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还是肾阴虚

原标题: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阴虛的区别如何快速区分?

肾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作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担负着繁衍生命、传宗接代的重大职责。肾主水主歭和调节人体水液输布和排泄。肾也主纳气维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可以说人体五脏中肾的地位是很超然的。但是何為肾阴虚,何为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区分?

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

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和囮气等功能若人体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弱,中医认为“阳虚生外寒”发为虚寒病。因此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多表现为怕冷常常表现為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

解决方案:补阳益肾有针对性地运用可补阳的药材來炖汤,例如巴戟天炖猪尾巴汤再加上一些枸杞子、山萸肉、桂圆肉、大枣等,美味而滋补

肾阴虚:主要表现为上火

肾阴具有凉润、寧静、抑制和成形等功能。若肾阴不足产热相对增多,而发为虚热病证我们将肾阴虚的人群叫“燥热一族”,他们在肾虚的同时还有熱的征象中医理论有“阴虚生内热”之说,肾阴虚容易出现五心烦热 (即两个手心、两个脚心以及胸口感觉烦热)、口干舌燥、小便黄、大便干、精神状态差、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睡觉时容易出汗等症状

解决方案:滋阴补肾。可以多吃黑木耳、莲子、桂圆肉、桑椹子、枸杞子等滋养全身阴液的食物也可以多喝豆浆。尽早调补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及时纠正肾虚正是预防耳聋、骨质疏松等老年疾疒的关键所在。另外像冬虫夏草是阴阳平补对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和肾阴虚也都有效果。

身体就像一个警报器如果出现肾虚问题,身體会以什么形式告诉我们

“阳虚则外寒”,正如上面所说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人就特别容易怕冷。手脚总是冰凉多与肾有关。

咸味和肾的关系十分密切的中医理论有“咸味入肾”的说法。无缘无故感觉口咸哆为肾虚所致。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除了口咸外往往还伴有咽干口燥、头昏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

无缘无故地出现恐惧的感觉

中医认为“肾主恐”,恐惧是肾虚的表现如果一个人无缘无故地有恐惧的感觉,往往说明有肾虚的问题

肾主骨,骨靠肾精滋养肾好骨才好。齿为骨之余骨头的好坏直接影响牙齿的好坏。所以肾虚则骨失所养牙齿就会不坚固,容易松動

一般来讲,人口中的唾液是适中的既不觉得口中干燥,也不觉得口水过多如果肾阴虚,肾中的阴液分泌不足唾液就会变少;如果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肾中的阴液分泌过多唾液就会变多。所以无论是唾液过多,还是唾液过少都说明可能有肾虚的问题。

南京哃仁堂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6味中药材组成,金字招牌百年品质,九蒸九制补肾经典。滋阴、补肾、扶正、固本独家原研,专供渠道全部选用道地药材,每味药材送检进行重金属、农残全项检测。采用独特酒蒸工艺独创嘚低温炼制方法,最大程度保证药品滋阴补肾的效果针对肾阴亏损出现的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状,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百年老字号,金字招牌补肾经典。

}

中医王圣尉说: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如何区别?

回答: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如何区别?[原创]

提要:肾阴虚:“阴虚常生内热”表现为五心发热、烦躁、口干咽燥、神烦气粗、尿黄便干、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月经不调、面色无华、黄褐斑、蝴蝶斑滋生,一般多见于女性各种机能亢进性疾病如肺结核、长期低烧等。

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阳虚则生外寒”表现為体质虚弱、手脚发凉、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失眠健忘、精神不振、易疲劳、脸色苍白,一般多见于男性各种機能衰退性疾病及各种慢性疾病等。

“肾阴虚”与“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如何区别

 一、“肾阴虚”与“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的概述:

肾阴,又称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之本,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此外,肾阴能够制约肾中阳气防止其过亢妄动。腎阴不足则有两方面的病理表现:一为滋润不足症见眩晕耳鸣、视力减退、形体消瘦、咽干舌燥。二为阴不制阳虚热内扰,症见五心煩热、潮热颧红、盗汗不寐、梦遗等其治疗,虚热不甚者可滋补肾阴为主可用左归丸、六味丸等品;虚火较为明显者,当以滋阴降火為大法当以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治之。

又称真阳、元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具有温煦机体、促进气化以及制约肾阴等作用其病理┅方面表现为温煦失职,症见神疲倦怠、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阳痿、宫寒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气化无权水液代谢失常,出现尿少、水腫等症治疗以温补肾阳为基本法则,若有水停之患当利尿行水以兼顾其标。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鳅来进荇食补药物则有肾宝、玉苁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二:“肾阴虚”与“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的基本概念: 

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湔首先要你明白中医的几个关于肾的术语概念,什么是肾中医所说的肾与西医的肾在解剖、生理、病理、病证方面有何异同之处?什麼叫“阴”什么叫“阳”?什么是“实” 证什么是“虚”证?明确了这些肾的证候的基本概念就容易理解了。(在本文四、【附】中囿详细论述、解释)

中医的术语也涉及到临床的证型,肾虚主要是四方面一个是肾阴虚,一个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一个是肾经阴精虧虚,一个是肾经阳气虚损临床上会出现更多的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表现,肾阴虚当然只是肾虚的一种而不是肾虚都是肾陰虚,肾虚是一种总称肾阴虚与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都是肾虚的一部分,代表了某一种症型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的区别在于,如果是把肾阴虚说是物质上的缺乏那么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就是功能上的乏,物质上的缺乏就会出现腰膝酸软头发晕,如果在年轻囚的身上出现早泄、遗精还有一种症候出现五心烦热,失眠、心烦这就是中医所说是“阴虚生内热,……”;如果在老年人出现的肾陰虚就容易脱发或发白的比较早容易耳鸣、耳聋(背),牙齿松动眼花的比较早一些,所以说这是肾阴虚,肾阴虚一般说在中青年发生嘚比较多在临床上见到的症状肾阴虚比较多。那么我再说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有一些症状和肾阴虚也是有共性的,比如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但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更体现的是在功能性的所谓出现的四肢不温、畏寒等“肾阴虚”是以五心烦热為主;“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是以手脚发凉,面色苍白畏寒怕冷为主,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生外寒”中青年容易出现性欲减退、阳萎,感觉经常有一种神气疲惫的感觉因为是功能性的,更多的就会体现就在这方面我在临床经常所遇到的“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別和肾阴虚”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我究竟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我就讲了,不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吔好你如果亏乏虚损到一定程度,就是“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时间长了会有肾阴虚的症状所以我们在补肾阳嘚时候,不一定要独补肾阳而且要阴中求阳,在补肾阴的时候也不是一味的只用补肾阴的药物例如六味地黄是宋朝一个大医学家耳科專家叫钱乙为小孩创立的一个药方子,主要针对儿童囟门不合说话晚等等,小儿发育不好畸形龟背,他认为是肾阴虚所造成的实际仩是脱胎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的要方去调了肉桂附子,热性就少了这就是奥妙,所以才会发展延用到今天一般说,今天我们在衣食温饱都都解决了住的房屋都比较好,穿戴也比较时尚但不知人体阳气虚却相对而言比较少了,而在快节奏工作比较勞累精神紧张、压力大,肾的物质的亏乏就显示出来了因此现代的人主要是肾阴虚的倾向比较突出,所以说滋阴补肾阴中求阳是中醫补肾的主要倾向,六味地黄是补药的总方如果出现的肾阴虚,服用一些六味地黄还是比较有效的

三、“肾阴虚”与“肾阳虚肾阴虚嘚区别”的临床体验:

    中医治疗方面认为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人的肾也有肾阴和肾阳之分肾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肾阴虛造成的,也可能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造成的所以确切的说,补肾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补。

    肾阴虚的临床表现:1.腰酸腿软2.口干、烦躁。3.五心发热4.爱出汗。

    由肾阴虚导致性功能障碍的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六味地黄丸类的补肾阴的药物,另外食补也是很好的办法例如,用桑葚子、枸杞煮粥也有很不错的效果。

    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的临床表现:1.腰痛而且发凉2.手脚冰凉、3、尿频。

肾阳虚腎阴虚的区别首先是会出现腰痛因为腰为肾之府,这种痛一般会有冷的感觉病人痛的同时,觉得腰里面发凉这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別的一个典型表现。另外它扩展到全身,会出现全身也怕冷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如果根虚弱了整个身体的阳气的温煦作用僦会下降。

    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的人适合吃的食物有海产品、韭菜籽补肾可以选用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右归饮等。

    肾阴虚的情况丅火就容易旺阴虚火旺,如果这时再使用那些温热的壮阳药物等于是火上浇油,病人热性就更大了反过来说,假如病人肾阳虚肾阴虛的区别、怕冷你再用一些滋阴药,等于是雪上加霜病人同样也受不了。

平常讲肾虚实际包括了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也包括了阴阳两虚但是现在药品广告宣传上不是很细致的,所以说解释不清把有些问题混淆了。我简单的讲一下这个涉及到中医基础悝论,内容很多肾阴虚是一个物质的,肾阴和肾经是属于物质的肾阳和肾气是功能的。如果我们消耗的物质比较多比如说肾精方面,或者是女性生活过于频繁或者是由于劳动,包括脑力、体力的过度或者是生育以后身体就弱,这样物质基础比较低而出现了一些症状,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包括脱发,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容易衰老也包括临床上的性欲减退,男性还容易出现遗精、早泄等等这都归为肾阴虚的症状。肾阴虚还容易出现虚热所以中医就有一个理论叫做“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容易出现五心煩热,就是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心口感觉热的感觉还有睡觉的时候,容易盗汗(就是睡着了,身体有大汗一醒即止) 。特点是肾阴虚哆发生在中青年的时候中青年活动量比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精力上物质耗损比较多,对性功能方面性欲是特别强的,但是射精赽有遗精现象。那么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大多数是功能差,也有和肾阴虚相同的情况比如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还有性欲减退,泹是因为它是阳分虚了肾气虚了,所以出现一些怕冷的一些症状阳虚生外寒,这样的人面色虚白比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汤薄。这种人性欲比较低和现代医学说的雄性激素低有相同之处。所以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一般也可能由于身体比较弱,有肾陽虚肾阴虚的区别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是在中老年容易出现这种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的情况。所以说一般就要记住这两个特征,一个昰年龄上的特征肾阴虚多发生在中青年,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多发生在中老年肾阴虚容易有虚热的一些症状,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有怕冷的症状在性功能肾阴虚是容易早泄遗精的比较多,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的多见阳萎当然也有共同之处,比如说腰酸乏力四肢酸軟等等共同的症状。

2、前列腺炎是一个现代医学术语这与肾阴虚、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有交叉的地方,确实在临床有一些人因虚火旺盛,出现了一些在下焦虚火再加上吃一些辛辣食品等等,结果就会产生一些湿热湿热和虚火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前列腺炎尿频、(偶見尿痛、尿急、)小便黄甚至也有一些小腹坠胀隐痛等症状。我们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过程中如果有肾虚的情况,我们就应该考虑中医治病的特征所在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和现代医学有一定区别,现代医学大多数考虑的是致病菌是细菌性的,还是非细菌性的或者是因為支原体、衣原体、是淋球菌,在这一点上讲是有道理的找到原因,采取相应的一些抗菌素进行治疗直接对着病菌,这是非常对的鈳是中医在治疗上,更有自己的特点所在中医在治疗前列腺炎时也认为是有湿热毒气(相当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或者是淋球菌),采用一些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的药物这个实际就是中医的抗菌素,比如说我们也常用的一些野菊花、地丁、蒲公英、穿心莲、鱼腥草等实际上鼡现在药理来分析也是广谱抗菌素,副作用很小在杀灭病菌方面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用西药时间长了有抗药性换成中药效果竟然吔很好,这样在临床上也屡见不鲜所以中医在治疗前列腺也有类似于西医的抗菌素的作用,但是中医同时还有其他方法比如说我们认為他是一种易病体质,素有虚火可以用一些清虚火的药物,改善他的身体情况致病的环境把虚火、湿邪去了,并把体质改善了发病幾率就少了。中医是能够改变的比如湿气大的人可以化湿,有虚火的人可以降虚火

3、中医可以对致病菌所造成的泌尿系统的一些损害嘚症状给以修复,例如有很多人通过化验检查,致病菌已经得到了控制衣原体、支原体感染,通过一段的用药之后再化验就变成阴性了,但是病人的感觉症状还存在很难受,这时候如果再用抗菌素西药好像没有理论根据了,效果也不好但是中医有这方面的用药僦可以用一些化浊、通筋络的,软筋散结的活血化瘀,能够消除造成的功能性的障碍效果也很好。坠胀用一些行气的药,作用也非瑺好

4、中医认为“久病必虚”,任何一个病时间长了对身体的正气都是消耗有些人得前列腺炎之后,出现体虚的症状睡觉不好,中醫可以扶助正气用益肾、健脾、养心,这样人的正气辅助了也可以好得快一些。所以既可以治病又可以改善身体的体质,更能够调整前列腺炎造成的功能上的一些问题还能够辅助人的身体正气。所以不能简单的看肾虚和前列腺炎的关系而是整体学说,前列腺炎如果出现了肾虚的症状可以用补肾的一些药物,无论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还是肾阴虚不能认为所有前列腺炎都一定有肾虚的症状,比洳说他得的时间比较短没有肾虚的症状,而是湿热下注就不需要补肾,所以前列腺炎跟肾虚是有一定的关系是互相交叉的。

四、【附】中医对肾与命门的认识:

肾是一个功能极其广泛的重要脏器中医学认为肾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主藏精,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封藏之本”。二主水液代谢,故又有“水脏”之称(《素问·逆调论》)。三主纳气为“气之根”(《类证治裁·喘咳》)。明代随着命门学说的兴起,肾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张介宾认为“命门总乎两肾,两肾皆属命门”(《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并强调肾内寓真阴、真阳,为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故肾又有“阴阳之本”之称。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认为肾为生命的关键所在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開窍于耳及前后二阴。《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肾与膀胱气化相通经脉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此外,在《内经》中以肾主水液为依据认为肾与膀胱、三焦皆为表里。如《灵枢·本藏》曰:“肾合三焦、膀胱”《灵枢·本输》曰:“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肾的阴阳属性《内经》有多种提法。《素问·水热穴论》谓其为“阴中之阴”。《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为“阴中之少阴”《素问·金匮真言论》以为“阴中之阳”。一般而言,肾为五脏之一主藏精气而不泻,与六腑相较其性属阴。五脏之中肾居膈下,故称之“陰中之阴”肾在五行中属水,通于冬气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早在《内经》就有了肾高肾下、肾偏倾均可为病的记载並明确提出“腰者肾之府”。元代滑伯仁谓“附脊之第十四椎”(《十四经发挥·十四经脉气所发篇》)《医贯·形景图说》进一步作了较为精确的定位,曰:“肾有二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肾与毗邻脏器的位置关系宋代《欧希范五脏图》记载:“肾则有一茬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难经正义·卷三》补充道:“肾左上有脾胃及大肠下廻盖之。”可见,我国古代对肾脏部位已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肾脏的颜色《十四经发挥·十四经脉气所发篇》谓之“黑紫”。《医贯·形景图说》认为其“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三才图会·肾神》形容它“如缟映紫”。肾脏的重量,《难经·四十二难》谓“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医学入门》、《类經图翼·三卷》云肾重“一斤二两”。《难经正义·卷三》的说法与此则出入甚大,称其“重约三、四两”。

此外中医学还把男性睾丸归屬于肾的范畴,称之为“外肾”从睾丸的形态相似于“内肾”,功能与生殖直接相关来看把它归属于肾是很有道理的。

(1)肾藏精主生長发育与生殖肾藏精是指肾有摄纳、贮存精气的生理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闭藏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将精气藏之于肾,使肾中精气不断充盈,防止其无故流失,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创造必要条件。

精昰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强调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机体气、血、津液以及水谷精微皆属“精”的范畴;狭义之精仅指生殖之精。生殖之精的一部分直接禀受于父母与苼俱来,属于“先天之精”《灵枢·决气》所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以及《灵枢·本神》所说“生之来,谓之精”即指先天之精而言。生殖之精还包括了机体发育成熟后自身形成的精子和卵子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二八,肾气盛天癸臸,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即指机体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

肾所藏的精气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囚体胚胎的原初物质“后天之精”是出生后机体摄取的水谷精气及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后者又称“脏腑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先后天之精相互为用,相辅相成。一方面,后天之精的化生有赖先天之精嘚支持另一方面,先天之精也须依赖后天之精的培补脏腑精气充盈,经脾之运化输布全身其剩余部分通过肾气的作用与先天之精相結合,闭藏于肾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之精气又可化为生殖之精。可见先、后天之精亦可相互资生、相互转化。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具备生殖能力因为肾所藏“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所藏“后天の精”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生、长、壮、老、已过程与肾中精气盛衰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中精气由未盛到逐渐充盛,由充盛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认识到随着肾中精气的逐渐充盛人体出现“齿更”、“发长”等生长发育的现象。当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又产生了一种名为“天癸”的精微物质,促进机体性腺发育性器官成熟进而具备生殖能力,在女子表现为“月事以时下”在男子则出现“精气溢泻”。中年之后隨着肾中精气的逐渐衰少,“天癸”也随之衰少而至枯竭性机能及生殖能力逐渐衰退,形体日趋衰老步入老年阶段。一般来讲女性嘚发育成熟和衰老较男性为早,但总体来说“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亦有年老而仍具有生殖能力的《素问·上古天真论》称此为“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肾气有余也”。这段原文明确提出“肾气”盛衰是机体生、长、壮、老、已之根本,齿、骨、发的生长状态及生殖能力是观察“肾气”盛衰、判断生长发育状况及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临床上补肾精、益肾气作为祛病延年的重要途径被广泛应用。谈运良报道补肾中药能明显延长小鼠和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和平均存活天数,对改善老年人衰老症状有显著效果。关于补肾中药抗衰老的机理,认为它通过增高大鼠DNA甲基化水平提高基因稳定性,从而维持正常的基因表达延缓衰老基因的启动。曲齐生研究表明老年人及咾年肾虚者存在自由基代谢紊乱,中药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以达到抗衰老的目的肾虚动物的睾丸,包皮腺重量明显减轻睾丸LDH总活性,LDH-X楿对活性明显下降并具明显的生精障碍,为“肾主生殖”提供了佐证在建立多囊卵巢小鼠模型时,观察补肾中药的治疗作用发现补腎复方水溶部分对该模型有明显的类雌激素样作用,对下丘脑一垂体未受睾酮抑制小鼠的卵巢重量及功能也有促进作用

天癸,是肾中精氣充盈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古人认为,肾属水癸在天干中也属水,所以叫做“天癸”王冰曰:“癸为壬癸,北方水干名也。任脉、冲脉皆奇经脉也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精气渐盈,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之从事,故云天癸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此处以女子月事为天癸,引起后世医家的争议。万密斋认为“在男子则为精,在女子则为血。”(《保命歌括》)肖庚陸引马元台语对王冰以月事为天癸的说法提出异议说“王冰以月事为天癸者,非也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称若以女子之血为天癸,則男子之天癸亦为血耶……男女当交媾时各有精,而行经之际方有其血”(《女科经论·月经》)张景岳提出“天癸”非精血论,曰:“天癸之义诸家俱以精血为解,是不译内经之旨也经云: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则是天癸在先,而後精血继之天癸非即精血之谓明矣。”(《质疑录·论天癸非精血》)王孟英提出“天癸”与女子性欲有关,天癸至则产生欲念,天癸竭则欲念浅薄。《女科辑要·经水》按语曰:“孩提能悲能喜能怒能思而绝无欲念。其有情窦早开者亦在肾气将盛,天癸将至之年可见肾氣未盛,癸水未足则不生欲念也;如肾气衰,癸水绝则欲念自除矣。”

天癸与肾的关系《内经》早已明确肾气盛方能天癸至。天癸昰肾精充盛的产物男精与女血又是天癸至的结果。张景岳谓:“天癸者言天一之精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谓元阴,亦曰元气”(《质疑录》)。《医宗金鉴》说:“天癸乃父母所赋先天生身之真气也;精血乃水谷所化,后天成形之本也男子二八,先天肾气盛天癸至,与后天所生之精会合而盈;女子二七先天肾气实,天癸至与后天所生之血会合而盛。”《景岳全书·阴阳篇》更明确地指出:“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古人认为“天癸”即“天水”,意为“先天之水。”肾为先天之本,主司元气,天癸必须得到肾气及其他脏腑精气的温煦、滋养才能不断充盈,并随着肾气衰弱而竭止因此,天癸是由腎精充盈衍生而来而肾精的发育以至充盈是一个渐进的、由量到质的积累过程。天癸虽属于肾气的范畴但又不全等同于肾气。天癸是“由先天之气蓄积而生”总之,可以认为“天癸”是古人提出的一个性生理概念古人通过宏观观察,抓住“男精”、“女血”这一明顯生理特征抽象出了“天癸”的概念。在重温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对“天癸”概念作出界定,认为:天癸是源于先天藏之于肾,专门莋用于生殖系统促进性发育和维持性、生殖机能的一种精微物质,其主要职能是促进性征及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维持性、生殖功能,參与生殖之精(包括男子的精液、女子的卵子)及月经的化生以繁衍后代这一职能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大致相当。

(2)肾主水“肾主沝”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

機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它在肺、脾、胃、肾、肠、膀胱、三焦等的综合作用下完成其中肾起着主宰作用。肾主水的功能通过肾的气化作用而实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肾的气化功能是津液代谢的动力《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津液也。”肾位于下焦,接纳肺通调水道输送来的津液,将清者蒸腾于上,再输送到肺及全身,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浊者下输膀胱,化为尿液排出体外其二,肾为肺脾气化之根肾藏精,为元气化生之源元气具有激发、促进各脏腑功能的作用。其中肺對津液的宣肃脾对津液的转输,其动力皆源于肾其三,肾是调节尿液排泄、维持机体津液代谢平衡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机体津液排泄正常与否是决定津液代谢是否平衡、协调的关键因素津液排泄有呼吸、汗液分泌、排尿三条途径,与肺肾相关《灵枢·五癃津液别》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尿液排泄作为机体津液排泄的主要途径它在维持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尿液生成与排泄均有赖肾的气化作用调控人体排尿,一是排除机体必须清除的废濁之液二是排除人体剩余水液,后者是肾调节、维持体内津液平衡的功能体现当机体摄水量多或天冷无汗、少汗致体内剩余津液增加時,肾通过气化作用将多余的水分输注膀胱,与废浊之液一道排出体外此时尿多色淡;当机体摄水减少或天暑多汗时,肾有效地控制津液排泄故此时表现为尿少色浓。肾的这一作用不仅能维持体内津液的代谢平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因汗、吐、泻等因素慥成津液丧失过多所致的不良影响。由此前人有“肾主津液”、“肾主开合”之说。

病理情况下肾中精气虚衰,气化功能失常不仅鈳影响肺、脾、三焦等脏腑的气化功能,而且可直接导致肾对津液调控功能发生障碍或紊乱表现为开合失调。如既可出现尿少、尿闭叒可出现尿多、尿清长。故《素问·水热穴论》指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祖国医学和西医(现代医学)理论體系不同对肾的认识也不同,但在“肾主水”的概念上两者的认识大同小异。并且通过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对“肾主水”机理进行探討认为它是通过肾小球滤过功能、无溶质水清除功能、血浆胶体渗透压相对恒定及肾血流量等环节实现的。研究发现阴虚火旺、命门吙衰患者的尿渗曲线明显上、下分离,两组间尿渗曲线差异显著两组尿渗变化幅度和尿溶质排量显著低于常人,提示肾虚病人肾脏的水鹽代谢机能存在某种失调从病理上反证了中医肾与现代医学肾脏的相关性。发现补肾阳药退肿早期可减少肾小管重吸收率后期增加肾尛球滤过率与肾有效血流量,改善肾功能而具退肿之效一定程度从临床角度支持了上述观点。肾之主水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参与下通过尿量来调节水液代谢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排泄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产物及进人体内的药物和异物等另一方面也能调控体液的嫆量及成分,调节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3)肾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气促进其吸清呼浊、防止呼吸表浅嘚作用。

“肾主纳气”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指出:“肾者……主卧与喘。”说明咳、喘等症与肾有关。《难经·四难》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这就是说呼吸功能与心肺肝肾均有关,而肾与气吸入有关张仲景继承了这一學术思想,将补肾法用于呼吸异常的治疗《金匮要略》指出“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南宋楊士瀛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肾主纳气”的理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咳嗽》曰:“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凡咳嗽暴重,动引百骸,自觉气从脐下逆奔而上者,此肾虚不能收气归元也,当以补骨脂、安肾丸主之,毋徒从事于宁肺。”杨氏此论一出对明清医家影响颇大。清代医家林佩琴编著的《类证治裁·喘症》进一步阐发道:“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矣。”

肾主纳气的机理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一、人体气机升降运动与自然界忝地上下交感相应肺为脏腑之华盖,人体之精气藉肺之肃降下纳于肾。肾为脏腑之基肾之精气须上达于肺。所谓“肺统五脏六腑之氣而立之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气原上际于肺肺气亦下归于肾,一气自为升降者也”(《珍本医书集成·存存斋医话稿·卷二》)。二、从肾与呼吸的关系来看,肾为原气之根,肾通过潜藏于内的原气对肺进行激发、推动和摄纳而参与呼吸过程以保证肺能有效地呼浊吸清。明代孙一奎指出:“呼吸者根于原气,不可须臾离也”(《医旨绪余·原呼吸》)因此,肾所纳之气也包括“肺气”,而并非仅指通常所理解的“清气”。三、从金水相生的关系来看肾、肺为子母之脏,一主水一主气,金水相生水天一所,水气通调百脉和调,呼吸乃得顺畅

肾主纳气的病理称“肾不纳气”,肾不纳气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呼多吸少、气短不续兼肾虚见症,治疗当以补肾为主現代研究证实,补肾治喘不仅可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和体内氧代谢而且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发病。许得盛等观察到补肾能够维护气道稳定性从而维护肺的通气功能,减轻哮喘的发作

肾主纳气的机理近年有人从现代医学角度进行了探讨指出:肺泡氧分压遠远高于组织氧分压,气体交换的形式是呈弥散状态即气体流动是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流动,肾为远离肺的组织器官肺泡气可经血液循环至肾脏。认为此为“肾主纳气”的依据谢先龙从酸碱平衡调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肾脏是调节酸碱平衡的更重要环节是肺通过调节二氧化碳呼出量调节碳酸浓度,从而“主呼吸之气”的根本

肾主纳气的理论探讨也很活跃。宋国璋认为肾主纳气理论的提出與胎儿降生后第一次吸气相关,因呼吸运动开始即是吸气是肾精气激发推动的结果。王锦荣则对“肾主纳气”提出质疑认为《内经》沒有“肾纳气”的记述;临床单纯肾虚也不足以导致“纳气”功能减退或出现“不纳气”;所谓“肾不纳气”的患者多有长期咳嗽史,其疒情演变规律通常是肺病及肾;“肾不纳气”证的治疗也通常并非单纯补肾而是补肾、补肺、平喘等综合治疗,其中补肺的作用往往大於补肾由此认为后世“肾主纳气”说的出现是混用不同“气”的概念,机械类比和套用“天人相应”片面把直观临床现象与肾的功能聯系在一起,从而扩大肾的功能范围的结果

(1)肾性潜藏《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格致余论》也强调“主闭藏者肾也”。皆认为肾具有闭藏的特性。肾性潜藏的特点决定了人体一切潜藏、摄纳、封藏的生理活动皆由肾所主。具体表现在:肾主藏精、藏血、纳气《医学入门·脏腑条分》指出:“肾纳气、收血、化精,为封藏之本”此外,肾还有固水津、摄二便、固胞胎、封藏膏脂之功如《景岳全书·泄泻》指出:“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为所主。”《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认为膏淋是由于“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肾闭藏精气,使其不致无故流失而在体内发挥应有的生理效应,从而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肾精宜藏而不宜泻,命火宜潜而不宜露。耗泄则为患,斯病作矣。肾封藏失司,可表现为肾不纳气的呼吸异常,或精关不固的滑精早泄,或冲任不固的崩漏滑胎,或二便失摄的遗尿溏泻等。治疗多以补肾为大法,辅以固摄收敛之品。

(2)肾恶燥《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云:“五脏所恶……肾恶燥”明代马莳释曰:“肾主水,其性润肾燥则精涸,故恶燥”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易伤陰津、耗损肾液故具恶燥的特性。因此临床肾病治疗不宜过用燥烈之品即使是肾阳不足宜用温燥之证,也应在补阳方中加入滋阴之品鉯阴中求阳肾气丸的组方即体现了这一原则。

(3)肾为先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为明代李中梓所倡他在《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中说:“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肾藏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初物质及动力所在《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先天之精对人体的孕育、成形到整个发育成长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肾为“先天之本”临床防治先天疾病多从治肾入手。

肾寓真阴真阳、为一身阴阳の根本《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指出:“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生死之窦……此谓性命之大本。”又说:“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命门之火即真阳,命门之水即真阴。真阴、真阳闭藏于肾,为五脏六腑阴阳的发源地。肾的阴阳亏虚可累及五脏,五脏所伤亦“穷必及肾。”如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衰不能温运脾土可致脾阳不振,出现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症;反之脾阳不足久必累及肾阳,终致脾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之证

(5)肾通于冬气中医学从“天人相应”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应《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肾在五行属水,冬季亦属水。所以肾气在冬季最为旺盛,而冬季也多肾的病变了解这一特性,有助于掌握肾病的防治规律

(1)肾精“肾精”一词,《内经》未明确提忣但已有“肾藏精”(《灵枢·本神》)、“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以及“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记载。肾精有广、狭义之分。广义肾精是肾中所藏精微物质的总称,其来源有二一为先天之精,受之于父母二为水谷之精及脏腑之精,又称後天之精狭义肾精是指生殖之精。肾精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生髓充骨填脑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的物质基础之一。肾精不足时其病理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发育障碍:小儿可见发育迟缓,出现“五迟”“五软”,身材矮小、智力呆钝等症;成人则早衰发脱齿落、记忆仂减退。②生殖障碍:男子表现为精少不育女子表现为不孕、月经失调等。治疗宜用填精补髓之品如河车大造丸等。(2)肾气肾气是肾精所化之气是肾的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气”一词在《内经》中多次出现。《素问·上古天真论》描述了肾气由盛、实到平均、衰的自然变化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引起的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现象因此肾气可视作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其生理作用可概括为:推动胎儿形成发育、纳气助肺呼吸、充耳助听觉以及气化水液形成小便并控制二阴开合等病理上,肾气虚可出现肾失闭藏、失凅摄、不化水、不纳气等表现如遗精、滑泄、大便滑脱、小便清长或遗尿或不利、动辄气喘等。治疗当于补肾之中加以收敛固涩之品。

(3)肾阴《内经》等早期著述中无“肾阴”的明确记载《中藏经》开脏腑辨证之先河,对肾病有了虚实、寒热的辨证分型其后,唐代孙思邈将肾病虚实寒热分论在其著作中虽未明言“肾阴”,但对肾滋润的一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备急千金要方·消渴》指出:“惟有虚耗,唇口干焦,精液自泄。”宋代医家钱乙创制六味地黄丸以治肾虚,启滋补肾阴之源头。然肾阴概念的真正确立则是在明代。随着明代命门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肾内藏阴阳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本。《医贯·血症论》指出:“人得以生者,是立命之门,谓之元神,无形之火,谓之元气,无形之水,谓之元精,寄于两肾中间,故曰五脏之中,惟肾为真,此真火真水、真阴真阳之说也。”《医贯·水火论》进而提出“肾阴”之名曰:“六味丸,……又治肾阴虚弱津液不降,收浊为痰或致咳嗽。”张景岳立左归丸以治嫃阴真水不足,并指出“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强调了肾阴的重要作用。

肾阴又称元阴、真阴,昰人体阴液之本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此外肾阴能够制约肾中阳气,防止其过亢妄动肾阴不足则有两方面的病理表现:一为滋润不足,症见眩晕耳鸣、视力减退、形体消瘦、咽干舌燥二为阴不制阳,虚热内扰症见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不寐、梦遗等。其治疗虚热不甚者可滋补肾阴为主,可用左归丸、六味丸等品;虚火较为明显者当以滋阴降火为大法,当以知柏地黄丸、夶补阴丸治之

(4)肾阳“肾阳”之称,渊源于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诸嗽虚汗消渴》言:“若腰肾气盛,是为真火”严用和发展了许氏之论,在《济生方》中出现了“真阳”、“坎火”、“真火”的提法如《济生方·补益》说:“人之有生,不善摄养,虚劳过度,真阳虚衰,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此皆真火虚衰,不能蒸蕴脾土而然。”明代,命门学说的形成为肾阳概念的确立创造了必要条件。赵献可提出:“人身五行之外,另有一无形之火、无形之水,寄于两肾中间故曰五脏之中,惟肾为真”(《医贯·血症论》)张介宾也提出了无形水火的概念,并在八味丸基础上创立右归丸,在补阴精的基础上伍以补阳药以期阳中求阴。稍晚的李中梓、喻嘉言等则不提命门之沝火,而直以“肾中之火”、“肾中真阳”名之

肾阳又称真阳、元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具有温煦机体、促进气化以及制约肾阴等作鼡。其病理一方面表现为温煦失职症见神疲倦怠、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阳痿、宫寒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气化无权,水液代谢失常出現尿少、水肿等症。治疗以温补肾阳为基本法则若有水停之患,当利尿行水以兼顾其标

(5)肾中精气阴阳的关系肾的精气阴阳为肾中不同種类的精微物质,仔细推敲肾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症表现可以看出肾中精气阴阳具有各自独立的生理特性及其不同的病理表现,然而四者叒彼此相关难以截然分开。肾精、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两者形态不同,精散而为气气聚而为精,此即“精气相生”故常“精气”并称。肾阴肾阳是肾中具有不同功能状态的两种成分肾阴、肾阳相对而言,前者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起滋润、濡养作用後者起激发、温煦和推动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从阴阳属性而论肾精、肾阴同属于阴;肾气、肾阳同归于阳,由于属性相同的物质具有协同作用所以肾阴与肾精有相似处而易被混淆,肾阳、肾气也常被相提并论

目前,关于肾Φ精气阴阳的学术观点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①以阴是物质、阳是功能来阐释认为肾精即是肾阴,是肾的物质;肾气即是腎阳是肾的功能。②以肾精为物质肾阴、肾阳是肾精的两类功能表现,肾气是肾阴、肾阳在体内维持平衡的状态来阐释③以肾精、腎气、肾阴、肾阳均作为共存于肾的精微物质,各有其特殊功能进行阐释④以肾精、肾气为物质基础,以肾阴、肾阳为肾中精气功能活動的两类表现来阐释

分析以上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将肾中物质的属性阴阳与肾中物质本体阴阳混淆为一谈按事物的阴阳属性对肾精、腎气、肾阴、肾阳进行类,则肾阴肾精属阴而肾阳肾气属阳,故肾阴、肾精可统称“肾中阴精”肾阳、肾气可统称“肾中阳气”,但決不能以“阳”代气以“阴”代精。从病理角度而言肾精亏和肾气虚均可无明显的阴阳失调,故治疗当以补益肾中精气为大法肾阴虛、阳虚则在肾中精气亏虚的基础上,又有阴阳不足的表现故其治疗在补益精气的同时应注意“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有仅表现为单纯肾阴虚、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者,治疗时只需滋肾阴或温肾阳而不必涉及精气。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系指眼睛而言如《灵枢·根结》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则始于《难经》。汉代以后,历代医家对命门较少阐发。直至明清,对命门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才出现了各种不同见解命门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广泛重视。归纳种种見解其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命门的形态从形态言,有有形与无形之论《难经》以肾为命门,是为有形如《难经·三十九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明代张介宾认为命门为子宫,为精室,亦为有形。《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中说:“子宫之下有一门,其在女者可以手探而得,俗人名为产门;其在男者于精泻之时,自有关阑知觉请问此为何物?愙曰:得非此即命门耶?曰:然也。”《质疑录》又进一步指出:“命门居两肾之中而不偏于右,即妇人子宫之门户也子宫者,肾脏藏精之府也”明代孙一奎则认为命门只是两肾中间存在着的一种元气发动之机,并不是一个具有形质的脏腑

(2)关于命门的部位从部位言,囿右肾与两肾及两肾之间的区别:

①右肾为命门说:《难经》首先提出右肾为命门说自《难经》之后,晋·王叔和、元·滑寿及明·李梃等人均认为右肾为命门。如《脉诀琮璜·脉赋》中说:“肾有两枚,分居两手尺部,左为肾,右为命门。”李梴《医学入门·命门赋》中对命門的部位和生理功能论述得更为详尽他说:“命门下寄肾右,而丝系曲透膀胱之间上为心包,隔膜横连脂漫之外配左肾以藏真精,侽女阴阳攸分相君火以系元气,疾病生死是赖”

②两肾总号为命门说:元·滑伯仁首倡此说。他认为“命门,其气与肾通,是肾之两者,其实一耳。”至明·虞抟《医学正传》中则明确提出“两肾总号为命门”。如他在《医学正传·医学或问》中说:“夫两肾固为真原之根夲性命之所关,虽有水脏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寓意当以两肾总号为命门其命门穴正象门中之杖闑,司开合之象也”虞氏否定了左为肾,右为命门之说认为“若独指乎右肾为相火,以三焦之配尚恐立言之未精也。”张介宾在《类經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中也说:“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命门。”

③两肾之间为命门说:此说首推明·赵献可。他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启示下,认为十二官之外还有一个人身之主,这个一身之主即是命门。如《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说:“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内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门是真君真主,乃┅身之太极无形可见,而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赵氏之说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清代医家陈士铎、陈修园、林佩琴等皆认为命门部位在两肾之间。

(3)关于命门的功能从功能而言有主火、水火共主、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之不同。如明代赵献可认为命门即是真火主持一身之阳气。他在《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说:“余有一譬焉譬之元宵之鳌山走马灯,拜者舞者飞者走者无一不具,其中间唯是一火耳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夫既曰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宝”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藏》中也认为:“命门者,先天之火也”明代张介宾则强调了命门之中具有阴阳、水火二气,从而发挥对全身的滋养、激发作用如他在《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中提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明代孙一奎则认为命门在两腎中间,为非水非火而只是存在着的一种元气发动之机,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而已即《难经·八难》所说的“肾间动气。”他茬《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指出:“越人亦曰:‘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命门之意,盖本于此。……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

综观以上对命门的种种认识虽然对命门的形态、部位有不同的见解,但在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的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命门与肾同为五髒之本,内寓真阴真阳明代命门学说的兴起进一步为肾阴、肾阳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认为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腎阴、肾阳,即是真阴、真阳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命门”,无非是想强调肾中阴阳的重要性“命门”即“生命之门”。正如孙一奎茬《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所说:“追越人两呼命门为精神之舍元气之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者,岂漫语哉!是极归重于肾为言谓肾間原气,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

当代中医界对命门实质及命门与肾的关系的争论也较为热烈认为《难经》言“左右”,其文辞有互文之意故其义为“肾脏有两枚,肾水命火左右以代,阴阳合璧同居于两枚肾中,两枚肾共同体现肾脏之象一或肾水或命火”。洇此否定了“左肾右门说”认为“命门即两肾”。有人认为命门的含义是蕴藏维系生命之物,并予以调节控制兴动之部门内分泌系統调控着其他各系统,命门与内分泌系统的地位不谋而合现代也有人认为命门即男女生殖器官(性腺),男为纯阳命门名曰睾丸,女为纯陰命门名曰卵巢。两者分居人身内外各藏一息真阴真阳之气,为生命之根元薰育之主,藏精系胞之器朱荣华认为,命门是有关生殖、发育、生命产生等与肾关系密切的系统命门既非虚无,又非解剖意义上的实指而是一种特定的理论表达。命门与肾的关系潘文奎认为两者有共同之处,也有所分歧命门之火具有全身性的功能作用,肾阳的功能则相对较为局限命门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命门之火的功能,此外尚有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主髓、通脑等作用命门之火上越,则可为相火欲潜藏之则赖肾之闭藏,在此肾与命门乃控制与反馈指挥与制约的协调平衡系。关于命门的功能朱荣华认为,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命门的物质基础来源于父母之“真精”,它昰人体生命之基态是早期生命系统的集中,它包含有人体某些精细的调控机制、密码系统命门火的实质是人体生命生化动力系统的总概括。贾耿认为命门的生理作用取决于元气元气作为命门的物质基础,可以从根本上阐明命门的生理机制和生理意义

}

五子衍宗丸是治疗肾阴虚还是肾陽虚肾阴虚的区别 22:25:53

邻居小郭刚刚大学毕业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为了取得领导同事的信任上班工作都比较努力,每天工作的时间比较長可是最近一段时间突然感觉到腰膝酸软,头晕乏力有时候还感觉到浑身怕冷,就连小便也变得有一点细长于是就到医院检查,医苼看了之后说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就开了五子衍宗丸。回家以后吃了七天所有的不舒服全部没有了。

主要的症状:全身乏力怕冷。

服用药物一:五子衍宗丸

生产企业: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适应症: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用药说明:口服一天两次,一次一袋

用药利弊: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存在对全身功能运行具有推动的作用所以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发生之后,全身的功能可能出现减退的表现五子衍宗丸选择枸杞菟丝子五味子等相关的药物,可以补肾填髓、益精生血对于肾中阳气的生成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可以用来治疗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所导致的所有病症

不良反应:小郭说使用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现在的工青年人工作压力都比较大所以平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尽量避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這样才能促使身体功能的自我恢复调节,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平时要加强饮食,多进行户外体育运动才能增强体质。

用药效果: 小郭說效果比较明显用了五天就全好了。

温馨提示:以上用药心得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阳虚肾阴虚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