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精神病要吃药几年一辈子的药?

不服药可能导致精神病反复发作,对大脑造成损害,并影响长期治疗转归;

抗精神病药有助于改善症状及预防复发,减轻疾病对大脑的损害;然而,长期大量用药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而低剂量用药的疗效则可能不足;

通过选择缓释剂、控释剂或长效剂型,我们可以在获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尽可能规避副作用,改善患者的长期治疗转归。

作者简介:梅其一,苏州大学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精神科主任,心身科主任,主任医师。长期在专科医院从事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86篇。

去年,我们重性专业委员会做了一个医生的调查,问医生:“你遇到的最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调查结果位居第一的居然是:“吃抗精神病药,会不会把脑子吃坏掉?”

会不会吃坏?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句话说得清楚的。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一个精神障碍病人如果不吃药,那么他会反复发作,而且发一次重一次,发得多了没法治。为什么没法治呢?因为精神病的反复发作,脑子的确会坏掉。

精神药物的临床使用,使很多精神障碍的病人脱离了苦海。大量随机化的、长期的研究支持以下论点:抗精神病药治疗对于防止疾病复发是有作用的。一些数据表明,与停药组相比,维持抗精神病药治疗组表现出更好的“生活质量”;与停药相比,维持治疗很少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或相关疾病的恶化,抑或会导致更糟糕的临床结果。

不过,最近确实有一些研究发现,长期大剂量地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会使大脑出现问题。所以临床上很少有医生会推荐大剂量的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一般说来,维持治疗的剂量都要比急性期治疗剂量小。

过去治疗精神障碍都选择足量足疗程,但是后来发现,维持期大剂量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损害,所以选择安全性比较好的小剂量维持治疗,但是小剂量维持治疗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疗效不足。服用大剂量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小剂量疗效比较差,有研究发现,在我国,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即使在服药期间,还有49%的患者一年内会复发。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病人既能够用小剂量,又不至于因疗效不足而复发呢?研究发现,服药时血浆药物浓度是有波动的,一般的药物有很高的峰值和很低的谷值,在峰值的时候它的副反应特别大,在谷值的时候它的的疗效不足,如果让峰值降下来,让谷值高上去,疗效就会持续比较好,而副反应就会比较小。今天有些药物制成缓释剂、控释剂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呢,我们还有长效针剂,它进入体内剂量很小,特别稳定,小剂量持续产生效果,长期使用副作用很小,而预防复发效果不错。小剂量长期使用相对安全,一般不会因为用药而把脑子弄坏,可以放心使用。

这一话题同样是国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今年发表于精神病学权威期刊《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1]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作后的第一年里,他的生理年龄增长1岁,脑年龄增长3.5岁,提示老化速度加快;而发作5年后,他的脑老化速度就不再加快,与一般人的脑龄差异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上。

研究者分析数据后认为,药物治疗主要影响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而对脑年龄的影响不大;相反,疾病本身的因素,如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住院时间长短、结局等,与脑老化加速呈现正相关,脑老化的程度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另外,生活方式也有一定影响。

总而言之,精神病患者不必“谈药色变”,尽早治疗、缓解症状及预防复发仍是重中之重。除了常规剂型外,缓释剂、控释剂或长效剂型均可以为我们所用,以争取更好的治疗结局。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
你好,精神类疾病一般是不易彻底治愈的,药物可以慢慢减量,慢慢服用一个最小维持量,就是比较好的结果了。 建议你在专业精神科医生指导下,慢慢减药物的用量,是比较好的,不要骤然停药,是容易复发并加重的。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 疾病的病史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吃多久的药物 一般精神疾病,最好是在使用药物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这类疾病都是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
  • 精神类疾病的话。很多的患者都是常年用西药控制病情的 你最好是在用药治疗的话基础上,在结合上心理治疗,因为这种疾病也有很严重的心理障碍,是需要自己控制的
  • 答: 吃五年,但是要保持好心情,不要急躁,坚持锻炼
  • 答: 脚气目前较好的方法是内用和外用药相结合.内服药有兰美抒,斯皮仁诺等,外用药种类相对较多,一般药店都有售.口服一般一周,较严重的服用二周.一般的患者这样可治愈,但...
  • 答: 一、坚持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之下,对抽动症患儿进行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是科学治疗抽动症的关键所在。  二、充分的心理疏导: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前提之...
  • 答: 症状主要是怀疑得病,心理焦虑不安,害怕。
}

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病,许多人会更加关注精神疾病,巨大的生活压力,忙碌的生活,会使人的精神产生压力。精神疾病可以治愈吗?精神疾病的表现和预防是什么?什么对精神疾病有好处?以下是一个简短的解释。
它被用来改变大脑中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药物治疗需要精神病医生的帮助。
更多的阳光和锻炼对抑郁症患者有益。多锻炼身体会让你的心情出乎意料地放松。阳光中的紫外线或多或少能改善一个人的情绪。
它主要用于改变不恰当的认知或思维习惯或行为习惯。这种治疗轻度抑郁症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心理治疗需要帮助专业心理治疗师(包括医疗机构的临床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医生或私人机构的专业心理治疗师)。如果问题相对较小,可以从电话咨询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帮助。
忧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是规律稳定的生活。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快。不要陷入自我设计想象的心理漩涡。人生短暂,贫富只有几十年。为什么不以愉快的心情面对每一天,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增加生活的色彩和亮度呢?
头痛、失眠、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使用大脑时,大脑容易兴奋,对声光敏感,难以入睡,梦多睡后,醒来后无法缓解疲劳,最终失去睡眠感觉和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性格变化是精神疾病的常见表现。一般来说,原本热情和合群的人变得对他人漠不关心、疏远、孤僻、不爱交际、沉默寡言、擅长独处、避开亲友和敌意、生活懒惰和不守纪律。或者最初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变得粗鲁、愤怒和不礼貌。
情绪变化也是精神病的一种表现。早期精神病患者的特征通常是情绪高昂、自满、自大、多管闲事、吹牛、吹嘘、开始和结束以及发脾气。或者沮丧,沮丧,悲伤。
要预防精神疾病,首先必须坚持定期门诊复查,使医生能够持续、动态地了解病情,使患者经常处于精神病医生的医疗监督之下,剂量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通过复查,普通人也可以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负担。
菠菜不仅含有大量铁,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叶酸。研究发现叶酸缺乏会导致精神疾病。这是因为叶酸的缺乏会导致大脑中血清素的减少,从而影响情绪、睡眠和食欲。因此,精神病患者可以多吃菠菜。
研究表明,生活在世界各地海滨的人们普遍更快乐、更健康。不仅海洋令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他们把鱼视为他们的“主食”。这可能是因为鱼油中的脂肪酸可以阻断神经传导途径,增加血清素分泌,平衡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患有精神疾病,多吃鱼可以缓解情绪。
香蕉含有一种叫做生物碱的物质,可以刺激精神,提高自信。香蕉也是色氨酸和维生素b6的主要来源,它们可以帮助大脑产生血清素并减少抑郁。所以香蕉特别适合精神病患者。
许多人吃复杂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标准面粉、馒头、苏打饼干等,可以改善情绪,并在对抗忧郁精神病中发挥作用。这可能与这类食物富含维生素B和矿物质有关。
葡萄柚不仅香味浓郁,还能提神醒脑。葡萄柚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它不仅能保持红细胞浓度,增强身体抵抗力,还能帮助人们抵御压力,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
科学家发现巧克力中一种叫做“花生四烯酸乙醇胺”的物质可以在大脑中停留更长时间,从而具有持续刺激快感的效果。因此,巧克力是一种越来越喜欢吃的食物,它有助于改善精神病人的情绪。
没有人想得精神病,整个社会对精神病总是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这种疾病就像千千的一万种常见病一样,需要治疗。当精神病患者在附近时,请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因为有时我们的小行动也会帮助他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般精神病要吃药几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