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突出怎么办手术后腰无力怎么办

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第六节骨折压迫神经.臂膀正常左右手无力气,腰部下麻.感觉凉.抽筋是怎么回事情
针灸科或者推拿看看,现在对颈椎病主要是采取保守治疗,以针灸或者推拿+理疗+颈椎牵引+消炎镇痛的药(双氯芬酸纳胶囊,尼美舒利分散片)和营养神经的药(弥可保片).效果蛮好的,一般一个疗程就好了.&要是保守治疗无效的话,就需要手术治疗了,这需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平时注意,不要长时间的低头伏案工作学习(包括玩电脑,打麻将)不要卧在床上看电视,不要急速频繁的摇头&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注意不要经常坐着玩电脑,另外可以牵引、推拿和理疗
答: 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是由于弯腰负重、外伤、坐姿不正等原因导致腰椎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压迫神经导致的,于肾脏是没有关系的。
可以帮我看下拍的片子吗,请问这可以看出骶髂关节炎属于第几期了呢,有可能是强直吗 ...
大家还关注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周炜大夫本人发表
颈椎手术后颈椎骨髓水肿,压迫神经导致腰部以下无知觉
状态:就诊前
什么原因做的颈椎手术?做的什么手术?建议上传影像资料,谢谢!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半年前无明显诱感觉着双下肢外则边缘有些木感,未重视。半年来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双下肢麻木、行走不稳并有加重至行走乏力,脚踩棉花感,两便控制不利。日入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由主任医生韦兆祥等接诊并全程负责治疗。
   入院后体检记录:颈部软无抵抗,双上肢肌力张开正常,活动自如,无感觉障碍,腱反射存在,双下肢屈髋屈膝肌力正常,屈踝屈趾肌力4级,双侧大腿外侧,小腿外侧,足外侧,足背触痛觉减弱,双侧膝踝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Hoffman征(+),双下肢阵挛(+)。会阴部触痛感觉减弱,提睾反射减弱,腹壁反射减弱。颈椎MR示:C4/5、5/6、6/7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脊髓信号改变。入院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入院后手术记录:患者于早上7:30进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颈前路颈6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颈4/5间盘减压融合术,麻醉复苏后安返病房,双上肢肌胃可,自主活动,双下有融感、微动,大脚肢可动。返病房二小时后,患者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麻木平面逐渐上升,给予甲强龙2000MG静脉推注,症状无明显恢复。当日17:时后,再次进入手术室全麻下行颈前路术后探查术,术中可见钢板周围无积血,硬膜前少量血块,硬膜囊隆起肿胀明显,未见明显出血点。术后第二天高热,感觉障碍水平维持在T4水平。双下肢肌力张力增高,肌力0级,病理征阳性。术后复查MR示:颈脊髓水肿明显,予以降温,激素冲击,脱水消肿,神经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状况逐渐好转。
号MRI所见:颈椎术后,C5-7椎体内见固定影。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椎体缘见有骨质增生,所见颈椎后纵韧带增厚,软组织水肿改变,C5-7水平颈椎内见条状异常信号,呈长T1长T2信号影,抑脂后呈高信号,椎管内未见占位。
   实际上,我们家属看到的是:病人第二次手术进入病房后,自胸部以下就没有一点感觉,一直发着高烧(39℃排回),一周后,高烧在38℃左右,胸部以下有感觉到肚齐眼,肚齐眼以下没有感觉,至今一直没有往下移。
   目前,病人自肚齐眼以下还是没有感觉,大小便在床上,且要靠别人帮助排便,使病人自悲、家属不便。MRI检查:颈椎术后改变。C5—7椎体骨髓水肿,相应水平椎管狭窄,颈髓受压伴水肿。较术后第二的MRI片上图示,病情并没有好转,麻木感觉并未下降,颈髓受压伴水肿状况要严重些。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周炜大夫的信息
脊柱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如: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柱滑脱、畸形、肿瘤等。
周炜,男,骨科脊柱外科主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讲师。从事本专业10年,博士(在读)。2011年赴美国Thomas J...
脊柱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脊柱微创外科
上海长海医院
上海东方医院
南京军区总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积水潭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颈椎病手术后如何护理?
本文行家:
颈椎病术后护理要点
  1)安置适当的体位:病人返回病房后,由三到四人平稳地将病人平移至床旁,其中一人保护好病人的头部,使之头颈胸处于同一水平。平卧时垫薄枕:侧卧时头部垫枕与肩高一致。病人在床上翻动时应保持头颈部与躯干一同运动,做轴线翻身。   2)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术后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   3)饮食的护理:术后4小时病人就可以饮水,可进食流食或半流食,待咽部疼痛减轻后可改为普食。   4)伤口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伤口负压引流管必须保持通畅、有效、安全。搬动患者或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引流球,防止外部受压、扭曲、折叠,经常检查引流管、引流球有无漏气,引流管有无脱出。同时要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并准确记录从而判断有无出血、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5)下地时间:拔除引流后,带好围领,可先坐起或将床头摇高坐起,若无头晕等不适,可下地活动。下肢无力者,需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逐渐活动。注意病人起卧时要采取侧起侧卧,其防止暴力牵拉双臂以免引起脊髓再次损伤。下床后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度,循序渐进。 病情观察:
&&&&&& 1)术后要观察病人的四肢自主活动情况。迟发性三角肌麻痹即双上肢上举困难提示C5神经根损害。   2)颈椎前路术后需观察声音有无嘶哑、饮水有无呛咳。若术后即刻出现声音嘶哑提示术中有喉返神经损伤,饮水呛咳提示有喉上神经损伤;迟发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说明组织水肿刺激造成。   3)观察呼吸情况:呼吸频率、有无憋气、紫绀、防止引流不畅颈深部血肿引起窒息。 康复指导
  肢体功能锻炼:  1) 抓卧练习:握手掌大小的弹性球,用力握紧稍停顿后放松,重复练习。每小时5分钟,没有条件也可用水瓶、手指卷等代替。   2) 上肢力量练习:手握重物或拉皮筋,从对侧肋骨下方的位置,由屈手指、屈腕、屈肘的姿势经面前向同侧斜向外45°的方向运动,过程中手、腕、肘、肩逐渐展开至伸直,然后原路返回。20次/组,2-3组/天。重物的力量以20次左右可感到疲劳为宜。   3)踝泵练习(踝关节屈伸):全范围缓慢尽可能用力的踝关节反复屈伸运动,每小时至少练习5分钟,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   4)颈部项背肌力量练习(等长抗阻):各种体位均可,分别将手置于头部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头部与手臂同时用力(注意只用力不产生实际的动作),每个方向10-15秒/次,间隔5秒,10次/组,2-3组/天。   5)直腿抬高:平躺在床上,膝关节尽量伸直,抬至足跟距床面20cm处,坚持至力竭后休息,间隔5秒,10次/组,每条腿各做一组,2-3组/天,麻醉消退后即可进行。   6)立位平衡练习:保护下站立,在可控制身体平衡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10分钟/次,2次/日。当这个姿势练习自如后,可尝试闭眼平衡练习,姿势要求不变。   7)行走:拔除负压引流后即可尝试下地行走,佩戴好围领。起立前先垂腿坐于床边,感觉无头晕现象即可下地活动,然后尝试行走,10分钟/次,3-5次/天。   8)静蹲:上身紧靠墙壁,双腿分立与肩同宽,脚尖指向正前方,前膝关节屈曲60-70°,保持小角度半蹲姿势,重心作用于双足足跟 ,尽量坚持2-3分钟/次,间隔5秒,10次/组,1-2组/天。术后1周后开始练习。   9)颈椎活动度练习:颈椎前后路术后病人(人工间盘置换术病人应早期活动)去除颈托后用手将头向前缓慢屈至最大角度,稍作停顿,而后缓慢抬起,向后伸至最大角度,稍作停顿。然后缓慢回到中立位,3-5次/组,1-2组/天。然后用手将头向左缓慢屈至最大角度,稍作停顿,而后缓慢向右屈至最大角度,稍作停顿,然后缓慢回到中立位,3-5次/组。
参考资料:
[1] 颈椎病的护理及康复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颈椎手术后为何手脚会发麻
核心提示:颈椎手术后仍然感觉手脚发麻、走路不稳,考虑与您手术前脊髓、神经根长时间受压迫,导致神经组织变性、坏死有关。
  北京读者郭先生问:我今年80岁,患有、,一直手麻、不稳,两条腿无力。2006年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核磁检查显示已经不压迫脊髓、神经了,可我一直还是感觉手脚发麻,走路不稳,现在一直坐轮椅,这是为什么?
  骨科副主任医师刘正解答:颈椎手术后仍然感觉手脚发麻、走路不稳,考虑与您手术前脊髓、神经根长时间受压迫,导经组织、坏死有关。颈椎手术的目的是去除脊髓、神经根所受的压迫,避免进一步受损,最大限度改善其功能。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既取决于手术成功与否,还与患者的年龄、病史长短、术前病情、术后康复等因素有关。建议您继续完善颈椎病相关检查,如颈椎X片、CT和MRI,还要做胸椎MRI,明确有无胸脊髓的压迫,因为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胸的比例接近1/4;同时进行四肢检查和神经内科的专科诊治。如果确诊症状与颈椎疾病有关,下一步治疗以药物、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为主,手术是次要选择。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适用于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欧美国家把医生称为“最接近上帝的人”,中国百姓也常常把……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朋友圈毒面膜”引爆整个朋友圈讨论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提前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牛黄上清片对症治疗。…… []
脊髓型颈椎病是主要临床表现,脊髓型颈椎病的交叉症状、上肢症状、下肢症状等。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期锻炼方法
发布时间: 13:43&&&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雪莲&&&&&&
  脊髓型手术后期是指术后3个月之后,此期需要加强训练。
  出院前训练方法
  术后3个月以后,去除围颈,除了继续进行中训练项目外,颈肩部功能的恢复性活动是此期锻炼的重点,主要进行2方面的训练:①颈肩部训练。在手术中期的基础上,进行各方向的颈部活动,按&米&字操进行8个方向运动,动作不要引起疼痛不适。②颈部肌肉力量性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增强颈椎定性,应该交替进行。③肩周肌群训练。上肢外展、旋后平肩,可以同时抗阻。有条件的患者要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
  出院后注意事项
  患者在住院期间,康复训练由专业治疗师执行,并且监督,出院时要根据患者所处的训练时期和功能给予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应进行的训练项目、出院后注意事项,并要定期随访。主要内容包括:①继续各项功能训练;②颈部活动应作为长期坚持的训练,但不应过度活动,要运动适当;③保持正确的姿势。长时间伏案工作之后,每隔1小时活动颈部1次;④睡眠时枕头要高低适宜,避免颈肩部受凉。
4657人关注
3210人关注
3353人关注
3088人关注
2649人关注
2333人关注
2099人关注
3200人关注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椎突出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