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患者到底有多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 颈椎病患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呈现年轻化趋势。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9》指出,我国颈椎病患病率约为3.8%-17.6%。糟糕的是,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更趋向年轻化,高达1/4的患者仅20-29岁。

  【定义】:颈椎病是因为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肌肉、神经、脊髓、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科普答疑】:颈椎病是否有高发人群?促使颈椎病发病的因素有哪些?

  长期低头和伏案,是让颈椎压力山大的一大元凶。颈椎病的发病多与职业相关,其高发人群主要包括电脑工作者、流水作业、驾驶员、教师、财务人员等,且常见于青壮年。

  专业研究认为:颈椎病主要原因为劳损退变(长期低头是促进因素);感冒、咽部急慢性感染和炎症、发育异常、骨质疏松症、吸烟/饮酒、风寒湿环境等诸多方面。

  【科普答疑】:颈椎病主要有哪些症状,当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患有颈椎病?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纷杂各异,每例均不尽相同,如果将各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综合起来,则从头胸到腿足,从皮肤到某些内脏器官,都可有异常表现。不仅影响颈部神经根、血管、脊髓,而且常常波及到脑、心血管、胃肠道等组织器官。

  * 临床上常见的表现和主要症状为

  ·头颈部症状:头痛、眩晕、咽痛、颈项板滞酸痛

  ·胸背部:肩痛、胸痛、胸闷或胸部裹束感

  ·肢体:肢体疼痛、肿胀、麻木、步履笨拙、乏力、步态失稳

  ·大小便:二便失常

  ·其他:胃脘不适、心悸、多汗……

  【科普答疑】:转动脖子时“咔咔”响是不是颈椎病?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的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4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

  (1)关节间有小气泡

  转动脖子时,颈椎关节分开,关节间隙中的压力降低,关节液中的气体形成一个气体腔,是气泡的形成造成了响声。然后,这些气体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重新积聚,这种弹响往往是较长一段时间内响一次,不会每次扭头都响。这种情况属于一种生理性的弹响,就如同有些人喜欢扳手指一样。

  (2)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

  长时间低头工作,颈部肌肉一直保持紧张的状态,肌腱、韧带会出现错位。而扭脖子时,错位的肌腱韧带会快速回到原来位置,过程中与关节发生了摩擦,也会出现弹响声。这种弹响往往在扭动的时候经常会响,频次较高。

  (3)颈椎小关节面磨

  如果颈椎小关节本身就有轻度的关节磨损,扭动脖子会引起关节摩擦,从而产生响声。这种弹响每次必响,而且是有种摩擦声音的感觉,声音不脆。

  (4)颈椎软组织或韧带相互摩擦

  当颈肩部酸痛不适时,颈部肌肉或软组织很有可能存在劳损的情况,软组织之间的滑动不再那么顺畅。因此,脖子运动时,也会因为相互摩擦发出弹响。

  第一种情况属于生理性的,而后三种情况主要是颈椎部位的各种异常摩擦所引起的,因此提示存在颈椎病可能,要引起重视。

  【科普答疑】:手麻,这就是颈椎病吗?(神经根)

  几乎每个人都有手麻的经历,睡觉时不小心将手压住了,就很容易出现手麻的情况。手麻首先要考虑是颈椎病,比如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手麻,属于上面讲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 同时还应该考虑其他问题,还有许多疾病也会引起手指麻木的症状,如:

  ·腕管综合症: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长时间的对于腕部使用不当或者是过度使用导致位于腕部的正中神经受到了卡压,患者会出现大拇指这一侧三个手指的麻木疼痛。

  ·中风: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手指发麻的症状。

  ·糖尿病:如果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则会出现手指麻木,有手套式、袜式的感觉障碍。

  ·脑血栓:引起大脑的神经损伤导致手指尖麻木。

  ·末梢神经炎:长期吸收消化功能差,维生素B1缺乏,也会引起手指发麻。

  ·其他:慢性酒精中毒、心血管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等。

  手麻是表面现象,反映了很多疾病,都应该由专业医师进行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找出确切的病因后进行对因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如果患者自行购药治疗,比如吃活血的、治麻的药物以及维生素等,效果不会很好。找不到病因,其治疗没有目的性,有副作用,还会延误病情。所以一旦出现手麻,一定要及时就诊才能很快找到病因,才能有好的效果。

  【科普答疑】:颈椎病会引起瘫痪,是真的吗?

  大多数颈椎病不会引起瘫痪,其中脊髓型颈椎病确实有瘫痪的风险。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危险和严重的类型(包括后纵韧带骨化症和颈椎椎管狭窄),是颈椎病中“定时炸弹”。

  ·特点: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发作很缓慢,脊髓尚可耐受压迫而平时症状不严重,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早诊断,就诊时候已经出现脊髓信号改变,从而导致不可逆性脊髓损伤。

  ·临床症状:上肢麻木、无力,写字、持筷、扣扣子等精细动作很难完成,手持物易脱落;下肢乏力,沉重感,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不踏实的感觉;胸部犹如皮带捆绑样“束带感”的异常感觉。

  ·瘫痪诱因:而当发生迎面摔倒、追尾车祸或不恰当的极限运动时,颈椎极度后仰,此时脊柱内韧带骤缩,颈椎管空间瞬间减小,在原有脊髓压迫的状态下,就会引起脊髓损伤,重则导致瘫痪,因此该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尤为必要。

  【科普答疑】:颈椎病会引起头晕吗,头晕应该如何规范的就诊呢?

  头晕,是大家在生活中比较容易遇见的一个症状。那么出现头晕你最先想到的是去医院的哪个科室就诊呢?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神经科,但确实也有不明真相的群众来到了骨科,询问医生:“我头晕是不是得颈椎病了?”

  其实这涉及到眩晕、头晕、头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眩晕是以发作性的客观上并不存在而主观上却又坚信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的一种感觉(运动性幻觉);头晕是以在行立坐卧等运动或视物之中间歇性地出现自身摇晃不稳的一种感觉;头昏是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醒的一种感觉。

  ·眩晕的特点是反复或单次发病,间歇期可显示完全正常或仅残留发作后的短期头晕和不稳感(尚未完全康复);

  ·头晕的特点仅在运动或视物之中出现或加剧,一旦活动或视物停止,静坐、静卧或闭眼后症状可自动减轻或消失;

  ·头昏的特点呈持续性,时轻时重,休息、压力减轻和心情舒畅时改善,反之加重;可以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

  前两者都有“天旋地转”的感觉,但是头晕是头部活动时出现的“天旋地转”,一旦姿势固定后可以缓解甚至消失。所以,以后当我们说起头晕时,不妨说得更具体些,是头“晕”还是头“昏”。

  从解剖和发病机制来看,目前还缺乏明确、规范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头晕和颈椎病相关。但是临床上确实存在颈椎病和头晕仍有一定关联的事实:比如某些明确的颈椎病患者有头晕症状,还有就是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后头晕症状可能明显缓解。

  * 那么头晕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根据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可以通过是否眩晕以及持续时间初步判断。

  ·持续数秒的眩晕患者考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能性大,也称为“耳石症”,需要手法复位;

  ·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者考虑梅尼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偏头痛相关眩晕;

  ·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者考虑为前庭神经元炎或中枢性病变;

  ·持续数周数月的头昏患者考虑为精神心理性。

  * 就诊流程:以上这些疾病的诊疗多数需要在神经科或者耳鼻喉科进行,排除相关疾病,同时具有颈椎病其他症状时,再到骨伤科就诊。

  通俗的概括为:因为治疗颈椎病附带解决了头晕,而不是单纯因为头晕而去诊治颈椎病。那么头晕患者极大概率不是得了颈椎病。

  【科普答疑】:引起颈椎病的症状真是挺多了;那作为患者,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应该去哪些科室就诊,有什么讲究吗?因为医院很多科室都看颈椎病(骨科、中医骨伤科、康复科、疼痛科、针灸推拿科)

  颈椎病属于一种特别复杂的疾病,选对了科室,早发现、早检查、早诊断和早治疗是特别重要的。不同的科室由于治疗方案的侧重点不一样,因此颈椎病患者应该根据症状轻重选择。

  * 首先要进行病情的评估,初诊的患者可以选择中医骨伤科、骨科或者脊柱病科就诊,这两个科室对颈椎病的认识比较全面,可以评估病情的轻重,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 其次根据治疗方案选择科室,病情严重者如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有手术指征者可选择三甲医院的骨伤科、骨科或者脊柱外科、神经外科手术。

  对于症状比较轻,暂时不需要手术或者是术后的患者可以到针灸推拿科、康复科和疼痛科等进行相应的非手术治疗。具体选择可根据患者对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牵引治疗、推拿针灸、理疗、介入等治疗接受程度来定,而有些科室,比如说我们医院中医骨伤科,针对颈椎病采用的是分期分度的阶梯式治疗模式,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基本上涵盖不同阶段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方式,这样也能使患者的治疗具有连贯性,因为有些患者的疾病是不断向前进展的,治疗方式也需要调整和升级。

  【科普答疑】:很多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医师让拍了颈椎X线片,又让患者做颈椎的CT,甚至还需要做核磁共振(MRI)?需要做那么多检查吗,颈椎病到底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X线、颈椎CT和颈椎MRI是颈椎病最常见的检查。三者有各自的优点,侧重点不一样,并且不可替代。

  ·X线:辐射计量小,快速。用于评估颈椎的整体结构,比如说颈椎的曲度(是否存在畸形)、椎体间是否有滑脱和不稳、椎间隙的狭窄、椎管狭窄、骨质增生、骨折、骨肿瘤破坏等。

  ·CT检查:进一步详细的了解骨性结构的病变,比如说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钙化、骨赘增生;颈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MRI:对软组织、韧带、神经、脊髓、血管的显影较好;可以评估椎间盘的退变和突出程度、神经根和脊髓压迫程度,脊髓是否信号改变、黄韧带肥厚或者是肿瘤占位病变。

  此外,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有时候要需要做肌电图、脑电图以及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科普答疑】:有些患者是需要手术的,那什么情况下颈椎病需要手术?颈椎病手术瘫痪的风险高吗?颈椎手术该选择去哪些科室?中医院能否做颈椎手术吗,有什么优势?

  大部分颈椎病患者如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不需要手术;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JOA评分在13分以下,是建议尽早手术;评分在13分以上,如果病情长期稳定,可以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短期内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肢体肌力下降、精细动作不灵活、大小便功能障碍者,或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颈椎病手术分为前入路和后入路手术,目前是较为成熟的治疗技术,一般没有瘫痪的风险;综合医院的脊柱外科、骨科、神经外科,中医院的骨伤科均可独立完成此类手术。中医院行颈椎病手术治疗可在围手术期或术后康复治疗中结合中医特色疗法(中药、针灸、按摩等)促进机体功能的加速康复。

  【科普答疑】:大部分颈椎病患者是不需要手术的;保守治疗的方式具体有哪些,患者应该怎么选择呢?

  颈椎病最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西医、中医、康复治疗。保守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病情,防止复发。

  ·西医:西药(消炎止痛、脱水肿、营养神经)、牵引、理疗、封闭。

  ·中医:中药口服、膏药、针灸、整骨、小针刀、推拿按摩、拔罐、中药熏洗、热敷、导引。

  ·康复:肌肉训练等。

  大部分情况下,综合治疗的效果更好。但是有些特别的注意事项:如颈椎椎管狭窄应避免牵引、脊髓型颈椎病应该避免手法整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继承了享誉全国的沪上四大伤科(石氏、王氏、殷-闵氏伤科)优良传统,在脊柱与关节骨退变性病变方面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本学科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试点中心(脊髓型颈椎病)、上海市骨退行性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慢性骨退变性疾病);是全国首批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点、博士点、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也是上海高校首批创新团队和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团队建设单位。脊柱病专科是骨伤科最具特色优势的亚专科。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胸腰椎骨折、脊柱退变性侧弯、转移性脊柱肿瘤等疾病,继承国医大师施杞教授学术思想,发挥手法、针灸以及中药特色,结合超声骨刀、3D手术显微镜、手术机器人、O2术中影像设备、脊柱外科专用手术床等先进诊疗设备,形成脊柱疾病从“预防-诊断-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开放手术治疗-康复”的序贯诊疗模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上海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副所长、国医大师施杞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石氏伤科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先后荣获上海市医务工匠、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龙华医院名中医等荣誉称号。兼任石筱山伤科学术联盟执行主席、世中联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骨科微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以“气血为纲,脏腑为本;法宗调衡;经方施治;中西各宜”为学术理念,擅长以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包括汤药、针灸、手法、手术等治疗退行性脊柱和关节疾病。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发表论文11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及著作12部,授权专利6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6名。牵头制定国内首个《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脊髓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等行业标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学科党支部书记、骨伤科副主任、中医骨伤教研室主任,龙华医院奉贤分院骨伤科主任,师从国医大师施杞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师从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施杞教授,擅长脊柱、骨关节急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9项,参加各级课题26项。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8篇,参与编写书籍论著5本。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副主任,2008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师从知名脊柱外科专家贾连顺、肖建如教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现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学组的学术秘书兼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长期从事中西医脊柱病临床,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骨外科方面的权威性杂志(SPINE杂志、J Neurosurg SPINE杂志、ERO SPINE杂志)及国内代表性核心期刊(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秘书、曾任龙华医院宁波分院骨伤科主任,师从莫文教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秘书。师从莫文教授,擅长颈腰椎脊柱疾病、骨质疏松症及骨折、骨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的中西结合诊治,尤其是慢性筋骨病的石氏伤科传统治疗与运动康复。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卫健委等科研项目19项,发表论文55篇,SCI论文12篇,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4部,授权专利5项。

}

       患者张女士,半月前就诊于省二院耳鼻喉科眩晕门诊,诊断为左侧后半规管耳石症,经手法及转椅复位治疗,特征性眼震消失,患者眩晕症状减轻。两天后,患者再一次来到了耳鼻喉科,自述头闷沉严重。其实,这样的病人在我们的诊疗过程中并不少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耳石复位后为什么会出现头昏等症状,又该如何改善?

       首先,很多患者会有一个疑问,同样都是耳石症,同样经过复位治疗,为什么别人立刻就恢复了,自己却仍有头昏不适呢?据统计,约有34%-61%的耳石症患者在手法复位成功后存在残余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或与体位改变相关的非特异性的头昏、不稳、漂浮感等。

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善呢?

 ①耳石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空间定向障碍。耳石复位后的前庭功能失衡期,表现为翻身、起床或平躺的旋转或摇摆感已经消失,但是总是感觉头脑昏昏沉沉不舒服。其机制可能是耳石重新回到椭圆囊后造成了椭圆囊耳石负荷突然增加,椭圆囊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渐适应这种状态,但除非外伤等特殊情况,这种头昏时间通常比较短,大多患者可以在2周内自发缓解。

       ②存在其他的前庭系统疾病,比如迷路炎、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基底型偏头痛患者、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等,如果继发了耳石症,这类患者通常更容易发生复位后的残余症状,主要是因为其内耳功能存在基础病变,相对来说损伤修复以及代偿能力较原发性耳石症患者较差。

       ③中枢适应的再调定:虽然我们的耳石异位到半规管是一种病理状态,但是,我们的大脑为了保持平衡,就会努力的适应这种异常,在异常情况下寻找平衡。所以,当脱落的耳石被复位到正常位置以后,大脑依然需要一些时间来重新寻找平衡。

       ④ 精神情绪因素引发的主观感觉障碍。继发的情绪障碍是所有发作性眩晕疾病的通病,同样也是目前学术界认为的导致耳石症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最重要的幕后黑手,毕竟,耳石症发作时天旋地转的“濒死感”和“无助感”往往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以致于在复位成功后仍然会对头昏过度关注,诱发焦虑抑郁情绪,从而使头昏症状持续化。

       ⑤患者最担心的“是不是复位不彻底?”,这种情况会有,但是绝对不是主要原因。至少在省二院耳鼻喉科眩晕门诊,会在复位后定期复查体位试验,验证复位效果。

        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尽早的开始活动,只有越早的运动起来,才能越早的开始恢复。当然,专业的前庭康复指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有果必有因,“吱吱吱,烦死了”、“嗡嗡嗡,能不能别吵了,能让我稍微安宁一会!”可见神经性耳鸣对人身心健康影响之大,不少人饱受神经性耳鸣的困扰。


神经性耳鸣又称感音神经性耳鸣,其强调的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可分为感音性(源于耳蜗)、周围神经性(源于听神经)及中枢神经性耳鸣。

为最常见的神经性耳鸣,常见病因为老年性聋,耳毒性药物性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失,梅尼埃病、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等,此外还可见于外淋巴瘘,内耳感染,耳硬化症等疾病。

可能与神经纤维的变性引起纤维间交互传递或神经纤维传递变慢有关。听神经纤维排放时静止状态的失真,特殊神经纤维的传递变慢,可引起到大脑的神经纤维异常点火模式,即可出现耳鸣。


常发生于原有或潜在的周围性听功能障碍之耳,如迷路或听神经手术后出现耳鸣。也可由于紧张状态作为促发或加剧的因素而致耳鸣出现。肿瘤、血管性异常、局部炎症、多发性硬化等侵及听径路者皆可发生耳鸣。


造成神经性耳鸣的五大原因

1、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

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2、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

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3、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

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的人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


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


严重的耳鸣常常影响病人对他人言谈的理解能力,就如我们在嘈杂环境下听人言谈一样。耳鸣常使病人休息不好,产生极烦闷的感觉,以至于头昏,精力不能集中,听觉敏感度下降。

严重持续性耳鸣常使病人预感到有什么灾难性的病变到来,因而产生一种极为恐惧的感觉,有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一旦患有耳鸣,尤其是长期严重耳鸣,常常会使人烦躁不安,影响睡眠,从而使人产生悲观、烦闷的心情。而这种烦闷反过来又加重耳鸣症状。这种恶性循环的作用,使耳鸣病人的精神负担加重,常有思想顾虑、恐惧及精神过度紧张等表现。这样又严重影响工作,因而造成更大的生活和社会压力。


医生指出:别把耳鸣不当回事,应该尽早调理。在临床上,常见证型有风热侵袭型、肝火上扰型、痰火郁结型、气滞血淤型、肾精亏虚型、气血亏虚型,不同证型对应的中药处方大不相同。因此,耳鸣的治疗也要对号入座,谨遵医师的建议进行科学的治疗。

杭医堂中医馆采用纯中医疗法,坚持辩证施治,综合用药,标本兼治的理念,缓解和治愈耳鸣。


1.塞耳沐浴,防污入耳

塞耳沐浴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卫生,是防止耳病的重要一环。若污浊的水入耳,常可导致耳道疼痛,红赤肿胀,甚至鼓膜穿孔流脓。因此,沐浴、游泳、洗头时,应用干净的棉花阻塞外耳道口,以防止水入耳。在江河池塘游泳时,若污水入耳,应立刻用干净棉花清洁耳道。


2.讲究卫生,戒除挖耳

耳道孔小洞深,鼓膜很薄,若在人多热闹的环境中用坚硬物,如铁、木、骨等挖耳,常易因碰撞而致耳道外伤,甚至鼓膜外伤,使耳道疼痛、流血、肿胀、或听力减退等,因此需戒除挖耳习惯。

3.教育小孩,防止异物入耳

教育小孩勿将玩具、豆类、食品、纸屑及昆虫放入耳道,以免引起耳道异物。若耳道疼痛,听力障碍,甚至流水流脓者,须及时检查,取出异物。


4.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5.娱乐有节,音量适度

鼓膜很薄,若音量过大,易受损伤。因此,随身听、MP3、电视机、录音机、音响音量要适度,音调不宜过高或过低。若声音传入耳内,有不适感,甚至耳心疼痛感,或者影响面对面交谈及心烦者,示音量过大,应回避,或减小音量。若长期在噪声环境中作业应戴防噪耳塞,并定期检查听力。


1、补充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动物肝脏。如:猪肝、羊肝;动物血,如猪血、羊血、鳖血以及瘦肉、蛋黄、菠菜等。

2、补充含锌量丰富的食物:

黑米、鱼类、牡蛎、瘦肉、粗制面粉、洋葱等。


3、补充含镁丰富的食物:

黑枣、核桃、芝麻、香蕉、海带、紫菜和杂粮等。

4、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

鲜奶、乳制品、豆制品、排骨汤、鸡蛋、鱼汤、水果、新鲜蔬菜以及动物内脏和粗粮等

杭医堂中医馆卞主任指出:神经性耳鸣是一种顽疾,心态对其调理影响巨大!如果自我心态控制力不好,很容易陷入一种恐慌,进入一种“耳鸣—休息不好—心态不好,饮食不好—耳鸣加重”的死循环。保持好心态,积极采取中医保守治疗,耳鸣会看好的,祝你早日康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尼埃综合症是什么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