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集团到2025年全球打造多少家国际化医院

6月5日,暨南大学与爱尔眼科在广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一同签署合作协议,并为在广州、深圳、东莞共建的三所大湾区核心区域医院揭牌。

未来双方将推进成立“暨南大学眼视光医学院”等一系列合作,实现强强联合,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眼科医学产学研平台。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陈邦,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全球总裁李力,爱尔医疗投资集团总裁张跃文,爱尔眼科副总裁、总院长唐仕波,爱尔眼科副总裁、视光研究所所长杨智宽,爱尔眼科副总裁王丽华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爱尔眼科集团总裁李力(前左)和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在致辞中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发挥校企合作的制度优势,推动眼科学科发展。

林如鹏表示,期待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在医、教、研等方面资源互补,完成产业资本与优质教育资源的高端嫁接,实现暨大医学教育品牌与爱尔眼科医疗品牌的合作共赢。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教授致辞)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陈邦在讲话中强调,当前国家正着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暨南大学与爱尔眼科的战略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陈邦表示,爱尔眼科广东省区将依托暨南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与科研实力,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朝着打造“大湾区眼科医学中心”方向努力。

(爱尔眼科集团董事长陈邦讲话)


据悉,暨南大学与爱尔眼科的战略合作,包括共建3家大湾区核心区域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

着手成立“暨南大学爱尔眼视光医学院”,双方将整合优质资源,强强联合,在学生共培、人才引进、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等方面开展创新合作。

此外,未来双方将朝共建“暨南大学爱尔眼科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基础-临床-产业”全链条产学研平台的方向努力。


图注:(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和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等一同为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揭牌)

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爱尔眼科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连锁机构,在中国、欧洲、新加坡拥有三家眼科连锁上市公司,开设、运营眼科医院500来家,其中海外医院100多家,服务亚洲、美洲、欧洲近30亿人口。

本次战略合作的达成,开启了合作双方共同踏上提升眼科医学发展、打造一流眼科产学研平台的新征程。


暨南大学医学部主任罗良平,暨南大学财务处处长丁友刚,暨南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梁燕,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马民,暨南大学医学部副主任、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安定,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钟敬祥,爱尔医疗总裁助理、校企合作中心总经理谌兵,爱尔眼科科教管理中心总监向斌,爱尔眼科广东省区CEO高平,爱尔眼科广东省区总院长王铮,广州爱尔眼科医院CEO张玲,爱尔眼科深圳特区总院长秦波,东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刘斐等现场见证签约。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

一、公司今后几年的主要发展举措有哪些?

答:1.稳步推进“大一城多院”模式。比如武汉,现在是一城四院;对于其他城市,如果初始院区发展较好,同城再发展新的院区则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进。目前,中国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很强,爱尔的一城多院布局符合这样的趋势;

2.未来爱尔要着力打造几家标志性的医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沈阳、长沙、武汉等城市打造九个标志性医院,包括一家世界顶级医院,7-8家国家/区域顶级医院,这些都在按计划推进中;

3.未来三年的重点之一是加强每个省的省会医院建设,把龙头做好,进一步带动全省网络。我们希望,在三年内,绝大部分省会医院能够成为当地一流;

4.加强引进领军型人才,同时自己培养更多人才,特别是高起点的博士生。爱尔着眼的不只是一年两年,而是要让近年进入爱尔的博士生在未来和国内最好的同行平起平坐或完成超越。为什么要如此重视人才培养?因为把全部高端人才都挖过来是不可能的,长远发展一定要立足于高水平培养,才能证明爱尔的平台竞争力;

5.地级市医院的建设方面,目前爱尔没有布局的地级市大概在40-50个左右,这几年公司会逐步完成布局;营收方面,衡阳爱尔今年预计突破2亿,地级市医院完全有可能做到更高收入。目前集团收入过亿的地级市医院有若干家,同时有一批万营收体量的地级市医院,明后年会相继过亿;

6.县级医院的建设方面,我们认为发展要稳。县级医院和地级省会级医院体量相差太大,不能简单类比。我们未来的目标是让爱尔眼科医院遍布中国城乡县域,让更多老百姓在当地就能享受高质量、便捷的医疗服务,这需要时间,但肯定能达到。地县一体化是近几年爱尔在摸索的方向,县域医生会优先考虑当地招聘,由地市级医生负责培养;

7.现在爱尔有“一手好牌”,比如赛道、体外医院的储备、市值等等,关键看怎么用。作为创始人我们心无旁骛,全力支持爱尔发展,把这副牌打得更好。

二、公司医院越来越多,全集团旗下医疗机构数量已经超过600家,总部控制力是否变弱?总部如何实现对各医院的管控?

答: 连锁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管严管松,而是合理授权、松紧适度、与实俱进,不能僵化,既要发挥总部的引领、支撑、督导作用,也要释放各级分支机构的创造性和活力。

爱尔眼科总部员工数百人,分别在不同职能板块任职。总部职能部门成矩阵式分布,大体框架包括:董办(主管创新业务发展)、总裁办、证券部、医疗管理中心、科教中心、财务中心、审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市场营销中心、法务监察中心、医疗用品中心、运营中心、国际战略发展中心、投资发展中心、研究所等,不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对于眼科不同病种,又设有学科提升导向的各亚专科学组,以及经营导向的各亚专科事业部。

医疗行业的特点就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公司总部通过对各地医院的强管控来保证每一间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合规行为、财务透明度等,都能够达到高标准。随着集团信息化、数字化的持续提升,公司总部的总指挥效应和控制力也在持续增强。

三、为什么能够实现业绩每年都稳定的增长?

答: 公司经营医院多年,经验比较丰富。每年年初财务中心为集团医院制定的预算,最终完成度基本能够保持在95%-105%之间。

医疗行业的可预见性非常强,同时爱尔眼科已经营接近20年,有能力推测不同城市的不同增长水平,能做到基本心里有谱。

另外,我们采用交叉补贴模式,即通过高毛利业务来补贴贫困患者群体,通过慈善基金将补贴支付给穷人。今年公司对疫情、公益慈善捐款比较多,如果公司有余粮的话就会多做一些公益,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

四、医疗事故爱尔怎么去把控的?

答: 医疗质量是爱尔的生命线,是患者和家人的信任和托付。公司医疗质量一直把控得很好,一些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并落实到位,所以事故率和纠纷率极低,风险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公司也投保了医疗责任险,任何时间都要有底线思维。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并非医疗事故,纠纷是沟通问题或服务质量引起的,可能态度好一些就没事,所以服务无止境。

五、把医院开到县域市场还有什么样的难点?

答: 近几年我们在探索地县一体化模式。现阶段,为了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对于某些没有条件开展所有科室诊疗服务的县级医院,一般先开展三个科目的诊疗:白内障、视光以及基础眼病,然后逐步细分。对于眼底病等项目,我们采用成立卫星中心的方式,即医院进行诊断,之后引流到地级市去复诊。

同时,公司持续进行眼科科普。由于视光需求逐步高频化,此方面业务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公司通过视光门诊部,把网点布局到城市各区域,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同城分级诊疗体系。

我们希望将视光门诊模式做成一个体系。去年,公司在集团层面成立了视光门诊管理中心来推动视光门诊的建设,主要目的即是就将这种模式进一步完善。现在公司的视光诊所接近120家,明年预计新建90家,有序扩大规模,不断完善机制,这样形成体系化发展后,未来做到1000家或者更多是很容易的事情。

六、未来公司会采用哪些新的技术或模式?

答: 无论是技术角度,还是服务角度,都大有可为,我们会持续在不同项目中探索相关的新技术或模式。

比如,近视项目需求量巨大,非手术类解决方案包括角膜塑形镜、阿托品等。角膜塑形镜是一个很好的近视解决方案,但问题是价格比较昂贵,每人年均费用达到1万元,这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于低收入者更是消费不起。我们作为终端解决方案提供者,现阶段更多考虑的是以模式创新的方式来让更多患者受益,可以探索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模式,争取把门槛降下来,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近视治疗的服务和产品。“让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睛健康的权利”,这是公司的愿景,也是我们的责任,但仅有愿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模式创新才能实现并普及。

另外,老花手术方面,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内需求潜力巨大。爱尔的欧洲集团老花手术非常成熟,我们引进了相关技术,现在在国内也开始做试点,把屈光中心和老花中心分开来,准备在老花市场开始耕耘。

其他诸如白内障、干眼症等相关项目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七、屈光手术的市场空间?

答: 从屈光手术渗透率的角度来看,还有巨大提升空间。中国约有7亿近视人群,但在2019年,全国仅实施200万例屈光手术,渗透率不足0.3%,还非常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社会对屈光手术的了解越来越多,接受度日益提高,患者带患者的越来越多,同时,屈光市场逐步向技术和服务领先的头部医院集中,公司的市占率不断提高。

八、公司已经完成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布局,请问公司的国内布局体系是否已经搭建完成了?现阶段公司与顶尖眼科公立医院的差距有多大?

答:我们搭建的医院网络布局是一个平台,医生和人才才是最重要的灵魂核心。我们对医生、人才的培养、打磨已经显现成效,但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我认为还需要8-10年才能真正把灵魂的内涵填满(打造品牌最强的医院),这不是招几个大咖过来就能立竿见影,我们还需要培养大量的医生、学生,慢工才能出细活。在这个过程中爱尔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收入会持续增长。

我们和顶尖眼科公立医院在医疗技术上没有太大差别,主要还是口碑积累时间的差距。我们希望能够在十到二十年内实现赶超,实现这个目标最关键的因素是医生和人才。现阶段我们吸引招纳了大量国内顶尖的眼科大咖和人才,大力培养自己的眼科医生和人才,要让生态尽快发育、协调发展、生生不息,希望十年之后,我们现在培养的这些眼科医生和人才,比“老”医生、“老”人才要强,也比同期行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强。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东方证券 张锋、谭鹏万、张伟峰、郭乃幸、谢文超、周云、钱思佳、秦绪文、韩冬、蔡志鹏、李竞、黄天潇、江琦、孙梦瑶等

(此稿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稿机器人“快手小e”完成。)

}

爱尔眼科 · 服务中国

全国连锁|中国上市医疗机构|股票代码:300015

因为你 · 才有更好的我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尔眼科总部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