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面苹果上有一层蜡蜡吃了对人有害吗?

拥有1个小站,订阅12个话题,关注97个小站
知道什么是神论吗?CCAV告诉你!!!!!!!这才是真&超理帝!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豆瓣QQ空间腾讯微博
Imahara_Lg
等等。。。你们有没有想过后面的...&
知道什么是神论吗?CCAV告诉你!!!!!!!这才是真&超理帝!分享到:&&&&&
等等。。。你们有没有想过后面的反应?!那Na跟锅里的水反应放出H2,然后H2再跟Cl反应....氯化氢..那炒菜的人就可以送医院了。
食品里有明矾,能吃吗?
kikilala-01 14:35:00
前一阵,加了明矾的&毒米线&让大家开始关注食品中的明矾。明矾为什么会被加入米线中,它在食品中起着什么作用?实际上,明矾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在某些食品中充当稳定剂、膨松剂,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只是若过量使用的话,明矾中金属元素铝会...&
食品里有明矾,能吃吗?
& 14:35:00
前一阵,加了明矾的&毒米线&让大家开始关注食品中的明矾。明矾为什么会被加入米线中,它在食品中起着什么作用?实际上,明矾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在某些食品中充当稳定剂、膨松剂,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只是若过量使用的话,明矾中金属元素铝会损害人体健康。
近日,济南有顾客称食用米粉后上吐下泻、浑身抽搐,疑似&米线中毒&。记者走访济南周边的米线作坊后发现,罪魁祸手乃是明矾,记者将随机购买的5份米线送检,均含大量明矾。
微博新鲜事微博截图。
其实,在更早一点的&&,健康站的辟谣文章中也提到了明矾。明矾到底是种什么东西,为何会添加到食物中?让我们通过此文来揭开明矾的面纱。
制作米线需要明矾来帮助吗
在&米线中毒&事件发生后,就有记者去到云南当场的米线市场进行调查,云南的米线生产者说&米线在制作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就能够达到防腐、好看的效果,加明矾根本没必要&,而且米线卖得很便宜,&如果还用添加剂的话,增加多余成本,没准要少赚钱&。正宗米线的制作工艺,我们先不去探讨,只是想知道,明矾为什么会被加进这些不合格的米线中?
矾是各类金属的硫酸盐水合结晶,明矾(KAl(SO4)2&12H2O)是含铝的无色立方晶体,是最常见的矾。在粉条、粉丝加工中明矾是作为老化增强剂而出现的。
粉条、粉丝是一种利用较大聚合度的直链淀粉糊化后老化形成具有良好弹性和韧性的、热不可逆的凝胶体的淀粉产品。原料不同,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也不同,从而影响到粉条、粉丝的品质。好的淀粉原料如豆类淀粉,较大聚合度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无需添加明矾就可以得到口感良好、弹性好,久煮不烂的产品。而像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薯类淀粉,就必须加入明矾,才能促使淀粉分子形成坚实的凝胶体。
因为没有更多的信息,我只能推测,黑心米粉很有可能就是商家大量选用了廉价的甘薯类淀粉替代大米作为原料,在没有良好的生产工艺情况下,选择大量添加明矾以得到想要的产品。
食品级的明矾,在很多食品中都有应用。不过,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规定食品级明矾可以用于很多食品,但并没有允许用于米线这类食品。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有关明矾的使用规定。
明矾作为合法添加剂,用处真不少
明矾是常用的复合膨松剂中的酸性剂,可用之处还不少呢。我们常见的在烘焙中不可缺少膨松剂泡打粉中就含有明矾,明矾与碳酸盐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使产品膨松、柔软或酥脆;同时控制反应速度,充分提高膨松剂的效能。另外,还能调整食品酸碱度。
而对于水产加工制品如海蜇,明矾又是不可缺少的脱水剂。明矾遇水后呈酸性,可使海蜇保持凝固状态,在具有一定的厚度同时增加海蜇的弹性。明矾在鱼糜制品即食用鱼皮等产品加工过程中也偶有添加,主要起着护色、抗氧化和凝固等作用。
除此之外,食品级别的明矾在布丁中作防凝固剂和增稠剂;在蔬菜罐头食品中,调控酸碱度;在酱瓜等泡菜中做防腐剂和脱水剂;在芝士中做凝结剂和增稠剂;在一些特定的酒中做着色剂或加速一些烈酒澄清。
明矾用作食品添加剂,自古有之
其实早在宋元时期,明矾就在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水果贮藏等食品加工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食品加工和制作技术成熟的标志之一。上文中提到的用做海产品的脱水剂、保色剂、防腐剂,就是宋元水产品加工技术的沿用。
当时的人们还喜欢用含明矾的水焯蔬菜,利用明矾的抗氧化性使蔬菜保鲜。用明矾水浸泡果子,利用明矾中的铝与果胶形成的果胶酸盐凝胶,防止细胞解体,使果子鲜脆。到了明清,人们开始将明矾作为一种肉类防腐剂使用。
合法的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也有危害
虽然明矾用作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但现代研究却发现明矾对人们健康存在危害,主要体现在金属元素铝在人体内的慢性积累。
明矾中的铝被人体吸收后很难排除体外,在人体蓄积,损害大脑及神经细胞,可能导致脑萎缩、痴呆等症状。近年来,很多研究指出铝与老年性痴呆有密切关系。蓄积在人体内的铝还可能引发贫血、骨质疏松等。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正式将铝列为食品污染物并要求严加控制,规定其每日摄入量为0-0.6毫克/千克体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则要求食品中铝的残留量不得超过100毫克/千克(干重),且将明矾的使用范围限定于油炸食品、水产品、豆制品、发酵粉等。
但一份2003年江苏地区面食中铝含量的调查显示,油条中铝的平均含量为495.6 毫克/千克,最大值达到1538.7 毫克/千克,平均超过现行标准5倍,最高达15倍。蒸制面食中平均铝含量为149 毫克/千克,最大值为930.7 毫克/千克,烘烤面食平均含量为86毫克/千克。而我国许多甘薯粉条、粉丝产品中铝的含量超过300毫克/千克(干样品)。虽然这是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施行前的调查,但由此也能看出,在我国,食品的铝污染还是非常严重的。
当然,随着大家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目前食品领域正在研究和开发替代明矾的安全、高效食品添加剂,也有很多研究尝试新的粉条、粉丝生产工艺。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些较好的取代方法,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证健康。
本文题图来自:。
更多有关&米线中毒&的讨论请请看果壳问答&&。
参考文献:&
[3](,&)&陶瑞霄,张海均,贾冬英.薯类粉条粉丝加工中明矾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粮食与饲料工业[J].
[4](,&,&)&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孙玉婷,林丹.食品添加剂之膨松剂简介. 化学教育
岑剑伟,李好来,杨贤庆. 海蜇中明矾(铝)质量分数4种测定方法的比较[J]. 南方水产, ):7-11
[8]潭景玉. 宋元时期食品中明矾的应用.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张加玲,刘桂英. 铝对人体的危害、铝的来源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临床医药实践,2005,1
高志胜,吴涛,蔡梅等.面食中铝污染的测定[J.]中国公共卫生,):84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
吃泡面要当心?
游识猷 15:18:11
听说泡面不能多吃,倒不是因为吃多了防腐剂人会变木乃伊,而是炸泡面的油里含有一种可怕的致癌物BHT。碗面更可怕,不仅碗的材质里含有BHT,而且碗壁上的蜡还会化在汤里,最后在胃壁里形成一层蜡膜!真的么?我可是泡面热爱者呀!
吃泡面要当心?
& 15:18:11
听说泡面不能多吃,倒不是因为吃多了防腐剂人会变木乃伊,而是炸泡面的油里含有一种可怕的致癌物BHT。碗面更可怕,不仅碗的材质里含有BHT,而且碗壁上的蜡还会化在汤里,最后在胃壁里形成一层蜡膜!真的么?我可是泡面热爱者呀!
又有吃泡面导致重疾的流言在网上流传了:据说泡面都经过油炸,而且油中往往添加了BHT(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剂)。BHT本身即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引起肝肿大、染色体异常以及降低繁殖率。
还有人说,更可怕的是碗装的泡面,因为碗的材质是聚苯乙烯,为防止加热后会变形,所以添加了BHT安定剂,但在你冲泡的过程中遇到高热,这些物质就会溶解出来。此外,方便面碗上附有一层蜡,由于我们肠胃无法消化蜡,它会附着在胃壁上,所以吃碗装方便面的时候最好用瓷碗来泡食。
1.吃泡面,得重病?
我的朋友、同学、小姨子吃了泡面后发生了恐怖的事情&&这种传言可统称为&麦兜妈妈推理法&:从前有个小孩不爱学习,有一天,他死咗!先不论这种语焉不详的流言真实度有几何,即使这些重病事例全部千真万确,也未必代表是吃泡面造成了那些疾病。甲乙两件事先后发生,并不能证明必然是甲导致了乙。泡面的发明人安藤百福(Momofuku Ando)多年来几乎每日都吃泡面,直到他逝世前几天也照吃不误[1]。安藤百福享年97岁,莫非我们也要把他长寿的原因归于泡面?
2.BHT究竟是何物?
泡面都经过油炸,而且油中往往添加了BHT(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剂)。BHT本身即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引起肝肿大、染色体异常以及降低繁殖率。&&更可怕的是碗装的泡面,因为碗的材质是聚苯乙烯,为防止加热后会变形,所以添加了BHT安定剂,但在你冲泡的过程中遇到高热,这些物质就会溶解出来。&&相关网贴
怎么BHT一会儿能防止食物酸化,一会儿又能防止聚苯乙烯加热后变形呢?BHT究竟是何物?
BHT,全名2,6-二叔丁基对甲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实际上是一种能与自由基反应的抗氧化剂。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而氧化产物不仅影响油的口味,而且,往往在&坏&到能被口味感知之前,已经有了相当含量的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氧化产物。因此,不加抗氧化剂会给食用者带来健康风险。
当BHT与油脂同时存在时,氧气会优先氧化BHT,客观上起到防止油脂氧化变质的作用。因此,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中常添加BHT,此外,BHT在化妆品业、制药业、化工业中也都有广泛应用。
BHT的致癌性至今仍有争议,证明BHT增加罹癌几率与降低罹癌几率的研究都有。[2] 此外,由于证据显示BHT有抑制病毒与细菌的作用,有研究者正实验用BHT治疗疱疹与艾滋病。[3]
1999年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把BHT的每日容许摄入量定在0.3 mg/kg体重。根据中国1992年提交的数据,中国人均摄入BHT大约在0.016 mg/kg体重,约为容许摄入量的二十分之一。 [4]截止目前,BHT依然属于FDA批准的正规食品添加剂。[5]加拿大也将其列为食品添加剂中的抗氧化剂。[6] 在没有更多科学证据证明BHT的安全性有疑虑之前,没有为之过分担忧的必要。
3.碗面的蜡会在胃里形成一层蜡膜?
至少10年前的网络上已经在流传这个谣言,也算是谣言中的老资格了。然而,碗面的碗所用的材质一般是聚苯乙烯(Styrofoam),这种材质本身已经足够耐热防水,何况在高温下融化的蜡很可能会影响泡面的口感。权衡利弊,没有碗面厂家愿意在碗面的碗内加一层蜡。
退一步,即使真的存在蜡,大部分食用者也不会因为吃下蜡而带来健康问题。其实,有些糖果外就会包裹一层棕榈蜡(carnauba)。除了婴儿或者消化系统有严重问题的人,大部分健康的成年人摄入蜡后并没有任何不良后果,当然也不存在&蜡附在消化系统内&这种情形。 吃下去的蜡很快会随着其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7]
参考资料:
[1]&Momofuku Ando:&
[2]&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3]&BHA and BHT:&
[4]&EVALUATION OF NATIONAL INTAKE ASSESSMENTS OF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5]&Food Additive:
[6]&Food additives permitted for use in Canada:&
[7]&snopes-noodles:&
喝奶不如去吃菜,牛奶越喝越缺钙?
少个螺丝 19:40:20
补钙与其喝牛奶不如吃蔬菜?牛奶越喝越缺钙吗?实际上牛奶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钙源,既有较高的含钙量,其中的钙质又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喝牛奶或者吃乳制品不但不会缺钙,反而有助于增加骨重量,预防骨质疏松。
喝奶不如去吃菜,牛奶越喝越缺钙?
& 19:40:20
补钙与其喝牛奶不如吃蔬菜?牛奶越喝越缺钙吗?实际上牛奶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钙源,既有较高的含钙量,其中的钙质又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喝牛奶或者吃乳制品不但不会缺钙,反而有助于增加骨重量,预防骨质疏松。
流言:&一篇名为《牛奶的巨大危害!建议彻底禁食&牛奶、肉、鱼、蛋&》的文章中提到,1、牛奶含钙并不高,许多蔬菜的钙含量远高于牛奶。2、喝牛奶反而会缺钙,因为会使人体血液变酸,从而导致钙流失,最终容易骨折,骨质疏松。
真相:&先来说一下补钙。补钙,主要指的是补骨钙,人体中有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另外的1%则参与人体的各种生化反应。但是,并不是所有吃到肚子里的钙都能轻易地补到骨头上。首先,人体摄入的钙首先要能被吸收,其次,这部分被吸收的钙还要真正能被用来&补&到骨头上,而不是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因而,补钙的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摄入量、吸收率、生物利用率。
钙含量高不一定能补钙
单纯看含钙量,100克牛奶含钙110毫克左右,在各种食物中的确不能算是最高,一些海藻,干的小鱼小虾,芝麻等的钙含量都比牛奶要高。但是要知道,首先牛奶中有90%都是水,如果把这部分水去掉,其钙含量可以提高接近10倍,也因此一些奶制品的钙含量会大大提高,比如100克的埃门塔尔奶酪含钙量高达1000毫克。其次,牛奶中的钙的吸收率达到32%以上。因为牛奶中三分之一的钙是以游离态存在的,直接就可以被吸收,另外三分之二的钙结合在酪蛋白上,这部分钙会随着酪蛋白的消化而被释放出来,也很容易被吸收。最后,牛奶中的钙的生物利用率也特别高。当同时吸收钙和磷的比例在0.5到3之间的时候,钙被保留在骨头上的效率最高。而牛奶中钙和磷的比例在1.3。可以看出,牛奶的确是人类膳食中不可多得的优良钙源。
至于蔬菜,首先并没有多少蔬菜的含钙量高于牛奶。其次,由于大多数蔬菜中都含有草酸,而草酸会降低包括钙在内的许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使得蔬菜中的钙的吸收率较牛奶要低得多,比如菠菜中钙的吸收率只是牛奶中钙的六分之一。蔬菜中唯一的一朵奇葩,就是卷心菜。卷心菜中的钙的吸收率和牛奶一样高,但是其中的钙含量仅仅为每百克30毫克。也就是说,如果你执意要通过吃卷心菜来补钙,别人早晨只需要喝300毫升牛奶(有点多,好歹还是能喝下去)或者吃30克奶酪就能摄入300毫克的钙,而你得吃一公斤的卷心菜!
喝牛奶导致钙流失?
流言中提到,一旦喝牛奶或者吃肉食就可能会导致体液变酸,然后骨钙就会被释放出来中和酸性。这样的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首先,所谓的食物的酸碱性会影响到体液的酸碱性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引起体液变酸的主要&元凶&是氢离子。人体中氢离子的来源主要是糖类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的碳酸氢根和氢离子,这称为呼吸性酸。次要来源则是含硫和磷的一些化合物以及代谢产生的有机酸(比如乳酸),这些称为代谢性酸。呼吸性酸的量远大于代谢性酸的量。健康情况下的机体有一套完整的机制可以将体液维持在一个正常的酸碱范围内。这套机制主要包括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以及肺和肾脏的调节作用。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钠缓冲溶液(NaHCO3 / H2CO3)。肺可以通过改变呼吸的频率来改变带走的二氧化碳的量以调节血液中碳酸的浓度,而肾可以通过改变对碳酸氢钠的重吸收作用来调节其浓度,从而最终使血液pH值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血液中还存在其他的缓冲系统,但都不会需要钙离子的参与。血液中的钙离子主要是参与一些神经组织的活动。由此可见,体液有其自身的酸碱调节机制,一个健康的人不会因为摄入的正常食物导致体液酸碱失衡,更不会导致分解骨钙。
其次,人体骨骼总量是增长还是减少,取决于造骨细胞和蚀骨细胞的共同作用。通常从出生到青少年阶段,造骨细胞起主导作用,其合成骨骼的速度大于蚀骨细胞分解骨骼的速度,因而人体骨骼会变粗变致密。到三四十岁左右人体骨骼重量达到巅峰,之后蚀骨细胞对骨骼的侵蚀速度快于造骨细胞合成骨骼的速度,人体在慢慢地流失骨质(女性在更年期之后由于荷尔蒙的原因,骨质流失速度比男性更快),最终导致骨质疏松。与流言中提到的所谓摄入高蛋白含量的酸性食物会导致骨质流失相反,有大量研究表明,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论是动物性蛋白还是植物性蛋白,不仅不会导致骨钙流失骨质疏松,反而有助于骨骼健康。因为摄入的蛋白质会刺激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生成,从而刺激骨骼形成,增加骨重量。
此外,骨骼作为钙质的&仓库&,对于维持血液中钙的浓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当通过饮食摄取的钙质不足以维持血钙浓度的时候,蚀骨细胞则会分解骨骼释放钙离子以维持血钙浓度。因此,保证日常饮食能摄取足够的钙质,一方面可以在青少年时期&深挖坑,广积粮&,储存足够的骨质以应付未来的骨质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中年以后尽量维持血钙浓度从而减缓骨质流失的速度。
至于流言中作为&证据&提到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奶量和骨质疏松情况的对比,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有可比性,因为不同地区的人的生活习惯和环境都很不同,很难直接确定饮奶量和骨质疏松情况之间的关系。就拿经常提到的亚洲人喝奶少却少见骨折和骨质疏松为例。首先很多亚洲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因而对于骨质疏松情况的检出和统计的数据不一定准确。而在医疗条件相对发达的香港和新加坡,腿骨骨折数量仅仅略低于美国。其次,与北欧人种相比,东亚和东南亚人种的体型也相对较小,较小的体型相对更不容易骨折。
相反,对于同一地区或同一人种的研究则表明,饮用牛奶和奶制品可以显著提高青春期人体的骨骼增长,对维持骨骼总量也有用处。比如一项持续12个月的对48名11岁白人女孩的研究表明,每天通过乳品摄入1200毫克钙的女孩的骨密度的增加量比对照组(日常饮食)有显著的提高,而且增加乳品摄入与体重增加和体脂肪含量没有联系。&一项对北京地区649名12到14岁女孩的调查研究也显示乳品摄入有益于增加骨重量。&而另一项持续3年的对200名55到59岁的绝经后中国妇女的研究显示摄入高钙奶粉有利于预防骨质流失。
结论:谣言破解。&牛奶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钙源,既有较高的含钙量,其中的钙质又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和流言所说的相反,喝牛奶或者吃乳制品不但不会缺钙,反而有助于增加骨重量,预防骨质疏松。
警示:&大肠杆菌&正流行,生吃蔬菜有风险
甘吉利娜 15:16:25
近日,德国发生的与&大肠杆菌&、&毒黄瓜&有关的肠道感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短短半个月就夺去了14人的生命。普普通通的大肠杆菌竟会这么厉害?小小的黄瓜生吃竟有如此严重后果?当蔬菜遇上大肠杆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警示:&大肠杆菌&正流行,生吃蔬菜有风险
& 15:16:25
近日,德国发生的与&大肠杆菌&、&毒黄瓜&有关的肠道感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短短半个月就夺去了14人的生命。普普通通的大肠杆菌竟会这么厉害?小小的黄瓜生吃竟有如此严重后果?当蔬菜遇上大肠杆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5月15日,德国下萨克森州一位83岁老妇发生严重的肠出血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7日后,她在医院死去。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严重的疫情就此拉开序幕。短短几天时间,德国上下1000多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出血、腹水和肾功能衰竭症状。截止5月31日,已经有14人死在病魔手中,他们被确诊为某种大肠杆菌感染。
德国汉堡医学实验室通过细菌培养实验,在排除了土豆和莴苣之后,宣布西班牙进口黄瓜为罪魁祸首。不过很快,他们又发现这种黄瓜上虽然携带有大肠杆菌,但并不是引起德国本次疫情的那一种,还了西班牙黄瓜的清白。(西班牙政府昨天表示,正在考虑起诉德国汉堡市政府,后者的这次轻率举动使西班牙蔬菜出口遭到重创。)所以罪魁祸首到底是谁,仍然成谜。
作为远在地球另外一边的中国人,面对细菌凶猛、黄瓜逆转的跌宕情节,我们不禁要问:大肠杆菌怎么突然变得来势汹汹?有什么严重的状况发生?我们要怎么办?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才是&真凶&
不管下一个被&封杀&的蔬菜会是&谁&,幕后&真凶&都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经过医生和微生物学家的鉴定,这些患者被确诊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也称为EHEC感染。
大肠杆菌种类繁多,它们并不都是&坏&的,其中绝大多数在维持人体正常菌群的协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绝对&来者不善&。根据欧盟的相关数据,2009年欧盟共报告EHEC感染3573例,其中大约一半是O157:H7血清型感染[1]。患者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水,以及与动物接触感染病菌,产生急性肠胃炎,常常伴有呕吐,有时有轻度发热。
而这次引发疫情的却是EHEC的另一个亚型&&O104:H4血清型,这种大肠杆菌导致的发病和死亡已有过报道,病人在感染后首先出现的症状以发烧、腹痛、呕吐为主,随后可出现至肾功能损害(尿血乃至酱油样小便)或神经系统症状。
&超级细菌&又来了?
更为可怕的是,在这次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中,抗生素不但没有起到抑制作用,反而在一些治疗中显示出较高的死亡率。 这让人不寒而栗,去年在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已经够让人闹心的了,难道一种新的&超级细菌&又随之到来了吗?
还好,事实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大概有200多种不同的大肠杆菌会产生名为&志贺毒素&的有毒物质,其中有100多种可能导致胃肠炎。正因为如此,在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风险评估报告中也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这就是说,当人体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时,身体发生的不良反应并不是由它引起的,而是由它所释放的志贺毒素引起。因此,即使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已经被杀死,也无法逆转志贺毒素对人体的伤害。这应该就是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原因。
蔬菜生食更健康?别忘危险
在这次由大肠杆菌引发的疫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莫过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根据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报告:自4月25日起到5月27日,短短1个月时间内,德国共上报了276例HUS患者,而正常情况下,德国每个月最多只有60个左右这样的病例。[2]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普遍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发烧、血小板减少、少尿、无尿甚至肾衰竭等等各种症状会先后发生、折磨患者幼小的身体。但是,在德国5月26日上报的214例HUS患者中,近9成为18岁以上的成人,近7成是女性。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最先死亡的两位患者都为女性,一名80多岁,另一名20多岁。
为什么这么多成年女性会被大肠杆菌击倒,答案可能不仅在于有没有&洗净&,也在于&生吃&。一些新闻报道里称&这与喜爱吃生土豆、黄瓜和蔬菜沙拉有显著的关联&[4]&&由于这些患者都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为获得更好的营养价值,他们习惯于生吃蔬菜。
为此,疫情重灾区汉堡市已经明确要求当地民众不要再生食黄瓜、西红柿和生菜等蔬菜。毕竟,致病蔬果至今还没有找到。
谨防肠道感染,熟食最保险
尽管我们为德国正在发生的疫病感到难过,身在中国我们并不需要感到恐慌。研究机构已经证实,此病不会像SARS、禽流感一样通过空气传播,只要不去高危地区,不接触受污染的食物、水和患者就没有事情。目前欧洲多国发现的患者都是因为曾去过德国北部。
也有人问,大肠杆菌对黄瓜的污染只会在表面,那么,削了皮生吃黄瓜行吗?这也被专家否定了,因为如果黄瓜皮已被污染,削皮的过程也有可能污染瓜肉,所以并不保险。
中国传统的蒸、煮、烧的烹饪方法,其实在杀灭原材料的细菌方面非常有效
其实,用高温杀灭大肠杆菌是非常有效、也是很容易的方法,即使是被污染的&毒蔬菜&,经过高温烹饪之后,也不会再有危险,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告诫大家不要吃生蔬菜的主要原因。
所以,各位亲爱的同胞,特别是女性同胞,近期最好把黄瓜、番茄、土豆等炖熟了再吃,少吃生的蔬菜。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任副教授范志红也在微博上专门告诫大家:夏天到了,肠道感染越来越多。建议对胃肠感染比较敏感的人,在生吃黄瓜、番茄、小萝卜、甜瓜之类脆口果蔬之前,表面先用沸水烫一下,凉拌圆白菜、莴笋、甜椒等蔬菜之前,可以放沸水里捞一下,时间短些,保持脆爽口感即可。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饭前便后要洗手&,长大以后也知道,&生吃瓜果要洗净&,食物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对应对疫情有效,也会让人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塑化剂到底有多可怕?
白鸟 15:53:38
塑化剂事件发生以来,不仅台湾民众十分担心,中国大陆地区的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目前,卫生部已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而我们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塑化剂DEHP究竟有多大毒性,对我们的健康究竟...&
塑化剂到底有多可怕?
& 15:53:38
塑化剂事件发生以来,不仅台湾民众十分担心,中国大陆地区的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目前,卫生部已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而我们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塑化剂DEHP究竟有多大毒性,对我们的健康究竟有哪些潜在危害。
相信大家已经对DEHP这个缩写不陌生了,它的学名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又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酞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6H4(CO2C8H17)2,为邻苯二甲酸与2-乙基己醇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动物实验发现,DEHP的急性毒性并不大,给大鼠腹腔注射2至7克DEHP才会致死,这个量大约与每天炒菜的盐量相当,是一个比较大的剂量。也正是因为小剂量DEHP很难引起急性毒性效应,台湾的黑心生产商才敢于用它来代替棕榈油,掺杂在食品添加剂中。
但DEHP还存在很多潜在的慢性毒性。在已发表的关于DEHP的毒性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主要是啮齿动物)、体外细胞实验或回顾人体暴露水平的调查方法,证明DEHP有类雌激素效应、肝毒性、肾毒性、可能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障碍、可能致癌。
所以,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多年摄入非法添加剂的岛内民众才会怀疑,以往被归咎于现代生活的一些多发病会不会也和DEHP有关:比如心脏病、癌症、不孕症、畸胎、男童女性化、女童性早熟&
二噁英事件回顾
DEHP真的如此可怕吗?我们先来回顾一个十二年前的事件。
1999年,比利时养鸡业先后出现母鸡产蛋率低,肉鸡染病的现象,经调查发现是地处荷兰的饲料供货商误将含二噁英的脂肪添加在了鸡饲料中,使得饲料中二噁英含量超标200倍。二噁英极易蓄积在脂肪组织中,经污染饲料喂养的鸡肉中二噁英含量更超标1000倍以上,而这些鸡肉已被销往德、法、荷兰等多个国家,上了全欧洲人的餐桌。
二噁英是毒性极强的持久性污染物,其急性毒性在氰化钾的千倍以上,而极低量的慢性暴露也有明显的致癌性和类激素效应,并且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排泄出去。
这次事件在欧洲引起了极大恐慌,比利时农业部长与卫生部长双双引咎辞职,全国的蛋禽及其加工制品统一销毁,全境屠宰场暂停工作。四个月间,全球各国封杀了所有比利时出口的肉禽蛋奶制品。
最终,这次事件以比利时时任中左政府集体辞职收场。
但当这次污染事故引发的民众恐慌逐渐平息之后,有科研人员根据当时饲料中二噁英的含量、以及它在生物体内的蓄积能力,估算出如果持续摄入当时的有毒禽蛋制品,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危害。结论是:如果一个人想要通过吃被二噁英污染的鸡肉而诱发癌症,他需要每天吃半只鸡,不间断的吃50年。
比利时二噁英事件与此次塑化起云剂事件有几个不同点:第一,比利时事件是误添加,而起云剂中的DEHP是有意为之;第二,二噁英是剧毒物质,具有明显的致癌和类激素效应,且很容易在人体内蓄积,而DEHP是低毒物质,有类激素效应,可能有潜在致癌效应,进入人体后较容易排出体外;第三,饲料中的二噁英含量尽管超标200倍,因为二噁英标准限值极低,其中的二噁英含量仍是极低,而起云剂中DEHP的含量最高可达起云剂质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添加到食品中以后也不可小觑。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这次塑化剂事件比之十二年前的二噁英孰轻孰重,事实上,任何一个非法添加物引发公众危害的事件发生后,都应该通过计算人群的摄入剂量和污染物的毒性水平来具体评估毒性风险,而非简单的评论投加的东西是否有毒。
关于DEHP的动物实验
以目前媒体公布的资料中,DEHP浓度最大的&动力运动饮品柠檬味&为例,与怀疑DEHP致癌、致畸的论文中的剂量做个对比。该饮料检测出的DEHP浓度是34.1ppm,就是34.1毫克/千克。而对孕期母鼠摄入DEHP后生产出的小鼠的生殖发育毒性的研究[1]中,仔鼠出现了明显的精子数降低、精子活性下降,但母鼠吃的饲料中DEHP的剂量是125-1000毫克/千克,远高于台湾民众的摄入剂量。并且,小鼠是以添加了DEHP的饲料为唯一食物的,而人并非如此。
同样,在对心血管系统的研究中发现,通过饮用水给小鼠投加DEHP时,心脏、肝脏、肾脏的脏器系数出现变化的DEHP的浓度是500-2000毫克/千克[2]。对小鼠染色体产生伤害的剂量则是毫克/千克[3],而且,这种对染色体的伤害未必会最终发展成肿瘤。
此外,啮齿动物与人类代谢DEHP的路径略有差异,成年人比小老鼠更容易将通过食物摄入的DEHP排出体外,因此,喝下一瓶这样的饮料,在短时间之内也不一定会出现上面论文中提到的那些有害影响。
事实上,毒理学实验用于人体风险评估时一直存在这个难点&&如何将动物实验的数据结果转换成适合人类的数值。由于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人体实验,所以只有回顾性的人群调查是一种更可靠的结果。但这种调查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因此比之动物实验,相关的文献较少。
孕妇和儿童应远离DEHP
对DEHP的研究中,需要特别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这样一篇针对孕期母亲体内DEHP浓度和产后婴儿体征的调查[4]。调查发现,如果这位母亲生的是男婴,母体中DEHP的浓度数值和婴儿的阴茎粗细、肛殖距(这两项指标一般被用于评价男性化体征。)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就是说,孕期母体中DEHP及其代谢产物较高的人,她所生男婴的阴茎可能会细一点,肛门和生殖器之间的间距可能会短一些。但研究者认为,具体到某个人,这些数值并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种相关性,未必代表具有因果性。
这个结果主要是提示大家,孕妇摄入DEHP是有风险的,需要注意避免接触。另外,考虑到在儿童体内DEHP的代谢不如成人迅速,可以说DEHP对儿童具有一定威胁。除此以外,并没有太多证据证明成年人接触低剂量DEHP会有心血管损害、肝肾毒性、以及肿瘤方面的风险。
对于这次事件,我们需要呼吁政府惩治黑心生产商的不义行为、加强食品加工的监管,也需要耐心等待相关部门做出回顾研究,评估民众的摄入剂量,而不是一味感到恐慌,做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猜测。
参考文献:
[1] 孕期及哺乳期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经口染毒对雄性仔鼠生殖发育的影响. 李丽萍, 刘秀芳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0, vol27, No.2.
[2]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对小鼠各器官损伤的实验研究. 张文红, 历曙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No.4.
[3]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致畸致突变实验研究. 王蕊, 李厚勇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02, No.2.
[4] Environmental phthalate exposure in relation to reproductive outcomes and other health endpoints in humans. Shanna H. Swa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碗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