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震颤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

  左旋多巴药物和脑深部电刺激术被誉为帕金森治疗的两大里程碑,新研究令早期发现帕金森不再是梦想

  当运动症状发生时,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已达到七成。@视觉中国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帕金森病协作组”:神经科专科主任陈玲教授,核医学科主任张祥松教授、神经外科副主任刘金龙教授、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陈曦教授、麻醉科江楠副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主任雒晓东主任医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黎蘅、李津 通讯员李绍斌、彭福祥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更逢医学界发现帕金森病的200周年。因拳王阿里而闻名世界的帕金森病,是在50~79岁人群中高发的慢性脑部退行性病变。2005年发布的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是1.7%。

  回首这200年来,在人们对抗帕金森病的历程中,左旋多巴类药物、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的问世,堪称两大里程碑,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期越来越长。然而,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彻底治愈帕金森病的良方。晚期患者无法避免会出现平衡和步态问题,更可怕的是与吞咽障碍相关的营养不良、肺炎等,将会夺去患者的生命。

  患者进行积极、科学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这些症状。医学界预言,医患携手、早期发现和康复锻炼,有可能让人类迎来帕金森病治疗的第三个里程碑。同时,国人也在探索将传统医学用于帕金森的治疗,希望打开新局面,让患者受益。

  病根或已潜伏十多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帕金森病协作组”、神经科专科主任陈玲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患者是由于脑干内的黑质出现急剧退化,无法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传导递质,导致大脑对肌肉活动的指挥能力下降,患者出现不能自控的手脚震颤、肢体僵硬、行动迟缓难起步等运动症状。但是,患者出现手脚震颤等运动症状,意味着病人已进入了临床期。而在此之前,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抑郁、便秘等非运动症状。学术上将其称为“帕金森病的前驱期”。

  由于这些症状并非帕金森病独有,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容易被误诊。有些人因为表情少被误诊为抑郁症。有些人因为起步困难、动作迟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脊髓疾病。更常见的是将帕金森综合征当成“帕金森病”,而如果按照后者来治疗前者,效果欠佳。当运动症状发生时,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已达到七成。由于帕金森病具有“进展前快后慢”的特性,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意义十分重大。中山一院康复科副主任陈曦教授指出,早期针对性地进行运动功能的训练,特别是加强躯干伸展、旋转功能的训练,可延缓运动功能的下降。实际上,帕金森病病人出现手抖症状之前,病根已“潜伏”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

  早期可测“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

  陈玲指出,在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中,无论是常规的核磁共振(MR)还是CT都不具优势。“因为它们是结构显像,而帕金森病患者是脑功能发生了改变,无法通过这两种检测手段查出来。”陈玲说,基因检测手段可检测出部分帕金森病基因,但是不能无目的地全都查一遍。总体来说,属于功能显像的PET,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更有优势。

  中山一院对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探索始于十年前。如今,好消息传来。据中山一院核医学科主任张祥松教授介绍,该院率先利用氟多巴PET显像设备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极大地提高了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了患者的误诊和误治。

  “我们的实践显示,如果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显像正常,病人肯定不是帕金森病。但是,如果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显像有问题,不一定都是帕金森病,也有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张祥松说,有位病人先后被误诊为抑郁症和帕金森病,治疗了六年,病情不断恶化,最后核医学影像确诊他所患的是帕金森综合征。专家建议,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父母或者子女有帕金森病者,可以进行检测。

  “脑起搏器”可在全麻下安装

  在治疗上,左旋多巴药物的发明,堪称帕金森病治疗的里程碑。患者服药后,肢体震颤、行动僵硬的情况得以好转。然而,经过几年的治疗,左旋多巴类药物起效时间越来越短,药物的效果将达到极限。

  中山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金龙教授指出,对于病程超过五年、出现运动并发症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来说,还可寄望于有“脑起搏器”之称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的治疗。去年,中山一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了中国内地首例“帕金森病全麻电生理监测下双侧丘脑底核DBS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完成手术,不仅可以取得与局麻同样的手术效果,还减少了局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适。迄今,内地仅有该院能够完成该手术。

  影响DBS手术疗效的最重要因素是靶点位置的准确性。据中山一院麻醉科江楠副教授介绍,目前,内地DBS手术电极植入都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患者在神志清醒且停用药物的状态下,脑部被植入电极,要忍受减少药量和手术操作带来的极大痛苦。

  需要强调的是,“脑起搏器”安装后并不代表一劳永逸,在坚持服药的同时,患者定期接受神经科医生的长期随访和“程控”,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需“定制” 坚持训练更重要

  作为帕金森病治疗“三驾马车”的组成部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经常被人们忽视。实际上,康复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语言、吞咽、运动功能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改善讲话不清、饮水呛咳、起步困难、平衡障碍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症状,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延长生活自理的时间,被认为是帕金森治疗的新希望之一。

  新技术的运用,令帕金森康复如虎添翼。 LSVT技术(Lee Silverman 声音治疗技术)是目前唯一国际公认对帕金森病具有长期疗效的康复治疗技术。近两年,中山一院康复科已在国内率先获得LSVT-big和LSVT-loud治疗资格证书。其中,前者重点是提高患者的讲话音量、调节语句中的节律,通过为期4周的系统训练最终改善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而后者重点训练患者平衡、协调功能,通过4周的系统治疗最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陈曦指出,康复训练强调“量身定制”。以吃饭的筷子为例,有些病人要用竹筷,有些则用木筷,还有的要用不锈钢筷子。这是因为受病情的影响,有些人拿重量轻的筷子容易,有些则更适合拿重的筷子。

  康复训练提倡“因地制宜”。陈曦建议,病人家里要根据家居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马桶旁边要加装扶手,以免病人起身困难。帕金森病患者起步困难。室内若有转角,或者病人站在地面、坐在床上等需要转身、起身的地方时,家人应该在地面上粘贴与地板颜色反差大的线条,以方便其迈步。

  更重要的是,康复训练不应该是病人“一个人的战斗”。陈曦指出,康复效果除了和病情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能否积极、主动、正确地坚持锻炼。她建议,病人到医院定期复诊时,家属应该陪同。这样,当医生根据病情的进展和训练成效来调整训练方案后,家属能够督促病人回家保质保量地进行训练。

  治疗不求速效,细水长流挺好

  中医已成为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自古以来,在所能查阅到的所有中医学文献,都没有关于帕金森病名的描述。

  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主任、雒晓东主任医师解释,“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开始,就有对震颤、僵硬以及动作慢的描述,而后在历代中医文献中也可以见到不断演变,对颤的描述、对拘的描述,对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方药都有比较系统的描述。”他介绍,事实上,中医文献记载中大多数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以及治疗都有启示以及指导作用。

  1.长期服药,不求速效。“目前比较公认的治法,叫做细水长流,不求速效,主张剂量低定,早期要以小剂量为主,而且要长期治疗。”雒晓东说,西医认为帕金森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中医也是。只要没有明显副作用,就要坚持服药,“不要经常换方子,我们要不断地去观察效果,1~3个月评价一次,看治疗是否有效,效果到底怎么样”。

  2.药量要轻,偏性要小。治疗目标不能一下定得太高,容易出问题,药性不能太偏,药剂也不能太重。药性不可过寒过热,不可过腻过燥,不要大剂量附子,大剂量肉桂,短期还可以,长期治疗剂量一定要轻,“我们药方中尽量不含金石重镇类,一个是避免重金属中毒,还有避免它妨碍脾胃,镇潜压抑阳气的问题,每味用量均控制在15克以内,平淡中求神奇”。

  3.气中求血,阳中求阴。在中医的认识中,人体的阴阳是互根的,所以慢性疾病中经常见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这样的情况,所以在治疗帕金森病时,一定要有阴阳互根的思路。

  4.久病入络,宜予活血。“我们在临床中见到的帕金森病例,很多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患者,符合‘久病入络’的理论,所以在治疗中,我们往往会酌情使用一些活血药,来加强疗效”。

  5.佐用宣窍,引药入脑。“帕金森病的病位在脑,临床上我们也使用菖蒲、远志之类开窍醒神的中药,作为舟楫之品,来引药入脑,会有不错的疗效。”

  针灸治疗总有效率达60%~80%

  雒晓东介绍,临床上,中医治疗帕金森病以中药为主,但是针灸疗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辅助手段。“我们查阅了十几年来关于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总有效率达60%~80%”。

  雒晓东说,针灸治疗的效果不但表现在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颤抖拘紧这些方面有所缓解,还表现在针灸疗法对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排尿困难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针灸治疗具体而言,首先确定针灸选穴的范围。“由于至今尚未发现治疗帕金森病的特效穴位,而且本病症状众多,机制复杂,所以用穴较为广泛,遍及头身和四肢。需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在选穴时首先是针对本病的主症考虑,其次是针对不同的证候处方,此外也不能忽视针对病人的次要症状选穴”。此外,由于帕金森病是一种疑难病,目前还不可能单纯依赖某一种药物治疗,“我们提倡多种方法选择使用或交替使用,这样才能较好地减轻病情。除了体针外,头针、刺血法、灸法等各有一定的疗效”。

  中西名医“圆桌会”

  全方位解密帕金森病

  “名医大讲堂微课”之“解密帕金森”微课,将于 4月10日到4月11日举行。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帕金森协作组”的神经科、神经外科和康复科名医,与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名中医联手,将连续两天以“圆桌会”的形式,全方位支招如何防治帕金森。

  两堂微课:4个专家分两天上

  纪念帕金森病发现200周年-“4.11”世界帕金森病日系列微课安排如下:

  上篇:《解密帕金森*多学科防治》

  开课时间:4月10日14:30

  主讲嘉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帕金森协作组”神经科专科主任陈玲教授、神经外科副主任刘金龙教授

  下篇:《解密帕金森*康复训练与中医调养》

  开课时间:4月11日14:30

  主讲嘉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帕金森协作组”成员、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陈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主任雒晓东主任医师    

  听课方式:扫二维码后报名

  扫一扫本版报眉上的“健康有约”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在消息栏回复“上课”,按照要求报名,加入健康有约“帕金森微课群”,向主讲嘉宾提问。

  课前一小时,不再接受报名入群。每次开课前,管理员会在粉丝群内发送当天的课室链接。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组建“帕金森俱乐部”。该俱乐部与帕金森病慢病管理门诊相结合,能够保障帕金森患者终身接受该院专科医生的治疗,医护人员会终身跟进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利于疾病的长远治疗,同时患者可以有机会学会与自己疾病相关的各种医学知识和生活调养的技巧,提高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有利于疾病的身心康复。

  帕金森俱乐部入会实行双向选择,有意愿加入的帕金森患者或家属可在广东省中医院帕金森病慢病管理门诊报名,医生会选择100~200名确诊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核心会员进行终身监测。

  今年四月份开始,到中山一院“帕金森病协作组”就诊的帕金森病病人,可以申请加入全国多中心帕金森病慢病管理项目。合适入组的患者有望免费获得核医学显像检查,征集名额为20~30人。

  据了解,这项研究去年由科技部启动,分为多个专题,旨在找出更为灵敏的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帕金森病,从而提高临床治疗和控制帕金森病的水平。

}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55号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5号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电话:查号热线:021-门诊热线:021-

    医院地址:上海杨浦区长海路168号

  •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电话:总机:8,夜间值班室:4

    医院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市湘雅路87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治疗震颤的医院及专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