中医的经验理论,实践摸索,坚持下去
先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诊、方剂学。内科教材。网上有卖的。如有兴趣的话。以后慢慢学金典。还有。下载医师宝软件。
《知要》、《日本医家伤寒论注解辑要》、《伤寒论现代临床研究》。
看什么书吗?看视频教程!自己看书入门很难,有个视频带带,就容易一些。毕竟你师父已经不教你了。
黄煌讲解的论之类的
你真有福气,祝福你
我在医院上班,但是对中医很感兴趣,那个中医师承手续怎么办呢 ?谢谢
别学了,我是中医本科,加三代中医世家都放弃中医了,没年轻人的市场,不信去考查一下。
阅读权限20
没年轻人的市场
一本医宗金鉴就可以了,背三年,出师.
学习胡希恕的吧。上手快,易懂,临床疗效好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诊、方剂学这些基础是必备的,另外静心学习黄元御的吧,收获很大的
有同感我是确有专长,拿到助理证了也挺迷惑的。
拿到助理了还迷茫啥?上班呗!找个地方,弯得下腰,吃得了苦,再3-5年,就可以顶住常见病,多发病了。现在见得最多的,不是疑难病,边干边学,30年,你就是一方名医了。鼓励!俺就是那样子过来的,17岁当赤脚医生...&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不知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