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人工耳蜗图片?

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训练
近几年人工耳蜗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给重度聋、极重度聋甚至全聋患者带来了福音,许多经过康复训练的小儿取得很好的效果,以进入普小和普幼学习。成功的手术是使这些聋儿回到有声世界的基础,术后长期科学的康复训练是使他们回归和参与社会的必备条件。
&&&&&& 聋儿的听觉言语训练应符合小儿语言发展规律,按聋儿&听力年龄&分阶段从浅到深逐步进行。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听觉训练阶段,词汇积累阶段,言语训练阶段。
&&&&&& 听觉训练阶段主要是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去倾听各种声音,唤醒其&沉睡状态&,并经常给予刺激,反复训练,反复强化,使聋儿逐渐适应日常各种声音,步入有声社会。
&&&&&& 术后听力训练过程大致遵循声音察知、分辨、辨识和理解几个阶段。
&&&&&& 声音察知是指让小儿感觉声音是否存在,即声音的&有&与&无&。在开机后的最初一个星期,家长开始注意小儿对声音的反应。分辨是指分辨两组声音是否相同,&一样&与&不一样&。在有选择或无选择的情况下,确认是什么声音,如封闭项试和开放项测试。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确认数目(一、二、三)、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多少、高低、万位等,以后逐渐过度在无选择的情况下进行开放式训练。我校总结多年语训的经验在听觉训练阶段基本遵循以下几个过程:察觉声音的存在,即有声无声;分辨声音;辨识,能说出听到的生字、句子;理解,既能明白所确认生字或句子的意思,理解是听觉学习的核心,它是其他的基础,不管如何分解、组合,对听觉进行研究,没有理解是无意义的。理解能力的训练包括聆听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可有交往形式的对答,增加听力记忆等。
&&&&&& 词汇的积累阶段是在听觉训练基础上辅佐以视觉和其他感觉使他们知道更多社会事物,把看到触到的东西与声音信号结合在脑子里形成信号,使他们逐渐理解言语含义。
&&&&&& 语言训练阶段是在词汇积累的基础上,训练聋儿多说,由单字到短句,由简到繁,由少到多,逐渐做到能听懂别人的语言,使别人能听懂自己的语言。
&&&&&& 人工耳蜗在未来的十年孕育着数方面的突破。首先,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解释和预测人工耳蜗存在的大量个体差异,尤其是如何能在术前预测术后的效果,以减轻植入者的心理压力和对植入效果有个理性的期待。除了对耳聋病因、年龄和时间等因素的分析外,使用术前的蜗外电极刺激测量到的电生理和心理物理参数也能帮助预测术后的植入效果。其次,未来的十年里,语音处理器的设计将会因人而异,着重于如何提高效果不好病人的语音识别率,以及对效果好的病人如何增进在噪声中的语音识别率和如何提高声音的质量,包括欣赏音乐在内。未来的人工耳蜗调配,首先是要解决每个病人所能承受的最大通道数目,然后针对个体特征在决定语音处理器和刺激蜗内电极的数目。未来的十年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将导致人工耳蜗的微型化,使全植入式的电子耳蜗成为可能。全植入式的电子耳蜗可能使用病人本身的鼓膜作为麦克风,利用人体的生物电或体内埋藏电池作为运转体内语音处理器的动力。听觉系统可分为外周和中枢处理两部分,人工耳蜗绕过外周系统,直接刺激连接中枢的听神经。未来人工耳蜗可作为一项极有效的研究工具帮助理解正常听觉功能。
申明:北京市通州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仅通州区宋庄镇双阜头村1024号人工耳蜗培训学校一家
版权所有 中国人工耳蜗远程教育中心
中国.北京市通州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
联系人:王校长:
邮箱:wangxiaozhang@人工耳蜗基本慨念-人工耳蜗-听力学学科-中国听力学
&&热门点击:&&&&
????????????????
当月文章排行
????????????????
&当前位置: ->
-> 人工耳蜗 -> 正文
人工耳蜗基本慨念&&来源:中国听力学网站原创&&时间:
◆什么是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的历史
◆人工耳蜗的部件
◆人工耳蜗是怎样运作的?
◆谁才是植入人工耳蜗的适当人选?
◆接受人工耳蜗植入之前的部署
◆人工耳蜗的功效
◆手术前后的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的可靠程度
◆不同人工耳蜗系统的比较
什么是人工耳蜗?
当内耳耳蜗的毛细胞受损到很大的程度而引致严重或极度失聪时,就算最具输出能量的助听器亦未能提供足够的音量刺激听觉神经,因而未能传递足够的讯息到大脑去辨别声音。在这情况下,人工耳蜗可能是这些听障人仕的希望。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性能完全不同,助听器只可将声音放大传送到巳受损的听觉系统,但人工耳蜗是一精密安全的电子装置,绕过听觉系统里坏死的毛细胞,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将讯息传递到大脑去。
人工耳蜗的历史
在两百年以前,人类开始研究用电流去刺激神经。1790年,意大利心理学家LuigiGalvani意外地发现电流可以令一只死去的青蛙的腿移动。第一项用电流刺激人类听神经的研究发生在1800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利用电流通过放在耳朵的金属杆。他形容听到一些像泡沫的噪音。下表列出往后人工耳蜗的发展史。
法 国 人 Duchenne 用 电 刺 激 自 己 的 耳 朵。
美 国 人 Wever 和 Bray& 进 行 猫 听 觉 系 统 的 电 学 实 验 。 他 们 发 现 耳 蜗& 声 能 量 转 化 为 电 能 量。
俄 国 进 行 交 变 电 刺 激 对 听 觉 的 影 响。
瑞 典 人 Lundbery 在 手 术 时 实 验 刺 激 人 的 听 觉 神 经 ,病 人 感 觉 到 声 音。
法 国 人 Djourno , Eyries 和 Vallancian 将 一 换 能 器 植 入 乳 突 肌 , 以 乳 突 肌 为 参 考 电 极 , 另 外 用 一 电 线 连 接 到 听 神 经 。 三 天 后 将 一 外 感 应 线 圈 放 置 在 内 感 应 线 圈 上 。 病 人 声 称 能 听 到 声 音 。 同 年 第 二 个 病 人 也 接 受 植 入 。 因 为 安 全 性 和 长 期 使 用 的 可 行 性 问 题 和 技 术 性 的 失 败 , 放 弃 继 续 实 验 。
美 国 人 William House 首 次 进 行 耳 蜗 植 入 , 效 果 良 好 。 但 因 为 感 染 而 将 电 极 移 除 。
美 国 史 坦 福 大 学 的 Blair Simmons 为 一 全 聋 人 耳 蜗 植 入 了 六 个 电 极 。 这 病 人 声 称 能 听 到 声 音 和 音 调 。 实 验 继 续 进 行 并 得 到 太 空 工 业 和 心 脏 起 搏 器 发 展 出 来 的 新 材 料 的 帮 助 。
墨 尔 本 大 学 Graeme Clark 教 授 开 始 进 行 动 物 实 验 。
Michelson 和 Pialaxu 在 美 国 三 番 市 大 学 开 始 进 行 研 究 。 在 同 一 时 间 , House 和 Urban 开 发 了 一 较 为 成 熟 的 植 入 系 统 。 他 们 实 现 了 从 实 验 阶 段 到 临 床 应 用 阶 段 的 突 破 。
Clark 教 授 发 表 关 于 手 术 上 的 治 疗 耳 聋 方 法 的 报 告。
House 开 发 了 一 系 列 选 择 病 人 的 诊 断 法 和 植 入 以 后 的 康 复 程 序 。
Clark& 教 授 发 表 在 四 只 猫 上 进 行 听 神 经 电 刺 激 研 究 的 结 果 。
首 届 国 际 耳 蜗 植 入 会 议 在 三 番 市 举 行。
从 1970 年 起 研 究 小 组 分 别 在 美 国 、欧 洲 、澳 洲 和 中 国 组 成 。
此 时,在 墨 尔 本 大 学 的 研 究 小 组 开 发 了 第 一 个 多 频 道 人 工 耳 蜗 植 入 体,成 为 人 工 耳 蜗 工 作 的 先 导 。Graeme Clark 教 授 至 今 仍 领 导 着 该 小 组 。
墨 尔 本 大 学 发 明 了 一 个 十 频 道 的 原 型 并 为 三 个 病 人 植 入 。
Cochlear 公 司 成 立,制 造 Clark 教 授 研 究 的 人 工 耳 蜗 。
十 位 病 人 首 次 接 受 多 频 道 Nucleusa 22 型 耳 蜗 植 入 。
美 国 食 物 及 药 品 管 理 局 批 准 患 有 极 度 弱 听(profound hearing loss) 的成 人 使 用 Nucleusa22 型 人 工 耳 蜗 植 入。
美 国 食 物 及 药 品 管 理 局 批 准 患 有 极 度 弱 听 的 儿 童 使 用 Nucleusa 22 型 人 工 耳 蜗 植 入。
国 际 标 准局 和 欧 洲 标 准 局 颁 发 品 质 证 书 予 Nucleusa 22 型 人 工耳蜗。
全 球 约 一 万 人 使 用 22 频 道 人 工 耳 蜗。
美 国 食 物 及 药 品 管 理 局 批 准 患 有 植 入 重 度 弱 听 (severe hearing loss) 的 成 人 使 用 Nucleusa 22 型 人 工 耳 蜗 植 入。
首 创 人 工 耳 蜗 植 入 系 统 提 供 十 年 保 用 期。
首 创 Nucleusa 24 植 入 系 统 并 采 用 神 经 反 应 遥 测 (NRTTM)。
首 获 美 国 食 物 及 药 品 管 理 局 奠 定 为 跟 磁 共 振 捡 查 相 容 的 人 工 耳 蜗 植 入 系 统。
Nucleusa 为首 人 工 耳 蜗 系 统 植 入 超 过10,000 名儿 童.
首 创 耳 背 式 多 频 道 言 语 处 理 器 ESPritTM。
超 过 3,000 名 植 入 者 选 用 ESPritTM,证 明 这 耳 背 式 言 语 处 理 器 的 功 效。
为 Nucleusa 22 植 入 者 而 设 的 ESPritTM22 耳 背 式 言 语 处 理 器 让 植 入 者& 享 受 无 线 的 聆 听 乐 趣 。
全 世 界 超 过 27,000 人 选 用 Nucleusa人 工 耳 蜗 系 统 , 其 中 超 过 15,000 为 儿 童,约 每 四 位 人 工 耳 蜗 植 入 者 便 有 三 位 选 用 Nucleusa人 工 耳 蜗 系 统 。
人工耳蜗的部件
整个人工耳蜗系统可分为放置体内的植入部件及外部装置。
植入部件包括一细长的电极系列,置于内耳耳蜗里。电极系列连系接收/刺激器,这部份植入在耳后的头盖骨上。接收/刺激器负责接收从外部装置传入的讯息,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电极系列。此外,接收/刺激器上安装了一枚磁铁,把外装部份的传输线圈吸附在头颅适当的位置上,确保数据传送的准确性。
外部装置主要包括传输线圈,言语处理器及方向性麦克风。传输线圈呈车钛形状,其中心亦安装一磁铁和接收/刺激器上的磁铁相吸,把传输线圈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传输线圈将言语处理器的数据传送到电极系列。方向性麦克风放置在一像耳背式助听器的塑料容器内。麦克风收集周边环境的声音,传送到言语处理器。
言语处理器将收集得来的声音讯号进行数码化处理,尢如一台随身携带的计算机。处理好的数据经导线送到传输线圈,和接收/刺激器,最后到电极系列。现今言语处理器大多是体佩式的,世上只有两所人工耳蜗公司提供体佩式以外的选择 - 耳 背 式 言 语 处 理 器 连 同 麦 克 风 , 既 方 便 又 美 观 。
人工耳蜗是怎样运作的?
下列的程序简单介绍人工耳蜗的操作过程:
(1)麦克风接收声音。
(2)信息传到言语处理器。
(3)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进行数码化、滤波、遍码等处理,并将遍码讯号经 导线(4)送到传输线圈。
(5)传输线圈将编码讯号通过无线电传送到皮下的接收/刺激器。
(6)接收/刺激器对编码讯号进行译码。
(7)电子讯号被送到在电极系列特定的位置,刺激耳蜗内的神经纤维。
(8)讯号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听觉。
谁才是植入人工耳蜗的适当人选?
人工耳蜗已为全球超过三万名严重及极度失聪人仕提供听觉的享受。当中包括年幼至十八个月大的婴儿到超过八十岁的长者。这些人仕失聪的成因很广泛,例如遗传问题、使用耳毒性药品、脑膜炎、脑震荡、德国r疹症候群等等。当患者患有严重或极度的失听而助听器无法作出足够的帮助时,便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当然医生及听力学家的专业意见是不可缺少的。极度失聪人仕,尤其是婴儿及儿童,如经评估后认定为适当的人选,便应尽早接受人工耳蜗的植入,尽量减短缺听的时间,把握儿童学习语言、发音、社交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以获得最好的康复效果。
植入人仕出现听力问题的时候因人而异,有些病人刚病发不久,有些则已患病一段较长的时间。植入人仕可会是天生失聪,或在孩童时代已丧失听力,又或在较后的日子才出现听力障碍。在此要一再强调植入的决定是一群体的决定包括植入者本人或其监护人、耳鼻喉科医生、儿科医生、听力学家、言语治疗师、聋童教师、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及其它相关的人仕、单方面的决定会大大的影响到植入的成效。以下是儿童及成人植入者的选择标准:
儿童植入者的选择标准
◆双耳严重或极度感音性弱听&&&&&&& ◆年龄在十八个月或以上&&&&&&& ◆至少在三个月的评估期内从助听器或其它助听装置未能有效地改 善听力&&&&&&&&◆无手术禁忌症&&&&&&& ◆植入者或家人希望能为患者改善听力&&&&&&&&◆家人的支持,尤其是对其参与植入后复康工作的准备&&&&&&& ◆对人工耳蜗有充份的认识, 并对其功用有适当及正确的期望&&&&&& ◆提供植入者一套完整的听力语言复康教育计划
成人植入者的选择标准
◆双耳严重或极度感音性弱听&&&&&&& ◆年龄大于十八岁&&&&&&& ◆助听器及其它助听装置未能改善听力&&&&&&& ◆无手术禁忌症&&&&&&& ◆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植入者对人工耳蜗有充份的认识,并对其功用有适当及正确的期望
接受人工耳蜗植入之前的部署
◆患者提出植入要求&&&&&&& ◆初步评估和商谈 &&&&&&& ◆对患者病情,病因进行了解&&&&&&& ◆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进行了解&&&&&&&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人工耳蜗知识&&&&&&&&◆帮助正确认识人工耳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树立合适的期望&&&&&& ◆听力学评估和会谈&&&&&& ◆耳聋的程度&&&&&& ◆耳聋原因&&&&&& ◆佩带助听器评估&&&&&&&◆判断助听器对改善听力的效用&&&&&& ◆医学评估和会谈&&&&&& ◆X光,CT, 磁共振等以了解耳蜗, 听神经及中枢的情况&&&&&& ◆患者是否适合全身麻醉&&&&&& ◆患者是否因患其它疾病而限制手术&&&&&& ◆术前言语评估&&&&&& ◆心理评估&&&&&& ◆汇总谈话&&&&&& ◆术前讨论&&&&&& ◆同意植入
手术即是将人工耳蜗的植入部件放在耳后皮下,并将电极系列放入耳蜗内。术前医生会向患者仔细地解释术前准备、手术注意事项和存在的风险。手术通常需要2到3小时,住院时间一般为7到10天。术后植入人工耳蜗的部位只看得到轻微的疤痕和少许突起,头发长出以后便会覆盖着这部位。根据以往的手术报告,显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不危险。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跟其它手术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无异,包括麻醉风险、伤口感染、流血等,和一些属于耳科手术的并发症例如味觉失调、面部肌肉无力、头痛、眩晕、耳鸣等。上述是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情况很少发生。就算发生,情况也通常只是暂时性的。其它情况如面神经刺激造成面肌肉抽筋,可通过调整言语处理器程序而消除。
人工耳蜗的功效
由于人工耳蜗不能使患者获得与正常人完全相同的听力。通过人工耳蜗听到的声音和正常听觉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所以在植入人工耳蜗后,患者需要对人工耳蜗声音有一个熟悉和学习的过程,逐渐听懂声音的意思。经过训练,大多数植入者表示能听懂别人说话。研究显示约71%植入者只用听力而不用唇读即可听懂一些谈话。
为何需要尽早进行手术?
研究显示耳聋的时间越短,即病人在耳聋以后能愈早植入人工耳蜗,他们的言语辨别表现就愈好(p&.0001)。此外,这研究显示;(1)在四岁以后才患有极度弱听的语后聋(即发展语言能力以后才患有严重或极度听力障碍)植入者,和(2)植入前拥有剩余听力的儿童植入者,比起(3)在四岁以前已患有极度弱听的语后聋植入者表现都要好。(1) 跟 (3) 与 (2) 跟 (3) 的比较 p 值 分别为 &.01 和 &.001。
植入者的言语辨认能力
Dowell,Blamey,和Clark(1995)1的研究显示60%的儿童植入者能获得一定程度在开放式环境中辨认言语的能力。另外30%的儿童植入者能开放式试验环境中辨认超过一半音素。这数据充分表示这些儿童只需使用听力便可与人沟通。
一般来说,患有极度弱听的儿童或青少年植入者能在植入后短时间内获得在封闭式环境中辨认言语的能力。但是,开放式环境辨认言语的能力可能要在植入几年后才发展出来。
儿童如在植入人工耳蜗前已经聋了很久而又没有佩戴助听器,人工耳蜗的长远功效会有限。相反地,如儿童的弱听是语后性的,或儿童在植入前拥有剩余听力,开放式环境言语辨认的能力可在手术后不久就能发展出来。
儿童在使用口语教育方案的学习环境下(例如听觉口语治疗法,auditory - verbal therapy) 会有较好的机会达到在开放式环境中 辨认言语的能力。许多通过这些训练的儿童植入者已能在普通学校就读。
Dowell,Blamey,和Clark(1995)1的研究显示儿童在植入最少四年之后,平均言语辨认能力仍不断地增加。
人工耳蜗和助听器功效的比较
Geers和Moog(1994)2的研究显示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跟使用助听器的儿童比较,言语及语言发展的速率比较快。另一研究证明显示在言语辨认测验中,术后使用人工耳蜗的得分比手术前使用助听器的得分都要高。
总结来说,耳聋的时间、耳聋在发展语言以前或以后、教育方案等都是影响植入人工耳蜗后的言语辨认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发现儿童患上极度弱听后,尽早进行植入手术会有最好的机会获得最好的效果,例如开放式环境言语辨认的能力。虽然如此,因不同的因素,个别植入者的植入结果可相差甚远。在医学、听力学、和康复上的的长期随访,对植入的效果是很重要的。目前已有数据提供有力的证据显示植入后儿童的表现持续进步。
手术前后的康复训练
根据以往的经验,手术前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对语前聋(即发展语言能力以前已经患有严重或极度听力障碍)的儿童尢为重要。通过术前训练可帮助患者建立初步的聆听习惯,对声音作出适当的动作反应,以及增长相关的经验,如佩戴助听器经验,及对可形成具体语言概念的感官方面的经验等等。术前训练可为术后开机,调试言语处理器程序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术后患者对声音的理解,言语的建立等有帮助。
口语教育方案
口语教育方案强调利用儿童的听力发展他们语言、言语和认知的能力。这教育方案提供让儿童了解日常生活的人、事、物和言语、语言的关系的机会。强调最好的学习环境就是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而不是成人预先安排好的程序。专业治疗师(聋童教师、言语治疗师、听觉口语治疗师、听力学家、或其它专业治疗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家人用怎样的方法去促进儿童的听、讲能力,而不是直接教导儿童,这可称为在口语教育方案里非正式的手段。家人和儿童身边的人是儿童最好的治疗师,经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他们可以日夜提供丰富和生活化的语言输入。对儿童来说,愈能够在自然的环境学习语言、言语和认知,便愈可在日常生活灵活运用这些能力。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幼儿,使用上述的非正式的手段,利用生活的常规活动和游戏,迎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可激发幼儿的学习意欲,便能够有效地建立语言和概念的联系。
口语教育方案的原则
◆根据语言、言语和认知能力的自然发展次序。
◆了解语言的主要功能是沟通,而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便是透过沟通。
◆帮助儿童寻找声音的意义。
◆鼓励儿童使用口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读和写的能力。
◆从日常生活的细节里面引发语言。
◆忌用不自然的方法呈现语言。
听觉口语治疗法
听觉口语治疗法是一照顾个别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和其家人的需要的治疗法3。听觉口语治疗法强调听力障碍的早期侦测、早期助听器使用或人工耳蜗植入、行进式诊断治疗、及专业治疗师和家人的伙伴关系。透过人工耳蜗或助听器的使用,幼儿学习聆听自己的嗓子、别人的嗓子、和环境的声音,从而发展理解对话和使用口语沟通的能力。听觉口语治疗法采用自然的语言和言语的发展次序为治疗的依据。家人和治疗师使孩子主动参与游戏及生活的每个细节,帮助孩子把听觉、语言和口语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听觉口语治疗的宗旨认为只要有适当的训练,所有患有听力障碍(不论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的儿童都可在常规的环境下成长,成为独立、能参与社会活动、能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听觉口语治疗的哲学支持所有患有不同程度听力障碍的儿童应有权利得到发展聆听能力及使用口语沟通能力的机会。
听觉口语治疗的原则
◆早期侦测和诊断儿童的听力障碍,并待续进行听力跟进检查。
◆儿童使用适当的助听装置例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去聆听,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提供良好的听觉学习环境,协助儿童学习听和讲,其中包括一对一的治疗。家人毋须学习手语、暗示法等沟通方式。
◆将聆听融入儿童生活里面,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待续的评估和检测儿童的听力、言语、语言、认知的发展。
◆让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接受融合教育与主流教育和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
◆家人积极参与训练,促进儿童和家人的口语沟通能力。
◆确认家人作为儿童学习聆听的主要训练者和模范。
◆培养儿童听力、言语、语言、认知各方面的发展去迎合儿童及家人在心理、社交、教育上的需要。
对于使用人工耳蜗的幼儿和儿童,口语教育方案一定要严格执行,以确保植入者能够发展到聆听及口语能力的最大潜能。
什么因素会影响人工耳蜗植入以后的效果?
耳聋时间的长短
发生耳聋时的年龄
手术植入的年龄
致聋的原因
内耳听神经纤维的存活情况
对重获听力的渴望程度
康复训练情况
人工耳蜗的可靠程度
外壳坚硬程度
人工耳蜗的可靠性是病人和临床工作者考虑的重要因素。植入物需要坚固的外壳,尤其是活跃的儿童。钛金属外壳具有抵受撞击而不碎裂的能力。这类型从澳大利亚制造的人工耳蜗的在十六年来从没有一例发生植入部件的外壳破裂。
植入部件累积生存比率
十六年来,只有澳大利亚人工耳蜗制造商经常发表长期植入部件累积生存比率 (Culmulative Survival Percentage, CSP) 的 资 料 7,8,9。拥有超过十三年及超过130,000年总植入年数(总植入年数是指所有植入者使用人工耳蜗年期的总和)的数据去协助改善产品质量和设计。植入部件累积生存比率是指在植入后,植入部件能正常操作百分比的定时报告,通常每六或十二个月一次。
CSP 遵 守 国 际 测 量标 准 ISO6 的 规 定 , 可用作比较不同仪器的表现。可是对一个植入体内、可终身使用的人工耳蜗来说,超过1,000总植入年数的经验方可准确显示其可靠程度。这家公司两代的人工耳 蜗系统合共拥有超过130,000总植入年数。最新报告证明这家人工耳蜗公司植入部件的可靠性10:
◆ucleusa24(更新版)植入者在植入一年半后的CSP分别为99.4% (儿童) 及99.5% (成人)。◆Nucleusa24 (原版及更新版) 植入者在植入三年后的 CSP分别为96.5% (儿童) 及99.6% (成人)。◆Nucleusa22植入者在植入十三年后的CSP仍高达93.7% (儿童) 及97.0% (成人)。
1.Dowell, R C, Blamey, P J, Clark, G M. (1995).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cochlear implants in children. In G M Clark & R S C Cowan (Eds), International Cochlear Implant, Speech and Hearing Symposium 1994. 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and Laryngology, 104 (Supp. 166), 324-327.
2.Geers, A E, Moog J S. (1994). Effectiveness of cochlear implants and tactile aids for deaf children. The Volta Review, 96, 1-231.
3.Estabrooks, W (1994). So, this is Auditory-Verbal Therapy. In W Estabrooks (Ed.), Auditory-Verbal Therapy: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pp. 1-22). Washington D. C.: Alexander Graham Bell Association for the Deaf
4.Cochlear Medical Device Reporting records C maintained and submitted to Medical Regulatory Bodies. No failures due to fracture of casing as of April 2000.
5.Clarion Submission Summary.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9 cases of ceramic fracture out of 723 (1.2% as at March, 1998) with reinforced case. Japan, 1999.
6.Safety and Efficacy Summary, Clarion V1.2. 3 cases of ceramic fracture out of 321 (0.9% as of 15 May 1997) with injection moulded cases. USA, 1997.
7.Von Wallenberg EL, Brinch J, Money DK, West R, Avunduk K. (1993) Comparative reliability of cochlear implants. In : Fraysse B, Deguine O, eds. Cochlear implants: new perspectives. Adv. Otorhinolaryngol. 48, 79-84
8.Von Wallenberg EL, Brinch J. Cochlear Implant Reliability.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Suppl 166: 441-443 (1995).
9.Von Wallenberg EL, Brinch J, Kinsbergen J. (1997)Ten years warranty C the benefit of proven reliability, In: Clark G. M. (Ed), Cochlear Implants, Monduzzi Editore, Bologna: 63-67.
10.Nucleus Cochlear Implant Systems Reliability Update (2000). Cochlear.
11.Brown CJ, Hughes ML, Luk B, Abbas PJ, Wolaver A, Gervais J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P and EABR thresholds and levels used to program the Nucleus 24 Speech processor: Data from Adults. Ear and Hearing. 21(2) 151-163.
12.Hughes ML, Brown CJ, Abbas PJ, Wolaver AA, Gervais JP. (2000). Comparison of EAP thresholds to MAP levels in the Nucleus 24 Cochlear Implant: Data from Children. Ear and Hearing. 21(2), 164-174.
13.Fishman AJ, Holliday RA. (2000). Principles of cochlear implant imaging. In Waltzman SB & Cohen NL. (Eds). Cochlear Implants. New York: Thieme.
14.Ariyasu L, Galey FR, Hilsinger R, Byl FM. (1989) Computer-generate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chlea.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100(2), 87-91.
15.Hodges AV, Villasuso E. Balkany T, Bird PA, Butts S, Dee D, Gomez O. (1999). Hearing results with deep insertion of cochlear implant electrodes. American Journal of Otology, 20(1), 53-55.
16.Chen JM, Bard R, Hanusaik L, Shipp D. Nedzelski M. (1999). Depth and quality of electrode insertion. A radiological and pitch scaling assessment of two cochlear implant system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tology, 20, 192-197.
17.Ardnt P, Staller S, Arcaroli J, Hines A, Ebinger K. (1999). Within-subject comparison of advanced coding strategies in the Nucleus 24. Presented at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Conference, April 1999.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暂时没有任何评论
&我要评论&(已有 0 条评论)
昵称:&*评论内容请控制在100字以内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听力学&&&Copyright by Chineseaudi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8-&&&传真:028-&&&E-mail: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地址:成都市滨江东路136号成都国际商务大厦B座10楼&&邮编:610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耳蜗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