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大黄和冰片对沙土性皮炎如何治疗有效吗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经验方及常用方-二、外用药类
您的位置 :
>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经验方及常用方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经验方及常用方
二、外用药类
本书全文检索: &
&&&&&&&散剂&&&&&&&散剂是外用药的基本剂型之一,由植物药、矿物药及动物药单方或复方组成。经过研碾、水飞、炼、煅、炙、烧等方法成粉后,再过细箩(根据临床要求做成细面或极细粉。方中如有、、等细料,另研细末,后兑入),贮于瓷皿或玻璃瓶内防潮。散剂除有干燥收敛作用外,一般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腐生肌、止痛、除湿止痒等功能。&&&&&&&使用的方法:&&&&&&&1.可以直接撒扑在皮损或疮面上。&&&&&&&2.可以用鲜姜片、鲜、茄蒂、黄瓜尾等蘸药粉外搽,或用鲜、鲜豆芽茱捣合药粉如糊状外敷。&&&&&&&3.或用烽蜜水、红糖水、鸡蛋清、鸡蛋黄、乳汁或清水、米醋调药外用。&&&&&&&4.此外,尚可用植物油或芝麻酱调拌成糊膏,或用白醋、凡士林调成软膏等外用。&&&&&&&(一)经验方&&&&&&&祛湿药粉(祛湿散)&&&&&&&川八钱 川八两 四两八钱 三两二钱&&&&&&&功用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湿毒疡),脓疱疮(水疱湿疡),婴儿湿疹(胎疲)。&&&&&&&用法 直接撒扑,或用植物油调敷或配制软膏用。一般丘疹样或有少量渗出液的皮损,可以直接撒扑或用鲜蘸药外搽,流水多或脓汁多者可用油调外用,暗红干燥脱皮者可用药粉配成软膏。&&&&&&&注意事项 阴疮禁用。&&&&&&&新三妙散&&&&&&&面十两 面五两 面一两&&&&&&&功用 除湿清热,解毒止痒。&&&&&&&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婴儿湿疹(胎廒),过敏性皮炎(湿毒疡),脓疱病(黄水疮)。&&&&&&&用法 直接撒布,或用鲜蘸搽,或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外用。&&&&&&&散&&&&&&&粉五钱 面五钱 粉二两&&&&&&&功用 收干止痒,清热定痛。&&&&&&&主治 脓疱疮(黄水疮),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湿毒疡)或脂溢性皮炎(白屑风)、痱子。&&&&&&&用法 直接撒扑外用。&&&&&&&新散&&&&&&&六钱 象牙硝六钱 六钱 三钱 三钱 生玳瑁六分 三分 三分一分 三分&&&&&&&功用 清热解毒,收敛定痛。&&&&&&&主治 口腔溃疡(鹅口疮、扁平苔癣(口蕈)。&&&&&&&用法 直接外用口腔疮面上。&&&&&&&止痒药粉&&&&&&&老松香一两 官粉一两 枯矾一两 二两 五钱 二钱 密陀僧五钱 一两&&&&&&&功用 去湿收敛,杀虫止痒。&&&&&&&主治 湿疹(湿疡),神经性皮炎(湿癣),皮肤搔痒症(瘾疹)。&&&&&&&用法 装入布袋外扑皮损或用油调外敷,也可配成5~20%软膏外用。&&&&&&&注意事项 本药有一定刺激性,对于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粘膜病损慎用。对汞过敏者禁用。&&&&&&&紫色消肿粉&&&&&&&五钱 一两 二两 贯仲二钱 一两 二两 穗五钱 紫荆皮五钱 草五钱 五钱 红曲五钱 五钱 五钱&&&&&&&功用 散风活血,化瘀消肿。&&&&&&&主治 慢性丹毒肿胀(无名肿毒),红斑性结节性疾患(瓜藤缠)。&&&&&&&用法 单独或与其他药粉混合应用。常用调或荷叶煎水调合外用。&&&&&&&注意事项 疖、痈、疽初起毒热盛者勿用。&&&&&&&散&&&&&&&三两 三两 三两 十六两 三两 粉两&&&&&&&功用 解毒收敛。&&&&&&&主治 湿疹(湿疡),接触性皮炎(湿毒疡),脂溢性皮炎,趾间足癣(臭田螺)。&&&&&&&用法 直接扑上或油调外用。&&&&&&&注意事项 对化脓性的陈久肉芽疮面禁用。&&&&&&&平胬散&&&&&&&三钱 煅一钱 一钱 月石二钱&&&&&&&功用 祛湿收敛,平胬肉。&&&&&&&主治 各种疮面水肿肉芽增生。&&&&&&&用法 直接撒布水肿胬肉的疮面上,纱布压扎。&&&&&&&注意事项 新鲜疮面脓毒未净者勿用。对汞过敏者禁用。&&&&&&&粉色干燥药粉&&&&&&&樟丹六两 八两 枯矾四两 上官粉四两 四两&&&&&&&功用 祛湿收敛,固皮止痒。&&&&&&&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头癣(秃疮)。&&&&&&&用法 与其他药粉合用撒扑或油调成糊剂用,常用量为5~20%。&&&&&&&注意事项 本药粉有一定刺激性,凡现发湿热性(急性皮炎)皮肤病,溃烂疮面多粘膜报害慎用。对汞过敏者禁用。&&&&&&&收干生肌药粉&&&&&&&面一两 面一两 面二钱 面四钱 面五钱 水飞甘石面七钱&&&&&&&功用 收敛止痛,固皮生肌。&&&&&&&主治 烫灼伤,女阴溃疡(阴蚀),下腿慢性溃疡(臁疮),疮面脓毒已尽者均可用。&&&&&&&用法 薄敷于疮面或制成药捻用。&&&&&&&注意事项 痈、疖疮面脓毒未净者慎用。&&&&&&&生肌散&&&&&&&象皮一钱 —钱 一钱 一钱 钱 一钱 三分一钱&&&&&&&功用 生肌长肉,止痛收敛,&&&&&&&主治 慢性顽固性溃疡(顽疮),下肢溃疡(臁疮),放射性溃疡。&&&&&&&用法 直接撒布疮面,或配制成软膏外用。&&&&&&&注意事项 疔、痈溃后脓毒未净的疮面勿用。&&&&&&&回阳生肌散&&&&&&&五钱 五钱 五分 一两 二钱五分 京红粉一钱&&&&&&&功用 回阳生肌,止痛收敛。&&&&&&&主治 结核性溃疡(鼠疮),慢性顽面性溃疡及属于阴疮久不收口者。&&&&&&&用法 薄撒于疮面上,或制药捻用。&&&&&&&注意事项 火毒疮疖,属于阳症脓毒未净者及汞过敏者禁用。&&&&&&&搽黄药粉&&&&&&&一两 四钱 四钱 四钱&&&&&&&功用 驱风止痒,剥脱上皮。&&&&&&&主治 神经性皮炎(干癣),慢性湿疹(顽湿疡)。&&&&&&&用法 用黄瓜把、茄子皮或片蘸药外用,或配成10%软膏外用。&&&&&&&注意事项 溃疡疮面勿用。&&&&&&&搽绿药粉&&&&&&&三两 一两&&&&&&&功用 杀虫止痒。&&&&&&&主治 神经性皮炎(干癣)及角化过度类皮损。&&&&&&&用法 同搽黄药粉。&&&&&&&注意事项 溃疡疮面勿用。&&&&&&&二白散&&&&&&&白石脂一两 一两 一两&&&&&&&功用 祛湿散风化瘀。&&&&&&&主治 痤疮(肺风粉刺),酒皶鼻。&&&&&&&用法 用鸡蛋清调药外用。&&&&&&&注意事项 慎勿入目。&&&&&&&三黄粉&&&&&&&二钱 二钱 雌黄五分白五钱 密陀僧二钱 白芨三钱 三分三分二钱&&&&&&&功用 和营血,生毛发,消斑痣。&&&&&&&主治 及用法 治疗白癜风(白驳风)用茄蒂或茄皮蘸药外用,圆形脱发(油风脱发)用蘸药外用,面部色素沉着(黧黑鼾黯)用牛奶或水调药外用。&&&&&&&注意事项肉芽溃疡疮面及汞过敏者禁用,此药慎勿入口。&&&&&&&腋臭散&&&&&&&密陀僧八两 枯矾二两&&&&&&&功用 敛汗,除臭。&&&&&&&主治 腋臭,手脚多汗。&&&&&&&用法 治疗胶臭用药粉干扑两 腋下,每日一次;或用热马铃薯块、甘薯块去皮后蘸药挟于腋下,变凉为度,此法每周两次。手脚多汗以药粉槎搽。&&&&&&&注意事项 此药切勿入口。对汞过敏者禁用。&&&&&&&痱子粉&&&&&&&一钱 冰一钱 甘石粉五钱 粉一两 二钱&&&&&&&功用 清热敛汗,解毒止痒。&&&&&&&主治 痱子、尿布皮炎(湮尻疮)。&&&&&&&用法 直接扑撒。&&&&&&&(二)常用方&&&&&&&解毒散&&&&&&&一两 一两 生白巩四两&&&&&&&功用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脂溢性湿疹(湿毒疡)及蚊虫咬伤。&&&&&&&用法 可单独撒布或与他药混匀植物油调上。亦可加入酒剂中或其他软膏中外用,一般为5%至20%。&&&&&&&注意事项 凡疖、痈破后新鲜疮面勿用。&&&&&&&处方来源《证治准绳》。&&&&&&&二妙散&&&&&&&一斤 一斤&&&&&&&功用 清热燥湿。&&&&&&&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脂溢性湿疹,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疱湿疡)。&&&&&&&用法 直接干撒或植物油调上。&&&&&&&注意事项 对湿热性皮肤病薄敷。&&&&&&&处方来源《》。&&&&&&&三妙散&&&&&&&一斤 一斤 一斤&&&&&&&功用 清热除湿,解毒止痒。&&&&&&&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脂溢性湿疹,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性荨麻疹(水疱湿疡)。&&&&&&&用法 直接干撒,鲜蘸药或用植物油调上。&&&&&&&注意事项 对湿热渗出性皮损宜薄敷。&&&&&&&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京红粉(红升丹)&&&&&&&五钱 五钱 水银一两 火硝四两 白巩一两 皂矾六钱&&&&&&&制法 先将二矾研碎,炖化研面,加水银、、研细,再入火硝置阳城罐内,泥纸固封,炭火烧炼成丹,研细。&&&&&&&功用 杀虫止痒,软坚脱皮,化腐提毒,去瘀生肌。&&&&&&&主治 牛皮癣静止期(血燥型白疕),神经性皮炎(顽癣),扁平疣(疣赘),痈症溃后腐肉未净者、胼胝。&&&&&&&用法 外撒或捻成药捻,或配成软膏。&&&&&&&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者禁用。&&&&&&&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降丹&&&&&&&二钱 二钱 水银一两 五钱 火硝一两五钱 食盐一两五钱 一两五钱 皂矾两五钱&&&&&&&制法 先将、、研细,入食盐、、火硝、皂矾、水银研匀。用阳城罐一个置炭穴中,徐徐将药粉人罐,化尽,用微火焙干。再用一阳城罐合上,外加盐泥纸封画,炭火烧炼,括下研细。&&&&&&&功用 腐蚀坚皮,化腐提毒,提拔瘘管。&&&&&&&主治 鸡眼,黑痣,寻常疣(木刺瘊),疖痈成脓未破,陈旧性皮肤窦道。&&&&&&&用法 水调少许涂点脓头,致破溃引流。或加入红升丹内,或单独研细制成药线外用。&&&&&&&注意事项 外用时刺激疼痛较重,故应少用薄涂。汞过敏者禁用。&&&&&&&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银粉散&&&&&&&黑锡一两 二钱 水银二两 淀粉二两 四钱 一两 每两药粉加四分&&&&&&&制法 先将锡熔化后,加入四钱,搅拌炒至枯,去砂留锡再熔化,投入水银二两,待匀倾出,加入淀粉共研细末;再另以草纸卷药,点燃一端,使药与灰皆滴入一器皿内,去灰;再于药内加入、共研成极细末。&&&&&&&功用 去瘀收干,固皮生肌。&&&&&&&主治 将愈合的表浅疮面,有水肿及增生不良的肉芽疮面。&&&&&&&用法 直接外用或配成膏剂,或制成药线外用。&&&&&&&注意事项 阴疮慎用,汞过敏者禁用。&&&&&&&处方来源 明·胡公弼方。&&&&&&&柏叶散&&&&&&&五钱 蚯蚓粪五钱 五钱 赤小豆二钱 净三钱 五钱&&&&&&&功用 清热解毒,收敛止痛。&&&&&&&主治 带状疱疹(缠腰火丹、蛇串疮)。&&&&&&&用法 植物油或凉开水调药外用。&&&&&&&注意事项 疖、痛疮面勿用。汞过敏者禁用。&&&&&&&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颠倒散&&&&&&&四两 硫磺四两&&&&&&&功用 破瘀活血,清除油垢。&&&&&&&主治 痤疮(肺风粉刺),脂溢性皮炎(面游风),酒皶鼻。&&&&&&&用法 用凉开水或鲜萝卜汁调搽,也可用鲜汁萨药外&&&&&&&用。&&&&&&&注意事项 慎勿入口与目。&&&&&&&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粉霜神丹&&&&&&&白粉霜一钱 一钱 一钱 一钱 丹砂一钱 槐米一钱 煅二钱 三分功用 收敛解毒,止痒定痛。&&&&&&&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顽癣),结节性痒疹(顽湿聚结),慢性溃疡(顽疮)。&&&&&&&用法 多兑入其他药粉或药膏中外用,或用在酒剂中,亦可用猪胆汁调上。&&&&&&&注意事项 很少单独使用,对肉芽疮面及汞过敏者禁用。&&&&&&&处方来源《疮疡经验全书》。&&&&&&&珠香散&&&&&&&煅研一钱五分 当门子五分 粉五钱 滴一两&&&&&&&功用 养血润肤,生肌固皮。&&&&&&&主治 一切清洁疮面及烧、烫伤,上皮生长迟缓。&&&&&&&用法 薄撒患处。&&&&&&&注意事项 撒布疮面后,往往很快结痂,切勿清除其痂皮,以防影响上皮生长。&&&&&&&根散&&&&&&&根(土)四两 枯矾一两&&&&&&&功用 杀虫,收敛,止痒。&&&&&&&主治 趾间足癣(臭田螺),体癣(刀癣),股癣,汗疱足癣(田螺疱)。&&&&&&&用法 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调上。&&&&&&&处方来源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抑阴散&&&&&&&草乌二斤 南星斤 狼毒二斤 一斤 一斤&&&&&&&功用 回阳抑阴,温化寒湿。&&&&&&&主治 寒性脓疡(阴疽、流注)。&&&&&&&用法 水或烽蜜调药外用。&&&&&&&注意事项 慎勿入口。&&&&&&&处方来源《》。&&&&&&&密陀僧散&&&&&&&二钱 二钱 密陀僧一钱 二钱 五分石一钱&&&&&&&功用 散风,杀虫。&&&&&&&主治 汗斑(紫白癜风),白癜风(白驳风)。&&&&&&&用法 蜜水调搽。&&&&&&&注意事项 对肉芽疮面上及汞过敏者禁用。慎勿入口。&&&&&&&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软膏剂&&&&&&&软膏是一种半固体的制剂,由药物和基质两部分组成。中药外用软膏的基质多用植物油、动物油、蜂蜡、、米醋或凡士林等;药物多是中草药或矿物药的极细粉末。此外,有的软膏是草药经植物油浸泡,熬煎后去渣,加入蜂蜡而成。蜡膏和凡士林配制的软膏,皆有滑润和保护皮肤的作用,但不利于蒸发。油蜡配制的软膏,涂在皮肤上作用持久。所制成的软膏,吸水性及附着性较强。加醋熬制的软膏,除渗透性强外,尚有软坚作用。&&&&&&&用法:&&&&&&&1.软膏直接涂于皮肤上,多用在结痂、干燥、落历、皲裂等皮损上,药量宜少,搽涂均匀。&&&&&&&2.先将软膏涂在纱布上,再敷盖在皮损表面,用胶布固定敷料。慢性皮肤病或痈疽疮面,敷药后须包扎固定。&&&&&&&3.若欲使药力渗透,促使硬结软化和肿块吸收,涂药膏后在皮损上加盖油纸和纱布,再包扎固定,此法多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病。换药前,须将旧药垢用植物油或玉树油、汽油等轻轻搽净。&&&&&&&(一)经验方&&&&&&&软膏&&&&&&&面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九两 制法 上药混匀成膏。&&&&&&&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 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庖湿疡),单纯性疱疹(火燎疮),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皮肤烫烧伤。&&&&&&&用法 外敷疮面,&&&&&&&注意事项 凡阴疮瘘管禁用。&&&&&&&普连软膏&&&&&&&面一两 面一两 凡士林八两&&&&&&&功用 清热除湿,消肿止疼。&&&&&&&主治 脓疱疮(黄水疮),急性亚急性湿疹(风湿疡),烫烧伤,单纯疱疹(火燎疱),牛皮癣红皮症。&&&&&&&用法 直接涂于皮损上。或用软膏摊在纱布上,敷于患处。或加入其他药粉作为软膏基质。&&&&&&&化毒散软膏&&&&&&&化毒散二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制法 上药混匀成膏。&&&&&&&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疼。&&&&&&&主治 脓疱疮(黄水疮八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体表感染初起。&&&&&&&用法 涂敷患处。&&&&&&&普榆膏&&&&&&&生面一两 普连膏九两&&&&&&&制法 混匀。&&&&&&&功用 解毒止痒,除湿消炎,软化浸润。&&&&&&&主治 1°烧、烫伤,亚急性湿疹,皮炎,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阴囊湿疹等。&&&&&&&用法 涂敷患处。&&&&&&&黑布化毒散膏&&&&&&&黑布药膏、化毒散软膏各等分制法 混合均匀。&&&&&&&功用 清热聚毒,化腐提脓。&&&&&&&主治 疖、痈初起,多发性毛襄炎或已溃脓肿周围皮肤浸润明显者。&&&&&&&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凡疮面周围渗出液较多者慎用。&&&&&&&膏&&&&&&&一斤如意金黄散十两 二钱 生十两 二钱 凡士林十二斤制法 各药研细面,调匀成膏。&&&&&&&功用 消肿止痛。&&&&&&&主治 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急性渗出性皮损慎用。&&&&&&&祛湿药膏&&&&&&&四两 三两 三两 二两 苏穗四两 四两 三两 三两 草三两 四两 白藓皮五两 五两 大枫子十两 面六钱 白蜡一百二十两 香油(或豆油)二十斤&&&&&&&制法 先把群药碾碎,放入油内浸泡一昼夜,后用文火炸至焦黄,过滤去渣,离火(除外)称其重量,趁热兑入白蜡。春秋季节每斤药油兑蜡四两,冬季兑蜡三两,夏季兑蜡五两。后下,每斤药油兑五分,搅拌均匀冷却成膏。&&&&&&&功用 清热除湿,润肤去痂。&&&&&&&主治 单纯糠疹(风癣、鱼鳞癣(蛇皮癣)以及皮肤干燥股屑皮损。&&&&&&&用法 常用做皮肤科外用药膏基质。&&&&&&&止痒药膏&&&&&&&止痒药粉一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九两&&&&&&&制法 上药混匀成膏。&&&&&&&功用 除湿收敛,杀虫止痒。&&&&&&&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干癣),皮肤瘙痒症(瘾疹),痒疹(粟疮)等瘙痒性皮肤病。&&&&&&&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此药有一定刺激作用,对于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禁&&&&&&&京红粉软膏&&&&&&&京红粉两五钱 利马锥五钱 凡士林八两&&&&&&&功用 杀虫止痒,软坚脱皮,化腐生肌。&&&&&&&主治 牛皮癣静止期(血燥型白疕),胼胝,神经性皮炎(顽癣),痈疽溃后腐肉未脱之疮面。&&&&&&&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者禁用。&&&&&&&黑红软膏&&&&&&&黑豆油二钱 京红粉二钱 利马锥二钱 羊毛脂一两 四钱 凡士林八两&&&&&&&功用 软坚杀虫,润肤脱厚皮,收敛止痒。&&&&&&&主治 淀粉样变(松皮癣),牛皮癣(白疕),神经性皮炎(顽癣)等慢性肥厚性皮肤病。&&&&&&&用法 外用薄敷。&&&&&&&注意事项 急性皮肤病、对汞过敏者不宜用。因含汞剂不宜大面积使用,全身性用药时可分区交替外用,或间日外用。&&&&&&&紫色疽疮膏&&&&&&&三钱 红粉三钱 粉三钱 粉三钱 三钱 三分 蜂蜡一两 香油四两 煅粉三分&&&&&&&制法 锅内盛油在火上数开后离火,将前五种药粉入油内溶匀再入蜂蜡使其完全熔化,将冷却时兑入、面搅匀成膏。&&&&&&&功用 化腐生肌,煨脓长肉。&&&&&&&主治 淋巴结核(鼠疮),下腿溃疡(臁疮),慢性溃疡(顽疮),扁平疣(疣症),手足胼胝等。&&&&&&&用法 贴敷患处。&&&&&&&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性皮损、新鲜肉芽勿用。此药膏具有一定的毒性,若大面积皮损面使用时,应注意汞剂吸收中毒。对汞过敏者禁用。&&&&&&&黑色疽疮膏&&&&&&&群药:&&&&&&&三钱 五钱 元参五钱 五钱 五钱 三钱 生地五钱 蛇蜕二钱 血余三钱 五钱 三钱 杏仁五钱&&&&&&&药面:&&&&&&&樟丹三钱 五钱 三钱 红粉二钱 二钱 米珠一钱 一钱 五钱 二钱 五钱 三钱&&&&&&&其他:&&&&&&&松香三两五钱 黄蜡二两 香油一斤&&&&&&&制法 将群药放在香油内浸泡约一周后,置文火煎熬滚开,至群药炸成焦黄色,过滤去渣,加入松香、黄蜡,待溶匀后离火,稍冷却后入药面,搅拌均匀,冷凝即成。&&&&&&&功用 回阳生肌,化腐提毒。&&&&&&&主治 慢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用法 贴敷患处。&&&&&&&注意事项 阳证疮面慎用,对汞过敏者禁用。&&&&&&&紫色溃疡膏&&&&&&&三钱 红粉三钱 三钱 三钱 一两五钱 三钱 一两 蜂蜡三两 香油一斤 煅面一分&&&&&&&制法 以上药物前八味共研极细末待用,将香油置于火上见数开后,加入蜂蜡搅匀,离火冷却再加药粉,搅匀成膏。&&&&&&&功用 化腐生肌,煨脓长肉。&&&&&&&主治 淋巴腺结核(鼠疮),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用法 直接涂抹在疮面部位。&&&&&&&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者禁用。&&&&&&&紫色消肿膏&&&&&&&五钱 一两 贯仲二钱 一两 紫荆皮五钱 二两 五钱 二两 草五钱 五钱 芥穗五钱 五钱 五钱 五钱&&&&&&&制法 共研细面过重罗,每四两药面加花面一钱、山奈面二钱、乳没四钱,凡士林四两,调匀备用。&&&&&&&功用 活血化瘀,软坚消肿,止痛。&&&&&&&主治 慢性丹毒,流注,结节性红班(瓜藤缠),新生儿头皮血肿(头宣)。&&&&&&&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毒热性肿胀勿用。&&&&&&&清凉膏&&&&&&&一两 二钱 面一钱五分 香油一斤 黄蜡四两(或六两 )&&&&&&&制法 以香油浸泡、三日后,用微火熬至焦黄,离火将油滤净去渣,再入黄蜡加火熔匀,待冷后加太黄面(每斤油膏加一钱五分),搅匀成膏。&&&&&&&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主治 烫烧伤、冻伤等清洁疮面,多型红斑(血风疮),牛皮癣(白疕)等炎症性干燥脱屑皮损。&&&&&&&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阴疮、阴疽慎用。&&&&&&&豆青膏&&&&&&&白降丹一钱 油一钱半 面适量 羊毛脂一两 凡士林四两&&&&&&&制法 搅匀成膏。&&&&&&&功用 软坚角化,润肤止痒。&&&&&&&主治 慢性肥厚性皮肤病,牛皮癣静止期(白疕),神经性皮炎(顽癣),皮肤淀粉改变(松皮癣)等。&&&&&&&用法 外用薄敷。&&&&&&&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者及急性皮肤病不宜用。&&&&&&&膏&&&&&&&面二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 制法 调匀成膏。&&&&&&&功用 收敛除湿,解毒止痒。&&&&&&&主治 一切渗出性皮肤病。&&&&&&&用法 外敷患处。&&&&&&&膏&&&&&&&面二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 制法 调匀成膏。&&&&&&&功用 祛湿,杀虫,止痒。&&&&&&&主治 亚急性湿疹(湿疡),牛皮癣静止期(白疕),皮肤搔痒症(瘾疹),股癣(瘙癣),阴囊湿疹(绣球风),女阴瘙痒症(阴湿)。&&&&&&&用法 外敷患处。&&&&&&&烫伤膏&&&&&&&生面六钱 粉四钱 凡士林四两&&&&&&&制法 调匀成膏。&&&&&&&功用 解毒止疼,润肤收敛。&&&&&&&主治Ⅰ°、Ⅱ°烫伤。&&&&&&&用法 涂纱布上外贴,或制成油纱条外用。&&&&&&&阴蚀膏&&&&&&&粉一两 面一两 膏八两&&&&&&&制法 上药调匀成膏。&&&&&&&功用 清热解毒,生肌止痛。&&&&&&&主治 女阴溃疡(阴蚀),过敏性阴茎部溃疡。&&&&&&&用法 外数患处。&&&&&&&收干生肌膏&&&&&&&收干生肌药粉四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六两&&&&&&&制法 上药混匀成膏。&&&&&&&功用 活血止痛,收敛生肌。&&&&&&&主治 疖、痈破溃后、水火烫伤、女阴溃疡(阴蚀)、下肢滑疡(臁疮)等的清洁肉芽疮面。&&&&&&&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疮面毒未净者勿用。&&&&&&&白芨膏&&&&&&&白芨面一两 煅面一两 凡士林八两&&&&&&&制法 以上药物调匀成膏。&&&&&&&功用 收敛生肌。&&&&&&&主治 烧、烫伤、下肢溃疡(赚疮)的清洁疮面。&&&&&&&用法 外敷患处。&&&&&&&广丹白芨膏&&&&&&&广丹一钱 白芨面二钱 凡士林一两&&&&&&&制法 调匀成膏。&&&&&&&功用 化腐生肌。&&&&&&&主治 慢性溃疡,下肢溃疡(臁疮)。&&&&&&&用法 外数患处。&&&&&&&甘乳膏&&&&&&&粉一两 粉一两 粉二两 去湿药膏(或凡士林)七两&&&&&&&制法 调匀成膏。&&&&&&&功用 解毒收敛,止疼生肌。&&&&&&&主治 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脓疱疮(黄水疮)等后期。&&&&&&&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用药前后勿用水洗患处。&&&&&&&湿疡雄甘膏&&&&&&&解毒散一两 甘石粉二两 清凉膏七两&&&&&&&制法 上药调匀成膏。&&&&&&&功用 除湿收敛,润肤止痒。&&&&&&&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下肢溃疡(臁疮)。&&&&&&&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急性湿疹慎用。&&&&&&&注:解毒散:一两,一两,四两,为细粉。&&&&&&&湿疡雄冰膏&&&&&&&解毒散一两 粉三钱 清凉膏八两 七钱&&&&&&&制法 以上药物调匀成膏。&&&&&&&功用 清热解毒,止痒定痛。&&&&&&&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匍行疹(火燎疮),脂溢性皮炎(面热风毒)。&&&&&&&用法 外敷患处。&&&&&&&银粉散软膏&&&&&&&银粉散两 水飞甘石粉一两 祛湿药膏八两 制法 上药调匀成膏。&&&&&&&功用 去瘀收敛,生肌固皮。&&&&&&&主治 肉芽水肿或肉芽组织生长不良者。&&&&&&&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大面积使用时注意防止汞中毒。汞过敏者禁用。&&&&&&&硫痒膏&&&&&&&粉一两 止痒药膏九两 制法 上药调匀。&&&&&&&功用 止痒杀虫,润肌收敛。&&&&&&&主治 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顽湿疡),阴囊湿疹(肾囊风)。&&&&&&&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急性皮疹及新鲜肉芽疮面勿用。&&&&&&&子油熏药油膏&&&&&&&方同子油熏药方。&&&&&&&制法 同癣症熏药油膏。&&&&&&&功用 润肤,杀虫,止痒。&&&&&&&主治 牛皮癣(白疕),手癣(鹅掌风),脚癣(脚蚓症),鱼鳞癣(蛇皮症)。&&&&&&&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皮损勿用。&&&&&&&疮症熏药油膏&&&&&&&方同癣症熏药方。&&&&&&&制法 上药经减压后干溜成焦油物质,用凡士林或祛湿药膏制成5~10%油膏。&&&&&&&功用 软坚止痒。&&&&&&&主治 神经性皮炎(干癣),慢性湿疹(顽湿疡),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用法 外敷患处。&&&&&&&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皮损勿用。&&&&&&&(二)常用成方&&&&&&&芙蓉膏&&&&&&&半斤 半斤 半斤 芙蓉叶半斤 叶半斤 半斤&&&&&&&制法 以上共研细面,过重罗,用凡士林调成20%软膏。&&&&&&&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 丹毒(火丹),蜂窝织炎,疖、痈、乳腺炎初起等。&&&&&&&用法 外敷患处。&&&&&&&处方来源本院经验方。&&&&&&&铁箍散膏&&&&&&&生南星两 生一两 生一两 生草乌一两 肥白芨一两 南一两 香一两 土贝母一两 南两 川两 川一两 广一两 枯一两 猪牙皂一两 穗一两 三十两 制法 将市售铁箍散,每一两 药粉加入二两,调匀成膏,密封储存备用。&&&&&&&功用 破瘀消肿,活血软坚。&&&&&&&主治 痈、乳腺炎化脓期,蜂窝组织炎将溃脓期,或使之消散或促进其成脓加速溃破。&&&&&&&用法 外敷患处。&&&&&&&朗毒膏&&&&&&&狼毒三钱 川椒三钱 三钱 三钱 三钱 大枫子三钱 枯矾三钱 三钱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制法 将前八味药研成极细粉面,加入去湿药膏搅拌均匀。&&&&&&&功用 杀虫止痒,收敛脱屑。&&&&&&&主治 阴囊湿疹(肾囊风),股癣(瘙癣),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顽湿疡)。&&&&&&&用法 涂敷患处。&&&&&&&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皮损勿用。&&&&&&&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凤仙花膏&&&&&&&凤仙花末(白色者最佳)五两 烽蜜五两&&&&&&&制法 上药调匀成膏。&&&&&&&功用 杀虫止痒。&&&&&&&主治 甲癣。&&&&&&&用法 堆敷病指甲上,厚度约3分,外用油纸盖,纱布包扎,每日换药一次。&&&&&&&注意事项 只宜外用,慎勿入口。&&&&&&&处方来源《外科证治全生集》。&&&&&&&灰米膏(水晶膏)&&&&&&&生石灰五钱 糯米五十粒浓硷水适量&&&&&&&制法 石灰浓硷水浸襦米1~2日泡后,取出糯米捣成糊状备用(或用20%~40%氢氧化钾(KOH)溶和糯米适量浸成)。&&&&&&&功用 蚀皮去痣。&&&&&&&主治 黑痣、鸡眼、疣赘、胼胝。&&&&&&&用法 取膏少量点敷皮损处。&&&&&&&注意事项 此膏勿涂于正常皮肤上。&&&&&&&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药油&&&&&&&药油系用植物油(芝麻油或花生油)将药物浸泡数日后煎熬,过滤去渣入器皿,再用冷水浸泡五天去火毒而成。多用作赋形剂、润肤剂或清洁剂。药油不宜存放日久,以免酸化变质。以下药油除鸡蛋油为群众中流传方外,均系赵老医生的经验方。&&&&&&&祛湿药油&&&&&&&四两 三两 三两 二两 芥穗四两 四两 岛藓皮五两 草三两 三两 三两 四两 大枫子(碎)十两 (碎)五两 香油二十斤&&&&&&&制法 将群药放香油内一昼夜后,文火炸黄焦,过滤,每斤油加面五分。&&&&&&&功用 除湿润肤。&&&&&&&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用法 调药粉外敷,或涂油后外撒药粉,也可做清洁剂。&&&&&&&注意事项 慎勿入目、入口。&&&&&&&油&&&&&&&红点三钱 芝麻油一斤&&&&&&&制法 将油放于铜锅内,数开后离火,将放入锅内,待油凉后,将取出,贮瓶备用。&&&&&&&功用 解毒,润肤。&&&&&&&主治 清洁消毒疮面,急性湿疹(风湿疡)等。&&&&&&&用法 涂敷患处。&&&&&&&油&&&&&&&一两 香油十两&&&&&&&制法 浸入油内一昼夜,文火将药炸至焦黄,去渣备用。&&&&&&&功用 解毒,润肤。&&&&&&&主治 清洁疮面,或做赋形剂用。&&&&&&&用法 涂敷患处。&&&&&&&茸油&&&&&&&茸一斤芝麻油五斤&&&&&&&制法 将药置铜锅内,油浸一昼夜,文火熬至焦枯,离火过滤去渣,取油贮磁皿内备用。&&&&&&&功用 活血,散瘀,软坚。&&&&&&&主治 下肢红斑结节类疾患(瓜藤缠),耳下腺炎及颔下淋巴腺炎早期,皮肤紫红斑块。&&&&&&&用法 涂敷患处。&&&&&&&鸡蛋油(蛋黄油)&&&&&&&鸡蛋黄油 &&&&&&&制法 取鸡蛋十个(或更多),煮熟去蛋白,用蛋黄干炸炼油,每鸡蛋黄油一两 加入五分~一钱,密闭储存备用。&&&&&&&功用 消肿止痛,固皮生肌。&&&&&&&主治 慢性溃疡,烫伤疮面,各部位之瘘管。&&&&&&&用法 外搽皮损疮面或滴入瘘管内。注意事项化脓性疮面及有腐败组织之疮面勿用。&&&&&&&化坚油&&&&&&&透骨草钱 二钱五分二钱 二钱五分一钱五分根二钱五分二钱 二钱 一钱 香油十二两&&&&&&&制法 油浸群药二昼夜,用文火将药炸成焦黄色,去渣备用。&&&&&&&功用 活血化瘀,通络软坚。&&&&&&&主治 烫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红斑落屑角化性皮肤病。&&&&&&&用法 用时微加温,直接涂于皮损。&&&&&&&酒浸、水浸、醋浸剂&&&&&&&此类浸剂系将单方或复方中药碾碎后,用高粱酒(或75%酒精)水煎浓缩;或用米醋浸泡或煮熬后过滤后备用。这类浸剂,一般具有清热、杀虫、止痒、散瘀消肿的功能。下面介绍各方,除酒外,均系赵老医生的经验方。&&&&&&&酒&&&&&&&六两 酒精十二两&&&&&&&制法 将碾碎置酒精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去渣备用。&&&&&&&功用 解毒杀虫,疏风止痒。&&&&&&&主治 荨麻疹(瘩疠),神经性皮炎(干癣)等搔痒性皮肤病。&&&&&&&用法 用棉棒或毛刷蘸涂。&&&&&&&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酊&&&&&&&六两 75%酒精十二两&&&&&&&制法 将碾碎置酒精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去渣备用。&&&&&&&功用 调和气血,活血通络。&&&&&&&主治 白癜风(白驳风),扁平疣(疣症)。&&&&&&&用法 用棉球蘸药涂于患处,并摩擦5~15分钟。&&&&&&&根酒&&&&&&&根六两 75%酒精十二两&&&&&&&制法 将根碾碎置酒精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去渣备用。&&&&&&&功用 杀虫止痒。&&&&&&&主治 手癣(鹅掌风),甲癣(鹅爪风厂落屑性脚癣(脚蚓症),体癣(钱 癣),神经性皮炎(干癣)。&&&&&&&用法 用棉棒或毛刷蘸药水涂于患部。&&&&&&&注意事项 慎勿入目。&&&&&&&草擦剂(浸剂)&&&&&&&胆草十斤&&&&&&&制法 水煎:第一次加水20000毫升,开锅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10000毫升,开锅后煮40分钟。两次药液合并过滤浓缩为9600毫升,装瓶。&&&&&&&功用 清热解毒,止痒止痛。&&&&&&&主治 急性亚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小儿痱子,丘疹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毛囊炎等。&&&&&&&用法 涂于患处。&&&&&&&酒&&&&&&&二两 白酒八两&&&&&&&制法 浸酒内七昼夜备用。&&&&&&&功用 补气血,助生发,乌须黑发。&&&&&&&主治 圆形脱发,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小儿头发生长迟缓。&&&&&&&用法 外用。用牙刷拈酒外戳1~3分钟,早晚各一次。&&&&&&&酊&&&&&&&藏一两 75%酒精十两&&&&&&&制法 浸酒内七昼夜,去渣备用,功用 活血去瘀,消肿止痛。&&&&&&&主治 扭伤血肿,大面积灼伤,瘢痕。&&&&&&&用法 外涂或用纱布蘸药罨包。&&&&&&&醋漫剂&&&&&&&全虫十六个 十二个 皮硝四钱 肉一两 米醋一斤&&&&&&&制法 将上药入醋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备用。&&&&&&&功用 杀虫止痒。&&&&&&&主治 神经性皮炎(顽癣),皮肤瘙痒症(瘾疹)。&&&&&&&用法 涂于患处。&&&&&&&注意事项 皮肤有损伤者勿用。&&&&&&&洗剂&&&&&&&祖国医学很早就有用药物煎汤溻洗的治疗方法。赵老医生继承和推广了古代的方药,而且有所发挥,摸索了一些有效方药。全身洗溻每次可用药一斤、水十斤煎煮后洗浴,局部洗疗或湿敷可以酌减,每日一至三次,每次5~30分钟。下面介绍的各方,除洗方、洗方外,均系赵老医生的经验方。&&&&&&&洗方&&&&&&&四两 四两 二两 五钱 狼毒二两五钱&&&&&&&制法 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钟。&&&&&&&功用 疏风止痒,祛湿杀虫。&&&&&&&主治 皮肤瘙痒症(症疹),神经性皮炎,阴囊湿疹(绣球风),荨麻疹(痞瘪)等。&&&&&&&用法 用软毛巾溻洗,或溻洗后再加热水浸浴。&&&&&&&注意事项 有抓破疮面慎用。&&&&&&&洗方&&&&&&&五钱 五钱 尾五钱 缩砂壳三钱 土五钱 老葱头七个 五钱&&&&&&&制法 将上药碾碎装纱布袋内,用架在水锅上蒸后用,或煮水浸泡用。&&&&&&&功用 散风祛湿,杀虫止痒。&&&&&&&主治 阴囊湿疹,阴囊搔痒症(肾囊风),女阴泄疡(阴蚀、部湿疹搔痒症等。&&&&&&&用法 蒸后热溻或浸泡坐浴。&&&&&&&注意事项 有抓破出津水者慎用。&&&&&&&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洗方&&&&&&&五钱 川椒五钱 一两&&&&&&&制法 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加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钟。&&&&&&&功用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治 多发性疖肿。&&&&&&&用法 用软毛巾蘸汤塌洗,或溻洗后加热水浸浴。&&&&&&&注意事项 有毒勿入口、目。&&&&&&&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复方洗方&&&&&&&四两 四两 如意草四两 四钱&&&&&&&制法 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加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钟。&&&&&&&功用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主治 多发性疖肿,脓疱疮。&&&&&&&用法 同上。&&&&&&&柏叶洗方&&&&&&&四两 苏叶四两 蒺藜秧八两&&&&&&&制法 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钟。&&&&&&&功用 清热,润肤,止痒。&&&&&&&主治 牛皮癣(白疕风),鱼鳞癣(蛇皮癣)及其他皮肤干燥脱屑类皮肤病。&&&&&&&用法 同上。&&&&&&&干葛洗方&&&&&&&干葛四两 明吼五钱&&&&&&&制法 加水二至三斤,煮沸15~20分钟。&&&&&&&功用 去湿收敛止汗。&&&&&&&主治 手足多汗症及腋部多汗症。&&&&&&&用法 待温后浸泡手足。&&&&&&&洗方&&&&&&&一两 五钱 五钱 五钱 五钱 南五钱 次五钱 五钱 五钱 制法 加水四至五斤,煮沸15~20分钟。&&&&&&&功用 行气活血,化瘀消斑。&&&&&&&主治 肝斑(黧黑轩黯),中毒性黑皮病及面部继发性色素沉着,下腿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瓜藤缠),下肢静脉曲张(炸筋腿)。&&&&&&&用法 溻洗湿敷。&&&&&&&洗方&&&&&&&二两 (鲜半斤)&&&&&&&制法 净水洗净后,用水四斤煎煮20分钟,过滤去渣(鲜药煮10分钟)。&&&&&&&功用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主治 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毒疡),丹毒,脓疱病(黄水疮)。&&&&&&&用法 用净纱布六、七层沾药水湿敷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20~40分钟。&&&&&&&洗方&&&&&&&一两 透骨草五钱 祁艾一两 五钱 一两 官桂五钱 三钱 五钱 草三钱 制法 将上药碾碎,装纱布袋内,用架水锅上蒸后用,或煮水浸泡后用。&&&&&&&功用 活血通络,温经软坚。&&&&&&&主治 硬皮病(皮痹疽、下肢静脉曲张(炸筋腿),象皮肿等。&&&&&&&用法 蒸后热溻或浸泡,隔日一次。&&&&&&&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及破溃成疮者勿用。&&&&&&&透骨草方&&&&&&&透骨草四两 四两 皂角二两 三钱&&&&&&&制法 用水适量,煎煮后待温用9功用 除湿止痒。&&&&&&&主治 脂溢性脱发。&&&&&&&用法 洗头。&&&&&&&药捻&&&&&&&药捻又称药线,是中医皮、外科常用的一种外治法之一。多用于窦道、瘘管、痈疖溃后。&&&&&&&药捻由于所用材料和做法不同常可分为:棉纸药捻——用软棉纸剪裁成各种长短宽窄不同纸条,撒上药粉,搓成线状;也有用棉纸直接搓成线状,用时另蘸药粉。&&&&&&&棉花药捻一将洁净棉花搓成条状,蘸药粉用。丝线药埝——将粗细不等的丝线,用糯米汤调药粉后涂于丝线上,放置阴干备用。&&&&&&&药粉药捻一用药粉与赋形剂(常用面糊)调成糊状,搓成细条,阴干备用。&&&&&&&赵老医生临床惯用棉纸药捻,这里只重点介绍棉纸药埝的制法 :选用质软韧性强的棉纸(常用河南棉纸),按纸纹长轴剪成1.5~3.0厘米宽、10~15厘米长的纸条,将药粉撒匀纸条上,然后对折,左手平持,右手持另一端,折成25度角,接同一方向捻成捻状,要求药埝平直硬紧。使用肘,顺着窦道方向插入,插到窦道底部后再稍抽出少许,外留0.5厘米。每日或隔日更换一次。若窦道清洁,肉芽生长良好,即应停止使用,以免影响愈合。下面介绍的各方,均系赵老医生的经验方。&&&&&&&京红粉药捻&&&&&&&京红粉一两&&&&&&&功用 化腐提毒。&&&&&&&主治 阳症窦道、瘘管,脓疡脓毒未净。&&&&&&&注意事项 脓腐已尽及对汞剂过敏者勿用。&&&&&&&白降丹药捻&&&&&&&白降丹适量功用 化腐软坚。&&&&&&&主治 瘘管、窦道日久厚壁者。&&&&&&&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及肉芽新鲜者禁用。&&&&&&&红血药捻&&&&&&&京红粉五钱 利马锥五钱 五钱 一钱五分二钱 适量功用 解毒化腐,活血定痛。&&&&&&&主治 阳症或半阴半阳症,疖痈已溃脓腐未净引流不畅者。&&&&&&&注意事项 肉芽新鲜及对汞剂过敏者禁用。&&&&&&&红肉药捻&&&&&&&京红粉五钱 上面五钱 雄精一钱 煅一钱&&&&&&&功用 回阳生肌,活血提脓。&&&&&&&主治 阴症窦道、瘘管、脓疡、瘰疬、鼠疮以及附骨阴疽,久溃不钦者。&&&&&&&注意事项 阳症寮道及对汞剂过敏者禁用。&&&&&&&回阳生肌药捻&&&&&&&五钱 五钱 雄精五分一钱 二钱五分&&&&&&&京红粉一钱 二分五厘&&&&&&&功用 回阳生肌,补血定痛。&&&&&&&主治 阴症窦道、瘘管、脓疡久不收口者。&&&&&&&注意事项 对汞剂过敏者禁用。&&&&&&&银粉散药捻&&&&&&&银粉散适量&&&&&&&功用 收敛消瘀,解毒止痛。&&&&&&&主治 阳症痈疖及脓疡窦道、瘘管肉芽水肿不鲜者。&&&&&&&注意事项 阳症初起,脓水淋漓,虽近愈合,但嫩肉鲜红者勿用。对汞过敏者禁用。&&&&&&&收干药捻&&&&&&&银粉散一两 甘石粉两 雄精一钱&&&&&&&功用 收敛解毒,生肌长肉。&&&&&&&主治 阴症及阳症窦道、瘘管,疮口清洁趋于愈合,肉芽组织健康或有轻度水肿者。&&&&&&&注意事项 阴阳痈疽初期者不宜用。对汞过敏者禁用。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
中医古籍全文检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土性皮炎怎么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