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 血糖高 血糖高是糖尿病吗吗 可以痊愈吗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请问是何治疗仪?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还是看你的血糖的高低了 第一就是要监测好你的血糖峰值
如果需要打胰岛素那么你的指尖血糖监测就不可能停下来。在医院调整好你的胰岛素剂量 保障你的血糖在一个比较平...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老人得糖尿病吃什么好?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老人得糖尿病吃什么好?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姥姥得糖尿病了````
答: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
现代医学证明,正常人在饮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不会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糖尿病人要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
饮食疗法是各型糖懒洋洋现的治疗基础,是糖尿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之一。不论糖尿病属何种类型,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对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轻型病例,可以把饮食疗法做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当地配合口服降糖药,就能达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目的。对Ⅰ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变应在胰岛素等药治疗的基础由,积极控制饮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病情的恶化。所以,饮食疗法为糖尿病的基础疗法,必须严格遵守。
1.饮食治疗的目的
(1)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防止或延缓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2)维持健康,使成人能从事各种正常的活动,儿童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3)维持正常的体重。肥胖者减少能摄入,可以改善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双可使体重增加,以增强对种传染的抵抗力。
2.饮食疗法应用要点
(1)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题,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2)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
(3)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4)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5)选择好适宜糖尿病病人的食物,对糖尿病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不宜吃的食物有:
Ⅰ。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Ⅲ。不宜饮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注意,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②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Ⅰ。大豆及其制品:这类食品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在豆油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Ⅱ。粗杂糖: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长期停用,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
(6)糖尿现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时,要以含糖量低为选择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其含糖量,计算其热能。换算成主食,减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总热量不变。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认为在两餐之间(血糖下降时)少量服用较为合适。有考营养成分表,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7)糖尿病病人还应限制饮食中胆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时,易使血清胆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不病性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饮食中要限制胆固醇的进量,一般主张胆固醇的限量为每日低于300毫克。故临床应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等,因这类食物都富含较高的胆固醇。而就多吃瘦肉和鱼虾等,此属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往往因为饮食控制不好而药物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饮食控制原则如下: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这些蔬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食物充饥。
11.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2.少吃盐。
1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14.关于吃水果的问题。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血糖低的时候。如果后吃水果就等于加餐了,血糖会马上高起来。另外,西瓜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故尽量不吃。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15.甜味剂不会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不能作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16.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限制喝水。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你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1、日摄热量计算好:对偏胖的病人供给热量偏低,对偏瘦的病人则偏高,以保持正常体重。2、三大营养比例好;一般糖尿病病人每日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含全日总热量的比例为蛋白质15%左右;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60%-70%。对蛋白质还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不同类别的蛋白质。肾功能正常者以谷、豆类蛋白质为好,既有利于营养需要,又可防止血脂升高。肾功能衰竭者选乳、蛋类蛋白为好,因其生理价高,少产生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物质,有利于保护肾功能。对于脂肪的供给,要防止血脂升高,应以植物油为主,保证必需脂肪酸需要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应足,食量不足,既不利于保护肾功能,久则影响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3、主副食品稳定好:每日每餐中的主副食品含量应基本固定,不能随意增减,但花样品种可随意变换。4、胆固醇食品限制好:胆固醇高的食品对糖尿病肥胖者危害大,应限制摄入,有利于控制血浆胆固醇。5、重危病人细算好:重危病人的饮食要科学仔细地计算出每天需要的氨基酸、脂及酸、钾、钠、微量元素以及食物嘌呤量和食物烹调后维生素含量的保存率等等项目调配饮食。6、糖食酒品需忌好:含糖的点心、水果、饮料和酒类均忌用。病情缓解后轻的病人可增加水果,但不应过多,而且应经常注意查尿糖和血糖。7、新用食品了解好:新出现的“治疗食品“或是以前没有用过的食品,首先应了解其营养万分,凡是不清楚成分的食品,最好不要轻易试用,即使是医生介绍的新品种,也要在应用中仔细观察效果,看是否适合自己。8、生活规律定量好:定时定量有规律地吃饮、吃药、运动和工作对糖尿病人尤为重要,特殊情况如出差、会议等也应按规定选食。遇到手术或新增加疾病时要重新调整饮食、用药。9、低血糖时用糖好:糖尿病人有很多原因导致低血糖,此刻一定要先补给糖,使血糖正常后再做其他的处理。10、糖尿病人学习好:糖尿病人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努力学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病情、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制订自已的膳食方案,不断实践修正,必要时再请教医生。
糖尿病:猪胰一条,冬瓜皮1两,加水煮熟(生吃亦佳),少加些油、盐和调料(勿加酒、糖)吃下,一日一剂,连吃20天。
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两段时间肌注Vb12,每次两周,一天一支,这很经济!) 四、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目前大约有万糖尿病患者。此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致残、致死,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如果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红蛋白〈8%者极少发生并发症,亦是延缓其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遵循严格控制高血糖,坚持治疗达标的原则,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保证,不能偏听、偏信社会上的“游医”所谓“包医、根治糖尿病”的谬论。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糖? 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其实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吃点蜂蜜对糖尿病人还是有些帮助的。 取秋植花生收获后的地下根茎,除去泥土杂质,洗净,新鲜或晒干备用。 1、用鲜品50~100克或干品25~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隔7天后再服第2疗程。如果病情严重可每天一剂,不分疗程连续服用。同时,配合控制饮食。 2、 南瓜。常食用南瓜能减肥,而且可降血糖。目前国内已生产出可供药用的南瓜粉。南瓜亦可当饭食用,早、晚各吃250克煮熟的南瓜,有稳定血糖作用。 苦瓜。苦瓜有清暑解热,明目解毒之功效,常食用之有明显降血糖作用。鲜苦瓜做菜,每餐50~100克,每日2~3次;或苦瓜制成干粉剂,每次7~12克,每日3次。 葫芦汤。鲜葫芦60克,或干品30克,水煎饮汤。适用于糖尿病生痈、长疖、口鼻中烂痛者。 西瓜皮、冬瓜皮 各15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清热祛湿利水之效。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尿浊者。 五豆汤。绿豆、红小豆、黑豆、黄豆、芸豆各等量(15克)。加水煎汤,吃豆喝汤。每日一剂。 蘑菇。蘑菇培养液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常以蘑菇为菜,或煮汁饮服,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症状。 山药100克,黄芪50克,水煎服,每日2次。 猪胰玉米须汤。猪胰1个(洗净),玉米须30克,水煎,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糖尿病口干口渴者。 鳕鱼。鳕鱼胰腺含丰富的胰岛素,将鳕鱼洗净,按常法烹熟食用或者煮汤食,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活鲫鱼,绿茶 各100克。将鱼去肠杂洗净,把绿茶塞入鱼腹内,置盆中上锅清蒸,不加食盐,熟后食用,每日1次。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单纯高血糖的中医药论治
核心提示:近期,通过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在医院检查,发现血糖升高的,包括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仅仅表现为血糖升高,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特别是初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现在就单纯高血糖的控制谈中医的认识和临床体会,供参考。
  中医对单纯性高血糖病因的认识
  1.过食肥甘:“过食肥甘”已经成为发生高血糖进而发展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高热量食品、快速食品、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煎炸食品充斥餐桌,致使糖尿病发病年龄年轻化、发病率升高并出现大量高危人群。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过食肥甘”的危害,上述食品的宣传也已经在部分国家中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2.禀赋异常:中医认为,五脏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是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禀赋不足者是指糖尿病的易感人群或存在易感体质的人。当多种原因导致脾的运化精微物质(营养物质)的功能受到损伤时,脾不能充分运送食物精微,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
  3.运动少,环境差:城市化的进程使得楼宇林立,与之相反的是运动场所却越来越少。过度安逸导致肥胖,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糖尿病的队伍“浩荡”起来。运动是机体内能量代谢的一个主要途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明确运动的重要性,坚持运动,促进体内多余能量的消耗,达到能量收支平衡。
  4.其他:很多人认为自己身体虚弱,应该调补,于是大量应用西洋参、冬虫夏草、蜂王浆等滋阴壮阳、补气养血之品。但他们并不知道,滥用补品可以导致机体的功能紊乱,容易形成内热,继而耗伤津液,诱发糖尿病。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补虚泻实,而不应滥用温补之品。
  单纯性高血糖的临床特点
  1.症状:患者多无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或者症状并不典型,但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下肢乏力、困倦、皮肤瘙痒、视物模糊、小便多等症状较为突出。有些患者只表现出“三多一少”中的某一个症状,比如口干渴、夜尿多或者身体逐渐消瘦,而且多兼有其他因素使这些情况被忽视,比如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喝水而口渴,或因年龄较大认为出现这些表现是正常的,或者有的老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而小便异常等,他们没有想到把这些表现与糖尿病联系起来。
  2.体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根源,在2型糖尿病中,约80%的患者肥胖或超重,特别是腹型肥胖(又称苹果型,相对于臀部肥胖明显的梨型肥胖而言),更容易导致患者血糖的增高。
  3.年龄:人口老龄化是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老龄人群占较大比例,但糖尿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4.发病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的人合并高血压,60%的人合并血脂紊乱,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心脏疾病等,这些疾病会掩盖糖尿病本身的症状,是糖尿病症状不典型的原因。
  5.舌脉:患者多舌红少津,苔白或薄黄,脉细或弦细。
  中医对单纯性高血糖的治疗
  1.无症状型糖尿病
  此类患者完全没有糖尿病的症状,多见于体质肥胖的中青年患者,他们的生活、工作正常,只是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通过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这些患者多为痰热交阻,兼阴虚。治法为清热、化痰、养阴。
  药物:黄连6克,蒲公英30克,白僵蚕9克.太子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15克,女贞子15克,半夏9克,桑叶9克,山楂30克。每日一剂,早晚分开服用,两周为一个疗程。
  如果是老年人,体型适中,可以使用六味地黄汤或者六味地黄丸。
  2.症状不典型的糖尿病
  ①热盛伤阴型
  很多患者早已有口苦、口干、易饥饿、腰酸,大便干结或排便不爽等症状。此类型多为老年患者,形体肥胖或超重,自觉体力和精力较以前减退,他们常常认为是年龄因素所致,不加以重视。因这一类型多为热盛阴虚夹痰淤。治法为清热、养阴、化痰、活血。
  方药:自拟方。
  药物: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黄连6克,生地30克,丹皮9克,葛根12克,白僵蚕9克,荷叶15克,知母10克,丹参30克,蒲公英30克。每日一剂,早晚分开服用,连服两周或遵医嘱。
  ②气阴两虚型
  这类患者多有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等症状,有时有心悸、自汗等症状,但多饮、多食症状不明显。患者以前多认为这些不是糖尿病的症状,没有加以重视。这类患者多为心气虚、肾阴虚。治法为补心气、养肾阴。
  方药:生脉饮加味。
  药物:生黄芪15~3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女贞子15克,黄精15克,山药15~30克,山萸肉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5克。每日一剂,早晚分开服用,连服两周或遵医嘱。
  针对患者的皮肤瘙痒,可以加地肤子、白藓皮,对视物模糊者可以加枸杞子、菊花等。
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静梅)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国际糖尿病联盟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在“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直接起治疗作用的是饮食、运动和药物三要素,而血糖监测和教育则是保证这三要素正确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所以,糖尿病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中最基础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糖尿病患者在规律服药的同时,要做到合理饮食。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由于肝脏内部没有感觉神经,由HBV/HCV、酒精中毒等慢……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正常夫妇生出耳聋儿?并非不可能!目前我国人群携带遗传性……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格列酮是一类可以激活PPARγ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利用格列酮类药物激活PPARγ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对于糖尿病治疗非常有效。但PPARγ还有许多其他功能至今没有得到非常深入的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在我国成人中患病率已达11.6%,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0.1%知道自己患病,接受治疗的只有25.8%。在治疗的人当中,糖化血红蛋白(<7.0%)达标人群仅有39.7%。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苯脲和格列喹酮等。此类药物一般在餐前半小时服用,餐前过早服用可致低血糖发生,进餐时或餐后服用则对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即使是餐前半小时服用仍要注意低血糖的发生。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很重要,不能吃太多含糖分高的食物,但是作为中国人重要的粮食之一---米饭,就是含糖量最高的食物之一,那么糖尿病患者要如何注意呢?数据显示,北京市肥胖学生高血糖检出率高达66.6%。虽然高血糖却不一定是糖尿病,但家长必须及时查出引起孩子高血糖的原因是错误测量、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前期。若孩子属于糖尿病前期,血糖比普通孩子要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标准,家长要及时采取措施,把孩子从糖尿病的路上“拉回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异常的出汗现象,就要警惕可能是由于血糖过高导致神经并发症发生!自主神经是负责胃肠蠕动、汗腺排汗等功能的一类不受人意志支配的神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糖高是糖尿病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