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症状,专家进~~

[转载]人类进入心理疾病时代——访心理咨询专家李子勋(转)
(注:本文所取的数据均来自于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是综合化的社会环境导致人类已进入“心理疾病”时代,预计到2010年,抑郁症将排在世界发病率前15位疾病的榜首;到2020年,更将成为非常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而中国每年的自杀人数是全球自杀者总数的1/5。医学专家把“能正确处理心理危机”定为健康的新标志。&
陈威威(以下简称“陈”):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博士生,甚至博士生导师跳楼自杀事件频繁发生,令人震惊。据统计,中国每年有28.7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死于15—34岁人群中自杀占首位。作为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李先生怎么看这样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
李子勋(以下简称“李”):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在十多年前就被国际评为高自杀率卫生组织的国家。目前很多我们采用的统计资料只能是个保守的推算,因为还有很多不同的自杀并没有被统计,而我们知道的中国高等院校自杀率剧增的数字是最容易获得的资料,比如最近的统计只是按照漏报率而调整推算,去年因自杀死亡的人数是28.7万人,自杀未遂者达200万之多,但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推算,自杀未遂的人数起码是自杀死亡人数的十倍,按自杀的人数来推算,应为280万人。&
100多年前,涂尔干在他的社会学著作《自杀论》中提出,对自杀现象应当通过统计分析,进行实证研究,而反对心理学或生物学上的还原主义,拒绝用个别事例来说明问题。作为对自杀现象的开创性社会学研究,涂尔干的这种方法论在当下是否还具有意义?&
李:我认为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在方法论上从来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差异,而且至今基本在沿用。比如以数据统计来分析、归类,在各种社会因素中寻找结构性关联,从中找到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近十几年来中国广大农村的自杀在我国官方统计中,保持着双高峰状态:一个是少男少女(尤其是少女),一个是45到65岁这样两个高自杀人群。
这个双高峰代表着一些贫穷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
陈: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的自杀率远高于“文革”期间,其数量甚至超过了包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种政治运动所导致的自杀人数的总和。这种推断有依据吗?&
李:我不这么认为。改革开放之前,几乎没有对自杀做过较全面的统计,假如无法获得当年的数据,就不具备比较这两个时期的前提,现在社会上普遍关注自杀问题,国际社会也在关注。因此不能将过去民间零散的记录又不足以那来做参考。在没有获得证据的情况下,谁又敢下这个结论。&
我们东方人看来,自杀只是个人行为,长期以来,自杀在我国被归类于社会行为学。其实,自杀不仅仅是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
比如:警察与拿枪的歹徒搏斗,他也许做不到,但某种文化的观念和精神感召会令他忽视了这种危险。他在冒险的过程中已带有对死亡的某种意愿了。因此,我们的文化就对自杀活动产生了作用。&
陈:屈原投江也许是我国历史最早记载的自杀事件之一。可以确定,屈原的自杀有为政治理想殉道和警示社会的因素,其中还有个人境遇的成份。类似的还有民初王国维的自沉昆明湖。涂尔干“利他主义自杀”的冰冷的“统计数字”,能否涵盖这样的人物?&
李:自杀者自有他们非死不可的道理。涂尔干则在这里的阐释是,人是被文明塑造的,因此要寻找文明所依赖的社会原因和条件,就是通过对自杀的个体现象去寻找人类最特殊的“社会事实”,从而脱离作为自杀个体的心理表现的意义。&
陈:有些学者认为,目前在高校发生的学生与知识分子的自杀现象增多,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必然。&
李:我认为这样归结过于简单。中国自杀率高同样有文化和历史的环境背景。这点很贴近迪尔凯姆的理论;比如他认为有共同宗教背景的群体的自杀率,要比相对自由思考的群体的自杀率低。那些独立思考的个体必须独自寻找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如果他不找不出自己满意的生活和社会意义,他就会失去生存的愿望。&
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社会发展形成的冲突有关,比如早年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尊卑,形成的论资排辈的价值观,对青年人自我发展形成的潜在压力。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边缘小城市、农村形成的巨大落差,到陌生城市的打工者、高校的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限定在老乡或相同专业的圈子,而文化观念形成的强大势力又往往是无形的,多数人在现实的生存和发展中是处于社会的弱势,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个人的情感关系的动荡形成了多重焦虑,几乎成为每一个期望出人头地的青年人在成长中无法回避的经历。&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21.6%以上,大学生在16%以上。而在其他国家,青少年自杀比较少,一些发达国家给青少年在成长阶段设计许多选择的权力,社会也给予了他们成长的空间。在美国,45到65岁的中年人群自杀率普遍高于青少年。在日本老年人是高自杀人群,&
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地区是东欧,北美居中。南美洲国家最低。亚洲除了中国和日本之外,自杀率相对较低。国外自杀一般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中国恰恰相反,农村高于城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农村青年女性自杀几乎是城市女青年的5倍。我国妇女自杀远高于世界水平,我们的社会仍然是男权文化,被覆盖在“新制度”、“男女平等”的表皮下面。我们的文化、制度、法律的设计对女性权益的顾忌,距离西方民主社会至少落差一百年。所以移民到国外的我国男性公民远不如在本土生活自在。&
中国人自杀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一是婚姻状况发生改变,二是家庭中的生活事件,三是社会冲突。&
中国的妇幼卫生工作强调要降低我国女性在孕产期发生的死亡率,但1999年研究人员给卫生部的一份报告却显示,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中第一死因是自杀而不是孕产期疾病。&
陈:涂尔干的《自杀论》是以具有基督教信仰的西方社会为背景的,但在我国或整个东方社会,应该有很不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自杀相关的禁忌在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中有很大差异。此外,经济社会条件也与欧洲大不相同。当前中国的自杀率居高不下,是否与转型社会给一些人带来的生存困境有关?&
李:贫穷和落后似乎并不产生更多厌世理由。中国自古就有不食周粟,绝食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日本自古就视切腹为武士之魂;中国江湖侠士一向以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为美德;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等也都是我们敬仰的英烈。日本因为没有禁止自杀的宗教习俗,
所以自杀的人反而会受到赞扬,日语词汇中有着丰富的自杀术语。日本近几年新出现一种网络集体自杀现象,日本官方统计,2003年的12起网络集体自杀事件,有34人死亡,2004年上升的19起,55人死亡。到了2005年,前3个月就发生了20起,
54人死亡。&
面对自杀禁忌,东方人比西方人明显要幸运得多。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是内敛的教育,与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形成反差,因此日本许多青少年患有严重的“精神疏离症”。&
再比如,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都把自杀作为十恶不赦的罪责,并通过法律没收自杀者的财产,用残忍的手段惩罚尸体,不让其死后安宁。英国甚至在1961年还将自杀未遂者关在监狱里作为惩罚。&
但是对罗马人来说,死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的方式。&
陈:在1897年涂尔干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自杀以后,自杀才被列入了社会学研究范畴。之前,自杀的意义只存在于哲学、宗教、道德和文化的范畴。&
李:这说明西方社会对于自杀的态度,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转变得宽容的。中国的传统习俗并不认为自杀是一件光彩的事,民间习俗认为谈论自杀和死亡本身不吉利,于是回避。从官方到民间,都对自杀与死亡采取回避或绕开去谈论。如果内心就已经有了禁忌,那么对死亡怎么可能没有禁忌呢!&
大多数人的心理冲突源于文化的冲突。把具有动物天性的人从自然界剥离成为循规蹈矩的社会人,就像契诃夫笔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就是被强行装进文化套子里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你不可能没有压抑束缚的痛苦。&
在亚洲的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发展中国家,比如人口大国的中国,不断攀升的自杀数据,是与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同步的。&&&&
当人一出生,便会逐渐意识到死亡,已知不可逃避只有接受它。实际上大部分死亡都与自杀有关联。人们有很多与自杀类似的习惯,是自己选择的,比如说抽烟,开快车、攀岩、蹦极、极地冒险、还有运动员的极限运动。明知这是一个被死亡控制的运动。往往人们通过这种冒险的职业和活动去征服死亡意识——正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所以,不少人会出于对死亡的本能恐惧而有意识的掩饰,因此要去冒险。通过对危险的活动这种方式,使自己内心对死亡的恐惧获得一种麻痹。实际上这已经是在做一种类似自杀的行为了。&
没有对死亡做过认真思考的人,对生命也不会有真正透彻的理解。生命是一体的,虽然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看来是独自存在与消亡的,但我们只是整个生命机体中一个微小的部分。生命在宇宙间存在着,我们实际上也永恒存在着,这是生命的延续性决定的。&
陈:好像在谈哲学?自杀早在古希腊哲学史上,被毕得哥拉斯说成是一种对神的挑衅;柏拉图认为人是神的财产,自杀就等于奴隶砍掉自己的手,神因此会发怒的;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更像个君主,认为自杀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行径,因为这会让一个国家失去有用的公民,经济实力会因此收到消弱。&
自杀到了加缪的时代,才变得有些社会学意味,他在自己的散文《荒谬和自杀》中第一句话就是:“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李:十八世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引发了真实社会许多男青年开枪自杀事件,小说在当地曾一度被列为禁书,“维特效应”也成为用来专指模仿自杀行为的名词。人性本身有潜在的自杀本能,人因为类害怕死亡,才担忧周遭发生自杀事件。自杀给予人类的意义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每个人的自杀方式各有不同,自杀的原因也各有不同。自杀可以通过暗示而传递给他人,就是人们说的自杀传染,比如近来南京某所大学在两周之内就有四个人跳楼自杀。这里可以看出自杀以及自杀的方式都像传染病一样。再比如,美国的金门大桥原有的黑色造成很多人从桥上跳下去自杀,后来把刷成白色才得到了控制。比较近期的典型案例,是2003年4月发生的张国荣自杀事件,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从当日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个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5人死亡。香港的心理学界认为媒体的大篇幅报道强化了原本已有自杀倾向人的寻死欲念。4月份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比3月份(张国荣自杀前一个月)增加了32%。在这些自杀案中,死于跳楼的占32%,在所有自杀方法中比例最高。
甚至有几名还在死前留下遗书,特意写明自己选择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人们害怕自杀就要给它创造很多原因或理由,或者自杀者的亲朋去寻找更多的原因来代替自杀的责任。我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曾经在同一年好几个人跳楼自杀,医院的楼有20层,当时房内的曾经是灰色,是一种灰色涂料,后来改换成淡粉色,就没在发生。人类社会产生的多种文化现象来源于我们接受的一套既定的观念!&
如果从宽阔的的角度去认识,自杀也是正常死亡。假定这世上不存在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也不存在与死亡相关的价值判断的话,可能每一个人的死亡是否与自杀相关,就很难区别了。&
所有的心理痛苦都是有意义的,所有的体验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心理痛苦是自我在成长中的必经阶段。如果人们明白情绪的困扰是人类生存的一种自然状态,就像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一样,快乐和悲伤,开朗和消沉都是在人的生命中交替存在的。人对生与死的认识,是本能的混在一起的。为什么我们听到自杀会震惊、会恐惧、会同情?并且,希望通过种种努力去阻止、去挽救。但是在任何一种制度的社会,无论是有福利保障的北欧、还是自由的美国,自杀同样发生,永远有一个恒定的比率,不可改变。这种呼吁干预自杀的良善意愿在客观的现实中是没有意义的。&
陈:这个观点能否称做“李氏”存在主义心理学?&
李:当一个族群面临险境时,生命便自动连成一片形成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伤害了你就是伤害了我自己。解释生命的群体现象有多少意义,那么解释自杀的多种形态同样就有多少意义,生命的连接往往是无形的,尽管每个个体的生命又都是有形的!所以我认为从某个角度讲自杀当然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自杀也是人类死亡的常态。但是,接受一种认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一个具体生命漠然、可以无动于衷。迪尔凯姆将自杀置于统计分析之后,使其成为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个人并不等同于社会的阴暗面,不应视其为“不光彩”的事,自杀者应当被公众理解。他说,这种认识还有助于取得各方面对自杀和自杀预防研究的支持。&
问题本身什么也不是。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我们有时很难确定一个人的自然死亡是否也与某种自杀有真正的联系。我们很难理解自杀的行为,是因为我们不接受死亡这个事实。&
涉及到自杀,在自然界,哺乳类动物同样有自杀行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没停下过,可我们必须坦诚人类依然对生命现象知之甚少。生命的延续、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则,不是人类文化可以完全洞悉的。只是文化可以给自杀找到意义,意义是文化建构的,人类的自杀是存在一种意义的,死亡象征生命的一种更新与循环,只是自杀这种死亡形式的意义不被文化接受而已。生与死是这个世界上最奥妙无穷但同时也是最自然不过的现象。人类迄今为止,所有的文化、哲学、宗教的内涵都与试图解释生命的诞生和衰亡有关。不管人类怎样来看待生死,生死本身更像是一种禅,是超越人的理解,超越宗教的轮回说、天堂说和重生说,也超越科学的进化论、基因学说和自然主义的。&
生命一定会来,又一定会走,从不停止亦不重复。&
我们的文化从某种角度支持了利他主义的自杀。英雄挺身炸碉堡、堵枪眼,就不被称为自杀而是献身。其实这也是自杀,而普通生活中的自杀就不被赋予意义。&
包括现实社会中所有的自杀原因和形式。比如失恋、失业、丧偶、炒股失败,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还有与他人的价值观冲突等等原因造成的自杀,这些不同原因的自杀都会为我们提供了解社会事实的通道。
涂尔干的利他性自杀在生物圈里同样发生着;比如麋鹿,当他们的食物匮乏时,那些年老的麋鹿就会自动停止进食,自觉地把可生存的资源留给了同类更年轻的麋鹿!这种物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却是以个体的自杀的方式成全的,与人类的利他主义自杀有何不同!&
陈:看来“利他主义自杀”理论可以从人类一直延伸到的动物研究领域了,涂尔干要是活到今天,会为此自诩,也未可知。&
李:应该会的。哺乳类动物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老鼠就有这种本能,当它们的聚集数量大大地超编时,有一部份老鼠会主动跳入水中淹死,这说明在一定意义上,宇宙间所有生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这点或许在佛教经典中可以找到依据。不管他是属于利他的或是利己的自杀,自杀的社会属性也应当不是人类可以垄断的。&
自杀在它具有价值的层面,应该是一种尊严、一种权威,是可敬畏的一种选择。&
陈:现代生物学研究扩大了现代社会学发展的视野,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证实了哺乳类动物的社会化程度比我们人类更具自觉,有3%的哺乳类动物奉行一夫一妻模式。自然界最伟大、最著名的爱情浪漫主义者其实并不是人类,而是生活在美国西部的草原田鼠,这种社会化动物终身相守一生一世。还有海洋哺乳类动物超越亲缘的、高智慧的政治结盟,如鲸鱼群中的母鲸甚至会收养敌方幼小遗孤;带在身边不离左右,并视如己出。这些发现,的确不是涂尔干写《自杀论》那个时代所能想象的。&
李:自杀禁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它制造了我们的两难境地,我们只有尽力去挽救每一个企图自杀的生命,还要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现实帮助。&
陈:我们社会的贫富差距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剧,对于转型社会,特别是其中由于经济陷于困顿而导致自杀的人们来说,重要的是采取什么样的经济社会政策,才会惠及这一人群。&
李: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强调了一种制度理念;确定一个正义的分配标准和一个合理的程序,首要的一点就是“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假如你属于社会获益最少的人,社会公正原则可以使你获得应该得到的最大的社会获益机会。而获益多的人,就让他最小获益。北欧整体社会福利很高,也是高自杀人群的地区,高收入的人群缴纳的税也很高。我们中国,房地产商们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假如社会制度还给他们提供帮助的话,就是助纣为虐。&
一个好社会,会在方方面面顾忌到弱势群体。在北欧一些国家,还有德国,公司录用员工的标准不是选择最讨巧的,或者业务最精良的,他们更优先考虑生活有困难而缺乏机遇的处于弱势的人。有些公司的老板,会把某个职务空缺,给一个急需这份工作的人。有些公司的老板,在选用职员时会首先考虑到一些带着几个孩子的单身母亲。他的理由是:这个女人平时靠社会福利养着,我把工作给了她,她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孩子,同时可以为国家节约了这份支出!假如这位女士的能力,稍差于其他竞争者,那么这位老板宁愿给她三个月的时间培训她,这就是好的社会整体的人性化水平。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问一些怪异的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请进_百度知道
问一些怪异的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请进
我现在读大学了,但心里总笼罩着一些高三时候的阴影。说来话长,当时是想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好吧,看了很多学习方法,努力让自己更集中精神。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心里开始变得有点变态——这变态不是别的,却是对自己心里的想象,对自己的恐惧,而这些都是发生在看书的时候。比如说,看书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别的物体,我不知为什么心里会对自己说,不要看这个物体,要集中精神看书本的内容。但就不知是怎样,越是强制自己,就越难集中精力看书本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恐惧,对旁边物体的恐惧……但这又是多么荒谬,我不能原谅自己,便更要强迫自己努力看书,但最后却是失败。。。时间长了,好像一直与自己作斗争,心里感到无尽的痛苦。。。。最后,不知是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还是自己心里危机的大爆发,这样的事情发生相继发生在其它原因上……我开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感兴趣,或是恐惧,这往往让我看不进书本,每次如此我都不能自拔,深陷痛苦。又比如,我对自己看文章句子时是否能看一次就明白感兴趣。但是我知道不是我不能,而是每当一边看书一边参杂了这个好奇,就难以看明文章到底说什么。之后是重复看,但我看下一句又是重复看。。。天,我到底怎么了,我以前看书不是这样的!甚至,我有时连一些简单的句子都看不明白,不知怎么看!!!我越来越感到自己荒谬了,连对路边的招牌我都怀疑自己是否能看得明白,我彻底失望了……我到底怎么了??我曾无数次问过自己,就是无法找到答案。我翻阅了很多关于心理方面的书,但就是找不到类似自己的心理变态的描写。感觉自己看书时的心理问题,是接一连二来的,不是因为这个,就是因为那个,一直扰乱着自己。以前看书是一种享受,现在却是一种痛苦。所以我上了大学后,很少看书了。我怕又笼罩在那种阴影中,痛不欲生。我开始疯狂的玩游戏,麻木自己,忘记那些曾经的痛苦。但我现在,却是痛苦的看着自己堕落,变得一无是处!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但现在,我不敢想象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未来,有时我甚至感觉自己将成为一个废人!我没有了信心,没有了傲气,我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还有什么能解救我?我不知道……
谢谢大家的帮助和祝福!我想我是个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吧,虽然不是狂人,但也自认为自己本可以很出色,因为自己也曾经很出色过……但现在,我都几乎是堕落到失去了自尊……我不甘心自己平庸,我还有很多理想。。。。但这些心理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甚至是限制了我智力的运用。。。。是不是自己某些器官坏了?感觉自己的心理从那开始后一直很脆弱……
提问者采纳
过去永远没记忆中那么可怕,若是一辈子逃避便会一辈子逃不出那个怪圈.现在上大学应该是调整的好时机,课程不会那么满,还有校园内的一些社会活动都增添生活的色彩.你也许有轻微的强迫的症状,但只是轻微的而已,不要用自己的想象夸大这种感觉.如果你总是担忧的话,不妨找个心理咨询师咨询一下.还有,要坚持早睡早起,体内一些激素失调也会有影响的.试着看些轻松的短篇的书吧.
提问者评价
谢谢大家,其实很多东西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知道怎么做的:)
其他类似问题
心理问题的相关知识
其他15条回答
当你已经下决心来寻找方法来应对这事时,你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了,相信我
首先可以肯定不是精神分裂,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建议你尽快去看心理医生,看看是器质性损害还是功能性损害。对自己要有信心,祝福你!
你是不是常看鬼故事呀?弄的心里紧张了其实,你可以心理暗示给自己.每天照镜子告诉自己,我很优秀.因为我能战胜自己.声音有多大喊多大大.要有自信!并坚信自己能做到.然后,开始专心看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书.小说也行,但最好不要恐怖的.看些能放松的.集中注意力,什么都不想.坚持我说的两点就行了
我跟你有些像也.不过不要那么紧张啊.有些人是这样的.太执着了.我也常看一写恐怖的书籍啊.不过这也是我自己喜欢看.也处于有时自己的好奇心吧.不要紧张啊.
似乎是强迫症,看医生吧!
嗯!我也觉得像是强迫症!自己别埋没了自己的爱好,爱看书是多么好的一个习惯呀!以后自己再遇到类似情况就索性把目光从书本上转移到你不想看的物体上,盯着他看,觉得好点了就看书,如果再有“那种感觉”就再盯着那件物体看,时间长了你就不会对旁边的物体这么在意了。其实你是潜意识的害怕“旁边的物体”影响你看书的效率,这种意识让你很在意旁边的物体,但是你又刻意让自己否认你在注意它这个事实,骗不了自己的心的,所以你的情况就出现了。如何解决这件事呢?你干脆就正面面对它,那个物体给你带来这样的感觉了你就正眼盯着它,心里骂它,愿意怎么骂怎么骂,只要让自己解恨就行!哪怕因此耽误好长时间没有学习也没关系,反正如果放任自流的话也是无法学习。相信你会战胜自己的!
从文章中我感觉你是自己给自己乱下定论,致使自己都不认可自己,才失去了人生的动力.你比较追求完美吧?事事都要求自己做得最好是吗?其实做任何事都不要过于认真,顺其自然,人生就是不完美的...你能很明确清晰的表达了你现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是反驳了对自己的不肯定?对自己多些自信好吧,要知道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人为制造的,问题也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你应该试着生活中自然些,有些事,看淡些,凡事不能过分,物极必反,所以,刻意是不会出好结果的你是否对前途很悲观,如果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你有些自卑。你肯定有与同学比学习高低的经历,而且,还很好强。这本身是好的,但过了火候,依旧不能尽如人意。所以,不妨将自己看低些,这样,会活得轻松些,也会很快乐。你应该多和朋友交流,释放压力,如果没有知心的朋友,就跟你认为比较可靠的长辈或老师,说出来了,就轻松了你靠打电脑发泄,要我说,不如去健身房发泄,或打上一整天的篮球,慢慢身体好了,人也就能开朗些就这个问题,找不到答案,就不去找,甚至可以这样想:没什么,人是有灵性的动物,有如此发达的大脑,神经间肯定会产生写微妙的联系,只是限于科学,目前无法解决。你越是想找到答案,就越找不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我想你应该明白还有一种办法,你觉得旁边的物体可恶,不妨索性就盯着它看,把它想象成一个人,你看看它,它就羞了。物体也有它的优点,试着发现它,这样,会很自然的与身边的事物融为一个整体,精力无法集中,就索性不集中,玩个痛快后,再集中还有,你急需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容易出现问题多读些古人的文章,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性情,你不妨试试补充:你绝对没器官问题,你只是需要证明自己,那么,就放开做吧,直到你感觉满意为止
我也觉得应该是心理障碍,属于强迫症的一种.因为我就是这样,我也很苦恼!我觉得应该循序渐进,刚开始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杂志,然后慢慢过度到课本上.要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把自己当成是个病人,这样的话每当有一点进步你都会很高兴,就会产生继续的动力!我现在也快要专升本了,心理也很不爽,我就打算用这种方法试一下.祝你好运吧!也祝我好运!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每个人都会在紧张的情况下感到不安,一定要心理放松才可以,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就不要强迫自己还要看书.
心理强迫症
楼上有点对,心理浮躁吧。
你不要强行让自己去看书.把看书当消遣就好.如果旁边有什么东西,你尽管看就是了.不用担心.你要想,看书只是消磨时间,不必逐字逐句,看不懂就看不懂吧,又没人逼你.你可以选一些喜欢的书看.祝你好运.
首先,你要相信自己,相信别人!然后,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好好的反思一下!在没有人的时候,你可以看看蓝天,可以听一些音乐使自己放平静!自己好好的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使自己变成这样的~等找到答案后,你需要有长时间的冷静!GOOD LUCK!
你的强迫症状可能和高三紧张的学习有很大关系。可以看看心理医生或做做心理咨询,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也不要要求自己马上改变,给自己一点时间,放松心情。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疾病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