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取胃镜病理报告告危险吗

胰腺癌病理诊断报告是怎样的 如何治疗
温馨提示: 患上胰腺癌的话,不管怎样,患者朋友都要积极面对。下面就介绍一下,胰腺癌病理诊断报告是怎样的?如何治疗?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
瑞婷(阿那曲唑片)抑制雌激素合成,能有效治疗激素敏感性乳腺癌病人......为何胰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
核心提示:近二十年来,胰腺癌的发生率迅速飙升,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该疾病发病率增长约4倍,成为男、女主要高发癌症。更严峻的是,它起病隐匿、生长迅速,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往往仅几个月,在常见癌瘤中死亡率最高。专家认为,胰腺癌正在向“癌王宝座”步步逼近。
温馨提示: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抗癌 学习癌症预防绝招。
  近二十年来,胰腺癌的发生率迅速飙升,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该疾病发病率增长约4倍,成为男、女主要高发癌症。更严峻的是,它起病隐匿、生长迅速,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往往仅几个月,在常见癌瘤中死亡率最高。专家认为,胰腺癌正在向“癌王宝座”步步逼近。
  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胰腺癌病例23万,从总体上看,北美洲、欧洲、澳洲发病率最高,亚洲次之,非洲最低,胰腺癌高发国家或地区的发病率是低发国家或地区的5至7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胰腺癌发病率也快速上升,目前男性发病率达6/10万,女性发病率达4/10万。在本市,男、女胰腺癌发病率近几年分别以年均3.48%和4.99%的速度急剧上升,增长幅度分别居于男、女性癌瘤第五位和第一位,成为男、女性前10位高发恶性肿瘤。
  此外,我国胰腺癌发病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大量临床调查和观察发现,以往50至69岁高发的胰腺癌现在逐渐向30至49岁人群逼近,原来临床少见的30多岁、40多岁患者现在明显增多。
  由于对胰腺癌认识的缺乏,很多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后,被当做消化不良、胃炎、肝胆疾病治疗,结果延误了病情。
  临床调查显示,因发现晚,被确诊的胰腺癌患者中,仅不足20%具备手术条件,而他们即使手术,术后也易复发,生存期超过5年的仅约10%。
  胰腺癌早期发现率极低,且恶性程度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不足5%,远低于甲状腺癌的90%、乳腺癌的80%、大肠癌的60%、胃癌的50%、食管癌的12%和肝癌的10%。若能早期发现并接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规范化治疗,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
  胰腺癌晚期出现呕吐宿食,进食即吐,多数原因是胰腺癌肿侵犯或者压迫胃窦、十二指肠所致,致使进食后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胃、十二指肠,而上逆呕吐。医学上较高位肠梗阻,多为胰腺癌压迫胃幽门部引起的幽门梗阻。
  解决高位肠梗阻,缓解胰腺癌晚期呕吐症状的最好办法就是手术,胃肠吻合术可迅速缓解肠梗阻,解决患者进食服药问题。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每年腹部B超检查是捕捉早期病变的最佳方法。随病情发展,患者往往最先出现以下症状:
  1、上腹、脐周或右上腹绞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减轻。
  2、因肿瘤压迫,胆汁排泄不畅而导致黄疸,使皮肤、巩膜发黄。
  3、厌食、乏力、明显消瘦,有的还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
  4、不明原因血糖升高。
  出现这些症状时人们应及早就医,并提起“检查胰腺”这根弦,简单的腹部胰腺B超就能做到及早发现,避免误诊、漏诊。
  胰腺癌是吃出来的
  据统计,与从来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两次含糖饮料的人,得胰腺癌风险高达90%。
  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会刺激胃肠道释放一些激素,增加胰腺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因此,对于应酬多的中年人来说,最好少吃肉、少喝甜饮料。
  研究显示,这类食物摄入过多,患胰腺癌几率明显升高。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胰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多与此有关。
  人们应保证饮食中肉、蛋、蔬菜、水果、粮食的合理搭配,不偏食、挑食,少吃煎、炸、烤制食品,适当增加粗粮和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在烹饪过程中,油温过高可使肉类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出诱发胰腺癌的杂环芳香族胺类。新近肿瘤临床研究表明,过多摄入甜食及加糖饮料会增加患胰腺癌的危险。
  此外,吸烟者胰腺癌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2倍至2.5倍,发病年龄也提前10岁至15岁。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胰腺癌风险。
  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情绪,对抵抗癌症也有作用。忌暴饮暴食和酗酒。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也会增加致癌危险。另外,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因工作需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应做好防护。
  由于不容易被及时发现,临床上确诊为胰腺癌的病人,只有10%一25%能考虑手术,且治愈率很低,所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一般认为40岁以上患者近期出现下列临床表现者,应考虑本病:
  (1)进行性阻塞性黄疸;
  (2)原因不明的顽固性上腹痛、腰背痛;
  (3)不能解释的体重减轻;
  (4)脂肪泻(因胰液排泌不足,脂肪消化不良而引起);
  (5)糖尿病(由于胰岛细胞被破坏,出现症状性糖尿病)。
  胰腺癌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人种、遗传、环境等有密切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家族性乳腺癌、家族性非典型多发性黑色素瘤、家族性遗传性胰腺炎等疾病,会使胰腺癌的患病危险增加。研究还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胰腺癌的几率平均高出50%,而喝茶对抑制胰腺癌变有较好作用。
  专家们认为,各地迅速组建专业化的胰腺疾病诊治队伍,与消化内科、放射科等多科协作,突破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瓶颈,是提高胰腺癌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胰腺癌发病有一定的规律,从世界范围来看,总体趋势就是发达国家比较多,发达国家比如北美、欧洲、澳洲、新西兰这些是明显高于东南亚、中南亚、非洲这些国家的。
  我国的发病率大概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间,但是即便如此,总体发病率是低的。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以每十万人口计算的,每十万个人口里面,我们国家目前的水平大概也就四到六这样子。每十万人群里面每年有四到六个人得胰腺癌,但是死亡率非常高。需要引起我们非常高度的重视。
  虽然胰腺只有70~100克,可是胰腺疾病却很严重,死亡率不断攀升。近年来,各地的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显著上升,患病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城市人多于农村人、吸烟者明显高于未吸烟者。
  专家说,胰腺癌的诊断较为困难,一般确诊时已到了后期,死亡率很高。早发现是胰腺癌治疗中的关键因素。
  为了早诊断,对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检查很重要。吸烟者、有暴饮暴食习惯者、喜好油腻食物者是专家们锁定的重点检查对象。在高危人群中,吸烟者胰腺癌发病率尤其高。环境污染也被认为是胰腺癌诱发因素。
  导致胰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包括:
  1、早期不易发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胆管结石、胰腺炎、胰腺癌以及肝胆疾病等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胰腺癌的年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大幅升高。胰腺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早期缺乏敏感及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不易被发现。
  2、手术难度较大
  肝、胆、胰、脾无论是在解剖生理,还是在所属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外科治疗上均相互关联。这四个器官均位于上腹部,有着相同的血供和神经支配,所产生的疾病相互影响,临床表现容易相互混淆,外科手术均较复杂,且手术切除范围可能相互涉及。
  因此,肝、胆、胰、脾疾病的外科手术难度往往较大、复杂,并发症发生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3、术后存活率低。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衍)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免疫调节药。适用于胰腺癌、肝癌...[]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微信号开通!
别再为真真假假的癌症信息所困扰,用手机扫一扫或通过公众平台搜索“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并关注,每天一条专业实用的防癌抗癌资讯,还有专家答疑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秋天是鼻炎的高发期间。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到秋天……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胰腺癌的发病率怎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的科室主任王理伟展示了上海胰腺癌流行病学的最新数据,其中上海男性粗发病率为15.94/10万,列第6位,女性粗发病率为13.47/10万,列第7位。而男性粗死亡率为14.81/10万,列第5位,女性粗死亡率为12.20/10万,列第6位。胰腺癌_什么是胰腺癌_好大夫在线
&|&&|&&|&&|&&|&&|&
胰腺癌知识目录
胰腺癌 疾病介绍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北京301医院
科室:消化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武汉协和医院
科室:消化肿瘤外科
最近本科室收治了一个28岁的女性胰腺癌患者,患者数日前因出现不明原因的右侧腰背部针刺样疼痛来我院检查,从CT结果来看考虑胰腺钩突的可能,手术后的病检结果显示确实是胰腺癌,而且局部已经比较晚期。由于这位患者只有28岁,并不在胰腺癌的常见发病年龄,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因此想给大家科普一下胰腺癌的相关知识,也借此提醒年轻人不要对胰腺癌掉以轻心。一、我国胰腺癌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在我国,胰腺癌已成...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解放军302医院
科室:普通外科诊疗中心
一、胰腺癌&&& 胰腺癌(callCer of the pancreas)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好发,男性比女性多见。90%的病人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1%~3%。&&& 病理:胰腺癌包括胰头癌、胰体尾部癌。90%的胰腺癌为导管细胞腺癌,少见粘液性囊腺癌和腺泡细胞癌。近年研究证明,胰腺癌存在染色体异常。吸烟是发生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烟雾中含有亚硝胺,能诱发胰腺癌发生...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科室:消化科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科室:胰腺肝胆外科
& &家族性胰腺癌(familial pancreatic cancer;FPC)是已经确定的遗传肿瘤综合征,约占所有胰腺癌的3%左右,由于其发生存在垂直关系,一般认为是常染色显性遗传。对于家族性胰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专家将其定义为在一个家族不存在其他恶性遗传性肿瘤的情况下,出现2个或者2个以上的家族成员发生有病理依据的胰腺癌。家族性胰腺癌最早在1973年由MacDermott等首次报道胰腺癌的家族聚集性,19...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科室:肝胆胰外科
胰腺癌,是当之无愧的“癌中之王”。在确诊为胰腺癌患者中,只有15%~20%的患者有手术切除机会。在国外,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15%~25%,而国内14家大医院统计的数据均为8.4%。是癌症本身穷凶极恶,还是我们所知太少?如何预防胰腺癌的发生?又如何有效治疗?日前在广州召开的第八届全国胰腺癌大会上,多位知名胰腺癌诊疗专家,对胰腺癌诊疗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在此我们做了收集及整理,各位患者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科室:基本外科
广义的胰腺癌,包括胰腺导管腺癌、胰腺囊腺癌、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胰腺转移癌等;狭义的胰腺癌主要是指胰腺导管腺癌。不同类型的胰腺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患者的生存时间也有差异。几种常见的胰腺癌:1.胰腺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90%以上,50岁以上男性多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导管腺癌由类似正常胰腺导管结构的腺体组成,肿瘤大体为实性、呈灰白或灰黄色、质硬、与周围组织边...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科室:肝胆胰外科
& &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胰腺位于后腹腔,位置较深,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难于获得早期诊断,确诊时多属晚期,预后较差。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结构向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化方向转变,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及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胰腺癌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统计国内外报道胰腺癌危险由高到低排列如下(仅供参考):1、肥胖:约占比重27%,研究发现肥胖者的体内某些物质...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科室:肝胆外科
    胰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美国胰腺癌发病率为10/10万,75岁以上老年人高达100/10万每年死于胰腺癌者约2万余人。日本1974年的胰腺癌死亡率比1970年增加5倍,与肺癌等相似死亡率有增加的倾向。国内胰腺癌发病率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根据上海市的统计胰腺癌的发病率1963年为1.16/10万,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20位,1977年为3.80/10万跃居恶性肿瘤的第12位;1982年为6.92/10...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科室:普通外科
&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一直以来就高度重视疾病的健康科普宣教,并定期将相关科普文章结册发给患者。胰腺癌发病率日渐增高,该病恶性度高,预后差,患者多谈虎色变。为帮助病友更好的了解该病,我特地撰写了此科普文章——《癌中之王-胰腺癌》,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该病。癌中之王——胰腺癌姜 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2003年10月《财富》杂志披露乔布斯患有胰腺癌,2004年7月乔布斯接受胰腺癌手术治疗,2009年4月...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北京医院
科室:普外科
近年来有一个癌症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是堪称“癌中之王”的胰腺癌。陈敏章,中国前卫生部长,汪道涵,上海市前市长,海协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帕瓦罗蒂,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沈殿霞,著名香港艺人等等均因胰腺癌而去世。那么胰腺癌到底是怎样一个癌症呢?何以称得上是癌中之王呢?●首先了解一下胰腺胰腺是人体内仅次于肝的第二大腺体,在胃后方,其长轴稍弯曲,横位于腹后壁。长约12.5~15cm,宽3~4cm...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科室:胰腺肝胆外科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 PCA],主要指胰外分泌腺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全身各种癌肿的1%—4%,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美国近十年发病率升高了3倍,占美国恶性肿瘤第十位,癌症死亡的第4位。2002年国内评价:胰腺癌位于我国10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六位。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总一年的生存率约19%、5年生存率仅4%,经各国专家多年努力,疗效没有明显提高。其原因是胰腺癌旱期症状...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科室:胰腺肝胆外科
1.导管腺癌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粘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此癌性腺管有时与慢性胰腺炎时残留和增生的导管很难鉴别。中分化者由不同分化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组成,有的与高分化腺癌相似,有的可出现实性癌巢。低分化者则仅见少许不规则腺腔样结...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科室:医学影像科
“胰腺癌”患者的死亡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
一、吓死的
&&& 由于现有科普和专业知识的不足,医患双方对“胰腺癌”都有莫名的恐惧。许多患者还没确诊,心理就先崩溃了。在全身各种恶性肿瘤中,“胰腺癌”被“吓死”的概率是最高的。
&&& 我的体会:“胰腺癌”的诊断相当难,国内这方面的专家也极少,单次检查往往不能确定。多数“胰腺癌”的预后也比想象的好,切不可盲目悲观。
二、梗阻性黄疸
&&& 胰头...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潍坊市中医院
科室:外二科(肝胆胰外科)
胰腺癌(cancer of pancreas)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胰腺癌半数以上位于胰头,约90%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管腺癌。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
(一)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科室:基本外科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2、有胰腺癌家族史;3、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4、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5、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亦属癌前病变;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7、良性病变行...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科室:普通外科
当前人们谈“癌”色变,尤其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胰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后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数十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胰腺癌的诊治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对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大大增加,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一疾病,不要再恐惧胰腺癌,而应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重视它。
胰腺癌的临床...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科室:肝胆胰外科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二医院) 副院长,胰腺外科教授&&陈汝福&演员柏寒(《媳妇的美好时代》里“婆婆”曹心梅),昨日因病逝世,早在2010的11月就有媒体报料柏寒因患癌症辞演《双城生活》,被迫接受化疗,而随后其经纪人发表公开信称柏寒确患神经性内分泌肿瘤(胰腺附近的肿瘤),但非恶性。谁料15个月后传来噩耗,日,终因医治无效逝世,享年56岁。&谈到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大家...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消化内科
&&& 男,50多岁,因腹胀、上腹不适1个月来诊,做胃镜检查提示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但系统除菌治疗无好转,后做胰腺增强CT检查确诊为胰腺癌。
&&& 胰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不适,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很容易误诊为胃病,当出现严重腹痛及黄疸时则意味着肿瘤到了中晚期,提醒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按胃炎治疗效果不佳时一定要警惕胰腺疾病,尤其...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科室:医学影像科
&&&&&&& 曾有个肿瘤晚期患者告诉我一句话:“我虽不能把握生命的长度,但我能掌握生命的宽度”。
&&&&&&& 关于“胰腺癌”患者的生命长度,学术界、民间流传着各种恐怖的传说,这些观点的最初源头已难以考证,但请大家相信一条:“越是疑问多的地方,科学进步的潜力就越大”。请大家不要被那些传说击倒,现在的科学早已超越以往的传说。
&&&&&&& 生命是宝贵的,但再长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治疗疾病要有乐观心态...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科室:肝胆外科
&&& 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其实有一个非常小而又默默无闻的器官,这就是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作为男性十大高发癌症之一,胰腺癌让人闻之“色变”,被国际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种凶险的疾病正日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尤其在CEO人群中高发。&&&吃出来的癌&&& CEO们为什么特别容易生胰腺癌呢...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科室:普外科
&一、概述胰腺癌(cancer of pancreas)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胰腺癌半数以上位于胰头,约90%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管腺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二、诊断技术与应用(一)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暴露...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科室:肝胆普外科
摘要: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 SPT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以年轻女性多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β-catenin有关。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腹部疼痛或偶然发现肿块。影像和病理学发现该肿瘤由实性区、假乳头状区和囊性区组成。α1-ACT、 Vimentin、NSE等常阳性表达。由于该肿瘤少见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故术前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外科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科室:肝胆胰外科
1. 导管腺癌&&&&&&&& 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其中包括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2. 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1) 多形性癌:亦称巨细胞癌,可能为导管癌的一种亚型。2) 腺鳞癌:偶见於胰腺,可能为胰管上皮鳞化恶变的结果。3) 粘液癌&& 肿瘤含有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池。细胞可悬浮其中或散在于粘液池的边缘。4) 粘液表皮样癌和印戒细胞...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科室:肝胆胰外科
 胰腺癌(cancer of pancreas,pancreatic cancer)最早由Mondiare及Battersdy叙述。1888年Bard和Pis在文献上做了临床报告。1935年,美国著名外科学家Whipple首先报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从而确立了手术治疗胰腺、十二指肠和壶腹部恶性肿瘤的方式。1943年,Rockeg首先实行了全胰切除术。国内于1954年首先报告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例。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上海已达到15/10万,已达到欧美西方国家...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科室:肝胆胰外科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 IPMT),是发生于胰腺的肿瘤性疾病,最初由日本学者Takagi在1982 等报道,之后又有许多有关该肿瘤的报道,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 发病率约占胰腺肿瘤的1%~2%。由于该肿瘤常常表现胰腺炎症状,而且影像学检查多数仅表现为胰腺主导管扩张,因此临床上容易被忽视或误诊。IPMT 是最近几年被认识的胰腺囊性肿瘤。它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胰腺导管...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科室:肝胆胰外科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2.突发糖尿病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3.慢性胰腺炎患者。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4.有胰腺癌家族史者。5.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6.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7.没有什么原因,也没有疲劳,也没有受伤,出现腰背部的疼痛。8.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9...
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
科室:放疗科
&&&&&& 认识癌症之王——胰腺癌。胰腺位于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非常不显眼。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 要想知道如何让如何预防胰腺癌首先要了解胰腺癌的诱因。与胰腺癌有关的职业是与化学物质和金属接触的工作,有研究者认为在与β-萘胺和苯有关的工厂中工作的男性有患胰腺癌的高危险性。&&&&&& 对胰腺癌的地理区域分布的研究,如对移...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科室:肝胆外科
&&&&&&& 胰腺癌在发达国家的发生率较高,而在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发生率则远逊于发达国家,发病率与经济水平呈正比关系。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约为5/10万,且有低龄化趋势。目前认为,抽烟、肥胖、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胰腺癌家族史是胰腺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 由于胰腺深居腹腔后部,早期胰腺癌的肿块不易被发现,所引起的症状也很隐匿。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食欲减退及体重下降。只有...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
科室:肿瘤放疗科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让人扼腕长叹。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由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通过制定、推广临床实践指南,努力为肿瘤患者提供最佳的临床诊治建议。《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胰腺外科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并被广泛接受,已于2010年正式引入我国,得到了国...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科室:普通外科
  一、诊断分期
  术前影像学检查:2011年《指南》(中国版)较前版增加了MRI用于术前影像学评估,同时,详尽客观地阐述了PET-CT的作用。在高危患者中,可在常规胰腺CT检查后考虑使用PET-CT扫描,以便检出胰腺外的转移灶。
  肿瘤标记物:2011年《指南》(中国版)强调了术前作为基线的CA19-9值必须在胆道系统通畅和胆红素正常的情况下测得才具有临床意义。
  病理诊断:&2011年《指南》(中国版)...
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
科室:放疗科
&&& & 胰腺不同部位的肿瘤在发生发展上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转移的胰腺癌,胰头胰尾部与胰体出现转移后的症状都各不相同。  胰头癌与胰体、尾癌的转移途径不完全一致,胰头部癌常侵犯到胆总管、十二指肠、胃及腹腔动脉,其淋巴转移途径主要是经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向五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胰体、尾部癌常沿神经鞘向腹腔神经丛及脊髓方向转移,或沿淋巴管转移至胰上及肝门淋巴结等处。此外,胰腺癌的转移还...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科室:医学影像科
.cn/05zjhealth/system//.shtml
2月24日浙江在线健康网,健康大讲堂
1、减少误诊能提高诊断水平好理解,但又怎么提高整体疗效?
先解释一下,这里说的“胰腺癌”是有引号的,也就是说是“临床诊断”,简言之,就是“胰腺肿块”,最终诊断可能是其他疾病。而胰腺疾病中,预后最差的就数“胰腺癌”啦,把其他有治疗价值或预后较好的病变当作“胰腺癌”,当然会使...
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
科室:放疗科
&&& & 胰腺不同部位的肿瘤在发生发展上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转移的胰腺癌,胰头胰尾部与胰体出现转移后的症状都各不相同。  胰头癌与胰体、尾癌的转移途径不完全一致,胰头部癌常侵犯到胆总管、十二指肠、胃及腹腔动脉,其淋巴转移途径主要是经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向五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胰体、尾部癌常沿神经鞘向腹腔神经丛及脊髓方向转移,或沿淋巴管转移至胰上及肝门淋巴结等处。此外,胰腺癌的转移还...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科室:肿瘤外科
胰母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胰腺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共报道病例近200例。据统计,胰母细胞瘤约占胰腺肿瘤的0.16%~0.5%,在统计的22783例儿科肿瘤中,胰母细胞瘤约占0.01%。但在报道的病例中,有学者认为亚洲人较多,其中又以日本人居多。
胰母细胞瘤常见于1~8岁儿童,偶见于成人。年龄分布存在两个高峰,平均年龄分别为2.4岁和33岁。男女之比约为1.14:1。胰母细胞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科室:肝胆外科
&&& 胰腺癌也称为是癌症之王。胰腺癌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目前胰腺癌发病原因仍不清楚,其危险因素涉及吸烟、糖尿病、 胆结石、饮酒、进食高脂肪饮食以及慢性胰腺炎等多方面。
&&&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症状与胰腺癌肿块的部位及侵犯范围有关。发生于胰头者,病人主要出现黄疸,多数情况下不伴腹痛;发生于胰体、尾者,常因放射至腰背部的腹痛和腹部肿块而就诊。其他胰腺癌的晚期症...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科室:肝胆外科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IPMN)
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 ,有关内窥镜检查方法的文献上最初描述了此类胰腺肿瘤 ,特点是在内镜下可见 Vater 壶腹漂浮出大量黏液性物。IPMN 这个术语最终在 1996 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所确认和接受。胰腺 IPMN 特征性的表现为胰腺导管不同程度的囊性扩张 ,可出现在导管系统的任一位置 ,胰头和钩突部较胰体尾部多见。主要为主胰管病变 ,部分病人表现...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科室:肿瘤内科
&&&&&&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5年全世界22.7万,国内死亡 7.5万。近年来,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均呈上升趋势。胰腺癌起病隐袭,较少有特异性症状和体症,仅1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有手术切除机会,术后复发率和转移极高。胰腺癌具有较早侵犯血管与淋巴管,播散至肝、腹膜、肺和局部淋巴结的特征。即使影像学未见异常,多数患者在确诊为胰腺癌时已有亚临床肝转移。...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绵阳市肿瘤医院
科室:放射治疗科
&&&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近年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胰腺癌的发生部位一般以胰头部最多见,占60%;其次是体尾癌,占30%;全胰较少,占10%。组织学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见,约占90%。由于胰腺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至难以获得早期诊断,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但相当多病人就诊时已无法行根治术,是目前预后最差的癌肿之一。
[主要症状和体征]
...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科室:医学影像科
&&& 误区五&&& 短时间内体重减轻是胰腺癌的重要临床表现?
&&& 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和专著都把这句话作为胰腺癌诊断的主要临床标准,不用解释,从字面上看缺乏针对性,之所以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也反证出胰腺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 需要强调的是,胰腺疾病中,急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和其他良性或低度恶性胰腺肿块性疾病,由于禁食、胃壁水肿、胰源性门脉高压甚至对胰腺癌的恐惧心理...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科室:医学影像科
&&& 胰腺癌预后不佳,治疗有段有限,导致真正研究胰腺癌的好医生寥寥,许多关于胰腺癌的“小道消息”让患者无所适从,本人研究有如下体会供参考:
&&& 误区一&&& 胰腺癌多数活不过半年?
&&& 从生长方式讲,国外研究表明,胰腺癌有“慢癌”和“快癌”之分,“快癌”占大多数。根据我的随访,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尤其注意对致死性并发症的积极治疗),即使是“快癌”,延长生命1~2年也大有人在。至于“慢癌”...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
科室:胰腺肿瘤科
           胰腺癌
          癌的英文叫“cancer”,是用来描述任何一组不正常的细胞,这群细胞外形和功能与正常细胞都不同,生长不受限,能扩散。当不正常的细胞在胰腺组织中不受限地生长,形成肿瘤,就产生了胰腺癌。
         由于胰腺位于腹部深处,医生做体检时不能触摸到肿瘤;肿瘤早期无令人警惕的体征,也无有效的早期筛查试验,所以,常常至到肿瘤扩散到别处时才发现。
        在美国,胰腺癌位...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科室:胰腺外科
23岁的小张(化名)是一位伟大的准妈妈,原本沉浸在迎接宝宝喜悦中的她,在怀胎16周时被查出患有胰腺肿瘤(胰头部一枚直径5cm的肿块)。当地医生建议她终止妊娠,但母爱的力量战胜了她对胰腺肿瘤的恐惧,她决定生下宝宝再接受高风险的胰腺手术。生完娃后,小张通过朋友的亲戚介绍,千里迢迢赶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看病。而此时CT提示肿瘤长大了,8cm,还挤压了周围大血管——门静脉。经过周密的术前检查和准...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新华医院
科室:普外科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该病的发病高峰为70-90岁,男女比例相近。胰腺癌的发病没有明确的病因,但存在相关危险因素,吸烟、高脂饮食、肥胖以及饮酒和胰腺癌的发病有相关性。同时,家族中有相关胰腺癌病史,其罹患该病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升高。在肿瘤的分子水平研究中,提示p16基因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胰腺癌发病有关。
1、临床表现
&&&& 胰腺癌早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随...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京ICP证030609号 本站通用网址:凤凰网
建议使用IE6以上版本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镜病理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