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部感染吃什么药?

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宝宝肺部感染好了后又咳嗽怎么办?
宝宝肺部感染好了后又咳嗽怎么办?
七个月宝宝一个月前发烧引起肺部感染好了以后,现在又咳嗽喉咙有痰怎么办?
对于孩子的咳嗽,除了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应选用抗生素治疗外,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同样十分有效。 可经常给孩子翻身或拍背,一则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二来使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而易于排出。拍背的方法如下:病儿侧卧或抱起侧卧,家长五指微曲成半环状,即半握拳,轻拍病孩的背部,两侧交替进行。拍击力量不宜过大,由上而下,从外向内,依次进行。每侧拍3~5分钟,每天2~3次。 如果患儿在咳嗽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炎症现象,如发热、痰色黄而粘稠、血常规白细胞增多等,则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菌药物。
宝宝刚好,身体还处于一种恢复状态,平时一定要注意宝宝的保暖,给宝宝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一点,多喝水。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现在天冷了,宝宝容易受凉感冒,家长平时一定注意宝宝饮食,每天保证足够的奶量,辅食逐渐添加,多户外活动,做一些适合宝宝的运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现在宝宝还有点咳嗽,可以给宝宝多喝水,炖冰糖梨水喂宝宝,具有止咳的作用。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宝宝肺部感染肺纹理结构显示不清严重吗
来自于:陕西|
提问时间: 12:10:38|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野见斑片状增高密度影,密度不均,界不清,肺纹理结构显示不清,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横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这是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宝宝的检查,说感染肺炎。请问严重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294收到了:
病情分析:
您描述的上述检查结果为胸片结果,右肺野斑片状增高密度影,提示肺部感染,刚刚出生的宝宝,那么可以诊断成立。
指导意见:
1、任何一个疾病都是需要重视,因为宝宝年龄比较小,身体比较弱,新生儿还是需要住院治疗。2、治疗原则为抗生素抗感染为主, 同时配合平喘,祛痰等综合治疗。3、如果治疗顺利病程大约需要1-2周左右时间。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刚出生婴儿肺部感染_百度宝宝知道新生儿,院内感染、胎粪吸入后出现的肺部感染一例
作者:亦人pumber
关于新生儿抗生素的用法我有些疑问: 在新生儿经常遇见感染的问题,如院内感染、胎粪吸入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这几个感染来势都比较凶猛,一旦出现肺部情况都比较重,现介绍一下我科内出现的2个肺部感染病例,希望能得到对感染有研究的相关医生的指正: 病例1:足月儿胎粪吸入后3天出现肺部感染,肺部闻较多水泡音,伴低热、气促; 病例2:足月儿因为宫内窘迫、呼吸衰竭出生后立即上呼吸机,使用呼吸机2天,虽然已经尽可能预防感染了,但还是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肺部闻较多水泡音,气管内吸痰培养出葡萄球菌之类的东西,拍片见两肺较多斑片状影及充气稍过度。 以上两个病例出生情况相当,都有胎粪吸入史,生后肺部情况都比较重,伴气促、低热,遇见这种情况,我们都考虑给患儿使用泰能抗感染,或加用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家长同意的情况下)等,但1例在使用泰能5天、静丙2天后肺部情况好转,罗音消失,家长要求出院时呼吸稍快,R最快达65次,一般情况好,吃奶好; 病例2的患儿用泰能3天后肺部罗音明显吸收,但出现发热,体温直线上升,超过38℃,最高接近38.8℃,精神反应渐差,呼吸稍快,心、腹未见异常,血糖监测正常,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原先担心有HIE,但出生后神经系统方面都比较好),吃奶量逐渐增加,用泰能的过程中已预防性给予妈咪爱预防肠道内霉菌感染,但为什么小儿用了泰能仍出现发热呢?抗生素使用仅1周,这时候霉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吗?目前这个患儿仍在我科住院,已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观察中。 综上两个病例,我个人经验,面对这类院内出现的较重的感染,除了静丙增强抵抗力外,抗生素方面如何选择,都用到了泰能这类三线药物了,为什么效果却表现得如此力不从心?是我们在抗生素使用上,尤其是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的问题上出现认识误区?病例2的患儿在上呼吸机时同时一直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预防感染,但还是出现感染,用了泰能还是出现发热,如何分析这种情况呢? 对于新生儿抗生素的使用是否有区别于儿科的情况呢?请了解这方面的同行予以指正明示,我觉得我们新生儿科板块这方面的知识很少。
非常好的题目,加分并置顶,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讨论这个题目之前,先看一下我院NICU1.4 院内感染患儿77例的临床总结,并附2003中华儿科杂志《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
侵入性操作名称 例数 持续时间 机械通气 24 2-27d 放置胃管 41 6-32d 泌尿道插管 2 1-3d 放置腹腔引流管 3 5-19d PICC 9 3-28d
下呼吸道 35 例,血液 19例,口腔13例,上呼吸道9例,胃肠道5例,皮肤软组织3例,腹腔1例,泌尿生殖1例,眼结膜1 例。 以下呼吸道最多,占45.5%,其次为血液感染,占18.2%;多部位感染9例,其中1例为下呼吸道、血液和腹腔3个部位的感染。
在77例院内感染患儿中,43例细菌培养阳性,血培养19例,气道分泌物培养20例,动静脉插管管端培养2例, 其他部位分泌物培养8例,便培养1例,多部位感染6例;经血及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抗体检测阳性5例;临床诊断29例。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孢 菌葡萄球菌 棒状杆菌 & R I S R I S R I S R I S 丁胺卡那 2 0 12 3 0 7 2 0 2 1 0 2 氨苄/青霉烷砜 13 0 1 10 0 0 4 0 0 3 0 0 氨苄 13 0 1 8 2 0 2 0 2 3 0 0 安曲南 14 1 0 9 0 1 头孢唑啉 12 0 2 7 1 2 3 0 1 2 1 0 头孢噻肟 13 0 1 9 1 0 4 0 0 2 1 0 头孢他定 10 2 2 7 1 2 2 0 2 2 0 1 头孢呋欣 11 1 1 10 0 0 2 1 1 2 0 1 庆大霉然 11 0 3 6 0 4 3 0 1 亚安培南 0 0 14 3 0 7 0 0 4 3 0 0 氧哌嗪 8 1 5 9 1 0 1 2 1 3 0 0 替卡西林/棒酸 13 0 1 6 4 4 1 2 1 3 0 0 头孢三嗪 13 1 0 7 3 0 2 0 2 2 1 0 妥布霉素 10 1 3 8 0 2 4 0 0 3 0 0
培养细菌51株,肺炎克雷伯氏菌14株,铜绿假单孢菌10株,葡萄球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3株,棒状杆菌3株,粘质沙雷氏菌3株,培养细菌51株,肺炎克雷伯氏菌14株,白色念珠菌4株;其它。混合感染6例,其中2例患儿为3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结论: 1.NICU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基础病变的严重程度、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其他 2.病原菌: 革兰氏阴性菌占主导地位。前三位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孢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和少见的革蓝氏阴性杆菌也出现。绝大多数细菌感染先于真菌感染。 3.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三代头孢耐药,对丁胺卡那敏感率86%,泰能100% 敏感。铜绿假单孢菌对头孢呋欣、头孢噻肟均耐药,泰能、丁胺卡那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泰能、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大扶康是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4.感染部位: 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血液、口腔感染,其次为泌尿道和胃肠道。 5.对策: a.加强管理、定期消毒、采样检测 b.医护人员应洗手 c.减少侵入性操作或缩短时间 d.合理应用抗生素,适时给予免疫调节剂
& 新生儿感染确实与儿童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涉及病原学、感染途径及自身免疫力等几个方面。具体内容相关书籍都讲的很清楚。本次讨论重点是细菌感染。以上提到的两个病例存在几个问题:
1.不知道你们选择抗生素的依据是什么? 除临床表现外,是否还要参考其他感染指标。两病人未提到相关的感染证据,直接或很快应用泰能,欠妥。例1治疗3天出现可疑感染症状,但MAS后期化学刺激性肺炎亦可如此。例2应当是合并VAP,一般杆菌多见,但还是应该根据培养结果及药敏调整抗生素。如果碰到危重病人,全部应用泰能,不仅是治疗效果问题,泰能耐药如何?至于&危重病人重拳出击&策略,也是根据病人个体差异及明确的感染依据而应用。
2.关于抗生素选择问题? 抗生素选择应根据国情、医院、监护室情况,年度细菌培养及药敏统计结果综合考虑。实际上现在新生儿感染尤其是院内感染杆菌多于球菌。临床轻症感染按当地用药习惯,重症感染经验应用或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一线抗生素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下面会谈到。有一则文章介绍新生儿可能发生败血症的排出原则,可以参考: /bbs/post/view?bid=137&id=1999645&sty=3&keywords=%D0%C2%C9%FA%B6%F9%B0%DC%D1%AA%D6%A2
3.院内感染问题? 现在变得越来越棘手,而且日益严重。影响到患者的住院花费,延长住院时间。在早产儿尤为突出。回顾我院4年院内感染,消毒隔离不完善、各种侵入性操作等为主要原因。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而且多位耐药菌。遇此情况,只能选择美平、万古,现在已有耐药万古出现,前景堪忧。
4.细菌耐药问题: MRSA、MRSE、PRSP、VRE与日增多,万古霉素是最终选择。重点说一下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问题。革兰氏阴性杆菌复杂的耐药机制以构成了对临床的极大威胁。&内酰胺酶(BLA)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的最主要的灭活酶,约80%,其中染色体和质粒介导的Ⅰ型AmpC酶,也称头孢菌素酶和Ⅱ型重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是最主要的灭活酶。两种耐药机制不同,感染治疗方案也决然不同。而长期重复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及容易导致高产AmpC酶。因此要注意一线抗生素的选择,避免长期应用三代头孢,经验性更换抗生素,可能有效降低抗生素耐药性。
5.应用泰能出现发热的问题? 气管插管培养出葡萄球菌,是否非敏感抗生素。继发霉菌感染不能除外。
记住抗生素应用的3R原则 Right Patients Right Time Right Antibiotics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脓毒症相关文章
脑膜炎相关文章
院内感染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部感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