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二者互为因果,导致了病情的发生发展?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恶性肿瘤40%可以预防,40%可以治愈,20%可以长期带瘤生存。”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正逐渐走出“癌症等于死亡”的阴影,与此同时,中医抗癌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苏州御生堂中医馆肿瘤专家指出:正虚邪实,肿瘤是种慢性病早在35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瘤”之病名的记载。而关于肿瘤治疗的最早记录,则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周礼》。及至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对于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继《内经》之后,《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医学着作相继诞生,中医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发展完善。清末以降,随着中西医汇通,中医对肿瘤的认识进一步发展。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并且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苏州市御生堂中医馆许其旺主任医师,在接受《现代苏州》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肿瘤定义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病”,这一观点和中医理论不谋而合。

“事实上,虽然肿瘤在临床表现上是局部病变,现代医学之前也一直以局部治疗为主,但是中医早就认识到它是一种整体正气虚,局部邪湿的全身性疾病。” 许其旺说。

肿瘤在中医中属“积聚”范畴,因正气亏虚、邪毒内侵凝聚而成,其发生发展是机体内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正气不足、毒邪内蕴、七情所伤、气滞血瘀、痰湿凝结等,可以大致归纳为“痰、瘀、毒、虚”四种。

“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病的基础。“正气”由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生理活动综合作用而产生,即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对于病邪而言则是指人的抗病及康复能力。正气的盛衰不仅是发病与否的关键,在疾病发生之后的病情发展和转归中,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毒邪内蕴”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病因,所谓“毒邪”,既包括“外邪”如环境污染、食品毒素等致癌因素,又包括“内生实邪”,即肿瘤细胞本身,中医称之为“癌毒”。华佗在《中藏经》中就提出肿瘤是由脏腑“蓄毒”所生。

“七情所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机体失常。例如“郁怒伤肝,思虑伤脾”, 而“脾气受阻,肝气横逆”则会造成“经络瘀阻,积聚成块”的严重后果。许其旺解释道:“人的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内分泌紊乱就会引起细胞突变,从而形成肿瘤。”

“气滞血瘀”是形成肿瘤的重要病理机制。气滞可加重血瘀,血瘀又可加重气滞,两者恶性循环致使气血不通,所谓“不通则痛”,瘀血积聚,发为肿块,久则成为癌瘤。

“痰湿”,是人体津液运化失常而停积在人体内的产物。“痰湿凝结”与“气滞血瘀”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肿瘤形成发展。

根据对肿瘤病因病机的不同认识,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十分丰富,但是始终遵循整体观念,坚持治未病、治病求本、调整阴阳、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等基本原则。

“在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中,比较常见的是‘扶正’类治法,通过调节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来遏制肿瘤的发展。” 许其旺说。

肿瘤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正虚”证候,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脏腑虚弱等,因此根据“虚则补之、损则益之”的原则,“扶正”又有养血、养阴、健脾、补肾诸法,皆视具体情况而定。

广义上的“扶正”还包含“祛邪以安正”之意,因此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扶正”与“祛邪”相辅相成。“祛邪”类治疗方法包括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理气消滞、以毒攻毒等。由于用来攻邪的药物大多会损耗人体的正气,因此医生往往会根据病人体内邪正虚实的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确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之别,以保证“扶正不留邪,去邪不伤正”。

无论是中医理论、现代肿瘤学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表明肿瘤病程较长,应该称之为慢性疾病。“曾经我们‘谈癌色变’,认为得了这个疾病马上就会面临死亡,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

肿瘤缩小才是治疗有效?

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局部瘤体的表现只是疾病的部分反映。有的患者肿瘤局部缩小了,甚至达到了完全缓解的程度,但是由于机体无法承受化、放疗的损耗,身体状况极差,生活质量很低,结果寿命也并没有延长。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医学逐渐从以“病"为主,发展到以“人”为主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存质量”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被纳入到肿瘤疗效评价体系当中,这一概念的引入,使得中医治疗癌症的优势突显出来。

“中医是看‘人’,而不是单纯的看‘病’,它更强调病人的生活状态和远期结果,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才是治疗有效。”

“治未病”是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首先,对癌前病变进行有效的中医治疗,截断其病势,是“治未病”思想在肿瘤防治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中药具有阻断或延缓癌变的作用,用于癌前病变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肿瘤发生。比如萎缩性胃炎、肝硬化等疾病,通过中药治疗,有可能阻断甚至逆转其病变发展。其次,中医药跟手术治疗相结合,能够有效弥补手术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血管中存在癌栓、残癌等可能性,因此术后长期服用中药,对于防治或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重要意义。

苏州御生堂肿瘤专家许其旺举例道:“我有一个病人,晚期胃癌,手术中在胰头边上发现了转移灶,无法去除。术后她化疗了四个疗程,同时始终坚持吃中药,定期复查,到目前为止已经5年了,依然生活得很好。”

其次,中医在配合放、化疗以及手术的综合治疗中也有不俗表现。目前,手术、放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这些治疗方法虽然能够使瘤体缩小或消失,也会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手术可能引起创伤性出血,致使气血津液不足,机体免疫力低下。放疗易导致放射性炎症、消化道症状、白细胞下降以及免疫功能下降。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的重要器官以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伤害。而中药治疗可以很好地削弱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促进骨髓功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加快术后康复,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与此同时,中药还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线、化疗药物的敏感度,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等作用机制,提高放、化疗的有效性,缩短病人的治疗期。

此外,中医药在晚期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类患者大多已出现病灶的广泛转移,此时杀灭癌症病灶已不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中医可以通过稳定瘤体、减轻症状、对抗肿瘤并发症,来实现患者的“带瘤生存”。而中医药与放疗、化疗、手术等配合使用,均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早在2011年,WHO就已经提出,20%患者可以做到“带瘤生存”。对此,许其旺也表示:“我在临床实践中已经看到了很多带瘤生存的病人,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在少数。”

如今,虽然中医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它也存在短板。“中医治疗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对于一些情况较严重的病人,如果只采取纯中医治疗,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因此,我提倡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许其旺说。

中医强调“整体观”和“动态观”,对于宏观调控和内环境调节较有优势,而西医则长于局部微观处理和病灶控制,两者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实现了优势互补,已经越来越成为肿瘤治疗的最佳选择。

《中医肿瘤治疗学》主编 王居祥 徐力

《中医肿瘤学科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李忠

}

缺血性中风指因淤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盲,失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因血管内血液供应减少,如血栓形成,栓塞等导致脑组织缺血形成梗塞,而造成的神经损害,称缺血性脑卒中,或称脑梗塞,其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病因:脑血栓形成,是由于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血流缓慢或血液成分改变和黏度增加而形成血栓,致使血管梗塞,起病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往往在血压低,夜间时发病。主要症状是偏瘫,口角喎斜,或语言不清等,但意识尚清,少数患者发病时有短暂轻度的昏迷,神经系统的局灶症状,主要取决于损害部位。脑血栓形成多发生在50岁中年以后,男性较多。本病是常见于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病史者。

急性起病者,多见于青壮年,常有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塞等病史,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脑栓塞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的栓子,随血流脑动脉致动脉闭塞而言。栓子来源,一为心源性的,如风湿性心肌炎与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房颤及心脏病手术等;一为非心源性的,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肺静脉血栓等固体栓子;静脉注射,胸外手术,人工气胸、气腹,减压病等气体栓子。以及骨折,癌肿、寄生虫引起的栓塞。本病起病急骤,可有短暂意识障碍,少有昏迷,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临床出现“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本病常为心脏病的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就其神经系统症状而言,也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

1.主要症状时口角歪斜,偏瘫等,其特点如下: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起病较为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階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络痹)有关。

(2)前驱症状较为明显,有眩晕,记忆力减退,肢体感觉异常或无力,言语障碍等。

(3)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4)多侧肢体,舌、面、下部有中枢性瘫痪伴感觉障碍;主侧病变尚有失语,肢体瘫痪,多为痉挛性。

(1)若为颈内动脉系统闭塞,一般可见对侧单瘫或偏瘫(程度自无力,至瘫痪),偏身感觉异常或消失,同向偏盲(三偏体征主侧病变可有完全性失语,部分可见病灶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2)若椎一基底动脉系血栓,可见一肢或多肢的运动障碍,及单肢或多肢的感觉障碍,或兼见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并伴有复视,吞咽困难,眩晕,呕恶发音不清等。

(1)腰穿:脑脊液一般正常,若属出血性梗塞,则出现红细胞及轻度蛋白增高。

(2)脑电图:病灶侧半球有多形性或节律性慢波活动,压迫健侧颈动脉时更为明显。

(3)脑血管造影: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可显示血栓形成的位置及程度。

(4)CT检查:在24~48小时后,CT检查显示病灶处的低密度区。

4.并发症:肺部感染,褥疮等。

1.主要症状为偏瘫或单瘫,特点大致是:

(1)多为急骤发病,且一般无前驱症状。

(2)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意识障碍。

(3)出现三偏症状。失语或局限性癫癎。

2.体征: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动脉系统体征。

(1)腰穿:压力增高,若属出血性梗塞,可见红细胞和蛋白增高。

(2)脑电图:病变侧显示弥漫性慢波节律。

(3)脑血管造影:可显示梗塞部位。

(4)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低密度区提示梗塞部位。

(5)血尿常规及心电图多由变化。

1.辨病位浅深与病情轻重:缺血中风多发生于高血压,脑络痹(脑动脉硬化)消渴(糖尿病)心痹(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由于将息失宜,肝肾阴亏于下,久病入络,脉络挛急,血行不畅,致使淤痰阻塞脑络,气血不通,脑失所养,神气阻痹而发病,或因积劳正衰气血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中经络中络是以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为主,麻木多偏于一侧手足,此病位浅,病情轻。中经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謇涩为主,无昏仆。比中络为重。但皆由病邪阻滞经络而成,故以统称为中经络。

2.辨中经络与辨中脏腑: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为多,亦可兼中脏腑。中腑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謇涩,神志不清为主,但神志障碍较轻,一般属意识朦胧,思睡或嗜睡。中脏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神志障碍较重,甚至完全昏愦无知,病情重。因两者均有神志障碍,故统称为中脏腑。出血性中风中脏腑为多,亦可兼中经络,两者在临床上可相互转化必须辨清病位之浅深,病情之轻重。

根据临床类型不同,施以滋阴降逆,扶正化淤,化痰通络等治疗大法。做到治标固本,预免再发。

症状: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赤烘热,心烦少寐,腰膝酸软,遂致口眼喎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甚或昏仆,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舌红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治法:脉弦细数或弦滑。

方药: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处方:代赭石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生龟板15克,怀牛膝20克,玄参15克,白芍15克,天冬15克,青蒿10克,川楝子15克,生麦芽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如脑中热痛,目眩较重,可加石决明30克,夏枯草15克,白蒺藜15克,以平熄风阳,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加熟地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以滋养肝肾,口苦烦躁,目赤,苔黄者,加胆草10克,栀子10克以清肝泻热;若肢体麻木者,加桑枝15克,丹参15克,珍珠母30克,以平肝和络,抽搐较重者,加蜈蚣3条,僵蚕15克以熄风止痉;舌强语涩者,加远志12克,以化痰开窍。

按语:缺血中风患者,大多有动脉硬化或一定程度的高血压病史,故平素常有眩晕,耳鸣,心悸,烦躁和手指发麻等阴虚肝旺的见证。适逢情志不遂,或劳作过度,血压上升,而致口歪偏瘫,言语不清等证,此属风阳内动,气血上逆,病势较急,急则治标。本方重在平肝阳,其镇潜熄风之品意在直折亢阳,使气血不得上逆,诚为缓解病情的重要步骤。如重症脑梗塞患者,冠有昏迷,大便结,苔黄腻,类似闭证之际,可酌选开窍之药,并用清热通腑化淤的调胃承气汤加胆星竹沥,寒水石,菖蒲之品,以清神志,待苏醒恢复期,再从他型论治。

症状: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肢体渐觉不利乃至偏瘫,色萎黄,神志清楚,舌质淡,边有齿痕,舌有淤斑,脉弱或虚大。

治法:补气理血,化淤通脉。

处方:生黄茋60克,川芎3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丹参6克,鸡血藤30克,水蛭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如气短乏力者加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以扶气益脾,因气虚脾运不健遂成痰浊时,加炮南星50克,苡仁30克,炒白芥子10克,竹沥20毫升以燥湿化痰;如偏瘫日久难复者,可酌加炮甲10克,蜈蚣条,三七3克以增强破淤通络之力。

按语:中风的原因是复杂的,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血液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的异常,都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正如中老年中风患者不一定都是因高血压形成的一样,为数不少的脑卒中不见得都是肝阳上亢型,其中气虚血淤者在中风临床比例中很高,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年老气衰的患者往往于静卧休息状态下,血压偏低或气不足以推动血流,宿积之血栓闭阻于动脉之中,凡见症如本型者,采用益气通脉之法,坚持治疗,必有疗效。

症状:偏废不仁,患侧筋骨痿弱,足难任地伴眩晕、耳鸣、虚烦失眠、面赤唇红、舌瘖不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壮筋起痿。

药物组成及方义见“出血性中风肾虚精亏型”一节中。

加减:如舌质红绛,阴虚内热甚者,可去桂、附、加首乌15克,黄精15克,丹皮10克以养阴清热;如偏废较重,可加川牛膝5克,地龙15克,乌梢蛇15克,以通经活络;如舌质紫暗,脉涩者,可加丹参15克,桃仁15克,地蟞虫15克,以活血祛淤,如下肢痿弱无力者,可加川续断15克,鹿筋10克等以强筋壮骨。如舌强失语甚者,可加天麻10克,全蝎10克,胆星10克,以熄风祛痰。

按语:确属下焦肝肾亏损,阴阳俱虚,无力起痿,难于复音者,以重在养肝肾的地黄饮子加减应用,上述病症诚能逐步改善。

需要指出的是,脑栓塞一病,由于起病突然,患者往往有短暂的意识不清,不似脑出血那样的昏迷状态,以青壮年有心脏病,腹部感染或骨折病史者居多。其治疗原则与脑血栓基本相同,但不应忽视病因治疗,防止栓塞复发。

其他疗法:单方、验方。

(1)毛冬青(即毛披树取根)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脑血栓形成(2)黄芪100克,当归50克,地龙15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白通草15克,土鳖虫15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日1剂。分三次服。(本方名益气通络汤)主治脑血栓之中风后遗症。

(3)五虫四藤汤:处方:蜈蚣3条,地龙15克乌梢蛇10克,土鳖虫15克,全虫6克,鸡血藤30克,忍冬藤30克,络石藤30克,钩藤30克,黄90克,丹参3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主治脑血栓形成所致的偏瘫。

(4)红龙根方:处方:红花15~25克,地龙25~40克,葛根30~50克,水煎服,日1剂或隔日1剂。空腹温服10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再继服。主治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

附:治疗中风先兆症可预防中风。

附:八味降压汤:治疗中风先兆症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处方:黄茋、勾藤各30克,杜仲、当归、何首乌、赤芍各15克,川芎、黄柏各12克。日1剂,水煎服,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一个月一个疗程。

中风先兆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及有关文献结合现代医学病史及检查拟定;①既往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或一过性脑缺血等病史之一。②年龄>40岁。③反复出现突然性,一过性、可逆性的头晕头痛,单侧肢体麻木或乏力,面红、耳鸣眼花,腰酸腿软,语言不利,口眼歪斜,肌肉抽搐等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和体征。④血液流变学出现异常升高。

按语:随着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深入从近20多年的临床文献报道中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血液流变学有关。由于血液流动性质的异常,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明显症状前,往往一种或数种血液黏滞因素已有改变。因此,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积极治疗中风先兆症,能预防和延缓中风的发生。

附录:焦树德教授诊治中风经验

现代医学谓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又可分为短暂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出血性中风,则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短暂脑缺血发作指局部血流一过性反复受阻或中断。每次发作引起的神经症状,历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一般不超过24小时本病主要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可见脑血管痉挛,微栓塞及血液变学障碍,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轻瘫,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等症状。

脑血栓形成系指在脑动脉内膜病变基础上造成动脉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导致相应部位脑梗塞而出现偏瘫等神经症状发病前患者有动脉硬化病史伴见肢体麻木,头晕目眩等前驱症状,一般常于睡眠或静止休息状态发病,醒来出现偏瘫失语及感觉障碍等症状,通常不出现意识障碍。

脑栓塞是指进入血液循环的栓子堵塞脑动脉而发生的脑梗塞。栓塞大多系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肌梗塞等心脏病产生的壁血栓,以及某些感染的赘生物,气胸之类的气栓塞癌肿细胞栓塞等等。本病青壮年发病居多,起病急骤,在数秒至数分钟内症状即发展至高峰,通常表现为肢体瘫痪,局限性癫痫,语言障碍等神经症状,亦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头痛谵妄及昏迷惊厥等。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的内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内,少数原发于脑干和小脑。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最常见病因,也可脉瘤、动脉炎、脑瘤、血液病等引起颅内出血。本病多突起剧烈头痛,随即呕吐,嗜睡,昏迷,并出现偏瘫,面瘫,舌瘫,失语,感觉障碍等;有轻重之分,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或数分钟)至数日内死亡。

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脑底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脑底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大多为30岁左右的患者,突然发生剧烈头痛项强,恶心和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谵妄,定向力障碍,虚构和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突然呼吸停止而死亡。

中医认为: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学对中风的防治积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例如《黄帝内经》中即有仆击,偏枯,薄厥,大厥等记载。

仲景《金匮要略》有中风四证的论述。后世医家更有心火暴甚,湿痰生热,肝风内动,内风旋越等辨治,创有平肝、益肾、化痰清心泻火、熄风、通腑、活血、开窍等治法。

清代叶天士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而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爱立“補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近代医家张山雷、张伯龙、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而成。

中风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以风、火、气血、痰最为多见。风: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认为多是内虚而外风入中。唐宋以后,主要是从内风立论。认为多由内风发动而致。我个人据多年临床所见认为风中入络,口眼?斜,余无他症者,也常有因卫气不固,外风侵袭而成者(单纯的口眼?斜,现代医学名颜面神经麻痹),常用驱风散邪之品而取效。“内风”主要是肝风内动为主,多因郁怒伤肝,肝阳暴亢,肝风内动而致;也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虚风内动而致。火:肝火常为情志不遂,肝气久郁,气郁化火,火升风动,气血逆乱而致。心火多因劳神过度,心血耗伤,心火旺盛,或过度作劳,作强伤肾,肾水不足,不能上济而心火暴盛,或木火燎心,心火偏旺,火性上炎,暴盛神昏而致。气:气逆者多为气盛之人,情志不遂,气有余便生火,气火交加,气逆血乱而发。气虚者多为年老气衰,精血不足,气虚血涩,经络阻滞,血郁生风而成。血:血菀(郁)者,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而发为中风。血淤者,常由于跌仆,努责,久病,经产,手术等产生淤血,血脉涩滞,经络失畅发生中风。血虚者由于血不荣肝,虚风上扰而致。痰:湿痰多由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浊阻络,蒙敝清窍而致,热痰多于心火暴盛,或气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热化风,上蒙清窍而成中风。

以上五者,又可互为因果标本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病。总之,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是其总病机。

1.关于望诊:处于昏迷状态时,观察患者神志气色,形态,包括面目口鼻及四肢的症状。如面色苍白,面赤如妆,面色紫黯目:瞳孔大小,眼珠移动;口舌红紫偏斜,苔黄腻;手足柔软或挛急,形体肥瘦。

2.关于闻诊:如声浊重,口臭秽,大小便臭酸。

3.关于问诊:了解生活情况,病的经过。

4.关于切诊:(切、触)起病时脉多弦动,尺沉涩,为阴虚阳盛,若转迟易愈,变细急数,预后差(邪入营血,阴气已伤)。弦主肝风,滑主痰湿,涩主血虚或血淤,缓大为气虚,阴阳气血两虚则细微数。

(1)神志昏迷者,首先要分闭证,脱证。

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劲,无汗神昏。兼面,红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为阳闭;兼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肢体软缓,舌白腻,脉滑缓者为阴闭。

治法:宜化痰开窍,活血熄风。阳闭佐以清热。阴闭加重化痰。阳闭先用针刺十宣穴出血,针百会、曲池、合谷、丰隆、湧泉人中诸穴然后,鼻饲灌服安宫牛黄丸1~2粒(丸),或牛黄清心丸,局方至宝丹。再用验方:熄风开闭汤(自拟方)处方:羚羊角(先煎)6~10克,生石决明,生赭石、生龟板(先煎)各30克,勾藤30克,赤白芍各15克,菊花、夏枯草、牡丹皮天竺黄、石菖蒲、郁金、远志、红花各10克。水煎灌服,或用鼻饲导管。

阴闭者:针十宣、曲池、合谷、百会、人中、丰隆、复溜等穴。再用验方:化痰开窍汤:橘红12克,茯苓15克,半夏、胆南星、炒枳实、石菖蒲、郁金、川贝母、天麻各10克,勾藤30克,另用竹沥汁50毫升,兑生姜汁4~5滴,分二次加入汤药内灌服。进汤药前,先急用苏含香丸1~2丸,温水化开灌服。不能自由吞咽者,用鼻饲管灌服。

脱证:人事不知,目合口张,鼻息微弱,手撒肢冷,汗多湿衣,大小便自遗,肢体瘫软,口角流涎,舌苔白,脉沉细微弱。急用针刺百合、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

灸气海、关元、膻中等穴。速用人参10~15克,制附子10~15克,山茱萸15~2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急煎灌服。

(2)神志不昏迷者:有中络、中经、失语等不同。

中络者:口眼?斜,病侧面颊部麻木不仁,感觉迟钝,口角下垂漱口水从口角外漏,神志正常,舌苔薄白或白,脉滑缓或浮滑。

治法:散风活络,疏解阳明。

方药:正颜汤(自拟方)。

处方:荆芥、防风、白芷、白僵蚕、红花、桃仁各10克,白附子片10克,炮甲珠6克,全蝎6~9克,蜈蚣2~3条,葛根30克,勾藤30克。水煎服。针刺合谷、曲池、上关、下关、耳门、颧窌、四白、颊车、地仓、人中、列缺、大迎、承浆、足三里等穴,轮换针之。隔日针患侧,隔2~3日针健侧。另用白芥子细末,适量浓茶,水调为稀糊状。先让患者张开口,用针(三棱针)挑刺患侧颊肉黏膜出血;挑刺部位为:

①沿上齿处从内到外挑3针;②沿下齿处同样3针。每针挑刺微量见血即可。然后将调好的白芥子末糊,薄薄一层摊在纱布上,贴在患侧面部。10余小时后,即可拿掉,注意避风数小时。隔2~3天贴一次。若皮肤有破损则停用,皮肤愈后,可将白芥子末减量试用。

中经者:主要症状是半身不遂,舌苔多腻,脉弦滑,或兼口面歪斜,或兼喜语不利。此乃风痰阻滞经络所致。

治法:熄风化痰,千肝潜阳,痛经活络。

方药:镇肝熄风复遂汤(自拟方,由镇肝熄风汤加减而成)。

处方:生石决明,生赭石,生牡蛎各30克(先煎)勾屯30克(血压高者后下),赤白芍各15克,怀牛膝、茯苓各15克,半夏、橘红、胆南星、郁金、石菖蒲、红花、桃仁各10克,桑枝30克,全蝎6~9克,炮甲珠6克。水煎服另用竹沥汁50~60毫升兑入姜汁3~5滴,分二次随汤药服。

加减:若见患者大便干结,数日不行,舌苔厚腻者,用通腑泻热,祛风化痰法。

临床常用三化汤和搜风顺气丸方加减为三化复遂汤。处方:生大黄3~10克,厚朴、枳实、桃仁、羌活、防风、半夏各10克,勾屯30克,全瓜蒌30克,玄明粉6~9克(分冲)。若失语或言语不利,证属风痰上扰,痰浊阻络,舌本失利所致。治法:祛风除痰,运脾清心,祛痰开窍。方药:用转舌解语汤(自拟方)。处方:半夏、橘红各15克,石菖蒲、天麻、红花、天竺黄、白僵蚕各10克,茯苓、远志各12克,白附子、羌活、炮甲珠各6克,全蝎9克,苍术10克,水煎服。

兼有善忘喜笑者,可加黄连、连翘、木通各10克、紫贝齿15克,兼见唇缓,舌笨、流涎、喜卧倦怠、苔厚腻,脉滑者,可用木香、砂仁各10克,全蝎尾3克,焦三仙各30克,同时加重苍术、茯苓、橘红、半夏的用量;兼见腿乏力,耳聋、遗尿、舌短者,可加枣皮,巴戟天各10克,桑螵蛸10~15克,肉桂3~5克,益智仁15克,并配合针炙治疗。

2.恢复期(中风后遗症状)

(1)半身不遂为主:治法:应加强活血通络之力。

方药:用活络复遂汤(自拟方)。处方:桑枝30~40克,红花桃仁、半夏、赤芍、地龙各10克,皂角刺、土鳖虫各9克,橘红、茯苓、续断、怀牛膝各15克,蜈蚣3条,勾屯30克,炮甲9克,病重难复者,可加水蛭6克,蛇虫,生大黄各3~6克。

如下肢无力为主者,加重补肝肾之品,如桑寄生、川续断、炒灶仲、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淫羊藿、巴戟天等。

若患肢疼痛者,可加服活络丹。不痛者可加服散风动络丸。

(2)失语:若言语不利,日久须加重活血之品。邪退正虚气血不足时,可适当加用补益之品。初起病因为风痰阻络;病久则为肾虚精亏,精气不能上承故音喑失语。

治法:祛风除痰,宣窍活血通络。

方药:方取解语丹加减。处方:天麻10克,胆南星12克,白附子12克,石菖蒲15克,远志10克,白僵蚕、地龙各10克郁金、姜半夏各15克,山药15克,土鳖虫10克,全蝎3克,丹参30克。

若日久邪退正虚、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治宜滋阴补肾利窍,方用地黄饮子,去肉桂、附子,加杏仁、桔梗、木蝴蝶开音利窍。可用本人自拟经验方:治失语。

①转舌散:全蝎、羌活6~9克,共研细末,每次服3克,温酒送下,或随汤药服也可。

日三次。②正舌散:全蝎10~15克,茯苓3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3克,也可随汤药吞服。③转舌膏:凉隔散加石菖蒲,远志各等分为末,炼为丸,重9克,硃砂为衣,薄荷汤送下睡前服。上述三类方药服用外,并配合针灸治疗。

按语:恢复期要注意治养结合,加强生活起居,饮食、心身等的调养,并适当锻炼。

凡四十岁以上的人,因阳气渐衰,应注意预防中风一般可用草决明、桑叶、苦丁茶、生山楂、菊花各3克,煎汤代茶饮,日1剂。若肥胖短粗体质的人,一般可用半夏、制南星各5克,番泄叶2~3克,茯苓6克,决明子3克,水煎服,日1剂,有化痰祛温,降脂减肥,预防中风的作用。

出现中风先兆者,更要积极预防中风。常见的有如下种种:

1.有时突然感到半身麻木无力,口角流涎,片刻又恢复正常,此乃经络气血流行失畅,肢体九窍失养,血脉涩滞所致。

方药:红花、桃仁各6~9克,丹参15~20克,川芎6克,水煎服并可配合针刺曲池、合谷、风池足三里,风市三阴交昆仑等穴。

2.近来与人交谈,或做讲演时,常发生短时间讲不出话来,或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情况,往往是痰浊阻滞,舌体失灵,痰浊蒙心,清窍不利;或肾虚不能上泽,虚风内动所致。

方药:橘红12克,茯苓15克,胆南星、怀牛膝、半夏、枳实、石菖蒲、远志、红花各10克。全蝎、羌活各6克,水煎服。如有肾虚者,可兼服杞菊地黄丸。可配合针刺、百会、间使、曲池、合谷、天突、风池、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复溜等穴。

3.容易出现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现象,病因乃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于目,虚风挟痰浊上扰,下虚上实所致。

方药:勾屯20~30克,荆芥、羌活各6克红花、沙苑子、白蒺藜、青葙子各10克,决明子15克。水煎服。也可用汤药送服,杞菊地黄丸,日三次,每次10克。妇女可去红花、加香附10克,送服归芍地黄丸每次10克,日三次。配合针刺可选用:风池,大椎,丝空,光明,神庭等穴。或选用肾俞、昆仑、三阴交等穴,或灸第1椎至第5椎。

4.时常突然感到头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多有肾虚肝旺,肝风上扰,兼之髓海不足所致。

方药:生地黄熟地黄、枣皮、防风、茯苓丹皮各10克,山药15克,泽泻20~30克,天麻10克,生石决明(先煎)勾屯各30克,羚羊角粉2克(分二次吞服),水煎服,日1剂。

若头晕甚者,可加全蝎6~9克,蜈蚣3条,泽泻、天麻、勾屯都适当增量可配合针刺治疗。

5.平时作息正常的人,突然变得嗜睡,多因中焦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湿成痰,痰浊上犯,蒙蔽清窍所致。

方药:茯苓、猪苓各15克,泽泻30克,防风、陈皮、苍术、半夏、红花、罗勒、石菖蒲、远志各10克,荆芥、羌活各6克。水煎服。甚者可兼服苏合香丸每次1粒,日2次。

6.在性格、行为、智能等方面,突然反常得孤僻、寡言、萎靡、抑郁、焦虑或轻浮,欣快,易发狂怒,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多是肾不养肝,肝阳亢盛,肝火燎心,或心肾不交,神不守舍所致。

方药:生地黄15~18克,生石决明,生赭石,珍珠母各30克(先煎),桑寄生30克,远志12克,石菖蒲、郁金、防风各10克,丹参15~30克,茯苓、续断各15克,生明矾3克。水煎服。

7.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如头痛以头顶和后头痛为主,多是肝肾不足,督脉失养,虚阳上越所致。如为偏头痛或两侧头痛多为肝阳上亢,风火上冲所致。如兼眩晕头晕,多为风痰上扰。

方药:镇肝防风汤:(自拟方)。

处方:生石决明、生赭石、生龙牡(先煎)、勾屯、寄生、泽泻各30克,玳瑁10克(先煎),蔓荆子10克,怀牛膝20克,防风槟榔各10~15克,夏枯草、鸡血屯各20~30克,丹参20~30克,生白芍15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如肝阳亢盛,头晕眼花者可加羚羊角粉2~3克(分二次随汤药冲服)。

附:针药并施,治疗中风先兆法:

(1)取穴:百会、双耳尖、人中、风府、双睛明等。(根据病情予以针灸,放血或深刺)

(2)中药:定风汤:处方:生黄茋、桑枝各24克,生地黄、白茅根各30克,荆芥、竹茹、玉竹各15克,铁锈末30克,生川鸟10克(先煎2小时),再同上药同煎。

日1剂,七天为一疗程,可连服2~3疗程,以症状减轻或消失为度。

按语:中风先兆是中风发生前的危险信号,同时也是积极治疗,预防中风发生的一个要的时期。如能正确把握治疗得当,往往可使疾病得以控制,避免造成中风偏瘫,甚至生命危险。凡人年50或60岁后,自觉手指或单侧上肢或上下肢,半身发麻发木,在与颈椎病、风湿病等其他疾病相鉴别后皆应考虑“中风先兆”。当急为预防,不可忽视。从先辈祖传经验及临床体会,无论左右手,如自觉一指麻木,5年之内预防中风;二指麻木,应在四年之内;三指麻木,应在三年之内;四指麻木,应在两年之内;如五指麻木,则应一年之内。若半身上下手指和脚趾(或左或右)连肢麻木,更加头目眩晕,上重下轻,行动飘忽不稳,短在一月,长在三月之内,就要发生中风倘再加两目昏,神志恍惚,语言謇涩,唇舌发麻,则数日之内必发中风。

虽此重症,如能提高警惕,及时治疗,予以针刺,及速服定风汤数剂,多可防止发生。定风汤:宋代窦材所辑《扁鹊心书》之定风丹,本人以及原方改为汤剂加减而成。以凉血、化痰泻火之用,茅根、竹茹、生地黄、玉竹等药为主,加生黄、铁锈末以补气降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试用数十例都有显效)附:中风病用辩证法与西医检查对照分型法

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单位,开展中风证候与ST或MR检查脑病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其中不少研究发现,证候与脑的病变性质有一定的关系中风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机复杂,证变化急,表现多样,中医辨证较难掌握。研究中如果缺乏严格的诊疗标准以及精确数理统计处理,其结果有可能会出现偏倚。为了使中风病的证候学和临床诊断,建立在更为严格的科学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医院内对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侯与脑病理改变相关关系的研究。

1.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均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侯的得分均值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症,火热证的均质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的血淤证、气虚证的均质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

2.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发生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侯的发生频率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的血淤证气虚证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

综合研究结果提示:出血性中风,较多出现风证和火热证;而缺血性中风,则多见血淤证和气虚证。与中风的病机相符,与文献报道临床治疗相一致。因为出血性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生是在“阴阳失调,阴陷于下,阳亢于上,内风煽动,遇用力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因,扰动气机气机逆化,化火生风,风火相煽,气之于血,并走于上”,导致络破脉损,血溢脉外而发为中风。通过对这类病人分析,表明出血性中风较多出现风证和火热证,风火上扰是出血性中风的基础病机之一故目前病床上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采用清热化痰,醒脑开窍的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药证相符,因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而缺血性中风,多因内脏渐亏,肝肾不足气虚血运不畅,血脉淤阻,经络不通而发病。但多为一时之象,而常见的是肢体沉重无力,麻木不仁,肢体皮肤发冷,冷汗自出,舌质暗红,脉细弱等。反映了缺血性中风血淤症和气虚症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相比,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淤则较为突出。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缺血性中风确以血淤证和气虚证为多见,而着随着病程延长,病人的气虚证和血淤症愈加突出。因此,临床常使用具有益气化痰、通络熄风的药物如通络熄风注射液治疗而获效。由此可见,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结合脑病理形态的变化,综合考虑对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无疑是有帮助的。

在研究在严格的科研设计下,利用CT检查结果与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频率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中风急性期证候的病理基础和特异性对正确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摘自《新中医》1999年8期载)

}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二是,并与、。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

心主神志。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而味觉的功能正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如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心神志功能异常,则见舌强语謇,或失语等。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可称“膻中”,是指包在心脏外面的组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代心受邪。如热病过程中如出现高热、神昏等病症,中医学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肾。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

肾精的主要生理效应有: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死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素问·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机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

2、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来自水谷精微、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肾有司开阖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如果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

3、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肾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症,称为“肾不纳气”。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凡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多与肾的功能失常有关。。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但中医认为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不运,可致大便泄泻;肾气不固,可致久泄、滑脱。

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所以临床所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

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所谓”其华在发”。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与肺的肃降有关。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和,肝,。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

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1.调节精神情志。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燥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3.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肝的疏泄功能还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故肝失疏泄,有时还可出现腹水、水肿等。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肝主筋。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前所述。若热邪炽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

“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

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症状。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之意。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则水的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

肺开窍于鼻。鼻是肺的门户,为气体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均有赖于肺气的作用来维持。肺气的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敏。肺的某些病变,常可影响及鼻,使之产生多种病理表现,如鼻塞流涕,不闻香或鼻衄等。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合皮毛是说肺能输布津液、宣发卫气于皮毛,使皮肤润泽,肌腠致密,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果肺气虚则体表不固,常自汗出,抵抗力下降则易于感冒。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影响肺的功能而招致相应病变。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髓的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直接相连。胆与肝又互为表里。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为六腑之首。但是,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女子胞位于小腹内,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中医认为,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心、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有关。这是因为其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功能无不与血、精有关。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任主胎胞,冲为血海。在病理上,当各种因素导致上述脏器、经脉功能异常,即影响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经失调与不孕。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小肠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和。脾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脾。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脾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

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的这一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报导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雹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是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是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其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浊者下输于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当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以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

脏与腑的关系是阴阳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之间通过经脉形成相互络属的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互相络属,形成表里关系。临床上可见心经实火移热于小肠的病例,出现尿少、尿热、尿赤、尿痛等症状;也可见小肠热盛,循经上炎于心,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

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成为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可以帮助大肠的传导功能,而大肠传导正常,又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如果肺失肃降,津液无法下行,大肠的传导功能受其影响,则会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症;而大肠传导不利,腑气不通,又会影响肺气的肃降,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脾与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两脏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一燥一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传输。临床上如果脾虚运化功能不良,胃的受纳和降功能也会同时受影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等症。同样,如果饮食不节,胃失和降,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胆附于肝,肝胆通过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络属而形成表里关系。胆汁的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胆汁排泄的通畅与否,也会影响肝的疏泄。临床上,肝病常影响到胆,胆病也常波及至肝,出现肝胆同病的现象。

肾与膀胱通过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互为络属而成表里关系。膀胱贮尿排尿功能有赖于肾脏的气化。肾气充足,固摄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水液代谢正常。如果肾气虚,气化失常,膀胱固摄不利,开合失职,则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遗尿、尿频等症。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脾气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则可营养脾气。血液在体内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气的推动,另一方面还要靠脾气的统摄才不致溢出脉外。如果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反之要是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可致心血虚,心无所主,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临床上常见心血虚与肝血虚同时出现的病例。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心、肝病变也都可表现为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比如,肝阳上亢患者既可有头晕、目眩、烦燥易怒等肝病症状,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心病表现。

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润心阴以制约心阳,就会出现心阳过亢,临床可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等症。若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能化气,反而上凌于心,则可出现心悸、水肿等症。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

人体之气的主要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气所组成。故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的健强,是人体气盛的保证。另一方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代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及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肺以脾所运化输布的水谷精微为营养,才能使其功能活动得到保障;而脾运化水谷和水湿的功能,也需要肺的宣降、通调水道功能来实现。如果脾气虚损,会导致肺气不足,出现疲乏倦怠,少气懒言等症。若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生成痰饮,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出现咳嗽、喘息等症。而肺气虚衰,无法通调水道,水湿内停,则会使脾阳受阻,出现腹胀、便溏、水肿等症。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协调,则气机通畅。如果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会出现肝气上逆,表现为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所谓“肝火犯肺”。反之,如果肺失清肃,燥热内停,亦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出现咳嗽、胸胁胀满、头晕头痛等症。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肾主水,能升清降浊,负责水液的蒸腾气化;肺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在病理状态下,肺失宣降,或肾的气化失调,均可影响水液代谢,出现尿少、水肿、喘促、喘逆等症。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果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吸入之清气,气浮于上,则会出现呼多吸少,活动后症状加剧的情况。

此外,肺肾二脏之阴液相互资生。若其中之一受损,必会影响另一方面,出现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营养,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功能,则可见抑郁、胸闷、腹胀、腹泻、便溏等肝脾不和之证。而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可使肝胆疏泄不利,出现黄疸。此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主统血,而肝主藏血,两脏均与血液的生理、病理情况相关。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于肝血的化生。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如果肾精亏损,则会导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也会影响致肾精亏损。此外,肝主疏泄功能与肾主封藏功能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如果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功能失调,则会影响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泄精生理功能。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二者的关系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脾气的健运,要依靠肾阳的温煦,而肾精也需要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补充。脾肾两脏生理上相互滋助促进,病理上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此外,脾可以运化水湿,肾负责气化水液,脾肾两脏在津液代谢方面也是共同起作用的。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常用的治疗大法有、、、、、、、八法。以上八法,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里证者,常规治法是先解表后治里,倘若表里俱急、内外壅实者,就应表里双解,汗下并用。又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证,单以温法或清法皆不适宜,又当温清二法合用。因此,临床时会出现消补并用、攻补兼施、汗补并用、和下兼施等多种治法,当随症施药。具体治法是对具体病证施行的具体治疗方法。

汗法,又称解表法,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以达到祛除表邪治疗表证的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指凡邪气在皮毛肌肤者,皆宜采用汗法,使邪从外解,既可以控制病邪由表入里的转变,又可以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所以汗法的适应证为:一切外感表证,某些水肿和疮疡病初起,以及麻疹透发不畅等兼表证者。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邪性质和人体气血阴阳盛衰等的不同,汗法又具体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益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等治法。一般说来,辛温解表适用于表寒证,辛凉解表适用于表热证,益气解表适用于气虚者的外感证,助阳解表适用于阳虚者的外感证,滋阴解表适用于阴虚者的外感证。

汗法之用,无论何人,均应以邪去为度,不可发汗太过,宜防伤津耗气。凡表邪已尽,自汗、盗汗、失血、吐泻和热病伤津者均为所忌。

此外,古人也用汗法治疗水肿,使组织中水份从汗腺排泄而去,称为“开鬼门”,如急性肾炎用越婢汤,即能消除水肿。

吐法,又称为催吐法,是运用涌吐方药以引邪或毒物从口吐出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即指病位在胸膈胃脘之上者,可以用吐法使病邪从口而出。因此,本法主要适应症为:痰积,宿食停留于胸膈胃脘者,或误服毒物尚在胃中者。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邪性质和人体强弱等的差别,吐法又分为寒吐、热吐、缓吐(适用于正虚邪实,不能速吐者)。一般来说,吐法属于急救法之一,使用得当则速效,不当则伤正,即戕胃阴损元气,故宜慎用。

凡病重、失血、老、幼、孕妇、产后以及气血虚弱者皆为所忌。

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遂体内食、痰、血、湿、水等结聚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指此法。即谓病位在中下焦之有形者,可以因势利导,逐引邪气从前后二阴出之。故而本法主要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与痰浊、宿食、瘀血、积水等内结的里实证。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病邪性质和结聚的食积、水湿、痰浊、瘀血等的不同,下法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瘀、涤痰等不同的具体治法,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温下适用于寒积冷凝证,润下适用于肠道津亏,阴血不足之便秘者,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攻瘀适用于蓄血在下证,或干血内结证。

下法之用,一般来说,无论何证,用皆伤人体正气,既可伤阴,又能伤阳,故下之亦以邪去为度,不可过用。

凡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者,年老体弱者,或脾胃虚弱者,以及妇人经期、妊娠期等,皆应慎用或忌用。此外,导泻时排钾较多,故低血钾者慎用,用时须输液补钾。

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和解疏泄的方法,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阴阳和调的治疗大法。本法应用范围颇广,如半表半里之少阳病、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肠胃不和、气血不调、营卫不和等诸证。

临床上根据病邪性质和病位,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情况,将其又分为和解少阳,疏肝和胃,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不同治法。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证,调和肝脾适用于肝郁脾虚证、或肝脾失调证,调和肠胃适用于胃肠不和,或上热下寒证。

本法应用虽广,但凡邪在肌表而未入少阳半表半里者,或邪正入里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应用本法。

温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以达到祛除寒邪和温养阳气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即是指此法。凡寒邪内侵脏腑所致的实寒证,以及阳虚寒从中生之虚寒证(二者皆为里寒证)都属于其适应证。

临床上根据寒邪所在部位的不同,以及人体正气盛衰程度的差异,温法应用时又分为温中祛寒、温化痰饮、回阳救逆等治法。其温中祛寒适用于素体阳虚,寒邪内侵中焦证;温化痰饮适用于痰饮证;回阳救逆用于亡阳欲脱,阴寒内盛证。

由于温法所用药物,性多温燥,易伤损血阴、津液。故凡阴虚、血虚、津液不足,以及血热而出血者皆当忌用。

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其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解除热邪的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者寒之”即指本法。故本法适应证为:一切里实热证,凡热性病,无论热邪在气、在营、在血,只要表邪已解,进而里热炽盛,又无实结者均可用之。

临床应用时,根据热邪所犯脏腑不同和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清法又具体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养阴及清解脏腑诸热的不同治法。

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属于实热的证候;清热解毒适用于时疫温病,热毒疮疡诸病;清热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的证候;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热病后期之余热未尽,阴液已损证,或阴虚火旺证。

清法虽能治疗热病,但由于所用药物皆多是寒凉者,易损人阳气,尤易伤伐脾胃之阳,故不宜久用。凡脏腑素阳气虚弱,大便溏泄,胃纳不佳者;气虚、血虚发热者;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热者;以及真寒假热证均为所忌。

补法,又称补益法,运用补益作用的方药,通过补养气血、阴阳、以达到扶佐正气,消除虚弱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指出了无论形或精,凡不足者皆当以补法施治。故本法之适应证为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诸虚劳损证。

临床上虚证有气、血、阴、阳之别,故补法应用时亦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相应。补气,主要适用于气虚所致诸病;补血,主要适用于血虚所致诸病;补阴,主要适用于阴精或津液不足所致诸病;补阳,主要适用于阳虚证,尤其是心、脾、肾阳虚所致诸病。

临床应用此四大补法时,一般常根据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情况之不同,又具体设立许多治法。如补血养心法、补益心脾法、益气健脾法、育阴滋肾法、滋补肝肾法、暖肾补阳法、补火温脾法等。

补能扶正疗虚,但也不能滥用。凡邪气未退,或邪盛正虚者,均宜慎用或禁用,补能敛邪,以免造成“闭门留寇”或“误补益疾”之患。

消法,又称为消导法,是运用消食导滞或化瘀破积、软坚散结方药,消除食积、痰凝、血瘀、痞块、症瘕、积聚等病证的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坚者软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皆属于本法。故不言而喻,其适应症亦即为气、血、痰、湿、食等所致的积聚、症瘕、痞块等多种病证。

临床运用时,根据病证的不同,将消法又分为消食导滞、消痞化积、行气消症、化瘀散结、软坚散结等多种治法。

消食导滞主要适用于食滞不化者,消痞化积主要适用于体内痰湿、气血相结合而成痞块者,行气消症主要适用于气结血瘀成症者,化瘀散结主要适用于瘀血内停而成症瘕者,软坚散结主要适用于症瘕肿块坚久不散者。

消法亦是攻邪,治疗实证,其虽不若下法的猛峻,但久用或误用亦能伤正。故凡气、血、阴、阳的诸虚损证,以及脏腑虚弱者皆当慎用或忌用。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胆汁生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而引起,或因中焦湿热重蒸,阻遏肝胆的气机,致使肝胆郁热化火,胆汁排泄失调。

胆病的临床常见症状有寒热往来,口苦、胁痛、黄疸等。其发生机制如下:

寒热往来:外邪客于足少阳胆经,由于少阳为枢,外出于阳则发热,内入于阴则恶寒,故见寒热往来之证。

口苦:为胆气上逆,胆液上泛所致。

胁痛:胆位于右胁下,胆的经脉循行于两胁,若肝胆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气血流通不利,即可发作胁肋胀满疼痛。

黄疸:为肝胆疏泄失职,胆液排出不循常道,逆流于血脉,泛溢于肌肤所致。

胃为“水谷之海”,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

胃的病机,主要为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障碍,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病理变化。导致这些病理变化原因虽多,但从胃的本身来说,主要有胃气虚、胃寒、胃热和胃阴不足等。

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多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嗳气、恶心、呕吐等。

胃脘胀痛:多由情志抑郁,或宿食停滞,从而导致胃气郁滞,和降失职,气机阻塞不通,不通则痛,故发胃脘胀满而痛。

消谷善饥:多由胃热炽盛,腐熟功能亢进,水谷消化加速所致。

胃脘嘈杂:多由胃热(火),或胃阴亏损,虚热内生,胃腑失和所致。

纳呆食少:多由胃气虚弱,腐熟功能减退,和降失职所致。

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也即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而下行的水谷食糜,进一步消化吸收,把水谷精微转输于脾以营养周身,并把剩余的糟粕和水液,下注于大肠或渗于膀胱而排出体外。

一旦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如失于受盛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则可见食下则腹痛,泄泻或呕吐等症;如其化物作用减退,则可出现食后作胀、便溏、泄泻和完谷不化;如其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则可见清浊混淆,吐泻交作,腹中剧痛等症。

小肠病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泄泻、尿赤灼痛等症。

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也就是接受小肠传送下来的糟粕,吸收其中剩余水分,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大肠的病变,多表现为排便的异常。

大肠的传导失司,可由湿热或寒湿之邪,或由饮食所伤,食滞不化等因素所致;湿热、寒湿与大肠之气血相博,气滞血瘀可致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脾胃运化失司,脾肾气虚不能固摄,则可引起便秘或大便失禁,甚则脱肛。

大肠失于传导而致便秘等,可由阳明实热燥结,胃气下降,肺气壅盛于下而失清肃引起;也可由阳虚不运,中气虚弱,肠液枯涸等因素引起。若大肠传导涩滞不利,阻滞大肠经脉的气血运行,久则积瘀成痔。若湿热结于大肠,营气不行,逆于肉理,卫气归而不得复返,则可使局部肌腠发生肿胀疼痛,以致肉腐化脓,发为肠痈。

大肠的临床常见症状有热泻、便闭、痢疾、肠垢、痔、肠痈等。

膀胱为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其经脉络肾,与肾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的生理功能失常,主要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亦即是肾的气化功能失司,多表现为排尿的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甚则尿闭,或见遗尿,小便失禁等。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之合称。三焦是气和津液的升降出入道路和气化的场所,所以一般认为:三焦的气化可以概括全身脏腑经络的气机升降出入和脏腑经络的气化功能。

肺的通调水道失常则上焦气化失司;脾胃的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可归纳为中焦气化失司;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失常,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异常,归结为下焦气化失司。

脏腑病机,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脏腑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阴阳、气血失调的内在机理。

脏腑病机之说,首见于《内经》,指出了不同病证的归属。以后,随着脏腑辨证的发展,临床医疗经验的积累,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了脏腑病机的理论,成为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基础理论。

五脏的阴阳、气血,是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脏的阴阳和气血之间的关系是,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故阳和气合称为“阳气”;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脏腑组织及精神情志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但是,从阴阳、气血和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来说,阳和气,阴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一般来说,脏腑的阴阳,代表各脏生理活动的功能状态,脏腑的气血,是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各脏之阴阳,皆以肾阴肾阳为根本,因此各脏的阴阳失调,久必及肾;各脏之气血,均化生于水谷精微,因此各脏的气血虚亏,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密切。

由于五脏生理功能各有特点,因此各有所侧重;,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功能失调;,即脑、髓和骨、脉、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口、鼻、舌的视、听、嗅、味等感觉,以及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均是脑的生理功能。

脑是髓汇聚而成,故又称“髓帝”。脑髓是肾之精气所化生。所以,肾之精气亏虚,精不生髓,髓虚不能充脑,脑髓空虚,即能导致脑的功能失调或减退,而见神识衰弱,智力减退,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肢体不便或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

脑的病变,多由老年精亏、或素体虚弱、或用脑过度,或久病不复、肾精亏虚所致。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气、血、津液和水谷的充养。因此,心、肺、脾、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

髓居骨中,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骨骼,使其生长发育;充养脑髓,使其充盈,保证神识活动的正常发挥。

髓的病变,常由肾精不足或水谷精微亏乏,精无以生髓所致。其病理表现是髓虚则骨失养,可见骨骼软弱,屈伸无力,或易于碎折;髓虚则无以充脑,脑髓虚亏,则神识衰弱。

骨为人体重要的支架,骨内藏髓,髓能养骨,故骨之生长和功能,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

骨的病机,主要表现于骨弱失养,痿软无力或变形。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水谷失养。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道以通利为顺。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或寒凝瘀阻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从而引起气滞血瘀之处的疼痛、肿胀或麻木,甚则出现局部肌肉萎缩,坏死等。

女子胞,又称胞宫,即是子宫。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故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

导致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气血失常,胞宫功能失常。

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热扰血液,迫血妄行;气虚,脾不统血,冲任失于固摄,均可导致月经先期、量多,行经期延长,甚则崩漏等病理表理;若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行吐衄,产生倒经。气滞、血瘀;或气血不足,或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胞宫虚冷,则可导致血行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痛经或闭经,或为症瘕等病症。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可引起胞宫生理功能失调。湿热下注胞宫,则可见黄赤带下,或崩漏;寒湿阻滞胞宫,可致痛经、闭经或白带等。

2.心、肝、脾、肾功能失常,胞宫的功能失常。

心、肝、脾、肾功能失调,不仅可以引起气血的失调,而且,还可以导致胞宫的功能失常。如因思虑伤心,心血暗耗,营血不足,血海不充,则易发生月经不调、经闭、不孕等病症,如中气虚陷,升举之力减弱,胞宫因而下垂脱出,则为阴挺等。

3.冲任失调,胞宫功能紊乱。

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乃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受寒饮冷,则血凝气滞;邪热内扰,则迫血妄行;痰湿下注,则经脉气血失利;情志抑郁,则气滞血瘀;大怒,则气逆火动,血行妄乱;劳倦过度,则伤气;气虚则血失统摄等,凡此种种,均可造成气血失和,运行失常,从而导致冲任失调,胞宫功能紊乱。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脏器,被尊称为“君言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

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盛和心的阳气偏衰两个方面。

心的阳气偏盛,即心火旺。一般可发为两类,凡由于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由于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所致者多属实火;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或由全身之阴血不足,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属虚火。心的阳气亢盛可导致躁扰心神,或血热妄行,而导致各种出血,或心火上炎或下移。

心的阳气偏衰,即是心的气虚和阳虚。多由于久病耗伤,或禀赋素虚,或年高脏气衰弱所致。主要表现为心神不足,血脉寒滞及心气虚衰。

心阴、心血的失调,主要有心阴不足、心血亏损,以及血心瘀阻等。

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心悸怔忡:多因心阴、心血亏损,血不养心,心无所主,而悸动不安;或因心阳、心气虚损,血液运行无力;或因痰瘀阻滞心肺,气血运行不畅,心动失常所致。

心烦:多由于心火炽盛,心神被扰;或心阴不足,虚火扰心,以致神志浮动,躁扰不宁所致。

失眠、多梦:多由心阳偏亢,阳不入阴,心神不能入舍所致。但有虚实之分。实则为邪热、痰火、扰动心神,神不安藏;虚则为心阴心血亏损,阴不敛阳,血不养心,心神浮越,失于敛藏所致。

健忘:多由心的气血虚亏,脾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空虚,心神失养,神志衰弱所致。

喜笑不休、谵语、发狂:皆由心火亢盛,或痰火上扰,或邪热内隔心包,而致神识昏乱。

昏迷:多由邪盛正衰,阳气暴脱,心神涣散;或因邪热入心(逆传心包),或痰浊蒙蔽心包等所致。气火上逆,气机逆乱可致气厥,亦可因心神暂时涣散而出现昏迷。

心前区憋闷疼痛:多由胸阳不振,或为痰浊、瘀血痹阻,心脉气血运行不利,甚或痹阻不通所致,此属“真心痛”范畴。

面唇爪甲紫暗:心阳虚损,或寒滞血脉,血行瘀阻不畅所致。

面色苍白无华:心气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而无光泽。

脉细弱无力,或结代,或细数,或散大数疾,或虚弱无力,或迟涩:均为心主血脉功能失调的反映。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以助心推动血液的循行,通调水道以促进津液的输布和代谢。肺气尚能宣发卫气于体表,以发挥其温煦肌肤,保卫肌表的作用。

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侵犯于肺和肺系,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气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亦可由于肺气不足,宣发和肃降无权,或肺阴亏虚,燥热内生而致宣发和肃降失常等。

肺气虚损,即肺气虚,多因肺失宣发和肃降,久病不愈,伤及肺气;或劳伤过度,耗伤肺气;或久咳伤肺,以致肺气虚弱。

肺阴不足,主要包括肺的津液不足和阴虚火旺。多由燥热之邪久留,或痰火内郁,或五志过极化火等耗伤肺阴所致。

肺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咳嗽:为肺的呼吸功能失常最常见症状之一。主要由于肺气失宣,肺气不时上逆所致。

气短:多由肺气虚损,呼吸功能衰减所致。

哮:多由痰气交阻,气机升降出纳失常,肺系气道阻塞不畅所致。

喘:多由肺热蕴盛,气机壅阻或肺肾两虚,肾不纳气所致。

胸闷疼痛:多由风、寒、燥、热之邪,或痰、瘀、水饮等壅遏肺气,气机阻塞不通,或肺络为邪所闭,气血滞涩不畅所致。

咯痰、咯血:多由肺失空肃,水津气化输布障碍,聚而成痰,或因脾虚,痰湿内聚上泛所致。咯血多为痰热化火,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

声哑失音:多由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声道不利,而致声哑失音。或由于肺虚阴津不足,声道失于滋润而致声哑失音。

鼻衄:多由肺胃蕴热,或肝火上炎,灼伤肺之脉络,热迫血妄行所致。

自汗:多由肺气虚损,卫阳不固,腠理疏泄,津液外泄所致。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水谷化为精微,运化水液,输布津液,防止水湿的产生。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的阳气,故“脾宣升则健”。脾主升清、主统血。脾的阴血,对于脾的运化功能所起的作用,远逊于脾的阳气。

脾阳、脾气的失调,脾的阳气失调,主要为脾阳、脾气的不足,而致健运失职,气血生化无权,或内生水湿痰饮,甚则损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或脾之阳气不足,升举无力而致中气下陷;或气虚统血无权,而致失血。故脾的阳气失调主要引起脾气虚弱,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等病症。

脾阴的失调,即脾阴虚,是指脾脏阴液亏虚不足。多由病久或热病期耗伤脾胃之阴液所致。

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制:

腹满胀痛或脘腹痛:多因脾气虚,运化无力;或因宿食停滞:或因脾胃虚寒,失其温煦,寒凝气滞;或因肝气犯肺,气机郁滞等所致。脾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郁滞,故发胀满而痛。

食少、便溏;多因脾虚胃弱,或湿困脾胃,脾不升清、胃失降浊。

黄疸:多由脾运不健,湿浊阻滞,肝胆疏泄受碍,胆热液泄,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于肌肤所致。

身重乏力:多由脾气不足,或脾为湿困,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因而水湿留滞所致。

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多因脾虚、中气下陷,脏腑升举维系无力或不能升举。

便血、崩漏、紫癜:多因脾气虚,失其统摄之权,则血不循经而外逸。如血溢肠内,则血随粪便而下,谓之“便血”。气虚下陷,冲任不固,则为崩漏。血溢于肌腠皮下,则发为紫癜。

肝是人体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组织。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肝阳肝气主气机的疏泄和条达,能调节情志的抑郁和亢奋,并能助脾胃的升清降浊。肝气尚能总司全身筋腱的屈伸及血液的调节,但在病理上肝阳肝气具有易亢,肝阴、肝血具有易亏虚的特点。

肝的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或不及,肝血濡养功能的减退,以及肝脏阴阳制约关系的失调等方面,故肝脏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是,肝阳肝气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是不足。

肝阳、肝气失调,肝的阳气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而肝之气虚或阳虚则较为少见。且由于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相对亢盛,故肝阳上亢之由亦多在肝阴、肝血不足。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肝气横逆、以及肝火上炎等。

肝阴、肝血失调,肝的阴血失调,均以亏损为其特点。阴虚则阳亢,而形成肝阳上亢、阴不制阳、阳气升动无制,肝风内动等。肝的阴血失调,主要可导致肝血虚亏、肝阳上亢,以及肝风内动等。

肝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眩晕:多由肝阴不足,阴虚阳亢。肝之阳气升动,上扰清窍所致。

目花:多由肝阴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目失肝血所养而致。

耳鸣:多为情志抑郁,肝郁气滞,郁久则化火生热,或火怒伤肝,肝胆之火亢进,上扰清窍所致,甚则清窍被蒙,可成重听。

巅顶、乳房、两胁、少腹疼痛及囊肿疼痛:上述部分,皆为肝经循行所过。若肝郁气滞,气机阻塞,或痰气交阻,或气血互结,以致经气不利,脉络不通,则可于上述部位出现胀痛,或形成肿块。若气郁化火上窜于头部,则可发作巅顶剧痛。

关节屈伸不利,筋挛拘急、抽搐:多为肝之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

四肢麻木:多由肝血不足,不能滋养经脉肌肤,或由于风痰流窜经脉,络脉气血不和所致。

急躁易怒:肝为刚脏,主升主动,若肝郁气滞,气郁而化火,肝火亢盛,或肝之阴气升动太过,肝阳亢逆,则可致性情急躁而易怒。

肾为“先天之本”。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的藏精功能失常,则或为肾失闭藏,精气流失,导致肾中精气不充足而亏虚,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或精不生髓,而导致髓海不足,骨质疏松等。肾的主水功能失常,则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或为尿少、尿闭、聚水而为肿,或为尿多,小便清长、失禁等。

由于肾中精气,含有“先天之精”,为一身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本。因此肾的生理功能失常,实际上即是肾的精气不足或肾阴肾阳的失调。

肾的精气不足,主要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两方面。

肾的阴阳失调,主要包括肾阴亏虚、肾阳虚损、命门相火过亢等方面。

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阳萎、滑精、早泄、遗精:此皆生殖机能衰弱的表现,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多为阳萎;肾气虚损,精关不固,失其封藏固摄之权,则多为滑精或早泄;因梦而遗,谓之梦遗,多由肾阴虚,相火妄动所致。

腰冷酸痛、下肢痿软: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虚、肾精不充,则不能温煦或滋养腰膝,或寒湿、或湿热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冷酸痛,骨软无力,下肢痿弱。

气喘: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肾气虚损,失其摄纳之权,气浮于上,不能纳气归元,故见呼多吸少而气喘。

耳鸣、耳聋:肾开窍于耳,肾精可生髓充脑,脑为髓之海,肾阴虚、肾精不充,髓海空虚,则脑转(眩晕)、耳鸣如蝉、虚甚则耳聋失聪。

骨蒸潮热:肾阴不足则肺阴虚损,肺肾阴虚,阴不制阳,则虚热内生,而见骨蒸潮热。

虚烦失眠、健忘:多由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则虚烦而难寐。肾精亏虚,髓海不充,轻则记忆力减退,重则健忘。

小便不利,尿闭、水肿:多由肾阳虚损,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水液不能蒸化或下输所致。水液排出不畅,则小便不利;气化障碍则尿闭不通;水邪泛滥于肌腠,则发水肿。

尿频、遗尿:系由肾气虚衰,封藏固摄失职,膀胱失约所致。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水谷,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饮食摄入人体之后,经胃的腐熟而下传至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以分清浊。其中清者为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经肾入膀胱,成为尿液排出体外;浊者为糟粕,进入大肠传导为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在消化、吸收及排泄的过程中,胆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而三焦的气化作用,则促进饮食水谷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伤及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出现便秘;大肠燥结,便秘不通,也会使得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此外,脾胃湿热,常熏蒸肝胆,使得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胆火过盛,则会影响至胃,出现呕吐苦水等症状。

一、肺 肺位于胸腔,上达气道,喉为门户,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之所,司呼吸,主气的生化和分布,助血液循环而贯通百脉。肺的主要生理病理如下:

主呼吸之你:即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吸进自然界的清气(氧气)和呼出体外的浊气(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如因病邪所伤玫使气机不畅,肺气壅塞引起呼吸功能不调时,则有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症状。

主真气:饮食经过脾胃消化后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气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它的生化、分布与调节均有赖于肺,即肺主一身之气,故肺气虚时可见体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等气虚的症状。

(二)肺主宣发和肃降:正常肺气应宣发通畅,以使肺发挥正常生理作用。如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可引起气滞胸闷、咳喘等症状。

肃降即清肃下降的意思。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如病邪犯肺,则可使其肃降功能失常,引起咳喘或水湿停留、尿少、水肿等症。

宣发与肃降这两种功能互相协调,一方面使气和津液输布于全身,另一方面又能使机体不致于发生气滞、气逆和水湿停留等病变。

(三)主通调水道:水体内水液的运行依靠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气的开阖及膀胱的气化,因而小便通利。肺所以能通调水道,主要是以靠肺气的肃降,使水液归肾而下注于膀胱,排出体外。如外邪袭肺,肺气不宣,肃降无能,水液不得通调,则可出现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故有〞肺为水上之源〞的说法。

(四)主声:声音的产生与肺的功能有关。肺气充足人的声音宏亮,肺气虚弱的人声音低微。风寒袭肺时,肺气闭塞,可出现声音嘶哑或失声。

(五)开窍于鼻:鼻是气体出入之信道,与肺直接相连。肺气正常,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有病则可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异常,甚则出现鼻翼煽动,呼吸困难等症。

(六)肺合皮毛:皮毛指人体的肌表与毛孔,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肺能将卫气和津液输布到肌表,温养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的生堙功能。肺气充足则皮毛润泽,汗孔开合正常,机体不易受外邪的侵袭。若肺气虚弱,则卫外之气不足,肌表不固,容易自汗,并易受外邪侵袭而经常感冒,而外邪侵袭肌表,又多引起肺的病症。肺与肌表、皮毛关系密切。中医有〞肺与皮毛相表里〞、〞肺合皮毛〞等说法。

二、大肠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废物)。饮食经脾胃小肠消化吸收后,糟粕进入大肠然后排出体外。大肠有病,如排泄功能减弱则便秘;排泄功能亢进则泄泻。

总之,根据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现,可见中医的肺主要是指呼吸系统,但对体液和血液循环也有调节作用。肺与鼻、皮毛、声音均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凡属呼吸系统、体液和血液循环、咽喉等方面的疾患,多可从肺论治。大肠有病则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和症状之异常。

一、肝 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主全身血液的储藏和调节,司肌肉关节的屈伸。肝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故郁怒每易伤肝,而肝有病又可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障碍。肝开窍于目,与胆互为表里。肝经绕阴器(外生殖器),过少腹,分布于 肋,上交于头顶,故凡外生殖器、少腹、两 等肝经所过部位出现病证时,中医则认为可从肝治。

肝的主要生堙和病理如下:

(一)藏血:〞肝藏血〞,〞故人卧,血归于肝〞。这说明肝能储藏血液并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起调节作用。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如休息或睡眠),部分血液回流到肝并储藏起来;活动时,肝内的血液又被动员出来,运送到全身,供给各器官组织的需要。临床上常由于暴怒伤肝,影响肝的藏血功能,而引起吐血或崩漏等证。

(二)主疏泄: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肝的疏泄功能主要与气的流通有关。正常时,肝的功能活动既不可太强,疏泄太过,也不可不及,疏泄无能。如肝失条达,疏泄无能,便可产生肝气郁结的病证,出现胸 胀痛、急躁易怒,或情绪抑郁、胸闷痛等症。气郁可进一步导致血瘀,出现 痛不愈, 下结块等。肝的疏泄功能还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脾胃的消化和脾气散精等功能有关。若肝气郁结可进而影响脾胃,出现纳呆、嗳气、呕吐、腹胀、泄泻等症状。若湿热蕴结,疏泄失司,胆液外溢,则可出现黄疸。

肝气太盛或肝气郁结,可以化火,出现头痛、头晕、急躁易怒、耳鸣、耳聋、目赤等症,此即称为〞肝火〞。化火又可生风,出现眩晕、震颤、抽搐等症,此又称为〞肝风〞。故有〞气有余便是火〞、〞热(火)极生风〞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说法。

(三)主筋:肝主管筋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屈伸,而筋又赖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出现肢体屈伸不利、麻木、痉挛、拘急等症状。〞爪(指指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则指甲变形,色泽枯槁。

(四)开窍于目:眼与肝有密切关系。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模糊或夜盲;肝火上炎,则两眼红赤。某些眼科疾病,中医认为与肝有关,常从肝治疗。

二、胆 胆附于肝,与肝相连,位于 下,虽为六腑之一,但与其它脏腑不同,其所藏为精汁,与外界并不直接相通,故又称为〞奇恒之府〞。胆的主要功能是储藏胆汁,胆病主要表现为 痛、口苦、呕吐苦水、黄疸等。胆与肝相表里,因此。临床上胆的病证常从肝论治。

根据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现,可见中医的肝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肝脏和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心血管等系统。临床上,这些系统的病症和眼科某些病症都可能与肝有关。胆一部分功能基本上与现代医学的胆相似。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故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主运化:运化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其运化功能有二:一是指由胃初步腐热(消化)的食物,再经脾进一步消化,并由脾将消化后产生的精微(营养)物质上输于肺,靠气血的运行输送到全身,以滋养各个组织器官。

脾气健运,则营养充促,肌肉丰满,四肢温暖而活动轻健有力,口唇红润而光泽,因此说〞脾主身之肌肉〞,〞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若脾失健运,则水谷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食后堵满,腹胀便溏,日久则出现疲乏无力,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口唇苍白等营养不足的症状。脾能运化水谷,但还要靠命门之火(肾阳)来温煦,若命门火衰,则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而出现〞五更泻〞(又称黎明泻或鸡鸣泻)或完谷不化(排出消化不良的大便)等症状。

一是指输布(运输和敷布)水液,即对水有调节作用。这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水湿停滞。如停于头部则觉头部沉重如里;停于胸膈则胸闷呕恶;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停于体腔则产生胸水或腹水;停于肠道则见腹泻;停于肌肤则见水肿;充溢四肢则身困体沉等等。古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及〞脾为生痰之源〞等说法。

(二)益气:〞气〞在这里代表机能活动的动力。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真气〞。真气与脾、肺都密切相关,脾将水谷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脾益气的作用。所以临床上遇到气虚患者兼有脾虚症状时,应考虑为脾不能益气;而遇到肺气虚的患者也常用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统血:脾统血即指脾气能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脾气充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脾气不足则血失统摄(气不摄血)而行于外,即所谓〞血不循经,溢于脾外〞,因而发生各种出血现象,如长期慢性的皮下出血、便血、月经过多等。

脾气主升:脾气因能上升,故可将水谷之精气和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到其它脏腑,而化生气血,并能维持人体各个脏器的位置恒定。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中气下陷),则出现气短懒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内脏下垂等症。

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容易生湿,且湿邪过盛也最易困脾,故脾喜燥而恶湿。若脾为湿困,就会出现头重、体沉,脘腹满闷,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症状。治疗时宜燥湿健脾,用药也应偏于温燥。

主受纳和腐熟:受纳是接受和盛纳的意思。胃有受纳水谷及初步腐熟(消化)水谷的功能,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当这一功能障碍时,则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消化不佳,胃脘作痛等症状。胃能受纳和腐热水谷主要是靠〞胃气〞的作用。

胃气主降:胃气下降,水谷才能下行,便于消化吸收及排泄。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

喜润恶燥:胃性喜润恶燥,易生胃热;热邪亦易犯胃,耗伤胃津,而出现口舌干燥、口渴欲饮等燥象,治疗就需用滋养胃阴、清热生津等药物。

脾与胃一脏一腑,脾属阴,胃属阳;脾立升,胃主降;脾喜燥,胃喜润;彼此互相依赖,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功能。当临床上出现消化障碍时,可以根据脾胃的不同功能,鉴别是脾病或是胃病,分别予以调治。但由于脾胃关系极为密切,如脾运不健,势必影响胃纳;而胃纳失常,亦必影响脾运,故脾胃常同病。治疗时也多脾胃兼顾。

根据上述中医对胃的认识,可知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胃基本一致;但中医所谓的〞脾〞则有消化吸收、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的的作用。

一、肾 肾是主宰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肾脏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秉赋的强弱,与先天肾精是否充盛有密切关系,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又认为胚胎的形成始于肾,因此,有〞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的说法。临床上某些先天发育不全的疾患可从肾论治,又肾位于人体的腹部,故又有〞腰为肾之府〞的说法。肾有病时往往出现腰部的症状。肾包括肾阴(真阴与肾水)和肾阳(真阳或命门火)两部份。正常时,阴阳保持相对的平衡,互相协调,共同保持其正常生理活动。肾主要生理和病理如下:

(一)藏精:其含义有二:一是藏五脏六腑之精,它来源于水谷之精微,经脾运化之后,输布于全身,其剩余者储存于肾,以备其它脏腑、五官、四肢之需要:二是藏肾脏本身之精,它是由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结合转化而来的,它与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所以当肾精不足,常常出现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或不孕,以及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等病证,这些病证均可从补肾治疗。

(二)主水:人体内水液的调节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肺主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脾主水液的转输;肾则通过肾关的开阖以调节水量,,这三部份功能总称〞三焦气化〞,而这种气化作用的动力就是肾阳。所以中医说〞肾主水〞。水液的排泄与否,主要是依靠肾气的开阖作用,开则水液排出,阖则水液潴留。

(三)主骨、生髓、通脑:肾主骨、即肾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坚软有关如小儿 门闭合过迟,骨质痿软,以及成人的腿软无力不能久立等均可从肾治之。又齿为骨之余,故某些牙齿疾患也与肾有关,如小儿生牙过晚,成人牙齿松动、容易脱落等均为肾气不足或衰弱的反映。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髓聚之为脑,故有〞脑为髓之海〞之说。当肾气充盛,肾精充足时,则骨、髓、脑三者也健壮充实,四肢轻动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反之当肾精不足时,则出现智力迟钝,动作缓慢,骨软无力等等。近来临床上应用耳针刺肾穴,治疗小儿大脑发育不全、脑震洫后遗症,以及用中药补肾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均是以这一基本理论为依据的。

(四)主命门火:命门火能温煦全身,促进生长发育,成为各个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故命门火不足,可导致全身之阳气衰弱。又命门火能暖脾以助水谷之运化,若命门火衰,则脾胃不能腐热水谷,运化水湿,而出现完谷不化、五更泄泻等症。

命门火中与性机能有关者叫做〞相火〞。当相火不足时,则出现阳痿、早泄,滑精等性功能衰弱的证候。当肾阴不足而相火相对偏亢,而出现梦中遗精、性欲亢进等证候者,称为相火妄动。

(五)主纳气:呼吸虽主要由肺所主,但肾能帮助肺吸气,称为〞纳气〞。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之说。当肾虚不能纳气时,就会出现呼多吸少的气喘病(如肺气肿)。这种气喘病需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治疗。

(六)其华在发:毛发生长脱落的过程反映了肾气的盛衰。肾气盛的人毛发茂密光泽;肾气衰的人毛发易于脱落,枯槁发白。又〞发为血之余〞,故发也与血有关。

(七)肾开三窍:肾在上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听力正常;肾虚时则出现耳鸣、耳聋等症。肾在下开窍于二阴,与大小便的排泄、性机能活动有关。故大便溏泄,小便困难或淋漓不尽、阳痿、早泄等均可从肾治。

(附)女子胞 女子胞又名胞宫,即子宫。有主管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冲脉、任脉皆起于胞宫,而冲脉、任脉又与肝、肾关系密切,女子在发育成熟后,肾气旺盛,天癸(月经)始至,子宫乃有孕育胎儿的功能。

二、膀胱 膀胱是储尿和排尿的器官。当膀胱有病时,就会出现小便的异常和排尿困难。膀胱之所以能排尿,主要靠肾的气化作用。当肾的气化功能减退时,则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液潴留。肾气虚不能固摄时,又会出现小便淋漓不尽,甚至尿失禁。

综上所述,肾的生理功能包括现代医学生的生殖、泌尿系统及部分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些系统的疾患都可能笸肾有关。膀胱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相似,主要是储尿和排尿的作用,其病变也主要表现在泌尿功能方面。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脏腑学说是以长期的临床观察为基础,以正反之辨证法为指导,既概括本脏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又联系到相关的组织器官,综合归纳,构成若干个功能单位。虽然脏腑在某些方面也有与现代解部学的概念相同之处,但其主要的并不是指内脏本身的解部形态,而是指脏腑的菜单现,故中医学称之处〞脏象〞。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和心包;因心包是心的外围,主要表现心的功能,故只称五脏。腑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注),称为六腑。此外,还有脑、髓、骨、脉、女子胞(子宫)等,这些器官除女子胞外均隶属于五脏。

脏是储藏的意思,即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腑是饮食的信道,即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脏的功能是储藏精气;腑的功能是受纳和消化饮食并排泄糟粕。

(注)三焦:为中医特有的名称,目三焦可视为胸腹腔或其中脏腑及功能的总称,即上焦指胸腔或心、肺的总称;中焦指腹腔上半部或脾、胃的总称;下焦指腹膑下半部或肝、肾、膀胱、大肠、小肠的总称。

从解部学角度看,五脏六腑除脾脏以外,大致与现代医学相符,但其生理功能则与现代医学中相应脏器的功能有较大的区别。例如,心的功能除主管血液运行外,还包括精神活动;肝的功能包括抑郁、发怒等情志活动,血液的储藏以及肌肉关节活动的支配等;脾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饮食,转运营养物质及水液,并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血管之外;肾的功能除与尿液的排泄有关外,还包括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六腑中,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主要功能大体上与现代生理学相似,但也有不同,如小肠还与尿液的生成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中医的五脏六腑按其生理功能来说是有其独特的含义的,不能完全以西医所论这些脏腑的生理概念去套用。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发生疾病时又互相影响,互相传变。脏腑与皮、脉、筋、肌、骨等组织及口、舌、鼻、耳、目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器官和组统分别属于五脏,所以这些组织、器官发生疾病时也常从相应脏腑入手进行治疗。例如〞舌为心之苗〞,即舌从属于心,某些舌体的病态常从心治;又如〞肾主骨〞,骨转无力常以补肾之法调治。由此看来,脏腑的菜单现,实际上是反映了全身的生理状态。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故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主运化:运化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其运化功能有二:一是指由胃初步腐热(消化)的食物,再经脾进一步消化,并由脾将消化后产生的精微(营养)物质上输于肺,靠气血的运行输送到全身,以滋养各个组织器官。

脾气健运,则营养充促,肌肉丰满,四肢温暖而活动轻健有力,口唇红润而光泽,因此说〞脾主身之肌肉〞,〞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若脾失健运,则水谷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食后堵满,腹胀便溏,日久则出现疲乏无力,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口唇苍白等营养不足的症状。脾能运化水谷,但还要靠命门之火(肾阳)来温煦,若命门火衰,则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而出现〞五更泻〞(又称黎明泻或鸡鸣泻)或完谷不化(排出消化不良的大便)等症状。

一是指输布(运输和敷布)水液,即对水有调节作用。这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水湿停滞。如停于头部则觉头部沉重如里;停于胸膈则胸闷呕恶;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停于体腔则产生胸水或腹水;停于肠道则见腹泻;停于肌肤则见水肿;充溢四肢则身困体沉等等。古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及〞脾为生痰之源〞等说法。

(二)益气:〞气〞在这里代表机能活动的动力。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真气〞。真气与脾、肺都密切相关,脾将水谷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脾益气的作用。所以临床上遇到气虚患者兼有脾虚症状时,应考虑为脾不能益气;而遇到肺气虚的患者也常用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统血:脾统血即指脾气能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脾气充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脾气不足则血失统摄(气不摄血)而行于外,即所谓〞血不循经,溢于脾外〞,因而发生各种出血现象,如长期慢性的皮下出血、便血、月经过多等。

脾气主升:脾气因能上升,故可将水谷之精气和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到其它脏腑,而化生气血,并能维持人体各个脏器的位置恒定。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中气下陷),则出现气短懒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内脏下垂等症。

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容易生湿,且湿邪过盛也最易困脾,故脾喜燥而恶湿。若脾为湿困,就会出现头重、体沉,脘腹满闷,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症状。治疗时宜燥湿健脾,用药也应偏于温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