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我不懂得爱mv的朋友请进来

关于女生的化妆,懂得朋友们进来_百度知道
关于女生的化妆,懂得朋友们进来
怎样去掉鼻子两边的黑色点,好像毛状的,应该是黑头咯?用什么化妆品或者其他的能把胡须变得淡一些,最好没有。
提问者采纳
在妆后在鼻翼边再涂抹一次遮瑕膏,再上蜜粉。没有什么化妆品能把胡须变淡,只能让它上面有粉,而且越看越不自然。你可以去美容店里弄开脸,10块左右一次,做几次脸上就没有小绒毛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有黑头一般就是油性皮肤,多控油,保持面部干爽。多做做补水面膜就行。嘴上的汗毛,就要温毛巾敷一会,然后用胶性面膜,就可以了,撕的时候会有点痛哦。不严重的话应该1个月就会好得
)首先,眉毛下边和眼窝的全部都抹上珍珠原色眼影,然后抹匀,突出立体感的同时,
还要给人以眼皮较大的印象。眉毛下边用珍珠色眼影,显得有立体感
2)膨胀色系的橙色可以使上眼皮的中央看起来更有立体感,也不会再给人以眼睛肿胀的印象。还有,这橙色不是浮在上面的,而是把眼睛的边缘纳入了整体,冲淡了边缘的感觉。上眼睑中部用橙色眼影
3)为了突出效果,下睫毛的外侧用珍珠绿眼线笔把眼线描粗一点,总体上再加重一些,在这里使用与橙色配合较好的绿颜色,呈现出自然的光泽,眼神也变得明亮。突出下眼皮,用与橙色相配的珍珠绿
4)用棉棒描,描匀眼线笔画的眼线。
用眼线笔画出上眼皮的边缘线,再用棉棒描匀,如果再进一步用眼线液从上面再描一次的话,突出的线条效果会使眼神更具魅力。5)下眼皮部分的眼线。通过缩小眼线圈,使得眼睛看起来也变小了,画了眼皮的时候,从内侧向中央画,从离外眼角2-3厘米的内侧开始。
眼线分别使用眼线笔和使用眼线液两种方式来画,眼神给人以清洁的印象。
6)因为要用睫毛夹,所以要先涂睫毛油,上睫毛和下睫毛都用黑色睫毛油,对下睫毛已经做好的眼线部分,尤其要多涂一些,以保持眼睛的宽度。水汪汪的眼神已经完成了,不能少了睫毛油
7)涂完睫毛油之后,因为总是向上抬起眼皮,使用睫毛夹时只能夹睫毛的根部。由于涂了睫毛油的睫毛容易折断,所以只能使用一次睫毛夹。涂了睫毛油之后,只夹睫毛的根部就行了
8)在内眼角处象描字一样点上一个大小适中的小点,突出眼睛的宽度,它与眼白交相辉映,看起来非常漂亮。在内眼角处点银色小点,主要是增加透明感
9)大功告成!!使用膨胀色系的橙色,画上眼线,涂上睫毛油,所有这些的效果都突出了完美的眼神。
橙色眼影与眼线浑然一体
化妆建议:对于单眼皮的小姐,基本上都是寻求冷色系的眼影,然而采用膨胀的暖色调,使用起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配合眼线和足够的睫毛油,轮廓分明,如果这样精心地去化妆,眼睛就越显得大,使你变得更加可爱.
化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急急急 在线等 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律师或懂得朋友请进?_百度知道
急急急 在线等 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律师或懂得朋友请进?
我婆婆再送孩子上学的路上被一辆出租车撞了 胳膊撞坏了 胳膊与肩膀连接的骨滑膜坏了
现在住院治疗 肇事方一直陪同着 刚开始想拿点钱了事 后来大夫说可能残疾
肇事方怕花的钱多 她的车是全险就报案了 (一开始没有报案)我和老公在外面做生意 现在家里的孩子没人照顾我们也只得回去先照顾婆婆和孩子
如果要赔偿应该怎么配 都需要配什么钱 请律师或懂的朋友告知先谢谢了
提问者采纳
1.赔偿方面主要有医疗费、护理费、车费,以及后期的一些费用等等。2.如果车子有全险的话,一般要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对事故进行核实,然后赔偿,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费用一般会由受害方或者司机垫付。3.保险公司支付不足部分由加害方承担。4.至于最后能得到多少,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起诉到法院。
其他类似问题
交通事故赔偿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以下是关于人身侵权的赔偿的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支出,可以主张:第十九条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二十一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第二十二条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第二十三条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第二十四条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二十五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六条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1、你目前要等待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对双方的事故责任进行划分;鉴于你方是行人,所以会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2、进行积极治疗,治疗期满后可申请伤残评定,因为很多项目的实际支付额都以伤残等级作出的。3、具体赔偿项目和标准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第十八条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第十九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二十一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第二十二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第二十三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第二十四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二十五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六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二十七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二十八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还有后续治疗费(一般评残的机构会在评残报告中一并提及)和精神损失费(法院一般要参照伤残等级或当事人的过错程度酌情判定),而误工费要视你婆婆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已经退休就不会支持误工费。主要就以上各个项目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1、既然对方的车上了全险,那对你们的赔偿应该是有保障的。2、你方可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下来后,通过法院保全该车辆,然后提起诉讼,同时申请伤残鉴定。伤残鉴定出来后由法院主持调解或通过法院判决。通过该程序应当能够使权益获得最大限度的赔偿。3、若对方比较慷慨大方,并且车辆又是全险,通过交警调解也是可以的。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尽快让交警队将责任认定书出具,以固定交通事故这个事实,然后等出院之后尽快做一个伤残鉴定,这样可以主张残疾赔偿金。至于其他项目,大家回答的都很详细,你可以看一下。不过提醒一点,尽可能固定你损失的证据,没有证据,法院不会支持的。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判决保险公司赔偿,不足部分,由肇事方负担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666|回复: 4
想多懂得一些诗词理论的请进来(开卷有益)
想多懂得一些诗词理论的请进来(开卷有益)
刘星魁(北京)
& & 孤平,是历代诗家所忌讳的。我们在创作中,应力求避免孤平的出现。所谓孤平,就是指一个句子,除韵脚为固定的平声外,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即为孤平。
& & 孤平,只在五言和七言以单平为韵脚的两个特定的句式中出现。例如,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如改为“仄平仄仄平”(即将这句的第一个字平声,改为仄声),除韵脚为固定的平声外,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即为孤平。又例如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改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即将这句的第三个字平声,改为仄声),同样,除韵脚为固定的平声外,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为孤平。在诗的创作中,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叫做&犯孤平”。以双平为韵脚的五言和七言,虽然句中只有一个平声,但韵脚有两个平声字,不存在孤平。还有五言的“仄仄仄平平”句式,尽管句中只有韵脚两个平声,但这是固定的句型格式形成的,不是创作中出现的孤平,不能算孤平。
& & 凡不依平仄格律常规所造的句子,叫做拗句。孤平是拗句中的一种。犯了孤平,必须进行补救。补救的办法,就是在该用平声的地方,如果用了仄声字时,就应当在本句中的适当位置上,将该用仄声的字改为平声,作为抵偿,把孤平补救过来。孤平补救,通常是在本句内自救。本句自救(即孤平补救),有时也和两句间的拗句相救,同时并用。既是本句孤平自救,又是两句间的大拗救。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中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就是两句间的大拗救与本句孤平自救,同时并用的例子。
& & 孤平补救的办法是:五言,将句中第三个应为仄声的字,改用平声字:七言,将句中第五个应为仄声的字,改用平声字,即可将拗句补救过来。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七绝诗的第四句“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句中的“客”字是仄声,而此处按照格律应为平声,这样就不合格律诗要求了,犯了孤平。但作者在本句中,将第五个字原为仄声的字,改为平声字“何”,就把孤平补救过来了。又如刘禹锡的《纥那曲》诗中的“竹枝无限情”句中的“竹”字是仄声,而此处按照格律应为平声,为了补救,将这句第三个字仄声,改为平声字‘‘无”,就补救过来了。其他数例,如贾岛的《三月晦日送春》诗中的第四句“未到晓钟犹是春”;于濆的《对花》诗中的第四句“主人贫亦归”;李商隐的《落花》诗中的第二句“小园花乱飞”;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中的第二句“客行悲故乡”;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诗中的第六句“愧君相见频”: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的第八句“但余钟磬音”;杜苟鹤的《春宫怨》诗中的“欲妆临镜慵”句,等等,都是将五言本句中的第三个原为仄声的字,改为平声:将七言本句中的第五个原为仄声的字,改为平声,这样句中就有了两个平声字,把孤平补救过来了。
& & 在现代诗作中,犯孤平的现象比较普遍。代表当今最高水平的、由中华诗词学会主编的《金榜集》中的作品,都是获得过一、二、三等奖、佳作奖,和入选作者的作品,还有特邀的诗词家的作品,也有犯孤平的现象。如《金榜集》中的七律《老同学宝明招饮》诗中的第二句“揖见应惊鬓己华。”(p.105);七律《赠徐北汀(淼翁)画家》诗中的第二句“左手插兜右手挥。”(p.109);五绝《曼乍风情》诗中的第四句“昼夜竹楼未掩扉。”(p.120):七律《谒祭双亲墓》诗中的第八句“‘细的’你儿哭墓前!”(p.266):七绝《北京市花月季赞》诗中的第一句“滚滚朔风匝地来,”(f.281):五律《题金榜集》诗中的第二句“少陵语意周。”(p.297 );七律《忠魂祭》诗中的第一句“大木拔兮乃国殇”(p.333),等等,都是五言第一个字、七言第三个字,在该用平声字的位置,用了仄声字,又未补救,犯了孤平。
& & 但在诗艺界绝大部分作者,在创作上是严谨的,都能按照平仄格律的要求写诗,都比较注意避免孤平。当出现孤平时,也都能进行补救。现以《中华诗词》2005年出版的第一期、第二期中的作品为例,举出以下一些“孤平拗救”的例子。如七律《分外》第八句“几个是从劳动来。”(第一期,p.30):七律《登山海关城楼抒怀》第八句“纵笔应书新纪元。”(第一期,p.33):五律《春雨初霁游西风禅寺》第八句“有僧闲煮茶。”(第一期.p.34):七律《排污工》》第六句“促进市廛更茂荣。”(第一期,p.15):七绝《松花湖》第二句‘‘四百里山围玉枰。”(第一期,p.39);五律《喜得&中华诗词&》第六句“喜弹山水弦。”(第二期,p.8):五律《虎堀山纪游》第八句“倩谁诗笔裁。’’(第二期,p.14):七绝《樵夫》第二句“皓首古稀攀险山。”(第二期,p.15);五绝《吊梅》第四句“汝今知不知。”(第二期,p。159):七绝《大鲁阁景观》第四句“燕子口中旋复旋”(第二期,p.26):五律《剑门梁山寺仙女桥》第六句“敛眉仙女桥”(第二期,p.29);七绝《悼亡友返程路上作》第四句“老柳一株垂暮鸦”(第二期,p.30):五绝《莫愁湖》第二句“古人先我游。”(第二期, p.35)。以上举的十余例,都是对孤平进行了补救。除这两期外,在2005年出版的《中华诗词》其他各期中,都有很多的“补救孤平”的事例,在此不再一一枚举。总之,诗艺界的绝大部分作者,都是严格按照格律诗的平仄结构规定来写诗的,这对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诗词的艺术特色,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是个可喜的现象。
& & 对孤平,前人只有一种补救的办法。如果是五言,将犯有孤平的“仄平仄仄平”的句式,改为“仄平平仄平”的句式(即将这句的第三个字仄声,改为平声),句中就有了两个平声字,把孤平补救过来了。如果是七言,将犯有孤平的“仄仄仄平仄仄平”的句式,改为“仄仄仄平平仄平”的句式(即将这句的第五个字仄声,改为平声),同样,句中也有了两个平声字,把孤平补救过来了。除前人补救孤平的办法外,我认为还可采取第二种补救办法。如犯孤平的“仄仄仄平仄仄平”的句式,改为“平仄仄平仄仄平”的句式(即将这句的第一个字仄声,改为平声),句中就有了两个平声字,也能把孤平补救过来。但前人是不认同这种补救办法的。其理由:一是,将句子第一个字由仄声改为平声,虽然句中有了两个平声字,把孤平补救过来了。但因补救的平声字,是处在句子双音节的第一个字的次要位置,不是处在句子双音节的第二个字的重要位置,对调节全句节奏的作用不大,解决不了格律音韵的协调问题,前人认为,仍然是孤平句。二是,将句子第一个字由仄声改为平声,虽然有两个平声字,把孤平补救过来了。但补救的平声字没有与原句中的平声字连接在一起,违反了格律诗双平双仄交替的结构句式。因此,前人认为,补救的平声字,只能与原句中的平声字相连,不能与原句中的平声字间隔。如果间隔,即使句中有两个平声字,也是孤平,不能这样补救。我认为,前人补救孤平的办法,掌握过严,不利于诗的创作,不利于作者意象的发挥。应当采取从宽的补救办法,既可按前人的办法补救,也可采取第二种办法补救。
& & 中华传统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具有音乐美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构成诗的音乐美的基本要素有两个,一是节奏:二是韵。五言有三个节奏;七言有四个节奏。而孤平句,影响了诗的节奏美的结构。因此,犯了孤平,必须补救,使诗句具有音乐节奏美的特点。我们在创作中,应当遵循中华传统诗词的格律规则,继承这个传统,不要犯孤平,使中华传统诗词这颗璀璨明珠,发扬光大,永放光芒。
诗词的错综美
——关于写作技巧的一点思考
周笃文(北京)
& & 诗词是最美的语言艺术,不仅要有好的构思,而且还特别讲究表现技巧,要能不断翻新,给人以意外的惊喜,才能征服读者,获得恒久的艺术生命。新、变,是一切艺术的通则,诗词尤其如此,呆板、老套是艺术的大忌。王右军兰亭序324字中有20个”之”字,字字不同,变化层出不穷,千古书圣果然不凡如此。苏东坡《书吴道子画后》云:“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焉……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多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 & 郭若虚《图画见闻录》:“唐开元中,将军裴昮居丧,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鬼神数壁,以资冥助……。道子曰: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昮于是脱去缞服,若常装束,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挥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下射,昮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十人,无不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笔,飒然风起,为天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以变化而通神,达到艺术之极至,由此可见。
& & 错综:多样统一的变化之美。
& & 王力先生认为,诗词的对仗是整齐的美,平仄是抑扬的美,韵脚是回环的美。詹安泰先生则认为,这主要是就律诗得出的结论。就词来说,至少还有一种错综的美。这是很重要的补充。
& & 刘永济先生认为:文艺之美有二要焉,一曰条贯,二曰错综……错综者,局势疏荡转变之谓也。
& & 从多样中见统一,从整齐中求变化,是美之通则,刻板、单调是与美无缘的。文以曲为美,文如看山不喜平,曲折尽变为诗文词曲的美之要诀。这一点,在许多习诗者中,似未引起足够重视。
& & 劣诗举例:潘祖荫(世恩孙,咸丰二年探花)为工部尚书,某满人主事,闻潘好诗,乃急作数首以献媚,首章题为:《跟二太爷阿妈逛庙》。潘见之狂笑不止。伯老云:项城夏某有《闲游三叔厅院》:“闲游三叔大厅堂,一派清幽非寻常。两边排列太师椅,中间安放象牙床。”其父号称项城才子,有《赋得小楼一夜听春雨》云:“一夜昏昏睡,无精又少神。不闻雨打点,但听猫叫春。”虽合格律,全无诗味半死不活。太炎举史思明诗:“樱桃一篮子,半黄一半青。一半寄怀王,一半寄周挈。”或言三、四句互调则协律,史怒曰:“岂能以周挈压我八郎?!”
& & 名家亦有败笔,石延年(曼青)咏红梅:“梅好唯伤白,今红是绝奇。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烘笑从人赠,酡颜任笛吹。未应娇意急,发赤怒春迟。”东坡认为:“诗老不知梅格在,只言绿叶与青枝。”极是构思既差,对句亦笨极。
& & 诗是才人的竞技场,严羽《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者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说得真好。写诗不能呆板。很怕平直,歪才、别趣、幽默、调皮、有益无害。
& & 广为传说的毛泽东的两首诗:“小小儿童一龄,两颗牙齿稀松。鸡巴一翘尿淋淋。江河流胯下,蝼蚁作波臣。”(《临江仙》半阕)。
& & 粗语出奇情,的是霸才之表现。另一首七绝:“独坐池边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出声。”同样是性情之流露,虽不一定是毛作,但精神相通,引起共鸣。
& & 还有一首流行在湖南的长短句:“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南北东西,千丝万缕,系不得郎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一声声不如归去!”元·梁栋《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湖南湖北秋水多。九疑山前叫虞舜,奈此乾坤无路何,行不得也哥哥。”皆仿鹧鸪啼声。这些广为流传的通俗作品,同样体现了错综之美,如句式参差不齐,意象奇正相配,复沓式与铺垫的手法,是如此生新而不落俗套,深入浅出,俗中见奇,令人过目不忘。
& & 蒙古草原,金戈铁马,上演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历史大剧,流动着多少千古英雄浩气。一千五百年前的敕勒歌,感动了多少人,敕勒族是活动在山西北部及内蒙阴山一带的一支骠悍的游牧民族。
&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 武定四年(公元五四六年)高欢伐西魏时,斛律金所唱,歌本鲜卑语,极其苍莽雄浑,气象万千。寥寥二十七字,元好问盛称:”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 & 错综六类
& & 错综之要,在于增强诗词的变化感、思索感、生新感与朦胧感。好的诗词要走处能留,不宜轻滑、落套。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互文、倒装、错位、转折、铺垫、疏荡。
& & 1、互文:
& &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首被明七子李攀龙评为七绝压卷的诗。沈德潜《说诗啐语》云:“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何故,盖言师老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以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说得极好,可顿开茅塞。
& & 杜甫《上兜率寺》:“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庾信哀时久,何飆好不忘。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三、四句,妙在有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时空在此交错。巴蜀(空间),齐梁(时间),抚古今于一瞬,感慨自深,分量自重。
& & 2、倒装(主谓、动宾之类)
& & 王湾次北固山:“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颈联)即“残夜海生日,旧年江入春”之倒装,一经倒折,便特有力度与质重之感。
& & 杜甫《秋兴》第八首(五十五岁夔州作):“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人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颔联最为人称道,最令人琢磨玩味。实即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的倒装。这样写:一则突出了色泽美,二则加强了思索性,大胆活用,故成此奇。
& & 3、错位:
& & 宋陈善《扪虱新话》:“楚辞以去日对良辰,以蕙肴蒸对奠桂酒。俞樾《古文疑义举例》:“古人之文.有错综其词,以见文法之变者。如《论语》迅雷风烈.楚辞去日良辰。《夏小正》剥枣栗零皆是也。”即故意破除整齐的对偶,以增文变。
& & 韩愈《罗池庙碑》:“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
& &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顿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于语法应作:“荔子丹兮蕉黄,肴蔬杂兮进侯堂….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方顺,此故为破体,以追求文笔之矫健。这种美学诉求是很高超的。
& & 杜甫《后游》(761年游新津修觉寺,不久再游乃有此作。)“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阔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 & 不说诗人喜爱江山花柳,而说是江山花柳无私地呈现其美好生机,供诗人欣赏,“如有待”三字很是到位,“自无私”见出哲理的深度。这些地方,须细心体会,才能悟出诗味。
& & 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飆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同此技法。
& & 4、转折
& & 唐无名氏的《醉公子词》:“门外祸儿吠,知是萧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罗帷,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伊醉,还胜独睡时。”至情文字,妙在多转折,始闻声音而喜,是一层;继见其醉而怒,是又一层。扶之人帐.则转怒为怜是又一层;不肯脱衣.转怜为恨。终则觉得还胜独睡,转恨为恕,自家开脱。一篇之中,语语转,字字折,写尽醉人之态。
& & 陈师道《谢赵生惠芍药》:“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一枝剩欲簪双鬓,未有人间第一人。”殿春之娇花.应妆扮最美之双鬓,而惜无人间第一人在。意极曲折,而境极高远。
& & 无名氏《眉峰碧》:“蹙破眉峰笔,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末足时,便忍使,鸳鸯只。&&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 & 据说宋徽宗书之屏风,柳永也从此悟出笔法,上片用倒插笔,从别时写起,无可奈何之别,尽在眼前.下片写驿站怀人,愈转愈深,令人凄断。
& & 5、铺垫:以对比反差.拙与奇,大与小,正与反相烘托,以产生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如:徐兰的《出居庸关》:“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第三句最着力.将四句烘托到了感人之极致。
& &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 此写李陵之败,可怜二句,征人已成白骨,而闺中仍牵萦入梦.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之力度。沈东江(谦)所谓:豪爽中着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即是此类。
& & 正如稼轩《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前者何其激昂,结句又何等悲凉。
& & 6、疏荡
& & 是一种放旷高奇、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包括义项的多元性与宽泛的影射性、不确定性等。
& & 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上片倒叙,写贪欢短梦中醒后的感觉:如雨声、寒意等,引发亡国客居之痛苦。俞平伯以为,“流水”句极不晦涩,而颇迷离。可理解为:春去了,天上?人间?哪里去了?
& & 又:春归了,天上啊,人间呀!又:春归去也,昔日天上,而今人间矣!最后他认为应当如此理解:“流水落花春去也,”离别之容易如此。“天上人间”,相见之难如彼。
& & 诗词贵疏荡迷离,而不必一一坐实,多义性是中国诗歌一大特点。它对近代意象派如庞德的“错乱语法”有极大启发。诗无达诂,见仁见智,此中大有妙谛。
& & 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即是疏荡见奇之显例.他用“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推出了一个假赤壁,后世便有了名齐蒲圻的文赤壁了。句法上更是如此,下片前三句,于律应作六、四、五字句。李清照:“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杆慵倚”。东坡“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亦同。而赤壁词则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改作六、五、四式。随后之“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于律应作四、五句式,皆既破字数,又破文法。范仲淹之《苏幕遮》:“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于意当作:“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方顺,而词人以疏荡之笔出之,便更有奇气。诗中此类亦不少见,如崔护《过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知”一作“祗今”,于意我以为后者胜。
& & 余以为作诗之要,一要虚静其心,二要穷尽其象。三要错综其章法。以上仅就错综问题,略陈管见,望四海方家,不吝赐教为幸。诗词常用名词分类
  [天文]
  太乙 长庚 芦风 桦露 膏雨 油云 霞脚 电腰 月珥 烟环 风驷 雷鞭 日嫩 风娇 云帐 霓裳 月姐 风姨 云盖 风轮 五纬 三台 顿雨 痴云 电女 星娥 风爪 云鳞 雪带 云衣 月浪 星波 月瘦 风长 云锁 风绕 月眼 星眉 鹰风 鹤露 怪雨 顽云 飓母 云师 烟魄 月魂 河鼓 天船 风脆 雨香 日线 云绵 云怒 风苛 杏雨 槐烟 干雨 湿烟 风脚 雨拳 雨练 云罗 雨剪 风梭 雨力 风威 瑞霭 香霞 桂月榆星 花涧雨 石楼霞 桐叶雨 稻花风 廉纤雨 料峭风 云作使 雨为媒 惠风畅 化日舒 童女电 美人虹 三竿日 一线天 泼火雨 养花天 歌扇月 酒旗风 催诗雨 醒酒风 三径雪 一程云 云布甲 月逢庚 封姨剪 织女机 芭蕉雨 杜若烟 千条露 九点烟 半规月 五两风 红杏雨 绿柳烟 三尺雨 一声雷
  [时令]
  元日 小春 夏五 春三 社日 农期 赐火 颁冰 梅暑 麦天 浓暑 嫩寒 霜曙 雪朝 送腊 迎春 浊暑 清秋 九夏 三秋 上九 重三 蚕月 条风 画鸭 斗鸡 槐夏 麦秋 菊月 兰期 风夜 雨宵 斗草 流杯 冷雨 盲风 亚岁 闰冬 破夏 分冬 谷雨 花朝 采燕 丝雉 艾虎 蒲人 送酒 题糕 乙夜 丁年 子月 寅春 元巳 上寅 燕社 莺春 养日 长风 梅信 兰期 角黍 煮梅 竹醉日 柳眠辰 杨柳节 海棠春 风破暑 日如年 莲叶晚 菊花期 梅迎腊 柳别秋 添线日 护霜天 穿针夜 落帽辰 浴蚕节 媒燕辰 红蓼晚 白苹秋 藏冰候 酿雪天 无休岁 不辍冰 芳菲节 料峭天 清和节 艳阳天 虫促织 燕迎秋 穿线日 晒书天 山分腊 水响冬 花落后 雁来时
  [地理]
  交趾 贯胸 蚌浦 龟矶 蛟浪 鸡潮 枫岸 蓼堤 砚沼 圭塘 赤水 蓝田 汉女 湘妃 沙背 石鳞 石窍 泉痕 浪撼 沙磨 鸡塞 雁门 文井 笔沟 水骨 山眉 积石 流沙 鳌石 龟山 蕙田 兰畹 月浦 烟涛 汤谷 酒泉 孝水 贪泉 涛雪 瀑雷 浪脊 岩腰 石走 崖奔 峡束 潮冲 桂领 莲峰 愁海 怒江 蜀栈 秦关 蜃涨 鲸涛 莎阪 菊泉 笠泽 箕山 苦县 甘州 甲浦 申湖 冰练 峰螺 浪态 山情 海立 山飞 海镜 岚屏 梓泽 兰皋 河伯 浪婆 鸡泽 马陵 蟹渚 鱼潭 梅岭 竹溪 琴峡 鼎胡 郑谷 严滩 亥市 辛田 滩尾 岭腰 水吃 潮吞 水抱 峰攒 楚岫 吴江 剑阁 炉峰 石鼻 冰牙 荻港 菰洲 明月浦 落星矶 黄牛渡 白鹿泉 黄鹤浦 紫驼峰 羊肠阪 鹿角津 牛儿谷 燕子矶 瓜蔓水 麴尘波 藏书洞 洗砚潭 毛女岫 玉娘湖 元亮井 子陵滩 三篙水 一枕山 丁卯港 酉辰溪 参差浪 熨贴波 烟霞国 日月崖 鸳鸯浦 鹦鹉洲 闻犬洞 唤鱼潭 熊耳峡 虎头岩 杨柳洲 海棠川 桃叶渡 蓼花滩 支琴石 洗笔泉 愚公谷 妒妇津 貂黄岭 鸭绿波 聪明井 智慧泉 峰午午 石庚庚 丹荔屿 白苹洲 吞天水 拍岸波 马蹄谷 莺头湖 荷叶屿 菊花山 沈书浦 卓笔峰 三候石 五老峰 贞女石 丈人峰 千秋岭 万岁湖 逍遥谷 旖旎山 山浮髻 石作鬟 沉香浦 拾翠洲 野媚川晴 山明石秀 烟峦雨嶂 雁塞龙沙 风萦波面 云束山腰 蓼洲鸡唱 月峡狐鸣 雪海茫茫 云涛浩浩 鸥波雨点 鲈屿帆归 洲翻杜若 浪涨桃花
  [音乐]
  夏舞 虞韶 延露 遏云 子夜 翁离 楚舞 吴讴 别鹄 离鸿 粥鼓 饭箫 裂石 惊波 凤吹 鸾讴 羌笛 胡笳 午磬 申钟 茶鼓 饭钟 折柳 落花 塞角 村钟 按筑 吹铙 巴人调 越女歌 清平调 窈渺音 流水曲 送春歌 湘灵瑟 越女歌 五弦瑟 百衲琴 折腰舞 连臂歌 箜篌引 筚篥歌 无愁曲 长恨歌 梅花曲 桃叶歌 霜天角 月夜筝 红牙板 碧玉钟 闻鸡舞 扣角歌 凄凉曲 黯淡歌 幺凤舞 白麟歌 阴阳管 大小竽 琴一抚 鼓三挝 阳关曲 易水歌
  [人伦]
  友于 率乃 姜被 莱衣 孝笋 忠葵 诗奴 酒妪 茶户 酒丞 窦妇 萧娘 则友 如宾 五品 十伦 织女 薪翁 贤母 令妻 赵女 吴侬 宜尔 媚兹 鸿案 鲤庭 长子 中丁 佳士 可人 琴瑟 埙虎 漫叟 愚公 兰嗅 雁行 孝鲤 慈鸟 越婢 燕娥 墨娥 琴客 视膳 含饴 庭玉 堂萱 字厥子 宜其妻 三益友 五经师 爪牙吏 喉舌官 强项令 折腰官 忠臣国 孝子泉 九重女 一品孙 诗书将 社稷臣 九熊母 挽鹿妻 风骚将 礼乐卿 司花女 拾翠人 无状子 负情郎 桃叶女 花枝娘 芸阁友 竹林贤 青琐客 紫薇郎 双髻女 五尺童
  [人事]
  天纵 日新 倚马 雕龙 白意 丹书 执圭 盈缶 访瓜 课枣 金穴 银山 耳学 心声 南月 北云 折槛 裂麻 孟笋 姜鱼 玉珂 珠履 度曲 拈诗 学圣 儒宗 吞海 吸江 春酒 彩衣 三绝 两雄 赐杖 悬车 铜虎 银鱼 吞纸 卖文 折柳 攀花 拜石 种鱼 挂剑 捐金 畏月 移山 铸人 种玉 易美 经神 推梨 让枣 艺林 文阵 黄口 白头 梅市 桃源 东郭 北门 露秋 风襟 面壁 心斋 题柱 着鞭 乡梦 客愁 才峰 学浪 济川 捧日 听雨 看云 竹马 鸠车 祖白 称朱 耕云 钓月 岸风 舟雪 置芴 破琴 诗伯 文宗 鹤骨 松身 容与 逍遥 澄心坐 抵掌谈 谋生拙 守道贫 抄诗苦 嗜酒贫 闲居赋 小隐诗 逢迎拙 劝课慵 三冬学 八斗才 寒矛坐 泛花游 嵇康懒 张旭颠 安仁拙 李白狂 何逊恨 伍员冤
  [闺阁]
  西子 南威 楚娃 宋艳 细腰 纤手 轻盈 袅娜 辨弦 咏絮 拜月 焚香 朝霞 夜月 绝代 倾城 题红 买赋 谢女 萧娘 舞袖 歌喉 春瘦 夜愁 檀口 柳腰 红叶 元霜 午梦 春心 蕙心 兰质 彼姝 子美 冰心 霜操 云髻 花颜 绿珠 碧玉 钗斜 洒困 玉碎 珠沉 窃香 解佩 解语 疗饥 桃犹嫩 玉未香 歌金缕 唱竹枝 柳叶眉 桃花面 红叶诗 白团扇 出水莲 迎风柳 愁锦瑟 醉瑶觞 樊素口 小蛮腰 怜孤影 惜落红 干金笑 双玉啼 春色红酣 朝烟翠锁 梅花体态 杨柳腰肢 剪声肠断 线脚泪痕 十二纤腰 三千粉面 愁形易写 瘦态难描
  [形体]
  眉语 手谈 心花 意蕊 皓齿 香肌 心将 舌兵 腮花 意絮 虬须 燕额 意树 心田 心兵 舌战 蝉鬓 蛾眉 尘眸 道骨 情原 舌本 愁发 恨眉 耳餐 心醉 意马 心旌 尧颡 舜瞳 酒喉 诗骨 智海 仁江 意匠 心师 瘦骨 饥肠 醉颊 歌唇 青眼 赤心 广野 高台 老胆 枯肠 情渊 性海 智炬 心灯 酒胆 诗肠 绿鬓 朱唇 月颊 星眸 文在手 宿罗胸 玉为骨 铁作肝 书生胆 志士膺 凌云气 捧日心 瞳剪水 面凝脂 芥蒂胸 模棱手 强项令 折腰官 壮士胸 将军腹 桃花面 柳叶眉 玉女眸 麻姑爪 昂藏态 自在身 屠龙手 牧犊身 锦绣肠 经纶手 三寸舌 十围腰 九回肠 三折臂 眉如月 鬓堆云 权奇骨 磊落神 澜翻舌 竹在胸 志和音雅 气茂神清 莲似昌宗 柳如张绪 双珠有孟 连璧同潘 傅粉何郎 凝脂杜义 星标玉立 鹄峙鸾停 春融雪彩 鹤立鸡群
  [文事]
  易圣 经承 墨稼 经畲 书叶 笔花 编柳 截蒲 银编 铁砚 文阵 墨兵 文圃 纸田 胸篆 舌莲 击钵 拈须 孔壁 曹仓 翰府 诗坛 书观 墨池 字瘦 诗曜 裁赋 刺经 晋豕 鲁鱼 经社 砚田 笔阵 文场 倚马 雕龙 鸟篆 虫文 骥尾 蚕头 垂露 偃波 竹砚 藤笺 经库 墨庄 杜库 陆厨 金剪 银驹 绿砚 红笺 史馆 词园 笔虎 墨猪 书丹 飞白 霜煤 烟墨 立雪 拈松 鱼砚 鼠毫 虎仆 龙宾 学海 书城 呵笔 擘笺 太守 中书 扛鼎笔 涌泉文 诗魂爽 文骨成 蛟龙字 冰雪文 延寿赋 送穷文 双钩贴 八体书 松花纸 柏叶书 掷地文 风霜字 金石声 金壶字 石鼓文 乞米贴 换鹅经 长史贴 右军书 诗做障 笔如山 词倒峡 笔翻河 疑鲁亥 讽风丁 搜神记 骂鬼书 闲居赋 小隐诗 蝇头字 蚊脚书 管城子 楮国公 薰香摘艳 茹古涵今 庾清鲍俊 岛瘦郊肥 陆海潘江 宋风谢月 孟诗韩笔 柳骨颜筋 错彩镂金 剪红刻翠 琉璃砚匣 翡翠笔妆 紫玉池深 红螺杯小 号石处士 称楮先生 砚城墨甲 心织笔耕
  [珍宝]
  金屑 木难 白琥 赤金 鼠璞 鱼珠 赤仄 朱提 赵璧 梁珠 赤铜 黄铁 水精 云母 清暑 辟寒 错落 玲珑 越玉 燕金 顽铜 圣铁 玛瑙 珊瑚 火齐 云沙 琥珀 玻璃 青锡 碧瑜 墨玉 黄银 连城 照乘 青钱 紫贝 地宝 天琛 蓝田玉 赤水珠 浮滨磬 照水犀 三采玉 五铢钱 和氏璞 沈郎钱 冷暖玉 子母钱 无遐璧 有晕铜
  [宫室]
  帝苑 天樨 月槛 虹桥 雁塔 龙门 藤轩 荷屋 藤架 豆棚 丙舍 寅阶 月牖 云楣 宸阙 禁渠 海角 江篱 鱼瓦 虫椽 柳郭 松城 花县 琴堂 甲观 午桥 露沼 霞扉 禹殿 尧阶 客舍 邮亭 鼠径 鹅池 芸阁 菜庐 竹瓦 杏梁 经阁 诗楼 殿吻 廊腰 结草 立茅 露榭 霜台 颜巷 孔门 蜗壁 唇窗 梅屋 竹关 刺巷 莎阶 剑壁 琴窗 屋角 篱头 陋巷 广居 紫禁 彤阶 桂苑 兰台 白户 朱门 崖厂 水园 草阁 梅堂 燕贺 莺迁 鹿聚 鹑居 燕厦 鸡窗 镜殿 针楼 四壁 三椽 纸阁 蓬庐 鸳瓦 燕梁 斗室 盆池 黄鹂巷 白燕乡 飞鸟径 落花厅 松叶屋 藓花阶 眠竹寺 听松庵 临风榭 可月亭 浣花里 折柳桥 崇文馆 阅古堂 无碍殿 未央宫 渊明宅 逸少池 南北舍 短长亭 门容膝 户碍眉 羊肠径 雁齿桥 鸳鸯瓦 玳瑁梁 红药砌 绛云窗 迎风馆 待日轩 藏春坞 买夏园 招隐馆 望仙宫 题诗壁 点易窗 庄生径 陶令篱 芳菲径 婉转桥 池做匣 路如弓 金鹅阙 铜雀台 观鱼槛 放鹤亭 芝兰室 桃李门 黄菊宅 绿筠亭 飞花阁 积翠池 山腰宅 水面楼 藏经阁 造字台 积贤里 通德门 元亮径 子陵台 崎岖路 欸乃村 铭陋室 赋闲居 五柳宅 白花庄 宰子寝 子贡墙
  [服饰]
  露带 云裾 雨笠 霓裳 凤带 鸾衣 鹤陂 猩袍 犀带 鹿裘 象珥 蝉环 荷珮 菊裳 贝带 珠袍 香环 钿螺 钗凤 云髻 雨巾 柳屐 莎裳 征袖 战袍 豹舄 麟袍 螺髻 凤鞋 苔帻 笋鞋 罗袜 花钿 梵衲 禅衣 白袷 乌巾 冠豸 佩鱼 蒲履 桂裳 紫绶 黄裳 凤袍 麝带 鸳衩 箬笠 芦衣 花帽 草衣 绳履 絮衣 醉帽 吟鞋 绛帕 青衫 诸干 不借 鹤氅 犀靴 锦履 罗衫 簪胜 钗符 麋裘 蝉带 雀钗 槐绶 葛衣 藤笠 葛巾 纨袖 绨袍 舞袂 歌钗 赤舄 缁衣 貂珥 雁貂 谷帽 罗裙 犊鼻 鸦头 郎官绶 博士衫 居士履 牧人蓑 吴娘袖 越女衣 太真袜 西子鬟 凌波袜 垫雨巾 春风佩 暮雨钿 尚书履 太守袒 神女佩 羽人衣 王乔履 宋玉襟 游春屐 钓雪蓑 飞云佩 却月钗 丹凤舄 白鹇冠 骚人佩 季子裘 王生袜 范叔袍 王恭氅 杜甫冠 寻山履 挂壁冠 东山屐 北斗冠 飞凫袖 簇蝶裙 青鼠帽 黑貂裘 鸳鸯履 孔雀裘 凤头履 燕尾衫 盘龙髻 坠马鬟 鸳鸯履 蛱蝶裙 龙缟袜 虎皮靴 红槿帽 紫兰袍 珍珠袄 玳瑁簪 丹玉履 紫罗襦 红绡袖 绿玉簪 绿珠带 青玉鬟 凭栏袖 蹴踘鞋 盘桓髻 倭堕鬟 禹卑服 汤布衣 金鱼袋 银鼠衣 鸦头袜 鹄嘴靴 螺子袋 凤纹钿 莲叶帽 柳花裙 青耳履 绿毛衣 黄罗帕 青羽裙 揉蓝袖 漉酒巾 不阑带 无缝衣 三事衲 四时衣 销金帐 集翠裘
  [饮食]
  染指 朵颐 鹅火 雉膏 桂醑 桃菹 竹米 松浆 秋鲜 腊糟 乳酒 丝糕 雪菌 霜蔬 卯酒 辰瓜 大嚼 先尝 蚁酱 蜂糖 芦酒 菊糕 白酒 黄梁 茶乳 酒鳞 野蔌 山葱 辛桂 申椒 三白 二红 鸡肋 骜肪 杏酪 松醪 兰肴 艾酒 山蜜 海盐 鼎肉 壶食 康伯 麦生 蜜露 糖霜 浮蚁 蹲鸱 菱母 芥孙 鳞脯 鹿腩 麋脯 蟹胥 芋粥 菱羞 花醴 豆糜 市哺 村醪 玉糁 琼糜 绿乳 黄脂 腊笋 春菘 榆耳 蕨拳 笋角 茨头 菜甲 瓜丁 笋脯 兰羞 冰酪 玉酥 奴桔 母姜 笋屦 葱袍 平心 适口 蒲脯 蔗糖 薄夜 浇春 菌耳 瓜脐 菘甲 茶枪 熊掌 彘羹 草蜜 花酥 茶浪 酒花 蔬甲 茗旗 鲤鲙 虾羹 斗酒 盘羞 野笋 湖菱 开跖 二螯 毋流饮 不素餐 鹿胎酒 乌嘴茶 青螺栗 白鹤茶 桃花粥 芍药羹 黄柑酒 赤枣糕 撑肠饭 照面斋 延龄酒 续命汤 琼液酒 玉华盐 贤人酒 学士茶 郎公桔 缑氏瓜 猫头笋 鸭脚葵 十日饮 万钱餐 牛心炙 蟹眼汤 红螺酱 紫蟹糟 胡麻酒 豆寇汤 松花酿 菊叶羹 同心脍 引口胶 冷面草 钓诗钩 红桃酒 紫笋茶 张翰脍 邵平瓜 云毋笋 水晶葱 龙爪薤 兔头瓜 藏待之 蓄御冬 鱼儿酒 虎子盐 切熊白 酌鹅黄 红莲饭 绿芋羹 明星酒 玩月羹 湖上酒 雨前茶 珍珠米 玛瑙浆 三升酒 七碗茶 元亮酒 陆机樽 鸡毛菜 雀舌茶 龙须菜 马首瓜 鸡心枣 虎掌瓜 长腰米 小甲蔬 冲风菌 向日葵
  [草木]
  风桂 雪芝 椽竹 瓦松 尧韭 舜梧 羊韭 鹿葱 毛竹 刺桐 虎杖 蛇床 竹弟 松兄 枫骨 藓皮 柳颊 梅须 虅骨 柳腰 雨藓 烟荷 鹿竹 牛芸 孝草 贞松 苦竹 甘棠 芝友 竹君 桐乳 柏脂 藓骨 花须 松髓 竹肤 禁柳 井梧 官柳 帝萝 龙竹 虎蒲 仁草 义松 涩勒 扶留 竹母 松公 松友 草兵 兰眼 柳眉 松须 竹毛 竹手 花膺 坞竹 篱风 女草 郎榆 风竹 龙松 寿柏 贞松 蛇祖 鹤仙 竹祖 桐孙 槐抓 槿心 槐撄 竹胎 草眼 柳腰 竹乳 苔须 花骨 藓鳞 花梦 柳魂 柳絮 蕉丝 柳线 茅针 荷盖 蓬房 花睡 草苏 柳拜 花牵 鼠耳 鸟头 菊面 蕉心 菊脚 松肩 柳浪 松涛 葵足 竹头 柳意 花情 萍锦 桃珠 竹粉 松钗 柳老 莲肥 柳卧 松吟 竹撼 虅缠 虎葛 凫葵 桂子 枫人 柳脸 兰心 榴锦 草珠 松妒 花嗔 兰魄 竹魂 荇带 苔衣 蒲笔 菊钱 松健 菊贞 竹啸 松鸣 关柳 市槐 福草 祥桑 梅子 竹孙 柳草 莎须 兰甲 草袍 竹醉 苔皱 竹泪 梅魂 柳带 虅衣 芝箭 芦锥 篁媚 柳娇 梅觉 柳知 人柳 女兰 杜若 已且 柳眼 梅腮 蒲剑 棘针 苔锁 藓缝 春月柳 晓霜风 屏风草 萎露荷 经月藓 耐霜莎 遇墙竹 对户梅 南涧藻 上宫兰 迎凉草 纪闰桐 缘坡竹 挂树虅 长亭柳 上苑梅 新甫柏 景山松 公孙竹 姊妹花 先生柳 处士梅 益母草 报娘荞 金线柳 玉簪花 裙腰草 磬口梅 浑心竹 大眼桐 和事草 养神芝 连理木 合欢花 鸡头竹 鼠耳槐 藏鸦柳 覆露蕉 平安竹 灵寿花 癫狂絮 稳重花 花欲语 柳如痴 高堰柳 小篱梅 王孙草 帝女花 仙人桂 隐士松 宜男草 侍女花 金铃菊 黛笠松 书带草 酒杯虅 无心草 没骨花 相思柳 称意苔 龙公竹 虎子桐 人面竹 象蹄花 三眼柳 百尺桐 雌雄竹 富贵花 参差荇 聚散萍 花作伴 柳相邻 君子草 大夫松 居士竹 羽人枫 渊明柳 和靖梅 云母桂 月精芝 僧鞋菊 佛手蕉 断肠草 卫足葵 多情草 巧笑花 忘忧草 解语花 龙脑菊 芸胎芝 凤尾草 鹿胎花 三花树 九节蒲 玲珑竹 窈窕萝 梅作客 竹为朋
  [百花]
  解语 羞人 江绿 海红 菊婢 梅妻 菊脑 梅头 菊傲 桃顽 柳知 梅觉 桂子 桐孙 金焰 丹华 盖紫 藏红 江梅 沅芷 潘县 隋堤 金粟 冰丝 浮素 刺红 荷鼻 蓼牙 兰魄 梅魂 杏妒 梅欺 葵足 蕉心 松健 菊贞 不言 相映 水村 山馆 山客 凤仙 杏面 荷身 西子 杨妃 松绵 醉粉 庭菊 市槐 菊面 兰腮 梅怨 桃羞 桃肥 柳老 杏雨 梨云 高烛 重台 分种 寄生 照水 临风 柳颊 梅须 金樽 檀板 刺客 离娘 人柳 女兰 兰眼 柳梅 菊笑 荷喧 桐乳 桂脂 红药 紫蓉 帐蒙 铃护 卧酒 洗妆 珠树 琼英 兰翠 菊珠 巧笑 合欢 姹紫 嫣红 红踯躅 白芙蓉 桃叶渡 杏花春 擎雨盖 傲霜枝 香世界 锦官城 彭泽菊 武陵桃 珊瑚朵 金线丛 深浅色 淡浓妆 千叶影 百枝然 兰名楚 菊姓桃 千灯焰 百和香 凌风桂 避日槐 玉山桂 香水兰 先生柳 处士梅 五候馆 四娘蹊 妍外净 暑中寒 贴水荷 翻阶药 重阳菊 谷雨萍 仙人桂 隐士松 桃花菊 柳絮萍 河阳县 洛邑城 胭脂萼 琴轸房 占风栋 纪闺桐 将军柳 罗汉松 漏霞雪 隔坡云古诗词中的名词解释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
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
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应制诗】
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试帖诗】
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入律古风】
对使用近体诗平仄格式的古体诗的通称。特点为: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2换韵,且多为平仄韵交替;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似多首&七绝&的组合。
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句式是指一句诗的节奏。另参考【节奏】
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但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承”、“转”、“合”四字。
“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原来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上去入三声,但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即语调的平上去入,合称四声。
【平起与仄起】
平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平声,仄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仄声。这是近体诗平仄句式的构成之一种。具体请参照【平仄简表】
【平起平收与仄起仄收】
构成近体诗的基本句型,即首尾的平仄相同,如平平仄仄平或 仄仄平平仄。具体请参照【平仄简表】
【句脚仄起平收】
这是近体诗押韵的基本规则,即上句不押韵,仄声收,下句押平声韵。
【对句与邻句】
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即是指在平仄上,邻句相对,对句相粘。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具体请参照【对句相对,邻句相粘,首尾相应】
【失对与失粘】
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但这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
救了孤平的句子,叫作拗句。
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三平调】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三平调有两种情况:
1、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就犯了三平调。
2、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对仗的两句词性要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流水对】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隋时陆法言著《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一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险韵。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进退格】
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葫芦格】
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对我有帮助,先收藏~
(83)对我有帮助,先收藏~
穆虹宇 发表于
& & (83)谢谢宏宇斑斑的鼓励~
谢谢宏宇斑斑的鼓励~
颜首先 发表于
(83)不客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奇怪我不懂得爱mv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