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腹泻是什么原因、腹泻可致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发生什么改变

判断题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

}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 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
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温度和PH值等的变化,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C正确;
D、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
1、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
人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这种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例如体温维持在37℃左右,血浆pH维持在7.4左右等.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1.影响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因素:PH,渗透压,温度等
2.正常人血液的PH为7.35~7.45,过高或过低超过0.4个单位就会出现碱中毒或酸中毒
正常人的体温为37.5℃,临床观察表明:P.14
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在37℃时约为770Kpa,相当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
3.调节血液PH处于正常范围的方式:缓冲物质(对)的缓冲作用
(1)代偿性调节反应: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并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小这种变化.
归纳: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呕吐腹泻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