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和音调 音色 响度的区别听觉感觉区别

乐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乐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⑵&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声强与响度的关系
听觉的奥秘
》 声强与响度的关系
声强与响度的关系
声音的强度是客观的,决定于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单位面积上能量的大小,可以用物理仪器(如声级计)来测量。一定强度的声波作用于人听觉器官所引起的一种辨别声音强弱的感觉称为响度。响度是主观的,它不仅决定于声音的物理强度,而且与声音的频率也有一定关系。在强度相等时,1000~4000Hz的声音人耳听起来最响。在此范围之外,随着频率的降低或升高,响度愈来愈弱,当降至20Hz以下或升至20kHz以上时,则很难听到。响度的单位为宋(sone)。频率1000Hz,强度为听阈以上40dB(感觉级)的纯音所产生的响度为1sone。大体上,声音(1000Hz纯音)增加10dB(声压级),其响度约增加1倍。由此可见,人耳主观响度的感觉并不与声音所含的能量呈线性关系,声音能量增加近4倍,主观感觉响度增加1倍。
&&&&&&&&&&&&&&&&&&&&&&&&&&&&&&&&&&&&&&&&&& CopyRight&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京ICP备号
&&&&&&&&&&&资源建设与维护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地址:上海市汾阳路83号&&
邮编:200031&&
电话:021-
&&&&&&&&&&&&&&&&&&&&&&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地址:上海市华山路号电话:声音在哪三个方面有不同的特点?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