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水 不含氟的牙膏量 高,那里的人牙齿 很明显的氟牙…

我们的水中含氟量太高,造成牙齿污黄,该怎么去除呢?
| 健康朝九晚五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631824人加入此小组
是不是按照网上说的什么烤瓷,修复之类的啊?
+ 加入我的果篮
ER,高氟水呀,好可怕,那应该不仅仅是牙的事吧,处理水更重要吧
引用 的话:ER,高氟水呀,好可怕,那应该不仅仅是牙的事吧,处理水更重要吧因为是在中原,又挨着黄河,且含氟量较高,到大学之前没少喝那种水。处理水想必是国家的事,治牙齿应该是我自己的事啊。有什么方法吗?
引用 的话:因为是在中原,又挨着黄河,且含氟量较高,到大学之前没少喝那种水。处理水想必是国家的事,治牙齿应该是我自己的事啊。有什么方法吗?啊,楼主应该是老乡。我的牙也是。并不是满嘴都黄牙,但就是两颗门牙边缘黄,然后其他牙齿白净整齐,有点莫名的尴尬。因为的确是家乡水质的问题,我的家人和朋友很多牙齿都会泛黄。我去问过冷光美白,但牙医说冷光美白是让白的地方更白,所以反而会更加对比出黄的那部分。。。所以目前我没什么办法啦。不过楼主可以考虑网上的那些方法,建议慎重呢~
氟斑是没办法去除的,那个颜色在牙釉质里。网上的美白方法都不要信!无效都是最好的,大都会损害牙齿。氟斑太严重就只能做烤瓷,烤瓷要把牙磨去一部分,建议不严重就忍忍算了。
请微博搜索“氟斑牙”,选择靠谱牙医的科普文来看。我印象中是做贴面什么的,挺花钱的。
引用 的话:啊,楼主应该是老乡。 我的牙也是。并不是满嘴都黄牙,但就是两颗门牙边缘黄,然后其他牙齿白净整齐,有点莫名的尴尬。 因为的确是家乡水质的问题,我的家人和朋友很多牙齿都会泛黄。 我去问过冷光美白,但牙医说...我家是开封的。我牙齿情况和你一模一样,只有门牙最下端边缘有些黄,其他的都还蛮正常。
引用 的话:氟斑是没办法去除的,那个颜色在牙釉质里。网上的美白方法都不要信!无效都是最好的,大都会损害牙齿。氟斑太严重就只能做烤瓷,烤瓷要把牙磨去一部分,建议不严重就忍忍算了。并不是很严重。主要是怕与人交流会让对方感到不适~处女座表示一点异常都要毁灭整个世界啊T^T
做牙齿美白就可以。美国皓齿的家庭美白对于氟斑牙效果很好,我们这里有些患者也做过,反应不错。而且方便,价格也不高。
引用 的话:并不是很严重。主要是怕与人交流会让对方感到不适~处女座表示一点异常都要毁灭整个世界啊T^T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拼命吸烟喝茶,把牙齿都染黄就不明显了 :-)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每一天,我们都在努力追求做的更好快速问医生
我牙齿很黄不知道怎么才能科学的把它弄白
只要表现为门牙黄.发病时间及原因:10岁开始吧!可能是水的问题治疗情况:没治疗想要得到的帮助:想问问有没有好的方法
病情分析:氟斑牙又称为斑釉或黄斑牙,是一种现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有关的牙齿病,儿童在7,8岁前发育钙化期如饮用含氟量过高的水可能危害牙胚的造釉细胞,是一种牙齿发育钙化期中摄入氟量过高而致辞的釉质发育不全.该请帖属于一种地方病,其发病有很大的区域性.氟斑牙其实也是轻度氟中毒的表现,严重的氟中毒可以引起超凡脱俗骼发生氟性骨硬化.氟牙症有两个特点,症状为三个,一个特点是病因属于特定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牙齿发育钙化期,氟才能起作用,到8岁以后,除了第三恒磨牙外,所有的恒牙钙化基本完成,此时,就是到高氟区生活,也不会得氟牙症了指导意见:,1.轻度表现这牙釉质表面的着色和白粉笔一样,没有光泽.2.中度表现出为牙釉质表面变黄或黑褐色.3.重度的表现为牙釉质表面可缺掉一块或牙齿表面有许多如麻子点那样的缺损,有时也可以见到混合型的氟牙症或其中的任意两型或三型兼有之.你可以对照一下,你的牙是不是氟斑牙.
病情分析:→用柠檬汁洁白牙齿← …方法如下: 每晚在刷牙后,用纱布沾些柠檬汁,摩擦牙齿,牙齿就会变得洁白光亮. 柠檬的洗净力强,又有洁白作用,且含有维他命C,能强固齿根.指导意见:小技巧 你可以试着使用【牙粉】 牙粉很有效,就早起,睡前各刷一次. 约五至十天就有成效出现了.很有效. 不过如果你本身牙的颜色就属于偏黄的话 可能就要到各牙医诊所请求帮助. ■ 这三种方法也不错 1 :冷光美白: 照的时候简直要酸到脑子里去了,回家后还要继续酸软个三天!但有很明显的美白效果. 2 :美白牙齿笔: 它的前端有刷头,睡觉前刷在每一颗牙齿上,隔天早上起床再刷洗掉,也有不错的美白效果.一般牙科都有卖这种美白笔,它和我刚刚说的美白牙齿剂都是「Brite Smile」这个牌子. 3 :百龄牌的洁克美白牙粉: 效果也不错! ■ 目前牙医师能做的牙齿美白工作大约有下列几项: ●1.超音波洗牙: 健保给付的洗牙,主要是针对清除牙齿结石部份.因为牙结石更容易造成牙菌班的堆积,造成牙龈炎,牙周病.所以去除牙结石是医疗行为.当然在治疗的同时,齿颈部,邻接面的结石去除掉了,牙齿也会有美白的表现. 厚层的染色,借着超音波洗牙,也可以去除大部份;但是在牙齿有凹洞,有沟槽,或是邻接面的地方,染色是不易清除的. ●2.肠杯加上糊剂打磨: 这是传统的牙齿美白方式.糊剂用的是 prophylaxis paste .它可以去除掉牙齿光滑面上的染色.使牙齿恢复原来的本色.但是对于在凹洞,沟槽,邻接面的染色,它还是没有办法清除掉. ●3.牙齿喷砂处理: 由水,空气,颗粒所组成的牙科喷砂处理机, Air-powder system ,可以将牙齿表面上,所有的染色清除干净.包括牙齿表面上的凹洞处,沟槽处,和邻接面处.它使用的颗粒是 Sodium Bicarbonate . 以上方法,主要是去除附加在牙齿表面上的,牙菌斑,牙结石,和染色,而恢复牙齿原来的颜色,而达到清洁美白的效果.如果是牙齿本身质地的改变颜色,恐怕就要藉助过氧化气类药物,才能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 ●4.活性牙齿漂白: 借着个人牙齿漂白牙托,放入 10% 的碳酸盐过氧化氢,将它牢牢的套在牙齿上.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增长,牙齿的颜色会渐渐的变淡,变白.它的好处是:患者自行在家里做.患者可以自行决定要漂白牙齿的颗数.要漂白的次数,每次漂白的时间.和全部疗程结束,停止的时间.它的缺点是:疗程较长,约 2 周的时间,才能达到一般患者想要的美白效果.另外,药物本身对牙齿,对软组织多少都有伤害.最好还是在牙医师指导下来做,比较好. ●5.电浆牙齿美白: 它一样是利用过氧化物药剂,涂布在牙齿表面上,组电浆机器照射,去活化,催化药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达到牙齿美白的效果.它每次的疗程约 1 小时,必需在牙科诊所里做,全部疗程 3 ~ 5 次,才会达到一般患者想要的美白成果.它通常袛做上,下排前面的牙齿,颊侧面尔.申中线算起,上,下,左,右,每边 4颗, 16 颗牙齿的类侧面. ●6.雷射牙齿美白: 它是利用较高浓度的漂白剂(H2O2 过化氢),搭配适当的雷射剂量,催化特殊触媒,强化过氧化氢的漂白作用,将齿内有机色素,由碳环结构,漂白至亲水性无色素结构,而达到安全美白的疗效.在 21 世纪, 一切讲求速度,效率的您,恐怕它就是您最好的选择.它一次就 OK .一次疗程约 3 小时.同样的它必须在牙医诊所里做.它袛做上,下排前面的 16 颗牙齿,袛有颊侧面. 虽然使用过氧化氢药物,处理美白牙齿.多多少少对牙齿本身和牙齿周围的软组织有伤害,但是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不必过虑.牙齿和软组织的不适,大约过 3 ~ 6 天就可恢复正常. ★★为象牙质的缘故,东方人牙齿原本就有点黄,只要不是太严重,并不一定要『美白』. 市面上许多美白产品是运用氧化剂氧化齿质,短时间内牙齿会变白,但一段时间后颜色通常会『黄回去』,所以想美白应先请医师评估适不适合做,费用也需医师看过才能估计.
病情分析:牙齿发黄的原因,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牙齿矿化,比如四环素牙,氟钙斑牙,因为是药物损坏牙釉质,这种情况是牙表面没有光泽,发黄发灰发黑; 另一种是由于平时经常抽烟,喝茶,喝咖啡,或者不爱刷牙的人,在牙表面上形成牙渍而发黄. 指导意见:你的情况应该为第一种 ,据说用白木瓜切片效果比较好,但肯定不会完好如初
病情分析:牙齿着色,发黄有很多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方面,即内源性和外源性.外源性着色是由于牙齿表面存在着多种细菌,它们分泌许多黏性物质,日常饮食中的茶垢,烟渍以及饮用水中的某些矿物质吸附在这些黏性物质上,逐渐使牙齿变黄或变黑.内源性着色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如四环素沉积在牙本质内,就会使得牙齿变成黄色,棕色或暗灰色,称为四环素牙;如果饮用水中含氟过多,也可能导致氟斑牙,牙面呈白粉笔色,棕褐色斑块,如果牙神经坏死与细菌分解产物结合也可使牙齿变黑.对于外源性着色的牙齿来说,咖啡,茶,抽烟,红酒是罪魁祸首.据统计,中国有15%~25%的烟民,其中不乏女性烟民,也就是说中国有2~3亿人的牙齿是发黄发黑的.而咖啡,红酒和茶对牙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牙齿美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清除牙齿珐琅质和牙釉质上污点和色素的程序.根据牙齿颜色的深浅,形成原因,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美白. 有效偏方: 用白木瓜 切片 每天擦拭牙齿2次 每次2分钟 坚持一月. 指导意见:请针对提问者想得到的帮助,提供合理化指导意见,答非所问,敷衍式的回复,不计入工作成绩!
病情分析:→用柠檬汁洁白牙齿← …方法如下: 每晚在刷牙后,用纱布沾些柠檬汁,摩擦牙齿,牙齿就会变得洁白光亮. 柠檬的洗净力强,又有洁白作用,且含有维他命C,能强固齿根. ■ 小技巧 你可以试着使用【牙粉】 牙粉很有效,就早起,睡前各刷一次. 约五至十天就有成效出现了.很有效. 不过如果你本身牙的颜色就属于偏黄的话 可能就要到各牙医诊所请求帮助. ■ 这三种方法也不错 1 :冷光美白: 照的时候简直要酸到脑子里去了,回家后还要继续酸软个三天!但有很明显的美白效果. 2 :美白牙齿笔: 它的前端有刷头,睡觉前刷在每一颗牙齿上,隔天早上起床再刷洗掉,也有不错的美白效果.一般牙科都有卖这种美白笔,它和我刚刚说的美白牙齿剂都是「Brite Smile」这个牌子. 3 :百龄牌的洁克美白牙粉: 效果也不错! 指导意见:→用柠檬汁洁白牙齿← …方法如下: 每晚在刷牙后,用纱布沾些柠檬汁,摩擦牙齿,牙齿就会变得洁白光亮. 柠檬的洗净力强,又有洁白作用,且含有维他命C,能强固齿根. ■ 小技巧 你可以试着使用【牙粉】 牙粉很有效,就早起,睡前各刷一次. 约五至十天就有成效出现了.很有效. 不过如果你本身牙的颜色就属于偏黄的话 可能就要到各牙医诊所请求帮助. ■ 这三种方法也不错 1 :冷光美白: 照的时候简直要酸到脑子里去了,回家后还要继续酸软个三天!但有很明显的美白效果. 2 :美白牙齿笔: 它的前端有刷头,睡觉前刷在每一颗牙齿上,隔天早上起床再刷洗掉,也有不错的美白效果.一般牙科都有卖这种美白笔,它和我刚刚说的美白牙齿剂都是「Brite Smile」这个牌子. 3 :百龄牌的洁克美白牙粉: 效果也不错!
小林医生os
病情分析:我牙齿很黄不知道怎么才能科学的把它弄白指导意见:可以考虑洗牙,洗牙并没有什么危害,相反是一种有效抑治牙周病的手段.牙周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刷牙出血和口腔异味.但不要做漂白,漂白对牙很不好,效果也不理想.要求是在是高的话考虑一下做烤瓷牙吧
病情分析:10岁开始门牙变黄至今.指导意见:有可能是水的原因.平时注意早晚两次刷牙.每月更换牙膏种类使用(可循环).有条件每晚在刷牙后,用纱布沾些柠檬汁,摩擦牙齿,牙齿就会变得洁白光亮.柠檬的洗净力强,又有洁白作用,且含有维他命C,能强固齿根.
黄铭锐医生
病情分析:如果只是表现单一牙齿黄的,请注意,有可能是牙龈问题指导意见:刷牙是要按正确方法.门牙是要打圈刷的,每天两次.注意是否有牙龈出血的症状,要是有的请去牙医检查
病情分析:你好:还是先到专科口腔医疗单位修复科作详尽的检查后,让医生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为您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并问明整个疗程的收费情况后然后再接受治疗. 指导意见:介绍一个小偏方你先试试:用杏仁泡水去皮去尖捣烂加煅过的细盐早晚刷牙.各人的情况因人而异,不要盲目的去治,一定要弄清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牙变黄的,才能对症下药.
病情分析:你好,牙齿发黄有很多因素引起的,如平时喝茶吸烟都只牙齿发黄;如果饮用水中含氟过多,也可能导致氟斑牙,牙面呈白粉笔色;如果用四环霉素过度,也会引起牙齿发黄,称为四环素牙.指导意见:1.要到值得信赖的医疗机构就诊.2.中轻度变色牙齿以先尝试保守治疗方式(漂白)为宜.3.重度变色牙齿或对改变牙色要求较高的人不宜用漂白方式处理.
病情分析:可能是小时候吃了四环素,得了四环素牙,牙齿发黄指导意见:对付黄牙有牙齿漂白,洗牙,粘贴烤瓷贴面等美容整形方法.生活护理:黄牙还与水含有较高的氟有关系.
病情分析:您好,可以去医院洗牙.可以达到美白的效果.指导意见:也可以在刷牙时,在牙膏上沾一点小苏达,试试看行不行,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没有试过.
可能是四环素牙,釉质发育不全上医院检查下.
相关疾病:含氟牙膏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是指含有氟化物的牙膏。科学家发现,氟化物能有效预防龋齿,如今被添入牙膏预防龋齿的氟化物有氟化钠和氟化胺类。正常使用安全无害,不过在高氟饮水区不应该使用含氟牙膏。对于儿童,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吞咽反射比较差,要注意防止氟摄入过量。外文名Fluoride toothpaste作&&&&用预防龋齿
是牙体硬组织脱矿与再矿化动态平衡被打破的结果。脱矿,就是牙齿中的矿物质溶解、流失;而再矿化,就是溶解的矿物盐重新在牙齿上沉积。氟化物可使再矿化作用大于作用,阻止龋病的发展。[1]
含氟牙膏作用示意图[1]刷牙时,含氟牙膏中的氟释放出来,与膏体中的钙磷等矿物盐形成含氟矿化系统,一方面氟离子可以替换牙齿组织矿物盐中的羟基,形成含氟矿物盐,增强牙齿抗龋能力;一方面氟化物可以促进牙齿表面矿物质的沉积,使早期龋齿再矿化,修复牙釉质。由于牙齿在整个龋坏过程中都会发生脱矿,因此推荐多次、局部使用氟化物。而在牙膏中添加氟化物,可以很好的满足局部、多次使用的条件,是有效维持口腔内适宜氟浓度的首选。[1]
全球市面上大多数牙膏都含氟化物,而且所有美国牙医学会认可的牙膏都含有氟化物。《》也认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特别适合于有患龋倾向的儿童和老年人使用。[1]任何物质都可能因为过量摄入引起中毒,含氟牙膏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正常使用,含氟牙膏是安全的。[1]
一个60千克体重的成人,建议的每日氟摄入量应低于4.2毫克。成人牙膏的氟浓度一般为 mg/kg,如果使用1克的含氟牙膏(约1厘米长的膏体),每天刷牙2次,氟总量只为2~3毫克。刷牙后吐掉牙膏浆,已经吐掉了大部分的氟,剩下吞咽到体内的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1]
对于儿童,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吞咽反射比较差,容易在刷牙时吞入牙膏,要注意防止氟摄入过量。一方面,儿童应该使用含氟量更少的儿童牙膏(含氟浓度一般为250~500 mg/kg),并且不要超过每天2次,每次的用量也不要超过一颗豌豆的大小。另一方面,家长要监督孩子刷牙,鼓励他们吐出牙膏,不要吞咽。偶尔发生的吞入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即使是使用含氟1500 mg/kg的牙膏,1岁儿童也要一次服下33克才会达到可能中毒量。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也建议,在幼儿满2岁后,才开始使用含氟牙膏。[1]1、《》提出,氟化物的推广应用适合于在低氟地区、适氟地区以及在龋病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中进行。但高氟地区人群是不适合使用含氟牙膏的。[1]
在我国的某些区域,例如地区、多煤矿的地区,地下水本身含有较高的氟,当地居民饮用这些未经降氟处理的水,长期过量摄入氟,造成慢性中毒。轻度中毒会引起氟斑牙,极少数重度中毒的会导致氟骨症。氟斑牙患者的牙面会出现白垩色斑点,甚至点状凹坑,由于牙本质暴露和着色而变成黄褐色。流言提到的“含氟量高的水质会造成牙齿发黄” ,其实就是说摄入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这些地区的人不应该再使用含氟牙膏。[1]
需要指出,已经有相关措施降低高氟地区居民饮水的氟浓度,高氟区人群氟斑牙的发生率已有所下降。[1]
2、[2]含氟牙膏不适合给宝宝用,儿现在的儿童牙膏多种多样,不管是外包装、口味还是膏体色彩都要比成人牙膏的花样多:草莓味、柑橘味、水蜜桃味,味道数不胜数;粉红色、淡绿色、彩虹条,颜色五彩缤纷。
给宝宝刷牙是一门大学问。含氟牙膏、泡沫牙膏、药物牙膏均不适合儿童使用,家长要尤为注意。“首先,6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局部使用氟化物可以预防龋齿,但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一旦吞食,每日氟的总摄入量将超过正常需要,对儿童的发育和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专家介绍,6岁以下儿童吞咽功能不健全,刷牙也不够熟练,牙缝里常常会残留较多牙膏,甚至会把漱口水咽进肚里,如果长期使用含氟牙膏,将会导致体内氟摄入量增加,从而发生“氟牙症”(俗称“黄斑牙”)。
不仅如此,儿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牙膏分多泡、中泡、少泡三种类型,泡沫的多少取决于其含皂量的多少。多泡牙膏含皂量较高,在口腔中容易刺激口腔粘膜。”
儿童患牙疾的比例高,很多父母因此会给孩子长期使用药物牙膏,但史剑杰表示,药物牙膏对口腔疾病虽有一定作用,但长期使用反而会影响儿童口腔卫生。
如长期使用消炎护齿类牙膏,不仅会使口腔中的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而且在杀灭一些病菌的同时,还会杀灭口腔中的正常细菌,有可能导致新的感染。
含氟牙膏不适合给宝宝用,另外,许多药物牙膏中含有生物碱和刺激性的物质,长期使用可能会使牙龈、口腔等发炎。在2008年,《》转载了《》(Scientific American)上的一篇文章——《危险的含氟牙膏》。[3]但这篇文章文题并不相符,并不是在讲含氟牙膏的危害,而是在讨论氟化物摄入过量的问题,这与美国不少地方的饮用水中添加氟的背景有关。其中,氟摄入过量引发“神经疾病、内分泌疾病甚至癌症”的内容是存在争议的问题,但此后的传播,只字不提过量,以讹传讹的变成了“含氟牙膏致癌”。[1]
2011年10月,美国加州致癌物鉴定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题为“氟化物及其盐类致癌性的证据”的文件,该文件对关于氟化物及其盐类致癌性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认为不能得出氟化物致癌的结论。该委员会最终也没有将氟化物加入致癌物名单。[1]
其实,早在1977年就有人提出肿瘤死亡率与饮水氟化有关,对此给予极大关注;此后各国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多数结果表明癌症与饮水氟化之间无内在联系;我国关于饮水氟含量与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关系也有许多报道,也未发现存在相关性;动物实验的研究也尚未能提供有力证据说明氟与肿瘤发生的关系。[1]
因此,至今仍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氟化物可以致癌,“含氟牙膏致癌”的说法纯属争议性问题的以讹传讹。[1]由于美国等不少地方的饮用水中人工添加氟,国外的关注重点并非含氟牙膏,而是饮用水添加氟化物的问题。[3]香烟、(又称滴滴涕,一种杀虫剂)、和臭氧空洞是否会危害人类健康,曾引发过激烈争论;一场同样关乎健康的争论,也已持续了很长时间:是否应该向饮用水中添加含氟化合物。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数百家社会团体卷入了这场空前激烈的论战中。隶属政府及工业部门的科学家组成拥护联盟,主张向饮用水添加氟化物以预防龋齿;反对者却认为,对氟化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不清楚氟是否会危害健康,而且这种行为等于强制实行药物治疗,侵犯了公民的权利。[3]
氟化物的拥护者笑到了最后。如今,饮用含氟自来水的美国人遍及46个大城市,约占全美人口的60%;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含氟饮用水也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这些国家,反对在饮用水中加氟的人,境遇并不比他们的美国同行好: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主流科学家和根本不予理睬。甚至把含氟饮用水与疫苗、计划生育一起列为20世纪10项最伟大的卫生成就。[3]
但是,科学界对含氟饮用水的态度正发生转变。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花费两年多时间,回顾了过去几百项研究,并进行多次讨论后,在2006年发表了一篇报告,肯定了“氟反对者”长期坚持的某些主张。报告提出,为了保护儿童及成年人健康,应该降低氟化物在饮用水中的含量标准(4毫克/升)。儿童时期是恒牙替代乳牙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长期饮用氟含量为4毫克/升的水,刚刚长出的恒牙就会受到影响——颜色和形状出现异常,变成氟斑牙;而对于成人来说,4毫克/升的氟含量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骨折几率升高,甚至可能患上氟骨症(伴随着剧烈疼痛的关节硬化疾病)。虽然大多数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远低于4毫克/升,但实际情况仍让人不安,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人们还从食物、饮料、牙膏等日常用品中吸收了多少氟化物。NRC的专家还注意到,氟化物可能引发更多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骨癌、大脑及甲状腺损害等。[3]
为了确认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美国艾奥瓦大学牙医学院的史蒂文·M·利维(Steven M. Levy)从1992年开始,就开展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他跟踪调查了700名儿童的健康状况,希望发现氟化物可能产生的微妙影响,尤其是被以往研究忽略的。与此同时,另一项大规模研究也在利维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测定上千种产品(食物、饮料、牙膏等)中的氟化物浓度,估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氟化物摄入量。[3]
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研究,因为人们的饮食习惯、刷牙方式和水中的氟化物浓度差异较大,而基因、环境甚至文化因素,使某些人更容易受到氟化物的影响(有些是有益的,有些则不然)。尽管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及其他科学家仍认为,一些儿童实际摄入的氟化物量可能超过了正常水平。在大部分科学家看来,在饮用水中加氟是防治龋齿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口腔卫生较差的人群,但对于生活条件较好、很注意口腔卫生的人来说,加氟可能会适得其反。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盲目地让人们摄入更多的氟化物。”[3]氟化物的使用改变了一切。1945年,美国大急流市(Grand Rapids)首先在供水系统中添加氟化物;10年后,推出第一款加氟牙膏,内含氟化亚锡;高露洁-棕榄公司紧随其后,在1967年对高露洁牙膏进行改良,添加(sodium monofluorophosphate)——目前最主要的防龋齿物质。但是,大多数水厂并未使用添加在牙膏里的、备受牙科医生青睐的氟化盐,而是使用价格低廉的氟硅酸盐,比如化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六氟硅酸(hexafluorosilicic acid,肥料生产过程的副产品,由磷酸盐矿石经硫酸处理后得到)。[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氟化物,而且在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饮用水加氟已成为预防牙科疾病的基本措施。这段时期,龋齿发生率究竟下降了多少,为什么会下降,依旧是科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不过,很多牙科医生坚持认为,氟化物是龋齿发生率显著下降的最大功臣。[3]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公共口腔卫生方面的研究。而为他提供早期研究资金的高露洁公司,取得了很好的广告效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含氟牙膏。但是,当年轻的龋齿患者越来越少,氟斑牙患者却越来越多时,开始考虑,对于孩子们摄入的含氟物质是否超过了他们的健康承受能力。“我的想法开始转变。以前一直认为‘氟化物越多越好’,但我现在开始考虑,在‘龋齿’和‘氟斑牙’之间,哪里是恰到好处的平衡点?”[3]
氟化物为什么会有这种“两面性”?根本原因在于,含钙组织对氟离子有强大的吸引力。进入人体后,99%的氟化物都会滞留在骨骼及牙齿内,而不是被排出体外。它能通过两种相互独立的机制防治龋齿:接触到釉质(牙齿外层白色坚硬部分)的氟化物会嵌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lapatite)的晶体结构内,与釉质上某些羟基磷灰石分子的羟基发生交换,增强牙齿的耐酸能力(当口腔细菌分解食物当口腔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时,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而酸性物质会与羟基磷灰石分子发生反应);牙齿表面的氟化物还可作为一种催化剂,促进钙及磷酸盐的沉淀,“修补”被细菌破坏的釉质。[3]
然而对于牙齿尚未长全的低龄儿童来说,大量摄入氟化物则会导致另一种结果。牙齿形成早期,釉原蛋白(amelogenin)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调控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形成。完成任务后,釉原蛋白就会被分解,并从成熟的釉质上脱落。如果儿童摄入过多氟化物,被消化道吸收后,血液就会将这些化合物运送至发育中的幼牙,发出错误的生化信号,延长釉原蛋白在幼牙内的滞留时间,导致釉质的晶体结构出现缝隙。由于牙齿上的缝隙会折射外界光线,当一枚氟化牙齿发育成形时,牙齿表面就会呈现出不均一的颜色(某些部分更白一些)。如果氟化程度更严重,牙齿表面甚至会出现凹痕和黄褐色斑点。虽然营养与遗传因素对氟中毒的发生都有影响,但目前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氟化物的摄入量。[3]
在美国国立口腔与颅面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and Craniofacial Research)的资助下,开始对儿童的氟化物摄入量、氟化物如何影响牙齿与骨骼健康展开了研究。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普遍认可的氟化物日均最佳摄入量标准(即摄入的氟化物既能预防龋齿,又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在学术界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0.05~0.07毫克氟化物。上世纪90年代初,当们还是婴儿时,就发现在这些孩子中,超过1/3的人摄入了过多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冲调奶粉的水、婴幼儿食物及饮料),也就是说,他们出世不久就面临慢性氟中毒的危险。即便随着年龄增大,在时期(恒牙釉质形成的关键期),孩子的食谱发生了改变,氟中毒的几率也只会稍微下降,因为牙膏取代配方奶成为氟化物的重要来源。一般认为,儿童和成人在刷牙后会吐出牙膏泡沫,但却在早期研究中发现,初学走路的孩子在刷牙时,竟会吞下一半以上的牙膏![3]
年满9岁时,孩子们的前恒牙完全长出。然而,婴幼儿时期接触的氟化物会在他们的牙齿上留下明显的印记。一开始就摄入高剂量氟化物的儿童,长出氟斑牙的几率是低摄入组儿童的两倍以上。孩子年龄增大后,随着食谱范围扩大,氟化物的来源也在扩大。的研究证明,许多果汁饮料和汽水含有充足的氟化物(大约为0.6毫克/升),一个3岁儿童每天只须饮用1升多的饮料,就能满足氟化物的需求量,这还不算其他日常饮品。[3]
在测试过的其他数十种食物中,氟化物的含量更高:蔓越桔汁鸡尾酒中氟化物含量平均为0.73 毫克/升,冰棍为0.71 毫克/升,牛肉汤为0.99 毫克/升,罐装蟹肉为2.10 毫克/升。氟化物虽然能以多种方式进入食品本身,比如通过杀虫剂进入或葡萄干;通过骨粉等饲料进入鸡肉、鸡蛋;通过肥料、土壤进入茶叶,但多数情况下,氟化物来自烹饪或加工食物时添加的水分。[3]
发现,饮用氟化水是氟中毒更直接的原因。在艾奥瓦州以氟化水为主要生活用水的地区,这里的儿童在9岁时,8颗前牙中至少两颗变为氟斑牙的几率,要比其他地区的儿童高出50%(前者为33%,后者为22%)。NRC的报告也给出了类似结论:在“氟化地区”,婴幼儿吸收的氟化物是应摄入量的两倍。NRC还发现,饮水量高于平均水平的成人(包括和体力劳动者),摄入的氟化物量也超过了最佳摄入量。[3]但迄今为止,除了个别非常严重的病例,科学家并未发现牙釉质氟中毒(enamel fluorosis)有其他影响,最多会伤害患者的自尊:牙齿上的色斑有损形象,即使采取了修补措施,它们就是“不舍得”离开牙齿。氟中毒真的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牙医学院长期从事氟化物研究的帕梅拉·登滕(Pamela DenBesten)说:“我们已经看到,氟化物能影响蛋白质与矿化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在细胞水平上,它又有什么影响?氟化物作用巨大,需要人们认真对待。”[3]
由于氟化物主要存在于骨骼中,因此骨骼是科学家寻找氟化物印记的最佳组织。很多以(osteoporosis)患者为对象的研究显示,高剂量氟化物能刺激造骨细胞(osteoblast cell)增殖,对于老年患者同样如此。其中的确切机制还不明晰,不过科学家推测,氟化物能通过提高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参与了向造骨细胞传递生化信号的过程)的浓度,从而产生上述效应。虽然氟化物可能增加骨容量,骨强度却明显降低了。研究与动物试验显示,长期摄入高剂量氟化物会让人们更易骨折,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对于“氟化物危险论”,科学界尚存争议。即便如此,NRC专家组的12名成员中,有9人都认为,如果人们一生都在饮用氟含量超过4 毫克/升的水,发生骨折的几率肯定高于健康人群。他们还指出,低浓度的氟化物也可能增加骨折几率,只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3]
当参与试验的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希望通过分析他们的脊柱、髋部及全身骨骼强度,揭示氟化物摄入量和骨骼健康之间的联系。2007年,他收集到一些初始数据,然而根据在幼儿期摄入的氟化物量,并未发现在这些11岁儿童的骨骼中,矿物含量有什么差别。不过他坚持认为,矿物含量的差别可能会随着年龄增大逐渐显现。[3]
关于氟化物的更大争议是,发生在骨骼和牙齿上的生化反应,是否意味着氟化物还会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引发更多疾病。争论的焦点是骨肉瘤(osteosarcoma)——骨骼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居所有儿童肿瘤的第6位。由于氟化物会促进造骨细胞的增殖,一些科学家因此认为,正是造骨细胞的大肆增殖才导致了恶性肿瘤。1990年,美国政府发起的毒理学计划(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中的一项研究显示,雄鼠饮用了一系列氟化物浓度不同的水后(所有试验用水中的氟化物含量,均高于正常饮用水中的含量),骨肉瘤发病率与氟化物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患病率随着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除了这项研究,很多动物试验以及人群研究得到的结果,都没有体现出如此明确的关联性。[3]
牙医学院的伊莉斯·贝辛(Elise B. Bassin)分析了103位曾接触过氟化物的骨肉瘤患者与215名健康对照者的生活习惯后,认为氟化物是男孩患骨肉瘤的重要风险因子(对女孩是否也有这样的影响尚不明确)。2006年,贝辛在《癌症病因与控制》杂志(Cancer Causes and Control)上发表了她的研究报告。在同期杂志上,贝辛的导师切斯特·道格拉斯(Chester Douglass)也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提醒读者要“特别注意”:贝辛并未发表更具说服力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与已发表数据相矛盾。很快,道格拉斯的文章就激起了氟化水反对人士和环保组织的愤怒,他们公开支持贝辛的研究结果,并要求哈佛大学调查道格拉斯——不仅因为他对贝辛的工作作出了错误评价,还因为他是高露洁公司赞助的一本牙医时事通讯的主编,有维护自身利益的嫌疑。2006年年底,哈佛大学结束了调查,得出的结论称,道格拉斯并没有不正当行为。[3]
在氟化物引发的众多争论中,最为激烈的可能要算氟化物是否具有神经毒性。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福塞斯研究所的菲利斯·缪伦(Phyllis Mullenix)发表报告称,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试验显示,氟化钠会在脑组织中聚集,从而影响动物的行为。缪伦尼克斯在试验中发现,如果在出生前就接触了大量氟化物(通过),幼鼠出生后会表现得极度活跃(尤其是雄鼠);相反,假如是在出生后接触氟化物,小鼠会变得懒散(主要是雌鼠)。这篇报告刚在《神经毒理学与畸形学》杂志发表,就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很多科学家认为,缪伦尼克斯的研究方法有缺陷,她使用的氟化物剂量远高于正常水平。但是,在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却支持了缪伦尼克斯的发现:接触高剂量的氟化物会降低人类的智力水平。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氟化铝在人体内形成后,由于它与磷酸盐的结构类似,会影响大脑内多种酶的活性。其他研究也显示,氟硅酸盐(silicofluoride)会加强大脑对铅的吸收。[3]
虽然有很多研究都证明,氟化物有毒害作用,但不少科学家仍认为,氟化物是对付龋齿的最好武器。[3]
公众并没有因为NRC发布的报告而产生恐慌情绪,美国环保局(EPA)也没有降低饮用水的氟含量标准(他们声称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虽然饮用水中的氟化物含量保持在0.7~1.2毫克/升,远低于美国环保局规定的上限(4毫克/升),但仍有20万美国人,以及数百万印度、中东和非洲人在饮用氟化物含量高于4毫克/升的水(过多的氟可能来源于含氟岩石和水源附近的土壤)。[3]
NRC还在报告中提到,食物、饮料、牙膏等产品也是氟化物的重要来源,这使科学家不得不考虑,饮用水中1毫克/升的氟化物含量是否仍然太多。NRC专家组没有正式提出这个问题,不过分析显示,即使只在饮用水中加入少量氟化物,仍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NRC委员会主席道尔(John Doull)说:“这么多年来,我们对氟化物的认识几乎原地踏步。科学界往往认为氟就是用来预防龋齿的,医生们甚至将在饮用水中加氟列为上世纪最伟大的10项成就之一。但当我们回顾以往研究,考虑到已实行饮用水加氟措施的时间跨度,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实际拥有的信息远少于应该拥有的。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饮用水加氟实行多年后,仍然争议不断的原因。面对未知的领域,争论永无休止。”[3]1、适合于在低氟地区、适氟地区以及在龋病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中进行,高氟地区人群是不适合使用。[1]
2、对于儿童,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注意防止氟摄入过量。[1]
3、重工业密集地区不能用。在生产过程中,氟随“三废”播散污染环境,使该地区氟含量增高。据统计,一座年产4~5万吨的磷肥厂,每小时要排出废气3、5万立方米,其中含氟约50公斤,大大超过安全量。
4、在使用含氟牙膏之前,必须进行相关教育,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刷完牙后必须将牙缝中残留的牙膏彻底清除干净,更不能将牙膏和漱口水吞入腹中。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含氟的牙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