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ungu 血脂康副作用服用降血脂问题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左霞大夫本人发表
想知道吃点什么降血脂的药可以吃易善复和血脂康一起吗_高血脂 脂肪肝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想知道吃点什么降血脂的药可以吃易善复和血脂康一起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您好我妈妈以前检查过有脂肪肝转氨酶高点 有胆结石,肚子很大血脂一定很高,我想给他吃点降血脂药不知道吃哪种效果好还对肝脏没影响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前些日子给他吃过月见草油没什么效果吧在没吃别的药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问您能给我吗吃易善复 和 血脂康一起吃吗?
米***发表于
可以易善复和血脂康一起吃。我建议你妈妈口服立普妥(阿托伐他丁),降脂效果好,每月检查血脂及肝功能,转氨酶增高二倍以上停药观察或给予保肝治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左霞大夫本人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左霞大夫的信息
贫血、出血、血栓、老年疾病
左霞,主任医师,擅长贫血、出血、血栓、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骨质疏松等老年疾病的治疗。现任特诊(老...
老年病科可通话专家
江苏省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科
北京朝阳医院
老年心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老年医学科
深圳北大医院
老年病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老年医学科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长期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长期研究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当今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这些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疾病,一般最常见于冠状动脉、颈动脉等全身大中动脉血管。近年的研究已表明,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相同的致病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的病变是平行的。既往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进行性的线性发展过程,由于脂质沉积动脉内膜下形成斑块,斑块逐渐增大凸入管腔,造成管腔的狭窄和组织缺血,最终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心肌梗死的发生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斑块破裂,触发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生成,引起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的次全或完全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病理改变是以胆固醇酯为主的脂质成分在动脉壁的沉积,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重点在于斑块的消退如何通过药物治疗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等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发现,长期(1年以上)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而且可以延缓、阻止动脉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甚至对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具有逆转和消退作用。
血脂康是由中药红曲精制而成的,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调脂药物,主要成分是洛伐他汀类,其成分还包括13种天然复合他汀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具有改善脂质代谢,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但其长期应用是否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和消退产生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长期作用更是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将血脂康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周围血管超声技术观察药物对斑块稳定和消退的疗效以及对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机制。
1.观察长期服用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降血脂的作用。
2.观察长期服用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3.观察长期服用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1.研究对象及分组:65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血脂康2粒,0.6g,每日2次。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安慰剂2粒,每日2次。受试期间两组患者均保持与受试开始时相似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不服用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原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或其他合并症的药物可继续应用。平均治疗时间(5.58±1.05)年(3.5年~7年),服药6~8周后及服药后每6个月复诊,复诊时对受试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并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
2.血脂检查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和结束后均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常规方法测量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mmol/L),同时检测肝肾功能和肌酸肌酶(CK)等安全性指标。治疗期间定期(半年)检测血脂及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CK)。
3.高频超声检查: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监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粥样硬化指数、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剪切率(SR)和颈动脉弹性特征的指标,横断面顺应性(CSC)、扩张性系数(DC)、容积扩张性(VD)、顺应性(COM)、僵硬指数(SI)。
4.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的比较:共65例患者入选研究,两组患者共因心血管事件或失访而中断治疗10例,其中血脂康治疗组2例,1例因服药后自觉恶心及胃肠道不适而退出,1例因1月后复查肝酶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为56IU/L(≤3倍)而要求退出研究:安慰剂对照组8例,因服药后自觉胃肠道不适症状退出2例,再次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事件4例,死亡2例。最终两组共有55例完成研究,血脂康治疗组30例,安慰剂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在试验开始时基本情况(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心率、性别构成比、吸烟史、饮酒史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以及合并用药(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脂类、钙拮抗剂)等方面均匹配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血脂水平:治疗后服用血脂康组血清TC、TG、HDL-C、LDL-C的水平浓度都不同程度的改善,TC、TG、LDL-C的水平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下降,HDL-C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HDL-C、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4.高频超声:(1)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脂康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2)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治疗后PSV、EDV和SR在血脂康治疗组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而RI、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颈动脉弹性特征参数的比较,治疗后血脂康组患者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C和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SC和COM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血脂康作为国产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的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
2.长期服用血脂康可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逆转和消退作用,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内皮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大剪切率是血脂康逆转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机制。
3.长期服用血脂康对大动脉弹性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高频超声检查可作为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的可靠性方法。
冠心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危害最大的心脏病,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的资料表明,冠心病在我国不仅住院人次逐年快速上升,且住院平均费用列于各种疾病之首。冠心病的基础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特别是易损斑块的破裂导致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猝死)的主要原因。
冠心病二级预防是冠心病防治工作的基本策略之一,目标是减少冠心病和冠心病等危症人群发生或再次发生急性事件的危险,保护心肌,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旨在降低冠心病病残率和病死率以及一系列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的各种药物治疗,其理论基础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目前而言,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证明,调脂治疗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取得较好的疗效,积极的降脂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心病的防治中的首要地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他汀类药物是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通过竞争性的抑制HMG-CoA还原酶,抑制甲羟戊酸的产生,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不但可以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速度,而且可以减退存在的病变。这一发现无疑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有重要的意义。4S、CARE、LIPID、WOSCOPS、AFCAPS/Tex CAPS、HPS、LIPS、Post-CABG、MIRACL、PROSPE等他汀类药物大规模的临床实验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但可以明显降低TC、TG和LDL-C,适当升高HDL-C,而且对于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有明显的作用,可显著减少致命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减少对PCI和CABG的需要及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总死亡率。
血脂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他汀类药物,由中药红曲精制而成的,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调脂药物,主要成分是洛伐他汀类,其成分还包括13种天然复合他汀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具有改善脂质代谢,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已经开始应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1.观察长期服用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降血脂的作用。
2.研究长期服用血脂康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作用。
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择1997年5月至2002年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患者119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27例,均符合WHO关于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长期随访临床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血脂康2粒,0.6g,每日2次。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安慰剂2粒,每日2次。受试期间两组患者均保持与受试开始时相似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不服用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原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或其他合并症的药物可继续应用。服药6~8周后及服药后每6个月复诊,复诊时对受试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并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
2.血脂检查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和结束后均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常规方法测量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mmol/L),同时检测肝肾功能和肌酸肌酶(CK)等安全性指标。治疗期间定期(半年)检测血脂及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CK)。
3.治疗期间发生临床事件的比较两组患者研究期间评定发生的临床事件,临床主要终点事件为冠心病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次要终点为总死亡。
4.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指标以及发生的不良事件评价安全性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胆红素(TBIL)、血细胞分析、尿常规,不良事件包括肌病的发生、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CK高于正常上限5倍以及ALT、AST高于正常上限3倍。
5.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1.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在试验开始时基本情况(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心率、性别构成比、吸烟史、饮酒史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以及合并用药(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脂类、钙拮抗剂)等方面均匹配良好,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日结束随访,人选患者平均随访4年,最长随访时间为7年。
2.血脂水平:治疗后服用血脂康组血清TC、TG、HDL-C、LDL-C的水平浓度都不同程度的改善,TC、TG、LDL-C的水平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下降,HDL-C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HDL-C、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临床事件方面119例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平均4年随访研究发现,总共有20例冠心病事件发生,总死亡率21例,其中冠心病事件和总死亡数在血脂康组发生率分别为4.42%(3例)和6.67%(4例),而在安慰剂组冠心病事件和总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8.64%(11例)与20.34%(12例)。两组冠心病事件和总死亡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临床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方面:血脂康组有2例服药后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ALT、AST轻度升高(≤正常值上限3倍),1例CK轻度升高(≤正常值上限3倍),安慰剂组服药后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2例,1例ALT轻度升高(≤正常值上限3倍),1例CK轻度升高(≤正常值上限5倍)。两组患者未发现Cr、BUN、UA、TBIL、血细胞分析以及尿常规等实验室指标的异常,两组患者未发现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的病例。两组间临床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血脂康作为国产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的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
2.血脂康能显著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冠心病事件与总死亡的发生率,长期服用血脂康治疗对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冠心病患者可以从长期血脂康的治疗中获益,而且随时间的延长获益逐渐增大。
3.长期服用血脂康调脂治疗对于大多数中国患者而言是安全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R542.22【目录】:
第一部分 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长期研究5-44
中文摘要5-9
英文摘要9-13
符号说明13-15
资料与方法17-20
参考文献39-44
第二部分 血脂康调节血脂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研究44-69
中文摘要44-48
英文摘要48-52
符号说明52-53
资料与方法55-57
参考文献66-6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炜,李仁立,涂玲,刘晓晴,邓又斌,汪道文;[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07期
王蔚,高鸿祥,童步高,张晖;[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2年05期
吴永健,俞虹,李建荣,秦学文,杨跃进,陈纪林,陆宗良,寇文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年05期
寇文镕;[J];中国处方药;2005年07期
杨静文;李江虹;张伶;宋丽萍;韩萍;;[J];中国循环杂志;2006年04期
张彤,徐成斌,刘月洁;[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4期
张鹏华,李鹏,韩晓男,张旭辰,陈兰英;[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8期
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协作组;[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2期
叶平;[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40期
杨海波,唐元升,许法运,张兴华,朱兴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淑云;[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吴曙光;王金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陈坷;严激;;[J];安徽医学;2012年01期
刘红旭;刘平;;[J];北京中医;2007年07期
梁旭日;;[J];包头医学;2009年01期
张莉莉;王彦;王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20期
荣书玲,王晓林;[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费丽萍;王少黎;郭艳霞;呼焕凤;宋凯;;[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王进喜;陈海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赵宇红;许丹焰;赵水平;黄艳红;;[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敏州;戴韵峰;;[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刘红旭;刘平;;[A];第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2007年
韩学杰;刘红旭;胡元会;韩丽华;张学智;杨金生;沈绍功;;[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A];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同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叶勇;[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丁春华;[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梁晋普;[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郭亦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程艳春;[D];中南大学;2002年
郭姣;[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汪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关德祺;[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孙云霞;[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建周;[D];桂林医学院;2010年
郗光敏;[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何达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丹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徐宁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赵宇红;[D];中南大学;2011年
魏艺;[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王列;[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慧;[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赵嵩琪;[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寇文镕;[J];中国处方药;2005年07期
邓又斌,松本正幸,潼泽哲,乐桂蓉,张青萍,黎春蕾,张友耿;[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年07期
寿锡凌,贾中慧,陈新义,邢坤;[J];中国循环杂志;1998年03期
徐伯平,程蕴琳,鲁翔;[J];中华内科杂志;1999年08期
;[J];中华内科杂志;1998年06期
郑晓伟,曾定尹,王晓静,陈燕,邢福琴,石玉秀,李建华;[J];中华内科杂志;1998年06期
李莹,王抒,陈文祥,徐晨,吕敏,李健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10期
沈志卫,于普林,孙美珍,迟家敏,周玉芳,朱晓单,杨超元,何存芳;[J];中华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张茂良,段震文,谢申猛;[J];中国新药杂志;1998年03期
杨炳昂,李军,曹铁生,段云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伯平,程蕴琳,鲁翔;[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15期
陆宗良,邱宗英,刘苏,杜国华,孙继良,贾云香,徐义枢,陈在嘉,陶寿淇;[J];中国循环杂志;1997年01期
张晓红,阚明;[J];首都医药;1998年09期
杨颖,史惠玲;[J];河南医药信息;1999年12期
;[J];医药与保健;1999年09期
王哲,郭宏华,陈宇,张颂,张爱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年03期
江映红,王惠珍;[J];学会;2000年06期
王海峰;[J];西藏医药杂志;2000年02期
邓洁,雷芸,彭春花;[J];首都医药;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建民;孙琳;刘新凤;;[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施志雄;刘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寇文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卢长青;刘鹏;邱春光;宋文翔;王振涛;韩战营;;[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叶菁;叶晓菱;徐丽萍;魏茂元;;[A];迎接新世纪——2000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线利波;;[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王洪金;魏清;赵斯运;;[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程颖;曾定尹;;[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彭卫华;陈健;谢福安;余毅;王丽萍;林沁;于银春;;[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胡宪清;何红;王云乡;赖东武;;[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斯文;[N];上海科技报;2004年
王丹;[N];医药经济报;2004年
寇文镕;[N];医药经济报;2005年
金丰杰;[N];中国经营报;2005年
刘燕玲;[N];健康报;2006年
王文;[N];经济日报;2003年
董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闫丽新;[N];健康报;2008年
曾亮亮;[N];中国医药报;2008年
项铮;[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薇娜;[D];浙江大学;2010年
赵淑健;[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武彩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程艳春;[D];中南大学;2002年
丁春华;[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刘龙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黄彦生;[D];四川大学;2006年
黄贤圣;[D];中南大学;2009年
王凤荣;[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朱莹;[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宇安;[D];江西医学院;2004年
黄轶嵘;[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魏建明;[D];苏州大学;2001年
蔡树霞;[D];青岛大学;2002年
王冰;[D];山东大学;2008年
江小杰;[D];南昌大学;2011年
王铭;[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姜积军;[D];青岛大学;2007年
赵宇;[D];南昌大学;2009年
彭艳;[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咨询热线:028-
药品资讯网--新药研发行业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
> 红珍珠血脂康胶囊的降血脂药效学研究
红珍珠血脂康胶囊的降血脂药效学研究
发布时间:
【题 名】红珍珠血脂康胶囊的降血脂药效学研究
【作 者】李天才 索有瑞
【机 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西宁市810001
【刊 名】《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第8卷第27期,页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药疗法 胆固醇/血液 脂类/血液 疾病模型 动物
【文 摘】背景:通过红珍珠血脂康胶囊药效学研究,使青藏高原特色的唐古特白刺等天然植物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与开发。目的:探讨以青藏高原和柴达木地区丰富的唐古特白刺、沙棘和枸杞等天然植物资源的果实为主要原料开发的红珍珠血脂康胶囊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药理实验室完成。昆明种小白鼠66只和Wistar大白鼠68只,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12只(作空白对照),高脂饲料喂养鼠54只,饲喂2周后,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血脂康高剂量(血脂康2.0g/kg)组,低剂量(血脂康1.0g/kg)组,阳性对照(脂必妥片1.05g/kg)组。灌胃给药10mL/kg,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自来水,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将健康大白鼠6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以及血脂康低剂量组(0.5g/kg)、中剂量组(1.0g/kg)、高剂量组(2.0g/kg)3个组和阳性对照组(脂必妥片1.05g/kg)。灌胃给药10mL/kg,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自来水。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水平,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结果:血脂康高、低剂量组高脂血症大鼠和小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0.01)。血脂康高、中剂量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6.17±1.81),(6.89±1.54)μmol/L]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8.64±2.07)p,mol/L](P&0.05~0.01);血脂康高、中、低剂量组高脂血症大鼠红细胞SOD活力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比(P&0.05)。结论:提示红珍珠血脂康胶囊具有预防高脂血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赞助商链接
推荐专业资料
赞助商链接吃血脂康后如果血脂降下来是不是
健康咨询描述:
吃血脂康后如果血脂降下来是不是可以不吃了?
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5:13:41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3009称赞:452
只要血脂正常就可以停药了,但要注意保持,在平生活中注意: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有遗传性倾向的高血脂患者,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主要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来改善,尽量不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脑子,骨髓,鱼子,贝类,乌贼,鳝等.要常吃多纤维的蔬菜,瓜果,它们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胆固醇吸收,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适量或少量饮酒也能降低胆固醇,每日45毫升白酒或90毫升的干红或188毫升的啤酒.对于已有高血脂症的患者,一方面要控制饮食,一方面要进行慢跑等适度运动,通过运动,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血脂相应降低,有的患者血脂正常,但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也要控制饮食,积极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吃苹果可预防高血脂症 ,苹果能够减少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含量,有益身体健康
帮助网友:144180称赞:2392
你好,如果是吃了血脂康胶囊以后,血脂恢复正常了可以不吃血脂康了,但是需要服用其他的调节血脂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和预防的呀,对于血脂稠的病人来说,预防是很重要的,要少吃油腻性的食物,多吃绿色蔬菜为主,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多喝水,都是预防的必须的运动.
帮助网友:1503称赞:62
血脂康胶囊具有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的功能.人们近来发现,该药还可用于治疗脂肪肝,糖尿病及肾病综合征等疾病.血脂康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及药理作用强,副作用少等优点,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调血脂血脂康调血脂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洛伐他汀类,调脂作用强于洛伐他汀.血脂康除含有他汀类调血脂药物外,还含有8%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48.13%,对高脂血症患者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血脂康中的甾醇可与胆固醇竞争吸收部位,干扰胆固醇的吸收,使外源性胆固醇吸收减少.一项临床试验观察服用血脂康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脂与安全性指标的监测,发现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体重,血压,转氨酶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无明显不良反应,偶有一过性腹泻,胃不适及轻度恶心等,均可耐受和坚持用药.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常见症状、、心急缺血、
检查项目血液流变学检查、、脑电图、
并发疾病、、心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73·
浏览:102·
浏览:78·
参考价:15
参考价:73
参考价:56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本品主要用于中风(脑血栓)恢...
参考价格:¥8
清热、平肝、明目,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目赤眼...
参考价格:¥15.5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脂康副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