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能感受到让孩子听话的心理战心理影响吗?

  其实楼主也是奶奶带大的,(楼主妈开始生楼主时大出血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带着带着不让人插手了……囧)深深的知道被隔代长辈带大的弊端,会超溺爱孩子,会说家长坏话,会让小孩子直到长大都会觉得自己跟爸妈根本都不亲(我不知道被隔代带大的是不是都是我这样,但楼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奶奶也确实很辛苦,我过了很久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也慢慢改变了,楼主的叛逆期从14岁开始将近五年,楼主上高中了都觉得自己和爸妈根本不亲,就像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像是没有爸爸做榜样,没有妈妈来关爱,整个人都是忧郁而脆弱的,加上奶奶实在是非常强势,这里说下原因,其实楼主家有点特殊,爸爸是上门女婿,妈妈家里的大的又是从小被奶奶宠爱,加上爷爷脾气也不好也经常在外做事,所以,在没有话语权的爸爸跟前,很少管事的妈妈跟前,爷爷脾气和时间面前也不适合带孩子,这时,家里就需要一个镇得住的人,锵锵锵!!!奶奶登场了……而现在,楼主自己也生了宝宝,也打算自己带孩子,月子里晚上是在和我一起睡,开始挺累,妈妈晚上一直帮忙,后来楼主适应了,试着自己带,孩子也乖,晚上一直很安稳,直到今天奶奶和我一起带,问题来了。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0张
  问题1喜欢抱着时摇孩子,相信每个家里都会有个只要孩子一哭或者不哭时都喜欢摇孩子的人……问题2喜欢孩子睡时抱孩子玩,孩子玩的时候又要孩子睡……问题3有意无意习惯说大人坏话,虽然孩子很小还听不懂,楼主觉得不要从小孩子灌输要把家人排外的话,因为楼主就较悲剧,而且让他不会尊重长辈,因为谁都可以被说嘛……奶奶在慢慢改,可今天晚上,楼主睡不着了,孩子的习性我很了解了,晚上冷了热了只是哼哼,哭就要吃奶,要是中途抱起来放下去不容易睡着,孩子怕吵,奶奶又喜欢打鼾,又一点响动就抱起孩子,最主要奶奶把孩子跟楼主有些隔开的架势,楼主觉得自己当妈的权利被侵犯了!!!妈带孩子睡我都不会有这种感觉,完全觉得奶奶非要把孩子弄得跟她很亲近的架势……现在我和奶奶睡同一个床上,孩子在她怀里睡着,奶奶打着鼾……楼主确实很小心眼好吧!!!好吧!!!楼主承认!!!  
  楼主刚当妈!!!!楼主不爽!!!!楼主吃孩子醋了!!!!  
  楼主又怕已经伤了奶奶的心……说了奶奶,现在蛮悔恨自己……但还是不让奶奶带孩子了……  
  没人楼主就自言自语吧,早上起来和妈妈讨论了下,楼主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奶奶对楼主最好,但楼主不愿伤奶奶的心……妈妈赞同我自己带,奶奶年纪也大了,再说这也隔了好几代了,你自己带也听你的话些。楼主从小和妈妈不亲,关系一直不怎么样,这次生孩子坐月子大大改善了我们的关系,以前关系平淡到我十岁后偶尔跑来想和爸爸妈妈睡,睡到半夜我很不习惯吵着闹着又要跟奶奶睡,再长大点无意间翻看了妈妈的日记,上面写靓靓十岁多了每次放学回家第一声就是喊的奶奶,从来如此,她很心酸,我看了也很心酸,渐渐也开始回来也偶尔第一声喊妈妈。我生完孩子后,看着孩子爱都爱不完,我就很奇怪的问我妈,我说妈,为什么不带我?她说家里很忙她生完我又身体不好,我还不时不时带你,我说从小到大都是奶奶的影子,妈妈最后很弱地说了句,后来你奶奶带着带着不让我们带了……楼主很清晰的记得,爸妈带我买过几次衣服,妈妈和我一起选课外书,三年级给我买自行车,对我的付出,但这些都被掩埋在奶奶无微不至的光辉下了。  
  跟我妈一样。老在孩子面前训我和我老公,给脸色看。跟孩子说我们坏什么的。那天实在是很气,觉得她的方法不对,她就恨恨地说:你看你家小孩怎么对你。我非要你老的时候尝尝滋味。她是有这个能力让小孩怨恨我们。因为我就在她的教育下,很是讨厌我爷爷奶奶。当然现在长大了,才知道老人并不是她说的那样。非常不想让她继续带宝宝了。她肯定会把孩子教成一个负面情绪很重的人。可是不给她带她就哭,说自己没有精神寄托。好愁!  
  楼主以前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叛逆,为什么没有一种归属感,为什么老觉得自己无依无靠,原来父爱母爱是多么重要 ,奶奶给的我的是她的爱。楼主以前逛天涯,看到天涯上有的女孩写对自己的爸爸很崇拜,和爸妈关系都很亲热感到极其震惊,好朋友也说她的爸爸最疼她,我也很是震惊,更理解不了有些人居然还有恋父情节,觉得这怎么可能?!人大大的震惊,楼主不是很恋家也不很挂恋父母很多时候对外人也只提起奶奶,提起父母就是没带过我,我从小跟奶奶一起长大,小的时候有些人听了表情意味深长,楼主越长大越觉得亲情淡薄,后来叛逆期的时间真是太长了,后来我才想通为什么妈妈在我实在很叛逆非常不听话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种放弃和嫌弃我的眼神,因为我没被她带过,爸爸也是放弃了我……楼主后来想,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听话,自己双亲都在,爷爷奶奶也在,要什么也都会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予,奶奶很疼我,精神上物质伤都不该啊?!后来学习成绩下滑了,就感觉自己叛逆了忧伤了?!青春期没过渡好?!嗯,肯定是这样,成绩不好了后家人的责骂也来了,恰巧遇上青春期,自己颓废了,然后家人越来越失望,自己越来越叛逆,以前楼主是这样想的……  
  我婆婆也这样,给人的感觉是,孩子不能跟妈妈亲、不能跟爸爸亲、不能跟姥姥亲,只能跟她最亲。  我婆婆和妈妈轮流帮忙带孩子,不过孩子还是更喜欢我妈多一些。  楼主只要自己不放手就好,坚持每天跟孩子一起玩。  换个角度想,老人肯帮忙带孩子,我们都应该感激。我觉得要让老公和自己在大原则的问题上保持一致,有些自己不方便说的话,请老公去和婆婆沟通可能会好一点。
  同是新妈妈路过  
  回复第5楼(作者:@欢喜兔55 于
07:52)  跟我妈一样。老在孩子面前训我和我老公,给脸色看。跟孩子说我们坏什么的。那天实在是很气,觉得她的方……  ==========  有童鞋的也有类似的经历哈,现在楼主宝宝还小,楼主要防范于未然,把这种情况扼杀在萌芽中!兔兔说得很对,楼主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奶奶的精神寄托,楼主开始很乖很听话成绩很好,后来不听话了家里都怪她说把我宠坏了,家人开始指责楼主,然后我更不听话,奶奶更是倾其所有要把我拯救,楼主实在是太伤她的心了!后来楼主终于懂事了!家里人刮目相看,奶奶开心了很多很多也轻松了很多也在家里终于扬眉吐气了。直到现在楼主才和爸妈关系缓和,开始正常了起来。  
  我一直不同意让婆婆带孩子,以前我觉得我是怕孩子以后跟我不亲近我才带孩子,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看了你的帖子我突然间恍然大悟了,我婆婆其他都好,就是这点不好,老公哥哥家的孩子一直被公公婆婆灌输爸爸妈妈不好的思想,明明是自己带着带着就霸占了,自己愿意带孩子又要灌输是妈妈不愿意带你扔给爷爷奶奶的思想,只要小孩子回到妈妈身边,回来之后,公公婆婆又要一顿猛地各种贬低各种坏话,要么就是吓唬小孩子说,回去找你妈妈去吧,来这干什么,不要你了,这对小孩子心理和性格影响真的很大,搞得小孩子现在都不愿意跟爸爸妈妈亲近,老两口还沾沾自喜,唉,有些话跟他们说不通,公公婆婆曾经想过把我家宝宝带走他们带,我也是本身就缺乏安全感吧,怕孩子不和我亲近,没同意,现在想想还好没有犯懒交给公公婆婆,要不真是后悔就晚了  
  回复第7楼(作者:@Andreasq 于
08:04)  我婆婆也这样,给人的感觉是,孩子不能跟妈妈亲、不能跟爸爸亲、不能跟姥姥亲,只能跟她最亲。  我……  ==========  楼主很感激奶奶!!!打算下个星期去给奶奶买个金戒指,她戴着别的老太太羡慕她!买不起大件买小件!还有楼主婆婆也是有些类似,婆婆很有意思,有的时候孩子饿了,婆婆喂点水的原因不是他渴了饿了而是因为孩子喝了水就不会想睡可以睁开眼睛和她玩……我囧了个囧……然后婆婆和我妈一起带孩子时,两人有分歧……所以不让她们一起带!  
  马克  
  回复第10楼(作者:@幸福小女纸 于
08:11)  我一直不同意让婆婆带孩子,以前我觉得我是怕孩子以后跟我不亲近我才带孩子,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  ==========  楼主不让婆婆带的原因有很多,有一点是和童鞋是一样的。说到沾沾自喜,奶奶说我两三个月的时候妈妈带我我吵闹哭喊,结果她回来在远处听到哭喊就喊了我声名字,然后我就不哭了的时候的她蛮开心的表情……我……  
  回复第8楼(作者:@拜拜了您呐1 于
08:07)  同是新妈妈路过  [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  握手握手!!同一战线的同志们!!  
  奶奶带是这样的,因为婆媳关系。外婆带就不会。因为丈母娘疼女儿女婿!  
  @欢喜兔55 5楼
07:52:09  跟我妈一样。老在孩子面前训我和我老公,给脸色看。跟孩子说我们坏什么的。那天实在是很气,觉得她的方法不对,她就恨恨地说:你看你家小孩怎么对你。我非要你老的时候尝尝滋味。她是有这个能力让小孩怨恨我们。因为我就在她的教育下,很是讨厌我爷爷奶奶。当然现在长大了,才知道老人并不是她说的那样。非常不想让她继续带宝宝了。她肯定会把孩子教成一个负面情绪很重的人。可是不给她带她就哭,说自己没有精神寄托。好愁!  -----------------------------  绝对不是你亲妈,亲妈不会这么对女儿
  @小宝滴妈
09:54:50  其实楼主也是奶奶带大的,(楼主妈开始生楼主时大出血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带着带着不让人插手了……囧)深深的知道被隔代长辈带大的弊端,会超溺爱孩子,会说家长坏话,会让小孩子直到长大都会觉得自己跟爸妈根本都不亲(我不知道被隔代带大的  -----------------------------  你的奶奶其实是外婆?
  单位女同事的儿子,今年已经3年级了,一直是由孩子奶奶爷爷带大的,孩子妈妈和婆婆关系不太好,婆婆就教育自己的孙子揍儿媳妇,不忙的时候这位女同事会带孩子来单位玩,我们可真是大开眼界,那孩子的拳头直接往他妈妈脸上招呼,半大小子了那一下子上去可不轻呢。
  ……楼主好像说得歧义了,全文的奶奶指的是我自己的奶奶,我奶奶其实说的是我亲妈的亲妈!!因为我爸是上门女婿,奶奶指的是我爸的丈母娘~~~不要说楼主弱智,这应该叫外婆啊?!但楼主从小就是这么喊的……婆婆就是指的老公的妈妈~现在指的是我奶奶要带孩子的问题…  
  回复第19楼(作者:@bunnyhoney 于
09:56)  @小宝滴妈
09:54:50  其实楼主也是奶奶带大的,(楼主妈开始生楼……  ==========  嗯嗯嗯!!!楼主从小就是这么喊的!!  
  @小宝滴妈
09:54:50  其实楼主也是奶奶带大的,(楼主妈开始生楼主时大出血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带着带着不让人插手了……囧)深深的知道被隔代长辈带大的弊端,会超溺爱孩子,会说家长坏话,会让小孩子直到长大都会觉得自己跟爸妈根本都不亲(我不知道被隔代带大的  -----------------------------  @bunnyhoney 19楼
09:56:42  你的奶奶其实是外婆?  -----------------------------  看了半天没看懂lz要表达什么,语文没学好,表述毫无逻辑
  女人可能比较辛苦的原因,生了孩子很容易有不平衡心理,我身边有好几个婆婆都是这样,会帮忙带孩子,但是特别喜欢在孩子面前讲孩子妈坏话,让孩子过分依赖她的溺爱,其实很自私。  
  支持啊,下面的帖子扎口了,观点狠辣,被严禁传播了:  #1
  楼主遇到事了,楼主弟弟出去玩答应好了下午回来结果没回来,楼主想揍他,而且接电话后故意说信号不好……楼主要揍他!!!!  
  楼主半夜爬起来看自己的帖子,楼主有了宝宝之后,楼主终于有一个能够心爱的东西了,是啊,楼主很缺爱。  
  劳资额……被我爸妈气死了……深深感受到没爹娘被欺凌的日子,错了,是没奶奶在被欺凌的日子……真特么悲催……生了娃之后心情很低落,各个方面,身体也不是很好了……  
  既然不养育我,为什么要生下我。作为父母,为什么没有责任心,为什么不好好教育,只是旁观着,要知道,那时年少的我是多么需要帮助走出谜团,教我分辨是非,你们没给我足够的爱,让现在的我每每想起痛苦不堪……  
  想起来就很痛苦……一直忘不了我成绩不好后她嫌弃我的那个眼神……想起来就很痛苦……  
  现在我弟又成了留守儿童……奶奶又溺爱他……  
  还好,大部份时间是跟父母在一起,不在一起也是有原因的··当然奶奶也常常在我面前说我妈的不是··小时候会有点误解,后来越来越大了,一边耳朵进一边耳多出··只要不是太过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您好, []|
妈妈这些行为 会夺走孩子心中的幸福感
一、幸福时代不幸福的孩子在许多妈妈的眼里,现在的孩子幸福得不得了。以前几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想拥有一个单间的愿望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遥不可及,而现在的孩子自小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妈妈那一代人20岁以前没有几个进过饭馆,而如今的孩子却能常常光顾肯德基、麦当劳。一言蔽之,以前如果有人能过上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他一定幸福得能飞起来。可是,现在的孩子们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吗?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位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年暑假,我在上课,上绘画课的同事找到我:“有个新来的女孩叫蓉蓉,有些不大对劲。眼睛不敢看人,目光散散的,从来不说话。”老师带我到班里,把孩子指给我看,就见孩子的小身子抖了一下,两只眼睛直勾勾望着我。那是一对怎样的眼睛啊!我敢说,那是我见过的最让我难忘的眼睛了美丽,却又充满惊恐。那种感觉就像是看见了一头待宰的小鹿。我想不论是谁,见了这对眼睛都会为之伤心的!我来到孩子面前,慢慢蹲下来,两手轻轻地扶着她的上臂。可是,就在我的手掌与她的身体接触的那一瞬,蓉蓉浑身猛地哆嗦了一下,我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这孩子肯定被大人吓坏了。原来,在家里,孩子的父母常常会争吵,妈妈的脾气大,常常会暴跳如雷,对孩子和丈夫吼叫。她心情不好时常常会把脾气撒到孩子的身上,导致孩子现在总是惊恐万分,跟人交往时总像绵羊遇见了狮子!掩卷沉思,女孩那双惊恐的大眼睛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女孩的眼神充满了对他人、对社会的不信任,幸福成了和她无关的事情。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炮火硝烟离我们很远,物质也极大丰富,在这个应该人人幸福的时代,为什么还会出现不幸的孩子呢?孩子不幸福也许有人会说,那样的孩子只是生活中个别的例子吧。我们通常会认为,现在的孩子就像在蜜罐里长大的一样,几乎要什么有什么,还能不幸福吗?儿童心理咨询专家翟静说:“可是孩子们的答案恰恰相反,感觉自己不幸福的孩子不在少数。”让我们来听听孩子的声音吧。有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问班上的孩子:“你们可以吃到任何想吃到的东西,不仅穿得暖和,而且花样翻新。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着六个长辈甚至更多人的爱。每逢假日,你们可以乘火车甚至飞机去旅游;每到节日,你们收到大大小小的红包和礼物……那么,你们一定感到很幸福吧!”然而,孩子们却异口同声地回答:“真没劲!”“我们不幸福!”老师接着问:“那你们最向往的幸福是什么呢?”孩子七嘴八舌,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的幸福是周末可以躺在床上睡懒觉。”一个女孩说:“我的幸福是放长假,爸爸妈妈陪我到海边去晒太阳。”孩子们的幸福各式各样:买一大堆零食坐在地板上吃;爸爸妈妈不要太唠叨;不要有做不完的作业……从孩子们纯真的眼睛里,你可以真切地看出他们对幸福的渴望。爸爸妈妈们不得不反躬自问:我们鞠躬尽瘁地为孩子们创造幸福,可是孩子们为什么还会觉得不幸福?孩子在精神上不幸福新华社曾做过一项调查,当问孩子是否感到幸福时,十个孩子中就有七八个孩子的回答是“不幸福”。据统计,每十名儿童中就有一名儿童有心理问题,我国至少有三千万名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说:“今天的孩子们在物质上是幸福的,他们吃的、穿的、用的,我们小时候甚至没有见过。而在精神上,他们并不幸福,幸福的孩子不会有这么多忧虑,不会有这么多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孔屏从大量真实的案例中发现,不少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写作业磨蹭、好动等不良行为,这些孩子普遍存在学习障碍。不少孩子还存在自卑心理,有的因为成绩差而自卑,有的因为容貌比不上周围的伙伴而自卑,有的因为没有朋友而自卑,还有大量孩子因为学习不好而恐慌。一位教育专家戏称:“傻孩子”、“笨家长”、“苦老师”越来越多,似乎谁也不幸福。学习负担的加重让孩子过早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嬉戏时光,除了学习,孩子和父母的生活不再有别的主题。最终,我们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会成了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贫民,幸福指数上的乞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济南一位名叫李艳的母亲无奈地承认,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女儿从3岁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有故事班、美术班、舞蹈班、琵琶班、奥数班、英语培训班、钢琴班,有的特长培训一直坚持到现在。“大人和孩子这么辛苦,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多一点胜算。”这位妈妈说得很无奈。也许,妈妈会觉得自己是在筹划孩子未来的幸福,可是孩子脸上的笑容却在渐渐消失。殊不知,孩子需要的幸福很简单。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犹如精心呵护幼苗,首先要给幼苗足够的生长空间,让它去自由地生长。其次,当幼苗需要呵护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它足够的关注,这个时候,妈妈的爱已经在流动了。而在关注和放手之间把握分寸,就是种花的秘密,也是让孩子获得幸福的秘密。一旦掌握了这个秘密,妈妈会发现,幸福不是送给孩子的芭比娃娃,也不是给孩子的一柜子衣服。真正的幸福有着深刻的内容,它能培养孩子的精神以及与世界融合的感受,这将是孩子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现在很多妈妈不知道自身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多大。分不清孩子与自己的界限,甚至代替孩子去动手和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幸福是什么,也不会有能力去追寻自己的幸福。二、不当教养方式让孩子不幸福吴蓓老师认为,不当教养方式会造成孩子不幸福。她指出,正确的教养方式,就是把孩子当成平等的生命个体,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追求到真正的幸福。案例: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从未感觉过幸福自由作家李黑妮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却从未感觉过幸福,甚至还说妈妈的爱让她失去追求幸福的能力。这是为什么呢?她曾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妈妈不当的教养方式对自己获得幸福的负面影响。“那些年,我妈妈对我真的是放在嘴里怕化了,扛在肩上怕吓着,每分每秒不眨眼珠地看着我。为了在家专门照顾我,她把工作都辞了。我的任性是人所共知的,但我却有数不清的"不能"。我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随便喝水吃东西,我不能在没有大人陪护的情况下做游戏,我不能到点不吃饭,我不能和妈妈认为不好的小孩子一起玩,我不能去跑去跳去喊去叫,不能在下雨的时候去踩小水洼(因为我心脏不好)。上学以后妈妈认为我不能一个人来往,因为那样她不放心,于是她又接又送,每次都要背我一段。学校一有劳动,她就来帮我,很多同学都在背地里笑话我。我不能自己洗头洗脚,不能自己做饭,不能参加学校的野游(除非妈妈在场),不能参加学校里剧烈的体育活动。直到妈妈去世的时候我连自己的手绢儿都没洗过,更别说知道家里的油瓶子放在哪儿了。这样的待遇,算是把我泡在蜜罐里养大了。可是,这样的历程真的很痛苦。我所习惯的那种一切由父母给予的生活早就露出了破绽。他们一如既往地给、加倍地给,而一天天长大的我要的是什么呢?他们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我的内心长满了野草,更不知足、更抑郁也更自卑。那种苦,在当时连半点也说不出。”专家分析:不当教养方式令孩子失去追求幸福的能力从李黑妮的童年及成长经历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终身幸福的不良影响。孩子的发展应与同龄孩子持平,这是孩子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但李黑妮妈妈的过度保护,令孩子失掉了发展机会,致使其行为能力与心理发展滞后。当黑妮看到其他小伙伴能做到而自己做不到时,她会不满足,会感到不幸福。如果孩子总在温室里,在妈妈的翅膀下生活,长大后会发现自己无法远飞。试问,那时他又拿什么去追求幸福呢?妈妈保护孩子不外乎两种原因,一种是为了避免自身麻烦,如为了不弄湿衣服而禁止孩子玩水,为了杯子不被打破而不让孩子自己倒水喝等等;另一种是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如为了不摔倒而限制他过度的跑跳,为了不割伤手指而不准他用剪刀,为了不交坏朋友而限制他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等等。以上这些似乎为孩子“好”的行为恰恰扼杀了孩子最宝贵的好奇心、最旺盛的求知欲,浇灭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兴趣,而这些正是孩子发展自我、追求幸福的必经之路。当然孩子的安全要考虑,但也不能因噎废食。限制过多过宽,就会变成干涉。干涉过多则会让孩子失去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可贵品质,这将阻碍孩子追求和获得幸福的步伐。专家建议:无私、理智且切合孩子需要的教养方式能令孩子得到幸福爱子之心,父母皆有,但也要反思一下:你的教养方式得当吗?吴蓓老师认为,父母在教养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正确的教养方式应是无私的。父母在为孩子获得幸福铺路时,首先要想一想:你是否有私心?你是否希望孩子凭借这个条件达到你所期望的某个目标?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你所设定的目标,你将怎样对待他?你会毫无怨言地继续付出,还是会有所不满甚至直接表达你的不满?第二,正确的教养方式应是理智的。有句话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要父母爱孩子容易,但要父母给孩子理智的爱却不那么容易。有的父母往往在“为孩子未来的幸福着想”的口号下给孩子过度保护: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怕孩子受别人欺负;不允许孩子有零花钱,怕孩子上当受骗;不允许孩子使用火柴和剪刀,怕孩子伤了手指等等,当你自认为给孩子爱的时候,也要记住,你的爱也许正在破坏孩子的幸福。第三,正确的教养方式应是切合孩子需要的。媒体曾报道一些少年伤害父母的悲剧,这些悲剧引人深思:为什么父母自认为给了孩子一切,孩子却不领情,甚至还做出了与父母本意相违的事情?这是因为父母给的不是孩子需要的,而是将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孩子,或采取不正确的教养方式而造成的。因此李黑妮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的内心长满野草。”这样的孩子何谈追求幸福。所以,父母们应该给孩子切实需要的帮助,而不是用无边的管教让孩子窒息。专家访谈Q&A:Q:您认为今天的孩子幸福吗?为什么?A:孩子在某方面是很幸福的,想要什么东西马上就能得到满足。但长远来看,却不尽然。首先,孩子缺乏了延迟满足的经验;其次,孩子以后要面对的环境不会这么善意。Q:为什么很多孩子觉得不幸福?最大原因是什么?A:我想是因为现在的妈妈偏向关注孩子的身体,但孩子有除身体外的更重要的需求,比如心理需求。如果只关注一面,就很难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幸福。Q:在孩子成长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幸福是什么?A:孩子很难答出幸福是什么,但很多方面都与孩子的幸福感受密切相关,比如,健康、自信,以及跟小伙伴有了冲突后的心理的调节能力。三、让孩子获得幸福的条件王书荃老师是幼教专家,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她说,孩子获得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让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二是让孩子有充分的自信。而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都和妈妈有重要的联系。幸福的获得源于安全感案例:闷闷不乐的柔柔4岁的柔柔,发育状况很好,家境优越,父母也很疼她,但她却整日闷闷不乐。而且她一上幼儿园就生病,还表现得孤独、不合群,其他小朋友在做游戏,柔柔却心不在焉地在一边翻画报。专家分析:安全感缺失令孩子难以获得幸福王老师了解到,柔柔妈妈在孩子出生后,因为一些原因情绪很低落,导致对孩子关怀照料不足,让孩子的安全感未得到满足。威廉·布卢姆在《安全的感觉》一书中讲到:“安全感是个人健康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安全感,你必会有意无意的神经紧张,而你正在进行的行为会受到"劫持"。缺乏安全感,人和谐成长就没有能量,由于陷入了无休止的紧张,由于你得保持进攻或防卫姿态,你渐渐已将精力耗光。”这样自然难以获得幸福。儿时对于安全感的体验,也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婚恋关系。安全感充足的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强,与人交往时总能表现出开朗自信的一面,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做成想做的事,获得内心的幸福。反之,妈妈没有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从未通过视线、动作和深情的话语等方式来向孩子传达爱,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难以使孩子感觉与获得幸福。专家建议:妈妈发自内心的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第一,妈妈要发自内心地爱孩子,无论孩子长什么样,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从心里爱孩子。但是每个人对给孩子的爱的理解不一样,比如有的人认为给孩子爱就是给孩子买好看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这也是爱孩子,但这不是真正地爱孩子,这是把孩子作为一种炫耀的东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第二,妈妈要用温柔的眼睛看着孩子、要用真诚的内心去拥抱孩子,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孩子随时在寻求一种安全感,妈妈应在孩子苦恼的时候也这样温柔地看着孩子,让他心里有一种安定的感觉。幸福的获得源于自信案例:感觉幸福的小涛在家里,爸爸看到小涛在研究一个新的玩具,紧皱着眉头,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难,于是走过去问:“小涛,有什么问题需要爸爸帮忙吗?”谁知小家伙儿抬起头一脸自信地说:“不用,我一个人能行。”有一次,妈妈和小涛经过肯德基门口,那里在举行小朋友跳操的活动,当主持人问道:“哪个小朋友想上来试一试?”小涛不用妈妈提醒,第一个举起了手,跳上了台,自信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每天睡觉前当妈妈问小涛一天过得怎么样时,小涛总会一脸灿烂地回答:“妈妈,我今天过得很幸福。”专家分析:自信与幸福感的获得是一个良性循环小涛是个自信的孩子。一般自信约在孩子4岁时就会出现,自信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做事的动机、态度和行为,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效能感”。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能达到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从而获得自豪感。其中的核心显而易见是儿童的自信心。幼儿不断地学习、模仿成人的行为和语言,最后解决问题,实现自我的能力而获得了成功和幸福感。自信和幸福感获得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专家建议:让孩子动手做获得自信与追求幸福的能力自信的孩子更能获得幸福。他们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这些都是孩子获得幸福的关键。自信的形成与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关。这种能力不是来自说教,而是孩子从亲身体验中获得的。心理学家认为,早期经验与自信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而是通过摆弄、堆叠等动作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建构。孩子在操作活动中可以获得多种感知经验和知识,同时获得许多动作经验,这种经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经验不断的丰富,就会内化为幼儿的能力。妈妈让孩子动手做,亲自去体验,孩子动手能力强,就会有自信。但有些妈妈不停地在孩子耳边说:“不行,这个你不会做”,“别动,这个危险”。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在这样的声音中被剥夺了,孩子动手的热情被浇灭了,自信心没有建立起来,反而会有自己“不行”、“不好”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又怎会幸福?孩子自信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伴随着他的整个成长历程。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妈妈要在积极鼓励孩子的同时,经常性地创造条件让孩子自主活动,展现自我。专家访谈Q&A:Q:您认为今天的孩子幸福吗?为什么?A:现在的孩子本来应该是幸福的,但是一些外在的原因剥夺了孩子获得幸福的机会。孩子的幸福来自于精神上的满足,但是现在给孩子精神上的关注太少,功利的太多。Q:在孩子成长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幸福是什么?A:妈妈的关注和理解。妈妈的关注会给孩子安全感,妈妈的理解能让孩子获得自信所需要的能力。七、让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冬青老师觉得自己很幸福。她说:我经常觉得自己很幸福。我的家庭和睦美满。我和我的丈夫是大学同学,我们无论做什么、想什么都是一致的。我们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事业方面,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当我看到学生在我的教育影响下快乐成长的时候,那种幸福的感觉是不可言喻的。冬青老师认为,幸福感的缺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大,但是影响不一定就是坏的,有时候,也会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幸福不像成熟的果子,仅仅靠幸运就能掉进你的嘴里。童年的挫折让她坚强在谈到自己童年的时候,冬青老师说,自己的童年记忆是不快乐的。童年的她从妈妈那里受到过很多的打击和挫折,她觉得正是这种打击和挫折,让她敢于直面困难,特别好地培养了她、历练了她,以至于她抗挫折的能力特别强。冬青老师说,她遇到挫折和痛苦的时候,会去包容痛苦,将痛苦转化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她认为,这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获得幸福的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妈妈引导孩子去战胜困难,幸福自然而然就有了。现在的她对人对事,都抱着慈悲的心态,能够宽容地对待一切。可是,她觉得坚强并不等于麻木,她依然有一颗敏感的心,为日出的蓬勃和日落余晖而感动,为干枯却遒劲的树枝而感动。她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感动。学会面对痛苦和挫折幸福的孩子并不意味着不经历人生的痛苦。人生充满喜怒哀乐,这些孩子都要去体会。妈妈不仅要让孩子快乐,关键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对待痛苦和悲伤。很多人会通过转移和发泄来对待痛苦和挫折,比如,选择倾诉、疯狂购物、暴饮暴食等等,可是,即便如此,同样的痛苦还是会出现。因为,这些对待痛苦的方式往往都是在逃避,而不是面对。面对是需要勇气的,所以,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和痛苦,更积极地去面对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冬青老师选择包容痛苦,意味着她敢于面对挫折,她的内心很坚定,充满了希望。其实,幸福的获得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它意味着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妈妈可以在孩子能够理解的情况下告诉孩子一些生命的真相—我们会死亡、会生病、会失败,但是,因为有爸爸妈妈在守望,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所以,我们总是有希望,永远也不要放弃努力。在孩子勇敢面对困难的背后,往往是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这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也是孩子内心力量的源泉。当孩子对生活永远抱有希望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已经足够坚强,正在一步步朝着幸福迈进。妈妈访谈Q&A:Q:你觉得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吗2?A:是,我认为幸福就是面对和化掉痛苦,并把这些痛苦升华成能力。Q:对妈妈有什么建议吗?A:一定要经常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关注内心的能力,培养孩子自我分析的能力,这样的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里,才能获得幸福。七、妈妈自身要幸福并能有效传承名人母亲告诉你妈妈是孩子幸福的榜样幸福不是靠别人给予的,而是要自己去争取。作为妈妈,即便不能保证供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但是要保证给自己一个幸福的人生状态,给孩子一个榜样。坚强的母亲让孩子拥有最后的幸福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女人是柔弱的代名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能够不惧艰难困苦,一直坚持下去的往往就是那些看起来比较柔弱的女人,她们甚至在有些方面比男人还要坚强。如王桂荃女士(梁启超的二夫人),在梁启超离世之后,带着九个孩子度过了无法想象的艰难岁月,即使在动乱年代也没有动摇她对幸福的渴望。在她去世以后,梁思成和兄弟姐妹一起在父亲墓旁种下一棵“母亲树”,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感激母亲给予自己的坚强与幸福。善于思考的妈妈将引导孩子找寻幸福的真谛善于思考的母亲也会影响孩子的思维,令孩子学会深刻思考,找寻幸福的真谛。就像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在大人手牵手地带领下慢慢学会走路一样,善于思考的母亲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在每一天的生活里一地影响孩子,让他们远离简单,让他们知道深刻,让他们拥有正确的幸福观。著名作家金庸曾经说过,他对小说中的人物内心深处的探索很多受母亲影响。文中女性那种真挚、简单、传统的幸福观,想必也是来自他的母亲。善良的母亲让孩子懂得幸福的内涵很广阔左拉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追求幸福最大的障碍就是精神的冷漠,“胸怀天下”的情怀虽然由后天的修养与教育形成,但是它仍然是来源于孩子母亲的善良根基。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说过,自己在母亲那里得到的是“虔诚和善良”。我们在比尔·盖茨对全世界贫困地区的大量捐款上就可以看到母亲的印记。如今他将母亲传递给他的善良与幸福,赠予更多的人,他亦在帮助他人得到幸福的过程中收获了自己的幸福。普通妈妈告诉你幸福感受可以有效传承每个母亲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各种品质形成,而这些品质就是孩子通向幸福之路的基石。不只是名人的母亲如此,其实我们身边的普通母亲,她们身上同样会有这些美好的人格特征、精神品质以及幸福感受,能够传给自己的孩子。为此我们采访了陈子洁女士。陈子洁是个幸福的女儿,也是个成功的妈妈。因这两重身份,她更能感受到妈妈角色的重要,是妈妈将幸福给予她,如今她又要把这份幸福传递给女儿了。在接受与传承中,陈子洁感恩母亲的付出,感谢生命的历程,并愿将这段幸福心路与大家共享。幸福来自母亲的爱与支持陈子洁记忆中的童年时光,是快乐而温馨的。从小母亲便给子洁很大的空间,对她的朋友亲切友善,对她喜欢做的事情无私支持。母亲常说:“你想要做什么就去做,妈妈支持你。”周围每一家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医生、律师,但母亲从未这样要求她,只希望她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所以,从舞蹈、酒店管理、电影,到现在做营销,陈子洁一路走,一路学,只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感觉非常幸福开心。母亲也有坚持己见的时候,但是她的所有坚持都会解释给子洁听。子洁幼时在马来西亚接受的是华校教育,学中文很辛苦。她曾向父母提出转到英校,但父母没有让步。在70年代,中国在她的眼里还是一个很陌生、很遥远的国度。子洁还记得母亲当时给她解释说:“中文将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妈妈这样做是因为爱你。”事实证明,母亲是对的。她还记得10年前,子洁来到中国工作的时候,曾很郑重地向母亲道谢。幸福的感受可以代代相传现在子洁也做妈妈了,小女儿马仟羽已快2周岁了,给子洁带来无穷欢笑。从母亲身上吸收到的养分,子洁一样会用来滋养女儿。子洁不要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母亲,她更愿同女儿做朋友。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子洁也会让女儿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学喜欢的东西,做喜欢的事情。对女儿以后的成长,子洁说会让女儿自由发挥,她会支持女儿,尊重女儿。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子洁只愿成为女儿的支持者、分享者,而不是女儿人生的主导者。子洁希望女儿也能如她一样,享受到家庭的快乐与温馨,把家当做自己幸福的源泉。虽然每天忙碌,但子洁会尽可能每一天都分一些时间去陪女儿。晚上回家后,子洁会陪女儿玩耍,给她唱歌,陪女儿睡觉,讲故事。因为儿时母亲常常陪伴自己玩耍,子洁深知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平常的陪伴时光中,子洁常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恩,感谢生活给她的赠予。妈妈访谈Q&A:Q:你觉得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吗?A:不同的时间,一个人感受到的幸福或许不同;同一个环境,每个人感受到的幸福或许不同;所以我觉得感受幸福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Q:你认为幸福感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或者成年生活有什么影响?A:在一个家庭里,成员间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使孩子生活在安定和睦、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让孩子能感受到的幸福,有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而父母间互相争吵,言行粗鲁,使孩子生活在紧张冲突的家庭气氛中,孩子感受不到爱和幸福,就极易形成不良的个性。Q:对妈妈有什么建议?A:妈妈自己要开心,你的孩子才会开心。如果妈妈觉得很辛苦,总在抱怨,小孩也不会成长得很好。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做妈妈,都要是一个很开心的人生,你的孩子才会跟着你一样,有一个很开心、很快乐的人生。来源爱美网) (人民网)
[责任编辑:wandali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