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图片复发

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 外科病理 && 耳 - 华夏病理网
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开放分类:
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外耳道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xternal ear)
此复层鳞状上皮恶性肿瘤起源于耳廓、外耳道的正常被覆上皮。
【ICD-O编码】
【同义词】
表皮样癌(epidermoid carcinoma),鳞癌(squmnouse carcinoma)。
【流行病学】
耳廓病变确诊时平均年龄为65-70岁,男性略多见。外耳道内肿瘤的发病年龄为52-55岁,女性略多。
【病因学】
光照过度及冻伤已被认为是引起耳廓病变的原因。人们将外耳道肿瘤与中耳的同类肿瘤相联系,并认为可能源于迁延的慢性炎症。然而,临床关于慢性炎症的诊断有可能是误诊,其症状是由隐匿的鳞状细胞癌所引起。
外耳的鳞状细胞癌主要发生于耳廓;其次于外耳道。对52例耳廓鳞癌患者的研究中,外耳受累部位的悄况见表7.1。双侧外耳受累罕见。
【临床特点】
位于显露位置的耳廓肿瘤可以早期诊断。外耳道病变应注意可能由于症状轻微而延误诊断。疼痛、听力丧失、流血或流脓是其主要特征。可触及甚至看到斑块样甚或肉样肿块。
【大体检查】
发生于耳廓的鳞状细胞癌大体上近似于皮肤其他部位的鳞癌·(见图7.8)。外耳道病变则表现为一个肿块,有时呈疣状,堵塞耳腔并深度浸润周围组织。有时可有鼓膜融解伴中耳侵犯。偶见分化好的病变未被临床发现,直至进展期。
【肿瘤扩散及分期】
由于有软骨浸润,皮肤鳞癌的TNM分期并不适用于该部位。
【组织病理学】
外耳的表皮样癌通常表现出显著的角化。表现为梭形细胞形态者必须与黑色素瘤及软组织肿瘤相鉴别。起源于外耳道者,通常可见来自于外耳道表皮的证据。起源于外耳道深部者,通常伴有来源于中耳的病变及鼓膜融解。肿瘤有时可以分化很好,以至于与乳头状瘤相混淆。尤其是当这样的肿瘤伴有显著的结缔组织增生时,更有可能延误诊断。疣状癌也曾见于外耳。
【前期病变】
光化性角化病可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预后和预测因素】
耳廓的鳞状细胞癌是一种侵袭性疾病,极易局部复发。通常局限于外耳的肿瘤术后转归较好。术后结局常与就诊时的临床分期相关,分期越高,结局越差。耳廓及外耳道的鳞癌转移扩散至淋巴结者不常见。如果诊断延迟并浸润邻近结构时,预后较差。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医学、法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浏览次数:约 4280 次
编辑次数:1 次
最近编辑者:
最近编辑时间:
创建时间:
制片 1. 标本的接收、清点制度: 1.1 巨检结束后病理医师应向技术组当面交付组织块,并点清块数,记录签收。..[]您好,分享的企鹅
阿婆坚持频繁掏耳朵30多年 不料引发癌变
苏州电视台
谁都有个耳朵痒的时候,很多人痒了那就掏一掏,朱阿婆坚持掏耳朵30多年之后,摊上了大事儿。朱阿婆有掏耳朵的习惯,两个月前,她觉得右耳朵有点不对劲。患者 朱阿婆:“流脓、流血,疼得晚上不能睡。”到医院打了几次消炎针,耳朵症状稍好转,脖子又开始疼起来。朱阿婆赶紧到医院问诊。经过检查,显示朱阿婆是患上了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并且已经扩散到了腮腺,所以才会导致脸颊到脖子的疼痛。 这掏耳朵怎么会惹出这么大祸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张琼介绍:“我们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反复用硬东西去掏可能会破坏外耳道的正常的屏障。多次的机械刺激,外耳道不断修复。经历反复破坏和修复的过程,有可能细胞就会出现恶性的变化。”专家说,这最初的痒,很可能只是浅表的炎症作祟,只是朱阿婆用错了方法。医生介绍,耳朵的鼓膜薄如蝉翼,如果用力过猛,很可能造成鼓膜穿孔。如果瘙痒得厉害,不妨抹一点止痒药物,如皮炎平等,切忌用指甲,发卡等尖锐的工具,尽量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即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南京一男子练出“水上漂”神技,41年救起23名落水者。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最爱南京,最懂生活
苏州中心官方微信,
把吃喝玩乐装进爪机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提供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等警务服务
江苏女性温暖贴心的移动家园
同名查询、自助移车,关注南京公安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v_syhan]
热门搜索:
苏州一男子与儿子“套用医保卡”被拒,抡起椅子砸向医生。
无锡一男子凌晨回家路上用打火机见啥烧啥,涉8次纵火被刑拘。
知情人透露,该男子患有精神问题,经常要吃药维持。
房子对个人和家庭都有不同的重大作用,买房前可一定要周全考虑。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面部同时复发不同期鳞状细胞癌一例--《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年04期
面部同时复发不同期鳞状细胞癌一例
【摘要】:正 患者女,80岁。1992年7月右面颊发现蚕豆大小的新生物来诊。经手术治疗后两年无恙。病理确诊为皮肤原位癌。2年后又因面部其它部位发现相类似的新生物再次来诊。皮损分别在右面颊、左颞部、上唇左侧及左耳前四处,皮损黄豆至樱桃大小不等,有轻度浸润感,有触痛,无出血及化脓。疑皮肤癌复发,拟手术治疗。平素健康。体检:全身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右面颊见2.5cm×2.5cm大小的境界较清、稍隆起皮面的暗褐色斑块,表面结痂。剥痂后湿润、潮红。上唇左侧见3.5cm×2.5cm大小境界不清的斑块,表面粗糙角化,部分呈小疣状增生,污褐色。左颞部见2.0cm×2.0cm大小暗红色斑块,表面粗糙。左耳前见1.5cm×1.0cm大小类梭形浸润性斑块,呈污褐色,中等硬。颈、耳后表浅淋巴结均未触及。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9.8【正文快照】:
患者女,80岁。1992年7月右面颊发现蚕豆大小的新生物来诊。经手术治疗后两年无恙。病理确诊为皮肤原位癌。2年后又因面部其它部位发现相类似的新生物再次来诊。皮损分别在右面颊、左颖部、上唇左侧及左耳前四处,皮损黄豆至樱桃大小不等,有轻度浸润感,有触痛,无出血及化脓。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灶昆;顾继礼;栾翠芳;陈仪;王国成;徐小军;;[J];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10期
童宪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07期
王迎林;杨希鏸;杨秋泓;;[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年04期
周敏妤;王辉萼;;[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年02期
沈仲文;;[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2年03期
蒙敏;;[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张科军;宓惠茹;;[J];中华烧伤杂志;1991年01期
姬萍;;[J];国外医学情报;2003年05期
李昌炎;殷东明;沙夕林;;[J];交通医学;2007年06期
刘复生;;[J];国际肿瘤学杂志;197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穆殿斌;仲伟霞;孙菊杰;高彦;蔡淑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魏兵;李新军;步宏;张红英;;[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李铁军;张永信;Wen J;Cowan DF;Hart J;肖书渊;;[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华海康;王修珍;金城;胡佳;尹兴平;杨莉佳;陶诗沁;朱小红;李明;;[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何园;陈谦明;李秉琦;;[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沈斌;;[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杭州分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疑难皮肤病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高天文;孙东杰;李春英;何弘;李廷慧;刘玉峰;李青;黄高升;马福成;刘友生;柳凤轩;闫小初;刘东梅;刁庆春;刘荣卿;;[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杨红兵;郑霞;周萍;艾勇;;[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陈琼荣;夏和顺;;[A];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分会肿瘤病理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报告会论文资料汇编[C];2006年
廖文俊;高天文;王雷;;[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伟 实习生
王震;[N];重庆日报;2010年
张次秀;[N];大众卫生报;2004年
副主任医师:徐榕;[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蔡敏;[N];湖北日报;2001年
王建影?整理;[N];健康报;2007年
匡远深;[N];健康报;2010年
维加;[N];民族医药报;2007年
吴一福;[N];中国医药报;2007年
湘雅医院门诊部
熊争鸣;[N];大众卫生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园;[D];四川大学;2004年
王秋旭;[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焦晨炜;[D];山东大学;2009年
张桂荣;[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李伟;[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席庆;[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王智明;[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朱红;[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安菊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左新成;[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家生;[D];江西医学院;2005年
程江鹏;[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郑丽君;[D];浙江大学;2006年
林海;[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刘红;[D];浙江大学;2007年
王海峰;[D];浙江大学;2007年
杨懋颖;[D];浙江大学;2005年
宋贺;[D];吉林大学;2005年
邝韶景;[D];四川大学;2004年
刘军;[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大妈30年频繁掏耳竟癌变
耳朵掏不好能掏出病 - 网易河南
大妈30年频繁掏耳竟癌变
耳朵掏不好能掏出病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武汉徐大妈因耳朵疼去看病,却意外被查出患上外耳道癌。她万万没想到,30多年来频繁掏耳的习惯竟让她患上了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徐大妈不得不做手术,术后不仅右耳听力没了,还要放疗。耳鼻喉专家就此提醒,耳朵若掏不好,可能会掏出很多病。
原标题:大妈30年频繁掏耳竟癌变,专家提醒—— 耳朵掏不好,会掏出不少病核心提示|老感觉耳朵里钻心地痒,一天不掏就不舒服。武汉徐大妈因耳朵疼去看病,却意外被查出患上外耳道癌。她万万没想到,30多年来频繁掏耳的习惯竟让她患上了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徐大妈不得不做手术,术后不仅右耳听力没了,还要放疗。耳鼻喉专家就此提醒,耳朵若掏不好,可能会掏出很多病。常掏耳朵害处多“外耳道的分泌物‘耵聍’俗称耳屎,适量的耳屎对保持耳部的健康是很重要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二病区主任卢伟介绍,人体外耳道的长度有2.5~3.5厘米,只有外三分之一才有耳屎。耳屎呈弱酸性,能保持外耳道的酸性环境,和耳道壁上的耳毛一起抵御外部的细菌侵袭。此外,耳屎还会散发出一种使小虫厌恶的气味,起到阻止飞虫飞入耳道的作用。“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具有自洁功能,频繁掏耳朵,将耳屎一扫而尽,等于拆除了耳朵自身的外部防线,打开大门任由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卢伟说,轻则可引起慢性炎症,出现耳痛、流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严重的会出现听力下降,还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甚至可能转变为耳道癌。掏耳朵一周一次“正常情况下,耳屎会缓慢地从外耳道内口向外口移动,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或跳跃运动,它会不断地自行脱落排出至耳外。”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治成说,只有耳屎分泌过多,或者有外耳道皮肤的慢性炎症、外耳道狭窄或畸形时,才可能形成耵聍栓塞,使人出现耳闷、耳鸣甚至疼痛症状。张治成说,盲目用挖耳勺、发卡、指甲等坚硬、不卫生的物品掏挖耳屎,动作不当反会损伤耳膜,出现炎症、疼痛,严重时会损伤鼓膜导致听力下降。耳洞瘙痒是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况。张治成说,最安全可靠的方法是选用粗细合适的棉签,适当蘸上酒精、硼酸等药物,轻轻插入外耳道,在外耳道内瘙痒处轻轻转动即可。“建议一周左右一次即可,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根据自己情况掌握。”卢伟说,如果确实耳屎过多或有炎症等问题,应定期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医护人员会用严格消毒过的工具将耳屎取出。
本文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责任编辑:HN033
关键词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老是觉得耳朵痒 婆婆掏耳30年竟引发癌变
楚天金报讯(记者高琛琛 通讯员刘姗姗)老是感觉耳朵痒,一天不掏就不舒服。前几天,一武汉婆婆因耳朵痛看病,却意外查出外耳道癌,诱因竟然是30多年来频繁掏耳的习惯。
徐婆婆家住古田,身体一直不错。年轻的时候一觉得耳朵痒,就忍不住掏,渐渐形成了习惯。每天晚饭后就拿挖耳铁勺掏耳朵,一掏就是30多年。
两个月前,她发现右耳流水、流血,轻轻一碰就觉得痛,几天后连腮腺、脖子都开始痛,晚上只能吃止痛药才能睡觉。
上周,徐婆婆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耳鼻喉科医生张琼接诊后发现,婆婆的外耳道中段呈环形狭窄并充血,看片子不像炎症。果然,病理结果证实是外耳道鳞状细胞癌,且癌细胞很可能已转移到了腮腺。
9日上午,专家为她实施了外耳道病损切除手术,切除整个外耳道,术后右耳的听力很可能没有了,后期还需要放疗。
该科副主任医师陈伟介绍,耵聍(耳屎)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是一种油脂,可保护耳道皮肤。频繁掏耳朵会把保护层破坏掉,皮肤太干燥就会痒,越痒越掏就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外耳道的皮肤比较娇嫩,长期刺激会造成外耳道炎症、感染,继续过度刺激就可能导致癌变。此外,由于鼓膜薄如蝉翼,如果掏耳时用力过猛,可能会造成鼓膜穿孔,继而影响听力,甚至耳聋。
他建议市民不要经常掏耳朵,一周一次即可。不要使用指甲、铁勺、发卡等尖锐的挖耳工具,尽量使用干净、柔软的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洗头、洗澡或者游泳后要保持耳朵干燥,可以避免耳朵进水后引起炎症。
耳朵流脓50年才查出是耳结核
好可怕:结核菌已侵入脑部
六旬黄冈老汉左耳流脓50年,一直以为是中耳炎,直到去年手术才发现,自己患上了罕见的耳结核。
岳老汉打小左耳就经常流脓,成年后一直当成中耳炎治疗,效果时好时坏。由于流脓量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他没有特别关注,直到左耳慢慢失去听力,岳老汉更失去了治疗的信心。
去年底,在儿子的催促下,岳老汉前往医院做了中耳炎手术,最终病检显示,他并非中耳炎而是耳结核,随后被转往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治疗。继续检查时,他被发现不仅有左耳结核,而且因长期未做治疗,已恶化成结核性脑膜炎、颅骨结核等病。
(记者胡彩丽 通讯员邹鹏、刘露)
(作者:高琛琛&&编辑:陈潘)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荆楚网(cnhubeigw)、最武汉(zuiwuhan01)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鳞状细胞癌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