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里看到穿着蓝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是怎么回事?

“最近在小区里做核酸,效率越来越高了。”今天是济南高新区祥泰新河湾花园临时管控的第七天,我站在窗边,望着楼下,小区里郁郁葱葱的树叶被微风吹拂着。随风一起飘扬的,还有挂在蓝色帐篷上的一面党旗。

4月26日,我们小区接到临时管控的通知,到目前已经做了多次核酸。我还记得早几次的核酸检测,小区只公布了核酸检测的时间和位置,所以很多居民都跑下楼排队,当时的队伍从小广场能直接排到小区南门,一次下来得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在约有5000人的小区里,如何安全高效做核酸,把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是很多业主所担心的,也是祥泰社区居委会、碧桂园物业和小区业委会等相关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这几天的做核酸经历,作为生活在这个小区的一员,从一开始做核酸排队一小时到现在按照楼层排队十几分钟搞定,这样的变化,让业主们直呼点赞。

“今天几点做核酸?”“今天核酸的顺序是什么?”每天核酸一测,似乎已经成了小区里每户的必修课。听到小区广场上喇叭声一响,业主群就沸腾起来了。根据业委会负责人发布的通知,大家按照排好的测核酸的时间点,陆续行动。

“6号楼2单元的家人们,下楼做核酸了。”物业管家在小区单元群里发通知让大家下楼做核酸,然后又专门强调要求每个楼层的错时分批下来。除了在群里发通知,我看到还有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拿着喇叭在单元楼下卖力地喊着,引导居民做核酸检测,忙前忙后,十分辛苦。

跟随志愿者的指引,我们拿着手机排队,因为各个单元楼错时分批排队,再加上单元楼楼层也错时下楼,所以我们排着的队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志愿者们拿着喷壶在旁边不停消杀着。除了小区北边的检测主点位外,小区南边也有一处,每个检测主点位又被划分成两个检测点,队伍在快到检测点处又被分流成两个支队,由2组医护分别检测。扫码、摘口罩取样、戴口罩离开,这样,不到十分钟,核酸检测完成。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作为这个小区的项目经理,魏贞顺也在检测点忙前忙后,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这些物业管家化身核酸信息录入员,配合居委会人员核对着小区居民信息;还有那些小区里热心的邻居们,在特殊时期化身志愿者,不厌其烦地维持着现场秩序,引导着每个单元楼的居民按序排队,不间断的进行消杀;还有那些远道而来支援的医护人员,虽然看不清他们的模样,但防护服上的字迹让人心生感动……

“不需要说感谢的话语,只需要每个居民都能全力配合。”他们,离我们很远,远到我们根本记不住他们的模样。但,他们,也离我们最近,近到一直守护在我们身边。

不抱怨出不去,不聚集,不乱跑,配合好做核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感谢。感谢他们,也感谢每一个人,疫情结束,我们终究会拥有所念所想的烟火生活。

}

全球疫情的爆发赋予了口罩阶段性“硬通货”的身份。在此背景下,一部名为“口罩猎人”的跟拍纪录片登上热搜榜,非偶然因素造成。同时,纪录片所跟拍的主人公林栋具备“年轻帅气多金”的特色、在不熟悉的海外市场进行着口罩物资的大金额采购,以及纪录片对话中提及“军火商”“黑手党”“上亿美金”等词汇,更是给口罩猎人的采买行动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纪录片的主线很简单:林栋于今年2月份带着国内一些机构的订单到土耳其采买口罩以及熔喷布等相关原材料,纪录片拍摄的是他在3月5日至3月18日之间在土耳其的采买过程。在此期间,林栋经历了订单交付危机、神秘交易骗局以及多次追讨货款未果的压力,在搏取可观利益的同时,也担受着相对应的风险。

疫情使得全球口罩市场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生态,混乱中伴着秩序,暴涨暴跌、一天一个价的现象已不足为奇。因交易的是抗疫的急需物资,在口罩市场的新生态下,猎人们也面临着“发国难财”的质疑。

林栋只是一个缩影。实际上,在国内市场活跃的口罩猎人们与林栋有着相似经历。只是记录的镜头对准了土耳其风情,以及在这片风情中从事生意的林栋。

图:纪录片主人公 林栋

也许30岁左右的你正在经历人世间的种种平凡。在新冠疫情之前,林栋也大抵如此。

按纪录片里的介绍,林栋来自广东湛江,今年30岁,开过摄影公司,后来转到医药行业,至今已有8年医疗用品行业的经验。林栋也自称,自己曾是普通的摄影师,没有显赫的背景,“小时候穷的时候,家里连猪肉都吃不起。”

但在30岁的开年,由于医疗从业经历的原因,新冠疫情赋予了他一项特殊的生意。

国内疫情突发后,因为自己有医疗行业经验且熟悉海外渠道,林栋第一时间从海外采购了1500万个口罩交付给国内。这次交易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信任,在随后很短的时间内,他拿到国内一批医院、基金会等机构的订单进行海外采买。

至于采买的地点,林栋定在了土耳其。他认为,土耳其不仅是欧洲和亚洲地区的一个情报汇集点,从贸易运输的角度看,土耳其也具有便利条件。这展现了一个生意人的见识和战略眼光,尽管土耳其可能不是最优解,抑或舍此没有更好的选择。

蓝色土耳其 危机四伏的口罩江湖

2007年10月,歌手周传雄发布新歌《蓝色土耳其》,勾勒出一幅柔美神秘、蓝白交映的土耳其风情画卷,大街小巷传唱。13年后,当林栋第一次踏足土耳其时,所面临的却不是歌曲里描述的蓝色忧郁又诗意的土耳其。等待他的是缘起口罩、危机四伏的江湖。

正如林栋在跟国内伙伴的通话里所谈及的,他走在一条高架的钢丝线上,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为了交易的安全和人身安全,林栋和助手专门雇佣了保镖、甚至配备枪械。

纪录片里也曾多次提及“军火商”“黑手党”等词汇,虽有噱头的嫌疑,却也反映出口罩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是这部纪录片具有戏剧张力的卖点。

需要指出的是,土耳其有很多合法持牌的军火商,能够从事军火生意。与林栋合作的军火商也是看到口罩市场的利润才跨界踏足。该军火商曾与中东、欧洲以及非洲一些国家有生意往来。在林栋看来,军火生意更讲究策略和战术,林栋便将口罩交易委托给军火商。这样既解决了语言交流障碍,也降低了信息筛选和沟通的成本。

疫情高发期,国内很多新闻报道称,口罩及其原材料曾有高达100%-300%的利润,甚至超过“DU品”。当然,正常人可能也会写日记,但不会从事“DU品”生意,以两者利润作类比,也只是为了显示出特殊时期口罩市场的巨大利润诱惑力。

身在土耳其采购的林栋正处在高利润的机遇中,他认为,在不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下,生意人就是要赚钱的。至于赚钱的多少,则与相应的风险对等。

纪录片也从多个片段来讲述这一过程。

首先是订单交付危机。这种危机既来自于国内客户,也来自于土耳其市场上的卖方。

瞬息万变的疫情让一些大额订单无法一次性满足,当不能按时交付的情形无法被理解时,一些焦虑情绪相应而生,林栋有可能被国内客户理解为诈骗,面临坐牢的风险;在土耳其市场,连军火商和黑手党都参与的口罩市场险象环生,不乏一些“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的骗局。这对林栋而言,则是上百万定金打水漂的风险。

对此,纪录片也讲述一个颇具黑色幽默的骗局。

大致情形是:林栋团队在找口罩工厂和找原料厂的过程中,遇到了自称有“高质量口罩”的一对兄弟,遂交付了120万美金的货款。但对方却迟迟没有交货,林栋团队讨要多次货款也没有结果。据林栋的助手讲述,其中的弟弟看到日本的一次性压制的3D口罩,遂产生灵感,开始自己DIY口罩并多次向林栋推销,企图让林栋他们接受以次充好的口罩。

图:交易商中的弟弟自己发明的口罩

为此,林栋找到当地的军火商帮忙协助,讨要货款。

当市场无序,暴力便会滋生。此时的暴力,也成了当事人维护自己利益的有效手段。事实上,尽管有象征着“暴力”的军火商协助,尽管那对兄弟中的哥哥说“明天就还钱”,但剩余的27万美金货款,直到一个月后才追回。

在林栋入住的位于伊斯坦布尔(又译:伊斯坦堡)的酒店大堂里,每天都坐满了前来提供交易信息和自称有货的人。林栋不得不在当地找线人来协助分辨信息的真假。

有个别骗局不仅故事情节丰富,布局者还坦陈造假。

有一位自称有高质量熔喷布的卖家联系林栋说要约在医院见面交易。之所以选在医院,卖家解释说因为害怕,觉得医院最安全。但等林栋团队到了医院后,卖家又临时改变交易地点。终于见面之后,卖家只拿着部分样品,说100吨高质量熔喷布还在另外一个仓库里。等一行人到了仓库见了货物后才发现所谓的高质量不过是普通的无纺布而已。

如果林栋听过由徐若瑄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伊斯坦堡》,会哼唱其中一句“走过了很多地方,我来到伊斯坦堡。就像是童话故事,有教堂有城堡”,那么他一定会相信,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即使采购到真材实料的熔喷布或口罩,林栋同样面临着货物贬值的风险。比如,原本要运往A国的货物需要在B国转运,但B国疫情突然爆发,货物被暂押,等到一周甚至两周可以放行后,A国疫情已经缓解,那么货物只能贬值。订单金额越大,贬值的金额就越大,林栋的损失也越大。

纪录片中,林栋表示,他们应该是整个欧洲里最大的中国买家,因为有订单金额超过了一亿美金。但片中并未对此有更多的解释和镜头阐述。

纪录片中详细讲述的最大交易是需要先支付1200万美金作为保证金的订单。这一片段展示出林栋作为商人所具有的谈判意识:以时间换取降价空间;当对方坚持一个选择时,给对方两个选择,循循善诱。最终,双方达成合作。

根据林栋的估算,一吨熔喷布大概可以生产100万个医用口罩(医用口罩需要一层熔喷布,N95需要三层),疫情前,国内每吨熔喷布的价格在两万人民币以内,现在(3月5日-3月18日)最高涨到40万。

疫情期间,国内熔喷布的价格几经大幅涨跌,海外市场也存在更多不确定性。根据纪录片中双方谈判中有提及到熔喷布“最低价格20000美金/吨”的价格,一旦疫情趋缓,熔喷布价格回归正常水平,林栋依然面临着货物贬值风险。

林栋只是“口罩猎人”中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国内的口罩市场同样经历了交付危机、骗局和困局。跨界转产口罩的大企业比比皆是,也有众多小微企业入局。其中不乏有医疗医药从业者因口罩赚取了可观财富,也有人因货物贬值而翻车。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2020年2月1日至4月13日期间,全国超过2.8万家企业在经营范围中新增了“口罩、额温枪、消毒液、防护服、医疗器械”等相关业务。其中,口罩和呼吸防护相关企业新增超3.1万家,是去年同期增速的20倍;新增熔喷布相关企业1250家,增速更是达到去年同期的45倍。

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货物价格,暴增暴跌从来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短期内粗放增长,难免隐藏着混乱。

混乱中的一些骗局,与林栋经历的何其相似。

中国石化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此前的一篇推文中揭穿过这样一个骗局:有人自称在“中石化燕山石化仓库有8吨熔喷布,只要马上打款10万定金,第二天一早就能到北京提货”。

可是等买家付了钱到第二天提货的时候,对方再三推脱称,需要给“领导”每吨2万元“好处费”。当买家再一次打完钱后,对方称可以来提货。结果是买家跟着此人在燕山石化门口吹了一天风。说明天继续安排。

对此,中石化还特别发文强调:熔喷布均“定向供应”,从未委托给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销售。

除了趁疫情之机钻空子设骗局外,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了所产出的口罩、熔喷布的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这给监市场管出了难题。

如口罩猎人纪录片里提到的一样,该片推出后,林栋的海外采买行为即受到了网友质疑:发国难财。质疑的背后,是对市场和道德的衡量,将两者置于对立面。也有评论认为,“发国难财”的更应该是那些做着“零和博弈”的施骗者。

对于质疑,林栋已在纪录片里表示,不担心质疑和谩骂,他更愿意思考自己在口罩市场秩序里所扮演的角色:建设者、参与者抑或是破坏者。林栋否定了自己是破坏者,因为他认为自己无论是从个人情感上还是行动上都没有破坏市场秩序,他接受自己是口罩市场秩序的建设者。

纪录片最后,林栋称自己已经在土耳其投资了一家口罩工厂,他是这家口罩工厂的天使投资人。

}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当战“疫”集结号吹响时,上海烟草退役军人党员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再上“战场”,活跃在社区保供一线、疫情阻击火线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与疫情坚决斗争,向胜利发起冲锋,全力以赴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曾经的他,是上海空军地勤四级军士长,身着空军蓝的军装,胸怀“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军魂,参加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保障任务。如今的他,虽早已脱下军装,却卸不掉心中“保家卫国”的担当。

他是上海卷烟厂包装挡车工唐勇,当看到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招募一批需集中住宿、集中管理、封闭式服务的志愿者时,他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儿子,爸爸要去跟病毒打仗了,你现在已经是男子汉了,在家照顾好妈妈。”唐勇匆匆与妻儿道别,奔赴抗疫的战场。

“退役军人唐勇,报到!我已做好一切准备,随时等候指令。”唐勇加入了杨浦区退役军人抗疫预备应急突击队三组,负责政府物资发放和应急突发情况处置。随着这一声“到”,他开启了连续多日的高强度、重体力劳作。

4月19日上午9点,一大批保供蔬菜到了。接到任务后,唐勇和战友们火速换上了“蓝色战袍”,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状态。每到一个社区,他们争分夺秒地装卸物资,弯腰、搬运、堆货……就这样,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2点,连续作战17个小时,完成了31个13米高集装箱的物资搬运任务,为80余个居委辖区内的所有小区送上了新鲜的蔬菜。当凌晨回到宿舍时,队员们的胳膊、双腿都不受控制地打颤,吃饭时拿筷子的手都在发抖。几个有点年纪的老兵,更是伤了腰下不了床,不得不退出重体力搬运的队伍。于是,留下来的人任务更重了。

年逾40的唐勇,腰部旧伤也发作了,但为了让居民更快拿到物资,他咬牙忍住不适,给自己绑了两层护腰,坚守阵地不退缩。在一次搬运时,他不小心扭伤了手腕,但他一声不吭地缠上绷带,又继续投入工作。

至今,突击队已经连续奋战了30余天,完成了长白、殷行、大桥等200余个街道点位,近4000吨物资的搬运配送任务。“老百姓可都盼着这些急需的保供物资,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咬牙也得坚持住!”唐勇在心里暗下决心。“兄弟们,明天再比比谁扛得多!”每一天,突击队总是精神抖擞地投入新任务……

抗疫转运线上的“摆渡人”

穿好防护服,戴上手套、脚套、口罩、帽子、防护面屏,拿胶带把所有可能漏缝的地方贴几层,再把鞋套底部边缘贴一圈……每天早上6点,普陀区局(公司)稽查支队一中队队长蔡定威就“全副武装”,开启了新一天的战斗。

蔡定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服役,参加过扬州抗洪救灾、南京森林大火扑救等紧急任务。这一次,他又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响应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加入真如镇街道“一线行动队”并担任二队队长,成为了与新冠肺炎病毒赛跑的“战士”。

蔡定威(左)与医护人员合影

白日里,蔡定威拎着装有核酸检测材料的袋子,协助医护人员对辖区内抗原检测阳性、核酸混采结果异常者及其同住人,进行上门复核采样。他已经记不清爬过多少楼层,敲开过多少家门,重复过多少遍操作和提醒。

夜幕降临,蔡定威顾不得喘口气,又投入到阳性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转运工作中。“虽然我也担心会被传染,但面对本就情绪紧张的感染者,我必须保持镇定,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周全的服务。”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不仅在转运前就反复确认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常备药物,还贴心地放低座椅靠背,将老人安排在最后一个接送点上车,尽可能缩短在途时间。对哭闹的孩童,他利用车上的灯光做起了“光影秀”,成功吸引了小家伙的注意力,车内焦躁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看着孩子们,想到了快两周没见的儿子,我也差点没绷住。”

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真如镇街道表扬信

自4月19日起,他连续奋战了14天,累计转运千余名阳性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你在战‘疫’工作中的无私奉献和突出表现,得到了真如镇街道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在此,向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任务结束后,蔡定威收到了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真如镇街道的一封表扬信,这是对他出色完成使命的褒奖。

“我们离胜利又近了一步!”

黄浦区局(公司)哈尔滨食品厂市场运营部的青年党员、85后的退役军人陈昌庭,曾服役于江西省军区独立营,参与过抚州抗洪抢险任务。当他看到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的“招募令”后,第一时间报名请战,成为第一批长宁“卫宁守护”退役军人志愿者突击队的一员,主要负责市、区两级方舱医院治愈者的转运工作。

每天早晨9点开始,陈昌庭跟随车辆在9个方舱医院和长宁区各个街道社区之间来回奔波,仔细核对人员确保不遗漏、不出错,帮助治愈者搬运行李,搀扶年老体弱者上下车。艳阳高照天里,汗水模糊了面屏,湿透了衣衫,闷热难耐;狂风骤雨天里,雨水渗透进了防护服,冷得直哆嗦,但他始终毫无怨言,一丝不苟地做好转运工作,“看到那么多感染者回归正常的生活,我真的特别高兴,我们离胜利又近了一步!”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轴转是常态,常常凌晨3、4点,他才能完成转运任务回到指定酒店,当脱下防护服时,全身已然湿透,贴身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回到房间,一边随便扒几口饭,一边看看妻子发来的微信,这也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身怀六甲的妻子特别担心他,“我是一名退役军人,理当冲锋在前!”陈昌庭坚定地说,“希望孩子将来会为爸爸骄傲。”在补了三四个小时觉后,陈昌庭又投入到第二天的战斗中。

连续奋战10天,陈昌庭所在的“卫宁守护”突击队安全转运127批次3600余名治愈者,虽然疲惫不堪,但军人的信念始终支撑着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稿件来源: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护人员防护面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