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饮食可以进镍电池工厂吗

有哪些长期被「科学」地解释,最后发现那解释并不科学的现象?
398 个回答
像食物相生相克,酸碱平衡,小分子水,酵素之类的伪科学我就不提了说一个真的被写在教科书上的,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一个 “常识”:味觉地图。什么是味觉地图呢?从小学时候,学到健康课程时,提到舌头上的味蕾,总会接触这张图:这幅图大家应该都见过。它是说,舌头上不同区域对各种味道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舌尖对甜味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舌侧面对酸味和咸味敏感……这个结论已经写进各个教科书中,似乎这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科学常识。甚至我在研究生的食品科学概论课上还看到过这幅图。这个理论长期被认为是科学事实从而广为传播。它的来历是什么呢?1901年,一位德国科学家发表了一篇关于味觉研究的文章,描述了一些人的舌头的某些区域对特定的味觉更加灵敏的现象,但注意:这只是他提出一种理论,还没有被别的研究完全证明为真。但这篇文章后来被哈佛大学精神医师 Edwin G. Boring 翻译为英文,并被当成科学事实广泛传播。但是,这个理论现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证伪。现在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每个味蕾上都拥有分别感知5种不同味道的细胞。味觉信号被细胞感知后,它们可能是每种味道分别通过不同神经纤维来传输(专线传输,下图左),也可能是不同味道先进行编码,然后混合在一起通过一条 “总线” 来传输(交叉纤维模型,下图右)。(注:下图中间说的是另一种假设,这种假设认为每个味蕾细胞都能独立地感知5种不同的味觉。)换句话说,不管使用的是哪种模型,现代的研究认为,每个味蕾很可能都是无差别地感知到5种基本味道的!人舌头上和软腭上共有3000多个味蕾。所以,真正的 “味觉地图”,如果画出来,可能是这样的:注意:有些论文里确实提到了舌头不同部位的敏感性区别,但这种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而且跟传统的“味觉地图”理论大相径庭。参考资料:Virginia B.Collings.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1974, Vol.16, No.1, 169-174.)Kaoru Sato, et al.
, 2002, Vol.122, No.4: Pages 74-82.部分图片和消息来源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 “技术型吃货”,会分享一些原创的食品科学的技术型科普,欢迎关注。
“火车靠左行驶是因为防止相向的两辆车因为克里奥利力相撞。”然而其实南北半球的火车都靠左。火车靠左行驶的原因是因为火车是英国人发明的。=======补充=======克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 应该是最经常被高估的一种力了,楼上的答案已经提到了抽水马桶问题。我稍微估算一下地转偏向力对火车的影响有多大:火车速度一般平均是120km/h左右,高铁能达到350,好!我们就按照高铁的速度算。纬度越低偏向力在水平向影响越小,好!我们就算在南极点。这样算克里奥利力有多大呢?大概是火车重力的14/10000。也就是说一般火车的偏向力不到重力的万分之14。什么概念呢?火车的轨距是1.4米,也就是说你在一个铁轨下面垫上一粒2毫米的沙子,产生的影响都肯定比克里奥利力大。(如果按火车的平均速度中国的平均纬度,半毫米的沙子就够了)铺路工人表示,你让我把铁路高度铺的半毫米都不差,臣妾做不到啊。=======再补充两个=======“自行车行动时不容易倒主要原因是角动量。”其实自行车的角动量并不大,不足以为车倒下多争取太多时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前叉后倾,也就是车把朝后。这样车行进时,车产生的倾斜就趋势车把向同方向拐,产生离心作用负反馈重力矩。如果车把是竖直的,自行车会难骑很多。4.28补充图:“旅鼠自杀的习性”这个纯粹是妄想,作家为了警示人类不要过度繁殖写的鸡汤文。(经常用来做科普的那段视频是两个美国人跑到欧洲,把几只旅鼠强行赶下悬崖然后拍出来说旅鼠跳崖了←_←)
.急性阑尾炎跟饭后运动没关系。“饭后不要剧烈运动,不然当心得阑尾炎。”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听过这样的劝告,甚至有人精确的计算出了时间来,说一定要休息15分钟到30分钟。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我们都知道阑尾是人消化系统当中一个几乎没什么用的器官(倒是说有免疫功能)。它的解剖位置接着盲肠,跟小蚯蚓一样。食物要来到这里要通过口、咽、食道、胃、十二指肠、空场、回肠,然后才可能来到阑尾这里。(人的消化道,图片引自网络,侵删)(人的消化道,图片引自网络,侵删)食物经过口的位置大约几秒,然后在胃里面停留时间可以在1小时以上,然后再小肠消化好几个小时,最后才能到盲肠,接触的到阑尾。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的动力就是依靠肠道蠕动,而光是人的小肠,就有6,7米左右,休息半小时怎么可能够?临床上食物残渣掉入阑尾的确是阑尾炎的发病原因之一,但是这跟饭后运动实在没什么关系。常见的阑尾炎的原因还包括阑尾的淋巴滤泡发炎、蛔虫钻进去了、便便掉进去了等等,甚至有文献说食物过敏也是阑尾炎的发病原因之一实在是防无可防啊……(文献显示,阑尾炎的好发长度是4厘米到9厘米左右的,不过知道这个也没有什么卵用)(文献显示,阑尾炎的好发长度是4厘米到9厘米左右的,不过知道这个也没有什么卵用)不过饭后休息我觉得还是必要的,因为食物这时候潴留在胃里面,需要血液来帮助消化。饭后剧烈运动可能造成血供不足,诱发胃溃疡。多说点阑尾炎。这个几乎是所有普外医生最基本的技能点了,但是很多医生也很烦阑尾炎,一来晚上值班经常容易碰到,二来这种低端手术做的好了没人觉得有什么功劳。而且阑尾长得样子千奇百怪,有人阑尾只有1厘米,有人能长到18厘米的,还有人有两条阑尾的。要是碰到奇葩的变异型阑尾,2小时下不来台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教科书上的阑尾炎有什么转移性腹痛啦,麦氏线三分之一点啦等等特征,但实际上阑尾炎临床上不典型病症太多了。不说别人,我自己有次肾结石了,在候诊的时候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阑尾炎……然后被急诊老师讥讽了一顿……( &﹏&。)~呜呜呜…… .
食道骨头卡住的检查方法!越来越多的聚会饮食中。人们常常遇到被异物(鱼刺、小骨头等)卡在食道内,临床症状为异物梗塞感,疼痛和吞咽困难。传统观念中患者常常吞食馒头、米饭,还有喝醋:)等办法来达到除去异物。以前患者到医院,五官科看过,没发现的话,会开食道钡棉检查!因为鱼刺这种异物在普通X线下看不到,你可以理解为对比度不够大!怎么增加对比度,吞棉钡混悬剂,棉花因为有钡剂涂布,在X线下明显是高亮的影像了!如果钡棉悬挂于异物,加上反复吞咽仍有少量钡棉附着固定位置,我们就可以诊断了。之前临床应用中还觉得部分小的异物通过钡棉悬挂重力作用、吞咽和食管蠕动,还可能顺便把骨头挂下去,直接起了治疗作用。没错,跟吞饭吞馒头差不多!但是,这种方法近几年几乎取消了,可能某些小地方还在做!有心的朋友会发现最近几年的报道: 《杭州一40岁男子被鱼刺卡住 抢救三天仍不幸离世》 诸如此类很多!报道中医生反复强调被鱼刺卡了后,很多人喜欢用土办法急救,像喝醋、吞饭团、吞馒头、吞菜、大量喝水等,都想用“吞”的动作,把鱼刺逼下去。其实,“吞”这个动作最要不得!事实上钡棉方法本质上跟吞饭团是很类似!有可能因异物的重力、推力致使异物(鱼刺、小骨头等)穿破食道及主动脉引起大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且钡棉检查的误诊率很高!遇到罕见的病例,你如果做下钡棉,患者如果预后不好,医生你现在逃不了干系!更方便的CT,全段食道扫描,任何骨头一眼看到,鱼刺与周围血管关系也知道,有没有穿破食道也可以了解!钡棉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PS:我们科做钡棉是出过事的!好心的医生,还想着让病人多吞几口钡棉,直接把骨头拉下去,结果病人胸外科手术去了……10年前吧
提一个至今仍然留在初中物理课本上的伪科学。我觉得这样的伪科学要比“学界在一段时间内认知不准确”要更严重,这样系统地普及科普性解释又不作说明的现象在物理教科书上并不是很多见初中物理上对伯努利定理有简要介绍,提到了流速大压强小,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上表面路径长,流速快,所以压强小,故产生升力。以此为基础还衍生出了各式伪科学,如“伯努利定律不能解释翼型升力”但是实际上,在前缘分离后,气体分子根本就不会同时到达后缘,和路径长短并没有什么关系伯努利定律也可以很好地解释飞机升力产生的机理,可以推导出升力环量定理——————————————————————————————————————————具体解释,势必要先介绍黏性和可压缩性可以看一下这个问题下排名最高的答案再次强调,飞机产生升力的原理,仅仅只是压强沿表面积分得到的合力在垂直于来流的方向上分力不为0。伯努利定理可以解释无粘条件下的升力,很多情况下伯努利定理是不能解释飞机升力的。而教科书上的利用伯努利定理解释的方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有很多人感兴趣的话,日后补充如何利用伯努利定理推导升力环量定理———————————————————————————————————————————算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慢慢填吧我希望诸位吐槽初高中物理老师的能或多或少体谅一下老师。对于大多数初中物理老师来讲,要解释飞机升力的产生,真的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流体力学,更不要说接触过势流理论了。流体力学乃至应用力学在物理里是一个略尴尬的存在,一方面成果斐然,一方面地位又不高,很多时候传统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深度反而远远不及工科生———————————————————————————————————————————飞机的升力产生的机理,非要用动量守恒去解释也没错。可是飞行的时候,不光有层流,还有涡,还有湍流,这些流动结构要怎么去统计动量?最终还得回到求解表面压强分布的路数上来先说说伯努利定理是怎么回事。结论上,伯努利定理是流体力学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发现,也是势流理论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势流理论可以说是第一个能系统解释升力产生机理的理论体系伯努利定理怎么推导呢?我个人最推荐的方法是通过能量守恒推导,最有助于揭示伯努利定律背后的物理意义。具体的推导过程因为需要涉及到一点控制体的概念,这里先放一下,给出不可压流体的伯努利定理如果把两边同时乘以密度ρ如果把两边同时乘以密度ρ,第一项明显是动能,中间的ρgz明显是重力势能,而压强p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内能的一种表征。在空气动力学里,重力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可以忽略掉。也就得到密度乘以速度的平方与压强的和是一个常数。不可压流体的定义是密度是常数,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物理书上说的,流速越快压强越低的结论,而这个结论的本质就是动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这个结论有两个限制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无粘流体。这个很好理解,如果有一个耗散的摩擦力,那么方程里就要多一项摩擦相关的项了。如果我们只关心升力,不关心阻力,似乎无粘条件是没有问题的,至少速度比较慢的情况下问题不大,所以这个假设是容易接受的。第二个假设则是,沿流线成立。什么样的曲线叫流线(Streamline)呢,就是曲线切线始终与当地流场速度方向重合的一条曲线。关于为什么要沿流线才成立,这里也先不进一步展开。我觉得直观上想一想其实还是很好理解的,把分子想象成排着队沿着流线前进,因为两条流线之间互不干扰,能量守恒自然是在每一条流线上单独成立的。而实际上,伯努利方程右侧的常数C就决定了这是哪一条流线关于为什么要沿流线才成立,这里也先不进一步展开。我觉得直观上想一想其实还是很好理解的,把分子想象成排着队沿着流线前进,因为两条流线之间互不干扰,能量守恒自然是在每一条流线上单独成立的。而实际上,伯努利方程右侧的常数C就决定了这是哪一条流线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紧贴着机翼表面的流体是同一条流线的两条分叉。为什么机翼的表面一定是流线的一部分?因为质量不能穿过流线,而流体也不能穿过机翼表面。而机翼表面又是相连的曲线,如果是两条不同的流线,那流线与流线又交汇了,还是与流线的定义矛盾这样,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这么一条流线,他如上图中间的蓝线所示,现在机翼前端分叉,紧贴机翼表面,又在机翼尾部汇合。这个结论非常奇怪,但却是唯一可能成立的情况。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非常有威力的结论。这样,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这么一条流线,他如上图中间的蓝线所示,现在机翼前端分叉,紧贴机翼表面,又在机翼尾部汇合。这个结论非常奇怪,但却是唯一可能成立的情况。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非常有威力的结论。只要知道飞机表面不同地点的速度,并且知道上游无穷远处的压强和速度,我们就能用下面这个公式把机翼表面每一点的压强求出来,再沿表面积分得到升力。也就是用伯努利定理计算飞机升力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怎么想办法利用这个关系,把压强的积分,也就是升力求出来。让我们先考虑一个简单点的情况:二维圆柱绕流为什么要从圆柱来分析呢?因为圆柱表面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很容易确定。相对来讲翼型表面比较复杂。当然上图的情况下升力为0,但不妨碍我们推导二维升力的Kutta–Joukowski定理。为什么要从圆柱来分析呢?因为圆柱表面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很容易确定。相对来讲翼型表面比较复杂。当然上图的情况下升力为0,但不妨碍我们推导二维升力的Kutta–Joukowski定理。留一个链接,下次继续
你还在用小钢磨打粉吗? 。。。
说一个可能不是非常切题的:电池充放电。有人说笔记本和手机电池需要一次性用完,之后再充饱才能用下一次。其实早年的镍镉电池之类的才需要放完电充饱用。锂电池是不需要的,而且过度充放电反而不好。镍镉电池有传说中的记忆效应,这种效应严格来说指的是放电放到总电能的25%就充电,如此长期循环,电池的总储电量会下降。然而只有镍镉电池等老电池有这种情况。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等是没有这种效应的。而且,过度放电和过度充电反而会对电池不利。有时锂电池之类的用久了会发现不耐用了,这其实不是记忆效应,而是用久了之后电压下降了。电压下降的原因有多方面,电池毕竟是个化学反应过程,那么温度压力都会有影响,尤其是温度。另外,老电池由于使用不当(尤其是如果刻意充放电过度),内阻增大,表观电压就会下降。此外,电池是有寿命的,据我记忆锂电池约为完整充放电500次左右,储能降为原来的80%。这里的完整指的是放光再充满,如果你一次用了40%就充满,这其实不算一次。所以,如果你用了锂电池但是没用完,推荐的用法是立即充一点电。这样比用完再充满要延长寿命话说各位看家能不能给点赞,别光点感谢。。。
“人类只用了大脑的10%”===================补充===================看了一篇果壳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能更好的帮助大家认识到问题的错误。来源: 这个流言可能的来源是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人的能量》。他写道:“我们现在仅仅只运用了智力和身体的一小部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10%是爱因斯坦用来解释自己的超常智力的
。 1980年的《科学》刊登了人类学家和科学作家勒温的一篇题为“我们真的需要大脑吗”的文章,介绍英国内科医生劳勃发现脑容量因脑水肿而大大减小的年轻病人,却可能有正常甚至超常的智力 。片面的理解这些研究结果,给了这个谣言套上了科学的外衣。真相: 人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更加复杂。脑外伤、中风或是其它的脑损伤都会影响到大脑的功能,使人丧失行动、语言或思考能力。如果普通人只使用10%的大脑,那么从概率上说,这些损伤大部分会出现在未使用的那90%上,不会给人带来影响。实际上并非如此。劳勃医生的研究,仅仅表明年轻的大脑对损伤有适应能力。在大脑发育初期的损伤,有可能通过一定的代偿来实现原本的功能,而一旦成年,这样的例子就很少了。1930年代,神经学家运用电刺激来研究大脑活动。通过电刺激可以唤起主管感知和运动的大脑皮层的反应,对于人来说,这些部分占得比例很小,更大的部分是非感知非运动区域,不能通过电刺激来唤起,因此当时称之为“沉寂的皮层”,而实际上这里的“沉寂”并不是指这一部分的大脑没在使用。其实,这些部分主导了作为人才具有的更高级的功能——语言和抽象思考。某个时刻的某个简单动作可能仅仅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大脑,而足够复杂的一系列活动或思维模式是需要动用大脑的大多数区域。就像人不会在一个时间使用他所有的肌肉,他同样不会在一个时间使用全部的大脑。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来考察人脑的活动,比如一整天时间里,人脑的绝大部分区域都会被派上用场。参考文献:================================================ 回答里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是这样的。科学家扫描发现,大脑的“激活区”,也就是那种显示为红色的部分,在每一个时间点,都不超过10%。所以就以讹传讹成了只开发了10%。但是,就像钢琴一样,是不是要全部按下所有的88个键才叫不浪费呢?当然不是这样!你画一幅画,是不是要全涂黑才叫没有浪费呢?当然也不是。红绿黄灯要不要三个同时全亮才叫全开发了呢?”================================================最后我想对伪科学说================================================大家可不可以多点赞 我不要感谢啊
宫颈糜烂啊~~看了评论,我觉得我还需要补充下……1,微博文章:治还是不治哪个好——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生理上图是人体子宫和阴道连接部位的冠状切面图,如果做妇科检查,医生能从阴道内看到的部分是那个黄色区域,即是宫颈的外观。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靠近阴道内的是鳞状上皮细胞,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是不同的,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区域,而相对较光滑的外侧,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随雌激素水平高低而处于动态平衡。青春期前雌激素低下时,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青春期之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在检查时被发现。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因此到时候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就是柱状上皮外翻。而宫颈糜烂所谓分度诊断,其实就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常生理现象,需要治疗吗?当然不用!!!遗憾的是国内存在许多不良医院,往往以治疗宫颈糜烂为招牌,吸引患者去就诊,对正常生理现象进行输液打针、激光、LEEP等。动则成百上千,成为典型的过度医疗行为。只有有症状的宫颈炎才需要治疗:如分泌物增多、浓稠;白带异味、外阴瘙痒等才需要治疗。检查还是必须的!!!宫颈糜烂虽然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是糜烂部位却是宫颈癌好发区域(两者并无直接关系,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详见“宫颈癌”篇),因此推荐有性生活史,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的检查。在30岁以后,可以联合HPV进行检查,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一次检查,到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目的是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阴道镜下的宫颈组织活检。那么HPV感染需要治疗吗?HPV学名叫做人乳头瘤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这时就需要到皮肤科进行相应治疗。而如果只是宫颈刷片提示HPV 阳性,那么只要每年定期进行宫颈的防癌筛查即可,所谓的抗病毒治疗其实并没有更大的疗效。那么HPV疫苗有用吗?HPV病毒有几十种类型,而国际上目前只有预防性的四价疫苗(针对HPV6,11,16,18)可以预防这四种病毒类型感染,有助于减少高危型HPV16、18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生几率,但对于已经感染以上类型的人预防疫苗注射没有任何作用。参考资料:第八版妇产科学作者:田洪涛骨外帅田爸:武汉协和骨科医院 田洪涛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擅长领域:人工关节置换 关节疾病: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感染、骨关节畸形;门诊时间:每周1、3、6全天;联系方式:电话:链接:2,果壳文章:宫颈糜烂?没事,不是病 发表于
11:02激素影响宫颈颜色100多年前,当医生观察到女性的宫颈颜色发红的时候,因为觉得看着像皮肤湿疹样的糜烂,就把这一现象叫作了“宫颈糜烂”。但其实那里并没有发生真正的糜烂,只是由于受到激素的影响,宫颈口外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内侧的柱状上皮在交界处发生位移——因为柱状上皮较薄,所以每当柱状上皮显露较多的时候就会露出下面的血管,显得那里颜色发红。所以说,宫颈糜烂就是由激素引起的,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小女婴刚一出生就有“宫颈糜烂”的现象,可刚出生的孩子哪里会有宫颈损伤呢,那其实就是受到了母亲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增高的影响,离开母体以后,女婴的这种“糜烂”也就自然消退了。此外,绝经的女性也不存在宫颈糜烂。这更说明了是激素变化造成的宫颈糜烂。因此,现在医学界已经不再使用“宫颈糜烂”这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而改用专业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不是宫颈癌既然不是真的发生糜烂,那它需要治疗吗?传统教科书上认为,宫颈糜烂是一定要进行治疗的,因为宫颈糜烂意味着宫颈炎症的存在,而长期的炎症刺激会给女性带来很多危害,可能引起不孕,甚至宫颈癌。传统教科书的解释说,宫颈糜烂在自身修复的过程中,有可能增加上皮异型增生的机会,因此宫颈糜烂可以说是宫颈癌发生的一种内在基础。因此,过去的医生总是会用药物、微波、激光或者冷冻等各种方法,破坏糜烂面的柱状上皮,使其坏死、脱落,以便于长出新的鳞状上皮。对于生过孩子的女性则常常采用锥切,就是在宫颈的部位像削苹果那样削掉一层。要处理宫颈癌,锥切确实是现在临床上唯一彻底的办法。然而问题在于,宫颈糜烂等同于宫颈癌吗?绝对不是。宫颈糜烂和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就在于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HPV(人乳头状病毒)感染,而宫颈的鳞柱上皮交界处正是最容易受到HPV感染的地方。因此,HPV感染是联系宫颈糜烂和宫颈癌的桥梁,如果在并不存在HPV感染的情况下,便把针对宫颈癌的治疗方法用在治疗宫颈糜烂上,就属于过度医疗,是完全错误的。无需特别治疗按照目前的医学概念,“宫颈糜烂”只是一个症状学描述,而不是一个临床诊断,医生所要做的是根据这个症状来判断它究竟是与宫颈病变有关,还是只是由于激素变化导致的。对于后者,医生会通过询问月经周期来判断,完全不需治疗;而如果是前者,则需要做宫颈细胞学检查,检查是否有炎症、癌前病变等等,若发现问题,再做组织学诊断,确认问题的严重程度。同时,针对HPV的病毒学检查也是一定要做的。如果仅仅是炎症引起,那不用大惊小怪,因为就像鼻炎、咽炎一样,宫颈那里偶尔发生炎症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对某些特别的不适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就好。链接:3,知乎问题:
说个memory领域的经典打脸。按心理学的分类,记忆有很多种: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 陈述性记忆等等很多种。 这里只说最简单地一种: 工作记忆。简单地说就是不到一分钟之内的超短记忆,比如说我在电话里报一个八位数电话号码给你,然后你马上在纸上写下我报给你的号码。类似这个的记忆被称作工作记忆,如果用计算机的概念做对比,大概相当于cache1,编码速度最快,容量超小,如果不转换成长期记忆,很快就会遗忘。这个概念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提出,其中一个提出的大牛就是 George A. Miller,称他为memory领域的god father一点不为过。 关于工作记忆,有一个重要的疑问就是,具体容量是多少。教父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经典的数字 7± 2。7是平均值, ± 2 是调整一些个体以及实验差异。 这个概念很快被广泛接受了。看上去也非常靠谱:90年代国内电话号码还比较短,只有七,八位左右,很容易就能记住默写下来;现在手机号码是11位,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一次性的记下来了,而要分开报。这个概念的影响力是如此的大,以至于提出7±2的那篇paper的引用次数是超过22000次!7也被称为the magic number 7。围绕着7±2,后来的研究者建立无数的心理学模型,做了无数的实验。最高潮的时候,1995年John Lisman(当年的小学霸,现在是大学霸)提出了一个关于 7± 2和脑电波的模型。 熟悉信号分析的同学可能知道,脑电波有不同的频率成分。在当时有两种频率成分被认为和工作记忆有比较紧密的关系是 4~12 Hz的低频成分和40 Hz左右的高频成分(这个以后发现好像也不完全对)。他提出低频成分的作用是载波,而高频成分包含有编码信息。一个低频成分的周期中大致包含 7± 2个高频成分的周期,而每一个高频的周期都编码了一个工作记忆的内容。根据这个模型,大脑使用的是类似于GSM的时分多址编码系统和通信,简直优雅的令人窒息。要知道,当时离3G网络使用的码多分址系统(CDMA)投入使用还有很久。这篇完全没有数据的建模paper也被发到了science上。一篇建模paper发science,⊙﹏⊙b汗––––––––––––––––––––打脸的分割线–––––––––––––––––––––––––––––––––––––––––––––––––––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the magic number 7不过有各种理论和实验的支持,跟普通人的直觉也异常吻合。首先在围绕着7±2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进行。参加他们实验的被试,在7个单位的记忆压力面前直接崩溃了,无法完成实验。 但是还有很多实验得到了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后来的研究发现逐渐发现,大脑除了记忆能力之外,还有一种很强但不容易被意识到的能力叫做pair association。即你进行各种认知任务的时候,大脑总是利用所有能利用的上下文线索,绑定上下文内容,而不是单独孤立的记忆。举个例子,一个电话号码8675309(友情提示:不要去google这个号码,会停不下来的),在Miller的模型中,人是这样记忆的:8-6-7-5-3-0-9,这样记忆的负载就是7。 而实际情况下,你可能是把号码两个或三个连在一起进行记忆的:86-75-309,而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记忆负担只有3。86,75,309在新的模型中被定义为不同chunk,而大脑一直用这样的trunking策略来降低记忆负担在大部分7±2成功的试验中,大脑都偷偷采用了这样的chunking策略来骗过研究人员;而在一些无法联系上下文绑定记忆内容的试验中(比如空间记忆 视觉记忆),真正的工作记忆容量被发现是4。总结这一现象paper直到2001年才由密苏里大学的Nelson Cowan教授发表。4也被确认为新的magic number。这篇paper引用也已经超过了四千次。新的结论在心理学界几乎是一场风暴,连工作记忆这个概念也被拿出来重新检验。 在现代的心理学试验中,pair association也被当做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来加以考虑。1: MILLER GA.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 Rev
2: Lisman JE, Idiart MA. Storage of 7 +/- 2 short-term memories in oscillatory subcycles. Science. 1995 Mar 10;267(-5.
3: Cowan N. The magical number 4 in short-term memory: a reconsideration of mental storage capacity. Behav Brain Sci. ):87-114; discussion 114-85.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结石患者食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