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痛风如何治疗去跟吗

《痛風治療與中醫調養》部份章節
第一部& 痛風的診斷和治療
一.&&&&&&&
1.1 痛風所屬的疾病範疇
什麼是痛風?
痛風最早被認識是因為關節疼痛,因此早期定義指的是一種關節炎。
痛風在名詞上有兩層意義:一是痛風痛起來像一陣風,來去匆匆;另一層意思是痛風發作時,哪怕風吹過都會感覺到疼痛。
痛風這種關節炎的發病機制與尿酸及其尿酸鹽沉積等有關。
譬如:在一杯水中放了少量的鹽,鹽會完全溶解于水中;如果放了太多的鹽,鹽是無法完全溶解于水中,就會有結晶形成。同樣,少量的尿酸溶解在血中,是可以完全溶解於血中,過多的尿酸也會形成結晶,這些結晶會沉積在身體各個部位,會引起疼痛。
結晶體沉積在腎可併發尿酸性腎結石;長期高尿酸本身就可以造成腎損害,稱為高尿酸血症性腎病,其發展結果可能造成腎功能損害甚至發展成尿毒症;結晶沉積物在關節、骨骼、軟組織,稱為痛風石,可在此基礎上併發感染等。
目前通常將痛風作如下完整定義: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障礙所導致的一組異質性疾病,其臨床特點是高尿酸血症、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沉積,特徵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間質性腎炎和腎尿酸性結石形成。因此,現在十分明確痛風首先是一關節病變,但最嚴重的問題並非僅僅是關節疼痛,而是其包括腎臟損害在內的嚴重的併發症以及合併疾病。
什麽是尿酸?
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產物,嘌呤是核酸的氧化分解的代謝產物,而核酸是細胞核內構成遺傳基因的物質。
人體尿酸有兩個來源:
外源性:人每天需要進食,包括許多蛋白質成分,這些富含核苷酸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產生的尿酸,為外源性尿酸,占人體尿酸的百分之二十。
內源性: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從體內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在分解代謝而生成的尿酸,為內源性尿酸,占人體尿酸百分之八十。
因此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發生中內源性代謝紊亂較外源性因素更為主要。
正常情況下,尿酸溶解於血液之中,人體內經常蓄積有一定量的尿酸,這種蓄積於體內尿酸的總量即為平時所說的尿酸池。
成年男性體內尿酸池平均為1200mg左右,每天平均產生750mg,排出500~1000mg,三分之二通過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三分之一在結腸中尿酸被細菌降解成氨和二氧化碳通過糞便排出體外。
女性尿酸池水平較低。
正常情況下,體內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基本平衡,因此尿酸水平保持恒定。如果尿酸的生成多了,或排泄少了,這種平衡被打破,則體內尿酸就會升高。
影響腎臟排泄尿酸的因素有:尿pH值、腎小管中的液體流速及腎血流量。
少部分尿酸可被破壞,主要是分泌入腸道的尿酸被細菌分解為尿囊素和二氧化碳。在痛風患者並未發現尿酸分解減低,實際上在高尿酸血症時,特別是發生腎功能衰竭後,進入腸腔分解的尿酸只會增加,成為機體的重要二線防禦,因此,嘌呤合成代謝增高,以及尿酸排泄減少是痛風患者尿酸值增高的重要原因。
尿酸排泄示意圖
什麽是高尿酸血症?
由於各種原因,包括遺傳原因,體內尿酸產生過多或者排泄不及,則體內尿酸瀦留過多,就會引起體內的尿酸水平升高。
體內有一定的尿酸是正常的,正常情況下,尿酸水平,男性最高值為420&mol/L,女性最高值為360&mol/L。關於尿酸具體高到多少水平為高尿酸血症,學術界長期以來都有不同的主張,早期認為,如果尿酸超出390&mol/L即診為高尿酸血症【劉平.高尿酸血症腎病.見王海燕主編.腎臟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2月第2版:967~980】。也有認為:男的尿酸超過380&mol/L,女的尿酸超過300&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Puddu
PE,Lanti M,Menotti
A,et al.Serum Uric Acid for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in the Gubbio
Population Study[J].Acta
Cardiol.2001,56(3):243~251】
近年多根據《原發性痛風診治指南》【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原發性痛風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04,8(3):178~181】及《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合併心血管病治療建議中國專家共識》,並參考歐洲共識:男性尿酸水 平大於416.5
&mol/L,女性大於357 &mol/L時為高尿酸血症。
兒童的尿酸正常參考值更低一些,為180~300&mol/L。【楊乃榮,林鵬.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的診斷.
見:苗志敏主編.痛風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95】
鏈接:尿酸的正常數值為何如此混亂
為何不同的書本尿酸的正常值不同,有的單位也不同?爲什麽尿酸的數據常常不是整數?
其實尿酸的單位,過去一般都是用mg/dl來表示,但目前國際社會已普遍採用通用單位&mol/L來表示尿酸數值。由於時代、地域的不同以及作者的習慣不同,使用的尿酸單位也有不同,有時看到mg/dl,有時看到&mol/L,有的又看到mmol/L單位,如:對於高尿酸血症的定義中,有的書寫尿酸高於7mg/dL為高尿酸血症,有的寫416.5
&mol/L,有的寫420&mol/L,有的又寫0.42mmol/L,使人頗感混淆,以為是不同的意義,其實四個數據基本一致,只是採用的單位不同而已。其不同的單位之間換算如下:
mg/dl&59.5 = &mol/L;&mol/L&1000=mmol/L
由於早期尿酸單位用的是mg/dl,後來改用國際單位&mol/L。如早期確定的高尿酸血症的數據為7mg/dl,為整數比較好記,而換算成&mol/L後則變成國際單位後就變成416.5&mol/L;而420&mol/L是416.5&mol/L的約數;一些作者可能是為了讀者閱讀與記憶方便,選用了420&mol/L整數。且在臨床實踐中對於尿酸數值來說420&mol/L與416.5&mol/L的差別並無顯著性意義,所以為了記憶的方便,筆者也習慣採用整數為單位。
另外,不同單位由於檢測機器不同,不同單位的尿酸正常範圍參考值也有不同。
尿酸高就一定發生痛風嗎?
尿酸升高是痛風發生的基礎,尿酸升高,其痛風發作的風險增加;尿酸高不一定發生痛風,痛風發作時尿酸未必高。痛風的發作時通常與體內的尿酸水平急劇波動有關。
長期高尿酸血症會造成腎損害,這就是為什麼臨床經常見到從來沒有痛風發作的患者,進行檢查時發現腎功能損害,經檢查發現為高尿酸所導致。因此對於高尿酸血症患者來說,千萬不要以是否有關節疼痛作為判斷和治療痛風的唯一依據。
痛風患者應該找誰就診?
痛風患者往往因關節疼痛,通常去外科、骨科,而最多的還是去看內科。痛風的表現首先是從關節炎開始,屬於風濕性疾病範疇;從發病的機理來看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痛風的主要並發症是腎臟病,通常腎臟病科的大夫對痛風應是相當熟悉的,因此痛風患者最好應該去風濕免疫科或腎病科就診可能更合理些。中醫對痛風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患者也可就診於有腎科以及風濕免疫病科背景的中醫。如果並發有痛風關節畸形者,則可就診骨科。
1.2痛風的四個分期
痛風的分期:痛風一般分為無症狀性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發作期、間歇期及慢性期。
無症狀性高尿酸血症
一般來說,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的前奏。這階段患者可能僅有尿酸持續或波動性增高,從尿酸增高到症狀出現時間可長達數年至幾十年。本階段除了檢查發現尿酸升高之外,並沒有其他特殊的症狀;如果本階段尿酸獲得良好的控制,以後可無痛風發作。
但要十分清晰:尿酸升高如果沒有引起關節痛,不等於高尿酸血症不需要治療,因為尿酸升高還會引起其他疾病。
急性痛風關節炎
痛風急性發作是痛風的典型特徵,本階段以關節疼痛為主要表現。
痛風顧名思義痛起來如一陣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就如中醫所謂“風善行而數變”。
急性發作常常發生於夜間,受寒、感染、勞累、飲酒、藥物或食物過敏、吃高蛋白及高嘌呤食物,創傷和手術為常見誘因。
單個或少數幾個關節疼痛,往往忽然起病,且進行性加重。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患者首發於第一蹠趾關節,在以後病程中,百分九十以上的患者反復該部受累。其次順序為足背、跟、膝、腕、指、肘等關節。較大的關節如髖、肩、骶骼關節受累的機會較小,這是因為這些末端的小關節具有以下幾個有利於尿酸沉積的特點:
&OE末端的小關節皮下脂肪很少、血液循環差、皮膚溫度較軀幹部位低,尿酸易於沉積;末端小關節由於血循環較差,組織相對缺氧,局部之pH值稍低,亦有利於尿酸沉積。
一般在數日或幾周後可自然緩解,即時沒有治療,在數月或數年的時間裡可能不再發。但隨時間過去,可能發作持續的時間變長而發作的次數更加頻繁。受累關節局部皮膚可出現脫屑和瘙癢為本病特有的症候。開始痛風與炎症發作間歇可達數月或數年,一半以上會再發。以後發作越來越頻繁,症狀越來越重,侵犯的關節也愈多。
痛風急性發作時的局部症狀特點
關節周圍及軟組織出現明顯發紅、關節局部充血、皮膚呈桃紅色,壓之可褪色。
關節周圍及軟組織、關節局部明顯腫脹。
局部皮膚溫度升高,觸之發熱感,所以大多數患者病變的關節局部怕熱,不能蓋被或熱敷,而喜冷敷。偶有雙側同時或先後發作。
典型的首次發作常在夜間突然發病因足痛而驚醒。疼痛高峰在一到兩天,如刀割或咬噬狀。稍微活動疼痛加劇,並有壓痛,局部不能忍受被單覆蓋或周圍震動,甚至一陣風吹過也覺疼痛,可謂痛不堪言;有的患者伴見局部皮膚的感覺異常,如:發麻、針刺感、灼熱感、跳動感等。關節活動大受限制。
此外,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通常還伴隨有全身表現,如發熱、寒戰。食欲不振、倦怠、中等度發熱及白血球升高,血沉增快,等。
痛風間歇期
痛風急性發作緩解後,一般無明顯後遺症狀,有時僅有發作部位皮膚色素加深,呈暗紅色或紫紅色、脫屑、發癢,關節無異常,稱為無症狀間歇期。多數患者第二次發作是在六個月至兩年之內。發作次數逐漸增加,常為未治療的患者,呈多關節性,在多關節發作者中約80%累及下肢關節,但同時累及兩足者少見。多數患者在初次發作後出現較長的間歇期,間歇期長短差異很大,隨著病情的進展間歇期逐漸縮短,如果不進行預防,每年會發作數次,症狀持續時間延長,以致不能完全緩解,且受累關節增多,少數患者可有骶髂、胸鎖或頸椎等部位受累。甚至關節周圍滑囊、肌腱、腱鞘等處尿酸鹽沉積,症狀漸趨不典型。
=痛風慢性期
慢性期痛風為病程遷延多年,持續高濃度的尿酸未獲滿意控制的後果,痛風石形成或關節症狀持續不能緩解是此期的臨床特點。
這個階段如果尿酸沒有獲得良好控制,則可能永久性損害受累的關節和腎臟等。如果適當治療,大多說痛風患者可以不發展到本階段。
痛風晚期出現關節畸形
慢性關節炎期及痛風石:尿酸鹽反復沉積使局部組織發生慢性異物樣反應,沉積物周圍被單核細胞、上皮細胞、巨噬細胞包繞,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結節,稱為痛風石。一般認為,從痛風首次發作至顯著性痛風石出現的平均時間為十年左右,是病程進入慢性的標誌,可見於關節內、關節周圍、皮下組織及內臟器官等。痛風石可出現於耳廓、足趾、手指、腕、踝、肘等關節周圍,隆起于皮下,可因尿酸鹽沉積增多而增大,外觀為芝麻大到雞蛋大的黃白色贅生物,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末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但較少繼發感染。關節會因痛風石增大,關節結構及軟組織破壞,纖維組織及骨質增生而導致畸形和活動受限。關節畸形表現為以骨質缺損為中心的關節腫脹,無一定形狀但不對稱。痛風石上的皮膚多緊繃光亮而菲薄,可形成潰瘍且有類似於白堊或麵糊樣的白色物質擠出,所形成的潰瘍不易癒合,但繼發感染少見。當痛風石發生於關節內,可造成關節軟骨及骨質侵蝕破壞、反應性增生,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出現持續關節疼痛、腫脹、強直、畸形,甚至骨折,稱為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有效治療可改變本病的自然發展規律,早期防治得當,病者可沒有本期表現。
高尿酸血症致病示意圖
1.3痛風的成因——原發性和繼發性痛風
為何會發生痛風呢?有人認為:隨診年紀增大,體內代謝功能下降、腎對尿酸的排除減少;有的則與飲食習慣有關;而有的人為何吃得很多卻沒事呢,這與體質有關。
痛風可以分為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
原發性痛風:原發性痛風與先天性酶缺陷有關,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患者有陽性家族史。通常與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病以及心腦血管病伴發。平時所說的痛風大多數情況下是指原發性痛風。
繼發性痛風:指由其他疾病或原因引起尿酸酸升高而致痛風,常發生於其他疾病過程中,如腎臟病、血液病,或由於服用某些藥物、腫瘤放化療等多種原因引起。
在此基礎上,根據尿酸生成和代謝情況,又可進一步分為生成過多型和排泄減少型。尿酸生成過多型:屬於高排泄型。主要是因為核酸代謝增強所致,即各種原因引起嘌呤堿基合成過多或降解過快,嘌呤代謝產物過多,導致尿酸增多。
=先天性酶缺陷有關
=飲食:過食生鮮海味、過量飲酒
=疾病:腎髒病、血液病、腫瘤及化療、牛皮癬,等
=藥物:利尿藥、小劑量阿司匹林,等。
=其他:長期精神緊張、過度勞累、手術與外傷,等。
尿酸生成過多與排泄減少
在普通飲食狀態下,正常尿中尿酸排泄量每天小於800mg或在低嘌呤飲食條件下每天小於600mg屬排泄不良型。在普通飲食下,正常尿中尿酸排泄量每天大於800mg或在低嘌呤飲食下每天尿中尿酸排洩量大於600mg屬生成過多型。
此外還可以根據尿酸清除率測定,尿酸清除率與肌酐清除率比值測定及隨意尿中尿酸與肌酐比值等檢查來判斷尿酸生成過多型還是排泄減少型。
一般來說如有腎功能損傷,多數屬於排泄不良型;如果飲食過多者,則多數屬於生成過多型。但臨床上常常見到的是混合型,也就是同時存在生成過多和排泄障礙。
尿酸升高的原因
尿酸生成過多
尿酸排泄減少
=新陳代謝,細胞分解
=過食含嘌呤食物
=代謝疾病:
=藥物副作用
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生成過多的病例約為10%左右,排泄減少的病例約60%,混合型(同時有生成不足與排泄減少者)占30%。
什麼是繼發性高尿酸血症?
繼發性高尿酸血症通常指繼發於其他疾病或應用某些藥物或食物後所導致的尿酸升高,甚至痛風發作。
如各種慢性腎臟病及腎功能衰竭;骨髓、淋巴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真紅細胞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其他疾病,如酒精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鉛、重金屬中毒腎病;應用藥物,如噻嗪類利尿藥,最常用的是氫氯噻嗪、速尿等,乙胺丁醇、吡嗪醯胺、煙酸、小劑量乙醯水揚酸等;肌肉劇烈運動、饑餓以及腫瘤化療、放療之後等【陳灝珠主編.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10月第3版:789】。
體內遊離尿酸約三分之二由腎臟排泄,三分之一由消化道隨著腸道排出,在結腸中尿酸被細菌降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低排泄型患者體內核酸代謝並不增強,主要為腎臟排泄功能減退,尿酸排泄過緩而致尿酸升高。
¹繼發性高尿酸血症的常見原因
各種酶的缺乏
各種腎病、腎功能不全
牛皮癬皮膚細胞死亡加速,導致嘌呤釋放多及體內尿酸總量增多。
過量食用高嘌呤飲食,如肉類、貝殼類、動物內臟等。
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亢
導致細胞過快代謝的一些狀態,如一些腫瘤,以及腫瘤放、化療後。
鉛中毒、酒精中毒
溶血或其他骨髓疾病,淋巴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等,細胞大量死亡,細胞核內的嘌呤釋出增多,過度新陳代謝而轉化為尿酸,體內尿酸濃度增加。淋巴瘤及真紅細胞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服用利尿藥、或治療帕金森氏病的藥物等藥,如:
果糖攝入過量、遺傳性果糖不耐受。
乳酸性酸中毒,等。
肌肉劇烈運動、饑餓等。
繼發性高尿酸血症的特點:
=兒童、青少年、女性和老年人多見
=尿酸升高的程度比較嚴重
=多有腎損害
=關節疼痛不明顯
腎性高尿酸血症
腎性高尿酸血症,是最常見的繼發性高尿酸血症,需對原發性疾病進行治療才能使尿酸降低。
由於尿酸升高是腎功能惡化的獨立因素,也就是說高尿酸血症又會嚴重損害腎功能,這一定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確認識,必須在臨床上充分引起重視。
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特別是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一定要重視尿酸的檢查與治療,避免因高尿酸血症加重了腎損害。
藥物性高尿酸血症
藥物所導致的高尿酸血症,則需要根據情況,權衡如何更加合理地使用藥物,因為有時候一些原發病治療的重要性要比控制高尿酸血症更為重要;當然,必要時應可考慮減少或停用影響尿酸代謝的藥物;但更多的時候是根據具體情況,加用降尿酸藥物治療。
腫瘤及其化療引起的急性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惡性的常見併發症之一,最常發生於急性或慢性、淋巴瘤、骨髓瘤、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部分實體瘤也可發生,但大多發生於廣泛轉移時,或應用某些細胞毒性化療藥物以後。對於急性高尿酸血症,有時需要考慮及時進行透析治療以防止急性腎功能衰竭。
患者繼發高尿酸血症則是由幹細胞分裂增殖旺盛導致破壞增加,核酸類的合成和降解加速;同時應用化療藥物又使腫瘤細胞溶解釋放出大量核酸,由其降解而導致尿酸增多。當腫瘤侵犯腎臟或腎功減退時,尿酸排泄減少,或長期應用噻嗪類利尿劑,抑制了腎小管排泄尿酸,致使尿酸升高。
腎移植患者的高尿酸血症
在繼發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風例中,腎移植患者常並發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有學者研究分析四百六十一例腎移植患者,發生高尿酸血症四十二例,其中痛風兩例,移植腎或腎盂結石三例。主要原因為使用環孢素有關。【楊豔春,董雋,王學集,等.腎移植術後痛風的預防與高尿酸血症的治療.中華現代實用醫學雜誌.2007,6(4):28~29】亦有報導發生高尿酸血症在使用環孢素和速尿的腎移植患者中,發生率是百分之十一到八十四,痛風是百分之二到十三。【Clive
DM.Renal transplant associated hyperuricemia and gout J Am Soc
NepHrol.2002,11:974~979】
1.4痛風发作的誘因
中醫則認為:任何打破體內陰陽平衡的因素都將成為致病因素,如《素問&調經論》:“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於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于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因此外感、勞傷(包括房勞、勞力、勞神)、飲食藥物等均可成為痛風的誘發因素。
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常見誘因
暴飲暴食,尤其是攝入大量含高蛋白、高脂肪和高嘌呤的食物。如常見大量進食動物內臟、蝦、飲酒尤其是飲啤酒後引起痛風發作。
饑餓、過度疲勞、過度運動或房勞無度、或勞神過度,關節局部損傷、手術及穿鞋緊、走路過多等
飲水不足;天氣炎熱或劇烈運動後或高溫桑拿等大量出汗;腹瀉脫水不及補充等。
受寒、感染
精神緊張、憂思、暴怒等。
磺胺、吡嗪醯胺、利尿藥、小劑量阿司匹林、左旋多巴及降尿酸藥物使用之初等
以上是常見的誘發痛風的因素,由於個體的差異,有的患者可能會對某一因素或某一食物特別敏感,哪怕進食很少量也可能誘發,這就需要特別注意加以防範。
=鏈接——醫案:眉豆花生煲豬骨老火湯誘發痛風
患者,女,80歲。反復關節疼痛10多年,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屬於水腫、痺證、虛勞等范圍,平時服用中藥及西藥,病情穩定。曾多次食用眉豆花生煲豬骨老火湯後痛風發作,最近再一次飲用眉豆花生煲雞腳的清湯1小碗後痛風再發作。
一般來說,痛風患者仍可適當食用豆類,尤其是黃豆類;但畢竟豆類含嘌呤較高,尤其是豆類用量大,或與肉類煲老火湯,則容易誘發痛風。本患者豆類用量少、煲成清湯,飲用的量也不多,也次次誘發痛風。考慮:眉豆煲湯畢竟含嘌呤偏高,患者已出現腎功能衰竭,由於腎排泄障礙,检查提示血中尿酸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稍微增加嘌呤含量就可能誘發痛風。
1.5痛風發作的機理
血尿酸高未必馬上發生關節疼痛,急性發作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血尿酸值迅速波動,尿酸鈉鹽結晶引起的炎症反應。
如血尿酸突然升高,尿酸結晶在滑液中沉澱形成針狀尿酸鹽;或血尿酸突然降低,痛風石表面溶解,釋放出不溶性針狀結晶。
尿酸鹽微結晶形成後,白細胞便把這些結晶視為異物而趨化到這些地方試圖清除這些異物,但尿酸結晶體並無生物活性,不能被白細胞清除,而白細胞在吞噬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酶、iL-1等炎症因數,導致局部劇烈的炎症反應產生痛風急性發作,關節紅、腫、熱、痛。
痛風發作機制示意圖
痛风与季节
痛风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很难说那一个季节特别容易发生。但由于一年四季其气候等因素不同,因此在每一个季节都有好发的原因:
春天:气候潮湿,运动减少容易造成体重增加,同时又由于春季易发感冒,而感冒也常诱发痛风。因此,春天应该注意适量运动、避免感冒等。
夏天:出汗多,體內水分減少,尿酸濃度增加,如果水分補充不足,也容易造成痛風發作。
秋天:深秋季節痛風可能容易發作。這主要是因為這一時期氣溫較低,人體進食中樞受到低溫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食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體內就會產生過多的血尿酸。另外秋天氣候乾燥,皮膚非顯性失水多,如果水分補充不夠,容易造成尿酸濃度升高,誘發痛風發作。
冬天:每回冬至過後,尿酸容易沉積,所以冬天是痛風發作的高峰。而溫補藥膳通常含有高嘌呤,要是進補過後,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要當心是否有急性痛風發作,冬至建議不要用吃到飽的方式吃補,應該適量為止。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治疗痛风的中药和食疗验方
17:32:1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痛风病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疾病,也是遍布全球的世界性疾病。在人类与痛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比如早在公元前1500 年,Ehers的医籍中就已经出现了用类似秋水仙碱的药物治疗痛风的记载。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痛风病更有深入的研究,对其病因病机有着深刻的见解,在临床治疗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有效之方。另外也有一部分民间有效的偏方流传下来,对治疗痛风也有显著效果。下面为大家介绍介绍几个中药验方。
四妙勇安汤
出自《验方新编》,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如《本草备要》云“专主风湿内结为热。毒结血凝,服此毒气顿解,既清气分热邪,又能解血分热毒”,为方中君药。辅以当归活血怯瘀,通利血脉,为血中之气药,能行血气,散瘀滞,怯瘀生新,濡养四肢肌肉、筋骨。玄参清热滋阴,软坚散结。既助金银花清热解毒,又合当归养血和营,甘草具有泻火解毒之功为佐使,增强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之功,并能调和诸药。
出自《医学心语》,为治痹祖方。最早由宋代杨俄《杨氏家藏方》所载,用药为当归、黄芪、白芍、羌活、姜黄、防风、甘草,功能怯风利湿、补益气血,偏重于调和营卫止痹。方中黄芪实卫,防风怯风,当归和营,羌活散寒,白芍通脉络之痹,姜黄通经隧之痹,甘草和药性,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和营,怯风胜石,通络除痹之功。
身痛逐瘀汤
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组成。诸药配伍有活血行气、怯瘀通络、通痹止痛之功效,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清热利湿除痹方
刘伯龄教授经验方,由忍冬藤50克,薏苡仁30克,土茯苓30克,败酱草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蚕沙15克,虎杖15克,延胡索15克,刘寄奴 15克,苍术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玄参15克。方中以土茯苓、车前子利湿解毒消肿;忍冬藤、薏苡仁、败酱草清热解毒;黄柏清下焦湿热;苍术健脾除湿,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蚕沙怯风和中化湿;虎杖、刘寄奴、赤芍、玄参清热凉血化瘀;延胡索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利关节消肿止痛之功,使病瘀解除,关节滑利。
痛风食疗偏方-雌性红萝卜食疗法
1、食用量(1)急性发作期:一次带皮生食两个“雌性红萝卜”(每个50—240克),每隔30min一次,连食三次,可在60min左右快速缓解疼痛(2) 发病期:一次带皮生食2个东北雌性红萝卜,日食2-3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临睡前一次,连食7-21d据调查显示,有85%以上的痛风患者的症状可完全消除。(3)恢复期:痛风症状消除后,每日临睡前食用1个“雌性红萝卜”,一个月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4)保健期:饮食恢复正常后,每日临睡前食用0.5-1个“雌性红萝卜”,即可在无需控制饮食的前提下,长期保持正常的身体状态,且身体健康水平会大幅度提高,故有专家称其为“痛风病的天敌”!
2、 食用方法
(1)带皮生吃:将洗净的“东北雌性红萝卜”切条或切片带皮生吃即可,但要细细咀嚼,以免造成胃部不适。如果是在白天,那就再配上一壶清淡好茶,效果会出奇的好。(此方法尤其适宜办公室工作人员,可立竿见影地提神醒脑)。古代有句诙谐的谚语:“萝卜就热茶,气得医生满地爬”。
( 2)榨汁、渣混合汁:将“东北雌性红萝卜”带皮清洗干净后,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块,将榨汁机的过滤网摘除,然后放入200毫升45℃以下的温水,加适量的橄榄油、蜂蜜、生姜,榨成的“汁、渣混合汁”在10分钟内喝光,否则易被空气氧化,影响疗效。
注:①此方法不适宜在临睡前使用,临睡前宜生吃细嚼;②胃病患者不可榨汁,必须细细咀嚼,否则会造成胃部不适。
(3)糖醋萝卜丝:将“东北雌性红萝卜”洗净,带皮切成丝,放入适量白糖和醋拌匀即可;特点是酸甜适口,入口清爽,别有风味.注意:食用萝卜一小时内不能食用其他任何其他东西,以免影响疗效。
雌性红萝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又名莱菔,其种子、鲜根、叶均可入药。萝卜种类繁多,红萝卜味甘,性微温,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等功效。
雌性红萝卜属碱性食品,含有丰富的钾,具有调节痛风患者身体酸碱平衡的作用。含有多种促进代谢、帮助消化的甘酶、触酶、淀粉酶、糖化酶等多种酶类,同时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腺素、失水戊糖、气化黏液素、组织氨基酸、胆碱等成分,具有超强促进肝肾代谢功能,对营养代谢平衡起到有益作用,有效纠正嘌呤代谢紊乱。
本文所有专业内容包括中药方和食疗偏方均摘自《痛风中医特色疗法》一书,该书主编徐蕾书主编徐蕾,师承著名中医谢昌仁教授,现任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三附院风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免疫疾病,尤其对痛风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经验。发表专著论文多部(篇),主持或者参加国家支撑课题、省医药管理局课题多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痛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