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多汗症治疗吃什么药手术费用

腋下多汗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健康咨询描述:
腋下多汗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到夏天就完了,汗特别多,有时还有异味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用止汗剂不能根治,有时还有过敏反应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专家就以上问题做个回答(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5:31:33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156称赞:445
您好多汗症是由小汗腺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全身(泛发性多汗症)或局部(局限性多汗症)异常地出汗过多。多汗症可继发于某些精神神经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肿瘤,称为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病因未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手掌、腋窝和足底,偶有发生于头颈部、躯干部和小腿。多汗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西医可采用病因治疗。不过这些治疗方法都不能根治多汗症。手术方法治疗多汗症可根治,不过有时也会出现代偿性多汗。建议还是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是目前最好的!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在线咨询,得到满意的答案
帮助网友:4010称赞:100
这个情况要考虑局部汗腺分泌旺盛有关的,要勤洗澡,局部可以用止汗露;严重的腋下多汗可以做汗腺微创手术根治
你好腋下多汗症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皮肤科
常见症状、、、、手掌和足底角化伴多汗、、多汗症、
检查项目、
并发疾病伴发、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16·
浏览:89·
浏览:161·
浏览:53·
参考价:29
参考价:13
参考价:10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强筋壮骨,和胃健脾。本品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
参考价格:¥29
本品用于足癣,亦用于手足多汗症。...
参考价格:¥13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自发性多汗症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自发性多汗症
多为病因不明的,除生理情况以外出现的异常出汗过多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可见于神经系统某些器质性疾病、神经症、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等所致局限性及全身性多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先天性多汗症及各种内科疾病所致全身汗液分泌过多情况。中医学名自发性多汗症是否进入医保否
自发性多汗症是指多为病因不明的,除生理情况以外出现的异常出汗过多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可见于神经系统某些器质性疾病、神经症、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等所致局限性及全身性多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先天性多汗症(多局限于腋、手掌、跖部,皮肤常处于湿冷状态)及各种内科疾病(如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产后、手术、大出血等)所致全身汗液分泌过多情况。本病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局限性多汗或泛发性、全身性或偏侧性及两侧对称性多汗,汗液分泌量不定,并有随气候、运动、情绪等因素加剧的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年男性为多见。本病属中医“汗证”范畴。但天气炎热、室温偏高、渴饮热汤、劳动奔走、衣被过厚及情绪激动等原因所引起的出汗,为生理现象,不属本文论述范围。 目前西医对本病多采取对症治疗,口服抗胆碱能药物,但易产生诸如口干、尿潴留、青光眼等一系列副作用,而疗效不满意。亦有应用交感神经切除术等外科治疗者,为创伤性治疗,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而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对汗证的生理及病理的论述,历代文献已对汗证各方面有了丰富的认识,针对汗证不同的病因病机,因证施治,可取得很好疗效,且副作用小,是中医药治疗本病所存在的巨大优势。人体 全身体表除了黏膜以外,均有汗腺的分布,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面部发汗受交感神经颈上神经节所支配,而上、下肢及躯干的发汗受颈下神经节、胸节及腰节的支配,而发汗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丘脑下部、延脑及脊髓。自发性多汗症为非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异常增多,病因多数不明。神经系统的某些器质性疾病,如丘脑、内囊、纹状体,脑干等部位出现损害时,多表现为偏身多汗,某些偏头痛、脑炎后遗症患者也可见偏身汗出增多;小脑、延髓、脊髓、神经节、神经干等处的损伤、炎症及交感神经系统的疾病,可引起全身性或局限性多汗;间脑性癫痫患者出现多汗为阵发性;炎症、肿瘤或动脉瘤刺激一侧颈交感神经节,可引起头部一侧汗多;神经症患者出现全身或一侧多汗,则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失衡,或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性所致;先天性多汗者,多汗部位主要局限于腋部、手掌、足跖等处,且此处皮肤湿冷,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见于一些遗传性综合征,如Spanlang-Tappeiner综合征、Riley-Day综合征等。
另外多种内科疾病也有促使全身汗液分泌过多的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肢端肥大症、肥胖症、铅及砷的慢性中毒、结核病、伤寒等均可出现全身性多汗症状。汗为心之液,是由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的,而汗出多少又与卫气的开阖作用密切相关。故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出现多汗,主要有如下病因:
肺卫不固素体阳气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等病,耗伤肺气,而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亏虚,肌表疏松,卫表不固,腠理开泄而汗出异常。营卫不和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周,卫外失司,致汗液外泄失常。湿热内蕴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致肺胃湿热内蕴,邪热熏蒸,迫汗外泄而致汗出增多。偏湿热者,由于湿热遏伏于里,阳气不达于外,主要可致头汗;而以肺胃热盛为主者,由于胃主四肢,则以手足或腋下汗出为多。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致肾水不足,阴精亏虚,则虚火内生,迫津外泄而汗多。肝郁血瘀情志失调,尤其是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或湿热等邪蕴遏于内,气血受阻,久则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同,津液运行受阻,而旁达外泄,成为局部汗出。1、 自发性多汗症全身性多汗表现为周身容易出汗,在外界或内在因素刺激时加剧。患者常常因皮肤汗液增多,容易并发擦破、汗疹及毛囊炎等。此种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炎后遗症、下丘脑损害后等疾病。
2、局限性出汗汗出为局限性,好发于头、颈、腋及肢体的远端,尤以掌、跖部最易发生,通常呈对称性地发生于两侧,也有仅发生于一侧或身体上某一小片部位者。手及足部多汗者,表现为冷汗,可伴皮肤湿冷,或皮肤呈苍白色、青紫色,偶可伴发水疱及湿疹样皮炎,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表现为汗液渗流。仅局限于足部的多汗症,汗液分解后发出臭味,有时可见足部起泡或脱屑,角化层增厚。腋部、阴部多汗时也可伴臭汗症。截瘫患者在病变水平以上常有出汗过多。颈交感神经刺激可产生头面部多汗。
3、偏身性多汗为身体一侧汗出明显增多,自主神经系统检查示,多汗侧皮肤温度低,皮肤划纹试验阳性。对于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除有偏瘫侧肢体多汗外,还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4、耳颞综合征表现为一侧颞部发红,伴局限性多汗,且多汗常发生于进食酸、辛食物刺激味觉后,产生反射性汗出增多,也可伴流泪。多汗局限于颈交感神经丛、耳大神经和舌神经支配的范围内。颈交感性味觉性出汗常见于胸出口部位病变术后。上肢交感神经切除术后数周或数年,约有1/3病例可出现味觉刺激后出汗。自发性多汗症自发性多汗症1、汗证与生理性多汗、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高温环境、渴饮热汤、情绪激动及紧张时、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明显增加,都属于生理性多汗;而汗证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所致汗出异常增多,且不因外界环境因素而出现的多汗。
2、自汗与盗汗:自汗为不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在白昼时汗出增多者,动则益甚;盗汗则为寐中汗出,醒来汗可自止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即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或睡者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从病理上,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则多为阴虚内热如《丹溪心法》所概括的:“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但《景岳全书·汗证》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3、战汗、脱汗与黄汗:战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症见发热烦渴,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出汗,而热势逐渐下降,多因正气拒邪,此时若正胜邪退,则属疾病趋于好转之象。脱汗发生于病情危重之时,由于正气欲脱,阳不敛阴,以致汗液大泄,表现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常常同时伴有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脉散大无力等症状。黄汗则以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为特点,是因湿热内蕴所致。自发性 自发性多汗症多汗症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失常而致汗液外泄失常,以全身或局部汗出过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本病总的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故辨证时,着重应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为多,尤以气虚、阴虚多见,亦有湿热之邪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夹杂之证。汗证日久,可伤及阴津、阴气及气血,且常互为因果,日久致痰成瘀而为虚实夹杂之候,湿热或阳明胃热郁蒸,病久则阴,又成虚实兼夹之证。前人所论汗证,认为自汗属气虚不固,盗汗属阴虚内热,但临证时阳虚见盗汗,阴虚伴自汗者有之,故不能单以自汗、盗汗而辨别阴阳,而应根据病程及阴阳、气血、虚实等加以辨别。
1、肺卫不固症见全身性多汗,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加剧,恶风怕冷,易于感冒,气短体倦乏力,面色少华或觥白,舌质淡或正常,苔薄白,脉细弱。此证多见于全身多汗者,辨证要点:汗多,动则尤甚,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
2、营卫不和表现为半身或某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多汗部位皮肤温度偏低,伴微恶风寒,周身酸楚不适,时寒时热,舌质正常,苔薄白或薄黄,脉缓。此证见于偏身多汗者,尤其是素体虚弱,失眠,阴阳失调者。辨证要点:偏身汗出恶风,周身酸楚,苔薄白,脉缓。
3、湿热郁蒸症见全身或头面多汗,兼见头晕呕恶,胸脘满闷,身重倦怠乏力,纳食减少,大便稀溏,舌体胖嫩,苔黄腻,脉滑数。既可见全身多汗,又可见局限性多汗。辨证要点:全身或头面多汗,脘闷,纳呆,身重,苔黄腻,脉滑数。
4、胃热上蒸由于阳明胃热,而见蒸蒸汗出,以手掌、足底汗出增多为主,尤易发生于精神紧张时,腋下也易汗多,有臭味,汗液易黏或皮肤黄染,伴消谷善饥,口干,口臭,面赤烘热,烦躁,小便色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洪大。此证以局限性多汗为主。辨证要点:手、足、腋下多汗,有臭味,伴消谷善饥,面赤烦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大。
5、阴虚内热症见头面部多汗,面颅及太阳穴部位发红,也可出现手足多汗,汗出增多常发生于食酸味、辛味或香味食物刺激味觉后,伴头晕耳鸣,干咳少痰,或咳血,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颧红唇赤,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溲黄便于,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本证主要见于局限性多汗,尤以头部多汗为主,既可见盗汗,也可为自汗,病位在肺及肾。辨证要点:头面多汗,于食物刺激味觉后加剧,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6、肝郁血瘀局限性多汗,或汗出偏沮,活动及情绪激动、紧张时加重,伴胸胁疼痛,为刺痛,妇女则乳房作胀,月经不调,心烦,失眠,唇舌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本证以汗出偏沮为多见。辨证要点:汗出偏沮,激动、紧张时加重,胸胁刺痛,唇舌青紫有瘀点,苔薄,脉涩。自发性多汗症自发性多汗症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以虚证为多见,治当辨明阴阳气血之所偏而补之、调之,审其病位之所在,以益气养阴、固表敛汗为其治疗原则;属实证者,当以祛邪为要,以化湿泄热、祛痰化瘀为治疗原则;对虚实夹杂者,则应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临证时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施治,总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调和营卫、扶正祛邪为要则,在辨证论治同时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作用。
西药治疗自发性多汗症,主要为对症治疗,选用抗胆碱药和镇静剂等,对有病因可查者,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自发性多汗症 1.止汗饮 适用于局限性多汗证。药用煅龙骨、煅牡蛎、大枣各30g,黄芪25g,党参、白芍各20g,桂枝、五味子、生姜各lOg,炙甘草5g。治疗25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1年内未复发者)21例,显效(症状消失,1年内又复发者)3例,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者)l例。(李志文,张会芸.止汗饮治疗局限性多汗症25例。湖北中医杂志,1996&3&:44)
2.桂枝加龙牡汤 治疗阴阳两虚,阴损及阳,营卫失和所致汗出。以桂枝汤和阴阳,调营卫;龙骨人心,牡蛎入肾,使心肾交通,阳固阴守。并以为处方中桂枝与白芍的比例以1:2为最佳,若比例相同或桂枝剂量超过白芍,则止汗效果差。(施鸿瑞.桂枝加龙牡汤治汗出症.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9&:21)
胡义保认为小儿睡眠多汗为阴阳,营卫失调,卫不固表,营卫失和所致,故选用桂枝加龙牡汤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疗56例,其中15例选用常规治疗(谷维素、vitB1、vitB2、谷氨酸等),无效后再改用桂枝加龙牡汤。常规组治疗好转2例,无效13例,而桂枝加龙牡汤组痊愈38例,好转ll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胡义保.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睡眠多汗症.河南中医,1991&5&:26)
3.补阳还五汤 益气活血,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汗证。方中黄芪用至30g,必要时可加至60~80g,配桃仁、红花、川芎、柴胡、龙骨、牡蛎,对于久治不愈之汗证顽疾有效。治疗7例,均获满意疗效。(赵梅.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汗证.江苏中医,1993(12):38)
4.新加龙萸止汗汤 俞豪民拟本方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症。方选生龙牡各30~60g,山萸肉30~60g,何首乌30g,酸枣仁20g,黄芪20g,金樱子20g,乌梅15g。治疗后显效,一般服2~3剂即可见效。(俞豪民.新加龙萸止汗汤治疗心脏病大汗症.中医杂志,1988&2&:58)
5.猪蹄甲汤 用于治疗卫气不固,阴不内守之自汗证,不论轻重症均有疗效。方中黄芪、党参、浮小麦、牡蛎、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猪蹄甲。治疗25例,痊愈20例,另5例自汗明显减少,常在服药后2~3剂显效,治愈率达80%。(陆曦,黄炳军.猪蹄甲汤治疗25例疗效观察.福建中医药,1989(6):24)
6.九味汤 本方散脾胃积热,清心肝之火,用于治疗小儿汗证,表现为寐则汗出,醒后汗止,出汗部位为枕、胸、颈、背部,前胸至乳线,背后至肩胛骨,汗出淋漓,面黄,头发稀直,眼睑发灰,面部三角区发黄,口唇周发灰,手足心热,睡卧露睛,苔薄白或薄黄,口渴喜冷饮,便干者。药用:桑叶、玄参、麦冬、白芍、当归各10g,乌梅6g,五味子3g,天花粉10g,甘草6g共治疗50例,结果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张小平.九味汤治疗小儿汗证50例.辽宁中医杂志,1992&9&:31)自发性多汗症 1.仙鹤草 丁福保用仙鹤草治疗盗汗疗效确切,用量随证增减,一般每剂需用30~50g,大枣5~15枚;重症者仙鹤草用至90g,大枣用至30枚,方能取效。(庞国明,阎国杰,范思行.仙鹤草的临床新用研究概况.中医药信息,1991&5&:22)
李圣平等以仙鹤草为主,采取配伍治疗各种顽固性汗证:仙鹤草配炙白术疗自汗,配柴丹参医盗汗,配藿胆治头汗,配北黄芪止半身汗。(李圣平,余韵星.仙鹤草专题笔谈.中医杂志,1992&9&:5)
2.附子 钟新山认为阴盛于内,阳浮于外,迫津外泄之盗汗,可用附片引火归原,治疗肺结核盗汗,以盐附片12g,肉桂、五味子各5g,山萸肉10g,生黄芪20g,服药1剂,盗汗即止。(钟新山.附子可治盗汗.中医杂志,1992&11&:6)
3.桑叶 吕振卿认为盗汗为虚火内炽、迫津外泄、伤阴化燥导致虚阳偏亢,而桑叶益阴可配阳,调以米饮甘平和中,助桑叶益阴润燥之力,且焙干为末,以焦香益胃,使风熄而火静,虚阳内潜,汗孔自合。(吕振卿,卢视平.桑叶止虚汗逶邪汗辨析.中医杂志,1988&8&:639)
4.麻黄根 以麻黄根与椒目等分为末,每服3g,日服2次。(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5.干葛 以白矾、干葛等分,每次用60g煎汤洗手脚,治疗手汗和足汗。(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自发性多汗症张聿青将自汗分为3型:
湿热蕴郁、迫津外泄型:药用滑石、茯苓、泽泻、猪苓、薏苡仁、萆薢、通草、黄芩、陈皮、半夏、沉香、小麦、枇杷叶、地骨皮、桂枝,使湿热除而汗自止; 胆腑痰热型:以温胆汤加减; 气虚湿蒸型:药用参须、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枳实、陈皮、藿香、豆蔻健脾除湿。(杨雨禾.张聿青治汗案探析.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2):5)
柴可群等从湿、瘀、痰三方面进行论治:
湿邪不化、汗出于眠者,如湿邪在表,方用三仁汤加减以宣畅气机,祛湿清热;湿邪在里,治宜健脾利湿,方选五苓散、苓桂术甘汤之类加减;湿邪化热,湿热蕴蒸,则以清热化湿之茵陈五苓汤、导赤散之类加减。 血瘀脉阻、津液外溢者,或气虚血瘀者,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阳虚瘀阻,治宜温阳行滞,化瘀通络,方拟参附汤合血府逐瘀汤;阴虚血瘀则以一贯煎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滋阴活血化瘀。 水运留滞,津液走泄,对于气郁化火,炼液成痰者,以温胆汤化痰清热;而痰湿内聚,脾失健痰涎者,则治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用二陈汤加减。
柴可群,王德玉.湿、瘀、痰与汗证.中医杂志,1995(11&:667)
张振辉通过对23例半身汗出患者的分析,将之分为5型:
阳明热盛型:治宜清泻阳明邪热,经证以白虎汤加减,腑证以承气汤加减,经腑合病证宜白虎承气汤加减; 肝经郁热型:治以滋阴清热,养血舒肝,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 阴虚内热型: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滋阴清热; 气血两虚型:拟益气养营,助阳固卫法,以八珍、十全大补汤加减; 阳气亏虚型:方选桂附理中汤加昧以温阳益气。其中治愈21例,有效2例。(张振辉.半身汗出的辨证治疗.中医杂志,1993&2&:740)中医学认为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则属阴虚内热,但后世医家不拘于此说法。
徐善元以为自汗非皆阳虚,亦有阴虚者,阴虚自汗可由肺肾两虚或肝阴不足而肝阳偏亢所致。(徐善元.阴虚自汗、阳虚盗汗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3(6):8)
马居里等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盗汗并非皆阴虚,气虚失摄、阳虚失固、湿热熏蒸、血分热盛、湿邪内阻、热邪郁蒸及脾肾亏虚、气阴两虚等均可致盗汗。(马居里,严慧芳.盗汗并非皆阴虚.陕西中医函授,1994(1):1)
现代医家多认为本病的病机应责之于湿、痰、瘀方面。
柴可群结合汗的生理,认为汗证由湿邪侵袭,致气机郁滞,失于宣泄而成,湿邪若在表,则卫阳被困,气化失利,营卫失调,营在里,三焦被湿所困,营卫受阻,而湿邪日久化热,均可见汗出增多;血瘀也可致汗,血瘀致气血运行失调,津液散布失常,拒卫于外,开合失司则见多汗,肺、肾、脾三脏气化功能障碍,影响津液正常敷布与排泄而成痰,痰浊又可影响营卫之气正常运行,卫外失固,津液外泄则为汗证。(柴可群,王德玉.湿、瘀、痰与汗证.中医杂志,1995(11):667)
李辅仁老中医认为瘀血痰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致多汗。(刘毅.李辅仁救治医案.中医杂志,1993&5&:275)
胡明灿将本病的病位责之于脾、肺,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病及肺,开合不利,则卫表失固而汗多如渍。(胡明灿.变法治验举隅.中医杂志,1992(6):38)
李鸿祥老中医认为自汗病位在肾,由于肾气亏虚,津液输布失常而汗出不止。(张晓春.李鸿祥益肾利水法治自汗.北京中医,1993&6&:10)
胡臻认为盗汗病位在肾,心火独亢,心肾不交,可迫津外溢致盗汗,肾气虚而阳火衰,水火不和则盗汗不止;肾虚不化,气化不利,开合失司亦可使津液外溢而成盗汗。(胡臻.盗汗治肾心得.浙江中医杂志,1989&12&:542)1、五味子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北五味子50g,苏梗6g,人参6g,以水煎煮20分钟后,去渣留汁,人砂糖100g,待溶即成,饮用时可自酌。功效益气敛肺止汗,对于肺脾气虚所致汗证或兼有咳声低微者,可分2~3次服食。
2、黄芪桂枝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先煎桂枝15g、白芍15g,煎10分钟后取汁备用,再煎黄芪15g约20分钟,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兑人药汁稍煎即成。宜温服,取微汗。功效调和营卫,固表止汗,适用于病后、产后,脾肺、气血亏损,致气血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多汗者。
3、羊肺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将杏仁30g,去皮后研细末,同柿霜30g、真酥30g、绿豆粉30g共装入碗内,倒入蜜60g,调匀,加少许清水,调成浓汁状;羊肺洗净,挤出血水,将上汁灌人肺内,再将羊肺隔水炖熟,吃时放人适量精盐、胡椒粉、姜末等调料。功效滋阴养血,益肺清热,用于久病体虚,肺肾阴亏,气虚血少之自汗、盗汗兼见精神疲乏、心悸气喘、干咳少痰者。
4、玉米鳅鱼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生煎玉米须50g,去渣留汁,后人泥鳅150g,煮熟,加葱、姜、盐适量即成,饮汤食之。功效清利湿热,治腋证属肝脾湿热,或阴囊湿痒,口苦者。
5、薏苡赤豆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功效健脾利湿清热,以水煎薏苡仁50g、赤小豆30g,去渣留汁,人粳米100g煮粥,将熟时加冰糖少许,分两次服食。适用于脾经湿热偏重之手足汗出,痞满肢困者。
6、木鸡红花蜜膏(《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木瓜、鸡血藤、红花各200g,以适量水浸泡透发后,加热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如膏时,加蜂蜜l倍,至沸停水。每次l汤匙,以沸水冲化顿服,每日2~3次。功效活血养血通络,治以局部汗多属瘀血内阻,津行不畅者,且对汗证久治不愈者,从瘀论治多收良效,本药膳还有预防中风之功。1、药物治疗
(1)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每次0.3mg,每日3次,口服可抑制汗腺泌汗作用;亦可口服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抗胆碱药物,主要用于抑制全身性多汗者,但要注意此类药物有口干、青光眼、尿潴留及精神症状等副作用。
(2)镇静剂:对于情绪紧张的患者,可酌用氯丙嗪、地西泮、利眠宁等镇静剂。
2、局部用药对于四肢远端多汗者,可用5%~10%甲醛溶液局部擦拭;或以3%~25%氯化铝局部敷用;或用5%~10%枯矾等收敛剂局部外搽,可有暂时疗效;也可先搓热手掌,再取乌洛托品粉放手心,搓匀后涂于多汗部位,尤对手足多汗者最适用。
3、放射治疗手足掌多汗者可试用深部X线治疗,每次lGy,每周2次,总量8~10Gy。
4、物理治疗应用自来水离子透入法,每周2~3次,以后每月1~2次维持,有一定效果。
5、手术治疗对于经过上述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局部多汗症,尤其是面部或手部多汗,因汗出过多而影响工作、生活者,可应用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腋窝汗腺由于不受交感神经支配,可予手术摘除。术前均应先作普鲁卡因交感神经节封闭,以测试疗效。封闭后未见效果者,一般不宜手术。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多汗症都怎么治疗
多汗症都怎么治疗
收藏更新时间:
| 权威编辑:
快速问医生(医生组)
您是不是有这样的苦恼,明明气温适宜,可是自己却总是汗流浃背?明明没有剧烈活动,却还是大汗淋漓?有的时候是不是也出现手心冒汗,笔都握不住?如果是这样,您应该去医院检查是不是有了,这是种疾病,是需要治疗的。
1、全身药物治疗
如果是全身性继发性,则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治疗等等。全身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全身性多汗症,只要包括抗乙酰胆碱类药物,虽能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减轻多汗的症状,但是疗效较差,达到临床疗效时即出现副作用,如、、视力模糊等。至今为止,尚无有效、副作用小的全身治疗多汗症的药物。
2、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多汗症局部外用药物多用于特发性局限性多汗症,常用药物为收敛剂,比如10%甲醛溶液、50%戊二醛溶液、5%鞣酸溶液、5%明矾溶液、5%醋酸铝溶液等、这些药物共同的作用是具有收敛作用,使汗腺开口闭锁,使,但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严重的刺激性。20%-25%的水合氯化铝溶液或者15%三氯化铝效果较好,副作用相对较少,用法为晚上将药涂在双手多汗的地方,用吹风机吹干,其有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由于多汗症到2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逐渐恢复,因此我们建议更多的还是局部用药。
3、物理治疗
包括X线照射治疗(原理为破坏汗腺)及自来水离子导入疗法(原理为可逆性的破坏汗腺排汗)。
4、外科手术治疗包括两大类:
一类为直接破坏汗腺,主要包括:腋部汗腺组织切除只来哦腋部多汗,但如果切除不干净,术后仍有可能出汗,可能伴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疗效不理想,可复发。
另一类为交感神经切断:多通过内窥镜来完成手术,适应症为腋部多汗症、手部多汗症和多种治疗方法失败的病例,在内窥镜下对腋部多汗的患者切断双侧胸4神经,对手部多汗的患者切断双侧胸2神经,其止汗率可达到98%,但其最大的缺点是会发生。
排汗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多汗却给患者带来很多尴尬,特别是到了夏季,过多的汗液甚至会让患者出现体味,严重影响了社交。因此对于有多汗病症的人应该重视,不要以为是自己的汗腺比较发达,这是病症,只有治疗才能改善。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
最新经验文章
多汗 推荐医院
1条患者评价
医院电话:
医院地址:潍坊市福寿东街324
1条患者评价
医院电话:
医院地址:山东省临朐县山旺路7
更多你想知道的(云推荐)
专家互动问答
多汗 精彩推荐
相关热门资讯
精彩健康专题
多汗 相关药品
强筋壮骨,和胃健脾。本品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家族性...
参考价格:¥29
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用于妇女绝经前后,肝肾阴虚...
参考价格:¥17.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足多汗症怎么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