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分期最新分期

根据乳癌的临床表现,多数采用国际抗癌协会(UICC)修订的乳癌TNM分期法对乳癌进行临床分期。

T0: 原发癌瘤未查出。Tis: 原位癌。T1: 癌瘤长径≤2cm.T2: 癌瘤长径>2cm,≤5cm.T3: 癌瘤长径>5cm.T4: 癌瘤大小不计,但侵及皮肤或胸壁(肋骨、肋间肌、前锯肌),炎性乳癌亦属之。

N0: 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N1: 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尚可推动。N2: 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N3: 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M1: 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

  现代不少女性在比较大的生活环境之下都会出现乳腺疾病,如果乳腺癌,那么大家知道是怎么分的吗,是什么呢,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对于乳腺癌的分期定义,我们不论是临床上的还是病理上的都是一样的分类,如果癌症的大小可以检测得到的话,就可以使用T1、T2或T3来表示。

  如果是由其他测量方法,如乳腺X线摄片或病理学测量得到的,那么可用到T1的亚分类。肿瘤大小应精确到0.1 cm。

  TNM中的T是指原发肿瘤大小,N是指淋巴结是否有转移,M是指是否有远处转移。

  如果我们再将癌症进行细分的话就可以将它们分为下面的一些分类。

  T--原发癌肿分期

  肿瘤大直径在2-5cm;

  肿瘤大直径超过5cm;

  如果癌症细胞不论是多大,如果直接侵犯了胸部的细胞壁以及皮肤的话,就可以区域淋巴分区。

  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

  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近期将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亦归为N3;

  临床上乳腺癌分期主要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俗称的乳腺癌早中晚期。

  其中乳腺癌I期包括T1N0M0;乳腺癌II期包括T0N1M0、T1N1M0、T2N0M0、T3N0MO等无远处脏器转移的乳腺癌;乳腺癌III期包括T3N1M0、T3N2M0、T2N2MO等;乳腺癌IV期包括AnyTNM1,患者可以对照这些分期来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

}

  可能很多乳腺癌患者不知道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是以什么标准来判定的,怎么就可以判定为乳腺癌的早中晚期。对此疑问,就2011年NCCN指南上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判定标准做一介绍,以方便大家了解,指导乳腺癌的不同分期的治疗。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对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判定标准是以国际上的TNM来进行分期的,且乳腺癌的不同分期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因人而异,因肿瘤而异。

  TNM中的T是指原发肿瘤大小,N是指淋巴结是否有转移,M是指是否有远处转移。再接着细分的话可包括如下:

  T--原发癌肿分期

  T2:肿瘤最大直径在2-5cm;

  T3:肿瘤最大直径超过5cm;

  T4: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

  N--区域淋巴结分期

  N0:区域淋巴结未能扪及;

  N1: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

  N3: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近期将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亦归为N3;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临床上乳腺癌分期主要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俗称的乳腺癌早中晚期。

  其中乳腺癌I期包括T1N0M0;乳腺癌II期包括T0N1M0、T1N1M0、T2N0M0、T3N0MO等无远处脏器转移的乳腺癌;乳腺癌III期包括T3N1M0、T3N2M0、T2N2MO等;乳腺癌IV期包括AnyTNM1,患者可以对照这些分期来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

  乳腺癌不同分期的治疗

  是指癌细胞局限于原发部位,这类分期的乳腺癌患者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后病理检查确定无腋窝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可不做放射治疗。

  患者癌细胞已经有明显的局部浸润,并有少数区域淋巴结转移。此类分期的乳腺癌患者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辅以放疗或联合癌症生物治疗,尽可能防止癌细胞继续扩散转移,加重病情。

  癌细胞已经有广泛的局部浸润或广泛的区域淋巴结转移,主要是以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联合癌症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亦可合并单纯乳房切除术。

  患者就是俗称的乳腺癌晚期,此时癌细胞已经呈现远处转移,乳腺癌晚期治疗应以内分泌治疗、化疗药物联合癌症生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为主,尽可能延长患者5年生存期。

二、乳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乳癌发生的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乳癌的发生与一些因素,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物理因素以及月经、婚姻、生育、哺乳等有关;此外,还包括膳食因素。

  (1)遗传因素:有乳癌家庭史的妇女,乳癌发病机会为一般妇女的2~3倍;有双侧乳癌家庭史的妇女,发病机会为正常妇女的6一9倍。这种易患倾向不仅与母系有关,也与父

  系有关。且统计表明,乳癌患者的下一代发病可比上一代提前20年左右。

  (2)内分泌因素:任何年龄的妇女患乳癌均与雌激素刺激有密切关系。①有人研究发现,乳癌患者血浆中总雌激素水平比正常人高15倍。②卵巢不发育者不发生乳癌,切除性腺后乳癌发病率明显减少。③绝经前期妇女,孕激素、雄激素水平下降,催乳素水平升高,这样就失去了对抗雌激素的能力,增加了乳癌的发病率。50岁以后绝经的妇女比45岁以前绝经的妇女,乳癌发生的机会高一倍。④初潮年龄提前4~5岁的妇女,以后患乳癌的机会明显增加。⑤未婚女性、未育妇女、30岁以上首次生育的妇女、未哺乳的妇女等,患乳癌的机会增加。多次妊娠会使乳癌发病率增加。

  (3)物理因素:有人统计,乳房部位接受X线照射量超过90拉德(射线剂量单位)者,10---15年后,其乳癌发生的机会增加4一9倍。

  (4)膳食因素:长期持续的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会增加患乳癌的机会,这可能是由于这种膳食会使催乳素/雄激素比值增高,影响了激素的代谢与分泌。

  (5)乳房良性疾病: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房纤维腺瘤、乳房纤维腺病等长期不愈,都有一定的恶变机会。

  (6)病毒因素:有人认为,乳癌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这在动物试验中己经得到证实,此种病毒称之为鼠类乳腺肿瘤病毒,属RNA病毒。虽然在人类乳癌的研究中尚未发现这种关系,但人们还是认为,在人类乳癌的发生中,病毒可能起重要作用。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复合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后应给予平卧位,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病人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早期局部用负压吸引或胸带包扎、沙袋加压以助皮片附着,避免皮下积血、积液。注意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术侧肢端血运。

  2、防止术侧肢体发生水肿和功能障碍。避免在术侧肢体上行静脉穿刺,并适当抬高。术后3天开始帮助病人活动上肢,先由肘部开始逐渐扩展到肩部。锻炼方法为自己进餐、梳头、洗脸及手指爬墙活动,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3、加强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术后影响病人的形体美,因此多数病人情绪极其低落,表现出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护士除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并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外,还应尽可能采用她们最容易接受的实施方式,勤巡视、多交谈,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4、协助生活护理。术后病人卧床期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责任护士应依照Orem的自理模式给予完全帮助、部分协助、支持教育等不同方式护理,满足其自理需要。

  5、饮食护理。术后病人的饮食相当重要,除需增加热量外,还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以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

  1、自卑心理。患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居多,她们因乳房疾病或外观的改变,怕遭丈夫的嫌弃,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患者,由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不适,情绪很不稳定。

  2、绝望期过后的强烈求生欲望,患者经过不同心理过程之后归于平静、准备接受事实的心理状态,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持以积极的态度,特别是术后正接受化疗的患者,对化疗药物盲目依赖,忽略自身的免疫状况。

  3、抗药心理,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常有严重的化疗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毛发脱落、血管损伤等痛苦。。

  4、恐惧乳腺癌,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程度不同,患者往往有恐惧心理,害怕死亡,寝食难安,反复向医护人员和患同种疾病的患者打听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此时医护人员与家属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

  5、怀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被确诊乳腺癌的病人大都怀疑是误诊,心理矛盾,情绪紧张,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获得有关乳腺癌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6、悲观与失望的心理,患者一旦得知所患乳腺癌无疑时,常表现为极度悲观和失望,情绪低落,优柔寡断,对治疗措施抱以淡漠态度,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

  乳癌治疗必须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治疗有90%的可以治愈。自我检查一定不能忽视,可以做到早发现,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自己发现乳房有异常,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下检查。

  乳癌的治疗方法和措施较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目前大都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乳腺癌的手术疗法已有百年历史,目前仍是乳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早期尚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疗效最为满意。

  2.放射治疗:通常用于手术后,以防止局部复发。对于晚期乳癌的放射治疗,可使瘤体缩小,有的甚至可使不宜手术的乳癌转移为可手术切除。对于孤立性的局部复发病灶,以及乳癌的骨骼转移灶均有一定的姑息性疗效。但对早期乳癌确无淋巴转移的病人,不必常规进行放射治疗,以免损害人体免疫功能。

  3.内分泌治疗:凡不宜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原发晚期乳癌,雌激素受体测定阳性者,可单独或合并内分泌治疗。所用药物及手段因月经情况而异。

  4.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抗癌治疗是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环磷酰胺,洛莫司汀,苯丁酸氮芥)。

  治疗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关键还是要在正规的医院做好详细的检查后在行治疗。

  5.cls生物治疗

  肿瘤cls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 ,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 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肿瘤cls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

  除此以外,统计资料表明,采用单一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的处于癌浸润期,播散期的各种肿瘤病人,其肿瘤有微小变化者,在3个月内的复发率达68.5%;而一般临床确诊的肿瘤病人又绝大部分是处于浸润期或播散期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临床分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