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讲座的病人需要定期做心电吗?多久做一次?定期做心电对疾病的治疗有多大帮助?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勇胜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心血管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全网发布: 22:11
1.怎样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有头痛、头昏、心悸、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则在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
2.什么是动态血压,哪些病人适宜做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全称为无创性血压监测(ABPM),是通过受检查佩带血压记录仪连续记录按设计模式要求的白昼、夜间血压,从而避免了单次测血压之间的客观差异和“白大衣现象”,它有助于筛选临界及轻度高血压,有助于评价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有助于探讨靶器官损伤程度并估计预后等。
下列情况适宜行ABPM监测:1、临界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2、顽固性高血压对联合降压治疗效果欠佳者;3、“白大衣高血压”4、降压治疗出现低血压症状者;5、阵发性高血压患者;6、晕厥的鉴别诊断和起搏器综合症;7、夜间出现心绞痛和肺充血、肺水肿者;8、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
3.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真正的危害性,在于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病变,发生脑血管意外(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严重的会导致尿毒症)等致死、致残事件。
4.血压降至什么水平合适?
年轻的、轻度的患者以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为宜;老年高血压患者140/90mmHg以下为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及患者控制在130/85mmHg以下;已发生过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患者,最佳的血压是140/80mmHg左右。
5.为什么要强调平稳降血压?
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而控制不好,造成血压波动较大,同样会产生上述危害,就像一会儿绷紧,一会儿松开的橡皮筋一样,都会变得脆弱易断。研究表明,由于高血压病人的自动调节功能不正常,血压大幅度下降和升高都会使病人不能忍受,引起大脑供血不足、缺氧、头晕等症状。此外,现代医学还证实:清晨醒来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意外的高峰时间段,如果对这段时间的血压控制不佳,造成血压波动较大,会大大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严重时甚至会死亡。所以,平稳降压并保持全天24小时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6.怎样选择理想的降压药?
理想的降压药:①降压疗效好且全天24小时平稳地降低血压,使血压波动性小;②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不影响生活质量;不影响血脂和血糖等的代谢;③能逆转并减少心、肺、肾及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④价格低廉。
但因每个人病情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需要选择不同药物进行治疗,专科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选择一种或几种药物。
7.血压降下来以后可以停药吗?
原发性高血压由于目前原因不明,所以只能终身服药降压。当服降压药后血压降到正常水平时,说明此时选择的降压药基本合适。但并不意味着高血压病已被“治愈”,因此,应坚持治疗。若盲目自行停药或间断服药,常使血压波动很大,反而加重心、脑、肾和血管的损伤。对轻度高血压病人(舒张压在95-100 mmHg),在天气转暖,尤其在盛夏之际,血压不经治疗降到正常,可短期减少药量或停药,但需反复测压,及时调整用药。某些降压药如可乐定,长期大量服用后如突然停药,会产生骤升(“反跳”),从而造成严重后果。长期大量服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突然停服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因此,应逐步减量,最后停药或改服其它药。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8.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是什么?
&&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是指防止或降低高血压发病因素从而达到预防高血压病发病目的。它的方法不是药物,而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而达到目的。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 参照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1)一、二、三、四、五
①一是指每日一袋牛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且可补充人体所需钙约300mg,而我国膳食普通缺钙,一般在500mg左右。牛奶宜从一岁开始,坚持终身饮用。
②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6两,此量因人而异。可少至3两,多至1斤,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
③三是指每日三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四份。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相当于一两瘦肉,二两豆腐,一个大鸡蛋,半两黄豆,二两鱼虾,或二两鸡鸭;
④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份饱。
⑤五是指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进食400g蔬菜及100g水果。
红、黄、绿、白、黑
①红指红葡萄酒每日饮50-100ml,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白葡萄酒、米酒、绍兴酒也可,啤酒不宜超过300ml,白酒不宜超过25ml。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点改为酒越少越好。
②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
③绿指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最多,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抗动脉粥硬化和防癌的作用。
④白指白燕麦粉及燕麦片,它有降甘油三酯的作用。
⑤黑指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胆固醇的作用。
适量运动 运动要坚持三个原则:有恒、有序、有度。指长期规律地、循序渐近地、持之以恒,按各人具体情况适度地运动才能收到最大效果。通常应坚持“三、五、七”的原则。“三”指每天步行三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要运动五次以上,只有有规律运动才能有效果。“七”指运动后的心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属中等度。这样,既有利于健康又不会因过度运动产生无氧代谢,导致不良影响或意外。
戒烟限酒 吸烟被认为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保持心理平衡 研究表明:所有的保健措施中,保持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一项。保持良好快乐的心境几乎可以拮抗其它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
9.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哪些病人适宜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也称为活动心电图,又称Holter,是通过随身佩带的心电图记录器连续记录24-48小时体表心电图,然后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可显示监测期内心博总数、最快、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每小时心率,并能自动分析早搏、房颤、预激综合症、阵发心动过速、心脏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缺血等,为临床提供资料。
下列病人适宜做动态心电图检查:1、冠心病患者;2、心律失常患者;3、反复晕厥患者;4、不明原因心慌、胸闷、头晕等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者等。
10.心绞痛有哪些症状?
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有四个基本特征:疼痛部位、疼痛与运动的关系、疼痛特点和疼痛持续时间。
疼痛部位:典型的心绞痛位于胸骨后,可以向胸部两侧、两上臂(左侧常见)远至腕部、以 及颈、腭部放射。也可以向背部放射,但是不常见。
疼痛与运动的关系:多数情况下,运动(或其它应激情况)时心肌氧耗增加,结果诱发心绞痛并在休息后迅速缓解。情绪激动、饱餐等亦可诱发心绞痛。有些病人安静状态下也发生心绞痛,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疼痛特点:该症状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可表现为轻微局限不适,也可以是非常严重的疼痛。很多病人无明显疼痛,仅表现为胸闷、胸部压迫感或绞榨感。
疼痛持续时间:体力活动诱发的心绞痛,通常在中断活动后1-3分钟内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在非常剧烈的活动后可以持续10分钟以上。情绪激动诱发的心绞痛其缓解要慢于体力活动诱发者。
11.家中遇到心绞痛病人应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①就地休息,有条件时迅速吸氧。
②迅速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若不能缓解,10分钟后可再重复一次。
③同时服用镇静药,如安定、鲁米那。
④家中人不要惊慌,抢救时动作轻而迅速,周围无关人员应尽量减少,保持环境安静,注意保暖,劝说病人不要急躁。
⑤待病情稳定后再搬动病人或送医院治疗。
⑥若经上述方法处理病情不能控制,应警惕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其极易向急性心肌梗塞发展,应立即与医院联系,争取抢救时机。
12.心肌梗塞的前兆有哪些?
临床上大约有1/2-2/3的病人在发病前1-2天或1-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有某些预兆出现。
①平素健康,突然心绞痛反复发作,而且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②原有心绞痛的症状,近来发作频繁、严重、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③过去是活动时心绞痛易发作,后变为休息时或夜间也发作的心绞痛。
④心绞痛发作时伴心律失常和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
⑤心绞痛发作时合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⑥原来的心肌梗塞早已痊愈,突然又发生严重的心绞痛。
⑦心电图与几周前相比有明显的心肌缺血变化,特别是出现一时性的ST段抬高和压低,T波高耸或倒置,应特别警惕。
如遇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及时住院治疗。
13.冠心病患者活动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因其可增加儿茶酚胺水平,诱发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②运动前不宜饱餐。饱餐后心脏负荷加重,人体血液供应重新分布,使内脏血流量增加,而心脏供血相对减少,从而引起冠脉供血不足。
③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有步骤的进行。
④体育活动要注意季节、气候、气温的变化。因冬春季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
⑤体育活动应于上午十时后进行,尤其寒冷季节,避免在过冷过热的环境中进行。
⑥体育活动后不要进行冷水浴或者是桑拿浴,尤其心肌梗死患者更应注意。
⑦冠心病、心肌梗死高危患者不应进行体育活动。
14.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一般人群的总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间,60岁以下的患病率为1%,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心室,但是心室率(心率)仍然可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窦性心律快得多,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
15.心房颤动有哪些危害?
①血栓形成与栓塞: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在不伴有其它疾病年龄小于60岁的房颤病人,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左右,而在60~75岁以上的病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如果伴有其它栓塞高危因素,则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可达4%。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等。
②心率快和节律不整齐可使病人感到心悸。
③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
④增加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
16.心力衰竭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那些?
①轻度应限制体力活动,重度应卧床休息,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但是所有活动都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②少吃多餐,宜低盐饮食,少吃或不吃盐腌食品及含盐炒货。
③不吸烟、不喝酒、不喝浓茶、咖啡及其它兴奋剂。
④服用利尿剂者应多吃水果;
心衰患者一旦出现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
17.什么是血脂代谢异常?
血脂异常是血脂代谢异常的简称。主要指①血清总胆固醇(TC)或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②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过高;③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
18.血脂检查前应如何准备?
①取血前2周内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②最好停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血脂调节药、避孕药、某些降压药、激素等)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③12小时内空腹(可少量饮水),在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应禁食高脂饮食;④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除卧床患者外,一律静坐5分钟。首次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应在其后的2-3周内进行复查。
19. 常见64种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毫克/100克)
脱脂牛奶粉
鸡蛋(全)
皮蛋(全)
20.戒烟的益处有哪些?
戒烟20分钟后:血压降到标准高度,脉博正常。
戒烟8小时后:血中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氯含量升高到正常浓度。
戒烟24小时后:心肌梗死危险性降低。
戒烟2天后:嗅觉、味觉敏感性增强。
戒烟3个月后:肺功能改善30%。1年后:冠心病的危险性降至吸烟者一半。
21.什么情况下考虑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主要是"症状型心动过缓"。所谓症状型心动过缓是指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及重要器官及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易疲劳、身体乏力、心悸,特别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晕厥或近似晕厥发作、黑矇等。所以当患者出现晕厥、黑矇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为心脏疾患所致,是否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22.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有什么好处?
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最有效及最可靠的方法。而且有研究表明,心动过缓患者安装起搏器后生存率接近正常人,明显高于未安装起搏器的病人。
2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注意事项
①手术后24小时内病人应平卧床上,少活动。术后三天尽量在床上为好,三天以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②装入起搏器后,为了固定电极,埋入起搏器一侧的手臂在1-2周内最好不国高举,但可轻微活动手臂。电极植入后1-2月内其前端容易移位和脱离心脏壁,3个月后,大体上运动是没有妨碍的。但是像马拉松或竞走这样激烈的运动还是应避免。
③植入起搏器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时均应找医生测试起搏器工作状况。若无特殊情况,以后每半年或1年复查1次。
④植入起搏器后以下设备或声所不能靠近:工业用电磁感应炉、雷达天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限制区、大型电机、高压设备强磁场发生的地方、电锯、除草机、床垫式或枕式磁疗仪、高压电力传输线、发电厂的限制区、电弧焊接设备、工业磁铁。需要注意的设备或场所:下在修理的汽车引擎(发动状态下)、移动电话、电子防盗装置、电子安检系统、汽油动力工具、业余无线电天线、家用电磁感应炉。
24.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术就是在股动脉(或者挠动脉)插入导管至主动脉根部,选择性地将导管送入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注射造影剂而在X线透视下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特点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这种方法能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及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的位置,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25.什么样的人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心脏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其技术成熟,安全性好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意义在于:确诊是否患疗冠心病;其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具体部位及程度;选择患者治疗方案如药物、血管内支架成型、血管搭桥术等。所以有胸痛症状的病人、心电图及其它无创检查提示有心肌缺血的病人、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原因不明的病人应做此项检查。另外年龄大的部分患者做心脏外科手术前也应接受此项检查。
26.为什么说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黄金标准?
通过无创手段间接了解及评价冠状动脉的供血状况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诊断的准确性不高。经过一系列的无创性检查仍难以确诊,或虽已明确诊断但还想具体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以便为进一步治疗确定方案,这时就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造。”冠脉造影是利用特制的心腔导管对冠状动脉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冠脉造影术的目的在于检查冠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学的详细情况,包括冠脉起源的分布变异、解剖和功能异常,以及冠脉之间及冠脉内侧支相互交通情况。这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可靠的方法,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和功能信息,被誉为“金标准”。冠脉造影是一种“眼见为实”的直接诊断手段,它不仅达到了明确诊断和了解病变的目的,还为下一步治疗的选择提供直接依据。这一方法已在我国国内广泛开展,成为90年代以来冠心病诊断的重大进展。
27.什么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支架是具有相当支撑力的网状管样金属结构。支架植入是从股动脉穿刺,并在X线的透视下利用特殊的器械将支架送至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然后用球囊将支架撑开,从而使狭窄消失,血流通畅的一种手术方法。其特点是不用开胸,仅需局部麻醉,恢复快。
28.什么样病人适合支架治疗?①心绞痛:稳定型和不稳定型。②心肌梗塞:急性和陈旧性。③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④PTCA和/或支架术后再狭窄。⑤导致心功能不全或/和心律失常等而无明确心绞痛者。
2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怎么发生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正常心脏的激动过程是电流自心房,经房室交界区传至心室。如果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异常传导通道,电流即可通过正常通道和异常通道形成环形运动、而导致心动过速。或在心房、心室水平存在一个异位起搏点,异常发出冲动所致。 病发时心率可达150-220次/分,个别病人因心率过快而发生晕厥。无心动过速发作时,则无异常感觉。
30.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内,经导管将射频电流导人心脏组织,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产生局部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阻断异常传导束,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即为射频电流导管消蚀术。经心导管向心脏导人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仅在1-3mm,故不会对人体够成伤害。射频消融是目前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
31.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是穿刺股静脉(和股动脉)后,利用输送系统将封堵器送至心脏缺损部位,使其关闭。其特点是
不需开胸,只需局麻,术后一般仅3天就可出院。主
要适合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
发表于: 19:31
学到很多东西
游客(来自湖南省铁通(全省通用)的网友)
高血压饮食gxya
这篇文章有点长,不过还是很有用,受益匪浅。
高***(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联通的网友)
很好,是我学到不少东西,谢谢。
游客(来自山西省临汾市联通的网友)
李勇胜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李勇胜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勇胜大夫提问
李勇胜的咨询范围: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因素对口腔修复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R743 R782.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53―02
&&&&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性的趋势。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群体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在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差,牙齿缺失严重,65岁以上老人的缺牙患病率为90%以上。65岁~74岁老年人牙列缺损率为77.89%,牙列缺失率为10.51%,平均每人丢失9.86颗牙,是中年人的11.2倍。老年人不仅牙齿缺失严重,口腔内龋齿、残冠残根、牙周病、牙齿松动的情况也比较多,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和生活健康水平。那么,老年人的口腔修复,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如何进行口腔修复,其心理因素对口腔修复有何影响,这一点是口腔修复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据WHO报道:60岁以上老年人约33.3%,70岁以上者约50.0%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我国每年65岁~74岁脑血管病发病率为1000/10万,75岁~84岁每年为2300/10万。分析老年人群的心理因素,研究其对牙齿的保留与拔除、义齿修复的影响,恢复和提高他们的咀嚼功能,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意义重大。
&&&&1 心脑血管疾病的心理学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个体行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表现、病程转归和预后都有一定作用。在这些疾病发病机制中,常是心理因素、生理反应、机体的脆弱组织器官、心身疾病等多环节作用的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1.1原发性高血压工作应激源、情绪因素对高血压影响很大,男性高于女性,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一定的人格特点,如A型性格的人,容易在生活过程当中受社会紧张刺激的影响而引起较大的情绪变化,从而导致或增加个体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心理社会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1.2冠心病A型行为及人格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精神紧张和行为特征对冠心病发病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决定的唯一因素。冠心病是多种因素诸如家族史、饮食因素、器官病理改变或功能失调、生活习惯、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理社会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社会因素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脂质代谢、血流动力学和动脉管壁本身的变化,从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1.3脑血管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病因,与高血压发生有关的心理因素同样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脑血管病发病因素中情绪因素者占67.5%。85%的病人均是在情绪应激下或活动中突然发病。脑血管病病人易焦虑、激动、冲动、有雄心、竞争、压力感等等,这些同A型行为有相似之处。
&&&&2 心脑血管疾病对口腔修复的影响
&&&&2.1对修复前的影响
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大部分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龋齿所致的残冠、残根,保留这些病因牙会给口腔修复带来困难或缩短修复体的耐用性,应该拔除。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常常因自身身体原因对拔牙充满了恐惧,担心出现意外是很多病人共有的心理。冠心病病人的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在不影响口腔修复的情况下可对残冠、残根进行完善的牙体治疗。缺牙数目较少者,利用治疗后的残冠、残根桩核后再进行固定修复;缺牙数目多者选择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周病病人根据其牙齿的松动度来决定拔除还是保留。保留时可选用牙周夹板或改变其冠根比例使牙齿在不影响咀嚼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保留一段时间。当病因牙确无保留价值时应予拔除。拔牙术刺激对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功能的影响与正常人相比是不同的。在相同的刺激下,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伴高血压病病人的心脏应激能力差,在拔牙时有一定危险性,在拔牙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血压和心率波动、心律失常等不良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发生心室纤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拔牙后因高血压或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而致出血不止,更增加了病人的恐慌心理。因此拔牙前应详细询问病史,除做一般检查外还应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在条件不足或未做好准备工作时不要贸然为病人拔牙。当准备拔牙时除进行无痛操作,心电、血压监测外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和蔼的态度和耐心亲切的解释无疑会起到一种良好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或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拔牙后对较大的伤口最好缝合止血,以利于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出血不止的情况发生。
&&&&2.2对修复中的影响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A型性格的人占大多数。其表现为急躁、易激惹、冲动、缺乏耐心、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修复时首先安排留以充足的就诊时间,避免因他人打扰影响其情绪;其次在修复中要了解他们对修复治疗的需要和要求,详细记录病史进行口颌检查,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然后根据其身体健康状况、口腔健康状况及经济承受能力制定适宜的修复计划并告之。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对口内情况复杂者可先研究模型,模型研究可以弥补口腔内一般检查的不足,便于仔细观察牙齿的位置、形态、牙体组织磨耗印迹以及详细的咬合关系等,以制定出较准确的诊疗计划和修复体设计方案,减少在口内重复操作。否则,容易导致病人产生不良情绪,对医生的信任度降低,最终影响修复体效果,还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3对修复后的影响由于老年人增龄性变化,口腔组织有明显的衰老现象,各器官功能下降,代偿能力差;老年人骨质疏松,牙槽嵴萎缩,尤其因牙周炎拔除患牙以及长期戴义齿的老年病人,通常有下颌牙槽嵴极度萎缩影响义齿的固位和戴义齿后出现疼痛等。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大部分人性格急躁、缺乏耐心,易出现愤怒、焦虑、烦躁、激动等不良情绪。戴义齿前,要做好医患沟通,增强他们对医生的信任和适应义齿的信心。仔细地讲解义齿戴入过程中和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可摘局部义齿,要指导病人正确地摘戴、使用,强调注意事项,嘱其耐心练习,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就诊,不要因一时的不适应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义齿的使用。
&&&&对心脑血管疾病老人在进行口腔修复时应先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好医患沟通,取得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其次要了解他们的心理,详细记录病史,仔细检查,这对修复治疗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修复计划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操作时每一步都要做到耐心、细致、动作轻柔,修复后交代清楚注意事项,鼓励病人尽快适应修复体,恢复咀嚼功能,进而提高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使其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文章出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新闻热线:021-
单位体检多是辨病体检 40岁以上人每年做一次肛检
原标题:单位体检多是辨病体检 40岁以上人每年做一次肛检
  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健康问题与多发病,应根据各年龄段常见健康问题与易患疾病选择相应的健康体检项目 记者 张欣 摄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不少单位也把每年一次的体检当做员工福利。按时体检,的确能及时掌握身体状况,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但仅依赖单位的体检套餐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事实上,体检套餐大都是比较常规的项目,若要从根本上了解身体状况,仅靠单位组织的体检是远远不够的。本期好奇心,给大家展示“单位体检”的局限性,如何保障健康,需要我们更了解究竟什么是能查出病情的检查。
  单位体检多是“辨病体检”健康体检才是未雨绸缪
  西京医院对例受检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脂肪肝检出率为26.7%,高脂血症检出率为29.1%,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1%,肝囊肿检出率为10.3%,肾囊肿检出率为5.9%,甲状腺良性病变检出率为3.7%,19.5%的受检者患有高血压,7.2%的受检者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检出率为0.23%;在女性受检者中,乳腺良性病变检出率为31.2%,子宫肌瘤检出率为12.0%。
  西京医院健康医学中心主任李永奇说,从数据结果看,多数人亚健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也代表着人群正处于向疾病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干预与管理,有些问题的后果难以想象。
  他举例说,有一名女性,孕前发现乳腺良性腺瘤,医生建议动态观察,生完小孩后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但这名女性生完小孩后忙于小孩和工作,忘了乳腺问题,多年后再查已经发展到乳腺癌中晚期,所以,建立健全乳腺病早期筛查与动态监测体系显得非常必要。
  据了解,辨病体检是对是否患有疾病的检查,而健康体检更前置一些,可以查出人的亚健康状态及可能患病的方向。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进行的年度体检,并非是大家认为的“健康体检”。而健康体检,是需要通过健康问卷、辨病体检、心理体检、中医体检、生活方式评估等五位一体的结果对受检者进行健康分级评估、亚健康评估、疾病风险评估、疾病早期筛查,以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最终为健康管理与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每年也应做一次肛检
  今年2月,参加体检的赵女士在外科检查时,主动放弃了肛检这一项,因为是个男医生。“检查过一次,特别难受,这次又是男医生,更接受不了。”
  和赵女士同样想法的人比较多。在体检中,很多体检者都主动放弃肛检。其实,这项检查非常重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直肠癌,还可发现直肠息肉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直肠癌是消化道肿瘤中生长比较缓慢的一种肿瘤,早期的直肠癌常会被误以为是痔疮,直到出现频繁便血等严重症状时,患者才会重视。在体检中,医生通常先会问诊,了解患者平时有没有便秘或便血等症状,然后结合起来进行检查,医生建议,如果平时有这些症状,一定要重视肛检,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每年也应做一次肛检。
  还有一个检查不能忽视,就是眼科检查。很多人以为,眼科检查就是查视力,觉得自己视力没问题就不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的体检套餐中,很多体检机构已加入眼底检查,医生通过眼底检查判断受检者是否有眼底动脉硬化,这样有助于发现早期的白内障、青光眼。另外,眼底如果出现动脉硬化,可能反映了全身血管系统的异常变化,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除有相应的全身症状外,往往合并眼底视网膜动脉变细、变直,重者则发生视网膜的渗出、水肿等改变。“眼底检查是一个信号,可以反映出其他病变,不能忽视。”
  心电图检不出冠心病 心脏彩超才能发现更多问题
  大多数的体检套餐中,对心脏的检查方式是心电图,这是最基本的检查。要想综合反映心脏问题,光靠心电图还不够,还应进一步做心脏彩超,心脏彩超可以清楚反映心脏形态,比如心室大小、心肌是否肥厚、心脏弹性怎么样,中国人没有做心脏彩超的意识,有些人已成年才发现心房缺损、心室缺损,如果早发现,一个封堵术早早就可以解决。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在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隐蔽性,不少人是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发心梗,造成猝死。针对肥胖或三高人群,李永奇建议,40岁以上应做心脏双源CT,肥胖或三高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双源CT可以反映出患者的心脏血管有没有狭窄,可显示更多心脏结构的细节,可早期筛查冠心病,预防心梗。
  李永奇还建议,4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做颈部血管B超,颈部血管B超可以监控颈动脉硬化与斑块程度,预测脑血管病风险。
  红外线检查没问题 并不等于乳腺没问题
  数据表明,乳腺增生、乳腺腺瘤发病率上升,已成为女性的困惑。
  在以前,医生会建议育龄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但由于乳腺增生和工作压力、心情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女性面临的触病因素都有所增加,成年女性每年都应做一次乳腺检查,在很多单位的套餐中,都包含有乳腺红外线检查,很多女性以为红外线检查没问题自己的乳腺就没问题,事实并非如此。
  乳腺红外线检查结合医生对乳房的触诊,可以初步筛查乳腺增生、乳腺肿块等疾病,但这种使用多年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准确性较差。为保险起见,李永奇建议,成年女性每年都应做一次乳腺彩超,很直观地看到乳腺肿块的大小、位置,清楚判断是否有乳腺增生、乳腺腺瘤、微腺瘤的存在。40岁以后,尤其是到了50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如果乳腺彩超发现有占位性病变,应进一步做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有乳腺肿瘤家族史的受检者,每年最好做一次乳房预防体检。
  进入社会后 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
  李永奇表示,目前,甲状腺良性病变具有明显上升趋势,是亚健康的一种类别,产生原因可能有多种,但环境污染与工作生活压力大不容忽视。很多人对甲状腺不了解,常常忽视检查。实际上,甲状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对精神状态、性情变化、身体代谢(如心率、血压)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早期甲状腺疾病大多没有明显症状。成年人进入社会后,都应定期做一些甲状腺相关检查,最基础的就是外科触诊,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通过手摸,结合病人吞咽等动作,就会发现甲状腺结节等,但比较靠谱的检测手段应该是甲状腺B超,能清楚地发现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腺瘤。
  如果甲状腺B超发现异常,受检者应进一步抽血化验甲状腺功能,如果甲功不正常,就要及时治疗,但甲状腺有囊肿或结节的,不一定是甲状腺功能异常。
  在临床上,患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人很多,对判断为良性结节的病人,医生常会嘱咐进行观察和随访,如果观察中发现结节明显生长,就要及时临床介入,看是否有结节恶变的情况。
  多知道点
  约一半癌症能早期发现不同人群关注不同
  西京医院健康医学中心主任李永奇表示,在所有癌症中,约有一半是可以通过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避免的,市民应根据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以及体检阳性结果、肿瘤风险评估等,设计符合自己的个性化肿瘤筛查套餐。
  ■性别不同
  男性和女性除了在生殖系统上的显著差异外,激素和生活方式等差异也会造成男女的诸多不同。女性成年后,要做第1次乳房检查;40岁的时候,还要做乳腺B超与X线钼靶检查,而宫颈刮片的检查,要求在成年或有性行为以后做第一次检查,以后1~3年检查一次。在连续3次阴性结果后,检查间隙可以适当延长。男性40
  岁开始做第一次前列腺检查,如前列腺超声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原因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增加有关,专家建议宫颈癌筛查套餐包括:妇科检查、妇科B超(阴式B超,经腹B超)、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肿瘤标记物检测。
  ■年龄不同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健康问题与多发病,应根据各年龄段常见健康问题与易患疾病选择相应的健康体检项目。比如青壮年人易患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脂肪肝等;中老年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
  ■不同职业人群
  教师由于粉尘对肺部和咽喉部的刺激,以及长期站立和不良坐姿对腰椎、颈椎的影响,应着重耳鼻咽喉科、X射线胸片和腰(颈)椎正侧位片检查;销售人员生活饮食常常不规律、饮酒量大,易造成消化道疾病,可加做胃镜、肠镜等检查;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一族最应注意的是颈椎和腰椎等。另外,长时间坐或站立,还应注意代谢异常的情况,应注意颈椎X射线正侧位片、腰椎正侧位片及血脂和血糖的检查。
  ■家族史、个人史不同
  某些疾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结肠癌、中风等。如果有明确的某种疾病的家族史,应增加与之相关的体检项目。对于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中年人,则增加冠心病危险因子、血脂全套、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另外,还应根据自己既往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随访、复查的项目,比如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者,患肝癌的危险性会显著上升,除腹部超声检查外,应该定期检查甲胎蛋白等。记者 段晓宁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脑血管疾病讲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