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怎样治疗坐骨神经痛痛

中国坐骨神经痛治疗网_坐骨神经痛的中医西医治疗的方法_坐骨神经痛的偏方治疗的方法
中国坐骨神经痛治疗网
疾病名:坐骨神经痛已收录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18个 类型:
&(3)&&&(12)&&&(3)&&
&&&&&&总计被阅读:<font color="#FF人次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类型
<font color="#34
<font color="#35
<font color="#13
<font color="#34
<font color="#42
<font color="#9
<font color="#38
<font color="#85
<font color="#1
<font color="#80
<font color="#05
<font color="#11
<font color="#48
<font color="#81
<font color="#79
<font color="#80
<font color="#81
<font color="#96
收录:共 18 条关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每页显示20 条&|&共1 页&|&1&&
知识库:什么是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原因不明,临床比较少见。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其他病因有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病、腰椎结核、腰椎管狭窄等;干性可由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糖尿病等所致。
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找专家咨询的治疗方法,请点击:
坐骨神经痛治疗网赞助商内容展示...
&&沪ICP备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 环球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1-611372环球医网
--为全球华人提供健康养身及疾病治疗方案的公益网站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成因和治療方法
痛症資料庫
脊椎健康月刊
坐骨神經痛 (Sciatic Pain)
病徵:坐骨神經痛大多數患者在腰椎部旁有明顯的壓痛、鈍痛、灼痛、鑽痛、抽痛。通常始於臀部,再沿小腿後外側而放射至腳背和下肢麻木。受壓嚴重患者常有患側下肢麻木,亦可有局部皮膚感覺過敏、感覺遲鈍或感覺消失等。感覺異常區域與神經分佈區域一致,多限於小腿後外側和足部。有時咳嗽、噴嚏等動作常使疼痛加重。以及出現小腿外側感覺漸弱,跟腱反射消失和臀肌長力降低等。
若長久坐骨神經痛病情者,巨大突出物向後方壓迫馬尾神經時,可出現雙側重度坐骨神經痛、會陰部麻木與排便排尿無力。晚期還可出現雙下肢癱瘓、足下垂和下肢後外側與會陰部痛感覺消失;排便功能障礙,加劇時可出現大小便失禁。
導致:椎間盤突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或壓迫性骨折病史等等。
脊醫有效腰背痛/坐骨神經痛的治療和原因
原因:椎間盤突出,骨刺或脊椎間神經孔道的變形等都會引致神經根受到壓迫,運動創傷、重複性工作勞損、日常生活姿勢不正確都容易形成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簡介
坐骨神經是由第四至第五節腰椎神經組合及第一至第三節骶骨神經組合而成的神經束,而因這部份的脊椎關節功能失調而引起神經束及血管受壓的痛楚,麻痺及肌肉痿縮都稱為坐骨神經痛。
脊骨移位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毛病,但其後果可以令椎間神經孔道變形及收窄,使神經根或神經線受壓,產生坐骨神經麻痛現象。
椎間盤突出是因內面的「核質」及外面的「外環」因不當的外力或自身退化而造成突出。繼而壓迫到神經根,造成手部的麻痛。由於椎間盤突出大多是壓迫一邊的神經,因此我們可以經由神經的檢查,追溯到底是那一節,那一邊出了問題。
坐骨神經痛治療方法
脊醫矯正術:脊醫利用生物力學的槓桿原理,在無用藥物的前提下,採用適合的手法,以巧妙、自然、輕鬆及無痛的情況下,迅速的將脊椎矯正治療坐骨神經痛。
脊科3D脊骨牽引機:脊科3D的方式在不同脊椎側彎位扭轉,放鬆,牽引,和矯正位置
藥物或復健治療:輕度患者可進行消炎止痛治療。但嚴重患者會痛得無法走路,需要完全臥床休息兩星期
物理治療:短波、熱敷、2D腰椎牽引、磁場治療、電刺激、向量干擾波等。這些治療可放鬆肌肉,坐骨神經痛,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治療性運動則必須是運動的處方,以防神經受到不正常的刺激
家居肌電儀:可在家放鬆緊張的脊柱肌腱,減輕坐骨神經痛導致的痛症
手術:傳統坐骨神經手術為脊弓切除術,另外也可選擇微創手術,兩者的差異在後者儘量保持脊椎結構的完整,即破壞性較小。復發者因術後神經沾黏,有些需再做脊椎融合術
&&&|&&& &&&|&&&
&&&|&&& &&&|&&& &&&|&&&热门搜索: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概述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的放射性疼痛。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分为根性、干性坐骨神经痛。按病损分为根性和干性二类。多发生于单侧,以男性青壮年多见。
所属科室:
相关症状:
相关检查:
相关疾病:
相关用药:
坐骨神经痛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手术及危重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慢性腰腿痛、晚期癌症疼痛、软组织痛...
对脊柱源性和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相关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运用传统的中医手...
颈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坐骨神经痛等的治疗。
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臂丛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
股骨头坏死、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疼痛、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副主任医师
脑性瘫痪(脑瘫)、小儿脑瘫、脑瘫FSPR手术及矫形手术、脑瘫的术前康复...
对脊柱源性和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相关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运用传统的中医手...
副主任医师
亚健康、颈肩腰腿痛、轻中度骨关节病、颈源性头痛诊治。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头痛,肌筋膜炎,...
副主任医师
头面部诊断与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癌痛的微创介入治疗。主要从...
立体定向手术(脑内深部核团损毁、深部脑刺激、脊髓刺激、运动皮层刺激、定...
副主任医师
复杂顽固性疼痛,偏头痛及颈源性头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骨科手术后疼痛...
颈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坐骨神经痛等的治疗。
股骨头坏死、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疼痛、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对颈椎病、腰腿痛、退行性骨关节痛等常见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能结...
疼痛疾病的诊治。
副主任医师
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膝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
副主任医师
头痛、睡眠障碍、神经痛、多发性硬化、脊髓病及脑血管疾病。
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骨科术后及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
急慢性颈肩腰腿痛、肌肉、韧带以及筋膜疼痛,特别是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打针式去除疼痛原因,能根治椎间盘突出症、腰背痛、臀腿疼、颈肩痛、头痛和...
副主任医师
面瘫、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症、颅脑外伤后遗症、小儿脑瘫、儿童秽...
各种急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肩周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颈椎...
采用多种康复技术治疗运动损伤、头痛失眠症、颈肩腰腿痛和“三瘫”后遗症。...
副主任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包括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腰椎Disc...
副主任医师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顽固性头痛、糖尿病性神经痛、颈腰椎间...
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神经肿瘤、脑积水、颅底肿瘤手术、各种神经痛。
临床麻醉,急慢性疼痛治疗。
疼痛微创介入技术,尤其擅长腰颈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遗痛、三叉神经痛...
刺治疗中风后肩痛。治疗中风暴盲。吞咽困难,多发性睡病,失眠,脑梗塞,脑...
神经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CRPS、幻肢痛)、...
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诊治。
副主任医师
头痛,颈椎病,颈肩背疼痛综合征:女性老年多发,病因复杂涉猎多学科交叉,...
副主任医师
针灸治疗老年性疾病和针灸优势病种:脑出血或脑梗塞(中风)、脑萎缩、健忘...
冠心病、脑梗塞、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胃炎、胃...
治疗中风病、面瘫、脑供血不足、顽固性头痛、失眠、及各类痛证。
疼痛疾病的诊治。
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缺血性疼痛,肝癌、...
针灸治疗老年病、脑血管病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系统病、各种痛、颈...
各种癫痫外科手术、神经刺激术、脑肿瘤手术、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外伤...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积水、脊柱裂及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各种颅脑损伤、头部肿瘤、脑血管病(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
坐骨神经痛
可咨询专家
北京市西城
北京市朝阳
黑龙江省哈尔滨
北京市朝阳
北京市海淀
山东省潍坊
河南省郑州
北京市东城
广东省广州
湖北省武汉
可咨询专家
北京市西城
北京市朝阳
北京市朝阳
北京市海淀
北京市东城
北京市东城
北京市朝阳
北京市东城
北京市朝阳
北京市东城
可咨询专家
上海市虹口
上海市杨浦
上海市浦东新
上海市虹口
上海市徐汇
上海市黄浦
上海市虹口
上海市黄浦
上海市闸北
上海市虹口
可咨询专家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深圳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广州
广东省江门
广东省湛江
广东省广州
可咨询专家
天津市南开
天津市河西
天津市河西
天津市和平
天津市河东
天津市南开
天津市红桥
天津市红桥
天津市河西
天津市河东
可咨询专家
重庆市江北
重庆市沙坪坝
重庆市沙坪坝
重庆市渝中
重庆市江津
重庆市垫江
重庆市渝中
重庆市涪陵
重庆市万州
重庆市渝中
可咨询专家
陕西省西安
陕西省西安
陕西省西安
陕西省西安
陕西省西安
陕西省西安
陕西省西安
陕西省汉中
陕西省西安
陕西省榆林
坐骨神经痛
参考价格:¥3.5元起
说明书:消炎镇痛。...
参考价格:¥20.8元
说明书:本品局部外...
参考价格:¥10.5元起
说明书:本品活血通...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说明书:消炎镇痛。...
参考价格:¥21.7元起
说明书:炎症,退行...
参考价格:¥2元起
说明书:镇痛,消炎...
坐骨神经痛
无需注册,免费咨询专家
提问字数大于10字以上,描述越清楚医生回答越详细哦
向全国15万专家立即免费咨询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求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求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09-02-13 & 发布
去年近除夕时淋冷雨诱发坐骨神经痛,每晚常痛得半夜起床活动半晌,右腿怕冷怕风的夏天都要盖被子,白天隐隐约约酸胀痛,象痛在骨里,让人坐立难安,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在医院又拍片又吃药又打针都没能改善症状,中秋后按人家说的,早晚用温黄酒送服小活络丸,半个月下来,基本已没什么痛觉了,现在只差足背外侧的麻木感还未完全康复。 &#160; &#160;真的很担心廉价高效的中医药在那些没良心的西医代表推动下消失于我们的生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病率达10%~15%,疼痛多由臀部向下放射至足部,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咳嗽、喷嚏等动作常使疼痛加剧。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首先应该到医院去诊治,查明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60; 坐骨神经痛大多是由腰椎病变引起的,常见的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肿瘤等。所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可预防坐骨神经痛;只有通过治疗这些原发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坐骨神经痛的问题。 &#160; 科学选择治疗方法 &#160;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科学的推拿和牵引、红外线等各种理疗手段,可以改善症状,缓解病痛,部分患者因此得以治疗。但在坐骨神经痛的大约10%的患者,保守治疗不能得到缓解,甚至不断加重,必须借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直接&纠正&病因,达到根本治疗的目的,有人惧怕手术,说手术有危险,却不知手术是有危险,但不手术危险更大,犹如腰椎里存在一&炸弹&,取出来有危险,不取出来危险更大,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也在飞速进步。 &#160; 准确掌握预防保健措施 &#160; 坐着不如站着:发病了我们积极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没有发病的要积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对于腰椎疾病患者,坐着不如站着。坐位是腰椎受力最大的姿势,久坐之后往往会诱使腰椎疾病发作。因此,腰椎病变的患者坐、站、卧最好合理搭配,以减轻腰椎负重,缓解病情。 &#160; 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可预防腰椎退行性改变,从而预防或改善腰椎疾病,从而起到预防或缓解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比如游泳,借助于水的浮力,将腰椎的受力减至最低,同时又能锻炼腰背部的肌肉。另外,还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腰背肌锻炼,如仰卧位时以头、肘、足为支点,尽量抬高臀部的五点支撑法;俯卧位时双手和头部用力后伸,下肢抬高的飞鱼点水法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本人专治坐骨神经。QQ咨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坐骨神经痛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很多,但是常见的病因可概括为四大类。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之一: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之二: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引起。如脊髓肿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疼。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之三: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引起。如子宫及其附件的感染、肿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疼,这种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之四: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这种腰疼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一)普通康复疗法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睡硬板床,症状缓解后可加强腰背锻炼,注意防寒与脱高潮湿环境。(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1.风寒湿邪,闭阻经络下肢疼痛,活动或受凉后加重,呈持续性钝痛或伴阵发性加剧,加剧时疼痛可呈烧灼或刀害虫样,夜间尤甚,肌肉麻木不仁,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袪风胜湿,温经散寒[方药]小活络丹加减:川芎12克,草乌12克,桂枝13克,细辛305克,胆南星13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乌蛇肉13克,汉防已35克,怀牛膝16克,宣木瓜13克,赤芍13克,防风13克,全蝎7克。脾虚纳呆,苔白腻酌加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腰痛加川断、杜仲强腰固肾止痛。2.气虚血瘀,脉络阻滞一侧腰腿作痛,疼痛绵绵不已,明轻时重,下肢麻木,屈伸不利,痛点不利,痛点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多弦涩。[治法] 益气活血,养血通络[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独活12克,桑寄生13克,川牛膝25克,当归13克,川芎25克,黄芪25克,鸡血藤35克,桂枝10克,乌蛇肉25克,乳香10克,投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2克,元胡12克,威灵仙35克,甘草4克。3.肝肾亏虚,寒湿侵袭一侧腰腿作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疼痛加剧,伴小腿麻木、发凉,畏寒喜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或沉细。[治法] 温肾养肝,疏风散寒,祛湿通络.[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桑寄生35克,炒杜仲13克,独活13克,细辛3.5克,当归尾13克,赤芍13克,桂枝13克,乌蛇肉13克,生薏苡仁25克,制附子13克,怀牛膝13克,防风12克,熟地25克。疼痛较甚者酌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腰痛加川断、杜仲以强筋壮骨。(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1)急性期:泼尼松10毫克,每日3次,服药7~10天后,疼痛逐渐缓解,逐渐减量停药。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天静脉滴注7—10天。(2)止痛剂:小剂量阿司匹林1.0克,每日3次;布洛芬200亳克,每日3次。(3)B族维生索:维生素B1 100毫克,每日]次,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00—300毫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四)封闭治疗常采用1%一2%普鲁卡因与泼尼松龙各l毫升椎旁封闭,3~5天后重复注射。(五)手术疗法如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可行椎间盆摘除术。(六)针刺穴位疗法及推拿疗法(1)针刺:取穴: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悬钟、夹脊穴、阿是穴,可加艾炙。(2)推拿:可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从按、乐、揉、推、滚五种轻手法,第二步以摇、抖、搬、盘、运五种重手法进行。应注意推拿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严重皮肤病者、有明显骨质病变者禁忌使用。(七)理疗(1)制中频电疗法:脉冲中频电,频率15~150赫兹,载频400赫兹,双向波形,调幅75%~100%,方波调制,连调加变调。放好电极后,电流强度达到细震颤为宜,连调、变调各15分钟,每日1次。(2)干扰电疗法:采用固定法,电流强度达到细震颤为宜,连调、变调各15分钟,每日1次。 (3)紫外线疗法:分别照射腰骶部至臀皱襞、股后侧、小腿后侧三个部位,各为三级红斑量(6~10个生物量),每次递增2—4个生物量,待前次红斑消退后再照下一次,每个部位重复3~5次。(4)短波电疗法:电极置于腰骶部或患侧环跳穴与小腿承山穴,温热量,每次20一30分钟,每日1次。(5)超短波疗法:移动法,每平方厘米1-1.5瓦,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6)音频电疗法:电极分置于腰骶部与承山穴,电流为耐受量,每日1次。(7)间动电疗法:常取患肢痛点及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逐穴治疗,每次4个穴位,隔日交替,每日1次.(八)牵引疗法目前动力牵引已被较广泛采用,可从20千克左右开始,达30一40千克,以最适重量进行治疗,时间为15分钟左右,休止期在30秒以内调节。亦可用床上重锤牵引或手动牵引法。牵引疗法适用于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九)艾灸疗法取麝香o.3g,与艾绒混合搓成麦粒大小,11颗为1次治疗量,取穴:以脊椎旁压痛点和沿坐骨神经走向相当于环跳穴及上下o.5寸处各1点,承山、阳陵泉,承扶、昆仑、阿是穴.有一定疗效。(十)穴位贴敷疗法采用蟾酥膏贴敷穴位肝俞,肾俞、腰阳关,环跳、殷门、风市,委中、梁丘、阳陵泉、承山,悬钟.5日换药1次,4次为1疗程.治愈有效率较高.(十一)药酒疗法(1)秦艽桂苓酒:秦艽30克,牛膝20克,川芎2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独活30克,茯苓30克,杜仲60克,丹参60克,制附子35克,石斛35克,炮姜35克,麦冬35克,地骨皮35克,五加皮60克,薏苡仁30克,火麻仁15克,白酒1000毫升.将麦冬去心,火麻仁炒熟,其余药物研细,置于净瓶中,用白酒浸泡,春秋7天,夏季3天,冬季10天即成。去渣备用。每日空腹时饮1~2杯,每日3次.本方具有温补肾阳,除湿祛风之功,可用于坐骨神经痛肾阳不足,感受风湿或寒湿证。(2)黄芪续断酒:黄芪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30克,草薢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云母粉20克,白术30克,木香30克,仙灵脾30克,甘草30克,续断30克,白酒2500毫升。上药共研粗末,生绢袋盛,以白酒浸泡于干净瓶中,经7天后取出,去渣备用.每日1次,每次1小盅.本方具有祛风湿、补虚损之功效,适用于坐骨神经痛,感受风漫之邪兼体虚者.(十二)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选取肾,输尿管、膀胱,腰椎、髋关节、膝、淋巴腺、甲状旁腺反射区,每个反射区分别按摩2—4分钟,每日1~2次.(十三)按摩疗法病人俯卧,施术者站立其旁,用手掌拿揉腰骶部,臂部、下肢后侧数次.再用拇指沿坐骨神经的行走路线做拔筋法数次.最后让病人仰卧,将下肢屈曲微髋关节的上下摇动数次。(十四)敷药疗法(1)吴莱萸、附片,肉桂,干姜、川芎,苍术、独活、威灵仙、地鳖虫、全蝎、羌活各10克,细辛6克,红花15克,冰片10克,皂角刺9克,川椒30克.共研细末,密封贮存.用时每次取药10克,适量放于8平方厘米的胶布中间;敷贴腰眼,脾俞、肾俞、环跳,承山穴,每日换药1次,6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寒湿证.(2)丝瓜籽适量,将丝瓜子捣烂,外敷命门,承山穴.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湿热证。(3)当归50克,红花30克,乳没各20克,川牛膝15克,醋300毫升。将上药放入醋中浸泡4小时,再放入锅内加热数沸,以纱布放醋内浸泡,越热外敷腰眼、环跳、承山穴,冷时再换,每日1次,每次4~6小时。适用于瘀血证。(十五)拔罐疗法夹脊穴、阿是穴、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悬钟。先将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立即将火罐拔于所点刺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拔出血量1—5毫升为度.每次选择4—6个穴位,每周治疗1~2次,6次为1个疗程。(十六)耳穴疗法 ①寒湿证:腰椎、腰痛点、腰肌、肾、膀胱、皮质下、脾;②湿热证:腰椎、腰痛点、腰肌、肾、膀胱、三焦、交感、耳尖,③血瘀证:腰椎、腰痛点、腰肌、肾、膀胱、肾上腺、皮质下、耳背静脉:④肝肾亏虚证:腰椎、腰痛点、腰肌、肾、膀胱、内生殖器,兴奋点、下背.风湿者加肾上腺、风湿线;妇人白带多者加内分泌。王不留行子耳穴按压法,每日更换1次,每天自我按压3次,15天为1个疗程.(十七)点穴疗法(1)患者取俯卧位,以按压法寻找痛点、痛线;以轻、中手法点5-10遍。对腱外、浮郄、阴下、臀外、腰眼穴及痛点手法应较重。(2)按压及披撞主要痛点3~5遍,辅助按压、按拨其他痛点、痛线;取受限姿势,按压痛点、痛线、紧张肌5—7遍。(3)麻木无力者,点大趾间,小趾间,解湲,足三里、麻筋,麻木重者,手法宜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坐骨神经痛在体内各种神经痛中居于首位,是常见病。但坐骨神经痛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发病年龄常在20~60岁,其中40岁左右最多见。20岁以前和60岁以后少见。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也就是说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缘的疼痛均称 之为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两者病因不同。 1.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也叫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因素。 2.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压迫或破坏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所见的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症状表现: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个别为双侧。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 一. 根性坐骨神经痛 在得病初期,其表现不典型,多为一侧腰痛,腰部酸胀、怕冷,部位较深。这种腰痛多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消失。以后腰痛逐渐加重,转化为持续性疼痛,活动后加剧。疼痛向患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伴有麻木或感觉异常。咳嗽、打喷嚏、大便可使疼痛加剧,多数病人描述这种疼痛为电流样的,由腰沿坐骨神经走行向远端放射。患者走路时身体向前向健侧倾斜,卧位时患腿屈膝屈髋,因为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大多数患者在下腰部患侧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当压迫此点时,疼痛常由局部向该侧下肢放射。有时在患侧臀中部有压痛,而臀以下的坐骨神经压痛不明显。这种患者颏胸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将其头被动前屈使下颏触及胸壁时,出现下肢疼痛或疼痛加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二. 干性坐骨神经痛 疼痛部位多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有时为烧灼样或刀割样,夜间和活动后加重,咳嗽、喷嚏等动作时疼痛无加重。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明显,而腰椎部位无压痛。这种病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将其患侧肢体保持膝关节伸直位抬起,在70度以内时即出现疼痛(正常人屈髋关节角度为90度)。 无论哪种类型的坐骨神经痛都可出现臀部和小腿肌肉松弛。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这些部位的肌萎缩,即患侧臀变小、小腿变细。可出现疼痛区的感觉异常,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个别病人还可出现患侧下肢皮肤发凉、干燥少汗或多汗。 【诊断依据】根据疼痛部位、性质、压痛部位、直腿抬高试验、感觉和跟腱反射减弱、加剧和减轻因素等特点,诊断不难。在诊断坐骨神经痛后一定要明确其病因,详细了解病前有无腰扭伤或紧张体力劳动,有无受寒、局部或全身感染,疼痛是急起的还是慢发的。另外还可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腰椎平片、脊髓造影、腰椎CT、 MRI,腰椎穿刺术。 【治疗方法】主要对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各种病因进行治疗,然而坐骨神经痛的疼痛难忍,还需对症治疗。只有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1.急性期不能睡软床,否则加重病情。 2. 主动要求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3. 明确病因者,应积极配合病因治疗。 4. 避免重体力劳动或风寒刺激,尤其是搬重物或弯腰检东西的动作应避免。 5. 随着人口的老化,骨质疏松和椎间盘变性病人逐渐增多。中老年人应注意平素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腰部肌肉力量。注意弯腰,抬重物时动作要轻、慢。一旦发生坐骨神经痛应积极查找病因。中老年人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服用激素时,应注意血压、血糖、血钙和血钾的变化,因为激素有引起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和低血钾的副作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坐骨神经   人体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直径可达1厘米左右。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后,其总干和终支延伸在整个下肢背侧。总干位于臀大肌深面,经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下降至股骨背侧,分支至大腿背侧肌群。坐骨神经在腘窝分为内侧的胫神经和外侧的腓总神经。坐骨神经是股后群肌、小腿和足肌的运动神经,也是小腿和足的重要感觉神经。坐骨神经痛患者,往往在臀部和大腿后部有明显痛点。临床上作臀部肌肉注射应在坐骨大孔(梨状肌上、下孔)外上部进行,以防坐骨神经及其他血管神经受到损伤。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发病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他如脊柱结核、蛛网膜炎,椎内转移癌等。另外,骶骼关节炎以及骨盆腔内肿瘤压迫神经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就是在坐骨神经经过的部位(即腰、臀、大腿后面、小腿外侧和足部)出现疼痛。坐骨神经被牵拉时疼痛加剧,因此病人的患侧下肢常呈屈曲状态,以减轻疼痛。有时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使疼痛加重。坐骨神经痛可用B族维生素、舒筋活血的中药,以及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但是根本的办法还是治疗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发病。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它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径骨盆,从坐骨大孔穿出(得名为坐骨神经),经过臀部,然后沿大腿后例,小腿后例和前外侧止于足部肌肉。坐骨神经痛就是坐骨神经的通路上如腰部、臀部、大小腿、足等部位发生某些病理性改变的一种神经性疼痛并伴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坐骨神经痛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为常见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了腰骶神经根(坐骨神经的起始端)所致。其它则可能由脊椎结核、椎管肿瘤(原发或继发)、下腰部广泛性的椎骨骨质增生,蛛网膜炎等器质性改变所刺激腰骶脊髓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另外,患者受风寒潮湿侵袭,病毒感染或医源(臀部注射、手术)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以上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是在下腰骶部,由下腰部沿着坐骨神经走行区域及所行径的分支而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放射痛,痛得病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患肢痛得难以移动步子,每当抬腿时,坐骨神经被牵拉而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伴屈曲患肢以减轻疼痛,患者多有因定路、咳嗽、打喷嚏、大便时疼痛加重的经历,所以咳嗽、打喷等动作未曾出现,自身保护以减轻疼痛的条件反射意识已经形成.这表明病人给病痛折磨怕了。但是有一种坐骨神经干发炎引起的疼痛多在活动时加剧,夜间加重,可是咳嗽、打喷等增加腹内压的动作时,疼痛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其真正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它一旦疼痛发作起来,病人常主诉痛感好似烧灼样痛,刀割样痛。妇科门诊常常也遇到坐骨神经痛的病人,这类病人多伴是妊娠后期渐渐增大的胎儿压盆腔所致,以及妇科盆腔疾病,如子宫肿瘤压迫盆腔抵神经丛所致,另外,骶骼关节炎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关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①严重疼痛者应卧硬板床休息,以利于加速症状的缓解;②可以注射或口服一些B族维生素类药物,以便营养病损的坐骨神经;可服用一些舒筋活血、怯风镇痛的中药;④体疗、理疗、针炙、推拿按摩均有明显缓解症状的作用;⑤有条件的病人可用温泉水治疗。但是,就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本质而言,主要是治疗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原发病,如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则必须先治本,只要腰椎间盘突出症被治愈,坐骨神经痛的问题迎刃而解。 ’ 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最常见的病因是由坐骨神经邻近结构病变影响引起,如腰椎间盘脱出、椎管内肿瘤或脊柱本身的疾病等都可因压迫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以单侧为多,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疼痛多始于臀部或下腰部,沿大腿后面向下扩散,直到脚跟。疼痛时首先感到酸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在持续疼痛的基础上有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弯腰或活动下肢时加重。患者常取各种减痛的特殊姿势,以驰缓对坐骨神经的牵拉,如卧时喜向健康一侧,坐时以健康一侧的臀部着力,站时向健康一侧倾斜等。检查时患者抑卧,医生将患侧的膝关节伸直,再将下肢慢慢抬高到离床面30度~40度时,患肢后侧发生疼痛,这即为拉塞格氏征(直腿高举试验)阳性,是坐骨神经痛的特征性体征。患者的踝反射可以减退或消失,通常没有感觉障碍,但有时可见小腿及足背外侧的皮肤感觉下降。根据痛的部位、性质、坐骨神经压痛点和阳性拉塞格氏征等可以作出诊断。患者应注意寻找病因,如有明显的外伤史或全身情况很差或疼痛顽固不愈时,则应作脑脊液和作腰椎X线等检查。对患者应首先找出病因,对症治疗,包括采取卧硬板床休息,服止痛药、维生素B1、B12等,并配合治疗,针灸、坐骨神经干封闭,骶管内硬膜外封闭等措施。平时要注意患部保暖,适当活动,姿势不要固定过久,不要久坐久站,也可在家做按摩康复治疗。    人体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直径可达1厘米左右。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后,其总干和终支延伸在整个下肢背侧。总干位于臀大肌深面,经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下降至股骨背侧,分支至大腿背侧肌群。坐骨神经在腘窝分为内侧的胫神经和外侧的腓总神经。坐骨神经是股后群肌、小腿和足肌的运动神经,也是小腿和足的重要感觉神经。坐骨神经痛患者,往往在臀部和大腿后部有明显痛点。临床上作臀部肌肉注射应在坐骨大孔(梨状肌上、下孔)外上部进行,以防坐骨神经及其他血管神经受到损伤。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发病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他如脊柱结核、蛛网膜炎,椎内转移癌等。另外,骶骼关节炎以及骨盆腔内肿瘤压迫神经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就是在坐骨神经经过的部位(即腰、臀、大腿后面、小腿外侧和足部)出现疼痛。坐骨神经被牵拉时疼痛加剧,因此病人的患侧下肢常呈屈曲状态,以减轻疼痛。有时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使疼痛加重。坐骨神经痛可用B族维生素、舒筋活血的中药,以及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但是根本的办法还是治疗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发病。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它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径骨盆,从坐骨大孔穿出(得名为坐骨神经),经过臀部,然后沿大腿后例,小腿后例和前外侧止于足部肌肉。坐骨神经痛就是坐骨神经的通路上如腰部、臀部、大小腿、足等部位发生某些病理性改变的一种神经性疼痛并伴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坐骨神经痛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为常见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了腰骶神经根(坐骨神经的起始端)所致。其它则可能由脊椎结核、椎管肿瘤(原发或继发)、下腰部广泛性的椎骨骨质增生,蛛网膜炎等器质性改变所刺激腰骶脊髓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另外,患者受风寒潮湿侵袭,病毒感染或医源(臀部注射、手术)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以上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是在下腰骶部,由下腰部沿着坐骨神经走行区域及所行径的分支而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放射痛,痛得病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患肢痛得难以移动步子,每当抬腿时,坐骨神经被牵拉而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伴屈曲患肢以减轻疼痛,患者多有因定路、咳嗽、打喷嚏、大便时疼痛加重的经历,所以咳嗽、打喷等动作未曾出现,自身保护以减轻疼痛的条件反射意识已经形成.这表明病人给病痛折磨怕了。但是有一种坐骨神经干发炎引起的疼痛多在活动时加剧,夜间加重,可是咳嗽、打喷等增加腹内压的动作时,疼痛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其真正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它一旦疼痛发作起来,病人常主诉痛感好似烧灼样痛,刀割样痛。妇科门诊常常也遇到坐骨神经痛的病人,这类病人多伴是妊娠后期渐渐增大的胎儿压盆腔所致,以及妇科盆腔疾病,如子宫肿瘤压迫盆腔抵神经丛所致,另外,骶骼关节炎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关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①严重疼痛者应卧硬板床休息,以利于加速症状的缓解;②可以注射或口服一些B族维生素类药物,以便营养病损的坐骨神经;可服用一些舒筋活血、怯风镇痛的中药;④体疗、理疗、针炙、推拿按摩均有明显缓解症状的作用;⑤有条件的病人可用温泉水治疗。但是,就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本质而言,主要是治疗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原发病,如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则必须先治本,只要腰椎间盘突出症被治愈,坐骨神经痛的问题迎刃而解。 ’ 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最常见的病因是由坐骨神经邻近结构病变影响引起,如腰椎间盘脱出、椎管内肿瘤或脊柱本身的疾病等都可因压迫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以单侧为多,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疼痛多始于臀部或下腰部,沿大腿后面向下扩散,直到脚跟。疼痛时首先感到酸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在持续疼痛的基础上有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弯腰或活动下肢时加重。患者常取各种减痛的特殊姿势,以驰缓对坐骨神经的牵拉,如卧时喜向健康一侧,坐时以健康一侧的臀部着力,站时向健康一侧倾斜等。检查时患者抑卧,医生将患侧的膝关节伸直,再将下肢慢慢抬高到离床面30度~40度时,患肢后侧发生疼痛,这即为拉塞格氏征(直腿高举试验)阳性,是坐骨神经痛的特征性体征。患者的踝反射可以减退或消失,通常没有感觉障碍,但有时可见小腿及足背外侧的皮肤感觉下降。根据痛的部位、性质、坐骨神经压痛点和阳性拉塞格氏征等可以作出诊断。患者应注意寻找病因,如有明显的外伤史或全身情况很差或疼痛顽固不愈时,则应作脑脊液和作腰椎X线等检查。对患者应首先找出病因,对症治疗,包括采取卧硬板床休息,服止痛药、维生素B1、B12等,并配合治疗,针灸、坐骨神经干封闭,骶管内硬膜外封闭等措施。平时要注意患部保暖,适当活动,姿势不要固定过久,不要久坐久站,也可在家做按摩康复治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原因不明,临床比较少见。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其他病因有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病、腰椎结核、腰椎管狭窄等;干性可由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糖尿病等所致。 中医相关病症:痹证。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坐骨神经行径途中附近结构病变侵犯了坐骨神经而引起的。常见的有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妊娠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子宫和附件炎、臀部肌肉注射部位不恰当,把刺激性的药物注射至坐骨神经干而引起神经的化学性损伤。少数患者可因脊椎椎管内肿瘤,脊柱、骶骼关节、髋关节的外伤、结核、炎症、肿瘤而引起。以上叫做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另有少数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往往在受凉后或在潮湿的环境中久居而发病叫做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炎。 主要症状 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诊断 发病时患者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腰部僵直感,以后逐渐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 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有时有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患者喜卧向健侧,病侧下肢髋膝部微屈,重心移向健侧。日久大腿后方及小腿的肌肉松软无力,可导致轻度肌肉萎缩。 治疗 发生本病应上医院就诊以明确病因,积极治疗使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的原发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 对症治疗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双氯酚酸等。 辅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也可服用消炎痛等非处方止痛药。 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饮食调养 可常吃以下食物: 1、川断25克,杜促30克,与1条猪尾共煮,调味服用。 2、桑寄生15克与1个鸡蛋,煲熟服用。 3、老桑枝6克,与500克重的雌鸡共炖,饮汤食用。 注意事项 硬板床休息,可坚持做床上体操。 要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适当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 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过10磅(1磅=0.9072市斤)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举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为了避免牵拉坐骨神经,以减轻疼痛,患者常有一些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喜向健康一侧睡,病侧下肢的髋膝部微屈。坐下时以健康侧的臀部着力。站立时身体重心移在健康侧,弯腰拾物时,患肢膝部屈曲,时间一久便造成脊柱侧弯,大都弯向病变一侧。任何牵拉坐骨神经的试验都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沿着坐骨神经通路的各点:如腰椎旁、相当于环跳、委中穴处、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和脚底中央可有明显的压痛。除疼痛外,小腿外侧面和足背处有针刺、发麻等感觉,大腿后方及小腿的肌肉松软无力、日久有轻度的肌萎缩。 对继发性坐骨神经痛,首先必须查明病因,有否结核、外伤、肿瘤等病史,并去医院,全面地进行全身检查,妇女应作妇科检查。以找出原发病灶。X线摄片对查明病因有重要意义。少数病人必要时可考虑腰椎穿刺和造影检查。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治疗首先是去除病因,如消炎、手术切除肿瘤等。急性期应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时给予止痛和适量镇静剂。坐骨神经炎的早期可给消炎止痛剂,如炎痛喜康、消炎痛等。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短期应用。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患侧下肢保暖,配合针灸、理疗、体疗和按摩。坐骨神经炎在病初的5~10天内疼痛最剧,6~8周后减轻并逐渐恢复正常。 参考资料: 坐骨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坐骨神经痛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疾病都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通常我们所说的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发生的疼痛。坐骨神经分布区包括臀部、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其疼痛多在夜晚明显,可以是阵发性疼痛,也可以是持续性疼痛,疼痛多从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站立、咳嗽可使疼痛加剧。屈膝屈髋或向健侧侧卧休息后疼痛可以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 坐骨神经痛有几种?? 坐骨神经痛可分原发和继发两种。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由坐骨神经的炎症造成,以单侧发病为多见。主要发病原因为寒冷潮湿及扁桃腺炎、前列腺炎、牙龈炎、鼻窦炎等其他炎症病灶感染,有的同时伴发肌炎及肌纤维组织炎。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由于坐骨神经通路旁的邻近组织病变产生机械性压迫或粘连引起的。可单侧也可双侧发病;根据受压部位,可以出现全长放射性串痛,也可出现某一阶段的坐骨神经痛。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哪些?? 坐骨神经是由腰4~5神经和骶1~2神经的前支组成,由椎间孔发出后,走行于骨盆后侧,在梨状肌下部出骨盆而入臀部,在股骨大粗隆与坐骨结节之间,沿大腿后侧向下行,在?窝上角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容易受到损伤,在其分支以上的走行部位由于各种原因的刺激和压迫,均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常见的原因有坐骨神经炎、椎间神经炎、骶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椎滑脱、脊椎裂、腰椎结核、马尾神经瘤、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等。应当注意的是有些妇科疾病如子宫附件炎、子宫肌瘤、妊娠后期也会引起坐骨神经痛。臀部注射不当可引起坐骨神经损伤。 如何区分干性和根性坐骨神经痛?? 根据坐骨神经受累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疼痛症状,临床上分别称为干性坐骨神经痛和根性坐骨神经痛。 干性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干部(椎间孔以外的坐骨神经段)受到各种病变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疼痛,其特点为患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干呈放射性疼痛,尤以坐骨神经远端为多见,在臀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有压痛点,咳嗽等增加腹压动作时疼痛不明显。 根性坐骨神经痛是指腰骶神经根于椎管内部或外部遭受各种病变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疼痛,其特点为窜痛明显,疼痛以坐骨神经近端为主,腰脊椎旁有明显压痛点并沿坐骨神经全长向下肢放射,咳嗽等增加腹压动作可加重疼痛。 有坐骨神经痛的病人如何进行锻炼?? 有坐骨神经痛的病人常常因为害怕疼痛而减少活动,这样做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患者应遵循“力所能及,适量运动”的原则进行锻炼,尤其是患侧下肢的锻炼更为必要。慢走、慢跑、球类运动都可以进行,特制的体操更为有益。 卧位体操:患者仰卧位,交替屈腿,再轮流伸直两腿,接着向上交替抬腿。开始时,患侧下肢上抬角度可小于健侧下肢,持续锻炼后,患侧下肢可逐步增加抬高的角度。 坐位体操:患者坐于床沿或椅上,双腿垂地,足跟着地,足尖翘起,双手平放腿上。坐好后逐步向前弯腰,双手推向足部。初练时双手可能仅能达到小腿部,坚持锻炼后能够达到足背和足尖。 站立体操:患者双手叉腰站立,先轮流直腿向前抬起,接着尽量分开两腿站立,轮流弯曲膝关节,使身体呈弓形下蹲。此时可使没有屈曲膝关节的下肢受到牵引和拉伸。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它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关系? 坐骨神经是由第4、5腰神经和第1、2、3骶神经前支组成。从椎间孔出椎管后,走行于盆腔后侧,在梨状肌下部出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背外侧分布。坐骨神经痛通常是指由于某种原因的刺激和压迫导致沿坐骨神经走行及分布区的放射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窜痛,夜间尤为明显,疼痛部位多自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每遇咳嗽、打喷嚏等易使腹压升高的动作时,疼痛加剧。屈膝屈髋或向健侧侧卧休息后疼痛可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骨神经痛只是一个临床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很多,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为坐骨神经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以单侧者居多,可常和肌纤维炎同时发生。继发性为坐骨神经走行的邻近组织病变,产生机械性刺激、压迫或粘连所引起的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黄韧带肥厚、脊椎滑脱、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脊椎裂、腰椎结核、马尾神经瘤、梨状肌综合征、臀部注射药物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根据坐骨神经受刺激或压迫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根性及干性坐骨神经痛。根性坐骨神经痛,受累部位在根管或椎管内,患者常感腰骶部及腿部窜痛,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并沿坐骨神经走行向下肢放射,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使疼痛加剧,可产生相应的感觉障碍和反射改变。脑脊液检查有异常变化。干性坐骨神经痛,受累部位在椎间孔以外,以盆腔出口处最为多见。患者常感患肢沿坐骨神经的某一段呈放射性疼痛,多在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有压痛点,棘突旁无明显压痛,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疼痛不明显,脑脊液检查无异常变化。 坐骨神经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病因,而坐骨神经痛则只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主要症状,二者互为因果。所以,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坐骨神经痛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也有相当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被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将二者混淆起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坐骨神经痛 (sciatica) 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 [病因] 坐骨神经由腰5~骶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一、根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病员仰卧,先屈髋及膝成直角,再将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痉挛,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下肢伸进、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干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剧疼痛的因素,减痛姿势,牵引痛及压痛点等诊断不难但确定病因十分重要。 一、腰椎间盘突出: 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确诊。 二、马尾肿瘤: 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初常为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逐渐发展为双侧。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及鞍区感觉减退。腰椎穿刺有蛛网膜下腔梗阻及脑脊液蛋白定量明显增高,甚至出现Froin征(脑脊液黄色、放置后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确诊。 三、腰椎管狭窄症: 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腰骶椎X线摄片或CT可确诊。 四、腰骶神经根炎: 因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或劳损,受寒等因素发病。一般起病较急,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另外,还需考虑腰椎结核、椎体转移癌等。干性坐骨神经痛时,应注意有无受寒或感染史,以及骶髂关节、髋关节、盆腔和臀部的病变,必要时除行腰骶椎X线摄片外,还可行骶髂关节X线摄片,肛指、妇科检查以及盆腔脏器B超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治疗] 一、卧床休息: 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二、药物治疗: 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三、理疗: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粗大的神经。因起自腰椎从坐骨大孔穿出得名,向下贯穿于整个下肢而止于足部,主要支配大腿后侧、小腿及足部肌肉的感觉和反射功能。 坐骨神经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坐骨神经支配区域发生疼痛(腰部、臀部、腿部和足部等),并伴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病因及分类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发生炎性病变,或坐骨神经受到直接损伤(臀部注射、手术)。 2、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包括坐骨神经干炎和坐骨神经根炎。它的发生是因坐骨神经的支配区域,遭受了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压迫而引起。最常见的病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腰骶神经根(坐骨神经的起始端);另外,脊椎结核、椎管肿瘤、椎骨骨质增生,蛛网膜炎等病变刺激压迫也可引起。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表现为单侧发病。即先出现一侧腰部及臀部疼痛,然后疼痛向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及足外踝部扩散。 *疼痛发作时,如刀割样、针刺样或烧灼样。常常因弯腰、咳嗽、用力排便等动作而加重疼痛。 *疼痛可反复发作。卧床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可逐渐消失,但又可在做某一动作时复发。 *为减轻疼痛,患者被迫采取各种防御姿势,如:坐位时,取无痛侧臀部着椅,患侧臀部落空;卧位时,取无痛侧卧位,患侧髋关节微屈。 *多次反复发作后,少数患者可出现两侧坐骨神经痛,并出现大小便失禁及性生活障碍等。 治疗 主要应针对病因治疗,只要原发病得到改善,坐骨神经痛即可迎刃而解。如: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应卧硬板床休息3周,有利于较快地改善症状,同时可口服一些抗炎止痛药(阿司匹林、芬必得等),以减轻疼痛感。若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加重时,可考虑做椎间软骨切除术;椎管肿瘤的患者,应早期行手术,摘除肿瘤;椎管肿瘤的患者,应早期行手术,摘除肿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坐骨神经痛qq群:,大家需要沟通了解的可以加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坐骨神经痛在体内各种神经痛中居于首位,是常见病。但坐骨神经痛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发病年龄常在20~60岁,其中40岁左右最多见。20岁以前和60岁以后少见。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也就是说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缘的疼痛均称 之为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两者病因不同。 1.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也叫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因素。 2.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压迫或破坏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所见的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症状表现: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个别为双侧。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 一. 根性坐骨神经痛 在得病初期,其表现不典型,多为一侧腰痛,腰部酸胀、怕冷,部位较深。这种腰痛多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消失。以后腰痛逐渐加重,转化为持续性疼痛,活动后加剧。疼痛向患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伴有麻木或感觉异常。咳嗽、打喷嚏、大便可使疼痛加剧,多数病人描述这种疼痛为电流样的,由腰沿坐骨神经走行向远端放射。患者走路时身体向前向健侧倾斜,卧位时患腿屈膝屈髋,因为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大多数患者在下腰部患侧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当压迫此点时,疼痛常由局部向该侧下肢放射。有时在患侧臀中部有压痛,而臀以下的坐骨神经压痛不明显。这种患者颏胸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将其头被动前屈使下颏触及胸壁时,出现下肢疼痛或疼痛加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二. 干性坐骨神经痛 疼痛部位多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有时为烧灼样或刀割样,夜间和活动后加重,咳嗽、喷嚏等动作时疼痛无加重。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明显,而腰椎部位无压痛。这种病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将其患侧肢体保持膝关节伸直位抬起,在70度以内时即出现疼痛(正常人屈髋关节角度为90度)。 无论哪种类型的坐骨神经痛都可出现臀部和小腿肌肉松弛。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这些部位的肌萎缩,即患侧臀变小、小腿变细。可出现疼痛区的感觉异常,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个别病人还可出现患侧下肢皮肤发凉、干燥少汗或多汗。 【诊断依据】根据疼痛部位、性质、压痛部位、直腿抬高试验、感觉和跟腱反射减弱、加剧和减轻因素等特点,诊断不难。在诊断坐骨神经痛后一定要明确其病因,详细了解病前有无腰扭伤或紧张体力劳动,有无受寒、局部或全身感染,疼痛是急起的还是慢发的。另外还可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腰椎平片、脊髓造影、腰椎CT、 MRI,腰椎穿刺术。 【治疗方法】主要对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各种病因进行治疗,然而坐骨神经痛的疼痛难忍,还需对症治疗。只有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1.急性期不能睡软床,否则加重病情。 2. 主动要求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3. 明确病因者,应积极配合病因治疗。 4. 避免重体力劳动或风寒刺激,尤其是搬重物或弯腰检东西的动作应避免。 5. 随着人口的老化,骨质疏松和椎间盘变性病人逐渐增多。中老年人应注意平素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腰部肌肉力量。注意弯腰,抬重物时动作要轻、慢。一旦发生坐骨神经痛应积极查找病因。中老年人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服用激素时,应注意血压、血糖、血钙和血钾的变化,因为激素有引起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和低血钾的副作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中药疗法1、气虚血瘀,脉络阻滞一侧腰腿作痛,疼痛绵绵不已,明轻时重,下肢麻木,屈伸不利,痛点不利,痛点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多弦涩。[治法&益气活血,养血通络[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独活12克,桑寄生13克,川牛膝25克,当归13克,川芎25克,黄芪25克,鸡血藤35克,桂枝10克,乌蛇肉25克,乳香10克,投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2克,元胡12克,威灵仙35克,甘草4克。2、风寒湿邪,闭阻经络,下肢疼痛,活动或受凉后加重,呈持续性钝痛或伴阵发性加剧,加剧时疼痛可呈烧灼或刀害虫样,夜间尤甚,肌肉麻木不仁,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袪风胜湿,温经散寒[方药&小活络丹加减:川芎12克,草乌12克,桂枝13克,细辛305克,胆南星13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乌蛇肉13克,汉防已35克,怀牛膝16克,宣木瓜13克,赤芍13克,防风13克,全蝎7克。脾虚纳呆,苔白腻酌加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腰痛加川断、杜仲强腰固肾止痛。3、肝肾亏虚,寒湿侵袭一侧腰腿作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疼痛加剧,伴小腿麻木、发凉,畏寒喜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或沉细。[治法&温肾养肝,疏风散寒,祛湿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桑寄生35克,炒杜仲13克,独活13克,细辛3.5克,当归尾13克,赤芍13克,桂枝13克,乌蛇肉13克,生薏苡仁25克,制附子13克,怀牛膝13克,防风12克,熟地25克。疼痛较甚者酌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腰痛加川断、杜仲以强筋壮骨。(二)现代西医西药疗法(1)急性期:泼尼松10毫克,每日3次,服药7~10天后,疼痛逐渐缓解,逐渐减量停药。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天静脉滴注7—10天。(2)B族维生索:维生素B1100毫克,每日&次,肌肉注射。维生素B1毫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3)止痛剂:小剂量阿司匹林1.0克,每日3次;布洛芬200亳克,每日3次。(三)理疗(1)制中频电疗法:脉冲中频电,频率15~150赫兹,载频400赫兹,双向波形,调幅75%~100%,方波调制,连调加变调。放好电极后,电流强度达到细震颤为宜,连调、变调各15分钟,每日1次。(2)干扰电疗法:采用固定法,电流强度达到细震颤为宜,连调、变调各15分钟,每日1次。(3)紫外线疗法:分别照射腰骶部至臀皱襞、股后侧、小腿后侧三个部位,各为三级红斑量(6~10个生物量),每次递增2—4个生物量,待前次红斑消退后再照下一次,每个部位重复3~5次。(4)短波电疗法:电极置于腰骶部或患侧环跳穴与小腿承山穴,温热量,每次20一30分钟,每日1次。(5)超短波疗法:移动法,每平方厘米1-1.5瓦,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6)音频电疗法:电极分置于腰骶部与承山穴,电流为耐受量,每日1次。(7)间动电疗法:常取患肢痛点及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逐穴治疗,每次4个穴位,隔日交替,每日1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转载那么多有什么用?人家要的是含金量高的东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应本着药物治疗为主,理疗(如:针灸、按摩、推拿等)为辅的策略,患者除服用药物以外,日常生活中的保健保养也很重要,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患者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长期服用西药对身体可能产生较大副作用,如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应尽量酌减西药的使用,采用中药治疗如中国医科大学研制的中药华佗脉通,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另外,治愈后在日常生活中还需经常注意保健和保养,以免复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应本着药物治疗为主,理疗(如:针灸、按摩、推拿等)为辅的策略,患者除服用药物以外,日常生活中的保健保养也很重要,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患者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长期服用西药对身体可能产生较大副作用,如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应尽量酌减西药的使用,采用中药治疗如中国医科大学研制的中药华佗脉通,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另外,治愈后在日常生活中还需经常注意保健和保养,以免复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嘉兴新篁医院的曹寅华医生是治疗坐骨神经听、腰间盘突出、颈椎炎、腰椎炎、关节炎的专家,因为我也是坐骨神经痛的病人,对此病的痛苦深有体会,要新篁医院可以到嘉兴火车站坐103路车到医院门口,海盐的乘171路车到新篁镇,我本人手机号码,不明白的可以打电话给我,我不是曹医生的托,只是他的病人,希望我的出现能减轻你的痛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治疗坐骨神经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