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颈的症状?

三个月的宝宝经常歪着头睡觉,一开始家长以为是宝宝的习惯姿势,随着宝宝越长越大,歪头的姿势越来越明显,去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肌性斜颈。一般来说,斜颈在宝宝三个月以前,经过一定的康复按摩是可以缓解,如果超过一岁以上,可以采取手术治疗。那新生儿为什么会斜颈?婴儿肌性斜颈可以自愈吗?

宝宝只喜欢转向一边,家长们担心宝宝是不是“歪脖子”?歪脖子的医学名称是斜颈,只是一种症状,还不足以构成疾病。当医生说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这里的斜颈指的就死先天性肌性斜颈。先天性斜颈分为肌肉型和非肌肉型,最常见的类型是先天性肌肉型斜颈,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发病率比较低。

头偏向一侧、面部不对称、下巴指向头偏侧的对侧、头偏侧的颈部位置可能触及包块。

发病机制比较广泛,主要和胎位不正、产伤可能相关,而且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3、斜颈不治疗会怎么样?

如果医生确诊为肌性斜颈,不治疗的话会影响外观,慢慢的会导致面部大小不一,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二、宝宝斜颈会自愈吗?

先天性的斜颈有一些可以自愈,有一些需要治疗,每一个小孩的治疗也有个体化的差异,需要医生、康复师的检查、发生年龄以及病情程度来决定。目前来说,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两种:

物理治疗是肌肉性斜颈最好的治疗方法,通过外力的牵拉挛缩的肌肉,来慢慢改善肌肉的张力。可以先找医生和理疗师指导,家长学会后自己在家操作,一天可以做4-5次。如果家庭有条件可以请有经验的理疗师进行操作和治疗,效果会更好、也会更安全。

医生在评估宝宝的年龄、病情程度,以及斜颈的类型,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就医方案,有些宝宝年龄比较大,单纯的物理治疗效果不理想,只能采取手术治疗。

}

婴儿,你清楚吗?尽管婴儿斜颈算不上是问题,可是如果不立即纠正,时间长了便会发生不良影响哦。

1、头趋向一侧,下颌朝另一侧肩部;

3、面部上下尺寸不一样;

4、头颈主题活动受到限制。

那麼,怎么治疗婴儿斜颈呢?

二、婴儿斜颈的治疗方法

1、敷热:可使颈肌释放压力。

2、:为深层次热医治,可协助患侧全身肌肉的血液循环系统提升,并变软肿块机构,一般提议5~6个月大时才实施。

3、深层次磨擦:推拿时的方位务必和肌肉纤维迈向相竖直,可轻轻松松支撑力过高的机构,但不能过于用劲,以防触压到宝宝的咽喉及而导致不适感。

4、处于被动伸展健身运动:目地取决于变长患侧减少的机构,并提升脊柱侧弯和旋转的视角;医治时能采平卧,先固定不动宝宝肩膀,将脸转向患侧,再脊柱侧弯至另一侧。

5、积极健身运动纠正:另一侧的全身肌肉肌肉训练,以提升肌张力入均衡反映。并运用响声或玩具做视觉效果吸引住或翻正反映,引起头转向患侧或脊柱侧弯至另一侧。

6、恰当的姿态摆放训炼:喂母乳由患侧边喂养、携抱时抱在宝宝会把头转向患侧边的姿态、玩具置放患侧、将床贴墙(墙于宝宝健侧面)让光源来源于在患侧边、侧卧头转向患侧,也可头圈固定不动以保持优良的正中间姿态。

之上详细介绍了婴儿斜颈的病症和治疗方法,期待对你有一定的协助。

}

一个新生宝宝的到来无疑是一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刻,但新生宝宝从出生的那一刻,身体健康是做父母最关心的。有的新生儿睡觉时头总是朝向固定的一侧; 孩子吃奶时,一侧乳房吃奶顺利,另一侧却总是有困难。这很可能是斜颈的表现。

今天,健康大河南邀请到了河南省中医院儿童脑病康复科PT治疗主管程会芳,请程会芳医生为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斜颈?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是斜颈等问题。

斜颈在宝宝刚出生时并不明显,不仅仅是家长,大多数医院对这个问题都不是很重视。宝宝出生十几天到满月,斜颈逐渐显露端倪。主要是明显的头歪,转头时耳后到锁骨的这条筋很粗,用手摸起来很硬,甚至有鼓包。斜颈会导致宝宝脸部不对称,包括双眼、双耳,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部分功能。

 二、斜颈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斜颈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新生儿斜颈按照有无包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有包块的称为肌性斜颈,有以下表现:

1、胸锁乳突肌包块。生后7~10天,一侧胸锁乳突肌可发现肿块,质地坚硬,呈梭形或椭圆形,可随胸锁乳突肌活动;随着年龄增长,局部肌肉纤维化日趋加重,出现畸形。

2、歪头。患儿头部偏向患侧,下颏转向健侧。

3、颜面不对称。生后3~4个月后,因患侧面部肌肉及斜方肌萎缩致眼睛变小,脸部明显瘦小,呈现左右不对称。

4、头项活动受限。严重者可致颈椎侧弯畸形、斜视等。

另外一种是没有包块的斜颈,按照病因可以分为骨源性、神经源性、眼性斜颈、习惯性斜颈,其中以神经源性斜颈最为常见,这几类斜颈因为没有包块,常容易被忽略。

如果你观察到宝宝的头总是歪歪的,或脸只喜欢朝一边看,甚至脸蛋好像两边不对称,必须小心是否患有斜颈,应该及时去医院找儿童康复科或骨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诊断。

三、检查是否斜颈的方法

小儿斜颈的诊断主要有这三种方法:

第一,医生检察:医生可以通过触诊的方式检查胸锁乳突肌张力是否较强或局部肿块。

第二,可以通过X-光排除骨骼性问题。

第三,通过彩超检查胸锁乳突肌是否有纤维化及其纤维化程度,彩超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过这些检查,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斜颈症了。

四、河南省中医院对于斜颈症的孩子是如何进行治疗的?

我们治疗斜颈的三大要素是按摩、牵拉和锻炼力量。

对有包块的称为肌性斜颈,这种孩子就需要我们在前期进行按摩,牵拉,但在消除包块的同时,也要配合孩子颈部力量的提升来进行治疗。

举两个例子,我们之前治疗的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驻马店的孩子,满月就来了,以肌性斜颈伴随脑损伤综合征收入院,包块一个月就消失了,但由于颈部力量不足和运动落后,后期又通过锻炼力量以及提升运动能力,四个月后才达到治愈标准。

同时期另外一个开封的病人,在其他医院治疗两月后,于宝宝三个多月时经他人介绍来我院治疗,治疗64天即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开封的这个孩子,颈部力量和运动都优于驻马店的那个孩子,所以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

另一种没有包块的,由于脑损伤导致颈部肌肉发育不对称,也需要我们对颈部肌肉进行按摩,促进颈部肌肉生长,同时也要配合一定程度的牵拉和锻炼力量来进行治疗。总而言之,斜颈的治疗三要素缺一不可。

五、斜颈的最佳治疗时机是什么时候?

 斜颈越早治疗纠正效果越好。黄金期是6个月以内,如果不及早治疗,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斜颈所造成的大小脸、大小眼、高低肩等情况将日益严重,甚至出现脊柱侧弯,终致不可挽回。

通常情况下,无包块的斜颈容易被家长忽略,这种类型的孩子临床上遇到很多,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案例,他们都属于神经源性,因两侧肌张力不均衡而造成的斜颈:

其中一个孩子,在两个多月时,是斜颈伴随脑损伤收入我科住院,经过一个半月的治疗,歪头的姿势完全改善,后续跟踪两年,没有出现异常。

另外一个孩子一岁七个月,是从浙江前来就诊,来医院之前在宁波、杭州、上海等地辗转求诊,均未查清病因,收入我科后,经过专科检查发现这个孩子是因为肌张力高造成的双侧肢体不对称引起的斜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歪头的姿势和肢体障碍明显改善,但最终也很难达到完全正常。而且这种斜颈家长往往会有误区,认为长长就好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类斜颈长长不会好。

 因此来讲,不管是肌性还是其他类型的斜颈,首先要检查清楚,确定病因和类型,早发现,早治疗,治疗的时机很重要。

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莫过于早期发现、早期施行小儿推拿及牵伸等保守治疗了。但是如果错过了最佳的保守治疗时间,那就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了。年龄已经超过1岁的宝宝头任然歪,颈部包块未完全消失,面部不对称的明显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六、家长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产生斜颈?

一、母亲在孕期应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比如避免外界不良环境刺激,注意锻炼,加强自身体质,不要在孕期乱用药物,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切勿烦躁、生气等,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二、有斜颈遗传的家庭,父母对此更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孕期的母亲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及时纠正胎位,注意饮食,在保证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同时.避免宝宝生长过大引起难产。

三、已经产生斜颈的孩子,在生活中父母需要注意抱资、喂奶以及睡觉的姿势 ,并要重视力量的锻炼。同时,我们在家里可以多锻炼孩子的颈部力量,比如让孩子多趴,多抬头,多翻身,可以配合热敷和简单的牵拉,帮助孩子恢复。

结语: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确实要注意更多的地方啊!今天我们从斜颈的危害,斜颈的检查、治疗等方面了解了斜颈这一病症,希望对广大父母有很好的帮助。

程会芳,河南省中医院儿童脑病康复科PT治疗主管,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儿童康复治疗多年,擅长治疗小儿斜颈,肌张力异常,脑损伤,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拥有丰富的育儿知识,对于小儿的多发病、常见病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如感冒,反复咳嗽,鼻炎,小儿肺炎,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判断斜颈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