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室图片 门口对空气质量要求极高,有专业的医疗级杀菌机?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1
【摘要】 目的 探讨接台手术的时间安排,以便更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方法 按照GB15982-1995的采样方法,对我院进行接台手术的其中四个手术间进行为期1年的定期室内空气、治疗车和器械台的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手术后、术后消毒30分钟和术后消毒1小时三种方式的消毒效果中:术后消毒30分钟的效果明显,菌落总数允许检测值达到了普通手术间的卫生标准。结论 接台手术的最佳时机为消毒30分钟后,可有效的预防医院内感染。
【关键词】 接台手术 消毒效果 空气质量 医院内感染
我院于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定期对进行接台手术的第1-4号手术间共4个手术间的室内空气、治疗车及器械台的物体表面进行了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并对三种方式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更合理有效的安排手术时间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有17个手术间,平均每月1000台手术左右,每一个手术间每天手术量约为3台。每月中旬对第1-第4普通腹部外科手术间的空气、治疗车及器械台的表面进行采样。
1.2方法
1.2.1消毒方法 空气消毒由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在第一台手术完,手术间整理清洁完毕后进行处理;物体表面消毒由含氯制剂擦拭处理。
1.2.2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试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送检。空气中细菌总数检测方法:测定空气中动态下细菌总数。采用平板暴露法:房间30m2以上者,于东、西、南、北(距墙1米处)、中五点;小于30m2者,于一条对角线里、中、外三点,高度均在1.5米处采样,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9cm直径)按上述采样点和高度布放,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采样时间按GB15982-1995[1]附录A“采样及检查方法(补充件)”,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采样人员由我院感染科人员和我科固定护理人员执行。
2 结果
2.1手术室在不同时段的空气质量 按GB15982-1995“4.1.1细菌菌落总数允许检出值”的规定:普通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测定结果(cfu/m2)应该≤200。从检测结果看:手术后、术后消毒30分钟和术后消毒1小时的4个普通手术间的空气质量有明显差异。手术后有近40%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200,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值。如果手术后再消毒半小时手术间的空气质量则合格,手术后再消毒1小时手术间的空气质量则达到GB15982-1995规定的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的效果。为了及时合理安排手术我们选择了手术后消毒半小时再做接台手术的方式。
2.2 手术室器械台表面和治疗车表面的洁净度 同手术室的空气监测效果相一致:手术后与术后消毒30分钟及术后消毒1小时的4个普通手术间的器械台表面及治疗车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结果有明显差异。术后消毒30分钟后即可达到国家标准允许限值,效果明显。
3 讨论
3.1合理安排接台手术的时间为第一台手术完消毒半小时后 目前各个医院的手术量增加明显,而医疗资源的扩展相对有限,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就成了当前的重要问题。当然各个医院所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有在第一台手术还未完的情况下就接第二台手术的现象,前者一走,后者就立刻进入准备手术了,手术间的准备是在病人进入的情况下开展的;有按照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的要求消毒两小时后才接手术病人的现象;有消毒一小时后接病人进入,人机共存的情况下再消毒一小时的现象等,这些做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种方式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后两种方式没有充分利用手术间,影响了手术的进程。该调查显示,接台手术的最佳时机是第一台手术完毕,消毒半小时后,环境已经达到了常规条件的准备,符合国家对普通手术室的要求标准。
3.2创造合格的手术室工作环境,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手术室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而对手术间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及时清理污物,湿式清扫地面,含氯制剂擦拭物体表面,消毒空气等。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如严格遵循先Ⅰ类手术,再Ⅱ类,次Ⅲ类手术的安排顺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科学、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使规范化的医院感染管理落到实处。
3.3建立完善的登记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可持续改进 建立登记本,做到真实、有据可查。根据所累计的时间,定期监测,定期更换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的消毒管道,保障手术间的空气消毒质量。对进行的接台手术登记准确,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关情况,有可追溯机制,从而不断完善接台手术的管理。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的突出,手术室成为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室担负着医院手术和重危病人的抢救任务,手术室感染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全年手术约2 700人次。平均每天手术8台左右,多达16人次。连台手术多,工作量大。全院共有5间手术室,现有手术室护士8人。在工作量大、手术床位紧张的情况下,如手术室感染管理不严、对策不当、制度不健全或制度不落实都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因此,我院手术室认真制订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对策,紧紧把住院内感染这一关,做好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有效干预,有目标地进行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报道如下。
2 组织管理
2.1 健全组织机构
在院感染科的领导下,我们完善了手术室管理机构,成立了手术室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师、主管护师4人组成监督小组,负责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对医院感染工作的监督,每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2.2 健全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医院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订出手术室各种手术防感染的规章制度。如:手术室感染管理措施、医疗物品消毒管理制度、空气净化制度、门卫制度、手术人员参观、外出制度、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与回收制度、洗手流程、各班护士职责、洗手制度、巡回护士职责,使手术室感染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3 加强素质培养,提高控制感染意识
① 组织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器械师学习有关感染管理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分期分批派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严重性与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新知识、新业务及控制措施的掌握,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促进手术室感染监控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② 手术是由医务人员共同协作完成,要充分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理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强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提倡慎独精神,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③ 加强对新护士、护生、跟台器械师的教育和培训。对新来的护士、护生、跟台器械师要有专人带教,学习消毒隔离制度的细则。严格规范操作,在上岗之前要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在操作过程中,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④ 加强对卫生员和工人的培训。我科有卫生员和工人3人,他们担负着手术室卫生、接送病人的任务。卫生员和工人的文化程度较低,又未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操作不可能符合要求,有可能引起自身感染与交叉感染。因此,对卫生员和工人进行岗前培训,传授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消毒隔离技术。严格指导督促他们按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在工作中严格管理、检查、督促、指导各项制度的落实。
3 手术室管理
3.1 环境管理
① 手术室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手术室应环境整洁,无尘、无蝇虫。每天早晨用清水擦拭手术间内全部物体表面,紫外线照射30 min,术后照射30~60 min,并有记录。手术结束后均应有通风设备,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包括墙面),地面清扫后用消毒液拖地,将手术间内的尘埃和细菌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② 做好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控制细菌的繁殖,又可避免医务人员、患者通过汗腺排出细菌。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控制在50%~60%,是抑制细菌浓度的有效手段。
③ 手术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区域的划分。按照要求着装,通过三通道线路,进出手术间的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严格分出入道。接送病人进出手术室,用内外对接车防止污染。
④ 手术室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是导致手术感染的因素之一[1],要限制手术人数,控制参观人员。各手术间装有电话,解决手术时急需的对外联系。减少手术间人员走动。教学参观通过闭路摄像系统进行。无影灯调节器用高压蒸汽消毒,手术灯光由台上医生自己调节。术前调节好输液架合适位置,防止术中拉动输液架天轨。术中减少手术人员走动,避免尘埃悬浮。同时每月进行空气培养,菌落数控制在≤20cfu/m3,减少感染因素。
3.2 手术物品、器械、一次性物品管理
① 所有手术器械使用后要彻底清洗。器械清洗不彻底,残留下的血迹和有机物会使细胞产生保护膜,从而影响灭菌效果。手术后器械使用加酶清洗剂进行清洗,并注意打开轴关节,彻底清除残留的血迹和有机微生物,清洗干净以后上油打包,用高压蒸气进行灭菌消毒。高压蒸气灭菌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经济、安全、实用等优点,对不耐高压的物品采用冷消毒或2%戊二醛浸泡消毒。
② 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可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进入手术室的一次性物品要符合国家医药卫生规定条例。使用前严格查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厂名批号、产品的有效期、无菌包装的密封性,均符合要求方能使用。过期、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潮湿、破损、字迹模糊不清均不能使用。一次性物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 cfu/m3,湿度与温度相宜的库房中,并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检查。
3.3 手术室垃圾处理
对手术室的垃圾及时分类处理,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物品分别装置于不同颜色的袋内,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装有血液、体液、消毒液的容器要防水防漏,对刀片、缝针等锐利物品要分别装置处理,减少危害,防止感染。
4 防止术中感染
①外科手消毒是预防手术感染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外科刷手能把指甲及前臂微生物刷除。残存皮肤上的细菌降低到最低程度,抑制微生物快速繁殖。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要戴一次性手套。手术医生护士要严格按照洗手流程进行刷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手指细菌培养监测。
②术中使用的C臂X光透视机,要按常规清洁消毒,术中使用时要注意无菌技术,C臂机要加无菌套,手术野要加无菌单。每次透视拍片要重新铺巾,更换无菌单,以防感染。
③对手术时间长、手术大、出血多的手术,手术衣易被浸湿,浸湿的手术衣可以将身体的细菌渗透到手术部位,手术衣如被浸湿后应及时更换。术中使用的无菌干镊,每4 h更换一次以防污染。
④在手术门前挂隔离牌,严格隔离管理,术后物品器械按隔离种类进行消毒处理。标本隔离处理,手术室严格终未消毒。
我院手术室在院感染科的指导下,用科学实用的方法,结合手术室的情况,建立合理的控制感染流程,加强手术的管理,加强无菌观念、无菌技术的操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降低了手术感染率,提高了控制手术感染的管理质量。
5 参考文献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实时反馈机制;手术室;运转效率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科系统运转的核心环节。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手术室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外科科室高效运转。由于手术室需要特殊的仪器配置,此外,外科手术现在也更加复杂和专业化,同时,手术需求的增长速度已经超出常规手术室基础设施、麻醉设备和护理相匹配的承受能力[1,2]。因此,提高手术室运转效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3]。近年来,西京骨科医院通过建立"实时反馈机制",逐步加强手术室资源分配和流程优化, 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我院骨科手术室的"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在手术室运转效率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1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手术室设有手术间8间,护理人员30名,其中麻醉护士6名,手术室在编护士28名,助理护士2名,护理员8名
2"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的实施
2012年1月开始,每日统计第一台手术患者入室时间,第一台手术开始时间,两台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每间手术室每天用于手术的时间(8:00~18:00),手术室管理人员每日统计各手术间的信息,并分析可以影响每一个手术间运转效率的原因,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4]:①手术室管理水平不高,内部质量控制差;②患者自身因素,如术前检查未完成,擅自进食,临时因各种原因改变或拒绝手术方式等;③参与手术医生责任心不强,如迟到,提前离开、手术不熟练等;④麻醉医生的原因:如准备不充分、迟到、业务不熟悉等;⑤护理人员的问题:如人员少,手术多,安排班次不合理等;⑥手术用物准备不足或出现故障。并于当日将汇总信息反馈给各手术间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配合护士,促进其整改,建立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护士的个人档案,并建立相应的赏惩机制,对于表现好的手术医师,可优先安排其手术,对于表现差、屡教不改的手术医师,甚至暂停一段时间手术安排。每月针对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在奖金分配等方面参考个人档案的统计信息进行调整。对于每月表现突出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额外给予奖金奖励,而对于表现差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可适当扣罚一定比例的当月奖金。
统计"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实施前2年(2010年01月~2012年01月)及实施后(2012年01月~2013年07月)每半年的总手术量,总手术时间,以及每一个手术间的手术量及手术时间,第一台手术延时率(9:00之后开始手术视为延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tudent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3结果
经过了近1年半的努力,西京医院骨科每半年的手术量又2011年上半年的4352台增加到2013年上半年的5021台,而且最大的增长出现在2012年上半年("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开始实施的半年),由2011年下半年4369台增加到2012年上半年的4698台,而后每半年手术量逐年增加。除了手术量的增长外,每一个手术间的手术量及手术时间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手术室的使用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一个手术间的手术量及每天手术时间分别由2011年上半年的544台及6.6h(每天统计早8:00~18:00),提高到2013年上半年的627.6台及8.1h,第一台手术延时率由2010年上半年的14.5%,降低到2013年上半年的4.9%,表明每一个手术间的使用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昂贵医疗设备最集中的地方,提高手术室的使用效率,可有效增加外科患者的周转,,从而减少无效的住院时间,对医院和患者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实施"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每半年的总手术量,总手术时间,以及每一个手术间的手术量及手术时间,降低了第一台手术延时率,显著提高了手术室的运转效率。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主要环节和改进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4.1人员合理配置 人员配备合理是工作效率最大化的前提,如果在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保持不变情况下,如果要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只能占据更多的休息时间,通过加班来解决问题。长期加班,不仅不利于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其心理和情绪的负面影响很大,长期在疲劳状态下工作,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工作效率低下, 遗留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有与工作量基本相称的人员结构配置。
4.2建立手术准备间和麻醉恢复室 建立手术准备间可提前将手术患者接到手术室,并在进入手术间之前做好必要准备,如为患者作简单的手术流程介绍,根据不同术式建立静脉通道等,为连台手术节约时间。建立麻醉恢复室可减少患者术毕在手术间的观察时间,为连台手术患者及早进入手术间提供空间,加快手术室运转进程。
4.3设置手术相关功能单元 为了充分发挥手术室的使用,应充分配置和合理安排手术室相关功能单元,如设置手术室专用电梯,配备专人控制电梯,保证手术室随时运转患者的需要;设立一次性高资耗材库,及时满足手术的需要;成立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保养、打包、消毒、灭菌等工作,会大大加快手术的进程,从而提高手术室的使用效率。
4.4完善奖惩制度 ①针对手术医生:通过我们前期的时间,我们初步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来提高手术室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举例说明:医院要求手术室第一台手术9点之前必须开始,如果9点之前没有开始,需要查找原因,如果确因手术医生的问题导致手术延迟,那么会根据情节轻重,对其进行惩罚,如1个月内超过2次(含2次)无故延迟手术的医生,停止该医生下月全部正台手术,并适当比例扣罚当月奖金。通过这种奖惩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下刀准点率。②对护士的奖惩:通过对每人参与手术时间、第一台手术延时率等指标统计,建立护士的个人档案,每月汇总比较,对于效率高、表现好的护士,在奖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反之适当比例扣罚当月奖金,并在季度总结时帮助查找原因,提高工作效率。③对麻醉医师奖惩,定期将统计数据反馈给本人及科室管理人员,帮助查找原因,对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④病房交接衔接:对于除正台以外的连台手术,会涉及到医生和护士之问的衔接问题。鉴于此,各病区已经明确规定值班的护士要明确患者的去向,并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如果因告知不及时而导致手术延迟现象发生的,需要对护士进行适当的惩罚,做得好的给予适当奖励[6]。
在本研究中,"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手术室运转效率,有效利用手术室这一宝贵资源。在此基础上,提高手术室运转效率还有更深层面的意义,包括①切实保护了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如减少了患者禁饮食的时间,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维护了患者及家属的利益。②保护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手术时运转效率的提高,可以缩短工时,节省人力,在不减工作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加班,节省了人力成本,切实维护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③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手术安全度:在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以后,就缩短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总工时,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足够的精力和体力,使他们能做到遵守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做事,从而减少或避免工作上的差错事故,确保安全。④保证学习和科研实践,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后,使得手术室工作人员能够找到时间去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7]。
总之,"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对于手术室运转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促进手术室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切实充分利用手术室这一宝贵资源,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山慈明.法国医院手术室提高使用效率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6,12(41):1146-1148.
[2]James E, Stahl, Mark S, et al . Optimizing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teaching ambulatory care clinic[J].J Gen Intern Med, 2003, 18(4):266-274.
[3]王莉,曾俊,程勤.等.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J].护理杂志,2005,22(1):74.
[4]赵亮,金昌晓,张丽萍.手术室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管理办法[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0):43-45
[5]宋烽.手术室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5):306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4
1 临床资料
本院是三级甲等医院, 共有手术护士32人, 全部具有专科学历, 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85%以上。本院为层流手术室, 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共有14个手术间。统计, 每年共完成手术8000余例, 其中普外科、胸外科、小儿外科、脑科、泌尿科、妇科等开展了腹腔镜手术, 妇科60%手术为腹腔镜手术, 外科40%手术为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还有电切、钬激光、关节镜、间盘镜等, 心脏手术每年可做200余例, 五官、眼科专科手术也在这里完成[2]。各种新技术在这里不断开展起来, 很多新项目获得国家和市科技成果奖。本院手术室工作标准每年都在修订, 近几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手术风险管理已经作为手术室工作重中之重, 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工作标准中纳入了很多风险管理项目, 警醒大家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显著。
2 强化工作标准方法
以往工作的标准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为准绳, 法律意识不够, 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规避手术风险, 在完善了原有工作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安全意识, 具体内容如下。
2. 1 重大复杂手术配台护士参加术前科室组织的病历讨论。巡回护士负责术前查看患者, 次日晨会报告病历, 护士长主持会议, 大家针对病情和手术相关知识、手术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展开讨论, 护士长利用5 min时间作出讨论小结, 指出工作中风险隐患和防范措施, 配台护士根据病历讨论结果, 正确执行工作程序, 对高风险环节加强防范[3]。
2. 2 术日接患者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包括术前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留置导尿情况、腕带佩戴情况、病历准备、术前针执行情况、贵重物品的保管及需要带入手术室的X线片及物品, 途中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2. 3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严格按照核查制度执行患者的核对, 将患者安置在手术床上, 避免肢体暴露, 手术时间超过2 h的要给予受压部位皮肤护理, 建立静脉通路, 协助麻醉师麻醉。连接手术仪器电源, 检查功能, 调节参数;评估患者皮肤, 将电刀负极板置于肢体安全处, 避免灼伤;连接吸引器管道, 保证术中正常使用。
2. 4 洗手护士提前10~20 min洗手上台, 整理台上用物, 检查器械是否齐全好用, 协助医生进行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对于不好用的器械, 用手术线系在钳端, 和器械室护士做好交班, 保证破损的器械及时更换[4]。
2. 5 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所有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物品数目, 实行点一记一的原则, 确认无误后由巡回护士记录在清点记录单上。
2. 6 做好术中标本的管理, 术中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做好标记, 并和巡回护士做好交待, 巡回护士按照规定在病理袋上逐项填写科室、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标本名称、时间、责任人, 手术医生将病理标本给患者家属观验后, 按照病理保管流程送到指定存放处, 做好登记, 加锁保管。如果是术中冰冻快速病理, 巡回护士负责和服务队联系, 由服务队专职人员送检, 确保病理安全及时送检。
2. 7 严格执行术中物品清点制度, 即关闭体腔前后、缝皮后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台上器械物品, 无误后方可关闭体腔, 手术结束后在患者出手术室前洗手护士要自查一遍术中器械、敷料, 术中共查对五遍, 确保术中物品核查万无一失。
2. 8 手术结束后, 巡回护士和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将患者移至手术车上, 注意保暖, 确保液体及各种管道通畅, 根据术后要求送患者到麻醉恢复室或送回病房, 与麻醉恢复室护士或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并记录。
2. 9 落实上报制度, 发生不良事件、突发事件、纠纷、针刺伤时立即按制度流程上报。
2. 10 术后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洁、整理手术间, 补充一次性物品, 做好手术间的标准化管理, 保证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
3 结果
2010~2013年本院手术室手术例数每年都呈递增形式, 统计以往每年都有3~5例手术病理纠纷问题;发生过高频电刀电击伤2次;有时物品准备不充分、技术不熟练、器械不好用等延误手术时间;对患者保暖措施欠缺、术前告知不到位导致患者满意度不达标;术前安全核查执行不标准, 接错患者曾有发生, 幸好能及时发现, 没有发生不良后果;术后送患者单方执行(只有麻醉师或巡回护士), 责任不明确;突发事件上报不及时, 上级领导延迟了解工作中的不良事件;手术间标准化管理没有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执行的不到位。通过强化配台护士工作标准后, 手术间物品摆放规范, 缺少固定物件有人管理, 及时寻找和补充;没有发生过一例病理管理问题;严加了手术患者的皮肤管理, 使用高频电刀没有发生过一例患者电击伤;器械不好用能及时报送器械室护士, 及时更换和维修;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 没有发生过接错患者的现象;术中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 没有发生过术中物品清点不清现象和异物遗留体腔现象;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 护士长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术后送患者三方(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共同完成, 责任明确;术后问卷调查平均每季度患者满意度95%以上。
4 讨论
本院手术室强化手术配台护士工作标准主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纳入了新的管理内容, 增加了大家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的责任心, 尤其是重要工作环节增加了警示制度, 督促大家警钟长鸣, 在保证工作质量的情况下, 必须更加注重手术安全。
4. 1 重大复杂手术、新技术、危重抢救手术存在很高的风险系数, 如果在某一环节稍微疏忽就会出现差错或事故, 只有将风险系数降低到最低, 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手术成功率。经过术前讨论, 配台护士能够全面的了解手术知识和操作步骤, 能够吸取工作教训和了解工作的不足, 做好工作的充分准备, 确保手术成功率。
4. 2 手术安全核查问题是手术成功的前奏, 如果患者一开始就接错了, 那么接下来就会一错再错, 后果不堪设想, 更谈不上手术的成功。患者接到手术间后, 必须按规定执行三方核查标准, 做好记录;术中物品清点严格执行“五”查制度, 不能姑息取巧少查或不查, 那么一时的轻松就会导致一世的沉重。因此, 安全核查是手术室铁的纪律, 大家都能一如既往的严格执行。
4. 3 术前洗手护士提前10~20 min洗手上台, 洗手护士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整理手术器械及物品, 有多余时间和巡回护士认真清点术中物品, 是手术安全的保障。
4. 4 高频电刀的使用是手术室高风险操作, 多年来一直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内容, 科室制定了高频电刀使用规定, 并多次组织学习和操作培训, 纳入科室质控重点, 现在纳入了科室配台护士工作标准, 大家每次操作都能绷紧安全这根弦, 彻底消灭高频电刀使用的安全隐患。
4. 5 手术病理管理是科室的风险管理项目, 科室制定了病理管理流程, 重要环节专人在做, 每个手术间的病理都进行了专柜、专人加锁保管, 每天按规定送检, 并且严格交接, 杜绝了病理各个工作环节的安全隐患, 配台护士都能严格执行病理管理标准, 没发生过病理管理过程中的任何纠纷。
4. 6 手术间标准化管理落实到责任人, 增加了大家的责任感, 科室工作也做到了有章可循, 防止了手术间物品丢失没人管和管理不及时现象, 确保手术中物品的及时供应和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下, 带动科室工作更加注重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参考文献
[1] 魏革, 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4.
[2] 吴欣娟,沈宁,刘华平,等.我国临床护理工作范畴及岗位设置的初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9):93-94.
[3] 孙淑云.重塑护理文化推进整体护理.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10):59-60.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5
现代护理管理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的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过程。现代护理管理综合应用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指导、照顾人们保持或重新获得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以达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护理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将影响到医疗质量及医院的管理水平。现代护理管理应具有科学的计划性,符合客观要求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合理的设置组织机构及人员编配,可测量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全面质量管理措施,有效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达到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结合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加强制订目标管理,近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一, 手术室常规护理缺陷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者病人致残,甚至致死。
1  接措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问。
2  手术安置方向有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
3  器械准备不全  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
4  清点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中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
5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  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妥,造成脱落和污染。病人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
6  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静脉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标志保存不当或丢失。
7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  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二, 手术室安全创新管理
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  手术室的一般制度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 安全管理制度  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病人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性况);病人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问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4,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末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末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5,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呜。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
6, 加强业务学习  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会,要求护士每人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10-01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集急、危、重症患者于一体。因此,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患者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逐步加强,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对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为此,手术室安全管理必须从以下多个方面抓好、抓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1 制度保障、完善
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1.1 环境管理
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手术室应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
1.2 安全核对制度
术前依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的病历,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并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对表》。六查:接患者之前(手术室工人与病房护士查对)、病人进入手术间之前(巡回护士查对)、病人进入手术间之后(麻醉医生查对)、麻醉之前(手术医生查对)、消毒皮肤之前、执刀时查(共同核对)。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即: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是否到位、性能完好,呈备用状态。
1.3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1.4 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应当建立标本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应遵医嘱正确留取检查标本,必要时执行交班,规范标本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丢失、差错。
1.5 各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
有健全的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和标准;护理记录书写内容,关健时间与医疗文件须一致;承担护理文件书写的护士须具备护士执业资格。
1.6 围手术期探访制度
护士能够全面落实术前评估及术后服务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并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7 消毒灭菌管理
手术室对消毒灭菌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各种器械、物品应定期消毒灭菌;连台手术时先安排无菌手术,连台手术之间做好手术间的清洁消毒工作。手术器械按要求进行消毒灭菌,尽量采用高压蒸气方法灭菌。消毒物品应定点按类分放。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放置在不同的房间内,以免混放发生医疗事故。无菌物品应注明有效期。一次性医用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包装不得破损。
1.8 器械敷料管理
手术器械应有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器械表面保持光洁无锈,一般不得外借。手术室应备齐手术所需要的敷料,每日定期检查无菌敷料间各种手术敷料是否齐全,及时补充,使用时先启用有效期近的。保持无菌敷料干燥不潮湿。
1.9 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各应急预案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罚措施等制度均做到有章可循。
2 防范措施
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但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制度是在临床正反两方面的科学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完善。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章可循,造成潜在的护理隐患。因此,还须做好各项防范措施以提高业务技能,确保护理质量。
2.1 重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紧迫性、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综合性技术性强、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因此,只有通过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手术室护士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才能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镇定自若,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只有通过有层次、多形式地学习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制度,手术室护士才能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和各种护理操作常规,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只有通过系统地进行素质教育,手术室护士才能不断强化高度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才能理解担当护理工作的繁琐复杂,才能做到不论有人无人,都自觉地把职业感融入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2.2 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如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麻醉监测信号统一调至不影响或不分散手术人员注意力的水平等。同时提倡进手术室关闭手机,这样做一方面避免医生手术操作时分心失误,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2.3 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多,如心电监护仪、高频电刀、C型臂、多功能电钻、各种腔镜、微量泵等,学习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对新开展的手术,必须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减少术中忙、乱、慌现象。
2.4 预防并发症
术中患者的摆放,如姿势不当、受压时间过久,易引起褥疮、神经损伤;使用高频电刀时,注意电极板位置是否牢固,防止电灼伤;急症休克患者和老年患者,术毕注意保暖,预防肺部感染。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到法律轨道,人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我们从事特殊的职业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法规,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院手术室图片 门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