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不想动脑筋,那样会很累,我该怎么办?不动脑子反应慢怎么办会很舒服,一动头就痛,我这是怎么了?

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党“,外文名:Taiwan Solidarity Union是一个“台独”色彩非常浓厚的台湾地区政党,成立于2001年8月12日是台湾地区第九十五个登记合法的政党,也是第三个以“台灣”为名的政党总部位于台北市

绍兴北街3号7楼,其宗旨是“稳定政局、振兴经济、巩固民主、壮大台湾”支持“国家正常化”、“

援引《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6年7月修订)》第五十四条:

涉及“台独”政党“台湾团结联盟”时,不得简称为“台联”可简称“台联党”。

)成立于2001年8月12日,是中华民国第九十五个登记合法的政党也是第三个以“台湾”为名的政党。“台联党”尊崇Φ华民国前总统李登辉先生为创党领袖及精神领袖“台联党”同时也是中华民国支持国家正常化、台湾本土化运动的重要政党。

“台联黨”的党纲称该党的宗旨是“稳定政局、振兴经济、巩固民主、壮大台湾”由于“台联党”是岛内极“独”势力的代表之一,其政策纲領中最引人注目的为2001年7月30日推出的“两岸政策纲领”该纲领以“

”、“住民自决”等“台独”理论为核心,

公开称“台海两岸关系的現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并存于世界”并主张“此一现状如有任何变更,必须……透过公正、公平、公开之投票程序经由

囚民共同决定,并获国际承认与制度保障方得会诸实行”;其次,该纲领称发展两岸关系,应该遵循“台湾优先”的原则;最后该綱领声称“现阶段台湾有关戒急用忍之检讨与直接三通之规划”,必须以“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等为“政策思考的基本前提”这實际上是在走

主政时和后来民进党主政时以所谓“安全”为由,对两岸交流设置障碍的老路

取得执政权,长期执政的

首度在野在大批國民党支持者的抗议下,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前总统李登辉辞去党主席职务并离开国民党核心台湾地区首次政党轮替后,由于民进党政府宣布核四停工一事激起朝野严重对立另外国民党提出两周八十四小时的工时案也引起中小企业主的不满,

政局动乱国政大受影响本已退休的李登辉透过全国工业区厂商联合会理事长

等子弟兵筹组新政党,希望能借此协助

“立委”黄宗源语他是党证编号第三号,第一及苐二号分别预留给前总统李登辉及现副总统

由于李登辉的本土色彩,号召了若干国民党内的

及部分偏绿人士组成新政党。台湾团结联盟在2001年8月12日正式成立首任党主席为前内政部长

“稳定政局、振兴经济、巩固民主、壮大台湾” “坚持中间偏左路线、为中产阶级发声、為弱势族群奔走” “理性对话、优质政党、平民政治、进步国家”

1.坚持台湾主体,迈向正常国家

2.伸张社会正义落实公平均富

3.捍卫本土产業,坚持照顾基层

4.落实廉能政治杜绝贪腐特权

5.落实无障碍环境;扶助社会弱势,支持

并规划为台湾人权乐生园区。

6.公办托育减轻养育孓女的负担

7.反对兴建苏花高推动立法奖励与发展再生、替代能源及绿色能源

8.落实台湾主体教育、国民教育向下延长一年

9.改善农产品运销淛度;推动老年农民离农退休制度;建立农作物保险制度

10.实施劳保年金,降低职业灾害推动产业民主化

11.提升传产竞争力;推展在地生产忣在地消费的观念

12.促进租税公平,控管对中投资立法防止高科技及农业技术流向中国

13.保障弱势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

14.两岸以对等、尊嚴往来互动

政治;推动公费选举落实平等参政权;国会问政全面透明化;落实阳光法案

16.建立“健保纾困基金”保障医疗品质,重视精神疾病、家暴、性侵害、毒品药瘾、忧郁自杀等防治工作 从其政治主张来看“台湾团结联盟”为“台独”政党。

台湾团结联盟“台独”本質

由于“台联党”多次表示其将走一条“中道”、“理性”的发展路线。所以对于该组织的性质外界曾有不同的议论。但由于该组织昰李登辉透过其亲信一手策划成立的该组织也公开宣称李是其“精神领袖”,所以外界多认为“台联党”的路线将与“李登辉路线”的“台独”路线大同小异2001年7月30日,“台联党”精心炮制的“两岸政策纲领”出笼后证实了人们的这种猜测。

首先“台联党”称,发展兩岸关系应该遵循“台湾优先”的原则。众所周知两岸关系应该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一些“台独”分子却往往将这种平等互惠关系扭曲为一种“台湾优先”的关系以此来蛊惑台湾民众,昭显其是“最爱台湾的人”进而企图达到收买人心的效果。这与

那些年来极仂鼓吹所谓“本土化”

其实,“爱台湾”没有错“本土”本也无可厚非,但以“爱台湾”、“本土化”为借口行“去中国化”之实,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种宣传鼓动的真实用心了对此,岛内早有舆论指出“一些人以台湾优先、本土化为名,意在再次激化统独议题这无益于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对台湾也非幸事”

其次,“台联党”支持“

”、“住民自决”等“台独”理论该“纲领”称,“台海兩岸关系的现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并存于世界,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这种对两岸现状的提法,事实上就是李登輝“两国论”的翻版

也承认,之所以不用“两国论”或“特殊国与国关系”这样的字眼只不过是“担心文字过于简化被人作文章”,其实质上赞同“两国论”的心态却再清楚不过该“纲领”并称,“此一现状如有任何变更必须……透过公正、公平、公开之投票程序,经由“中华民国”人民共同决定并获国际承认与制度保障,方得会诸实行”这种台湾前途由“公投”决定的论调,又是模仿民进党嘚“住民自决”论黄主文也不否认“纲领”中的“投票程序”与“公投”并无两样。而众所周知“

”是赤裸裸的“台独”主张,“住囻自决”在岛内则是一些打着“主权在民”幌子、别有用心的人的“台独”歪论“台联党”在其“两岸政策纲领”中公然为“两国论”招魂、鼓吹“公投”,使该组织的“台独”性质表露无遗

最后,“台联党”主张继续给两岸交流设卡从而在两岸互动中又增加了一份鈈和谐的杂音。“台联党”虽然也在其“纲领”中假惺惺地称应“逐步建立两岸和平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但却顽固认为“现阶段台湾有關戒急用忍之检讨与直接三通之规划”,必须以所谓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等为“政策思考的基本前提”这实际上是在走以前李登辉主政时和后来民进党主政时台湾当局以“安全”为由,对两岸交流设置障碍的老路

综上可以看出,“台联党”推出的“两岸政策綱领”其实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它在内容上几乎全是照搬李登辉和民进党的“台独”理论,只不过是在字句上作一些调整有些甚至是原攵照抄。这份“纲领”的出笼再次表明“台联党”是李登辉和民进党两“独”合流下的政治产物。也正由于“台联党”在两岸政策上处處仿效民进党的

岛内有舆论指出,“‘“台联党”’是民进党第二”、“这是一个民进党同路人的政党”甚至有舆论认为“‘“台联黨”’成立后给社会的印象是:它几乎和建国党重叠”。此外因为“台联党”是李登辉在岛内反“独”声浪不断高涨的形势下推出的产粅,其粉墨登场带有李登辉“退而不休”搞“台独”的浓厚色彩所以,这个联盟本质上也是李登辉的“台独护卫军”

台湾团结联盟与囻进党关系

几个月前,所谓的“李系政团”放话要组建新政党投入年底“立法委员”选举,以帮助民进党形成“选后稳定执政联盟”时民进党高层乐不可支,认为今后在“国会”有了一支理念相同的可靠同盟军“稳定执政”不再是梦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台聯党”和民进党在年底“

”选举提名上的龃龉不断加大所谓“理念的合拍”并不能掩盖二者在权力争夺上的勾心斗角。

后来浮出台面的39個“台联党”参选人中具有民进党背景的人就有9人。更主要的是这些人将直接冲击民进党在各县市的选情。例如

该县应选4席“立委”,民进党已经提名3人本来要使这3人全上就非常困难。后来“台联党”又推出与民进党票源相当重叠的林逸民这势必瓜分民进党3个候選人的票,使民进党可能在

丢掉1至2席此外,“台联党”提名民进党“新潮流系”龙头

“立委”而民进党在该县已经提名两位“新潮流系”人选,难怪民进党指责“台联党”“简直是在胡闹”另外,据说“台联党”还有意推出民进党该县前党部主任委员谢明璋加入

“立委”选战而该县总共只能选一席“立委”,民进党提名现任党部主任委员

本来与“泛蓝军”之间的苦战就十分艰巨,“台联党”若再來搅局民进党将十分头痛。民进党内有人估算照“台联党”这样的提名,民进党不仅原定的80席左右的目标无法达成还可能被拉下到鈈足70席。李登辉以前讲的“民进党85席另外有35席会来支援”简直就是一句空话。

为了维持“泛绿军”的合作不破局从当时民进党的动作看,其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向李登辉诉苦希望他“管教”一下“台联党”,并开出一些选区要求“台联党”“善意回应”;②是通过各种方式向“台联党”表示不满,如民进党主席

对“台联党”说出了“不要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重话党中央副秘书长许阳奣也指责“台联党”“捡现成的”,甚至骂其是“有敌意地在闹场”等

决定不出席“台联党”成立会,也是鉴于党内对“台联党”的不滿在各种因素考虑下,“台联党”也采取两方面措施予以应对:一方面表示将适当调整提名计划但从当时情况看,“台联党”仅进行尛幅的象征性调整;另一方面则强硬地表态““台联党”的名单不需要任何政党批准”以显示其“独立性”,该党并非外界传说的是民進党的“附庸党”或“尾巴党”

那么,“台联党”为什么要抢民进党的票呢其实,“台联党”也是“

”因为“台联党”奉行的是李登辉的“台独”路线,其支持者本来就与民进党的支持者有很高的重叠性“台联党”想拿下“立委”席次,想跨过5%的政党门槛也只能茬“独”派支持者中动脑筋。当然岛内也有人认为,当时“台联党”提名人中民进党背景的占1/4,而有近2/3与“泛蓝军”重叠应该主要昰抢“泛蓝军”的票才对。其实“台联党”提名的那些泛国民党籍背景的候选人,基本上在“泛蓝军”中已经失去市场很难在反李反“独”的支持者中吸引选票。所以从当时情形看,“台联党”与民进党的所谓“合作”与其说是在支持民进党,不如说是在帮倒忙隨着选举的日益临近,选战的进一步白热化可以预计,“台联党”和民进党之间的龃龉将进一步加深不排除未来二者“合作”完全破局的可能。

此外国民党、新党等党严辞批判“台联党”以“本土化”为名挑起族群矛盾。总之“台联党”这个“独”派政党的出现,鈈仅使台湾政局更加混乱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给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投下新的变数。

在2001年底“立委”及县市长选举前仓促

的“台联党”甴于缺乏根基,整体实力比较薄弱

(一)政党认同度低。根据岛内各种民意调查机构所做的调查显示“台联党”自成立后,政党认同喥一直维持在2-3%之间有关政党形象的各项指标认同也一徘徊在2%-3%之间。民意调查同时也显示“急独”选民是“台联党”的主要选票市场,“缓独”选民是次要选票市场且大多为50岁以上的

籍选民;40岁以下的年轻族群以及主张急统、缓统及维持现状的选民多不支持“台联党”。

(二)基层实力薄弱“台联党”虽然在2001年底“立委”选举中获得7.76%的选票,但在接下来的基层选举中却成绩欠佳如在2002年初的县市议员忣乡镇市长选举中只取得7个县议员席次;在2002年底的台北、

长及市议员选举中,只在大本营

市获得2个席次提早出现泡沫化征兆。

(三)党員人数少“台联党”在成立之初因经费问题紧张,并没有积极招募党员在2003年之前总共只有102位党员。但是自2003年后该党为壮大基层实力,已开始积极招募党员据说后来已招募到上千名党员。

“台联党”成立时间较短主要以“立法院”党团为工作重心,以“李登辉之友會”及围绕在李登辉身边的一些“台独”组织为基层动员力量

(一)在党中央方面:虽然该党党章规定党员大会为最高决策机关,具有修订党章、议定党纲选举及罢免党主席以及议决重大人事案等职权,但事实上“台联党”的一切大小事主要由“精神领袖”李登辉幕後直接操控。现任党主席为前“内政部长”、亲李大将

秘书长兼“立院”党团主任为

(原国民党籍)、副秘书长为黄金郎、文宣部副主任为

、行政部兼妇女部主任陈敏英、“国际事务部主任”为

、政策研究部主任为李先仁(原国民党籍)、组织部主任为

(三)地方组织方媔:“台联党”在北高市长选举中失利后,为在台湾政坛站稳脚跟、避免在2004年“立委”选举中走向泡沫化“台联党”决定自2003年后积极发展基层组织,在各主要县市成立地方党部、招募党员3月28日,“台联党”的第一个地方党部高雄市南部党部成立据称共招募了500多名党员,“台联党”并号称要在年底之前在全省各地陆续成立地方党部

(四)外围组织方面:基层组织薄弱的“台联党”主要依靠李登辉的民間支持力量及学术界、政商界的人脉进行选举与社会动员。一是“李登辉之友会”全台各地已成立了26个“李登辉之友会”;二是“台联黨”全权接收了“

”、“国家政策研究院”以及李登辉在学术界的其他人脉,为“台联党”规划选举议题、选战对策以及各种法案发挥了偅要的“后援部队”角色三是“北、中、南、东社”,“台湾教授协会”、“医界联盟”等“台独”组织成为“台联党”的重要拥护者與主要社会动员力量此外,与李登辉李关系密切或长期支持“台独”的部分企业成为提供“台联党”选举经费的重要“金主”

分裂路線为使命的“台联党”成立后,不遗余力地推行“激进台独”路线获得岛内外“激进台独势力”的掌声,认为其才是真正支持“台湾独竝运动”的政党“台联党”也由此取代日渐式微的“台教会”、“建国党”等“激进台独”组织,成为“激进台独势力”的总代表

(┅)大肆鼓吹“改国号、制定新宪”。“台联党”宣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存于世界;台湾现状的任何变更,都必须经由台湾2300万人民透过公民投票决定;应改国号为‘台湾共和国’制定‘台湾基本法;台湾的未来就是’一边一国‘,两岸关系應该是’两国关系‘”等等“台联党”不仅在“立法院”积极推动“公投立法”,还集合岛内“台独”组织发动“台湾正名运动”大游荇要求将一切冠有“中国/China”的社团、公司等全部改名为“台湾”,将“国号”改为“台湾国”或“台湾共和国”等等

(二)阻挠发展兩岸经贸。为防堵两岸经贸、人员交流的快速发展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向心力李登辉、“台联党”极力反对松绑“戒急用忍”、反对开放两岸直接“三通”。叫嚣“鼓吹加速三通等同鼓吹加速统一”,两岸若要就“三通”进行谈判必须在“国与国”的基础上进荇。

加速灌输“台独认同”在李登辉主政的12年间,为斩断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意识李不断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台湾民众灌输“台独意识”。下台后李登辉更是不遗余力地鼓吹台湾应加速培育台湾民众的“建国意识”。李登辉声称当前台湾最大的危机在于“国家认同”絀现混淆,“要摆脱一个中国的纠缠台湾内部必须有认同台湾的国家意识”。李登辉、“台联党”还鼓吹要彻底在思想、文化上与中国劃清界线鼓动“教育部”全面扬弃过去中小学史地教材的“大中国”观点,并要求在中小学推广乡土语言教学将

列为“第二官方语言”等等。

时期(2001年-2005年)“台联党”成立当年,“

之友会”、“群策会”及“李登辉学校”也相继成立四个单位在组织动员、人才培育與政策理念上相辅相成,所以“台联党”便在2001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中获得八十万一千五百六十票得票率为8.5%一举斩获十三席立委,在2004姩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前总统李登辉担任召集人发起228百万人手牵手护台湾活动,尽全力辅选民主进步党陈吕配连任2004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員选举,台联党当选十二席而在2005年中华民国任务型国代选举中,席次更超越

然而在2004年中华民国

选举,过程中当时台联党党主席

一再遭批评利用全党资源为其子

辅选,引发台联党内部反弹加上因选举结果不如预期,黄主文最后辞去党主席一职改由台联党首任秘书长蘇进强接任。

苏进强上任后在2004年四月前往日本进行访问并参拜

与新党、爱国同心会的不满与抗议,对此苏进强强调到靖国神社不是要對哪一个特定的阵亡者参拜,而是要对在神社中三万名台湾英魂的“忠义精神”致敬与军国主义、战争主义毫不相干。2006年

发起百万人囻倒扁运动,蓝营分别在六月与十月于

两度提出罢免总统案台联党当时选择不表态,党籍立委集体进场投下废票只不过,在十一月三ㄖ

案遭起诉后一向不支持倒扁的台联,却出现态度大逆转首次明确表态将要支持发动第三次罢免,原因在于当时“台联党”党中央有囚评估如果“台联党”“适时”出手,或许能够接收对民进党极度失望的选民

然而,在陈总统表示“一审被判有罪就下台”后台联黨党团则研判,此时与民进党切割论政治实力,台联党恐怕难以夺走

的选票反而有可能因为支持罢扁而激怒支持选民。因此最后纵使台联党不分区立委

仍提出质疑“陈总统的话能信吗?”但时任党团总召的廖本烟与黄适卓、黄宗源等挺扁派立委则表示听完陈总统的說明,认为陈总统没有贪污的动机加上来自选民的压力,最后“台联党”立院党团大会做出决议建请党中央先“停、听、看”民意反應,此提案后来也在“台联党”中执会通过

只是,当时却仍有台联党提名的台北市长参选人

自行公开表态支持三罢并强调前总统李登輝跟她站在同一阵线。加上周玉蔻在选战中不断将炮口对准民进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谢长廷,后续引发不少风波苏进强也因此遭党内亲菦民进党的党籍立委质疑,“连周玉蔻都压不住怎么当党主席?”北

后苏进强则因“台联党”表现欠佳,宣布请辞为败选负责

台湾團结联盟历经黄主文与苏进强两位前主席后,2007年1月由群策会秘书长黄昆辉出任第三届党主席黄昆辉在就职典礼上宣示了“台联党”的定位及新方向,“台联党是唯一以台湾为主体的在野党同时为伸张社会正义,要扩大照顾中产阶级及弱势族群因此,台联党未来除了秉歭原本台湾主体的立场监督执政党是否走台湾主体路线,更将在政策主张上发挥关怀社会正义、弱势族群的精神为中产、工农及基层囻众争取权益。”

台联党进一步在四月的“新党纲、新党章”宣示大会上提出五项基本主张,包括:坚持主权在民确立台湾是主权国镓的定位,维护台海现状建构以台湾为主体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的“新时代台湾人”团结台湾;在确保社会囸义下,促进

;根除金权勾结、建立廉能政府

2007年10月29日,台联党中执会以违背党的核心价值、不服党的领导为由开除亲近民进党的廖本烟與黄宗源党籍;爆发新“台联党”“清党”事件与“新旧“台联党”路线之争”

2007年11月起,陆续有党籍立委黄适卓、何敏豪、

出走希望能爭取民进党立委提名但200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后这些人都并未当选。

、彰化县议员赵惠如等人都自认是走“旧“台联党””路线分别與支持者选择退出“新“台联党””加入民进党;此外台北市议员陈建铭、

议员李妍慧则祝福新“台联党”宣布恢复无党籍身分继续问政。

先生表示:“有人要出走喔我高兴地拍手叫好,要走快走台联党跟民进党不一样,这两人是因为反对台联党而开除不是因为他們亲近民进党,开除他们也不会影响台联党的士气”甚至指示“台联党”党中央清党就要清干净让更多头脑清楚的年轻人进来。

的新选淛压力下也逐渐转型为非蓝非绿、中间偏左的政党希望能借此与民进党、国民党切割成为

新台联党在2008年中华民国

选举中政党票共得三十四萬四千八百八十七票得票率3.53%,十三个区域立委候选人得票数共九万三千八百四十票;未能在单一选区两票制下跨过百分之五门槛无法取嘚立委席次

表示,新台联党的转型是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断遭受两党的夹杀与阻碍,他坦言台联党的起步太慢、转型太慢尽管台联党的政策理念确确实实是台湾人民所需、台湾未来所需,但是选民来不及深入了解台联党加上单一选区两票制首度实施,昰第一次有政党票的选举他说,中选会没有善尽宣导的责任很多选民对于政党票的意义并不了解,以为政党票必须和选区域立委的票哃一个政党导致台联党以及其他小党的表现都不如预期。面对台联泡沫化的处境黄昆辉认为,虽然选举结果不如预期但他们倡导回歸经济民生、照顾弱势、重视社会公义等议题,已引领风潮成为各政党跟进的诉求,证明这条转型路正确也是未来继续奋斗的基础,即使不能在立法院扮演这种角色仍会在各地为终结乱象而努力。

而在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台联党精神领袖李登辉前总统公开表态自己嘚一票会投谢长廷但并未呼吁支持者票投谢长廷,也因为如此台联党人士在总统选举时都分别各自表态替长昌配或马萧配站台辅选并未像200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时全党皆支持陈吕配。

2008年4月23日台联党举行党部乔迁茶会会中“台联党”表示将解散原有中执会,并将进行黨员重新登记;未来将定位为柔性政党广招“台联党之友”监督政策,台联党表示要从3.5%开始重新出发,在完成党内重组改革相关程序後甚至不惜更改党名,以吸纳更多在野的进步力量以全新的姿态和作为,完全转型成以理性对话与进步国家为核心价值的平民化、优質政党

台联党发言人周美里强调,台联党未来“

”组织及干部都会严格挑选,采精兵主义;用政策竞合取代政治斗争用政策监督取玳族群对立,用理性对话取代怀疑对骂用静坐示威取代

,用平民政治的理性监督取代家族派系的权力分赃建构以善良政治为核心的新政治文化。

建党元老时任台联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是台湾地区第五届、第六届立法委员于2007年10月29日遭新台联党开除党籍。

战略研究所毕業曾任《台湾时报》总主笔、社长。

美国田纳西州州立大学政府行政管理博士毕业曾连任中华民国五届立法委员。时任台联党秘书长

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曾任

台湾团结联盟的党歌为《

》主要以闽南语演唱。

“海洋啊海洋新台湾的海洋是母亲的奶水乎咱永远吮烩叨

海洋啊海洋新台湾的海洋是大地的资源永远滋养咱心房

海洋啊海洋四百年来的风涌冲击咱的生活洗礼咱的文化

受过去种种嘚束缚呼咱迷失错乱恰惊慌

海涌的声音永远置你的心内海洋台湾永远是咱的所在

全台湾的主人赶紧勇敢站出来才有希望”

秘书长兼组织部執行长:

文宣部兼政策部执行长:周美里

(2003年苏盈贵于任期内遭台联党开除党籍)

(2007年3月黄政哲因案辞职由林志嘉递补不分区立委。)

、何敏豪、尹伶瑛、廖本烟、黄宗源于任期内分别遭“台联党”开除与自行退党)

2005年中华民国任务型国代选举当选名单:

2008区域立委候选囚名单:

台北市第三选区-谢馥米

台北县第四选区-郑余豪

台北县第七选区-林育任

台北县第九选区-周倪安

桃园县第六选区-姚吉鸿

台中县第五选區-高基赞

彰化县第二选区-林招膨

嘉义市立委选区-凌子楚

高雄县第四选区-吴隆杰

2008“台联党”不分区立委名单

三、赖幸媛(传统产业、环保、囚权代表)

四、施朝贤(劳工代表)

(民主运动、专业政治工作者、医药界代表)

六、江伟君(身障代表)

九、李宜洁(乐生自救会代表)

十、范盛保(客家代表)

十二、傅馨仪(法扶代表)

  • 1. .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引用日期]
}

原标题:刘庆昌:教育意念的结構——基于教育本体论的视角

教育意念的结构——基于教育本体论的视角

教育意念的发生是与人类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的自觉联系在┅起的能让教育行为呼之欲出的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自觉,应是教育意念发生的前奏一旦这种自觉的意识向现实的方向强烈流动,教育意念就会自然出现教育意念的发生可以说是人类教育自觉的表征,真正的教育历史从此开始从内容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教育意識与意向、教育情感与意志及教育构思与设计三个部分;从水平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情境依赖、情意促发和概念自觉三个层级,它们共同構成了历时的教育意念结构教育意念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已经到达概念自觉的水平在理论上把教育意念和教育行为并举,一方面茬更基本的层面呼应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从源头上梳理教育中“想”的内容。

关键词:教育意念;教育行为;教育情感;教育意志

作者简介:刘庆昌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院长从事教育哲学和教学理论研究。

本文载于《华东師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四期

维特根斯坦在论数学时说过“数学家不是发现者,而是发明者”(维特根斯坦2003,第69页附录2)意思是说“数学家的任务不是要发现早已存在的数学对象(公式、定理、公理等),而是要发明某些数学规则、发明某些计算技巧甚至发明某种噺的数学”(樊岳红2016,第166页)这一认识引起了我对教育学的思考,具体来说现实的教育学家,他的思考对象固然是已成事实的教育但敎育学家难道是毋容置疑的发现者吗?尽管教育学已经设定自身的任务是透过教育现象、发现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但谁又能否认教育的本質和规律实际上更是人际的和社会的建构生成?借用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一说假如我们认可人在最初一无所有,只是后来才成为他洎己设想的和愿意成为的人那么属人的教育在最初何尝不是一无所有,也只是到了后来才成为人自己设定的、为了人的选择和实现才进荇的教育呢进一步讲,如果人的教育也是某种选择和意愿的结果那它的本质实际上也近似于一种人造物。而当教育的历史到达一定阶段时作为人造物的教育本质应该不是简单的历史自然生成可以解释的,而是依赖于人自己的设定与构思作为这一事实的后续结果,教育思考者以至后来的教育学家和他们的教育学就是在履行为了人自己的选择和实现而进行的设定和构思教育的职责。

无论是循着本质主義的认识路线还是接受了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教育学家都是在寻找和发现某种既有的教育客观存在但问题的关键是,既有的教育客觀存在并不是自然界原有的而是人曾经的构思和选择之现实化,从而所界定的教育概念或是所阐明的教育原理中内含的是人自己的规萣和社会互动生成的道理。回顾教育概念的生成和演变我们能感觉到从简单、幼稚到复杂、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流动的是人对教育逐渐深刻的认知和日益精细的规定较早关于教育的陈述基本上是对教育经验现象的描摹:“上所施下所效”呈现的是教、学的行为结構;“养子使作善”呈现的是目的、手段的关联。值得注意的的是当目的得以表达时,意念就在教育概念中显现了出来意念,是一个樸素而特殊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语境中接近于念头,而在学术语境中只是在有限领域的有限使用,因其过于内在和容易引发局限性联想并非一个常用词汇。我注意到意念一词目前主要集中在人体科学、社会学和文艺评论三个领域,其意义因语境各有不同的侧重:人體科学领域的意念是指一种超物质的力量;社会学领域的意念高频次地出现在自杀问题的研究中自杀意念、自杀尝试和自杀死亡共同构荿自杀现象的基本理论解释;文艺评论中的意念则指潜藏于文艺家深层意识中的基本观念。虽然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意念是┅种精神性的存在除了人体科学中的意念指一种能够直接作用于对象的力量,一般意义上的意念则是行为或近或远的蓝本

教育概念中並没有对意念的直接表达。人们通常把教育界定为一个行为系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视教育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把握其实已经渗入了人們对教育的先行理解不过也算得上一种对教育的描述性界定。然而人们对教育概念的界定从来就不是纯粹的描述,对“培养人的活动”进行限定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明就是支撑或引发教育活动的教育意念系统。至少在日常思维的水平上我们可以把目的、计划作为与具体教育行为可以对举但无法分开的教育意念范畴。现在我们对意念必须做出一个暂时的、不完全的规定它无非是内在于荇为者的深层、基本观念,此观念不仅是一种内容性的结构存在而且是对象性的、方向性的和具有化为行为的动力特征的。深入理解“囿目的”其隐蔽的意念是把教育作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这是人对教育活动的功能定位;而“有计划”显然意味着为了达成某种目的人在意识中对作为手段的教育活动进行构思,并直接指向未来现实的教育行为其实,借助于流行的教育界定我们就能够有如下的收獲:其一,在先行教育理解的作用下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培养人的活动”在经验世界的存在;其二,经验世界的教育活动绝不是人类通過遗传获得的本能在它背后运动的是与现实教育活动无法彻底剥离的教育意念。之所以使用了“无法彻底”是因为专门而专业的教育思想和知识生产客观上成为独立的系统,但这一系统存在的合理性只能是它在终极意义上与现实教育活动的统一

应是“意念”这一概念茬日常语境中近于“念头”的原因,教育意念才始终没有成为一个有效概念然而,当我们发现无论多么高深的思想和多么复杂的行动均起源于某个意念这一事实也许就能进一步认识到高深的思想和复杂的行动实际上是某个意念的展开。最初的某个意念恐怕难以称作教育意念但如果有人说在足够成熟的人类教育活动背后不存在教育意念,一定是不可理喻的从人类的教育活动还原到个体的教育行为层面,也许更容易说明教育意念的存在及其在教育整体中的价值在丰富的教育历史基础上,我们立即能够意识到教育意念在两个维度的价值:其一在教育行动的维度,教育意念一方面内含促发教育行为的动力另一方面,越是逼近教育行为的教育意念越可能生长为直接支配敎育行为的教育构思;其二在教育划界的维度,教育意念实际上成为判定一种行为是否教育的依据教育划界的维度无疑是一个重要而陌生的维度,其重要是因为教育划界是教育理性化的重要标志其陌生则是因为教育作为人的实践活动不可能“纯粹是”或“纯粹不是”,这与属于人的认识活动的科学截然不同正因此,科学划界不仅有益于纯正的科学认识活动而且具有科学哲学的理论意义;而教育的劃界,莫说之于教育实践即便是在教育哲学认识中也未成为一个常规性的问题。然而教育划界的确应该引起理论上的关注,只有这样一切关于教育的设计和评价才会有坚实的逻辑前提。

有一个问题值得深究即教育学为什么要发现教育的本质,为什么要界定教育概念这绝不只是一个认识者的习惯和教育理论建构的需求使然,根底上是教育实践规范化的合理需要如果这种需要没有被意识到,人们设計教育时必然会自动陷进技术主义的泥沼人们在批判教育时必然会在功能和效果的范围内周旋。令人费解的是教育本质的追寻正逐渐淡絀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代替它的是基于生活世界的教育意义阐发。被阐发出来的教育意义的确更能让人们感受到教育的真切但教育意义嘚非唯一性和不确定性实际上又使得教育意义的阐发始终缺乏可靠的经验基础,以致所谓的教育意义更像是非教育领域的价值与不可靠的敎育经验基础的嫁接也许我们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本质的发现,而不是轻易抛弃蕴含人类智慧的本体论思维为什么不能把本体论思维當作一种认识的策略呢?在认识策略的意义上设定本质的存在无疑可以有效地获得教育历史变化和教育现实多样中“一而恒”的存在。峩还意识到教育本质追求是教育意念成为合法概念的重要前提。所谓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质从而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之所以是教育的基本特质,是教育之所以是教育的根据

现在的问题是,就教育而言其所是的根据究竟在外显的、可感知的行为中呢,还是在行为背后的意念系统中对这种提出问题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质疑我猜想人们质疑的理由应该是教育意念与行为的不可汾离,但不能否认的是进入人的感知范围的只是行为与其不可分离的意念只能被推知而无法被感知。换言之人们基本上是在推知教育意念存在的基础上少有思考地把被人们常识上认可的某一类行为视为教育的。而关于判定教育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为了進一步说明教育意念概念的必要,我们不妨设想见到三个成人分别在打孩子然后问询他们为什么打孩子,他们分别给出了以下的理由:(1)這孩子不打不行如果不打,将来还不知道会成为什么人;(2)这孩子不打不行谁让他砸了我家的玻璃;(3)我见谁打谁,正好碰见这孩子就咑他了。对于这三个理由我们无需深思就能做出判定,即:(1)支撑的打孩子行为虽然不可取但属于日常意义上的教育;(2)支撑的打孩子行為,也许有教育的成分但基本上属于报复性质的惩罚;(3)支撑的打孩子行为,则纯属病态现象对于“打”,我们是可以做物理学和生理學界定的进而言之,三种情形中的“打”在外相上并无本质的差异决定(1)理由支撑的“打”属于教育的根据并不在“打”这一行为本身,而在支撑“打”的理由之中分析“打”的理由,便可知其中蕴含着担心孩子变坏、希望孩子学好的意愿这正是最为基础性的教育意念。暂时遵循本质主义认识论的原则我们甚至可以说教育在本质上是某种意念,因为发生和存在于被我们认为是教育场所和教育过程中嘚行为如果与教育意念脱离,也只是可以发生和存在于其他任何场所和过程中的人类行为在此认识基础上,教育意念的确需要我们做悝性的审视一个新概念的确立倒在其次,应有意义的是借助教育意念的认识过程,我们或许会与更丰富的教育意义相遇

教育意念的發生问题必然牵涉教育起源的种种思考,而关于教育的起源思考虽然具有理论的价值却难以获得令人心悦诚服的结论。因而即使可以預知教育意念的积极效应,但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之所以艰难至少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一是意念的内隐特征使得任何关于教育起源的思考难以建立在意念分析的基础之上;二是实证科学的信念使得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思考合理依赖于经验研究的结果,自然遮蔽了各种现实教育形态背后的教育意念;三是与日常经验相契合、又与实证科学密切关联的唯物认识论虽然没有忽略意念(通常表达为意识与思想),但基本的立场是把意念置于从属的和派生的地位在此认识历史背景下,提出教育意念概念这一事件本身就被抛入不利的认识环境之中因而不仅需要更为缜密的思维,而且需要承担各种质疑的心理准备我不得不虔诚地面对已有的教育起源学說,并从批判性的理解中获得启示

面对生物学的教育起源论,我注意到的是主张者实际上捕捉到的是动物界一些类似人类教育的外在样態比如大鸟“教”小鸟学飞、大猫“教”小猫捕鼠等,自然就被他们认为是一种教育现象获得这种主张的方法是“观察+联想”,主张鍺观察到了动物的一类行为与人类教育行为在形态上的相似性继而把两种世界的行为做了简单的比附联想,对动物的行为做了“就高”嘚判定甚至会认为人类成熟的教育也是人进化完成之前作为动物的“教育”行为的延续。然而对于这种主张,同样使用“观察+联想”嘚方法就可以被否定研究者发现,“在实验室里人工孵出来的小鸟没有见过任何鸟的飞翔,发育到适当的阶段飞起来也跟其他小鸟┅样。可知小鸟飞翔完全是本能的行为并不需要教育”(瞿葆奎主编,1993第192页)。如果小鸟的飞翔属于本能那大鸟的“教”便并非必要,吔属于本能行为既然是本能的行为,很像是“教”的动物行为就是在无意识下进行的与人类的“教”是无法等同的。做一反向思考苼物学的教育起源论主张者,即使没有否认人类“教”的有意识特征但对“教”这一行为背后的意识是不可能真正重视的。在我看来“学”可以是无意识或弱意识的,而“教”只能是有意识的或强意识的主要关注了教育外在形态的生物学教育起源论不会涉及教育意念。

面对心理学的教育起源论我注意到的是主张者实际上是用最初的学习方式来说明教育初期状态的。孟禄论及原始教育的方法时指出:“原始人从来没有达到有意识的教育过程即使就给予的训练而言,至多仅仅指明要做的事情和做事情的过程而没有试图作解释和阐明,绝大部分纯粹是无意识的模仿”(瞿葆奎主编,1993第186页)当然,孟禄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教育起源论所谓“心理学的教育起源论”只昰他人对孟禄相关认识的归结。但既然这种归结已经约定俗成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反思的对象。我注意到被他人归结出来的孟禄教育起源论不只是存在着用学习特征说明教育起源的概念错位,更遗憾的是在理论上未能完成由“模仿”学习概念向教育概念的跨越模仿属於学习的方式,既可以是与某一种教的方式相对应也可以是、实际上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却一定不是教育的起源由于孟禄认为原始人从来没有达到有意识的教育过程,自然也不会涉及教育意念

在以上两种教育起源论之外,我比较关注的是“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嘚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瞿葆奎主编1993,第235页)这一种认识这种认识的独特之处是明显摆脱了从客观存在中寻找起源的朴素思蕗,没有把教育视作自然的赐予而是把教育与人自身的积极生存和发展联系了起来。进一步说教育虽然不是人类一次性创造的结果,泹在其开端处就具有人为性质也可以说,教育是人自己创造的人的创造自然是有目的的,最原始的目的就是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类创慥出教育这样的事件,自然不是为了满足较低级的需要其机理应是人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非本能力量的需求到了比较迫切的程度,囚必须寻找到形成非本能力量的方式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我想到的是当人的社会生产、生活发展到对人的非本能力量囿迫切需要的程度时,人的意识水平也一定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回到需要这一概念,它指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傾向通俗言之,就是人因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想得到”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倾向或状态外显出来,就是人对具体对象的欲望、兴趣和意愿可以推知,当人对具体对象具有迫切的需要时为得到它而开动脑筋几乎就是必然。

用“需要”解释教育的起源具有宏大历史敘事的倾向其认识上的进步直接表现为对人主观系统的逼近,若说其局限则是宏大历史叙事对具体情境的脱离,由此导致我们对这种敎育起源解释会觉得“有道理”但“无感觉”尽管显现需要的欲望、兴趣和意愿已经携带着意念,甚至可以说意念就是它们的底色但此意念远非教育意念。由于意念与主体的不可分割现实的教育意念只能是主体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与情境互动生成。

我们可以借助“模汸”这一基本学习行为构想一个教育意念连同教育一起产生的思想性剧情如下:(1)一成人在休闲或劳作中注意到一儿童做着和他一样的动莋,但他并没有在意继续保持着他自己的状态。在这一情景中儿童的模仿已经发生、客观存在,但对于成人来说属于无关信息(2)那成囚在休闲或劳作中,注意到那儿童又做着和他一样的动作这一次,那成人想“那儿童是在模仿(学)我吗?”那成人随即又做了一个新动莋同时有意识地观察那儿童,见到那儿童的确是在模仿自己在这一情景中,儿童及其模仿行为对成人来说不再是无关信息,模仿者囷被模仿者之间发生了开放的有意义的互动(3)那成人感觉到了那儿童的可爱,并乐见那儿童对他的模仿从而有意识地向那儿童展现自认為有意义的姿态,并示意那儿童可以模仿只见那儿童兴奋地模仿了起来。这一情景实际上就是教育起源的最鲜活的画面而我要强调的昰,成人有意识地展示和示意儿童模仿只有在具有一定强度的意念作用下才会发生,这里的意念其实就是教育意念它包含着成人对自巳有意识展示的价值认知和主动展示的意愿和兴趣,还包含着对儿童一定程度的爱意结合这一构想的情境,我以为从历史的和整体的眼光看,教育是在人类早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若从微观层面分析教育行为很可能就产生于成人与儿童互动中的一念之间。也可鉯说外在的教育行为发生在内在的教育意念发生之后。沃尔什在论及语言涉入教育事业方式时说:“‘教育’作为要被完成的东西在邏辑上先于‘教育’作为正被完成的东西。”(瞿葆奎主编1993,第63页)换言之正被完成的“教育”是外显的教育行为,而要被完成的“教育”就是先于教育行为存在的教育意念

关于教育意念的实际存在和它在现实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我们还可以从语词分析入手进行考察不過,我并不是要把教育意念作为分析的对象而是对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一系列语词进行分析。而且这种分析是建立在汉语思维基础上的,它一方面能说明中国人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教育意念的理解做出中国的贡献。在对日常语言和学术语言的整体知觉中有┅系列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语词逐渐在我的意识中排列了出来,它们是:孕育、生育、培育、养育、教育、训育、诲育、化育显然,“育”是这一系列语词共有的要素在这里,如果我们还执着于“育养子使作善”的解释,就无法正确理解每一个语词但我相信,这一系列中每一个语词中的“育”应是有共通内涵的就本义来说,“育”指繁殖性生产但统观这一系列语词,可以意会到“育”是与个体生命相关的一般观念而孕、生、培、养、教、训、诲、化,则可说是个体生命在不同阶段成人向其付出的不同劳动。值得注意的是去掉每个语词中的“育”,剩余的动词所指代的行为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只是缺少了某种意蕴。在《教育是一种情感实践》中我说过“育,并非与教相并列或相对应的行为它只是一种表达价值倾向和生命关怀意识的‘后缀’”(刘庆昌,2017)现在我可以说,没有了“育”的那┅系列行为所缺少的正是某种价值倾向和生命关怀意识。

我已经意识到教育意念的发生是与人类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的自觉联系茬一起的。从理论上讲价值观念的自觉,说明人类在利害观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得失、善恶、美丑的观念。以利害为参照获利为嘚,反之为失;所为有利为善所为有害为恶;以利人者及其行为美,以害人者及其行为丑其实,这就是人文社会中的价值问题可以想象,拥有了如上观念的成人加上对儿童呵护的天然本能,当他们与儿童同在交往结构中时“养子使作善”的念头是很容易出现的。所谓生命关怀意识的自觉是说人类对自己的下一代人,超越本能性的呵护生出欲使其强、欲使其善、欲使其美的意愿,从而使生命关懷意识逐渐具有了高级文明的内涵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的自觉让教育行为呼之欲出。只要这些自觉的观念具有了足够的强度人在現实中实现这种自觉的行为就会从本能出发走向越来越具有谋略的高明状态。能让教育行为呼之欲出的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自觉应昰教育意念发生的前奏。一旦这种自觉的意识向现实的方向强烈流动教育意念就会自然出现。教育意念的发生可以说是人类教育自觉的表征真正的教育历史从此开始。

引发和支持教育行为的教育意念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是教育意念探讨的核心问题,其余的思考要么是為了证明它的存在,要么是基于其上的延伸性思考然而,由于教育意念并不是一个习惯用词也就没有针对它的理论分析。感觉上有与咜关联的教育认识、教育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理论很显然都无法表达出教育意念的意义,因而分析教育意念的构成在理论上无疑是┅个新的问题。在阅读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我直觉到临床心理学中关于自杀的理论研究对我们会有启示。研究者认为“自杀行为主要包括自杀意念、自杀尝试和自杀死亡。关于概念界定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自杀意念是指想到、思考和计划自杀”(杨丽陈欣,咹莉2018)。分析自杀意念这一特殊的对象可以发现研究者所说的自杀意念是人实施自杀行为之前,在头脑中对自杀问题由弱到强、由模糊箌具体的序列性认知在这一序列的展开中,我们还可以推知一种行为的意念过程是一个由念头经由思考、计划向实际行为的靠近,说箌底是一个人在实施某种行为前围绕该行为所做的有层次的思虑。在此认识基础上我们也可以视教育意念为一个人在实施教育行为前,围绕将实施的教育行为所做的思虑它同样是一个由弱到强、由模糊到具体的序列性认知。最弱的教育意念可以是教育进入人的意识吔可以是人脑子反应慢怎么办里突然闪现出“想教育”的念头;在此基础上,一个人可能会对教育这件事做专门的思考教育在他的主观卋界中成为必要的存在,而他对教育这件事有了符合大众的认知甚至有了自己的见解;当具体的教育对象和任务摆在眼前时,他能够基於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进行指向操作的构思从教育进入人的意识,到人对教育的认知、理解再到指向教育操作的构思,就是存在于教育行动开始前的教育意念过程不过,我还想关心当教育意念到达构思这一高级阶段时从它的横截面上我们能够读出什么样的内容。呈現在横截面上的那些内容以分析的眼光看就是教育意念的内容性构成具体到这一层面,我突然发现已有各种语境中的意念基本上属于认知性概念这显然不符合人是情感和理智的统一体及人在现实意义上是社会关系总和的客观实际。结合意念概念既有的理解和应用并充汾考虑广义人学的思想,我把教育意念的内容解析为教育意识与意向、教育情感与意志和教育构思与设计三个部分在较弱的教育意念中,前两个部分构成了其主干;在较强的教育意念中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其整体。

此处的意识相当于人在一定条件下“想到了某事物”的內在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时常听到来自环境的“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安全意识”之类的提醒与建议进一步解释,实际上昰要让我们能够居安思危、能够时时想到安全问题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提醒人们“要有教育意识”其用意在于提醒和建议人们面对特萣的对象(子女、学生)时,最好能有积极影响他们的想法如果我们提醒和建议的对象是父母或教师,那么我们提醒和建议的意图实质上是偠唤起他们的教育者角色意识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现象,但我们很难注意到一般成人以至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教育意念正是这样的教育者角色意识所谓教育者角色意识,通俗而言就是一般成人和教育工作者能够在特定的对象面前和特定情境之中明确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感在角色意识的作用下,一般成人和教育工作者会对自己言行的内容和方式本着利于对象进步和发展的立场进行过滤、选择和修饰反の,没有了教育者角色意识一般成人和教育工作者就可能说出不符合角色的话、做出不符合角色的事,对于子女或学生就是一种消极的影响

有教育意识或说有教育者角色意识,只是人“想到了”自己教育者角色及其连带的教育责任仍然局限于认知的和与教育行为淡远嘚范围,只有在“想到了”的基础上走向“想做了”的状态教育意念才算进入新的阶段。“想做了”这一欲念的出现使得教育意识一則具有了方向和对象,二则与动力机制形成了联结在心理学意义上,与教育意识形成联结的心理动力就转化为教育意向意向,即心意の所向外在表现为角色主体的欲望、愿望、希望及谋虑等行为反应倾向。具体到教育问题上有明确教育意向的一般成人和教育工作者,等于具有了教育行为发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基于意向外在表现的基本成分,我们可以把教育意向划分为靠近教育意识和逼近教育行为两個部分靠近教育意识的部分是想做教育的欲望和愿望;逼近教育行为的部分是与教育行为相关的希望和谋虑。做教育的欲望和愿望狭义仩具有非认知特征其实与教育认知是紧密联系的,原因是人想做的和愿意做的教育是文化的而非本能的行为。指向任何一种文化行为嘚欲望和愿望即使不能排除个体心理动力禀赋,其最可靠的基础仍是人对自己想做和愿做的事情具有深刻的价值认知举凡想做和愿做敎育的人,他一方面会觉得教育自身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也可能足够明白做教育之于对象和自己的积极价值。关于教育的希望和谋虑洇其逼近行为和通向未来,明显融合了对教育的认知和情怀既显现教育者的社会本质,又实际承载了教育理智和情感的统一是更为典型的教育意向。

教育情感是教育意念中不可能没有、也不能没有的组成部分之所以不能没有,是因为教育意向中的欲望、愿望和希望自嘫蕴含教育者的情绪和情感再往深处说,人的有意识状态必然是有情绪的有意识状态说一个人处于有意识状态,也就意味着此人处于清醒状态他一方面因“我思”而知“我在”,另一方面会因自我与内外环境的关系状态而自然产生相应的情绪情绪受情境的制约。如果一般成人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价值认知他们就有可能形成脱离具体情境的教育情感。教育情感与其他任何情感一样是有對象的这个对象当然就是教育,但教育情感却可以根据其与对象关系的具体化程度划分为具体的教育态度和抽象的教育情怀两种类型

具体的教育态度是教育情感的第一种类型。由于具体的教育总是与具体的对象、内容及过程相联系所以人对教育的情感在感觉的层面,會表现为他们对教育对象(子女、学生)的、对知识、思想和美德的态度以及对教育场所(学校、课堂)和教育过程的兴趣,我们把这一类与教育中的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态度和兴趣称为具体的教育态度从具体的教育态度存在于教育行为发生之前教育者的意识之中,便可推知教育意念因为有教育情感的自然存在而具有的灵动特征态度是人与对象关系状态的反映,人自己的心理特征、社会性品质、对对象的价值认知以及对象自身的特征等均影响着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以致早在1937年就有研究者说道:“在社會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占据的位置能比态度更接近中心的了”(弗里德曼,1984第320页)关于态度的定义,林林总总通常涉及动力机制、准备状态、评价性认识、稳定的反应倾向等,而最令我兴奋的是关于态度的一个分析性陈述即“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對象、思想或人,都是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感情的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不朽的系统”(弗里德曼1984,第321页)我发现这一陈述与我们理解嘚教育意念具有惊人的结构相似性,进一步强化了我的教育意念包含教育情感与意志的认识具体的教育态度通常指向受教育的人、知识、思想和美德以及教育场所和教育过程。爱儿童或爱学生是教育情感的主要起点这种爱最直接的趋向是教育者成就对方的强烈愿望。在這中间既有作为教育者的一类个人天然的慈悲也有他们对儿童或学生之于社会系统的价值认知。对知识、思想和美德的尊崇也是个体形荿教育情感的重要源头那些强调教育传承文化功能的人们,在基本立场上就是对知识、思想和美德的价值肯定对教育场所和教育过程嘚兴趣则明显依赖于教育者个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品质。如上三种成分在现实情境中的有机融合便促成第一层次的教育情感

教育情感的第②层面是较为抽象的教育情怀。教育情怀是一个教育生活概念它集中反映了教育者的教育立场和态度,其实质为人文情怀在教育追求中嘚体现因而,教育情怀连同人文气韵使教育者具有了实施积极教育行为的动力与毅力。与具体的教育态度相比较教育情怀更为内在囷抽象,他和教育者的教育精神气质是无法分离的尽可能具体地说,教育情怀是一系列能够体现个体教育价值追求和教育人文气韵的情感和行为倾向分别是关怀、成人、启蒙和解放。其一关怀的倾向。这是一种随时可能对教育对象付出爱和责任的心理准备状态关怀嘚品质并非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关心、关注、关重最终凝成关怀。有关怀倾向的个人见到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或学生,会自然生出滿腔的爱意无论那些孩子或学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处境如何,他们都能投去善意的、阳光般的笑容好像要温暖和抚慰对象。我相信那些彻底的人道主义者是具有深刻的关怀品质的反过来,那些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的个体即使他们能够熟记热爱儿童、热爱学生的教条也無济于事。其二成人的倾向。我在这里借鉴了中国思想中的相关思想《论语·颜渊》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解释:“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可见“成人”的确无异于“玉汝于成”的教育情怀。有成人意愿的教育者多半也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会以社会性的完美人格概念为标准针对具体的对象长善救失、谆谆教诲,根底上就是要使人成人成才其三,启蒙的倾向启蒙的倾向只能建立在关怀和成人两种倾向具备的基础上,是人为了实现关怀和成人倾向而在教育领域做出的必然选择启蒙的浅层含義是告人以知、开人眼界,其深层含义是唤醒和培育人的理性以使他们明辨是非。具有启蒙倾向的人容不得他人的愚昧无知和误见误荇,甘愿用自己的教育行动帮助他人走出迷雾这一倾向有时候外在地表现为“好为人师”,但这正是教育者有异于他人的职业风貌其㈣,解放的倾向这是一种启蒙倾向继续发展的结果,自然与启蒙倾向具有内在的连续性其连续的基础有二:一是启蒙的实现必然要借助于知识的传授,但有条件的知识又会对接受者产生新的遮蔽欲使启蒙彻底实现而不至于半途而废,解蔽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而解蔽是通向解放的;二是启蒙和解放两种倾向,具有内在精神上的一致性均欲使对象从原先不完美的境地转向完美的境地。两者的区别主要在於启蒙明确指向认知与理性而解放还指向人格与精神。

情感和意志是相随而在的没有意志的情感难以持续,没有情感的意志则无法产苼意志一词因语境不同含义有别,最主要的含义是与情感、意愿的坚持与坚定联通就教育意志来说,它一方面是保持教育情感和教育竝场的力量另一方面又是支撑教育行动实施决心的力量。

合格的教育者均具有一定的教育情感和立场而达到这一状态实际上也没什么困难。教师教育机构会给予他们必要的教育价值知识和引导他们自己受教育的经验也能让他们借助回忆和反思形成基本的教育情感和立場,难的是他们所具有的基本教育情感和立场在现实教育生活中的始终坚持学习基本上是一个认知事件,生活则要复杂许多教育理论與教育实践的分离,教育者个人理想和世俗生活价值的错位常常让教育者感觉到理论与理想在现实面前的软弱无力。如果教育者要坚持洎己的教育情感和立场就可能产生对教育生活的适应问题,除非一个人有足够的能力兼顾纯粹的教育理想和不纯粹的教育现实生活诉求实际存在的教育者群体的教育精神衰微和部分教育者的迎合市场,其直接的原因无疑是教育者个人教育意志力的薄弱间接的原因则是與教育理论分离的教育实践和与教育理想错位的世俗教育价值。我们可以说教育意志是让教育者保持教育热情、坚持教育立场的力量问題是我们能用什么样的力量让教育者的教育情感与立场不至于暗暗流失呢?

也能注意到一些教育者虽然无法摆脱现实的教育运行规则与格式但在内心仍然能保持自己认定的合理教育立场。应该说他们的教育意志始终在发挥着作用只是他们的教育意志力还不足以让他们产苼为实现教育理想不惜与现实中有局限的规则进行斗争的决心。对此情形我深表理解。我的理解并非某种灵活变通的哲学所致而是充汾认识到了个人存在的现实性和结构性。我们可以欣赏具有实施合理教育行动坚定决心的教育者个人却不能无视现实教育生活结构对教育者个人强有力的决定性。教育意志是内在于教育者个人的主观力量现实的教育生活结构是外在于教育者个人的客观力量。当这两种力量的方向自然一致时教育领域会有同一方向上的先进与落后分化,却不会有因方向不同而形成的对立与冲突教育者个人的教育意志在其中表现为由落后而先进的努力;当这两种力量的方向不自然一致时,教育领域存在的则是不同教育价值和立场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敎育者的教育意志力越强就越有可能与教育现实发生冲突。如果我们没有权力让教育者个人因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和立场而去承受与现實发生冲突带来的压力那么对他们具有不彻底的教育意志表示理解与同情也就顺理成章。

教育构思和设计首先是教育意念的内容性构成其次,到了这一阶段教育意念在教育者个人的头脑中就成为内容完整的系统。正常情况下教育构思与设计行动的启动,就意味着教育者个人已经历了从“想到了”到“想做了”的跨越而且,他们的教育情感和意志足以推动他们把“想做了”的念头发展为具体行动的計划而成形的教育构思与设计,就是教育意念的集中体现

计划可以说是最大的和最强有力的意念。就其功能来说未付诸行动的教育計划是教育意念的构成,必将付诸行动的教育计划其实就是教育行动的开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意念固然可以独立存在但这种獨立可能是暂时的。对于职业的教育者来说他们的教育意念状态和教育行动状态是捆绑在一起的。实际的教育行动状态说到底还是教育鍺教育意念正当与否、有力与否和清晰与否的反映构思与设计在教育意念中的呈现,完全是教育意念不断逼近教育行动的自然结果未囿构思与设计闯入的教育意念就像是未落地的教育情思,它的运动前行有两种基本的可能性:其一是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他们意念中的敎育情思,经过选择、组织和阐释可以转化成为他们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其二是对于教育实践者来说,他们意念中的教育情思经过与具体教育现实生活的碰撞,促发具体教育行动的构思与设计最终体现在教育行动之中。

教育构思与设计一定是教育操作层面的行为因為构思和设计的对象不可能是抽象的教育概念。所以只要教育构思与设计实际进行并完成,无论是否形成文字文本有形的、名词意义仩的教育构思与设计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现在可以走进教育构思与设计的内部目的是要更深入地理解教育意念本身。具体的策略是探析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构思与设计之于教育意念的价值;(2)教育构思与设计的内容;(3)教育构思与设计之于教育行动的价值构思与设计作为敎育意念的有机构成自不必说,需要指出的是没有构思与设计的教育意念只是教育者个人自在的教育意识和立场并不能成为任何具体教育行动的准备状态。构思与设计虽然是针对具体的教育进行的却也是先在的教育意识和立场走向实在化的必然选择。如不然教育者的敎育意念不是未被激活,就是无法实现的确客观存在,又的确说不上有什么意义教育意念的价值不仅不能局限于真实的存在,甚至不能仅止于明确的表达而且要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只有对现实的教育行动做了基于特定立场的构思与设计教育意念对于教育行動才成为有意义的存在。那么我们能从有形的教育构思与设计中感受到什么呢?首先能感受到教育者关于教育工作过程的创造性思考當然,不同构思和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含量是不一样的;其次能感受到一个完整的工作性教育思维它是一定的教育观及其支配下的教育操作思路的统一体;再次,还能感受到教育者对现实教育的态度和他的教育理想追求我们能感受到的这些内容其实就是教育者教育意念嘚操作性内涵。

教育意念的水平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既可以就教育者个体而言,也可以就教育者群体而言不同个体的教育意念有内容品質上的差异,也有相互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阶段应有共同性。借助全息论的思想——部分包含整体的信息通过对个體教育意念发展的考察,也可以基本把握教育者群体教育意念发展的历史学特征之所以在内容性构成分析之后探讨教育意念的水平,是洇为个体心理项目发展的阶段性某种意义上呈现出了该心理项目时间维度的结构特征。皮亚杰说:“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囷建构主义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鈈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皮亚杰1981,第15页)对于教育意念水平的把握最好莫过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者进行深度访谈,或是对怹们的个人性文本(如教案、教学日记、教学反思笔记等)进行深度分析挖掘然后提出关于教育意念水平的假说,再进行经验检验如果有質性研究者有此兴趣,这项研究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仅依凭个人体验和有限的观察,并结合理论直觉表达一种关于教育意念发展的階段特征陈述旨在从理论层面提出问题,其启示的意义应远大于认知的意义

在讨论教育意念的发生时,我们进行过情境的编创的确昰因为教育意念并非自然的赐予,它只能发端于具体情境的刺激假如没有那儿童的不断模仿,或是有儿童的模仿事实存在但没有成人的察觉和进一步的兴趣教育意念的历史便无从开始;而当教育的兴趣逐渐在意识中沉淀,成人在儿童不在场的情况下也能生出教育的念头囷欲望可以说,最初的教育意念是情境依赖的后来就不依赖于情境而产生和持续了。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落到实处还是个体)一旦跨樾情境依赖的阶段,就可以在非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想教育”“想做教育”至于构思与设计更在过程之前、情境之外。我们可以认为这┅阶段的教育意念具有了情意自发水平不过,这一阶段的教育意念虽然摆脱了对情境的依赖但仍是与情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情境连续构成现实的教育生活因而并非教育意念的最高水平。只有达到教育概念的自觉教育意念从形式上讲才进入最高阶段,这一阶段嘚教育意念实际上就是从教育生活世界分离出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世界

(一)情境依赖的教育意念

教育意念最初产生于情境,而人只要实际參与到教育情境中就必有教育意念的伴随,因而教育意念与教育情境的联系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意念只能产生囷存在于教育情境之中如果一个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教育意念一旦脱离情境就自动消失,或是离开情境就无法或不去思考教育这就是所謂情境依赖的教育意念。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了教育情境决定着教育意念的有无和启动与否。然而教育意念对教育情境的依赖还没有到此为止,更深层的依赖表现为教育意念中情感和立场会随情境变化而变化从而显现出某种不成熟和不稳定。在以上有限信息的基础上思栲也能发现情境依赖的教育意念具有以下特征:(1)发生的被动性。被动首先意味着时间上后动也就是说,未有情境则无有意念教育者嘚教育意念随情境而发生;其次意味着性质上的缺乏自觉,具体而言完全依附于情境的教育意念,一则客观上没有对未来情境的预见②则主观上也缺乏预见情境的能力,教育意念实际上未能成为情境性的教育行动的准备状态(2)存在的暂时性。由于对情境的完全依赖教育意念只能因情境的有无而有无,其存在尤其是其呈现表现出暂时性实际上是由其发生的被动性带来的。(3)内容的简单性能随情境生灭嘚教育意念,不可能是复杂和深刻的应近于与简单教育行为自然伴随的“有意识”。意识与意向应有情感和意志微弱,构思与设计可鉯忽略不计(4)立场的易变性。正因为缺乏复杂和深刻不因情境有无、变化而生灭、变化的成熟认知和立场难以具有,所以就容易发生教育情感、态度和立场上的变化

作为教育意念水平的情境依赖是有其深厚的历史和心理基础的。原始的人类社会中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高度融合,在其中儿童对成人的模仿应是随时随地发生,但能与成人主动、重复的示范构成教育情境的机会并不会很多即便教育情境偶尔出现,也可能在很短的持续过后就被生产和生活的洪流吞没毕竟,“人类早期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在实践中反复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和适应的过程随着这种自我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提高,原始人类又迫切需要将它传递给下一代以保证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张惠芬,金忠明1995,第5页)对于人类早期的教育,后人只能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下、结合考古研究成果进行推断既然人类早期的教育更多嘚是自我教育,这就等于说今天意义上的传递式教育只是一种偶然的存在早期人类的教育意念对情境的完全依赖也就合情合理。传递式敎育的偶然存在从一个侧面说明它的经常出现尚无必要。客观的事实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經验的扩大教育也复杂起来了,因而具有更多方面的和更有计划的性质”(曹孚1979,第2页)也只有当教育成为社会存续、发展有必要专门、有计划实施的时候,它才可能从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发展成为需要专门思考的对象教育意念进而也才有希望摆脱对情境的完全依赖。从敎育意念在个体那里的情况看教育意念对情境的依赖程度基本取决于它与教育的关系。理性水平较低的个体是难有教育自觉意识的许哆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就是缺乏教育自觉意识的表现。只有孩子严重而消极的异常才能唤醒他们的教育意识但情境消失後,他们大多仍然回到日常生活的轨道上当然也存在许多理性水平较高的父母,他们会把孩子的教育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不僅实际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还会自觉地学习和思考教育从而获得脱离情境、基于情意的教育意念。

(二) 情意促发的教育意念

教育情感和意誌既是教育意念的内容性构成同时对它寓于其中的教育意念能够发挥发动和支持的作用。如果说完全依赖于情境的教育意念是对教育行為被动、简单的伴随那么由情意促发和保持的教育意念则具有明显的主动和复杂特征。简而言之教育的情感和意志始于教育的意欲。此意欲无疑内含通向未来、逼近行动的愿望而且与教育者个人更为复杂的心理世界紧密关联。分析教育意欲的内涵通常表现为两种情況:其一是“想做教育这件事”。之所以如此第一种可能性是个体觉得教育这件事有趣。需要说明当我们做出这一判断时,教育者个體或群体的教育意念已经走出了对情境完全依赖的历史阶段教育这一事件对于教育者来说已成既有的历史事实,进而教育者有条件获嘚和体验真实而有活力的教育故事。换言之教育者有条件透过历史的和现实的教育生活获得教育自身的趣味。人们常说到的“乐教”雖然内涵丰富,但最基本的内涵还是个体对教本身的乐于参与第二种可能性是个体觉得这件事有用。教育者在这里很显然是充分肯定了敎育这件事的价值比如,文化可因教育得以传承个人可因教育得以成就,社会可因教育得以稳定和发展这样看来,“想做教育这件倳”也可能指向这件事之外的价值其二就是“想利用教育这件事”。也就是说教育者看重了通过教育可以实现的外在价值。这也可以汾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教育者个体对所传授之道业的尊崇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道”在他的心中是重于生命的这般偅要的道,闻之即可死得之岂有不传之理?《学记》有“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之说顺此演绎,弗教学者难尽知其善也,故而教第二种是教育者个体对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追求。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第三快乐是典型的例证韩愈在《进学解》Φ也有“拔去凶邪,登崇俊良”之说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都会促发教育者思考教育进而构思和设计教育。

与情境依赖的教育意念相較情意促发的教育意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强烈的意向性。它不是对教育行为的简单伴随其内在的“想做教育”或“想利用教育”,嘟自然地把教育者的教育意念导向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事项因来自情意的促发,教育意念不再是类的遗传或是某种类似知识的储备而成為“关于”和“为了”具体教育事项的意识。(2)鲜明的人文性这是因为由情意促发的教育意念包含了群体认可的价值,以致教育意念开始具有了社会文化的意蕴完全走出了具体情境下“刺激—反应”简单联结的阶段。教育者就道业传授、人格培育所做的思考均能直接利於个人并最终服务于群体利益和社会发展。(3)自然的行动倾向具有强烈意向性和鲜明人文性的教育意念,一方面超越了对教育行为的简单伴随和对情境的完全依赖另一方面又比抽象的教育理论思考更直接地走向教育情境,因而具有了自然的行动倾向教育意念发展到情意促发的阶段,就完全成为教育行动展开前的主观准备状态因知、情、意三个要素的全部具备,而成为有理性、有活力、有志向并能一以貫之的教育精神系统当然,其中的理性仍具有实践的品格虽然它不存在对情境的高度依赖,但主旨还是与教育生活融为一体的道义逻輯和技术路线

(三)概念自觉的教育意念

教育意念的最高形式是源于教育生活又高于教育生活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现实的教育生活是它的源頭理想的教育生活是它的归宿,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观念系统为什么说教育理论和思想也属于人的教育意念呢?原因有二:其一思想和理论也还是想法,其源头就是人关于教育或是为了教育的一个念头思想和理论的深刻、抽象与逻辑只是成就它为升级版的想法,但归根结底还是想法其二,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相对独立是教育自身发展、分化的必然结果虽然在形式上独立了,但究其实质仍要複演教育者个体教育意念的职责。言其复演是因为教育思想和理论无论怎样发展,都永远是从教育生活世界放飞的不会断线的风筝从洎为的教育开始的那一刻起,人的教育就是“我想我做”“边想边做”的“想”是意动,即意念运动“做”是行动。后来从教育情境性实践中分化出了一种只“想”而可以不“做”的人,他们就是今天教育思想者和研究者的鼻祖也就是说,尽管今天的教育思想和理論有时候让教育实践者都感到陌生本质上仍是最初与“做”相互依存的“想”。也正因此才有了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的“回”。从而已经充分形式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其实是教育意念的一种高级形态,目前看来应是教育意念的最高级形态。

相对独立的教育思想和理論最终是要回报教育实践的但它自身既不是对教育实践的摹写,也不是直接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处方集合也许可以说,在历史的前行Φ教育思想和理论实际上承载了人类不断制造的引领和规范人类教育的大教育意念。回顾教育认识的历史我的意识中呈现出三个序列嘚教育关键概念:

我们又要说到教育意志,但这里的教育意志已经不是发动和维持教育行动的动力因素而是它进一步的具体和深化。借鼡“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也许更好说明问题“意志”在这里显然涉及意愿的内容,而有内容的意愿一旦具有不可撼动的性质它發动和维持行为的功能则会更可持续。我们要说的教育意志是指代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者群体对教育使命的群体性认知此种認知当然也是社会需要和期望的集中体现,它反映到教育思想和理论上会成为教育概念界定的核心要素,几乎决定了教育思想和行为展開的基因性观念按照思想历史的进路,教育意志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培养和塑造;启蒙与解放

其一,培养和塑造教育的最终追求无论是什么,其对象永远是人从而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差异总是表现为教育与人之间的行为连接方式上。进一步讲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关键的动词。对其做静观能够把握具体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对其做动观,能够判定教育系统的历史发展水平从敎育语言世界中,我们可以发现迄今为止发挥主导作用的基因性教育观念主要是培养和塑造培养,属于农业社会的教育意象它无疑是農业生产启示的结果,思维机制上是从与人类生活直接联系的对有用植物的培育中类比演绎出教育的原理在现实的层面则是教育者从“樹木”中寻求“树人”的启示,从“园丁”中寻求“教师”的品格就“培养”来说,显然直指过程强调从无到有、由小而大的渐进,臸于要把人培养成什么样子这个标准是在过程之外的。植物的培育固然有已成经验的章法但章法无法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节律相分离,鉯致培养虽然是人的主动作为但在整体上却是以适应为内在法则的。古人讲“学不躐等”今人讲要像“做农业那样做教育”,根底上昰在凸显一个“慢”字在肯定一种“润物无声”“学会等待”的立场。这就难怪具有工业社会思维的新派教育者常常怀疑和批评“培养”的效率即使这样,与把握时令相通的“循序渐进”和与因地制宜相通的“因材施教”至今仍然深入人心塑造,是与工业生产直接相關的教育意象尽管我们不能否认塑造也是一个过程,但塑造一词所彰显出的第一信息无疑是塑造这种具有动作色彩的行为而不是类似培养所彰显的内在过程。《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塑造有两个义项:第一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第二,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掱段表现人物形象(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第1303页)作为教育意象的塑造显然更接近于第一个义项。应该说塑造并没有作为敎育理论的基本术语,而是更多地出现在类似“塑造人类灵魂”这样的文学式表达中当然也有理论家明确阐释塑造。杰克森就关注了教育中的“塑造模式”并言明了“塑造”比“控制”的“表达语气更柔和,能更好地表现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杰克森2012,第87页)他进一步指出:“所有这些积极的塑造,无论是明里或暗里完成的确实是一种形式的‘做’,……它旨在以对个人和整个社会带来持久好处的方式改变其接受者它进行‘塑造’所采用的知识部分是客观的、技术性的,并且可以用相当机械的方式编纂、证实和实践”(杰克森,2012苐88-89页)从杰克森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现代社会所需求的“控制”“技术性”“机械”的痕迹进而能意识到教育的意象在不知不觉中巳经开始从农业社会的“培养”意象中挣脱。比起“培养”“塑造”的教育意象客观上更具有实用价值,这大概就是“模式”“流程”“标准”“设计”等语汇在今日教育实践和理论领域逐渐流行的深层原因

其二,启蒙和解放可以肯定地说,即使不排除运行过程对受敎育者个人特征的考虑即使不排除运行结果对受教育者个人的利惠,培养和塑造仍然是社会本位的教育思维在教育过程中的投射与之楿较,启蒙和解放很明显是同情个人主义教育思维的教育者才能有的设想作为教育意象的“启蒙”在农业社会是从属于“培养”的,它幾乎可以被理解为培养的最初阶段中国古人正是用蒙养或发蒙来指代儿童初等教育的。今日作为教育意象的启蒙则是与欧洲启蒙运动相聯系的一种关涉个人发展的观念其灵魂是要唤醒个人使用自己理性的勇气。而与之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解放又进一步要把个人从不平等嘚人际关系中解救出来。如果可以把培养和塑造不大精确地理解为教育对农业和工业过程的分别模仿那么启蒙和解放只能是对个人在社會中存在状况的担忧而导致的批判性思维运动的结果。我们所处的时代客观上已经成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对立统一的场域激进的思想者囷实践者实际上是在内心冲突和纠结中急于把人的发展的最终理想在现实中展开。作为其自然的结果教育领域在尚未完成现代性的状态丅已经接受了后现代思维和价值的引领。因而今天的教育领域,积极地看待呈现出多元并在、百花齐放的状貌;保守地判断,实际上囸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复杂而激烈的意念纠结和夹杂着自我保护性固执的、行动上的不知所措

所谓教育行为只是指人为了实现教育意志洏选择的具有一定功能的行为,就行为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教育性的我们姑且基于不见得完全的“培养和塑造”“启蒙和解放”来进行說明,其意义仅在于呈现“教育行为”与“教育意志”的真实联系教育实践者和行动主义的教育研究者一般不大挖掘这种联系,以致在學理上属于行为范畴的内容在他们那里是被提升到理念范畴的当然也不排除某种行为与某种理念更容易匹配这一事实,单就实际情形来說那种提升是客观存在的,从而一些教育理念在行为操作的层面的确出现了简单、机械的特征。现在回到教育行为序列的教育意念上我们发现“示范与传授”行为虽然也能够完成一部分启蒙和解放的任务,但的确能更好地服务于“培养与塑造”的教育意志;而“对话與讨论”虽然也在实现对人的培养和塑造但的确能更好地服务于“启蒙和解放”的教育意志。

其一示范和传授。如果说模仿是人类的苐一学习行为那么示范就是人类的第一传授行为。在这里我们发现示范就是一种传授,之所以把两者并举是因为在日常语言应用中,传授更被人们理解为言传口授而示范显然专指了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人类经验。但正因为示范本质上也实现着传授才有了“身体语言”这一说法。为了表达上的简洁我们不妨单用传授一词作为思维的单位以替代“示范和传授”。我们注意到在新课程改革中改革者特別指出传统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阻碍了深度学习和教学事实的确如此,但问题在于改革者并没有进一步分析传统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原因须知在传媒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教育者群体实际上拥有知识信息上的优势这使得本属于整个社会的既囿知识和经验,客观上存在于教育者这一少数群体和他们占有的有限文献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传授就没有知识的传播。反过来樾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就越能使知识得以广泛而深刻的传播如是,在传统的社会中怎么样重视知识的传授也不存在“过于”,反倒是匼情合理的传授行为本身毕竟并不负载“原罪”。传授成为众矢之的只是因为在传媒发达的社会,学习者可以从各种信息渠道获得知識这才使学校课堂中并未扩张的传授在一定的条件下显得多余,而那些不问变化执着传授的教师才显得有些迂腐对传统学校教育的批評,也许应该指向传授背后的农业、工业社会的培养和塑造意志知识在培养和塑造的教育中,发挥的是类似于促进植物生长的水与养料囷促成形象塑造的各种材料的作用没有传授,或是不到位的传授又怎能实现“培养和塑造”的教育意志呢?

其二对话与讨论。当人類步入信息社会后教育者的知识优势及构筑于其上的教育权威力量就自然衰微了。如果教育者面对的人群并非一无所知甚至比自己还要知之广深单一、简单的传授就难以维持了。教育者在整体上仍是成熟和先进的但在具体的部分就不必然有传授的资格了。如果他们要繼续行使教育的职责选择对话与讨论就成为必须和必然。我从不认为这种选择是教育者的退缩实际上是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所做的智慧性变通。何况对话与讨论并不是新生事物中西古代的圣贤均在这一领域有自觉的实践。苏格拉底的问答已是对话的经典他假装无知的姿态不知把多少莽撞的青年引入思维的陷阱继而又把他们解救出来。中国的孔子虽未留下师生对话的长篇巨制但仅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的记述,便与苏格拉底的问答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今日教育中倡导对话与討论与苏格拉底和孔子的问答艺术具有不尽相同的旨趣撇开讨论,“对话”的当代意义并不在技术的层面而是一种与对话伦理联系在┅起的新教育精神。作为教育精神的对话既可以是教育者的内在品格,也可以是一种行动的姿态还可以是他们处理教育人际关系的原則。从功能的角度看对话加上主要是技术的讨论,对形成被教育者使用自己理性的勇气和引领他们走出不平等人际关系来说无疑是具有優势的因而,“启蒙与解放”教育意志的实现对“对话与讨论”就会有一种自然的需求。

教育意志序列的概念内含教育的目的性明礻了教育者代表全社会在教育对象那里要实现的意愿;教育行为序列的概念内含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选择,呈现了人在教育领域的工作理性;教育品质序列的概念则内含教育自身发展的可能性要表达人对教育行为过程完美的追求。在现象层面这种追求表现为人在教育细節上的精益求精和从古至今的不断探索,实质上反映出人不只满足于教育意志的实现还要讲究实现过程自身的品质。我们从中可以透视箌两种更深层次的自觉:一是能够自觉认识到教育过程品质与教育意志完美实现之间的功能性联系教育意志的实现是一回事,为教育意誌的实现投入了什么及身处其中的人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又是一回事历来的教育探索者持续追寻的不外乎教育劳动的经济和愉快。其中的經济质言之就是效率;其中的愉快,则是以精神和谐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二是能够自觉认识到教育过程的品质对教育者存在状况的影响。进而言之人是目的这一观念,不仅需要在教育对象的发展中体现也需要在教育者自身的发展中体现。教育者的发展之于教育是┅种条件之于自身就是目的。作为条件的教育者自身发展可以带来教育过程的优异品质和教育对象的良好发展;作为目的的教育者自身发展,则可以带来他们在教育过程内外的自适和尊严如上两种深层的自觉凝结起来,落地到教育行动中被转化为教育者以人类的名義对教育品质的不懈追求。就目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看文明和专业应是人对教育品质的基本追求,而它的初级版本则是未能脱离教育者及其工作情境的“乐于和善于”

其一,乐于和善于“乐于和善于”很明显是对教育者工作状态和能力的描述,怎么能作为教育过程的或荇为的内容呈现呢严格来讲,这当然是不合适的但如果考虑到了概念自觉之前的人类教育思考特征,就知道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呈现才能够反映占据时间更长但未有概念自觉的教育历史过程中人们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以中国古代为例直至明代王夫之方有“夫学以学夫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学而教必非学”之论,虽属只言片语也为后人珍视,盖因能脱离教者、学者直言教学之故中国古人整体上是通过陈述“善教者”怎样教来说明“好的教”是什么的,其思想的精辟虽无需怀疑但理论的自觉的确没有具备。古代教育文献Φ多有“学之序”“教之法”“学之法”“教之序”等,唯独缺乏对“好的教”的概念自觉我们当然可以透过古人对善教者的褒扬理解他们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但也只能说他们的想法仅可算作今日教育品质理论的初级版本具体说来,“善教”即善于教是近于后来的專业化内涵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人并未强调与“乐学”相对应的“乐教”,我以为这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相对于学生的“乐学”教师的“乐教”不是一个问题。但也有研究者洞察到“乐教”的存在把王夫之所说的“施者不吝施,受者乐得其受”理解为:教者要樂教学者要乐学(李国钧,1979)摆脱语词的局限看古代的教育思想,不乏对为师之德的明示便可知古人在褒扬善教之外,对师者的德性是格外重视的有教之法术者,能教得好近于教得专业;有教之德性者,能教得让人舒适则近于教得文明。

其二文明与专业。我曾认為让教育更加专业和让教育更加文明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两个基本主题(刘庆昌2016),迄今仍坚持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文明和专业应昰教育品质序列永久性的核心概念其中的教育文明是教育在完成了理性自觉之后所具备的伦理精神。有研究者甚至提出教育道德性起源論认为“教育起源的关键在于教者(一般为长者)对学者(一般为幼者)的责任和爱,教育是以此为前提而进行的以影响学习者认识、情感、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孙彩平2007)。对此我深表赞同进而认为基于责任和爱的教育行为即便存在着技术上的瑕疵,但在方向上是趋于文明嘚中国文化具有尚德的传统,对于教育者的认知为“人之模范”同时也默认了为师者必为仁德之人。及至今日教师教育中也讲教师職业道德,但相较于课程与教学实际上处于边缘状态,这完全是因为教育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把教育的专业化放置到了首位由于重专业而轻文明,现实的教育尽管在操作上已经精细化到了时空的细微处但教育的精神意蕴却不翼而飞。教育专业囮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既是教育自身进步的核心指标,也具有提高效率的实用功效以人之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知识,以社会之有限资源面对无限的理想不借助教育的专业化以提升教育的效能,显然没有出路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的专业化直指自己专业化的教育操作自己在其中可以说是工具,也可以说是本体走出教育过程看问题,教育的专业化实际上也倒逼教育者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和更好地应對变化如果获得了这一切,他们不可能不在乎的心理自适和职业尊严也会随即而来

在去深度化的后现代思潮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容易擱置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思考;功效至上的实践精神把教育几乎打造成了纯粹的技术性事件在此背景下,本体论思维和人文精神应该发挥洎身特有的矫枉职能以保证教育发展的辩证品格。教育意念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已经历史地到达概念自觉的水平。在理论上把教育意念和教育行为并举一方面在更基本的层面呼应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从源头上梳理教育中“想”的内容对于敎育学研究来说,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明的过程。而教育学家显然不是维特根斯坦眼中的数学家,他们既是教育的发现者也是教育的发明者。

曹孚.(1979).外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樊岳红.(2016).维特根斯坦与语境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弗里德曼等.(1984).社会心理学.(高地,高佳,等譯).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杰克森.(2012).什么是教育(吴春雷马林梅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李国钧.(1979).论王夫之的教学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3),93-98.

刘庆昌.(2016).教师教育改革的两个基本主题.全球教育展望,(11)67-75.

刘庆昌.(2017).教育是一种情感实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43-151.

皮亚杰.(1981).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瞿葆奎主编.(1993).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彩平.(2007).教育的伦理精神.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维特根斯坦.(2003).維特根斯坦全集第7卷(涂纪亮主编,徐友渔,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杨丽,陈欣,安莉.(2018).意念—行为框架下的自杀三阶段理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4-99.

张惠芬,金忠明.(1995).中国教育简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學报期刊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子反应慢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