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边耳朵一个听力差一个听力好平均听力在90多,但是高频和低频都听不到声音了,配助听器有效果吗?


具有听力损失的人均需要考虑使用助听器,选配助听器是利用残余听力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如果发现有听力问题却置之不理,听力损失将继续加重。生活中,有些人佩戴了助听器之后,反应可以听到声音,但还是听不清。为什么有些人神经性耳聋戴上助听器还是听不到?
神经性耳聋佩戴助听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听到的,因为助听器可以提高听力,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进行佩戴使用。这些主观因素会导致助听器效果不好
1.对助听器有误解,没有选对机型
比如,有些听损者为了追求隐形配戴的美观,过分在意助听器外观,不愿正视自己的听损程度,导致不能选配合适功率的助听器,使配戴的助听器效果受到影响。而在助听器价格上(尤其是老人),会选择便宜的助听器,认为只要听到声音就行,不管能不能解决自身需求,这样选择的助听器会让佩戴效果大打折扣。
2.情绪消极,有问题不愿意解决
有的听损者配助听器后,听得不好,只是一味地抱怨助听器无用,也不愿意去听力中心找验配师调试解决问题。要知道,初配助听器是很难一次调试好的,需要经过反复调试与效果验证,才能够戴得舒适,听得好的。
3.使用太过随意,不注重保养
助听器的使用寿命是6~8年,但要想用得长久,和使用者有很大关系,就像一部手机或一辆汽车,有人用了四五年依旧如新,有人只用一年就快报废了。所以日常要做好防震、防摔、防水的防护措施,定期三个月到门店保养,每天睡觉取下打开电池仓,放入专用干燥盒,经常清理自己的耳道,保持干燥。
4.没有坚持佩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初佩戴助听器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从一开始每天两个小时,逐渐递增三小时、四小时,直至全天佩戴,效果会逐步显现。如果想起来就戴,忘了就不戴,或者要用耳朵的时候戴,不用的时候就不戴,这样使用助听器效果自然会差一些。这些客观因素会导致助听器效果变差
一、自身听力情况比较严重、复杂,助听器效果不会好,听力损失的程度往往能决定选配助听器的效果。
1)轻度听力损失者,在近距离对话时还可以,助听器效果比较明显。
2)中度听力损失者能听清大声,但是在噪音环境听力比较差,他们的残余听力尚可,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较好。
3)重度听力损失者能听到大声音,甚至能听到某些环境噪声,但是分辨能力差,戴上助听器效果可能会差一些,因为之前很多声音听不到,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4)极重度听力损失者佩戴助听器完全取决于其残余听力和程度,佩戴助听器后,可能需要借助于其他感官来帮助听声音。
另外,根据听力损失性质来讲,一般传导性听损的验配效果好于混合性听损,而混合性听损的验配效果又优于感音神经性听损。如果一个人的听力曲线平坦型,那么验配效果会优于听力曲线陡升陡降或复杂不规则的人。
二、一般听损时间越长,戴助听器效果就越差
听力损失时间的长短不同也会影响佩戴的效果。打个比方,一位80岁的老人和一位20岁的小伙子,他们对语言的反应能力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大,言语的反应就越差,且病程越长,佩戴效果越差。所以听力下降后,助听器配戴干预时间越早进行,聆听效果就会越好。
三、聆听环境不同,也会影响助听器的效果
听损者使用助听器时,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往往在安静环境中聆听声音的效果优于噪音环境,言语识别率也会高很多。假如患者本身的生活环境简单,安静环境居多,可以选配一台基础款的助听器,如果经常开会、看电视,就建议选配蓝牙功能的助听器,方便通过蓝牙连接打电话、看电视,如果居住环境复杂、喜欢旅游等,那么建议选配降噪功能好的助听器。
四、验配师技术不到位,无法发挥出助听器的效果
专业且有经验的验配师,会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性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量身定制”一款适合患者的助听器,让助听器达到较好的助听效果,所以助听器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如果三万的助听器调试不好,也只能发挥三千的效果。
五、双耳验配助听器往往比单耳验配效果好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有不少用户初配助听器只配了单耳,却发现效果比较差,大失所望。事实上,大多数听障患者通常为双耳听力损失,双耳聆听相对单耳有着诸多优势,如双耳方向定位、双耳响度叠加、双耳降噪作用等等。安静环境下单耳聆听的效果和双耳差不多,但在噪声环境下聆听效果就会非常差,所以推荐大家双耳验配助听器。
戴上助听器能听到声音不一定能听懂语言。要使听力下降的朋友听到声音相对较容易,经助听器放大就能听到声音,但要达到能听懂声音并不容易。能听清楚声音是听懂语言的关键。在听清楚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训练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语言。人们的说话声音属于复合音,由低频、中频、高频构成。
我们需要的长期坚持佩戴、坚持训练了。时间长了,就会有所改善的。相比之下,一些传导性听力损失的患者,佩戴了助听器之后,听到的语言就是很清楚的,这也是听损性质所决定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朵一个听力差一个听力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