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患者要接种戊肝疫苗吗?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可靠手段,近期长沙市天心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寒假及春季开学期间学校、托幼机构多病共防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要强化流感、水痘等疫苗接种工作,构建免疫屏障。为了服务好广大师生员工,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校医院为广大师生员工尽力提供疫苗接种服务。随着传染病流行趋势的变化以及科技的进步,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也会不断被研发出来投入使用。我们校医院目前具有二类疫苗即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资质,可提供的疫苗服务如下:

甲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甲肝疫苗有两种:

1、  甲肝减毒活疫苗  2007年开始纳入免疫规划,当年起出身的人群均已免费接种过一针次,建议5~10年自费加强接种一针次,普通人群适用。

2、  甲肝灭活疫苗  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无病毒活性,适用于不能使用减毒活疫苗的人群,如:慢性肝炎,肝移植,先天性或后天药物及疾病导致的免疫缺陷等。

加强接种甲肝疫苗后无须做抗体检测,接种禁忌: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者;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治疗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我国是肝炎大国,尤其病毒性乙型肝炎最常见 乙型肝炎晚期有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乙型肝炎通过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到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1、乙肝疫苗接种程序:1992年开始纳入免疫规划,当年起出身的人群已免费接种三针次,但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下降。乙肝抗体检测阴性人群需要按0-1-6月程序全程接种20微克3针次;乙肝抗体弱阳性人群需要立即接种20微克1针次。

2、接种禁忌: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和甲醛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及发热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已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肝炎病人不需接种乙肝疫苗、妊娠期妇女。

 戊肝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还可通过母婴、血液、接触传播,推荐用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如经常在外就餐人员、学生或育龄期妇女、即将出国人员、老年人等。接种戊肝疫苗后,可增强人体抗戊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戊型肝炎。戊肝疫苗目前没有纳入免疫规划,需要自费自愿接种。

1、接种程序:按0-1-6月接种三针次,每针次剂量30微克。

2、接种禁忌:患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凝血障碍者,对卡那霉素或者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有过敏史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及发热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流感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感流行。人患流感后能产生获得性免疫,但流感病毒很快会发生抗原性变异从而逃逸宿主免疫。人的一生可能会多次感染相同和(或)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流感病毒易于变异,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基于对下一个流行季节流感病毒流行株的预测结果提出全球流感疫苗株的推荐意见,全球各国的疫苗企业根据WHO的预测结果生产当年的流感疫苗。因此不同年度流感疫苗针对的流感病毒株可能会有所差异。通常在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体内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因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了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保护,应当在当年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在10月底前未接种,那么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在同一个流感流行季节,已经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不需要再重复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我国目前供应的流感疫苗为3价灭活疫苗和4价灭活疫苗。与3价灭活疫苗相比,4价灭活疫苗毒株中增加了乙型流感的一个亚型。3价疫苗和4价疫苗均可对流感感染起到预防作用,没有优先推荐,可自愿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

2、接种对象: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免疫力低下者、儿童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

3、接种禁忌:对该疫苗成分(如:鸡蛋)过敏者及临床医生认定不适应接种的情况则不能接种、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及发热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水痘是一种由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临床症状以发热,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痂疹为主,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建议无水痘史的成人和青少年都应该接种。

2接种方法:成人接种1针次,于上臂外侧附着处皮下注射。

3接种禁忌: 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患者应推迟接种,对新霉素全身过敏者、少于1200/m3者及孕妇、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后接种本疫苗育龄妇女接种本苗后至少3个月应避孕。

宫颈癌疫苗又称疫苗,用于预防宫颈癌。宫颈癌主要由感染HPV)引起,该疫苗通过预防HPV病毒感染,进而有效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每个性活跃的女性都存在感染致癌性HPV的风险。此外,HPV的感染除了性行为外,还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比如手接触了带有HPV的物品后,在如厕、沐浴时有可能将病毒带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触到带有HPV的浴巾等物品,都有可能被感染。HPV感染在女性中较为普遍,有数据显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每5个女性中就有4个会感染。若感染的是高危型HPV,则有可能进展为高度的宫颈病变甚至发展成为宫颈癌。 

0.1.6个月各接种一剂

0.2.6个月各接种一剂

0.2.6个月各接种一剂

  3、接种禁忌:若女性已经或准备怀孕,建议推迟或中断接种程序,妊娠期结束后再进行接种。对于适龄接种对象,如果患严重急性疾病、有严重慢性疾病、月经期、发热、过敏时应推迟接种、对疫苗中任何一活性成分或辅料严重过敏反应者不能接种。

以上疫苗均由天心区疾控提供,并有专门的冷链车全程配送至校医院,有需要的师生可以到校医院三楼保健科进行现场预约,除了乙肝疫苗有备货,其余因为需求量小,疫苗是特殊生物制剂一旦预约不能退货,有疑问的可拨打校医院保健科电话:进行电话咨询。

}

世界首个戊肝疫苗中国造

重组戊肝疫苗是迄今唯一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研制的病毒疫苗,它的成功研制扭转了国际医药界中“原核系统不能用于病毒疫苗研制”的传统认识。戊肝疫苗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制药原始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12年1月11日——一个原本并不特殊的日子,却因一份捷报而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科技部在这一天宣布:由厦门大学和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
  这是50年来,人类在经受了10余次万人以上的戊肝重大疫情后等来的一份捷报。
  14年“磨”出世界第一
  戊肝疫苗的成功研发,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制药原始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它的面世让中国在基因工程病毒疫苗的原始创新上实现了零的突破。11.3万人、30余万针次的研究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性。
  2月28日,疫苗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组戊肝疫苗是迄今唯一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研制的病毒疫苗。它的成功研制扭转了国际医药界中‘原核系统不能用于病毒疫苗研制’的传统认识。”
  “传统的疫苗研制方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将病毒放在细胞内进行大量培养、灭活,再辅以佐剂,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疫苗叫灭活疫苗;第二种是将病原体在体外反复传代,去除其致病性,但保留其免疫原性,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疫苗叫减毒活疫苗。而我们这次是采用的基因工程技术。” 夏宁邵告诉记者,“与传统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比较,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不依赖于病原体的培养,因此对于大量尚未建立成熟体外培养技术的病原体也能进行疫苗的研制。在生产过程中,基因工程疫苗完全不涉及病原体,消除了由于病原体灭活不彻底或减毒不完全导致的安全性问题。不仅如此,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还可通过精心设计的纯化过程实现对生产过程中伴随的各类杂质的高效清除和残余成分的高度可控,降低了由于杂质导致的各类接种副反应的风险,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还能提高不同疫苗生产批次间的均一性。”
  从1998年开始,时任国家试剂与疫苗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的夏宁邵便带领着他的团队,着手进行戊肝疫苗的研发。与所有的新药研发一样,重组戊肝疫苗的研发并非一路坦途。
  历经14年艰苦研发,由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的200余名科研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在基础研究领域、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保护性抗原识别及结构表征、病毒颗粒组装机制等多项发现成果,并突破了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高效纯化及体外自组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障碍,创建出具有多项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
  夏宁邵告诉记者,该体系的关键技术已在14个主要国家申请了12项发明专利,对我国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疫苗并高起点地参与国际竞争具有深远意义。基于该体系关键技术,团队研制的另一个疫苗“人**瘤病毒16/18型二价疫苗”(宫颈癌疫苗)已经打破了美英技术封锁成为全球第3个、国内第1个获准进行临床试验的宫颈癌疫苗,目前已基本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并能刺激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
  夏宁邵说:“戊肝疫苗是国家工程的成果,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这份30微克的戊肝疫苗,不仅见证着研发人员的辛劳,同时也记录着我国重大科技专项自主创新的步伐:自2005年起,国家863计划开始对戊肝疫苗项目进行支持,有效地带动了地方、企业投入研发资金近5亿元,其临床研究也被列入“十一五”863计划重大项目中,这为课题组在国内外率先研制成功戊型肝炎疫苗提供了重要支撑。
  谈及疫苗研发的前景,夏宁邵显得信心满怀。他的信心来自于国家对这个产业的大力支持:2007年,国家将生物医药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用于应对突发生物事件的疫苗及免疫佐剂等还被列入了公共安全领域生物安全保障方面的优先发展主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戊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