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甲状腺癌癌的诊断方法?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甲状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文:潇潇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至少50万甲状腺癌患者存在过度诊断,大多数女性患者都接受了不必要的外科切除和抗癌治疗!”
  根据8月17号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一组癌症登记数据,IARC的研究者如是说。
  至少50万甲状腺癌患者存在过度诊断!
  这是一组来自12个高收入国家(澳大利亚、丹麦、英格兰、芬兰、发过、意大利、日本、挪威、南韩、苏格兰、瑞典、美国)年的癌症登记数据,一共评估了47万名女性和9万名男性。
  多数患者的甲状腺癌都是小的、低分化的,可他们大多都接受了全甲状癌切除术,接受颈部淋巴结清扫和放射性碘治疗的也不在少数。
  数据分析显示,这种过度干预并没有影响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尤其是在15~49岁的女性当中,甲状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2007距今已近十年,那么,这种过度治疗的模式现在仍在使用吗?
  研究者称,2007年以后的数据无法评估,但从较近的的数据中可以“管中窥豹”,数据仍然不容乐观。
  过度诊断的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在南韩病例中占到90%,在美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病例中占70%~80%,在日本、北欧国家、英格兰、苏格兰中占到50%。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数据也表明,年,甲状腺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达到97.9%,远远高于其它癌症。可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数量从年到年上升了三倍。
  韩国人最受困扰。自从超声开始大范围应用于癌症普查,甲状腺癌成了女性最常见的癌症,过度诊断的比例竟然占到了90%。
  医疗水平上升?还是激进治疗的“副产品”?
  由于筛查技术的发展、思想的进步,“早筛”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超声、CT、MRI这些新技术轮番上阵,一个个无痛的、不致命的、本可以安逸的躺在健康人甲状腺中的“肿块”被纠出来,惊慌失措中接受本不必要的对待。
  有观点说:“应该公平的、不带感情色彩的看待这组数据。过度诊断可以代表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代表疾病检出率的上升。”
  可是,接受没有丝毫获益的可怕的切除、声音受损、永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终身服药、忍受放射性碘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的这部分女人,成了这“医疗水平进步”的“副产品”。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标准!
  对于这个结果,医生们表示很委屈。
  “检查出问题,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啊!大数据显示筛查对死亡率影响不大,可癌症这种事情,落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100%,我们怎么判断何时需治疗,何时可以等待?”
  滤泡型甲状腺癌后期出现肺和骨转移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怎么判断这部分人不能从早期治疗中获益呢?
  “你只告诉我们过度治疗了,又不说怎样治疗才恰当!”
  哪些微小癌可以治疗,哪些不需要治疗,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标准。
  还有评论说,等待观察就意味着频繁的复查,然后,又有人开始抨击影像诊断的滥用。
  甲状腺癌领域已经开始行动
  幸运的是,甲状腺癌领域已经开始重视这个事实,并着手改善。
  反对全身性的筛查、反对<1cm的结节的治疗、优先等待观察、组织活检明确诊断、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意愿等等,一系列措施开始解决过度治疗这一问题。
  2016年上半年,JAMA Ocology将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从癌症家族“开除”,称它为“肿瘤”(全名缩写是NIFTP)。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治疗规范,但这已经使美国一部分患者免除“过度治疗”。
  日本在这方面也做的很好,日本2010年版的《甲状腺癌临床指南》提出,对于肿瘤危险分层处于低危水平的微小癌患者不推荐手术,建议密切观察。
  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最近也给出更新版的指南,指出对于分化良好的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叶切除术可以代替全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等一等,还是做掉它?
  梅奥诊所内分泌科发表的有关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于有症状而被诊断的非乳头状甲状腺癌病例的数量从年没有显著改变。
  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的,多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
  因此,如何处理常规筛查出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就成了“是否过度治疗”的关键环节。
  前不久,《医学界肿瘤频道》曾就此问题采访四川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朝晖主任。
  王主任立足我国国情,建议如下: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投稿邮箱:yangxinyuan@
  稿费:100~1000元
  编辑微信:y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1084文章数甲状腺癌确诊检查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甲状腺癌确诊检查方法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甲状腺癌被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了_甲状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4,483贴子:
甲状腺癌被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了收藏
根据罗彻斯特的梅奥诊所三位医师的一项研究分析:新的成像技术已导致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现象的发生,让成千上万的人暴露于不必要的、昂贵的和有潜在风险的治疗中。在美国问题尤为严重。(华斌注:在中国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他们的这些忧虑,梅奥诊所的医生建议使用一个新的术语用来描述那些低风险的甲状腺病变——将更好地传达这样的信息:,这些病变对病人的健康仅仅有极小风险,这将引导病人和医生远离不必要的治疗。Juan Brito医生,内分泌专家,本项研究的作者之一,说:“我们需要重命名它们,,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在一个不同的类别。”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英国医学杂志》(BMJ)。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诊断率大大幅上升在过去的30年里,甲状腺癌病例的发病率在美国增加了两倍,从1973年的每十万人3.6例到例。“这使甲状腺癌成为增长最快的癌症之一,” Brito说。“已经观察到全球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分布不均匀,”他补充说,“例如:瑞典、日本和中国已经经历了这一特定癌症的发病率的逐步升高。“此外,几乎所有的新的被诊断出的甲状腺癌病例——90%——是所谓的微小小乳头状癌,,研究显示这类肿瘤的生长非常缓慢,不会出现症状,也几乎不会导致死亡。这一因素最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甲状腺癌的死亡率保持不变而新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飞涨这一现象。增长背后的关键因素Brito和他的同事们,John Morris 医生和 VictorMontori医生,在他们的论文中解释,更多的乳头状癌的诊断的出现,是因为高科技成像技术的进步,如超声波、 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使用,现在可发现小至2毫米的甲状腺结节。另一个因素是报销政策,这些政策鼓励医生使用这些技术,在美国,颈部超声检查自1980年以来增加了至少80%。研究还表明,高收入的美国人相对于比收入水平较低的美国人——尤其是那些有健康保险的人——更有可能被诊断为甲状腺癌。“这些技术的易用简便性和这些技术的滥用的驱动导致过度诊断现象的发生。” Brito说。不必要的治疗Brito和同事们在他们的论文中指出:过度诊断常常会导致过度治疗,包括不必要的手术。事实上,在美国甲状腺切除术的数量(手术,全部或部分甲状腺切除术) 1996年到2006年间上涨了60%。甲状腺切除术费用昂贵,而且可能会出现几个严重、永久性的并发症,包括喉部神经损伤。接收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必须在余生中采取甲状腺素替代疗法,这一治疗本身就具有健康风险。在美国,放射性碘治疗也被越来越多用来治疗低风险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973年每300名甲状腺癌患者才有一例接受放射性碘治疗。而在2006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五分之二。然而,指南中并不推荐放射性碘治疗低风险患者甲状腺癌。这些相关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引发其他类型的癌症的风险,包括白血病和唾液腺的癌症。需要新的术语Brito和他的同事们承认,可能有一些不确定的原因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的快速上升,例如, CT扫描的广泛使用导致俄辐射暴露。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国别发病率的不均匀上高提示过度诊断才是甲状腺癌发病率飙升的背后原因。他们呼吁医生病人共同参与决策,并向病人解释:在许多情况下,积极监测而不是手术治疗才是甲状腺癌最合适的管理手段。“患者可以放心,如果有证据表明结节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时再行治疗并不会造成治疗上的延迟。”作者在文章中写到。他们还建议使用“小乳头状病变”来被重新命名呢些处于休眠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这能更准确反映出它们带给病人的极小的健康风险。大多数甲状腺癌的发现“不是注定必然或对患者具有风险,”布里托说, “通过拿掉癌症这个标签,我们可以重新架构管理这些疾病的级别,减少患者对癌症的焦虑程度。”由布里托和他的同事们发表的研究可以在《英国医学杂志》的网站查阅。(本文来自 MinnPost新闻网站)
第九城市第48期Unity3D手游开发培训班火热招募中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华信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肿瘤博士-蔺宏伟 微博分享。——其实我是一个搬运工。
我严重认同,比如我的结节发现于11年,当时毫不在意活得好好的到现在,因为形状有些改变,变长了,这几天各种担心B超做两次,其实如果有问题当时就是有问题的,我也带着过了几年了,想想明白,逛街去
我发过这帖子
怪不得 我的医生这样给我建议 原来不是他保守 是他毕竟与时俱进不功利
他总是对我笑着说 一点事情也没有 小孩生好 再看看情况 没问题的 他是个可爱的大胖子
可是发现了,不可能不去弄掉啊。。我的心没那么宽
我的也是两年前发现的,一直害怕手术,所以一直没做,到了今年觉得脖子有时跳动着疼,有点害怕了,才硬着头皮去做的手术,一直觉得是结节,结果没想到是恶性的,有点后悔两年前没做,那样说不定不是现在这样!哎,人生没有后悔药!
说得很有道理,我的小ca也在沉睡,打算一直随访,有变化再动它吧
我宁愿微小癌全切终身吃药,也不愿意发展到淋巴转移,可惜还是发现得太晚了
2017看中超 牛魔王购票有保障!
最怕转移,终身吃药放心些,优甲乐又是很便宜的药.
对啊,我也是3MM乳头状微小癌,淋巴未转移,一点感觉也没有,就是个体检发现了,发现了就陷入了恐怖的深渊不得不切了。。。现在术后5个星期了觉得右边脖子有点酸,还得不停吃药。其实我觉得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没有回头路走也只能认命接受了,我现在最介意的是,做了这个手术,会不会反而激发它的发作概率,同时不停的吃这些药,有没有可能造成持久的副作用引发其他的病。
我的微小癌彩超发现一周了,一直在犹豫切了好还是再观察下,生了孩子再切?!
我观察了六年,当医生觉得状况应该稳定的时候,我的B超医生却告诉我必须开刀,而且尽快。我觉得一旦确定就尽快开吧,不要迟疑。
不管咋样,如果是真的这对我们已经手术的甲癌患者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我觉得还是要尽快手术降低转移风险 而且甲状腺癌是有可能不转移淋巴 转移远端的 。。。谁知道癌细胞随着血液跑哪去了。。。
赶快改名,心里好舒服点
我也微小的,刚查出来做过几次B超,都没有说淋巴有问题,观察了一年后,发现淋巴有不好的了,才果断手术的,结果淋巴2/4转移。后悔一年前没有做。也许一年前没有淋巴转移,或者程度轻些。
我六月份也是体检知道有甲状腺结节,昨天去医院看了,做了B超,大小:4.9mm×4.6mm 椭圆形的,内部欠均匀,边缘不光整,边界模糊。内部未见点状的强回声。医生要求我做穿刺,进一步查是良性还是恶性?我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办?
我们一个同事甲状腺癌晚期!谁说不死人啊?一起检查出好几个,就她是晚期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真长作者身上了,就不行他能坐得住不割。
我是2010年单位体检发现多发结节,未遵医嘱随访。每年体检结果相同。2014年B超医生发现形态改变(竖型),增大不少,建议全切。多方了解此症后本人愿意密切随访,带癌生存,可家人都不同意,非切之而后快。就全切了。3个病灶,微小乳头,未转移。所以是否手术要看本人及家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密切随访。
几个权威专家说随访,结果淋巴结转移,术前根本就看不出转移。
看楼上各位的情况,我这4*5mm都不算小啦
也有道理啊
淋巴转移危险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 正文
甲状腺癌B超检查的诊断方法和表现
B超检查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医生一般会通过B超检查来诊断甲状腺癌的具体病症,而B超检查结果是如何体现甲状腺癌的呢?接下来,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介绍甲状腺癌B超检查的诊断方法和表现吧。甲状腺癌B超检查的诊断方法如果在B超检查中,发现一个属于低回声实性伴微钙化、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血流紊乱,则其为恶性结节的可能性将超过90%。如果同时发现伴淋巴结构异常,则更应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必要时可以直接手术确诊。而发现的结节属于高回声、边界清晰、回声均匀、囊性成分较多且颈部淋巴结异常时,其为良性结节的可能性也将超过九成。有文献称,纯囊性结节和由多个小囊泡占据50%以上结节体积、呈海绵状改变的结节中,几乎100%为良性。因此福州肿瘤科专家表示,如果B超查出甲状腺结节,应在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寻求最科学的治疗方案。那么,B超又是如何体现甲状腺癌的呢?甲状腺癌的B超检查表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或晕环不完整,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多数伴砂粒状强回声钙化。即“实质不均质低回声暗区型”。在甲状腺癌中最多见,相对较易诊断。病理多数为。肿块边界清,形状(不)整齐,内部呈低回声,后方回声可减低。即“实质性衰减暗区型”。常见于滤泡状腺癌、髓样癌。肿块边界清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可伴弧形或斑块状强回声粗钙化)或呈液实混合回声。即“型”。肿块边界清或不清,内部为液性或混合性暗区。即“囊性变”。因此,甲状腺癌B超检查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责任编辑:翟福娣 )
文章关键词:
甲状腺癌属于分化较好的肿瘤,所谓分化较好就是说恶性程度较低,只要治疗方法得当,预后往往比较理想。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下面赶紧和家庭医生在线小编一起……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发展相对缓慢,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患了甲状腺癌不用过分担心,只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选择合适的……
由于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对体外放射治疗不敏感,因此,甲状腺癌手术后通常不应进行体外放射治疗。而应进行碘-131内照射治疗。体外放疗靶向性差……
甲状腺癌即甲状腺组织的癌变。甲状腺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癌。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擅长乳腺癌、肺癌、大肠癌等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是在乳腺癌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入选2...
擅长:对于放射影像诊断(包括常规放射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和介入治疗都有深的造诣,于善综合应用各种医...
副主任医师
擅长:放射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
擅长:乳腺癌无创与微创及综合治疗,多种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如肿瘤的栓塞化疗、血管瘤栓塞;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置...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生育二胎的注意事项
擅 长:围产医学: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诊断和处理;妇产科超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楠 甲状腺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