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有点困难,可不可以回答我的问题照常理来说,女人正常的绝经年龄是多少岁啊 ?

78岁老太怀孕是真是假?_百度宝宝知道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好么!~长文预警、无耐心慎入~&br&
为什么同样跋山涉水,唐僧、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沙和尚成不了佛?&br&
这正是吴承恩在《西游》诙谐之中隐藏的正念。&br&
即:&u&到底佛是什么&/u&?&br&&br&&br&
首先,我们 看下面两处资料:&br&&p&
(1)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佛法大意》中写:“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
也就是说:&u&佛,是有利益众生之心的人&/u&。&/p&&p&
李叔同在《弘律愿文》中写自己的愿望:“我所修持一切功德,悉以回施法界众生;众生所造无量恶业,愿我一身代受众苦。”&/p&&p&
通俗来说:&u&我所修的善果,愿意全部赠送给世人;世人种下的恶果,愿意全由我一个人来承担。&/u&&/p&&p&
(2)在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p&&p&
“西藏传统中最慈悲,及其对人类精神最崇高的贡献,就是它对菩萨理想的了解和反覆实践。&u&所谓菩萨,就是承担一切众生苦难的人,他踏上解脱之旅,不只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帮助其他众生&/u&,他在证得解脱之后,并不就此融入绝对的境界或逃避娑婆世界的痛苦,反而选择一再地回到世间,奉献他的智慧和慈悲,来服务世界。”&/p&&br&&p&
大家发现了吗?&u&唯有对众生有仁爱之心、并付诸行动的人,才配得上成佛。&/u&&/p&&br&&br&&br&&br&&p&
接着,我们来看看唐僧、悟空、八戒、沙和尚在这一点上区别何在?&/p&&br&&p&
大家还记得这一回吗?他们师徒路过比丘国,发现国王下令家家户户把小孩子装在门前的鹅笼里,要吃这些小孩的心肝,以求长生不老!&/p&&p&
其实这事,一般人看来是很残忍,但毕竟跟自己没关系,是吧!&/p&&p&
西天路这么漫长,已经经过那么多艰险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给自己找事了!&/p&&p&
可是你看书中是怎么写的:&/p&&p&
“……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
唬得个长老骨软筋麻,&u&止不住腮边泪堕&/u&,忽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u&苦哉,苦哉!痛杀我也!&/u&&u&”&/u&&/p&&p&
八戒近前道:“&u&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u&”三藏滴泪道:“徒弟啊,你是一个不慈悯的!我出家人,积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怎么这昏君一味胡行!从来也不见吃人心肝,可以延寿。&u&这都是无道之事,教我怎不伤悲!&/u&&u&”&/u&&/p&&p&
沙僧道:“师父且莫伤悲,等明早倒换关文,觌面与国王讲过。如若不从,看他是怎么模样的一个国丈。或恐那国丈是个妖精,欲吃人的心肝,&u&故设此法,未可知也。&/u&”&/p&&p&
行者道:“悟净说得有理。师父,你且睡觉,明日等老孙同你进朝,看国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待老孙将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与这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u&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u&。”三藏闻言,&u&急躬身反对行者施礼&/u&道:“徒弟啊,此论极妙,极妙!……”&/p&&p&
大家注意到四人对此事的不同反应吗?&/p&&p&
唐僧是真心真意的难过,心痛;&/p&&p&
八戒是特别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人家的事,跟我何干;&/p&&p&
沙僧是模棱两可,边走边按;&/p&&p&
悟空则态度鲜明:“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p&&br&&p&
如果说,唐僧是有佛心却无力,悟空就是有佛心且坚定有力,你看他马上做出了下面的举动:&/p&&br&&p&
这大圣出得门外,打个唿哨,起在半空,捻了诀,念动真言,叫声“络净法界”,拘得那城隍、土地、社令、真官,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都到空中,对他施礼道:“大圣,夜唤吾等,有何急事?”行者道:“今因路过比丘国,那国王无道,听信妖邪,要取小儿心肝做药引子,指望长生。我师父十分不忍,欲要救生灭怪,&u&故老孙特请列位,各使神通,与我把这城中各街坊人家鹅笼里的小儿,连笼都摄出城外山凹中,或树林深处,收藏一二日,与他些果子食用,不得饿损;再暗的护持,不得使他惊恐啼哭。&/u&待我除了邪,治了国,劝正君王,临行时送来还我。”众神听令,即便各使神通,按下云头,满城中阴风滚滚,惨雾漫漫……当夜有三更时分,众神祗把鹅笼摄去各处安藏。&/p&&br&&p&
你看悟空的吩咐,多么细致,”与他些果子食用,不得饿损;再暗地护持,不得使他惊恐啼哭”,若非真心实意地关心,怎么会吩咐得这么周到!&/p&&p&
再看他回来之后:&/p&&br&&p&
三藏道:“救儿之事,却怎么说?”行者道:“已一一救他出去,待我们起身时送还。”长老&u&谢了又谢,方才就寝&/u&。(第七十八回)&/p&&br&&p&
西天步步遭灾,唐僧不知被悟空解救过多少回,何尝见他为了自己脱难而对悟空“谢了又谢”?&/p&&p&
这“谢了又谢”背后,是唐僧深知自己能力的有限,更是感念悟空用当机立断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信仰的佛教理想——利益众生。&/p&&br&&p&
大家还记得那一回吗?第九十三回,天竺国公主被月兔精狸猫换太子,唐僧他们是在城外寄宿的寺庙中听一位老僧说起:&/p&&br&&p&
老僧道:“旧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时,忽闻一阵风响,就有悲怨之声。弟子下榻,到祗园基上看处,乃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我问他:‘你是谁家女子?为甚到于此地?’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我将他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当日与众僧传道,是个妖邪,被我捆了,但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伤他性命。每日与他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即解吾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呆呆邓邓的;到夜静处,却思量父母啼哭。我几番家进城乞化打探公主之事,全然无损。故此坚收紧锁,更不放出。今幸老师来国,万望到了国中,广施法力,辨明辨明,一则救拔良善,二则昭显神通也。”&u&三藏与行者听罢,切切在心。&/u&(第九十三回)&/p&&p&
这件事,不过是一个来历不明的陌生女子的事,说白了也跟他们师徒无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p&&p&
但你看,作者这一笔:“三藏与行者听罢,切切在心”。&/p&&p&
什么叫“切切在心”?那就是跟自己遇上事一样要紧啊。&/p&&p&
然后就有了下面悟空在天竺国降服月兔精,迎公主回朝的善举。&/p&&p&
整本书中,悟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事,又岂止这两件?不胜枚举。&/p&&p&
其实一开始,悟空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善念佛心,或者说,他一念未明,是唐僧对善近乎迂腐的坚持,启迪了他,我们看下面这段对白很有意思:&/p&&p&
(第八十回,老鼠精把自己变成一个女子捆在树上向唐僧呼救)&/p&&br&&p&
好妖精,不动绳索,把几声善言善语,用一阵顺风,嘤嘤的吹在唐僧耳内。你道叫的什么?他叫道:“师父啊,&u&你放着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u&”……唐僧道:“&u&他叫得有理。说道:‘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
&/u&&br&&/p&&p&
行者笑道:“&u&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u&。&u&你想你离了东土,一路西来,却也过了几重山场,遇着许多妖怪,常把你拿将进洞,老孙来救你,使铁棒,常打死千千万万。今日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要去救他&/u&?”唐僧道:“徒弟呀,古人云:&u&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u&。还去救他救罢。”行者道:“师父既然如此,只是这个担儿,老孙却担不起。你要救他,我也不敢苦劝你,劝一会,你又恼了。&u&任你去救。&/u&”&/p&&br&&p&
这都第八十回了啊!西天都快走到了啊!正如悟空所说”一路西来,遇着许多妖怪,常把你拿将进洞”,现在,“一个妖怪的性命,舍不得,要去救他”?&/p&&p&
而唐僧在知道这很可能又是个妖精的情况下,依然秉持着这个信念:“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你可以说他傻、说他迂腐,但是这不就是杀身饲虎的佛心吗?即使被欺骗千千万万次,依然珍惜、关爱所有的人,依然以“利益众生”为念,甚至觉得救了这个人(哪怕是妖怪)比取经还重要!&/p&&p&
这样的人不成佛,什么样的人成佛?&/p&&p&
(我们啊——都太聪明了——)&/p&&br&&p&
再看悟空,“任你去救”四个字,何等豪迈!这四个字中,有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管你什么妖怪老孙不怕),更有对师傅佛心的认可、尊敬与护持。&/p&&p&
我们想,假如这西天一路,只是被动地被妖怪抓、除妖怪,对众生苦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固然少许多麻烦,然而真到西天,果然能成佛吗?&/p&&p&
假如说,&u&唐僧最珍贵的是心怀无比坚定的佛心善念,那么,悟空最珍贵的,就是他渐渐发自内心地认同了这种佛心,并且以强有力的执行去将之付诸实践。&/u&&/p&&p&
而八戒和沙僧,都还未能到这个境界。&/p&&br&&br&&p&
所以我们看最后西天对四人功果的评价:&/p&&br&&p&
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u&孙悟空&/u&,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u&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u&。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p&&br&&p&
你看孙悟空的判词里写的:“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这哪里是如来的评判,这分明是作者吴承恩对寄托了他人格理想的美猴王最大的赞美!&/p&&p&
比较之下,八戒只是”挑担有功“,沙僧”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实在是精神境界未能至佛的境界,无法强行封佛,不是吗???&/p&&br&&br&&p&——————————感谢你认真读到这的分割线——————————&/p&&br&&p&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p&&p&
如果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取经路,&/p&&p&
很多时候,我们把取经当成了唯一的目的,&/p&&p&
然后我们开始聪明地选择捷径、聪明地忽略掉一些我们觉得与目的无关的事,&/p&&p&
我们开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求明哲保身,&/p&&p&
可是最后,当我们走到旅程的终点时,&/p&&p&
才发现:&/p&&p&
真正能够成就我们的,恰恰是那些被我们忽略了的人和事。&/p&&p&
比如,真心地关爱他人、真心地为他人付出。&/p&&br&&p&
啊!~~~~好辛苦!~~~~求赞!:)&/p&&br&&p&——————————————&/p&&p&这是几个月前写的答案,没想到最近受到关注,太感动了!谢谢!&/p&&p&如你有耐心看到这,请允许我安利一个新回答:&/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孙悟空到底该不该有女朋友? - 爱米菊的回答&/a&&br&&/p&&p&这个问题关注的人不多,但我觉得很有意思,想了很久作答的,&/p&&p&欢迎探讨哈!&/p&&p&么么哒!~&/p&&p&——————————————————&/p&&p&每天打开知乎,都看到这个答案引起的回响,真的开心~&/p&&p&因为《西游记》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p&&p&吴承恩是我很欣赏、崇拜的一个作家,&/p&&p&所以我每每看到有人不读原著,全凭自己的想法随意解读《西游记》,&/p&&p&总觉得遗憾,因为——&/p&&p&《西游记》的魅力实在是远远大于西游故事本身!&/p&&p&为了继续证明这一点,我又很拼地回答了一个问题:&/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评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 爱米菊的回答&/a&&br&&/p&&p&相信我,你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p&
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好么!~长文预警、无耐心慎入~ 为什么同样跋山涉水,唐僧、孙悟空能成佛,猪八戒、沙和尚成不了佛? 这正是吴承恩在《西游》诙谐之中隐藏的正念。 即:到底佛是什么? 首先,我们 看下面两处资料: (1)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佛法大意…
&b&是时候上这张图了:&/b&&br&&blockquote&&b&学习金字塔&/b&&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read.org.cn/html/311-the-cone-of-learning.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金字塔&/a&&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f1b34ab063fafee57742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f1b34ab063fafee57742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efdfee5e2ee0afc732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efdfee5e2ee0afc7326_r.jpg&&&/figure&&br&  美国学术界在1946年一项研究显示了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益,准确的说,是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blockquote&&br&
上图是当时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 · 戴尔(Engar Dale)研究出的“学习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学习金字塔”表明,&b&阅读和听讲是最不效率的学习方式,实干&/b&&b&(教授、实践、讨论)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b&而且这两种学习方式之间知识的留存率差距极大。&br&&br&  这和目前我们所接触的主流学习方式是很不同的,并非只有读书,听讲才是“学习”,其实这恰恰是&b&信息留存率最低&/b&的(它的优点是信息获取的速度和数量)。我们的教育体系也主要通过阅读和听讲进行教学,而缺少讨论实践。&br&&br&  本人大学时期常去图书馆看书,但书看得越多,和人分享交流的欲望就越强,闷头看完几本好书后,总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闷头读太多书会不消化的,像吃饱撑着了。&br&&br&  所以书一定要读,而且要用大块时间来读。读书是一个吸精华去糟粕的过程,而&b&讨论、实践、教授&/b&是巩固这些精华的方法,也即是真正做到&b&知行合一&/b&的途径。知乎就是对看书很好的补充之一,这里能学习,讨论,是运用知识&b&教授&/b&他人、解答问题的很好的平台,&b&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受益的恰恰是你自己&/b&。另外,看书的目的除了提高修养见识,不就是解决各种问题吗?&br&&br&  我想,更立体的学习方式相对单纯的看书长远收益显然是更大的。
是时候上这张图了: 学习金字塔
美国学术界在1946年一项研究显示了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益,准确的说,是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上图是当时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 · 戴尔(Engar Dale)研究出的…
你的老师说,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br&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br&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br&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br&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br&谁愿意做拣选的石子就让他去吧,谁愿意做俯伏的羔羊也让他去吧;&br&谁愿意跪天子跪权臣就让他去吧,谁想不问苍生问鬼神也让他去吧;&br&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br&这就是这个民族不可亵渎的东西。&br&&br&有人说,你国人不跪神,倒是跪赵老爷。&br&要我说,我国有人跪着赵老爷,也有人跪着裹尸布,还有些站着的。&br&赵老爷三四百年死一茬,裹尸布两千年不腐烂,跪裹尸布的就平白无故的生出了信心,自觉得比跪赵的高了一头不说,竟然看着那些站着的也越发恨了起来,说那些建设者们姓了赵也罢,连那几个旁边鼓掌的都成了跪赵者了。&br&他们用裹尸布包着自酿的酒举过来:“喝吧,喝了就不渴。”酒里浮着道德、良心和信仰。我没有喝这酒,反而有些纳闷:哪里的红酒能浮得起这些沉甸甸的东西?看他们笑得神圣,我也不再拒绝,轻轻抿了一小口,就尝得这浓郁的味道哪里是酒,分明是刚刚抽出来的。&br&赛先生的血。
你的老师说,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 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 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 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 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 谁愿意做拣选的石子就让他去吧,谁愿意做俯…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cd5acda077c3e83d7b0984_b.jpg& data-rawwidth=&889&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cd5acda077c3e83d7b0984_r.jpg&&&/figure&&p&&b&不喜欢social的内向者,到底要如何找对象?&/b&——像我一样的内向者们,可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p&&p&你可能会说“我们不是不想,而是没机会谈啊!”&/p&&p&你看,工作日的时候,每天下班就累得不行,乖乖滚回家瘫着。&/p&&p&周末中午醒来叫个外卖,宁可缩在被窝里刷剧看小说,也不愿意出门社交。喔,唯一的社交活动可能就是王者峡谷两日游。&/p&&p&想叫我们出来玩儿?做梦!根本约不出来!&/p&&p&等到某一天突然意识到,好像连续一个月都没有新认识过什么人了,这时又开始幽怨地喊着:“好想谈恋爱呐,上天何时能赐我个对象?”&/p&&p&&b&为什么那些每天都嚷嚷着“又被喂狗粮啦!”“好想谈恋爱呐”的单身狗们,还是每天宅在家里,让自己接触不到除了同事、同学以外的人呢?&/b&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24ce4a1c722ff8cce4ff1e25b942d8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250& data-thumbnail=&https://pic2.zhimg.com/v2-724ce4a1c722ff8cce4ff1e25b942d8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24ce4a1c722ff8cce4ff1e25b942d8d_r.jpg&&&/figure&&p&&br&&/p&&h2&&b&你当然可以装得外向 但那样很累&/b&&/h2&&p&&br&&/p&&p&作为一个内向者,我们也有想过要努力地变得更social一些,努力去寻找和人认识的机会。&/p&&p&但这会形成一个悖论,万一我很费劲地伪装成一个外向的人,去到了那些我认为会出现另一半的社交场合中,认识了那些享受其中的外向者们,成功和一个人交往。结果在一段时间以后,对方终究会发现我的“真实面目”:宅在家刷剧!&/p&&p&好比一条内向的小鱼,游历于外向者的水域中,Ta所遇到的人大概率是个真正的外向者,他们是真正喜爱社交活动的人,而你,真正需要的是独处。&/p&&p&内向的人当然可以去扮演成一个活泼开朗的外向型人,就像戴上一张面具,问题是,你无法永远戴着它,你一定需要喘息的时间。&/p&&p&这就要说到内向/外向者的本质。&/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f016dbd73b0a4b551c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f016dbd73b0a4b551c8_r.jpg&&&/figure&&h2&&b&打个招呼就耗光我的精力 撑不到找对象那一步了&/b&&/h2&&p&&br&&/p&&p&外向的人可以从社交中获得能量,他们需要“吸取”旁边有很多人的那种好气氛,因此会主动寻求很多社交。&/p&&p&然而,内向的人天生觉得大部分人际交往都非常耗费心力,因为这种“无用”的社交对他们来说代价十分昂贵,他们会本能地回避无意义的社交——闲聊(small talk)。&/p&&p&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b&外向者因为更喜欢社交,从而掌握了定义社交环境的权利,使得内向者在其中更加难以自处&/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b80ab62d0ec250f2d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5b80ab62d0ec250f2db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b80ab62d0ec250f2dbc_r.jpg&&&/figure&&p&比如,类似于社团聚会、party的集体活动中,外向的人会更加从容自在,可以和大家谈笑风生。但内向的人则被无尽的闲聊消耗光自己的精力,变得疲惫不堪,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顾忌别的事情。&/p&&p&因此,内向者往往会在参加集体活动前后,花一些时间调整情绪,独处就像是一种“回血”的手段一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cfff73d5be4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fcfff73d5be4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cfff73d5be48_r.jpg&&&/figure&&h2&&b&内向≠注定孤独终老&/b&&/h2&&p&&br&&/p&&p&更悲剧的是,内向者们除了要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通常还要面对外界的很多误解。&/p&&p&“你不是不喜欢和人说话吗?那为什么还要交朋友?”&/p&&p&“既然你不爱和人打交道,那一定也不需要跟别人谈恋爱了?”&/p&&p&“其实你们最愿意孤独终老吧?”&/p&&p&这真是天大的误会……&/p&&p&&b&一个人是内向型的,并不意味着Ta就不喜欢、不需要别人的陪伴&/b&。内向者和外向者一样,大家都会有社交、亲密感的需求,只不过在交往的方式上有所不同。&/p&&p&而且,总不可能恋爱的都是外向的人,内向的就活该是单身狗吧。所以内向者找对象的困难,其实大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设的障。&/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961c28caa4f8beefdf840d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22&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e961c28caa4f8beefdf840d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961c28caa4f8beefdf840d8_r.jpg&&&figcaption&内向者的天堂&/figcaption&&/figure&&p&首先,约会在内向者听来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许多内向者在约会之前都充满惊恐,因为预期即将到来的约会要花费巨大的精力:需要计划外出、与不熟悉的人谈话(有时候还要没话找话)、思考下一句要说什么、整理情绪……&/p&&p&内向者们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太麻烦了、不如不去”,于是又顺理成章地宅着。所以他们总是在约会没开始之前,就先被自己的种种设想吓得退缩了。&/p&&p&正因如此,内向者不是喜欢主动迈出第一步的类型。但是,&b&他们身上散发着独有的神秘有趣的气质所吸引到的人,远比他们自己想象的要多&/b&。&/p&&p&也正因如此,比起主动追求别人,&b&他们更容易作为被追求者&/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368dcddae0c62f691ee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414& data-thumbnail=&https://pic4.zhimg.com/v2-c368dcddae0c62f691ee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368dcddae0c62f691eef_r.jpg&&&figcaption&内向者的充电站&/figcaption&&/figure&&p&其实,内向者并不是拒绝所有的社交,只是比起社交的广度,他们&b&更追求质量和深度&/b&。Huffington post为那些想要脱单的内向者们提供了一些建议:&/p&&ul&&li&&b&找到一个适合你的环境&/b&&/li&&/ul&&p&可能外向的人会在聚会、party上遇到另一半,但内向者更倾向于小群体的社交,也许在兴趣爱好小组、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群体内,他们建立关系的第一步会迈得更容易些。&/p&&ul&&li&&b&记住所有谈话都是从闲聊开始的&/b&&/li&&/ul&&p&对于内向者来说,深度的讨论往往比闲聊更加轻松。但是所有的谈话都要由浅入深,记住所有的闲聊都有一定的目的,降低对于它的预期,也许能减轻自己在聊天中的负担。&/p&&ul&&li&&b&怕社交,那先当网友也不错&/b&&/li&&/ul&&p&内向者更倾向于把“真实的自我形象”放在虚拟社交中,例如线上交流、微博;而外向者则更愿意在面对面的传统社交里展现真实自我(Amichai-Hamburger,Wainapel & Fox,2002)。&/p&&ul&&li&&b&不要试图“变成”一个外向的人&/b&&/li&&/ul&&p&为什么要伪装成一个外向的人?!难道内向的自己还不够可爱吗!&/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4eab911cdec489febf3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4eab911cdec489febf31_r.jpg&&&/figure&&p&或者,也许内向者们一边抱怨自己单身,一边又选择不去social的原因就是:&b&其实他们心里知道,在现阶段,单身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状态。&/b&&/p&&p&&br&&/p&&p&参考资料&/p&&p&Amichai-Hamburger, Y., Wainapel, G., & Fox, S. (2002). &on the interne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 extroversion, neuroticism, and internet interaction. &i&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 Society,&/i& &i&5&/i&(2), 125.&/p&&p&Laney, M. O. (2002). The introvert advantage: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Workman Publishing.&/p&&hr&&p&有温度有态度的心理学知识:关注公众微信号“简单心理”&/p&&p&听心理课/参加心理训练营:&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jiandanxinli.com/learns%3Futm_source%3Dzhihu%26utm_medium%3Dzhihu_jdxl%26utm_campaign%3Droutine%26utm_content%3Dwz%26utm_term%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ww.jiandanxinli.com/learns&/a&&/p&&p&预约心理咨询:&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jiandanxinli.com/%3Futm_source%3Dzhihu%26utm_medium%3Dzhihu_jdxl%26utm_campaign%3Droutine%26utm_content%3Dwz%26utm_term%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iandanxinli.com&/a&(或下载简单心理APP)&/p&&p&心理咨询师专业学习课程:&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uni.jiandanxinli.com/%3Futm_source%3Dzhihu%26utm_medium%3Dzhihu_jdxl%26utm_campaign%3Duni%26utm_content%3Duni_seed%26utm_term%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s://uni.jiandanxinli.com/&/a&&/p&
不喜欢social的内向者,到底要如何找对象?——像我一样的内向者们,可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你可能会说“我们不是不想,而是没机会谈啊!”你看,工作日的时候,每天下班就累得不行,乖乖滚回家瘫着。周末中午醒来叫个外卖,宁可缩在被窝里刷剧看小说,也不…
&p&某天在UCSB讲课,聊到工资问题。有个学生问我赚多少钱,我报了个大概的数,一个小姑娘答:好少啊。我笑笑说,我这个工资已经超过了全美80%的家庭收入了。&/p&&p&我又说,北京的平均工资才六七千。小姑娘说,不可能,我在北京呆过,北京收入不到一万根本活不下去。我问你在北京干什么需要花这么多钱?她说每周去趟三里屯就没了。&/p&&p&我就知道,这天没法聊了。&/p&&p&确实,对于很多在这边读书的学生来说,在北京给他们一个月一万,他们是不一定活得下去的。感恩节那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小朋友晒的照片,为了把她们买的东西用一张照片拍下来,有的包装连品牌都看不清了,小小的一个,呆在角落。我来美国三年,没有她们一个晚上买的衣物多。&/p&&p&买衣服要钱,喝酒要钱,去夜店要钱,化妆品要钱,平时办个party要钱。买鞋要钱,鞋多了买鞋架要钱,鞋架多了换新房子也要钱。这些都是「基本开支」,没法省的。这么算,一万块钱确实「吃饭都不够」。毕竟吃饭是个优先级很低的生活需求。&/p&&p&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深深的几个大字「由奢入简难」。说实话,她们就应该过这种好的生活。她们的家庭曾经多么努力地奋斗,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既然能力允许,何乐而不为呢?&/p&&p&只不过,她们或许不太能理解,这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是在为「生存」奋斗的。&/p&&p&前两天有一篇新闻,说的是工人每天要卸300吨钢铁,每吨给6毛钱,算下来一天180块。这180块,不知道够不够她们吃一顿饭的。&/p&&p&我在这里大言不惭地聊着别人的事情,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p&&p&要是现在把我的工资砍掉一半,我可以毫无压力地活着;再砍掉一半,我大概就要搬出现在的房子,去重新适应有室友的日子。再一半呢?或许我也活不下去了。&/p&&p&我也早已经觉得,人有房子可以遮风避雨,有一个自己相对私密的空间,有饭吃不用每一顿都思考价格,有电有煤气有暖气有热水有网络,都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确实有很多人,我是说很多人,并没有这些在我看来最基础的东西。&/p&&p&就像很多人并不能承担每周末去一趟三里屯一样。&/p&&p&我在北京生活了22年,我毫不怀疑平均工资六七千这个数据。事实上,在北京,没有房子,工资只有四五千,还可以有尊严地活着的人,根本不在少数。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和很多室友住在不知道几环以外,每天清晨起来坐地铁上班,买一个五块钱的煎饼当早餐,平时的休闲娱乐可能就是去楼下的烧烤店喝两瓶啤酒,或者跟自己的二三好友扯扯淡,打打游戏。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上知乎,可能是压根不知道知乎,可能是上了知乎也没什么需求,可能是上知乎看到这么多「成功人士」觉得心里别扭。但是他们也真实地存在着,生活着。&/p&&p&所以啊,如果你有能力,你当然可以过自己顺心的小日子,花属于你的钱,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达者未必要兼济天下,但是也不必要在人家说我只挣这么这么多钱的时候,睁大带了美瞳的眼睛,皱起刚刚修好的眉头,张开涂着YSL的嘴说:蛤?你是怎么活下来的啊?&/p&&p&人生,各有各的活法。&/p&
某天在UCSB讲课,聊到工资问题。有个学生问我赚多少钱,我报了个大概的数,一个小姑娘答:好少啊。我笑笑说,我这个工资已经超过了全美80%的家庭收入了。我又说,北京的平均工资才六七千。小姑娘说,不可能,我在北京呆过,北京收入不到一万根本活不下去。…
太用力的人跑不远。&br&&br&&br&努力不应该是某种需要被&b&时常&/b&觉知的东西,意志力是短期内会用完的精神能量。&br&&br&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br&&br&当坚持不再成为需要被言说的事实或是需要被排练的步骤时,它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挂在生活之上的负担。&br&&br&&br&最长久的陪伴不费心力。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个人,真的想在他身边一辈子,就不会说有多么爱他,而是觉得“每天能和他在一起,就很好。”&br&&br&太用力的爱不仅让自己累,也让身边的人累。&br&&br&朴素的道理,更经得起推敲。&br&&br&&br&&b&因为用力会不自觉地提高你的预期。&/b&不要像个孩子一样向这个世界索取回报,自我的用力感觉、委屈,不能成为你的筹码。&br&&br&&b&太用力的人更容易产生期望落差,更不愿接受自己找错了方向的事实。&/b&“努力没有回报”本身,就是非常让人绝望的事情。轻装上阵的人,回旋的余地更大。&br&&br&&b&人越用力,就会越想要得到及时的良好刺激。&/b&越用力的人对于正刺激的需求就越高,越不能忍受暂时的负反馈。&br&&br&真正的坚持归于平静,靠的是温和的发力,而不是时时刻刻的刺激。&br&&br&&b&太用力的人增加了执行的功耗。&/b&纠结、选择恐惧,是太用力的副产品。只管去做,就是在意识与行动之间尽可能地减少冲突带来的心力损耗。&br&&br&执行阶段最大的敌人,是纠结,是埋怨,是后悔,是内心的冲突——太用力,就是心理额外动作太多。&br&&br&&br&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用力过猛,以保持自己&b&对困难的钝感和不顺的接受程度&/b&。&br&&br&&b&短期的过度用力极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挫伤。&/b&哪怕你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也要保证基本的休息和放松,不要纵容自己消耗健康来填补对努力的需求。&br&&br&到最后你会发现:尽管你从不认为自己真的拼命过,但是&b&正因为你走得足够远,每个人都会认为你是多么地努力。&/b&&br&&br&&br&用力的人心里瞎折腾,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往往觉得“&b&这就很好&/b&”。&br&&br&正如评论下面说的那样 &a data-hash=&570c63df5d94f9cc1a676db2f341c558& href=&//www.zhihu.com/people/570c63df5d94f9cc1a676db2f341c55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datong li& data-hovercard=&p$b$570c63df5d94f9cc1a676db2f341c558&&@datong li&/a&&br&&br&&一直努力就很好&&br&&br&(完)&br&&br&————————&br&&br&后记:(很长很随意,也很放松)&br&&br&“用力”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很唯心,有点玄学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味道。&br&&br&&b&和我们的直觉相违背的是,如果你时常觉得自己在一件事上很努力,很可能显示你对所做之事的出神,用力感,很可能表明你并不喜欢所做之事,或者所做之事给你带来了很多不舒服的感觉,大脑在呼喊救命想要寻求更多的正刺激。&/b&&br&&br&&br&身体说:“我撑不住了,快自我刺激一下!”&br&&br&&b&这可能是一种信号,意味着如果你此时不能合理地把所做之事的功耗降下来,长期下来你是坚持不下去的。&/b&&br&&br&虽然,在自我激励方面,我们仍然所知甚少。&br&&br&不过这和经验是相符合的:那些真正学习好的人,往往不觉得自己有多努力,或者说,真正坚持下来的人,靠的是习惯,是一种不被知觉的温和的努力,而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靠什么外部的、内部的有意识的激励。&br&&br&心理学家发现,正反馈并不是长期有效的方式,因为容易产生依赖,一旦刺激源消失,特定的环境消失,被实验者就会退回到原来的地步。&br&&br&&b&也就是说,自我激励在暂时越过不舒适区的过程有效的,但不是长期的策略。激励就好比吗啡,可以帮你度过手术台的暂时难关,却无法让你一辈子都沉浸在无痛中。&/b&&br&&br&&br&&b&鸡汤的危害在于它过于强调了激励的重要性,却没有指出激励的不可持续性。&/b&&br&&br&&br&&b&成功的人,也许是幸运,也许是天赋异禀,使他们在越过不舒服区的时间大大缩减,形成更加长期的无意识的高水准行为。&/b&&br&&br&&br&这是不是对我们努力的一种启发:&br&&br&&br&&b&坚持的终极目标是无意识的行为,是与生活的无缝融合。&/b&&br&&b&&br&自我激励等正刺激,也许需要被合理谨慎的使用。&br&&br&比激励更重要的是——过程的优化。任何傻瓜都知道要努力,只有少数人懂得要优化减少用力的程度了。&/b&&br&&br&到最后你发现,你真的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一个是你需要很挣扎才能坚持下来的。需要很多挣扎的都死在了半路上。&br&&br&你当然可以认为这是失败者为自己找的借口,你也可以认为这是无用的鸡汤让无知的人沉醉在幻境中,但我希望你能真的理解我真正的意思——只有真正接受内心的不舒服,接受你现在需要休整的事实,你才会静下心来平静地走出改变的第一步。
太用力的人跑不远。 努力不应该是某种需要被时常觉知的东西,意志力是短期内会用完的精神能量。 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当坚持不再成为需要被言说的事实或是需要被排练的步骤时,它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
&blockquote&没有比平凡的事物更不寻常,更值得研究的了。——福尔摩斯&/blockquote&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肾内科收治的病人大概分为三类:第一,需要透析或已经透析的病人;第二,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第三,存在血尿、蛋白尿需明确原因的患者。今天要说的事就是这第三种患者。&br&&br&该患者是一个40多岁的白领,看样子应该是公司中层领导的感觉,入院的原因是因为发现蛋白尿1月,双下肢水肿。这是个肾内科很普通的病,这种情况一般诊治方法是:除外其他可以导致肾脏病变的疾病后,应该行肾穿刺,取一块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但是问题就出在肾穿刺这件事上了。&br&患者在肾穿刺前,我通过抽血检查,发现了一件很严重的事,患者的血小板只有20×10^9个/L(正常是100~300×10^9个/L),这提示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出血倾向,别说做肾穿刺,就是呆着不动都有很高的出血风险,可是这个患者半点出血倾向都没有,既没有月经过多、鼻衄,也没有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所以我又给她复查了一次,结果提示血小板只有10×10^9个/L。这种情况都应该输血小板了!但是患者确实没有半点临床表现,不过安全起见,我要去告知患者避免磕碰,防止出血,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血小板减少的原因。&br&可是当我心急火燎的告诉患者这个情况时,她完全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并且向我保证她绝对不会有事,要求按照计划行肾穿刺,看我很不解,她告诉我她每年都体检,血小板少也有10年了,之前医生也叫她住院检查,她做过一次骨髓穿刺,并没有发现问题,这么多年也没出事,所以她就没再把这事当回事。为了证明自己没胡说,她给我看了她8年的化验单,确实大部分化验单中的血小板都在10-30×10^9个/L这个水平,只有两次例外,例外的那两次,一次是100×10^9个/L,另一次是90×10^9个/L。&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39e0a9fc9_b.jp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39e0a9fc9_r.jpg&&&/figure&&br&到目前为止,这个患者主要出现了两个问题,&b&第一个问题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啥?骨髓穿刺没问题说明骨髓造血功能正常,那么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就是破坏过多导致的了,有疾病可以引起血小板破坏过多吗?第二个问题是:血小板减少与蛋白尿有关系吗?&/b&思考这两个问题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情可轻可重,轻则几乎没有表现,重则威胁生命。比较容易出现肾脏或血液系统损害,从这点上看,这个患者貌似比较像SLE,但是后面的进一步检查结果却让我大出所料:除了肾脏和血小板的异常,SLE的其他证据全都没有。&br&诊断思路再次陷入僵局,我仔细思索这任何一个细节,企图发现解开这个谜团的线索,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患者那无所谓的样子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按常理来说,&b&这么严重的情况,即使再神经大条的患者也会担心,况且这个患者每年体检,说明是一个对自己健康比较重视的人,可是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却丝毫不在意,这种情况太反常了。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对自己的身体有着十足的自信,自信到相信自己不会因血小板低而出血,这种自信来自于这10年的经历,体检结果提示的血小板少及这10年的健康让她认为她的“血小板减少”是没有问题的。&/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583ebe953c3e5839b32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583ebe953c3e5839b32_r.jpg&&&/figure&突然,我感觉真的像一道灵光穿过我的头脑一样,也许“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确实不是患者的身体出了问题呢?患者10年来体检在同一家医院,为什么有两次是比较高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去仔细检索了文献,发现了一个疾病——&b&EDTA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b&&br&&b&这里要介绍一下这种疾病的背景?&/b&&br&我们知道到医院做检查抽血时是有不同的采血管的,如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a4e16eefe6d6c5ebc496ada9aff9277_b.jpg& data-rawwidth=&1166& data-rawheight=&8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a4e16eefe6d6c5ebc496ada9aff9277_r.jpg&&&/figure&其中查血小板用的就是那个紫色的,是使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作为抗凝剂的。而有一部分人的血小板是会受EDTA影响发生聚集,导致机器检验时出现血小板减少的误判。&br&如果是这样,大概说的通了,接下来就是找出证据,我给患者分别用两个紫帽管和两个蓝帽管留取了血样,跑到检验科去跟检验医师说明了想法,首先同时检查了一个紫帽管和一个蓝帽管的血,结果提示,紫帽管血小板为100×10^9个/L,蓝帽管血小板为280×10^9个/L接下来,我等了半个小时,将另两个管的血进行了检查,结果提示紫帽管血小板下降至20×10^9个/L,而蓝帽管仍为280×10^9个/L。&b&这个结果说明,在紫帽管里的血小板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也就是说,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并不是她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身体特质导致的检测方法出现误差。&/b&&br&&br&这件事的结局,那个患者顺利的完成了肾穿检查,结果不是SLE,而是膜性肾病。收获最大的是那个检验医师,他以这件事发了篇case,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讹了他一顿饭。
没有比平凡的事物更不寻常,更值得研究的了。——福尔摩斯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肾内科收治的病人大概分为三类:第一,需要透析或已经透析的病人;第二,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第三,存在血尿、蛋白尿需明确原因的患者。今天要说的事就是这第三种患者。 该患…
&p&政治学常识:人均资源高则产生自由主义,人均资源低则只能产生现实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p&&p&&b&意识形态都是表象,物质基础才是根本。&/b&&/p&&p&可以列出两个公式(等号意思是正相关):&/p&&p&&b&人权=人均资源占有量&/b&&/p&&p&&b&自由=个人财富值&/b&&/p&&p&&b&(右派无视这个简单的道理,热衷吹印度拉美的“贫民窟尊严”,会让人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b&&/p&&p&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低,物质基础能支撑的个人自由尊严就低。且自然灾害频发,有强大的外敌威胁(蒙古高原是古代的“世界暴力中心”),很多情况(大工程,抗敌,救灾等)需要集体行动,为了国家(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p&&p&从中国国家的起源大禹治水就能体现——“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家庭)利益。&/p&&p&为了抗击外敌讲“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大敌当前,毁家纾难”。&/p&&p&于是&b&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集体主义vs个人自由的不可调和的矛盾。&/b&&/p&&p&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自由主义者范美忠(范跑跑)不管学生,独自跑路。&/p&&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ifeng.com/opinion/detail_/.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范美忠:“自由主义”严格说来是不讲道德的_评论频道_凤凰网&/a&&br&因为自由主义最讲权利,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就是以权利为基础来构建他的政治体系和伦理价值体系。不管你说崇高也好,不管你说教师的道德也好,教师也有生命的权利,这是一个自由主义价值观。&br&……&br&我反复强调,自由主义讲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当你只讲责任而不讲权利的时候,就是道德绑架。&/blockquote&&p&但是,在通过集体力量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也在集体中获得了尊严和自由。正如汶川大地震时的众志成城,大规模自发的援助(地震发生后1个月,全国就有130万志愿者自发前往灾区参与救援)。 &/p&&p&总结:中国的资源禀赋及外部压力形成的文化传统以及近代以来的屈辱史和崛起经历。使得中国人在现实行动中以“集体尊严”“集体独立自由”为主。推崇个体尊严的自由主义主要覆盖人均教富裕的东部城市(由于该群体掌握舆论话语权,所以自由主义是主流思想,但脱离现实)。&/p&&p&下面看美国&/p&&p&&b&美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全球最高,个人自由就可以和国家利益形式上一致。&/b&&/p&&p&美帝有近乎无限的资源,容错率高,自由度也高;(美帝40亿亩耕地,3亿人。就算再瞎搞,20亿亩绝收,都不会出现饥荒,这就是容错率。中国18亿亩)&/p&&p&美帝还有桃花源效应(从赌博赢了泰坦尼克号船票的屌丝杰克,到顶级精英爱因斯坦),即美帝的强大国力并不取决于美国人民的力量,不需要充分汲取民力。这也保证高自由度。&/p&&p&而美帝每个自由的个体能调用全球最高的人均资源,也能发挥出巨大效益,形成正反馈。(虽然实际中90%都是浪费挥霍掉了,美国人浪费水平也是全球第一,但巨量资源浪费得起,只要有1%人搞出成果,美帝这个体系就能续命,就能继续当灯塔)&/p&&p&美国没有外敌威胁,基本都是出去打别人,吊打全人类后,只能打外星人了。&/p&&p&美国的英雄可以保卫了国家/人类,同时兼顾家庭,不用牺牲。(比如星际穿越)&/p&&p&美国人面对威胁推崇个人自救,警察以保护自己生命为第一优先(而不是保护公民),大多数情况公民需要持枪自卫。&/p&&blockquote&2013年,李光耀先生在接受美国两位知名学者采访时说:“美国人相信他们的思想具有普遍性——人人言论自由的至高无上性。但实际上美国人的思想并 不是这样——从来不是。美国之所以长期取得成功,不是因为这些思想与原则,而是因为特殊的地缘政治所带来的财富:&b&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移民,来自欧洲的大量 资本和技术,以及让美国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冲突分隔开来的两大海洋。&/b&”&/blockquote&&p&&br&&/p&&p&&b&所以同样是大国,中国美国就是两个方式,你在中国搞美国的自由主义玩法,就会变成没有道德,在美国搞中国的集体主义玩法,就会变成侵犯自由。&/b&&/p&&p&&b&同样是小国,也有四邻皆敌必须全民皆兵的以色列,也有四邻皆友不需要军队的梵蒂冈。&/b&&/p&&p&最近战狼2成为现象级作品,我们看吴京接受采访时讲的话:&/p&&p&&br&&/p&&figure&&im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656&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07a6e00e9dbb8618bd0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07a6e00e9dbb8618bd05_r.jpg&&&/figure&&p&“我的个人主义到最后一定是服从集体主义的。” 就是集体主义价值观。&/p&&p&龙应台北京大学生演讲,“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则是典型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原因也很简单,台湾人均资源是大陆的几倍,也没有外部压力,可以小确幸)&/p&&p&&b&在中国,这是两种完全对立的价值体系,表现为左右之争。&/b&&/p&&p&当然自由主义偏离事实,因为现实中是国家机器维持着秩序与和平。当然也表现为压制个人自由。这点卢梭论述的很清楚了。&/p&&p&比如美帝要是没有边境巡警,拉美人早全体涌进美帝吃他娘穿他娘了(迁徙自由)。&/p&&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89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边境巡警残酷执法 西部荒漠成“移民坟场”&/a&&br&为防止非法移民跨境,美国边境巡警长期采取极富争议的应对措施——将非法移民驱赶至环境严酷的西南荒漠地带,任凭他们自生自灭。这种“借沙埋人”的行径据称已经造成数以万计的死亡和失踪事件。&br&据美国边境执法部门估算,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墨边境地带至少有6000人死亡。&/blockquote&&p&即发达国家/富裕地区流行的个人自由主义,建立在其发达的物质基础上,而这个优越的物质基础恰恰是靠发达国家强大的暴力机器(主要是美军),百年殖民史吸血第三世界和当下的产业优势(高科技&金融剪全世界羊毛)维持的。一旦发达国家的国力衰弱,第三世界屌丝是肯定要去吃粮的。&/p&&p&&br&&/p&&p&#参考文章#&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uancha.cn/feng-xiang/_188443.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冯象:国歌赋予自由&/a&&/p&&p&&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uancha.cn/local/_384804.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龙应台香港大学演讲问启蒙歌曲 观众席合唱《我的祖国》&/a&&br&近日,香港媒体放出了一段龙应台在港大的演讲,令观者振奋。倒不是因为演讲内容,而是演讲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br&&br&龙应台问台下听众,你人生最早的启蒙歌曲是什么?一位中年听众,操着广普答道:是大学师兄们教的《我的祖国》。然后,措手不及地,全场开始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p&
政治学常识:人均资源高则产生自由主义,人均资源低则只能产生现实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意识形态都是表象,物质基础才是根本。可以列出两个公式(等号意思是正相关):人权=人均资源占有量自由=个人财富值(右派无视这个简单的道理,热衷吹印度拉美的“…
刚刚刷知乎看到很多人在找考纲?说实话我的考纲买了就没用过,不过你们想要我就发一下吧&p&中综我只考了203,没啥好说的,大家看看知乎上其他人的介绍吧&/p&&p&&b&一、中医基础理论&/b&&/p&&p&(一)绪论&/p&&p&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p&&p&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p&&p&《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p&&p&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p&&p&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p&&p&(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面的体现。&/p&&p&(2)辨证论治:&u&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u&(删除)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p&&p&(二)精气、阴阳、五行&/p&&p&1.精气学说&/p&&p&(1)精气&u&学说&/u&(删除)的基本概念。&/p&&p&(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p&&p&(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p&&p&2.阴阳学说&/p&&p&(1)阴阳的&u&基本&/u&&b&(删除)&/b&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p&&p&(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p&&p&(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u&,说明人体的&/u&(删除)、生理功能&u&,说明人体的&/u&(删除)、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p&&p&3.五行学说&/p&&p&(1)五行的&u&基本&/u&(删除)概念。&/p&&p&(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p&&p&(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u&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u&,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u&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u&(删除)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u&用于&/u&(删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p&&p&&u&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删除)&/u&&/p&&p&(三)藏象&/p&&p&1.藏象的概念&/p&&p&2.&u&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u&(删除)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p&&p&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p&&p&&u&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删除)&/u&&/p&&p&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p&&p&&u&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删除)&/u&&/p&&p&5..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p&&p&&u&六腑的生理功能。(删除)&/u&&/p&&p&6.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p&&p&7.五脏与志、液、体、窍、时的关系。&/p&&p&8.脏腑之间关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p&&p&(四)&u&气、血、津液(删除)&/u&&/p&&p&精气血津液&/p&&p&1.精&/p&&p&(1)人体之精的概念。&/p&&p&(2)人体之精的生成。&/p&&p&(3)人体之精的功能。&/p&&p&2.气&/p&&p&(1)气的&u&基本&/u&(删除)概念。&/p&&p&(2)气的生成。&/p&&p&(3)气的生理功能。&/p&&p&(4)气机、气化的概念。&/p&&p&&u&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机”的概念及气的升降出入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删除)&/u&&/p&&p&(5)气的升降出入及其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p&&p&(6)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p&&p&&u&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韵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删除)&/u&&/p&&p&3.血&/p&&p&(1)血的概念&u&及生成&/u&(删除)。&/p&&p&(2)血的生成。&/p&&p&(3)血的功能&/p&&p&(4)血的运行。&/p&&p&4.津液&/p&&p&(1)津液的概念。&/p&&p&(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u&;脾、肺、肾及三焦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u&(删除)。&/p&&p&(3)津液的功能。&/p&&p&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p&&p&(1)精和气的关系:精气互生互化。&/p&&p&&u&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删除)&/u&&/p&&p&(2)精和血的关系:精血互生互化。&/p&&p&(3)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p&&p&(4)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p&&p&&u&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删除)&/u&&/p&&p&(5)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p&&p&(五)经络&/p&&p&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p&&p&2.十二经脉的名称、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属络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p&&p&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p&&p&4.奇经八脉的含义、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p&&p&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及生理功能。&/p&&p&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p&&p&(六)体质&/p&&p&1.体质的概念。&/p&&p&2.体质学说的应用。&/p&&p&(七)病因与发病&/p&&p&1.病因&/p&&p&(1)中医学病因分类&u&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u&(删除)。&/p&&p&(2)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p&&p&&u&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u&(删除)&/p&&p&(3)&u&风、寒、暑、湿、燥、火&/u&(删除)六淫&u&病邪&/u&(删除)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征。&/p&&p&(4)疠气的概念及致病特点。&/p&&p&(5)七情内伤的概念及致病特点。&/p&&p&(6)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p&&p&(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p&&p&(8)痰饮、淤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p&&p&2.发病机制&/p&&p&(1)邪正与发病。&/p&&p&&u&:邪气和正气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删除)&/u&&/p&&p&(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p&&p&(3)发病的类型。&/p&&p&(八)病机&/p&&p&1.病机的概念&u&及其层次&/u&(删除)。&/p&&p&2.邪正盛衰病机&/p&&p&(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p&&p&(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p&&p&3.阴阳失调病机&/p&&p&(1)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p&&p&(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p&&p&4.气血失常病机&/p&&p&(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p&&p&(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p&&p&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出血;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场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p&&p&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p&&p&(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p&&p&(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p&&p&6.内生“五邪”病机&/p&&p&(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p&&p&(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p&&p&7.经络病机&/p&&p&(1)经络病机的概念。&/p&&p&(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p&&p&8.脏腑病机&/p&&p&(1)脏腑病机的概念&u&、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u&(删除)。&/p&&p&(2)五脏的明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阴肝血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p&&p&(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p&&p&(4)奇恒之腑&u&脑、髓、骨、脉、女子胞等&/u&(删除)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p&&p&(九)防治原则&/p&&p&1.预防&/p&&p&(1)未病先防&u&: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u&(删除)。&/p&&p&(2)既病防变&u&: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u&(删除)。&/p&&p&2.治则&/p&&p&(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p&&p&(2)治病求本的含义及意义。&/p&&p&(3)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p&&p&(4)标和本的含义,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冶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p&&p&(5)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p&&p&(6)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p&&p&(7)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p&&p&(8)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p&&p&(9)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p&&br&&p&&b&二、中医诊断学&/b&&/p&&p&(一)绪论&/p&&p&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改为诊法”、辨证、辨病、病案书写。&/p&&p&2.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p&&p&3.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改为“病症结合”。&/p&&p&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删)&/p&&p&(二)望诊&/p&&p&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删)&/p&&p&1.望神:得神、(加: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p&&p&2.望色:常色、病色的概念、(加:特征及临床意义),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五色的临床意义)&/p&&p&3.望形体:强、弱、胖、瘦(删: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p&&p&4.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p&&p&5.望头面、五官、颈项(2016: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p&&p&6.望躯体与四肢:(删: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腰背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p&&p&7.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p&&p&8.望皮肤:全身(常见)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疒咅)、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形态的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p&&p&9.望排出物:痰、涎、涕、呕吐物、大、小便的颜色、质地、量的异常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p&&p&10.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的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p&&p&11.望舌:舌诊的原理与临床意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删: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质)(舌神、舌色、舌形、舌态、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舌质和舌苔的综合分析)&/p&&p&(三)闻诊&/p&&p&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和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017为:音哑与失音、语声重浊、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喘、哮、气短、咳嗽、呕吐、呃逆、暖气、太息、喷嚏及肠鸣的特征与临床意义)。&/p&&p&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p&&p&(四)问诊&/p&&p&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1.(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与家族史)(删2.问现在症状)&/p&&p&2.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含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p&&p&3.问汗&/p&&p&表证辨汗:(表征)无汗与有汗的(删: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p&&p&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删:黄汗)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里证无汗的临床意义。&/p&&p&局部辨汗:头汗、(心胸汗)、半身汗、手足心汗及阴汗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p&&p&4.问疼痛&/p&&p&(删: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删: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重痛、酸痛、闷痛)绞痛、(空痛)隐痛、(删:重痛、痠痛)(窜痛、固定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删: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表现类型及其表现。(临床意义)&/p&&p&5.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及乏力等症状的表现(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p&&p&6.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p&&p&7.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不寐与多寐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p&&p&8.问饮食与口味&/p&&p&口渴与饮水:口不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等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p&&p&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多食易饥、饥不欲食及偏嗜食物等的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p&&p&口味: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和口黏腻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p&&p&9.问二便&/p&&p&大便:便次、便质及排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p&&p&小便:小便尿量、尿次(尿次、尿量)及排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p&&p&10.问妇女&/p&&p&月经:月经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p&&p&带下:带下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p&&p&11.新增:问男子:阳痿、阳强、遗精、早泄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p&&p&12.新增:问小儿: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发病原因。&/p&&p&(五)切诊&/p&&p&1.脉象形成的原理,诊脉的(删:部位和方法。加:临床意义)&/p&&p&2.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p&&p&3.脉象要素,正常脉象的特征及生理变异&/p&&p&4.28脉的脉象特征及其(删:主病。加:临床意义)&/p&&p&5相似脉的鉴别,常见相兼脉的主病,真脏脉的概念、特征和临床意义。(删除)&/p&&p&5.相兼脉的概念及临床意义&/p&&p&6.(删:诊妇人脉与小儿脉),脉症的顺逆与从舍,(删:脉诊的临床意义。)&/p&&p&7.按胸胁、脘腹、肌肤、手足、腧穴的内容与临床意义。&/p&&p&(六)八纲辨证&/p&&p&1.阴阳&/p&&p&(1)阴证和阳证的概念与临床表现(删:和证候分析)。&/p&&p&(2)阴虚证和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p&&p&(3)亡阴证和亡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2.表里&/p&&p&(1)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2)表里同病(加:表里出入的表现)的类型和(删:临床表现;加:机理分析)&/p&&p&(3)表里出入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删除)&/p&&p&3.寒热&/p&&p&(1)寒证和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2)寒热转化、(加:寒热错杂、寒热真假)的临床表现(表现类型)与病理机制。(机理分析)&/p&&p&(3)寒热错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删除)&/p&&p&(4)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删除)&/p&&p&4.虚实&/p&&p&(1)虚证和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2)虚实转化、(虚实错杂、虚实真假)的临床表现(表现类型)与病理机制(机理分析)。&/p&&p&(3)虚证夹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删除)&/p&&p&(4)假实真虚、假虚真实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删除)&/p&&p&(七)病因辨证&/p&&p&1.病因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删除)&/p&&p&2.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侯分析。&/p&&p&(2016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与火淫证候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其证候分析,疫疠证候的概念及特点。2017改为: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侯分析)&/p&&p&3.情志内伤证候的表现。(删除)&/p&&p&4.劳伤、食积、虫积、外伤所致证候的表现。(删除)&/p&&p&(八)气血津液辨证&/p&&p&1.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删除)&/p&&p&1.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气闭证的概念、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2.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概念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3.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4.津液不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5.痰证、饮证、水停证、内湿证的概念、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6.阳水、阴水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删除)&/p&&p&7.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删除)&/p&&p&(九)脏腑辨证&/p&&p&1.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运用范围及意义。(删除)&/p&&p&1.心与小肠病的病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阻暴脱证、心脉痹阻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小肠实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2..肺与大肠病的病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犯(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寒痰阻肺证(痰湿阻肺证)、大肠湿热证、肠燥津亏证、大肠虚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3.脾与胃病的病证: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胃阴虚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删除:寒滞胃脘证)、胃火炽盛证、食滞胃脘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4.肝与胆病的病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阻(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肝胆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胆郁痰扰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5.肾与膀胱病的病证:肾精不足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删:肾不纳气证)、膀胱湿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6.脏腑兼证的概念: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肾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p&&p&(十)其他辨证方法&/p&&p&1.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六经病证的传变形式。&/p&&p&2.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形式。&/p&&p&3.三焦辨证:三焦辨证的概念,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三焦病证的传变形式。&/p&&p&4.经络辨证的概念,十二经脉病证和奇经八脉病证的基本特点。(删除)&/p&&p&&b&三、中药学&/b&&/p&&p&1.&u&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u&(修改为: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p&&p&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与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p&&p&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u&中药(删除)&/u&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p&&p&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用药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u&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u&。(修改为:及服药的时间与方法)&/p&&p&5.&u&临床常用各类(按功效分类)药物的概念&/u&(修改为:按功效分类各类药物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p&&p&6.&u&下列临床常用250味重点中药药用部位的来源&/u&(修改为: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p&&p&(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p&&p&(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重楼、&u&蚤休(删除)&/u&、土茯苓、熊胆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p&&p&(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霜、牵牛子、京大戟和芫花。&/p&&p&(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p&&p&(5)化湿药: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砂仁、&u&白(删除)&/u&豆蔻。&/p&&p&(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u&蒿(删除)&/u&、金钱草、虎杖。&/p&&p&(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p&&p&(8)理气药:&u&橘皮&/u&(变成: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p&&p&(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p&&p&(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p&&p&(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u&芨(变成:及)&/u&、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p&&p&(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p&&p&(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u&禹白附&/u&(变成:白附子)、&u&白(删除)&/u&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母、瓜蒌、胆南星、桔梗、竹茹,苦杏仁、紫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款冬花、紫菀、白果。&/p&&p&(14)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酸枣仁、柏子仁、远志。&/p&&p&(15)平肝息风药: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p&&p&(16)开窍药:麝香、石菖蒲。&/p&&p&(17)补&u&益&/u&(变成虚)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北沙参、南沙参、麦&u&门(删除)&/u&冬、天门冬、玉竹、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p&&p&(18)收涩药:五味子、乌梅、诃子、肉豆蔻、赤石脂,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莲子、芡实、椿皮、桑螵蛸、海螵蛸。&/p&&p&(19)涌吐药:常山。&/p&&p&(20)攻毒杀虫止痒药:硫黄、雄黄、蟾酥、蛇床子。&/p&&p&(21)拔毒化腐生肌药:&u&升药(变成红粉)&/u&、炉甘石、硼砂。&/p&&p&7.&u&下列临床常用120味非重点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u&&/p&&p&修改为: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p&&p&(1)解表药:藁本、辛夷、葱白,淡豆豉、浮萍。&/p&&p&(2)清热药:淡竹叶、密蒙花,秦皮,穿心莲、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u&红藤(变成大血藤)&/u&、马勃、马齿苋、鸦胆子、漏芦、山慈姑、半边莲、紫草,银柴胡、胡黄连。&/p&&p&(3)泻下药:番泻叶、芦荟,郁李仁,商陆。&/p&&p&(4)祛风湿药:川乌、草乌、乌梢蛇、昆明山海棠,雷公藤、络石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海桐皮、海风藤,狗脊。&/p&&p&(5)化湿药:草豆蔻、草果。&/p&&p&(6)利水渗湿药:香加皮,海金沙、萹蓄、地肤子、冬葵子、灯心草,珍珠草。&/p&&p&(7)温里药:小茴香、荜茇、荜澄茄、胡椒。&/p&&p&(8)理气药:柿蒂、荔枝核、&u&青木香(删除)&/u&、佛手、香橼、大腹皮、刀豆、&u&绿萼梅(变成梅花)&/u&、玫瑰花、甘松。&/p&&p&(9)消食药:六神曲、麦芽、&u&谷(变成稻)&/u&芽。&/p&&p&(10)驱虫药:南瓜子、鹤草芽、榧子。&/p&&p&(11)止血药:侧柏叶,棕榈炭、血余炭、紫珠叶,&u&降香、花蕊石(删除)&/u&,炮姜、灶心土。&/p&&p&(12)活血化瘀药:&u&夏天无、苏木、自然铜、骨碎补、儿茶、刘寄奴,虻虫。&/u&&/p&&p&修改为:降香、银杏叶、月季花、苏木、自然铜、骨碎补、儿茶、刘寄奴、虻虫。&/p&&p&(13)化痰止咳平喘药:皂荚,前胡、礞石、天竺黄、竹沥、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浮海石,马兜铃、胖大海、枇杷叶、洋金花。&/p&&p&(14)安神药:&u&夜交藤&/u&(变成首乌藤)、合欢皮、灵芝。&/p&&p&(15)平肝息风药:珍珠母、刺蒺藜、罗布麻叶,珍珠。&/p&&p&(16)开窍药:冰片、苏合香。&/p&&p&(17)补&u&益(变成虚)&/u&药:白扁豆、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仙茅、益智仁、锁阳、沙苑子、核桃仁,龙眼肉,桑葚。&/p&&p&(18)收涩药:麻黄根,五倍子、禹余粮、石榴皮、罂粟壳。&/p&&p&(19)涌吐药:瓜蒂、胆矾。&/p&&p&(20)攻毒杀虫止痒药:土荆皮、白矾、大蒜。&/p&&p&(21)拔毒化腐生肌药:砒石、铅丹、轻粉。&/p&&p&&b&四、方剂学&/b&&/p&&p&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p&&p&删除了:方剂学在中医药学忠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剂学发展概况&/p&&p&2.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及其应用。&/p&&p&删除了:(“八法”)的基本理论&/p&&p&3.“七方”、“十剂”、“八阵”的内容及实际意义。&/p&&p&删除了:理论、具体&/p&&p&4.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p&&p&5.配伍的目的。方剂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君臣佐使”理论对临证遣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及其具体运用。&/p&&p&删除了:在遣药组方中的&/p&&p&6.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p&&p&7.常用剂型的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p&&p&删除了:概念&/p&&p&8.各类方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规律、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p&&p&删除了:临床常用&/p&&p&9.下列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加减应用及注意事项。&/p&&p&换:“方义”为“方解”&/p&&p&(1)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香苏散、败毒散、再造散、加减葳蕤汤。&/p&&p&加:香苏散&/p&&p&(2)泻下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十枣汤、济川煎、黄龙汤、新加黄龙汤。&/p&&p&(3)和解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p&&p&(4)清热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泻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p&&p&(5)祛暑剂:新加香薷饮、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p&&p&(6)温里剂: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p&&p&(7)表里双解剂: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葛根黄芩黄连汤。&/p&&p&(8)补益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完带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内补黄芪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地黄饮子。&/p&&p&(9)安神剂: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夭王补心丹。&/p&&p&(10)固涩剂:牡蛎散、九仙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桑螵蛸散、固冲汤。&/p&&p&(11)理气剂:柴胡舒肝散、半夏厚朴汤、瓜蒌薤自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枳实消痞丸(失笑丸)、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p&&p&加:柴胡舒肝散、枳实消痞丸(失笑丸)&/p&&p&(12)理血剂: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生化汤、补阳还五汤、小蓟饮子、槐花散、咳血方、黄土汤。&/p&&p&(13)治风剂: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p&&p&(14)治燥剂:杏苏散、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p&&p&(15)祛湿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三仁汤、茵陈蒿汤、二妙散、连朴饮、八正散、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实脾散。&/p&&p&加:二妙散&/p&&p&(16)祛痰剂:二陈汤、温胆汤、贝母瓜蒌散、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p&&p&(17)消导化积剂:保和丸、枳术丸、健脾丸。&/p&&p&(18)驱虫剂:乌梅丸。&/p&&p&10.下列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p&&p&(1)解表剂:正柴胡饮、升麻葛根汤、柴葛解肌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参苏饮、葱白七味饮。&/p&&p&删:加味香苏散&/p&&p&加:正柴胡饮、葱白七味饮&/p&&p&(2)泻下剂: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舟车丸、增液承气汤。&/p&&p&(3)和解剂:痛泻要方、当归芍药散&/p&&p&加:当归芍药散&/p&&p&(4)清热剂:栀子鼓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牛蒡解肌汤、导赤散、泻黄散、苇茎汤、清骨散、秦艽鳖甲散、当归六黄汤。&/p&&p&加:栀子鼓汤、泻黄散&/p&&p&(5)祛暑剂:香薷散、清络饮、六一散、桂苓甘露饮。&/p&&p&加:香薷散&/p&&p&(6)温里剂:吴茱萸汤、大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p&&p&(7)表里双解剂:石膏汤、五积散。&/p&&p&(8)补益剂:人参蛤蚧散、八珍汤、人参养荣汤、泰山磐石散、补肺阿胶汤、石斛夜光丸、大补阴丸、虎潜丸、七宝美髯丸、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龟鹿二仙胶。&/p&&p&加:人参蛤蚧散、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石斛夜光丸、七宝美髯丸、左归饮、、右归饮、龟鹿二仙胶&/p&&p&(9)安神剂:珍珠母丸、磁朱丸、甘麦大枣汤、交泰丸。&/p&&p&加:交泰丸&/p&&p&(10)开窍剂: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紫金锭(玉枢丹)、苏合香丸。&/p&&p&(11)固涩剂:金锁固精丸、缩泉丸、固经丸、易黄汤、清带汤。&/p&&p&加:易黄汤、清带汤&/p&&p&(12)理气剂:越鞠丸、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四磨汤、加味乌药汤、橘核丸。&/p&&p&加:四磨汤、加味乌药汤&/p&&p&(13)理血剂:七厘散、失笑散、桂枝茯苓丸、活络效灵丹、丹参饮、大黄?虫丸、十灰散、胶艾汤。&/p&&p&加:丹参饮&/p&&p&(14)治风剂:消风散、牵正散、小活络丹、天麻钩藤饮、阿胶鸡子黄汤、玉真散。&/p&&p&加:玉真散&/p&&p&(15)治燥剂:桑杏汤、增液汤、益胃汤、玉液汤、琼玉膏。&/p&&p&加:益胃汤&/p&&p&(16)祛湿剂:甘露消毒丹、当归拈痛汤、五皮散、萆薢分清饮、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p&&p&加:当归拈痛汤&/p&&p&(17)祛痰剂:小半夏汤、止嗽散、三子养亲汤、滚痰丸、苓甘五味姜辛汤、定痫丸。&/p&&p&加:小半夏汤、滚痰丸、苓甘五味姜辛汤、定痫丸&/p&&p&(18)消导化积剂: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葛花解醒汤、鳖甲煎丸、海藻玉壶汤、消瘰丸。&/p&&p&加:鳖甲煎丸、海藻玉壶汤、消瘰丸&/p&&p&(19)驱虫剂:肥儿丸、化虫丸、布袋丸、伐木丸。&/p&&p&加:化虫丸、布袋丸、伐木丸&/p&&p&(20)其他:犀黄丸、透脓散(《外科正宗》)、小金丹。&/p&&p&11.以上9、10两项所列方剂中相关方剂的对比分析及鉴别应用。&/p&&br&&p&&b&五、中医内科学&/b&&/p&&p&(一)总论&/p&&p&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p&&p&  (二)各论&/p&&p&  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临证备要。(将2016考纲要求的研究进展改为临证备要)&/p&&p&  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证、喘证、痰饮、血证,心悸、胸痹心痛、(增加:心衰)不寐、郁证、癫狂、痫证、痴呆、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腹痛、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癃闭、腰痛、(调整顺序:关格)消渴、痹证、痿证、内伤发热、(增加:自汗盗汗)虚劳、厥证、关格、瘿病。&/p&&p&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p&&p&  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噎膈、呃逆、痉证、疟疾、遗精、耳鸣耳聋、颤证、阳痿、肥胖、癌病。&/p&&p&  3.下列病症的概念、病因危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比较鉴别。&/p&&p&  将2016考纲中“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改为:3.下列病症的概念、病因危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比较鉴别。&/p&&p&  删除文字: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p&&p&  (1)感冒与温病早期。&/p&&p&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p&&p&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p&&p&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p&&p&  (5)风热咳嗽与肺痈。&/p&&p&  (6)肺痈与肺痨。&/p&&p&  (7)哮证与喘证。&/p&&p&  (8)实喘与虚喘。&/p&&p&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p&&p&  (10)肺胀与心悸、水肿。&/p&&p&  (11)肺痨与虚劳。&/p&&p&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删除)改为如下:&/p&&p&  (12)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p&&p&  (13)相同病机,导致不同血证。&/p&&p&  (14)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p&&p&  (15)胸痹与真心痛。&/p&&p&  (16)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p&&p&  (17)惊悸与怔忡。&/p&&p&  (18)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p&&p&  (19)癫、狂、痫证。&/p&&p&  (20)中风、厥证、痫证、痉证。&/p&&p&  (21)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改为: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p&&p&  (22)刚痉与柔痉。&/p&&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答我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