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艾滋病最新进展治疗

艾滋病的症状及预防治疗-北京网
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后,人由于失去了免疫力而感染其它疾病。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病死率几乎达100%。
艾滋病的症状表现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
  这个时期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淋巴结肿大 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  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  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常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有三个特点:1.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2.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3.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1.血液传播:通过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或血液(包括卖血球、血浆者在内),使艾滋病病毒直接进入健康人体内。
2.母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HIV直接传染给胎儿,通过产道和产后哺乳也能感染新生儿。
3.性接触:同性或异性间的性接触。艾滋病人或者艾滋病毒携带者与健康人发生性行为(包括口腔黏膜破损时深吻等),通过体液将病毒传染给健康人。
 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
 艾滋病宣传材料
北京就医服务指南
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
独家运维: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信箱:&&客服电话:艾滋病治疗多少钱_名医养生-名城苏州网特色技术专题
艾滋病治疗多少钱
  艾滋病治疗多少钱
  艾滋病,人人听了都觉得害怕的病种之一,由于艾滋病发病死亡率达到了100%,那么如何治疗艾滋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问题,下面就来看看专家对治疗艾滋病的一些介绍 。
艾滋病治疗多少钱  治疗方法
  惊恐障碍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者两者合并治疗。
  用于治疗惊恐障碍的药物有以下几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以治疗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这类药物可以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纠正导致惊恐障碍的脑内化学物质的不平衡。
  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CBT)等,立足点在于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以及如何控制症状,从而治疗惊恐障碍。有时,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合并使用。
  艾滋病治疗多少钱
对艾滋病患者需科学的进行诊断,希望大家能够把本文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措施烂熟于心,这样才能都保证我们的健康。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咨询在线专家,祝您早日康复。艾滋病如何治疗_名医养生-运城网特色技术专题
艾滋病如何治疗
  艾滋病如何治疗
艾滋病对人的身体造成的危害,很多人都会有了解,也知道它的传播途径,但是在生活中真的是遇到了艾滋病患者还是有点不知所措,那么在生活当中要怎样做好艾滋病的治疗保健呢?皮肤病研究院的专家为您介绍。
艾滋病如何治疗  下面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每日摄取足够的能量,需肉、蛋、奶等高能量、高蛋白、好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尤其不进食生冷肉食。对于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患者应保持足够水分摄入,多进食液体食物。戒烟酒。适当锻炼。保持良好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艾滋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传染病,家属应了解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如何防治等基本信息,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时注意自我防护,防止HIV的进一步传播。
  艾滋病如何治疗
以上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增加了我们对艾滋病治疗的了解,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那么当身体不适或感觉不舒服就要及时的到专业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增加我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2014艾滋病根治希望_艾滋病2015最新突破_艾滋病已经攻克_艾滋病攻克最新消息--中国linux论坛
2014艾滋病根治希望_艾滋病2015最新突破_艾滋病已经攻克_艾滋病攻克最新消息
13:24:19&&& 点击:
财小新2014艾滋病根治希望_艾滋病2015最新突破头图:日,美国华盛顿,被称为“柏林病人”的蒂莫西· 雷· 布朗(Timothy Ray Brown),成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推动艾滋病治疗研究。布朗曾经被艾滋病纠缠了整整10年。2010年,一个七人研究小组在著名科学杂志《血液》上发表在线论文称,“这个病人的艾滋病被治愈了”。特派记者:刘虹桥 发自澳大利亚墨尔本新艾滋病_埃博拉于7月下旬举行的第20届世界艾滋病大会,重要而特殊。新艾滋病_埃博拉大会前发生的两件事为大会蒙上阴影。六名参会艾病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在马航客机事件中丧生。另一件事更让人印象深刻——新艾滋病_埃博拉大会开幕前夕,“密西西比婴儿”的主治医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医院的黛博拉·佩尔绍德(Deborah Persaud)博士对外宣布,在脱离药物治疗27个月之久后,现年四岁的感染女孩的体内再次检测出艾滋病病毒,她不得不重新接受治疗。2013年3月,“密西西比婴儿”曾被认为是全球首个被治愈的艾滋病儿童。新艾滋病_埃博拉后一消息无疑给正在紧张筹备大会的国际艾滋病学会带来重大影响。根据预先设计,对“密西西比婴儿”等“治愈”案例的讨论,将是这场大会科学环节的重头戏。后来在会议中,不得不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失败案例的讨论。治愈艾滋病 母婴传播艾滋病不再可怕(图)然而,这样的会前气氛并不完全是坏事。它促使前来参会的全球各国防治艾滋病核心力量,以及大部分与防治艾病有关的未参会人员,更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下一步,我们怎么面对人类公敌艾滋病?我们还能做什么?全球首例艾滋治愈 儿童艾滋病新希望艾滋病(人体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S),已进入人类视野30余年。在全球科学家努力下,环绕在艾滋病人身上的死亡魔咒正在逐渐消除。随着艾滋病药物及疗法不断突破,艾滋病已不再是无药可救的“世纪癌症”,而变成一种可依靠药物维持的长期慢性疾病。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有希望?回望30余年历程,已经在切断艾滋病毒(人体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减少新增感染者、延缓感染者存活时间、改善感染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全球公共卫生专家和艾滋病研究者仍怀有一个尚未实现的终极理想:治愈艾滋病。艾滋病治疗方法有哪些“密西西比婴儿”体内重新被检出艾滋病病毒,虽然让科学家们感到挫败,但本届艾滋病大会也显示出,科学家们正使用多种办法围剿艾病,且进展显著。艾滋病可以治愈了“密西西比婴儿”挫败没有感染艾滋病毒的这名被称作“密西西比婴儿”的孩童于2010年在美国出生。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未曾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疗,她在出生伊始,就从母亲身上获得艾滋病病毒。首例艾滋病治愈者露面在出生后31小时,“密西西比婴儿”开始接受三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联合治疗。此后,她血液中的病毒数量明显减少。一个月后,在常规检测中,她的血液里已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希望这项成果能指导科学家消灭艾滋病病毒“密西西比婴儿”在一岁半时停止用药。在随后数月的跟踪检测中,她的病毒检测均呈阴性。2013年3月,医生宣布她的艾滋病已经得到“功能性治愈”。全球首例艾滋被功能性治愈这个消息一度引发轰动。跟踪研究显示,女孩身上并不存在艾滋病病毒抗体或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抗体反应。这意味着,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从阳性转阴性,几乎可以说是药物治疗产生的效果。全球首例艾滋被功能性治愈在此之前,仅有一例感染者宣告治愈,即“柏林病人”。2012年夏天,时年46岁的“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宣布他感染的艾滋病被成功治愈。这是得到全球科学界认可的首位,也是迄今惟一一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世界首例被治愈艾滋病患者他之所以能够被治愈,是因为在两次骨髓移植后,他获得的新的骨髓干细胞里缺乏艾滋病病毒入侵白细胞所需凭借的CCR5基因。这就使得他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无处寄生,最终死亡。治愈艾滋病?_depthtrans时至今日,“柏林病人”依旧健康地生活着,他的“治愈”并未出现倒退。但是,这种看似有效的骨髓移植方法,却难以复制。究其原因,天然缺失CCR5基因的人口比例极少,仅在欧洲人种中存在不足1%的人携带对艾滋病病毒显示出类似抗体效果的CCR5-△32突变型纯合子,而在其他地区人口中携带比例几乎为零。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者亮相德国在“柏林病人”之后,又有两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了类似的骨髓移植治疗,即“波士顿病人”。他们虽然在术后停止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并在几周内显示出病毒消散的态势,但艾滋病病毒最终卷土重来,他们不得不恢复药物治疗。科学家希望通过细胞移植或基因疗法研究“密西西比婴儿”的“治愈”令科学界振奋,因为相较于“柏林病人”骨髓移植的治疗取向,病例所采用的“早期治疗”方法更易操作、成本更低,也更具推广性。艾滋病携带者的首次功能性治愈这也难怪当“密西西比婴儿”在摆脱药物治疗27月后再次检测出艾滋病病毒的消息会令许多人感到失望。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女孩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载量从每毫升不足20拷贝迅速上升至每毫升1.67万拷贝。有媒体失望地评论称,这是“治愈艾滋病之路”上的一个重大挫折。不过,黛博拉·佩尔绍德认为,“密西西比婴儿”提供了艾滋病病毒在婴儿体内的天然表现的诸多新信息。一项重要发现是,在初次暴露后,艾滋病病毒就能够迅速入侵那些生命周期很长的中央记忆免疫细胞,这个速度要比研究者此前想象的快得多。另一项发现是,艾滋病病毒可以在没有任何感染征兆的情况下,重新回归。这也与研究者过去的认知不同。“虽然病毒最终回归了,‘密西西比婴儿’仍是成功的。她刷新了感染者摆脱药物并能控制病毒的时间记录,也改变了我们对‘治愈’和病毒检测的认识。”莎朗·列文对财新记者说。她供职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是艾滋病治疗领域的前沿学者。“根治”艾病希望7月22日的第20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会场,一间原本可容纳约150人的会议室早早被听众占满,百余名参会者不得不围坐在会议室门外,从不足20寸的液晶屏幕上观看这场名为“治愈艾滋病之路”的口头报告专场的视频直播。这场报告之所以观众爆棚,是因为作报告科学家正给艾病根治带来新希望——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传染性疾病临床医学部的资深研究员索佳德博士(Ole Schmeltz Sogaard)发布了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该团队使用传统抗癌药物罗米地辛(Romidepsin),已成功将隐藏在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踢”了出来。可以说,“柏林病人”所代表的研究取向,是利用人类天然抗体防御艾滋病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攻击。另一个主流研究取向则是医学家过去面对病毒所采用的惯常思路——寻找针对性药物或医学方法,与艾滋病病毒展开正面交锋,将之逐个剿灭,从而根治艾滋病。近年发布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经显露出“根治”艾滋病的可能性。理论上,艾滋病病毒在进入人体后,会隐藏在免疫系统中的CD4细胞中,处于一种类似“休眠”的状态。这使得原本应该发挥免疫职能的CD4细胞无法正常工作。但是,免疫系统内具有类似职能的T细胞对这些隐藏在CD4细胞中的艾滋病病毒也束手无策。它们不仅无法杀死CD4细胞中的艾滋病病毒,有时甚至无法监测到它们的存在。因此,把艾滋病病毒从CD4细胞中踢出来,成为免疫系统发挥功能,剿灭艾滋病病毒的第一步。而现行的主流治疗方法,即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虽然能够突破性地将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数量抑制在较低水平,但无法从根本上剿灭那些“休眠”的艾滋病病毒。对绝大多数的感染者而言,在停止服药后,这些休眠的病毒就会很快从CD4细胞中释放出来,再次威胁免疫水平。共有六名感染者参与了索佳德的研究。他们在两周时间里,以正常癌症患者三分之一的剂量每日服用罗米地辛。抗癌药在进入体内后,唤醒沉睡在CD4细胞中的艾滋病病毒,并将病毒复制水平提升约2至4倍。其中,五名感染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数量增加到可测量水平。把病毒“踢”出来,只是第一步。结合此前多国研究者发布的报告,唤醒“休眠”病毒,将之从CD4细胞中踢出,已被证明是可行的。此前,另一种抗癌药伏立诺他(Zolinza)也已显示出激活艾滋病病毒的效果。只是,能否激活所有潜藏的艾滋病病毒,仍有待探索。2014年5月,索佳德团队已启动第二阶段研究计划。这一阶段的研究里,他们要在“踢”的基础上,尝试“杀灭”病毒,这一策略被称之为“踢出-杀灭”(Kick and Kill)。在三个月的试验期内,2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使用罗米地辛。在停止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前,他们还将注射一种仍处试验阶段的艾滋疫苗Vacc-4x。后者作为治疗性疫苗的备选,有望促进免疫系统反应,使T细胞能够更好地识别并围剿艾滋病病毒。美国费城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神经科学院哈利利(Khalili)教授则尝试了另一条“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他们不是依赖药物,而是一种被称为“基因组编辑魔术手术刀”的热门基因技术——Cas9。这种方法的原理是,Cas9酶在核糖核酸的带领下,到达指定位置,对基因片段进行剪辑。哈利利团队的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7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他们已宣传,已首次从人类细胞中剪除艾滋病病毒基因组。重新定义“治愈”7月25日,在历时一周的讨论后,代表国际艾滋病研究最高水平的世界艾滋病大会落下了帷幕。在大会闭幕式的新闻发布会上,包括本届大会两位联席主席在内的多位科学家提出,或许到了重新定义“治愈”的时候了。科学家们提出,诸如“密西西比婴儿”这样,能够在停止服药后,艾滋病病情能够做到在一定时间内“长期缓解”(long-term remission),是否就应当称作“治愈”?所谓“长期缓解”,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接受一定周期的治疗后,恢复相对健康的状态,并在若干年内维持体内艾滋病病毒载量的较低水平,保持相对高的免疫水平,免于发病和死亡。或可参考癌症病人在接受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的概念。对于不同癌症患者而言,在五年或十年的“无进展生存期”后,他们的癌症就可以被认为是治愈了。但是,在此期间,无论是艾滋病感染者还是癌症患者,仍需定期进行检查。“过去,我们用的是‘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d)这个描述,这让人很困惑,到底是治愈了,还是没治愈。‘长期缓解’可能是更适合现阶段的研究目标。”莎朗·列文说。在法国,14名被称作“维斯康提感染者群体”(VISCONTI Cohort)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感染早期接受了治疗。在停止治疗两年后,虽然体内仍存在艾滋病病毒,但是病毒没有大规模释放,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另一个研究取向是“治疗性疫苗”。科学家们已经知道,约1%的人能够对艾滋病病毒自然免疫。 一些研究项目正在尝试复制这种免疫反应,让普通人也能在感染后,产生抗体,或由T细胞完成对病毒的绞杀。不过,艾滋病疫苗研究严重受挫。几支曾被赋予众望的进入大规模人体临床试验阶段的候选疫苗,均宣告失败。对于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曾因发现艾滋病病毒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oise Barré-Sinoussi)显得谨慎而悲观。她说:“我不知道我们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找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我们现在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不应该给出任何日期。”寻找治愈之路漫漫,但在科学进展之外,还有许多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有助于控制艾滋病疫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7月16日发布的最新《艾滋病差距报告》显示,全球已有1300多万感染者接受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不仅延长了许多人的有效工作寿命,更使成千上万的人免于死亡。上述报告再次提出联合国的宏伟目标——在2030年前结束艾滋病流行。报告称,如果各国能够在2020年前进一步加速艾滋病防治工作,这一目标有望实现。这可避免1120多万因艾滋病相关疾病造成的死亡,也使得1800万人免于沦为新增感染者。然而,人类实现这一目标注定艰难。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席米歇尔·西迪贝(Michel Sidibe)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实现2030年目标,必须先在2020年前实现“90-90-90”目标。即让90%的感染者确诊其感染状况,让90%的确诊阳性感染者获得药物治疗,让90%的药物治疗者的病毒载量降至无法检测的水平。更应当看到的是,即便过去30年的艾滋病响应成果显著,现有药物治疗依旧只能覆盖不足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各国政府为维持免费药物,在财政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随着全球经济减缓,过去用于维持发展中国家艾滋病响应的多支国际基金已持续缩水。■财新见习记者赵晗对此文亦有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永久治愈艾滋病不再遥远---深圳特区报
第B05版:博闻周刊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要闻
第A02 : 要闻
第A03 : 要闻
第A04 : 要闻
第A05 : 大都会新闻/深圳·综合
第A06 : 大都会新闻/深圳·社会/法治
第A07 : 中国新闻
第A08 : 国际新闻
第A09 : 国际新闻
第A10 : 财经新闻
第A11 : 综艺
第A12 : 体育新闻
第B01 : 博闻周刊
第B02 : 博闻周刊
第B03 : 博闻周刊
第B04 : 博闻周刊
第B05 : 博闻周刊
第B06 : 健康周刊/养生
第B07 : 健康周刊/保健
第B08 : 健康周刊心理
第C01 : 读与思
第C02 : 读与思周刊/经略
第C03 : 读与思周刊/历史
第C04 : 读与思周刊/艺境
第C05 : 读与思周刊/新知
第C06 : 读与思周刊/读屏
第C07 : 读与思周刊/域外
第C08 : 读与思周刊/书讯
永久治愈艾滋病不再遥远
今年,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首次成功地把艾滋病病毒从培养的人类细胞中彻底清除。
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戴维·库珀教授是知名的艾滋病专家。
艾滋病标志
在南非的一家医院,一位母亲获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回顾这几年的抗艾之路,虽然攻研过程艰辛,但却硕果累累。如果说去年艾滋疫苗的突破性研制重在对艾滋病的预防,那么今年在抗艾领域上的重大成就则在于接近治愈。骨髓移植手术治疗、基因组编辑技术清除病毒等方法纵使还面临诸多挑战,但科学家对这些方法的勇敢尝试让人们看到永久治愈艾滋病的曙光。 十年前,人类在抗艾之路上“摸着石头过河”,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敢说,永久治愈艾滋病不再遥远。 1 骨髓移植“移到”看不见艾滋病 据澳大利亚媒体7月18日报道,两名澳大利亚病人在接受干细胞疗法来治疗癌症之后,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也被清除了。澳大利亚骨髓治疗研究的牵头人、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戴维·库珀教授在墨尔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了这个案例的细节。他表示,两位病人仍然在接受抗逆转录治疗,作为“预防措施”,但是抗逆转录药物并不可能让他们体内的病毒达到如此低的水平。研究结果为艾滋病研究领域指明了新方向。 在第一个案例中,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男子接受了一次成功的骨髓移植手术。他的骨髓捐赠者拥有一种能防止艾滋病病毒的基因。在第二个案例中,男子因急性髓性白血病接受骨髓移植。但捐赠者的骨髓不含有能防止艾滋病病毒的基因。不过由于复发的风险,库珀的团队并没有宣布他们的病人已经痊愈。 这两个案例成功与否尚需时间来检验,而美国人蒂莫西·雷·布朗却是世上第一位经证明了的通过骨髓移植手术治愈的艾滋病患者。2007年他在德国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幸运的是,骨髓捐献者携带了天然抵御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基因CCR5,移植的骨髓细胞不断生成CCR5突变的造血干细胞,其再分化各类具有生理功能的淋巴细胞,最终布朗体内具有了艾滋病无处藏匿的抵御系统,并且七年来血液中也没有检测出病毒的迹象。 专家表示,像布朗这样的例子很难复制,他的痊愈包括许多因素,比如布朗体内可能存在的某些基因变异正好配合了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法,并发挥了抵抗病毒的积极作用。 尽管库珀团队仍不能宣布已攻克艾滋病,但悉尼方面的研究结果意义还是非常重大。布莱根妇女医院的传染病专家蒂莫西·海因里希说:“我认为这项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进一步确认了骨髓移植能够让周围血液中的病毒减少到不可检测的水平。” 目前,骨髓移植还不能作为艾滋病的常规治疗,因为其本身治疗过程中有高达10%的死亡率。库珀表示,下一个重要工作是,找到更多类似的案例来对照研究,从而确定艾滋病病毒的藏身之所。“这些病人都是珍贵的案例,以此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怎样来控制免疫系统,让艾滋病病毒的数量降到如此低的水平。” 2 基因编辑“剪掉”艾滋DNA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处理基因材料,已有数年之久,是否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技术,终结艾滋病病毒呢?今年,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人员正是利用这种技术,首次成功地把艾滋病病毒从培养的人类细胞中彻底清除。 这项成果发表在7月中下旬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当今的艾滋病治疗只能达到“功能性”治愈,但不能彻底治愈。因为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已经整合到病人细胞基因组中,因此一旦中断治疗,病人的病情就易于复发。 “这是朝着永久治愈艾滋病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美国坦普尔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主任卡迈勒·哈利利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一项令人激动的发现,但不是说目前就能进入临床应用,它只是概念性地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研究人员利用了近一年来极其热门的CRISPR/CAS9基因剪辑技术。因简便、价廉、多功能和高效率,这种技术也被誉为“基因组编辑的魔术手术刀”。这种技术就是通过RNA(核糖核酸)做向导,把CAS9酶带到相应的位置,然后用这种酶切割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 他们将一种由两部分组成的HIV-1(潜在的艾滋病病毒)编辑器,放置在防止感染的细菌防御系统上。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1日报道,哈利利的研究室研制了一个含20个核苷酸链的gRNA,这个gRNA能够瞄准HIV-1的DNA并与CAS9配对。 为了防止gRNA与病人的任何其他基因组合,他们选择了一个从来没有在人类DNA出现过的核苷酸序列,来防止脱靶和细胞DNA的后续损害。当使用这一分子工具时,核酸酶和gRNA可以共同追踪病毒基因并切除HIV-1的DNA。 HIV-1编辑器在几种能感染HIV-1病毒的细胞上均成功地根除了潜在的艾滋病病毒,这些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 此外,这种方法也有望应用于清除其他潜伏性感染病毒。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还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如何把治疗物质输送到每一个感染细胞等。此外,艾滋病病毒易于变异,如何让治疗个性化,适应每个患者独特的病毒序列也是个问题。 3 抗艾新药一用病毒浓度变小 据英国媒体7月1日报道,3名在出生仅几小时后就接受一种突破性新药治疗的婴儿被宣布不再携带艾滋病病毒。还有一名婴儿在接受同样治疗后体内病毒浓度变得非常低。 2014年国际艾滋病大会的主席之一莎伦·卢因教授说:“这一结果让我们很兴奋,因为4名婴儿都在出生后不久就接受了治疗,实际上在这些婴儿的身体系统内已找不到病毒了。这几名婴儿的病例,还有更多的成人病例告诉我们,如果治疗开始得非常早,我们是能阻止一些人体内的艾滋病的。但必须牢记,防止婴儿感染艾滋病的最好办法是在母亲怀孕时接受治疗。” 这4名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在加拿大出生的婴儿,接受了3种高剂量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治疗。 4 家猫全基因组测序或 有助艾滋病治愈研究 据英国媒体8月12日报道,目前,科学家首次对家猫进行DNA完全测序,猫自从进化以来其基因变化很少,这使得科学家对其特别关注,研究分析其DNA变化性。猫患有与人类相同的疾病,科学家认为通过研究分析猫基因,有助于医学专家更好地提出治愈白血病和艾滋病等疾病的方案。 此前科学家进行了若干尝试,对家猫DNA进行排序,但这是首次成功绘制家猫完全的基因图。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对“辛娜蒙”进行基因排序,它是美国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的一只阿比西尼亚猫。 “辛娜蒙”曾于2007年进行基因排序,但是当时的技术仅能采集60%的DNA。这支研究小组还对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鲍里斯”和欧洲野猫“希尔维斯特”进行了基因排序。 目前,科学家希望将猫的基因与人类基因进行对比,观察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两者为什么都会患有类似的疾病。 一项独立研究计划——“活猫创新完整基因组测序”,对全球各地的猫进行DNA采样分析,这项研究要求对绝育猫DNA采样,提取猫体内残留卵巢、子宫和睾丸中包含的DNA。 他们希望完全绘制不同品种2万只猫的基因,从而有助于发现导致区别性标记的基因,例如:皮毛和眼睛颜色以及猫的健康问题。(轩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自我检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