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钻地风有什么药用功效?

   运用热敷法治疗某些疾病,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内经》中称之为“熨”法。古代应用热敷法的方法有很多,有药熨、汤熨、酒熨、葱熨、土熨等。热敷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具有不同功效的方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热敷;有温热肌肤、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热敷法可分为湿热敷和干热敷两种。 ?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一)湿热敷  热敷法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在手法治疗后应用,既可增强手法的疗效,又能减轻因手法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来源:《中外健康文摘 》2009年3月第6卷第9期供稿文/吕艳萍[导读]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脏中蓄积过多,超过肝赃脂肪含量的5%以上。运用护肝降脂胶囊治疗脂肪肝300例,同期设对照组100 例,治疗组给护肝降脂胶囊(.cn/s/blog_54f4e3b70101kz8g.html     用好粗盐茴香袋,热敷治疼痛,就等于是请了个好保健医,许多疼痛都迎刃而解。还有粗盐热敷治愈子宫肌瘤的例子,这个疗法真的很管用。另外, 把粗盐茴香袋放在小腹部热敷,能调理妇科疾病:例如痛经、月经不调等。把粗盐茴香袋放在脖子后的大椎穴部位热敷,还能辅助治疗风寒感冒。把粗盐茴香袋放在腰后的命门穴、肾俞穴部位热敷,补肾养肾效果也很好!!!粗盐茴香袋很适合冬天用,可以用来温暖身体,也可以针对性的敷身体寒凉的部位,比如双肩,腹部,八髎部位等。用粗盐茴香袋热敷和热宝的感觉不一样。热宝就是类似于热水袋的东西,不同的是不加热水而是通电使之加热,这个粗盐茴香袋热敷上去,会感觉有一股热气向里走,而热宝只觉得烫皮肤表层的肉。      如果气亏、元气不足,请看如何《炼精化气、增补元气、回精补脑、返老还童》!    粗盐茴香袋的做法:    准备五六斤粗盐(俗称大粒盐),少量“八角茴香”,俗称八角。把盐和茴香用锅炒至啪啪响,大约耗时5分钟左右,取出装入布袋,即可热敷(注:锅和铲子要刷干净,千万不能有油)。如果家里有微波炉,则省事得多,温度低档5分钟即可(根据盐袋的大小灵活掌握),可随时加热,取出后热敷。粗盐和茴香可重复使用。  粗盐茴香袋的做法也可看下列视频:

    这里要注意的是,为避免烫伤,在布袋上多放几层毛巾、小垫子等,然后随着温度的下降一层层往下撤,如果感觉不够热,可让家人帮助再次加热。如果你采用仰卧姿势自己操作。     热敷部位的顺序,一定是从小腿开始(此处可以直接把小腿担在盐袋上),然后一点点往上移动,尤其是后背的各穴位,不能落下,直至大椎,别忘了,最后再转到正面小腹处热敷,这样,全身的经络基本上就都打通了,病痛也就离你而去了。也可哪儿疼痛热敷那里,茴香补肾阳、治疗疼痛。尤其是对关节疼痛非常有效。这种疗法,即使是正常人,也应该作为保健,时常使用,尤其是秋季,更需要热敷。   【注】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学名叫“八角茴香”,俗称八角。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    茴香有很好的镇痛作用,无论对胃肠痉挛痛或肌肉挫伤疼痛,都有一定缓解作用。茴香功效:散寒、理气、止痛。做茴香粗盐包也可用大茴香,要事先把尖角剪去,以防扎破棉布袋子,也可用小茴香籽。记住一定要用棉布做袋子,象枕头那样即可,当然要小一些。    另一种粗盐袋的做法:    准备五六斤粗盐(俗称大粒盐),一大块姜(姜的用量依人而异,风湿的,能忍受的,可以多用一些,最少2两),一棵大葱白,一个装盐的布袋子(毛巾做的也行,透气要好)。把姜和葱切片,盐可以重复用,姜可以反复用两次,葱用后弃之,下次再用新的。    把盐用锅炒至啪啪响,大约耗时5分钟左右,倒在姜葱片上,然后拣出姜葱片,将盐装入布袋,即可热敷。    如果用微波炉,则省事得多,温度低档3~5分钟即可,可随时加热,那姜葱片就直接与盐一起装入袋中再放微波炉加热,取出后热敷。如果躺在床上用,盐袋下面要垫一层塑料,以免有潮气弄湿被褥。    也可以用茴香和花椒代替姜和葱,把茴香或者花椒用一个小纱布袋单装上,炒盐时取出,盐热后把它放到盐中间捂热,因为茴香、花椒等和盐混在一起后,再用不宜挑选分开,再炒容易糊掉,会浪费。推拿按摩配合中藥熱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170例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非手術治療的方法很多,其療效評價不肯定。1998年10月~2001年7月,筆者對170例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進行專項手法加中藥熱敷治療,並與85例單純採用機械床牽引,口服及靜脈給藥的患者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所有患者均為住院病人,共255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70例,其中男85例,女85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74歲,平均47歲;病程最長30年,最短30d;有外傷史者110例,無明顯誘因者60例。對照組85例,男48,女37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82歲,平均50歲;病程最長30年,最短15d;有外傷史者60例,無明顯誘因者25例。兩組一般情況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具有典型臨床症狀和體症,經X光片、CT和MRI確診,並排除脊柱腫瘤、結核、無菌性炎症等疾病可能。

  改變神經根與突出物的相對位置,鬆解粘連,解除或減輕對神經的壓迫,加強局部氣血循環,促使損傷的神經根恢復正常功能。

  滾法、揉法、按法、扳法、拔伸法、搓法。

  阿是、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承山、陽陵泉、絕骨、昆侖等。

  患者俯臥位。醫者立於患者左側,用滾法在腰部脊柱兩側骶脊肌上和患側下肢往返治療10min,重點在腰部。用大小魚際揉法鬆解治療以上部位5min。再用肘部(尺骨鷹嘴)和拇指,按以上穴位,側重於肘部對脊柱兩側夾脊穴的點按及對筋肉的彈拔,以得氣為度。必要時用脊柱定位旋轉扳法及拔伸法調整脊柱以恢復良好的脊柱穩定性。最後用搓法搓足太陽膀胱經5min以手掌發燙為宜。以上手法,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

  補益肝腎、疏風散寒、通絡止痛。

  自擬外用方:防風15g,荊芥15g,川芎15g,當歸25g,川續斷15g,獨活15g,桑寄生15g,杜仲15g,懷牛膝30g,伸筋草30g,土龞蟲30g。

  上方藥物裝入縫製的布袋中,水煎30min後倒入黃酒100ml、陳醋150ml,再用文火煮5min後,取藥袋熱敷於患處,藥袋上覆蓋塑料布及厚毛巾以減緩熱量散失,延長熱敷時間,增強治療效果。以上方法可以每日治療1次。

  按常規予機械床牽引,每週1次,4次為一療程。期間配合口服活血化瘀、疏筋通絡的中藥製劑,以及靜脈滴注紅花注射液(40ml,每日1次,7d為一療程)。

  顯效:症狀及體症消失,腰及雙下肢功能活動正常;有效:症狀及體症明顯減輕,腰及雙下肢功能活動受限情況明顯改善;無效:症狀及體症無明顯緩解或中途症狀加重,改用手術治療或用其它治療方法和藥物。

3.2 治療結果(見表1)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主症為腰腿疼痛,活動不利,肌膚不仁,屬中醫學中“痹症”、“腰腿痛”等範疇。本病根於肝腎虧虛,源於風、寒、濕內侵結於經脈,氣滯血瘀,不通則痛而發病。故治療當以補益肝腎、袪風除濕、疏經通絡、活血化瘀為原則。筆者自擬的外敷藥方中杜仲、懷牛膝、川續斷補益肝腎、強筋骨,又能引血下行、引藥下行;川芎活血行氣、袪風止痛;黃柏清熱除濕,又能舒筋活絡;配以黃酒、陳醋增加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之功。採用局部外敷的方式,藥力可以直達病所,避免了口服或靜脈給藥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

  筆者採用的這套按摩方法集鬆解、調理和復位於一體,既可以矯正脊柱微細解剖部位改變(“筋出槽”、“骨錯縫”)來調衡脊柱,又能夠增強肌力,防止肌肉萎縮以增加脊柱穩定性,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控制神經末梢的興奮性,消除組織粘連,從而有利於突出物的還納,緩解對神經根的壓迫。為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12月 第9卷 第1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奶行性变、腰部外伤或长期的腰部劳损等原因所引起。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腰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或伴有下肢麻木和感觉减退等。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年龄的不同,以及发病早期、中期、后期的病量机制不则,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冶疗时所采取的手法侧重面也不尽相同。

  1、症状 腰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不能平卧,患者侧卧患肢屈曲体位,不能行走活动,腰部洗动受限。多有明显的外伤史中扭伤史,查体多不能配合。舌质黯紫或有瘀斑,苔厚腻,脉弦紧。多为中表年患者。 

  2、刮痧部痊及手法 因本期为急性期,病变部位周围的组织处于炎性水肿期,所以在刮拭时,腰部手法不宜过重。否则易加得水肿。刮拭主要取腰骶部的命门、肾俞、大肠俞以及患肢的环跳、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穴。此期因患者吸能卧位,饮食欠佳,常造成肠蠕动功能减弱,大便易干,使腹内压增加,可加重神出鬼没根压迫刺激症状,故取穴时可配以点揉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时穴,以及背部的脾俞、胃俞等穴,以加强胃肠的蠕动功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从而减轻因腹内压增大造成的神经根刺激症状。 

  1、症状 腰及下肢疼痛症状减轻,行走尚因难,腰部活动稍受限,仍不能自然平卧,患肢可出现麻木、皮温降低、感觉减退等,舌淡紫,苔薄白或黄,脉弦。 

  2、刮痧部位及手法 此期突出病变部位的组织无菌性炎症已减轻,水肿刺激症状已缓解,神经根压迫刺激症状尚未完全解除,因此可出现患肢的麻木、感觉功能减退等症状,故手法操作时应以中等刺激量的腰及下肢并重的刮拭手法。取穴侧重于下肢的麻木及感觉退部位,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昆仑、解溪、太溪、太冲等穴位。腰部取穴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命门、八髎穴,以及下肢的环跳、秩边、殷门、承扶、委中、承山等。 

  1、症状 下肢放射痛消失,腰及患肢仍可存在点状疼痛或小腿外侧及脚麻木、感觉感退或一肢肌肉萎缩等症状。行走自学成才动尚可,可平卧休息,腰部功能活动基本正常,舌红,苔薄白,脉沉弦。 

  2、刮痧部位及手法 本期因腰部神经根压迫刺激症状已基本消失,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主要是患肢感觉功能减退、肌肉萎缩等症状。故治疗时以下肢取穴生为主。可用较强刺激手法,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因而有利于下肢感觉功能的恢复,肌肉萎缩的改善。腰部亦可以补的手法刮拭,以促进腰背肌肉组织的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取穴同缓解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推拿科临床常见疾病。笔者在近10年来,运用肘压手法结合中药湿热外敷治疗,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本组300例中,男190例,女11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1岁。均由CT或MRI确诊,随机分2组,每组150例。治疗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1],不用他法。治疗组用(1)肘压手法:先在患者腰部及患肢运用肘背滚法3~5遍,然后用肘尖点按患侧腰部夹脊穴、环跳、承扶、委中、承山及足部反射区、腰椎反射区,力度以患者觉酸、麻为佳,操作5遍,最后以肘尖重按患病腰椎节段夹脊穴,另一手抬高患肢作后伸扳法,以上手法1次/d。(2)中药湿热外敷:运用本院制剂“温经散寒洗剂”,药用:桃仁10g,红花、桂枝、川芎、丹参、当归各15g,伸筋草20g,千年健、木瓜各15g,乳香、没药各10g,苏木25g,蜈蚣2条。加等量水500ml及毛巾若干块放入锅中煮30min,趁热扭干毛巾,折成方形敷于患者腰部及患肢。10min后换1次,毛巾敷上后轻拍局部5~10遍。以上操作2次/d。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结合肌电图情况制定。完全恢复: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神经肌电图正常,治疗组102例占68%,对照组70例占47%;有效: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度好转,神经肌电图有好转,两组分别为41例占27%、64例占4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神经肌电图无变化或损害加重,两组分别为7例占5%、16例占10%。经卡方检验P<0.01,两组疗效有明显性差异。

  选取治疗组治疗有效病例143例,对照组134例,两组疗程对比,结果:20d以下,治疗组57例,对照组29例,20~40d治疗组44例,对照组33例;40d以上治疗组42例,对照组72例。经卡方检验P<0.01,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治疗前后神经肌电图观察变化对比见表1。经t检验及卡方检验,均得P<0.01,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腰腿痛为主症的疾病,它是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引起肌无力和萎缩,可以出现相应部位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通过失神经电位的阴性分布诊断神经根病变的部分,其可靠阳性率为90.7%,而脊髓X线造影诊断阳性率为85.3%。由此可见,肌电图准确性比X线高[3]。所以笔者运用肌电图检查作疗效标准之一有较强的可比性。在治疗中笔者发现,肘压手法较常规手法力度大,对腰椎间盘突出物位置改变有较好的作用。通过突出物与神经根位置的改变,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神经水肿。同时,该手法能提高患者痛阈,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在治疗后期,往往有些患者自觉下肢酸胀轻度麻木,而手法改善较慢,延长了治疗疗程。笔者配合使用中药湿热外敷,明显增加了疗效,此方法源于《内经》之“熨”法。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之中药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加快血液循环,局部风寒湿邪可随汗而出。湿热作用还可降低肌张力,缓解疼痛与痉挛。通过疗效对比,笔者体会到肘压手法结合中药湿热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有较好改善作用,并能缩短治疗疗程,易于临床推广使用,但对治疗后神经肌电图改变不明显,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应及早施行推拿正骨术或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各不相同。自1997年以来,作者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本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9~58岁。病程最短的2周,最长的6年。有明显外伤及腰扭伤史者10例,长期慢性劳损者25例,其他7例。42例均有明显腰痛及患侧下肢麻木和放射痛。临床检查腰椎侧弯9例、平腰20例,42例均摄腰椎正侧位片和椎管造影片,30例做CT扫描,4例MRI检查,结果示L4~5节段椎间盘突出18例,L5~S1节段突出10例,L3~4和L4~5双节段突出5例,L4~5和L5~S1双节段突出9例,其中合并椎管狭窄4例,腰椎骶化4例,突出不超过6mm者35例,超过6mm者7例。

2.1 取穴方法 取腰部督脉腧穴、夹脊穴、膀胱经腰部腧穴及阿是穴等,将穴位分为两组,交替使用:①命门、三焦俞、阿是穴;②肾俞、腰阳关、L3~S1夹脊穴。

2.2 点灸方法 采用广西中医学院壮医门诊部的2号药线,操作方法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1〕,一般每日1次,病重者每日2次,14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治疗期间,只卧硬板床休息,不作行牵引、推拿等治疗。

3.1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正常,能正常工作和劳动。好转:患者症状减轻,病情稳定,阳性体征基本改善,能从事轻体力劳动。无效:症状及阳性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42例中治愈34例,占80.9%;好转5例,占11.9%;无效3例,占7.2%;总有效率92.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因是椎间盘本身的退行性变或有椎间盘发育缺陷、损伤、劳损,在姿势不当,用力不妥等外因作用下,可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齐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引起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神经根组织的充血、肿胀、渗出增多〔2〕。多数学者在做腰椎间盘手术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附近的神经根常有充血水肿炎症变化〔3、4〕。在这个阶段,由于神经易激惹,易致疼痛加剧,一般不能耐受动作性保守疗法〔5〕。如果强行使用不当手法,反使神经根摩擦受损、渗出、出血造成粘连,加重病情。壮医药线点灸通过温热刺激皮肤感受器,进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以及神经系统功能,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6〕。神经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增强后,可以改善神经根的缺血缺氧并可消除神经根的水肿渗出,进而消除无菌性炎症,使疼痛得到有效缓解;肌肉的兴奋性提高后,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强度,并可对腰椎关节诸种病变的修复和突出椎间盘的还纳起到促进作用,能缓解神经根被卡压征象、消除疼痛。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中国传统医学占有绝对的优势,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治疗方案,因疗效好、无破坏性最受病人欢迎,其疗效是肯定的〔7〕。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是非手术疗法中的一种有效措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不过其作用机理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的痹症范畴,中医药外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此法操作方便,药源丰富,场地不限,费用低,疗效好,为绝大多数医生所掌握,患者也容易接受治疗。本文收集我院康复科(原颈肩腰腿痛治疗科)1996年12月至1998年10月期间,应用中医药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性54例,女性18例;干部28例,工人25例,学生2例,农民14例,家属3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80岁;其中20岁以下2例,21~30岁10例,31~40岁23例,41~50岁25例,51~60岁6例,61岁以上6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2年,其中6个月以内38例,7~12个月13例,2~3年8例,4~5年3例,6~7年2例,8~9年1例,10年以上7例。病变特点,腰椎间盘膨大16例、腰椎间盘后脱位36例,腰椎间盘突出骨性狭窄3例,椎间盘脱出超过椎管矢状径50%的2例,突出物游离于椎管内2例,腰椎间盘突出13例。检查方法,X线拍片3例,CT检查69例。住院时间最短5天,最长77天。

1.2 诊断标准(1):(1)有典型的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急性或慢性发作,痛有定处,伴臀部腿部牵引性疼痛或下肢麻木;(2)有腰部外伤或反复发作史;(3)腰部痉挛,僵硬,定向活动受限,转侧及行走困难;(4)腰椎旁压痛,按之加重或拒按,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有不同程度受限;(5)X光拍片、CT检查可见腰椎不同程度的增生,退变,腰椎间盘部份膨出或突出。

1.3 治疗方法:(1)牵引推拿,正骨复位理疗,中药液热敷法;①患者先仰卧于牵引床上,按各人体质重量选择牵引重量,一般在30~60公斤范围内,持续牵引20~30分钟,②牵引结束,推拿20分钟,运用揉、滚、推、搓、振、按、点、捏、拿、拍、击、分筋理筋等手法,使局部肌肉松驰,便于正骨复位,③推拿完毕进行正骨复位手法,只要手法正确,一般1~2分钟复位成功。常用的手法有斜搬法,抱膝滚动法,腰部踩跷法,髋、踝关节摇法,腰部后伸板法,直腰旋转板法、伸膝抬腿法(2),牵引加抖腰法(3);④手法结束用电脑中频治疗机进行理疗10~15分钟;⑤理疗完毕用敷料浸泡中药液热敷患处(水温以50~60℃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敷药20分钟,中途可换敷料2~3次,保持敷料温度,从牵引到敷药水前后共用时间100分钟左右。若第一次复位成功、第二次治疗时免作正骨复位手法,其他4种操作程序照常进行,一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个别病例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治疗天数。(2)个别的病人进行上述治疗方法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除守上法继续治疗外,还可加用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进行冲击疗法,常用的药物有:当归注射液2ml×1支、康灵克通(曲安缩松)注射液20mg,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维生素B121mg×1支,维生素B1100mg×1支,5种药液在一起,在患处注入硬膜外腔,7~10天一次。(3)中草药热敷方(自拟方剂):独活40g,防风40g,元胡40g,牛膝20g,姜黄20g,血竭40g,海桐皮40g,透骨草40g,乳香40g,没药40g,秦艽40g,桃仁40g,红花50g,川乌50g,草乌50g,鸡血藤50g,木瓜50g,续断30g,牛角炭30g,龙骨30g,紫荆皮30g,恙活30g,白苓30g,远志30g,桑白皮20g,合欢皮20g,生南星20g,生半夏20g,云苓20g,白通20g,黄芪20g,白蔹20g,甘草10g。加减;痛甚加马钱子10g、当归10g、细辛5g,每日一付,水煎取药液2000ml,分三次热敷患处,每次5~10分钟。

1.4 疗效观察:(1)疗效标准(4):治愈:腰痛及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腰部疼痛近乎消失,功能恢复,不影响日常工作或病情由重转轻。有效:症状或体征减轻或改善,但病情不稳定,对重体力劳动有影响。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

1.5 治疗结果:治愈12例,显效51例,有效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3%。其中:采用牵引推拿正骨理疗及中药液热敷法68例中,治愈12例,显效47例,有效2例,无效7例。守上述方法加硬膜外腔冲击疗法4例中,显效4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属中医痹症范畴,系风,寒、湿三气杂至而成。寒属阴,其性凝闭收引,经脉挛缩,湿属阴,易阻塞气机,其性重浊腻滞,当人体被寒湿之邪入侵时,气血流行不畅,导致气血瘀阻,可见肢节酸痛,屈伸不利,难于转侧,痛有定处。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源于腰椎神经根机械性受压及神经周围的炎性改变,微循环障碍致缺血,缺氧以及氢离子,钾离子缓激肽等致炎物质浓度升高,痛觉感受到异常刺激而处于激惹状态。在治疗上应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散寒化湿以及滋阴补肾壮阳等方法,改善微循环,消除神经水肿及肌痉挛。对突出的椎间盘一定要使之还纳,用静止的方法或仅用口服药,一般难以治愈,只有配合运用扭动的方法才能使突出的椎间盘移动,加上局部理疗,药水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解除肌肉痉挛,通过药液的渗透作用,达到强筋健骨的效果。对个别疼痛利害的患者,在守上述手法的基础上,加用硬膜外腔冲击疗法,疗效更加显著。

  中药热敷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散寒化湿、舒筋活络之功效。国内学者就中草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作了研究(5),认为中药具有抗疼痛、抗炎,抗粘连、改善微循、类激素样作用,可使突出的椎间盘萎缩的作用。方中独活,防风,元胡,血竭,乳香,红花,桃仁,牛膝,海桐皮,透骨草,没药,秦艽,生南星,川乌,草乌,恙活等,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散寒作用,龙骨,川断,合欢皮,远志,黄芪等具有滋阴补肾安神作用;云苓、白通、木瓜等有利湿健脾作用,诸药合用,收效良好。

  应用牵引推拿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定要掌握好适应症与禁忌症,否则将发生不良后果。对脊柱不稳定,椎管内有异物,小关节交锁(6)及巨大的椎间盘突出,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或韧带断裂,髓核突入椎管者或反复牵引推拿手法仍无效者(7),应考虑手术治疗。本文总结中有7例无效,其中有椎管狭窄3例,椎间盘脱出超过椎管矢状径50%的2例,突出物游离于椎管内的2例。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在治疗上只要能解除病人的痛苦就是最好的办法,中医药外治法是其中的一种,有待进一步探讨新的疗法。

 [1]崔连光,任广东.壮筋束骨丸治疗脊源性退行性腰腿痛的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志 1996;15(11):490

 [2]陈小刚.伸膝抬腿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9例.广西中医药 1994;17(4):17

 [3]杨建刚.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山西中医 1996;12(6):40

 [4]王鸿雁.肌生注射液治疗腰腿痛58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17(11):644

 [5]李晓声.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清热透表;除湿利气。主湿温初起;暑湿发热;食滞脘痞;湿痹;筋挛;骨节烦疼;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功效: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功效:祛风止痛、温经通络、解读消肿。风湿性关节痛、胃痛、跌打肿痛、肝硬化腹水、月经不调。

羊角菜、屡析草、臭花菜、臭豆角、猪屎草、五梅草、白花仔草。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淋浊;白带;疟疾;痢疾;痔疮;蛇虫咬伤

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还瞳子、狗屎豆、假绿豆、马蹄子、羊角豆、野青豆、大号山土豆、猪骨明、猪屎蓝豆、夜拉子、羊尾豆

功效:风热感冒,流感,急性结膜炎,湿热黄疸,急慢性肾炎,带下,瘰疬,疮痈疖肿,乳腺炎

功效:祛风燥湿,攻毒杀虫。麻风。外用治毒疮,疥癣,手背皱裂等症。

小对节生、出浆藤、云百部、小爬角、小白药、小掰角

功效:祛风除湿;平喘;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风湿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跌打损任;骨折

鸡骨柴、牛皮桐、老茶王、华鼠刺、银牙莲、糯米树、青皮柴、生死樵、狗萱、女人柴、两面青

功效:滋补强壮,祛风除湿,接骨续筋。。主身体虚弱,劳伤乏力,咳嗽,咽痛,白带,腰痛,跌打损伤,骨折。

地果、野地瓜,地瓜藤、地石榴、地胆紫、地瓜榕,地瓜子等。

功效:清热利湿。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尿路感染,白带,感冒,咳嗽,风湿筋骨疼痛。

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功效:祛风燥湿;止痒。主风疹;湿疹;阴痒带下

功效:祛风除湿;解毒。主风湿痹痛;骨髓炎;咽喉肿痛;尿路感染;疔疮;毒蛇咬伤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通络。

九盖草、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九轮草、斩龙剑、秆杆升麻、草龙胆、山红花、二郎箭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腮腺炎;风湿痹痛;虫蛇所伤

路边青、水杨梅、兰布政、追风七、老五叶、海棠菜等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肠炎,痢疾,小儿惊风,腰腿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疔疮,痈肿。

功效:祛风散寒;止咳祛痰;活血解毒;止痛。主风寒感冒;咳喘;牙痛;中暑腹痛;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蛇咬伤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治风湿骨痛,跌打肿痛,产后血崩,月经不调;外用治疮疖。

功效:健脾利水,祛风止痒。用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肾炎水肿,腹水,皮肤瘙痒;外用治烧烫伤,疮疡肿毒。

排香、排香草、香草、排草、毛柄珍珠菜、合血草、满山香

功效: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调经;解毒。主感冒;咳嗽;风湿痹痛;院腹胀痛;月经不调;疔疮;蛇咬伤

功效:温中止痛;辟秽和中;祛风除湿。主胃脘疼痛;霍乱吐泻;风湿痹痛;皮肤瘙痒

}

【别名】桐叶藤、利筋藤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活血。用于风湿筋骨痛,四肢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3~5钱。

【备注】(1)散血藤为同属植物白背钻地风Schizophragma hypoglaucum Rehd.形态相似,与钻地风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骨碎补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