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请大家帮解答天津医院整容外科医生谁最好?

孩子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多动任性,调皮捣蛋,情绪不稳定?不受其他小朋友欢迎,孤立不合群?一旦孩子有这些症状,家长需要警惕。多动症,医学上称之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慢性神经生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任性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多动症在学龄期儿童中广泛存在,发病率为4.31-5.83%。临床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有高达80%症状持续至青少年期,65%的儿童症状将持续到成年期。因此,如果不加以关注,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极有可能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的未来蒙上阴影。目前,循证医学已经证实,药物治疗是多动症的治疗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配合以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但目前多数家长对多动症存在错误的认识,不了解多动症的病因,不认为它是一种疾病,排斥药物治疗,从而严重影响了多动症儿童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针对上述情况,我支部自2011年3月开始,每月组织两次多动症儿童家长健康讲座,暑假7、8月份每月增加到4次,至今共组织40余次讲座,参加讲座的家长接近1000人次。多动症儿童家长健康讲座由支部的业务骨干具体负责组织安排,参加讲座的医生有党员也有群众,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合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多动症儿童家长健康讲座内容围绕家长关心的问题设置: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吗?病因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机理是什么?药物治疗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吗?家长如何与多动症的孩子沟通?如何正确的鼓励孩子等。通过讲座家长对多动症有正确的认识,更多的儿童得到早期的综合干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多动症儿童的用药依从性,并且减少了共性问题的提问,缩短了就诊时间;极大程度缓解了门诊候诊压力,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就诊秩序。该讲座由专科门诊的医生轮流讲课,锻炼了年轻医师,提高了他们的讲课水平。医生们在讲课中和家长有了很好的沟通,增加了家长对医生的信任度,在接诊时知己知彼,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讲座活动,团队内部形成了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氛围。同时,这一讲座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案例三:人人参与控烟活动,共创健康无烟环境

今年5月1日卫生部修订后的《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实施,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以及贯彻落实《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和我院达到无烟医院的目标。后勤支部建立了以党员为骨干、控烟监察员为主体、各部门控烟专员为支撑点、全员参与为重要着入点的全面化,立体化的控烟网络。通过事先制定完善的控烟工作计划,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以电子屏滚动播报,发放宣传资料为载体向院内职工、病患家属、以及来院和类人群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等控烟知识。

去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5个世界无烟日,口号是“卫生工作者--控烟的表率”、“劝阻吸烟--卫生工作者的职责。”卫生工作者是人类健康的维护者,其职责就是:开展预防与医疗工作,倡导人们摒弃不良的卫生行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和享有生命质量。

因此,卫生工作者应当在控制烟草危害工作中发挥作用,承担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卫生工作者要做控烟的表率,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和敬烟,主动戒烟,劝阻吸烟,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与法规,以创建无烟医院为重点,组织开展无吸烟医疗卫生单位等多种形式的控烟活动,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来抓。

为此,我支部组织专门人员从清晨开始在我院各个公共部位门诊、急诊,院内道路,急诊旁小花园开展禁言干预工作,杜绝各类人员在院吸烟,发现一例制止一例。虽然这样工作有时很困难,会遇到不讲道理的吸烟者,他们认为我在房子里不能吸烟难道到了路上还不能吸吗?就算碰到这样的人员,我们的控烟志愿者会先和他宣传和灌输吸烟有害健康,并且不仅是伤害自己的健康而且还危害的家人的健康特别是儿童的健康。一个儿童长期生活在吸入二手烟的环境中会引发多种疾病等等对吸烟者进行劝阻,并告知其我院为无烟医院,在任何地方均不可以吸烟。这样是保证了患儿在一个清晰的环境中得到治疗。经过我们开展的这个活动和我们控烟志愿者的努力,现在医院各个公共部位部位已鲜有吸烟者,或在他们未吸烟之前已被及时的劝阻,控烟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与此同时,我支部积极开展了控烟的宣传活动。在医院的各区域制作控烟的标识。包括禁止吸烟图标、控烟标语、宣传横幅。共制作了禁烟标识300余张。制作了视频影像在医院公共区域的显示屏播放。说明了吸烟对呼吸系统危害以及其危害家人健康的严重性。并在无烟日印发各种宣传手册通过各种传媒手段使的我院职工及病人家属了解吸烟的危害。

对于医院的其他地方的控烟工作,我支部配合静安区控烟工作在每个部门设立了控烟督导员,并印发了控烟记录手册。后勤支部人员定期抽查控烟记录手册。使控烟督导工作深入了每个工作区域,每人吸烟人身边都有数个控烟者,给想要吸烟者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以达到制止吸烟的目的。同时领导带头控烟,齐抓共管控烟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控烟活动,人人争做控烟的主人,相互监督。有力地提高了医院职工的控烟责任感,增强了控烟能力。

    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控烟的意义,为创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和医疗条件,确保职工和病患家属良好的健康习惯,为医院控烟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为将上海市儿童医院打造成无烟医院,为创建文明单位、无吸烟单位携手共努力。

案例四:搭建党群联系平台 服务员工凝聚人心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门急诊党员群众紧扣“立足岗位创先,着眼服务争优”的争创目标,以“搭建党群联系平台,服务员工凝聚人心”为主题,不断拓宽活动思路,丰富活动方法,在深入践行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对门急诊职工思想动态进行调研、公开支委热线、设立心理解压专线等方式,缓解了职工心理压力,增强了门急诊支部的凝聚力,为病家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为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了基础。

门急诊支部是由各个部门联合组成,结构比较松散,员工归属感不强,如何增强支部的凝聚力一直是支部关注的重要议题,针对目前医疗行业职业压力普遍较大的特点,支部决定以缓解员工职业压力、维护员工身心健康为抓手,实实在在地关爱员工、为员工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由于急诊是医院工作最繁忙风险最大的科室之一,急诊室医务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压力通常也大于其他科室,急诊科护士由于需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各种不可预知的医疗风险以及来自外界的不理解甚至暴力相向,其承担的职业压力尤为突出,所以支部讨论后决定以急诊护士的压力调研为切入点对职业压力进行深度解读。

职业压力是在工作中产生或形成的各种压力,在一些特殊行业中广泛存在,工作任务过重、人际沟通困难、工作环境变化以及收入低于预期等都是常见的影响职业压力的要素。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职业压力尤为受到关注,无论医生还是护士均承受着较高的职业压力,职业压力导致精神生理异常非常普遍。而职业压力对急诊医护人员的职业信念甚至职业寿命存在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职业倦怠、情绪低落、无成就感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如果任由这种职业倦怠感等消极情绪泛滥,将极大地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甚而有可能会造成医疗差错。那么,造成急诊护士压力的根源主要在哪些方面,如何针对性地缓解这些压力是门急诊支部极为关注的问题。

支部经过协商,认为首先要找到造成压力大的根源,才能找到针对性的措施,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第一手的资料,门急诊支部参照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结合儿科特点,针对职业压力源调查设计了包含工作强度与收入、家庭社会压力以及职业技能三方面7个项目的调查问卷,对急诊留观、急诊抢救、急诊补液以及急诊预检等护理单元的护士进行了调研,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员工思想动态,能更针对性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儿科急诊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引起急诊护士职业压力的诸多因素中以工作强度大、收入低于预期表现突出,96.40%的被调研者认为自己处于比较显著的职业压力之下,41.8%的被调研者认为工作强度过高,29.1%的被调研者认为高强度低收入、低社会认同感是造成职业压力的主要原因,由于普遍处于压力之下,仅有30.9%的护士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较好,32.7%的护士认为目前工作状态一般,32.7%认为目前工作状态较差,甚至3.6%的护士认为目前工作状态非常差。

    调研结果引起门急诊支部的重视,如果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这么大的工作压力之下,如何能拥有良好的工作生活质量呢,如果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不满意,又如何能让病家满意呢? 针对这种情况,该采取哪些措施,有效缓解医务人员的压力,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积极的态度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治疗呢?为此,支部经过初步了解情况,针对缓解职业压力对策设计了包含职业培训、提供帮助及自我职业规划三个方面7个项目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缓解职业压力需求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81%的被调研者希望外界帮助释放心理压力,39%的被调研者希望通过医患沟通培训、减少职业压力;21%的被调研者希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缓解职业压力。调查结果表明儿科急诊护士认为减轻劳动强度及缓解心理压力是缓解职业压力的最有效对策。

针对发现的问题及门急诊医务人员的需求,支部经过认真讨论,决定针对不同的人群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员工进行帮助:

    1、创建党员——群众联系人制度,进行职业发展导航:

    从调研结果来看,一方面,年轻护士对自己职业前景更为担忧;另一方面,年轻护士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更迫切,同时又必须面对恋爱、婚姻、同行竞争以及升职等压力,其心理状态更值得关注。

如果护士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不高,急诊工作在年轻护士中的吸引力不足,将会使急诊室优秀护士来源题匮乏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对这一年龄段的护士一方面应该更多地进行职业规划的引导,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职业忠诚度,化压力为动力,提高职业热情;另一方面,对年青护士,要从恋爱、婚姻、同行竞争以及升职等各方面予以关心,应给予更多的心理解压方面的培训、人文方面的关怀。帮助年轻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培养职业自豪感,以有效保持护士队伍的稳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护理工作中,吸收更多高素质的年轻护士加入急诊护理队伍。

    因此,门急诊支部每位党员根据自身特点与专业,与门急诊相应的员工进行结对,有针对性地为员工进行职业导航引导,增强职业认同感,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

    2、公开支委热线电话,设置心理解压专线,员工遇到工作、思想上的难题可以第一时间向支部反映。

中年护士承担家庭、工作双重重担,需要面临低收入与高强度工作的双重压力;有时还要面临一些家庭纠纷,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员工,门急诊支部向每一位门急诊员工公开自己的手机,并设立心理解压专线,当门急诊员工遇到困难、有心理烦恼时,可第一时间打支部委员电话,或通过心理热线进行解压,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有一个有效的压力宣泄途径,让员工觉得支部就在身边,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

    3、进行心理解压、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有效提高执业能力

心理压力的来源虽有不同,但压力普遍存在,效仿“上工治未病”的原则,为了从源头上采取措施进行先期疏导,不要等到小的烦恼演变成很大的困扰才进行干预;为了对一些性格内向、不愿意将自己的困难、烦恼向别人诉说的员工提供有效的帮助,门急诊支部邀请专家举办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知识讲座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医患沟通的讲座,希望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员工提供自我解压的方法。

    4、了解员工生活、工作的困难,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员工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而不是口号式的空洞理论,所以,门急诊支部从实处、细处入手,平时,深入关注员工的实际需求,在冬天,看到预检台定护士直对风口,在冬天无法有效保暖,支部精挑细选了御寒棉鞋;高温季节,支部慰问门急诊全体员工,送上各种饮品。急诊护士休息环境较差,支部想法设法进行了改善改善。当员工生病或家里出事时,支部及时进行慰问、探望,让员工不再觉得孤立无援,让员工感觉到支部的诚意与温暖。

作为医院的窗口行业,为病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首要任务,如何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是门急诊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而门急诊医务人员每天生活工作在门诊,对门急诊硬件设施、诊疗流程的情况最有发言权,门急诊支部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门急诊医护人员对医院硬件、工作环境不满意之处及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医护人员对门急诊环境拥挤、诊疗环境不佳表示不满意、对医院伙食不满意,门急诊员工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支部将调研意见汇总后对相关部门进行了反馈,不仅对更好地与改善硬件环境,改善生活条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做作用,而且增强了员工的融入感与参与感,加强了员工与医院共发展的主人翁精神。

  门急诊支部的努力逐渐见到成效,虽然随着医院的发展,门急诊的工作量还是很大且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医疗任务始终很繁重,但员工兢兢业业,尽自己所能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服务,从万人问卷调研的结果来看,门诊满意度从2010年92.86%提高到2011年的94.36%;急诊满意度由2010年的92.93%提高到2011年的93.17%,高于全市同级同类医院平均水平。支部在门急诊凝聚力逐步增强,三测评结果显示,2010年群众测党员优秀率91.81% ,合格率8.19%,党员测支部优秀率98.18%,合格率1.82%,到2011年,群众评党员和党员评全部优秀。由于采取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支部书记并评为申康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职业压力普遍存在,适度的压力可以是一种驱动力,但过度的职业压力又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生理心理问题,甚至由于压力过大导致员工流失。近年来,护士流失尤其是儿科护士的短缺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有关方面广泛关注,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压力。从门急诊支部的各项措施实施效果来看,减轻劳动强度以及在缓解心理压力方面获得帮助,对护士而言是缓解职业压力的最有效对策,因此,缓解职业压力的策略必须个性化、有针对性才能充分发挥效果。基于门急诊支部的组织实践,我们认为解决儿科急诊护士职业压力难题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医院的管理层要重视护理工作,通过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提高护理科学含量;通过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和归宿感;通过改善高风险、高强度的急诊岗位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提高急诊护士待遇。通过加强对护士的职业技能培训、心理疏导,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缓解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应该深入关心群众,从细微处入手,让员工切实感觉到支部就在自己身边,让员工有较强的归属感。

    支部是最基层的党的组织,是联系党与群众的纽带,门急诊支部希望能通过最深入基层的调研,通过实践积累的经验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为管理部门在制定各种制度或措施时提供参考。

案例五:立足本职,便民服务,深化职业精神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内科一党支部全体党员群众紧扣“立足岗位创先,着眼服务争优”的争创目标,以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措施为抓手,不断拓宽、延伸、丰富“便民利民、服务群众”方式方法。在深入践行争创活动中,在兼顾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网络咨询、便民义诊、专家科普、育儿课堂等服务,实现了爱心奉献的公益价值、营造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氛围、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能和范畴,进一步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贡献力量,为和谐医院、和谐社区的建设付出努力。

内一党支部在医院与江宁路街道搭建的党建共建平台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项目。2012年4月20日内科一支部与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第四党支部签订了党建合作项目协议书,旨在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充分整合双方优势和资源,激发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热情,提升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打造具有儿童医院特色的党建联动品牌。

内科一支部集合了我院大多数的内科专业,共有神经、血液、呼吸、消化、内分泌、肾脏、内窥镜、特需、综合病房等专业,专业齐全,专家云集。内科一支部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江宁街道“便民集市”活动,争做老百姓身边的医生。每月20日,2-3名的党员医生会进入社区,为社区百姓提供医疗咨询和义诊服务,使得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专家的指导。活动开展以来,支部共派出12名医生,咨询人数近百人。许多居民对医生进入社区都表示欢迎,纷纷打听下次社区义诊的时间,支部党员“情系百姓、服务群众”的精神也得到了街道领导的认可。

    通过医院设立的QQ聊天工具专用账号和加盟的公共助医网站,支部的党员医生运用互联网在线为病患儿童解答有关求医问药、病后随访、预约挂号的问题,使病家足不出户就能够得到专业指导。

党员在线咨询平台由三十余位党员专家和医生组成,其中1/3来自内科一支部。每天由一位医生利用业余时间提供一小时在线即时咨询服务。每天下午四点至五点,众多网络咨询的家长与医生直接线上交流,增加了网络咨询的实效性、连续性和互动性。通过线下就诊、线上咨询的联动,党员医生为家长普及育儿常识和保健知识,教会他们一些基本护理技能和疾病鉴别能力。在线咨询平台从2011年4月起正式上线服务,日均解决5个儿童的疾病或保健咨询,至今已为近900多名儿童家长搭建起儿童健康信息沟通桥梁。

支部与静安区江宁街道达成协议,在《家在江宁》杂志开辟专家访谈栏目,介绍儿童常见疾病,并对居民的来信提问进行回答,使社区居民能够获得所需要的健康知识及医疗信息。针对秋冬季常见病,消化科主任就儿童“秋季腹泻”进行了疾病介绍,并着重提示了轻症病例在家治疗的注意点,已经必需到医院就诊的指征。针对夏日急诊病人迅速增多、高热病人的紧急处理,急诊科医生对“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娓娓道来,使得家长对孩子的病情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初期的处理。“儿童睡觉打呼要紧吗?”、“儿童用药要注意些什么?”这些常见的问题,和父母最关心的难题都通过专家科普栏目向居民普及。迄今为止已有9位内科专家进行了医疗知识介绍。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活动。为了更好地关爱青春期少年,使其心理、生理上得到更全面发展,内科一支部派出专家参与了江宁街道举办的“世界人口日-关爱青春期少年”的活动。专家对青春期常见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并解答。短短2小时, 30余名青少年进行了咨询。支部的党员医生通过有问必答、悄悄话及温馨交流的方式解决了许多学生族关于青春期的疑惑,并提供专业指导,获得了街道、家长及青少年的一致好评。

通过便民集市、义诊活动和在线咨询平台的服务,支部了解到社区居民对如何科学育儿、提高医疗保健及疾病鉴别能力有着很大的需求。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文化层次,有着较强的网上信息查询、获得相关知识的能力,但对于众多来源的信息无法进行鉴别、判断、选择及利用。许多家长来医院不单单要求知道该怎么做,而是有着许多“为什么”,想要知道疾病“怎么会发生”,如何进行预防。针对这一情况,支部与社区协商,安排专家深入社区进行讲课,对儿童常见疾病及当季高发病的防治进行介绍,提高居民对疾病的认知。同时,在社区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居民对育儿的困惑、希望得到的帮助,以及对活动的建议,使讲课内容更贴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我院专家来到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向社区的居民进行“秋季儿童腹泻问题”、“围产期保健”、“儿童营养性贫血及健康评价”等讲座,大量专业的术语用形象生动的讲解以及图片说明,使得居民对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支部还为街道计生干部进行专业的培训授课。

在“创先争优”系列活动中,支部每位党员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类“为民服务”的志愿者活动。许多专家既为社区“育儿课堂”授课,又积极投稿《家在江宁》专栏,而每逢义诊活动也会出现他们的身影。而年轻党员则在“便民义诊”、“网络咨询”上充分发挥年轻人熟悉网络技术优势。对于工作之余的奉献,大家都毫无怨言,纷纷觉得这是医务人员职责所在。大家深刻的体会到为患者服务的时候,医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敬业的精神,既要满腔热情,又要精益求精,更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民服务”既是白衣天使的荣誉,也是“医乃仁术”的最好体现。

案例六:科室品牌引领儿童医院外科文化

医院文化需要几十年的积淀,医院品牌需要医院文化的培育。医院文化是打响医院品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因素,而建立科室品牌文化是弘扬医院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外科二党支部以创建儿童医院外科文化为主题,更新外科专业文化建设理念,融合多名引进人才的智慧,汲取各医院优秀文化经验,努力打造具有儿童医院特色的外科文化品牌。

    一、创建科室品牌的基础——党员职业精神再认识

支部联合外科一支部进行了职业精神大讨论,大致形成四类观点:第一种是认为医生的职业是高尚而伟大的,并且自己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第二种是刚从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对职业生涯没有充分了解、对以后的艰辛也没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第三种是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在现在的医疗环境太难做,现在的家长要求又高,医生的待遇又低,做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成就感,等着退休;第四种是觉得可以利用医生这个职业获得一些个人利益,这类医生缺少医生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不具备做医生的基本条件。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医生职业精神的基础是要有责任心;核心是要有精湛的操作技术及扎实的理论基础;沟通技巧是实现我们这个职业理想的保证。而实现做一名合格医生的理想是需要时间的磨练和长期自身的修炼,急功近利成就不了大器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更不可能成为一名“大家”。主任代表支部参加了医院的职业精神辩论赛,在辩论赛上他将支部职业精神再认识的讨论成果进行了充分的表述和论证,并获得辩论赛的个人风尚奖。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2012年院党委授予的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浩然正气奖”的荣誉称号。

    二、创建科室品牌的核心——党员骨干业务领先

    创建科室品牌离不开正确的目的、集体的努力、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外科二支部中,党员科主任占3/4,医生党员占医生的1/2,都是科室的骨干力量。支部充分运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入SOP的先进管理理念,努力创建科室品牌。

    (一)创建科室品牌的契机——三级甲等复评审

以前,我院的外科一度落后于同级别的专科医院。近年来,医院小儿外科,特别是在临床医疗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今年三级甲等复评审工作中,支部所属的三个科室联合外科一支部所属的三个科室多次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认真梳理了小儿外科的管理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工作流程,明确了“一个科室一种疾病一个流程”的观点,将常见病的诊治常规系统化,如病人入手术室的核查制度、手术准入制度、业务学习培训制度及三基培训考核制度。同时,联合支部经过讨论,确立了科主任要有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带领整个外科创建全国临床重点科室的决心。

    (二)创建科室品牌的关键——培育优秀人才

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建立是对我们外科教学的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遇。外科的教学任务主要在我们外科二支部的普外科、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及泌尿外科,骨科及胸外科也担任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外科二支部联合外科一支部的党员带教老师帮助新进的青年医师,从“怎样做一名好医生”的角度出发,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指导刚踏上工作岗位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支部成立了9个专业学习型小组,经常组织学习专业方面的前沿动态和知识更新,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技能。同时,支部的教授、主任、主任、李晓燕主任、主任及主任带教的硕士、博士生是儿童医院外科硕士点和博士点零的突破,这也将推动医院外科品牌逐渐迈向更高的层次和目标。

    (三)创建科室品牌的途径——提升团队实力

国家自然基金、科委,卫生局的课题及SCI文章的发表是彰显外科品牌的重要指标。2012年外科二支部科研课题获国家自然基金1项、科委2项,发表文章SCI文章3篇,其他统计源文章10篇。科研的突起是彰显我们外科优秀品牌的另一个方面。一个科室的发展需要科主任的引领,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使每一个员工的尽己所能的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因此,外科二支部帮助科主任及时了解每个员工的思想动态,熟悉他们的业务特长及不足之处。同时,支委经常与科室的员工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组织他们进行培训,逐步提升外科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比如:今年战高温期间,支部有2名员工生病住院、一名老职工退休,支部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近况,并与科主任共议工作安排的调整,使外科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暑期繁重的工作任务;同时支部经常关心科室的梯队建设及青年医师的培养计划,经常与科主任就专业梯队建设进行探讨,使支部内科室的学科建设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创建科室品牌的检验——文明单位复评审及万人问卷

一个优秀的科室品牌需要持续改进和精心呵护,每一个医务人员的业务实绩、工作态度、精神面貌是品牌建设的动力之源。除了扎实的业务知识、先进的诊疗水平,良好的医患沟通、温馨的服务细节也是科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下一个阶段,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沟通技巧将是支部科室品牌建设的重点。支部将邀请相关职能科室、科主任及护士长对外科的投诉建议进行深入解读和案例剖析,开展沟通技巧的专题培训,并征集支部党员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使创建科室品牌的争创活动永葆活力。

案例七:以人为本,以“心”创新

“立足岗位创先,着眼服务优先”是自我院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一直争创的目标,我外科一支部亦是本着“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的服务宗旨,始终牢记“厚德、慈爱、敬业、创新”的院训,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用精心的态度,推动外科服务质量的创新发展。

顺应医院“做大外科、做强内科”的发展战略,外科的手术量逐日攀升,今年截止9月,我院住院手术7720例,门诊手术2138例。随着业务量的大幅度增长,使病患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日益显露,给服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靠原先机械化、单一化的服务方式已难以有效推动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随即,外一支部的党员群众着重于“以人为本、以心创新”的服务理念,群策群力,为患儿提供具有儿童医院特色的优质医疗、护理服务。

服务源于用心。心胸外科的病人大多来自外省市,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本就心事重重了,再加上语言上的不易沟通更会发生疑虑和担忧,然而一病区王蓓旎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处处为病人着想,紧紧围绕她们的需求,为提高服务质量,以手术室术前访视为蓝本,创建了CICU术前访视单,具体做法是术前一日由高年资监护室责任护士到病房为手术患儿做术前访视,自我介绍,介绍CICU的环境,不仅着重强调术前注意事项,在监护室里宝宝可能会遇到的护理风险,还仔细询问患儿的日常生活习惯,护理人员会根据患儿术后病情的许可尽可能的遵循她们的生活习惯,最大限度的降低患儿到CICU以后的恐惧和家属看不到患儿的担忧!所以在CICU里患儿的病床上会发现会唱歌的洋娃娃、会动的机器人。曾经有一位妈妈在术前访视单上这样写道:宝宝想睡觉的时候请你们为他讲故事、宝宝哭闹的时候请你们为他唱首歌……,由此可见病患有太多的需求值得我们去思考,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服务一直是医疗团队努力的方向。从细节上让病家体会到我们的用心,让他们愁容满面而来,笑意满眼而归,努力做到让病家满意的双赢目标也是指日可待了。

    二、小小屏幕,意义深远;细细话语,如沐春风

手术室旁的家属等候区每天都挤满了陪同孩子来做手术的家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无论手术的大或小,在家属的心里都是件天大的事。焦急、烦躁、伤心充斥在等候区里的每个角落。如何能减轻家属等候时的焦虑提上了议事日程,手术室的党员同志们对等候区的两个液晶显示器动起了脑筋,她征集了所有外科常见手术的术后护理要点,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每天滚动播放。并与信息科联系沟通,在显示屏上体现出手术患儿的手术状态:“您的宝宝目前手术中”,“患儿正在复苏室”,让家属对自己宝宝手术进度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减少了家属对患儿在手术室里的情况的无端猜疑,大大减轻了在外等候时的焦虑心情。在人员调配允许的情况下,王老师也积极带领手术室党员逐一到家属等候区作讲解员,一一解答家属的疑虑,疏导家属的情绪。拉近了手术室与病患之间的距离。如今,原先坐立不安的家属都静静的坐着认真的看着显示屏上信息,利用等候的时间学习手术相关的知识,分散了原本家属枯燥焦急等待的注意力。嘈杂不堪的等候区不见了,换来的是安静、有条不紊。这就是一小步的跨越使“便民利民”不再是句口号,而是“以人为本”的不断延伸。

对于重、特大,疑难手术患者,手术室除了进行常规的术后访视外,还在术后1-2天内,对患儿的精神状况及全身恢复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于术后常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如麻醉反应,疼痛等做好解释与相关指导。从而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紧张状态。而对于手术时间长、特殊体位或术前营养状态差的患儿,重点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受损、有无压疮等,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分析原因,找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整改。今年就脑外科频繁出现的手术压疮情况,手术室通过问题找原因,针对需长时间手术的相关因素采用了新型手术体位垫后,手术压疮的情况有所缓解。

外一支部在术后宣教方面也动足了脑筋,心胸外科集合了家属最为关心的疾病相关问题精心制作了一本宣教手册,分成了“用药篇、治疗篇、护理篇”等五大方面,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家属一看就懂,一看就会。在2011年全院开展的健康宣教比赛中外一支部的一病区和六病区荣获了二等奖和三等奖。

术后访视与宣教让患儿和家属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关心与温暖,感到在疾病恢复的道路上他们不再孤单,有最专业的医护人员陪伴左右。才能更积极乐观的面对病痛,快快康复!

    在手术室及外科各临床科室的共同努力下,完善了医疗、护理中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集术前访视、术中告知、术后访视的患儿围手术期间的优质服务链。从而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环环相扣,更紧密连接。

战高温工作每年都在上演,七月份胸外科为73位患儿手术,单月就创下手术量新高。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胸外科优秀共产党员主任在平时的晨交班中反复进行思想动员,要求所有胸外科医护人员在战高温期间,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克服各种困难,做好打硬仗的准备。科室成员上下齐心,满意度测评分数并没有因为手术量的新高而锐减,一直保持在98.5至99.5的高分,这是离不开每位成员的用心付出。对于炎热的酷暑和有增无减的门急诊病人数量,骨科也制定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和加强管理,在病房人员奇缺的情况下仍加开中班门诊,七月份,已为近四千名病人提供更优质、温馨、便捷的服务。此外,手术室在面临暑期手术高峰的阶段,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天天加班加点,经常晚上八点手术室仍灯火通明,大家都忘我工作着。外科一支部全体职工在本职岗位上为保障病人安全,为维护医院稳定默默地工作着。其中党员同志更是经常牺牲休息,主动义务加班,起到了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离不开带头人在群众中树立的典范,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永远保持先进性,激发党员责任感和群众的积极性。

“精细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个经营理念,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素养。那么,“精心化”就是现代医疗服务团队的核心态度。我们着力于“以人为本”的土壤,用“精心”培育“创新”的种子,细心呵护,收获的将是病家的满意、理解、感谢和更和谐的医患关系的硕果。

案例八:微博创先 服务儿童;集体争优 服务一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在创先争优活动第三阶段中建立和巩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医院党建和医院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行政党支部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和群众紧扣“创先从我做起,争优以集体为荣”的支部创先争优目标,以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抓手,发扬主动服务的精神,为患病儿童和临床一线科室做好服务。在深入实践创先争优活动中,支部通过新媒体微博这一全新的网络载体,积极开展工作,在倡导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同时,和谐了医患关系、提升了临床科室的影响力。通过行政科室工作人员的爱心奉献,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普及健康医学知识的同时,切实地发挥了示范党支部的先进性,夯实了支部争创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背景:新媒体在体现医院公益性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

在国家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深入进程中,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已成为核心内容。此形势下,切实加强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机构品牌、增强行业竞争力,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医院文化氛围就成为各大公立医院的工作重点。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微博(Micro-Blog)的出现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虽然微博进入我们视线的时间并不长,但它以其特有的方式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以独有的小巧、灵便的方式正在把虚拟和现实、个人和群体、空间和时间串联起来。人们通过微博表达心情、传递信息,单位通过微博扩大宣传、提升影响力,政府则通过微博倾听民生、服务大众。微博从传统的媒体海洋中冲到了浪尖,压住了网站、论坛、博客,引领着新一轮的媒体风潮。当微博与医疗卫生相接触时,如何未雨绸缪,更好地利用微博媒体服务医疗,为体现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做出贡献就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机遇和挑战。

    二、新媒体的桥梁作用,媒体效应最强大的源头

对公立医院来说,坚持公益性质必须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缓解看病难。同时,医院更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服务社区,支援基层;通过宣传工具提升医院品牌文化和专业科室的影响力;通过公益活动和慈善救助项目的开展,倡导“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理念;通过健康讲座、义诊咨询、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灌输预防保健理念,未雨绸缪,让人民群众逐步建立正确的健康护理和养生观念。

在体现医院的公益性上,微博能发挥良好的桥梁作用,尤其在医患互动、提升医院品牌影响力和价值观方面。现代社会,“微博”已成为媒体效应最强大的源头,它正以秒为单位的新闻传播方式遍布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发现并传播相关信息,他们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受众,更是信息传播的源头,这无疑就在无形中加速了现代新闻传播的速度。

尽管,微博这座桥梁并不一定稳固,但这座桥梁却越来越宽广。据报道,截止至2011年5月,中国内地已有超过100家的大型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通了认证微博,1000多名知名专家使用微博与网民互动交流。有的医院,医生们更是以科室名义集体开通微博,为患者答疑解惑、宣传科普知识。一方面,不排队“看病”为患者带来了便捷与实惠,另一方面,医院通过微博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扩大了知名度。只要运用得当,微博这一新媒体在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方面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产生的辐射效应远远是常规宣传工具所无法比拟的。

    三、打造儿童医院“微博文化”,贴近群众、服务临床

    上海市儿童医院于2011年3月底在全国率先开通儿童专科医院官方微博,以“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精神,打造儿童医院“微博文化”,服务社会、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本质。

通过医院微博开通后初期的学习和实践,行政党支部“以人为本”,从“服务社会、方便群众、倡导公益”入手,充分发挥支部党员骨干的作用,及时通过微博向社会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医疗咨询互动,并藉此宣传临床一线科室,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支部发动团员青年创办“青微——青年儿科医生群”,共同摸索出一条适合儿童医院的官方微博发展道路,并制定了相关流程和工作制度,不断在微博发布工作中学习和完善。支部的员工采用轮流做“版主”的方式,无论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重点做好医疗信息及新闻发布、健康护理知识宣教、家长咨询互动、慈善公益活动展示、社会救助、宣传“救死扶伤”事迹、弘扬社会正气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微博的持续性运转。同时,积极通过微博及时掌握关于医疗工作方面的舆情信息,并以此为鉴,不断改进医院的服务流程、方便病家就医。截止至2012年10月,医院官方微博粉丝数已超过16万,开展微访谈12次,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官方微博影响力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根据新浪网“2011年行业内微博影响力指数与网友互动覆盖度”综合评定结果,医院官方微博被评为“2011年度新浪亲子微博影响力”奖。

针对家长群在健康育儿和护理方面知识的需求,医院微博以贴近群众的通俗语言定期发布一些健康小常识和育儿知识,重点对家长们长期存在的一些卫生知识误区进行宣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自开通官方微博半年多来,共通过文字、图片、卡通宣教片视频等形式发布健康科普微博2000余条,一层粉丝转发数达20000余次,其中单条微博最高转发数257次;进行在线答疑解惑3000余次。对一些新开展的便民举措,如医院“一站式”收费系统,通过微博发布及时向广大家长进行流程和注意事项的告知,很快引起互动,让家长们在第一时间体会到这一便民措施的益处,一层粉丝转发数超过200次。

作为一个弘扬社会正气、展示人间关爱的一个窗口,医院积极运用官方微博的及时发布和立体播散特性,对医院开展的各项志愿者活动、向边远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和医疗共建活动,以及社会上对困难家庭患病儿童发起的爱心捐助信息进行发布,体现公益性本质。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动和参与社会救助。2011年7月,医院通过微博找到急诊收治的无名患儿监护人;2011年8月,医院微博发布了一名患有“先天性巨大脊膜膨出”的11周岁贫困女孩的治疗信息,得到了广泛的社会“爱心”响应;2012年3月,一位家住宁波的母亲发出的微博求助信息引起了我院的关注,医院马上进行了反馈,并启动绿色通道安排医护人员待命接应,在微博上进行了一场爱心接力。“感谢上海儿童医院让这位妈妈看到希望,代表群里的妈妈谢谢你们”、“宝宝加油,医院加油”……网友们用他们特有的语言表达感动之情。

根据基层群众的需求,整合了在儿童保健、儿内科、儿外科领域方面具一定影响力的中青年专家资源,组织开通了部分专家个人实名认证微博和科室微博,并根据季节性和时效性的特点进行了多期关于“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和处理”、“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护好宝宝小耳朵——全国爱耳日健康咨询”等“微访谈”活动,共回答网友的微博问题800余条,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通过发挥“微访谈”良好的沟通性和快速、及时、大范围发步的特性,医院官方微博将老百姓普遍关注和最容易忽视的健康科普知识通过简短、通俗语言迅速的传输出去,满足了广大群众以最便捷和低碳的方式了解医疗常识的需求,最大范围的向社会进行科普宣传,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本质,提升了专家个人及医院的品牌影响力,某些青年专家微博的受关注度(即粉丝数)已超过18万。

    四、未来愿景:持续探索,主动服务,提高效率

新媒体微博为支部的党员骨干在今后信息化的服务方面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掌握新技术、主动服务基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是我们的持续的努力方向。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支部的党员骨干将继续秉承“创先从我做起,争优以集体为荣”的创先争优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持续探索,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未雨绸缪,做好卫生知识宣教和健康指导,为构建和谐、稳定、信任的医患关系,为提升医院及临床科室的社会影响力而贡献力量。

案例九: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选择任劳任怨

    医技二支部是一支由超声科、影像科、药学部三个部门组成的团队。这三个部门在医院窗口服务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工作量大工作繁杂,对工作认真态度、安全性要求较高。

    战高温、三级评审、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无论是量还是质的问题上对我们都是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特别在今年病人之多超过历年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摆在了部门和支部面前。

    在思想上,支部组织党员学习,提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调动党员和群众积极性,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提升职业精神,展开各项工作。

    在组织上,党支部生活中在传达我院党组织精神及其他工作后,另专门有10分钟时间,让大家讨论医技支部的好人好事,各部门工作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支部能够为大家做点什么,要求党员积极努力配合科室做好各项工作。

    在行动上,我们继续了“星级服务项目”,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要求党员挂牌上岗服务,公开姓名岗位职责和联系方式,真正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让每一前来就诊病人感受到优质的,人性化的服务。

    “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选择任劳任怨。”这是我们医技二支部的口号,也是我们支部每一个人的心声。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大家坚守本职岗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的精神团结互助战斗在工作一线,一幕一幕“战高温”的感人场景上演着。

药学部全体党员动员起来,门急诊药房面对繁重、重复、却容不得半点差错的一线工作和不断上涨的配方量,三班配方人员虽然由原来的10名,减少到了9名,但是大家并没有怨声载道,而是迎着困难而上。大家都自愿加班加点,特别是党员和团员积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耐心地为每一位就诊病人服务,超时下班已经成为这几个月来门急诊药房正常工作节奏。大家疲惫不堪,下班都各自回家,倒头便睡,原本下班后的休闲娱乐活动都摆在一边不去问津。休息日的亲子活动郊游活动也大多都选择了放弃,挤出来时间多休息休息恢复体力。有的同志上完了中班,回家就发起了高烧,第二天还是坚持带病上岗。门急诊、病区药房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大家都有个头痛脑热、感冒发烧的时候,小病大家基本不计较,顶一顶、抗一抗也就过去了。但遇到确实生病较重必须休息的时候,其他部门的同志会加班加点过来顶岗。临床药学组的党员同志在三级评审期间,要准备大量材料,大家废寝忘食,放弃个人事务。但是一旦门急诊的同志有需要,他们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到窗口一线帮忙,然后加班加点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些闪光点在门急诊已经是随处可见的事了,似乎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没有人叫苦,没有人觉得自己特别,都觉得本应如此。难道不是吗?我们共产党员,战场上国家危难之时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工作上繁忙之时可以牺牲自己,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这便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特性——牺牲精神。

影像科的同志们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党员带头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实际行动配合着临床科室的医疗工作,将工作时间提前到早上7点半,中班增加3名工作人员,周日MRI加班等。由于CT的工作量较去年同期增加40%,为及时给出报告,CT报告医生经常工作到晚上7、8点。有的党员在发烧39度时,毅然带病坚持工作;DR主管李晓黎在另一名工作人员病假期间主动加班,那一周硬是完成了日常7天半的工作量;有的党员放弃夏天的旅行,将原本定的机票取消。有的党员同志,本来排班在家休息的,突然接到导管手术通知,立刻从家里赶来医院参加手术。

B超室的也是人员少工作量大,在这期间党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许云峰主任作为一名老党员,起带头作用。同志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要为了祖国的未来,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履行责职,并把一腔热血,满怀豪情挥洒在所从事的工作中,谱写自己的人生之歌。

    通过努力,医技2支部“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结合“星级服务项目”,进行岗位承诺和岗位提高,全体党员了,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岗”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

    正是依靠支部同仁们的协同努力,很好的完成了每日的工作,有效的配合了医院整体的“战高温”医疗工作。” 问题得到了解决,病人满意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选择任劳任怨。我们无悔,我们甘愿,我们幸福,我们值得!

案例十:注重小细节 服务大改善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医技一党支部以卫生系统“深化医改促发展,服务群众促健康”的理念为引领,本着“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的宗旨,通过深入践行创先争优活动,改变传统观念上的医学服务模式。从细节入手,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积极探索窗口服务新特点。支部所属的检验科、营养科、筛查中心、病理科、中心实验室等推出了针对各自工作性质的服务理念和便民措施。特别是检验科门诊服务窗口的便民服务新举措,使窗口服务更加规范化、人性化和精细化。支部的党员群众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探索实践,为实现“科室做好事,党员‘五带头’,服务零投诉”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勇于奉献。

    一、深入践行“创先争优”,细节入手改善服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在增加,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在提高,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已经是必然趋势。市卫生局把今年作为卫生系统“服务改善年”。医技一党支部以卫生局“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的理念为引导,紧密围绕医院今年的中心工作,以门诊化验窗口为立足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结合实际,深入践行。通过巩固门诊化验窗口“每月之星”评比活动所取得的良好成果,对照服务的薄弱环节和病人反映集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全面动员,努力提升窗口服务质量。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医技一党支部以门诊化验窗口为载体,以上海市共青团号为抓手,深化岗位行动,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支部推出了“每月之星”的评比活动。党员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经常与青年交流工作经验,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已先后有5位团员青年成为了“服务之星”。“态度决定一切”、“心怀感恩,快乐工作”、“微笑服务、热情以待”等,这些都是门诊化验窗口先后评选出的服务之星的服务心语。通过“每月之星”的评比活动,大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细微处改善服务质量,窗口服务工作不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更建立了常态长效机制。随着评比的深入,大家每月的考核评分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目前都达到了95分以上,彼此间分数的差距也越来越小。“每月之星”的评比活动对窗口服务工作具有促进作用,更是规范窗口服务的有力抓手。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门诊化验窗口设立了检验服务台、优化了检验流程、提供了排队叫号服务、指导病人自助打印报告单,为病人及时、合理分流发挥了积极作用。门诊化验室的卡通便民箱免费为病人提供一次性水杯、卫生纸、胶布,深受家长和患儿的欢迎;邮寄快递报告累计千余份,极大地方便了前来就诊的外地病人,受到了患儿家属的好评。为了使服务台的服务持续改进,支部党员带头与团员青年进行轮岗交流,深入一线了解病人的需求,经常与病人进行日常交流,通过换位思考、角色转换,支部党群群众深入思考、大胆实践,将检验服务台的功能从单纯的病员分流、咨询指导扩大为服务整个医院临床的窗口。在日常工作中,在窗口服务的党团员还注意调研患儿家长感兴趣的检验宣教内容,提议在检验服务台旁边增设了健康宣教栏,为病患提供健康宣教手册。健康宣教不仅为家长普及了检验知识,更缓解了家长在等待报告单时的焦躁情绪。

一提到抽血化验总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使家长担心又心疼。支部党员群众从儿童心理学入手,在门诊化验窗口使用无痛采血针,开展“敲个小图章”活动,缓解了患儿验血时的恐惧感。在“六一”儿童节时,化验室开展了“验血送小龙”的活动,给每位前来化验的孩子送上一个卡通小龙收纳架,使很多患儿在化验时破涕为笑。

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医院门诊量的不断攀升,每天前来化验的患儿多达一千多人次,给化验窗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高峰时段,为了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减轻窗口服务的压力,检验科窗口还引进学生志愿者帮助维持窗口秩序、为病人进行导医服务,使化验工作的有序展开,保证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支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一系列规范服务、改善服务、温馨服务的举措,门诊化验窗口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分以上。现在,有很多小朋友在验完血后会对家长说:“以后就要来儿童医院看病,这里的验血不疼。”小孩子的心声,不仅是对窗口服务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改善服务的一种动力。医技一党支部将再接再厉,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把每一项在创先争优工作中探索和建立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做好做实,形成长效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支部要继续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探索,开拓创新,继往开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温馨、舒心、便捷的服务而努力奋斗。

案例十一:争做活跃在科学战线上的排头兵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遗传党支部按照医院党委开展各项活动方案的部署,结合本支部实际情况,坚持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配合完成研究所的科研任务,每个党员争取成为活跃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或骨干。

由于医学遗传学研究工作地点分散(分为三个部分:医院本部、交大闵行校区“文选楼”和松江大动物实验场)以及科研人员不同实验时间的特殊情况,使我们无法定期安排组织生活,造成党员集中学习、开会相当困难。如果坚持老的模式,不仅人员不能集中,也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对组织党员活动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采取不定期组织生活和网络联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这样既能把上级指示传达下去,同时也不影响工作。对一般内容的学习,我们则采取灵活的网络联系小组成员学习和个人传阅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支部的特殊情况,相互之间接触机会少、彼此缺乏了解。通过这种不定期的组织生活,使党员及时了解近期工作,随时进行交流和讨论科研实验和运行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培养进展等方面的建议。这种不定期灵活、轻松的组织生活,增进了党员之间的联系,增强了组织观念,使组织观念得到加强,精神面貌发生改变。

支部基本经常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活动,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和端正入党动机,完善联系人制度并定期检查联系效果,严格按照组织发展程序和要求,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认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工作。遗传支部成立二年来,共发展了2名党员,今年又有2名积极分子参加了党校的党课培训,以稳定党的队伍发展壮大,不断增强战斗力。

    二、开展多种沟通交流形式,活跃和增进党群关系

根据遗传所工作人员近年来年青人多,初为人父人母的人员比例高现实状况,通过本支部与其他支部联建的活动,建立了党群联系卡,提供各临床科室有丰富经验医生的联系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同事们快速有效的就医,并为儿童保健和常见病的咨询提供了平台,获得好评;还经常对有困难的同志及时有效地关心询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使同志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岗位上,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自支部成立这二年多来,党员积极分子能主动组织和参与文体和公益活动,医院举办的运动会,大家踊跃参加;代表医院外出表演比赛,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刘宇、夏超然)积极配合参与,得到好评;今年年初,支部的部分党员与所得同事们在上海滔滔转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员工,联合在松江转基因动物试验场举行了消防安全演习,不仅学习和进行消防意识操作的实践,而且增强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正在逐步增强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团结,提高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支部经常听取遗传所专家、领导的意见,向所领导汇报支部的近期工作情况安排,征求对党支部、党员的意见,对党员同志的工作,既肯定成绩,又帮助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其今后的努力方向;支部强化党员一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提高了党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以及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上述沟通方式也得到了所领导对于支部工作的支持。

    1、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能动性和特长,以饱满的热情为科研服务

党支部采取“结对子,一帮多”的方式,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经常进行汇报和检查。在工作过程中,每一位党员同志要负责关心对“牵手“本研究所几个同事,关注所帮助同事的动态,了解同事所遇到的困难,为同事搜集相关信息以及负责向遗传所反映需求等。希望通过长期的跟踪及观察,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我所人员及时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

支部要求党员逐步学会做政治思想工作,要耐心细致,不能急于求成,要能给人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科研人员本身自主意识和自尊心强,渴望社会和他人的理解,很多困惑和矛盾大多不愿公开张扬。所以,我们只有利用谈心、交心这种平等的方法沟通和讨论,使容易他们接受,愿意在这种友好的形式下坦露自己思想、揭示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二年进行的国家、市级等各类科研课题项目申报中,多名党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的申请。党员同志做到尽力与帮助对象进行讨论、研究,在其实验遇到瓶颈时予以支持。在文章撰写方面,在主动帮助科研人员、研究生在撰写的综述及实验论文时,提供建议和修改意见;对文字语言及文章结构等方面参与对综述,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和SCI文章等修改。预备党员邱瑾同志认真协助科研人员做好论文投稿工作,为其说明投稿注意事项,使得论文投稿工作顺利开展,获得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首先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的理念,开展符合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组织生活;认真做好支部工作,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人争做科研先锋,真正在本部门科研任务中的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即做科研战线上的排头兵。

案例十二:创新咨询平台,贴心服务到家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医院党委的领导和帮助下及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住院医生党支部结合自身的特点,创新集训服务平台,及时解决患家的相关就诊疑问和疾病咨询。住院医生支部通过院党委给予的QQ聊天工具专用账号,为病患儿童解决求医问药、病后随访等疑问和困难,使病家足不出户就能够得到专业指导,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节省了病家往返的就诊成本、减少了医疗信息不对称的盲区、增进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锻炼了我支部党员同志的沟通能力。

我支部近20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参与和组织在线QQ咨询平台中活动中。每天由一位医生利用业余时间提供一小时在线即时咨询服务。每天下午四点至五点,众多网络咨询的家长与医生直接线上交流,增加了网络咨询的实效性、连续性和互动性。通过线下就诊、线上咨询的联动,党员医生为家长普及育儿常识和保健知识,教会他们一些基本护理技能和疾病鉴别能力。在线咨询平台从今年4月起正式上线服务,目前服务将近半年,日均解决5个儿童的疾病或保健咨询,至今已为近500名儿童家长搭建起儿童健康信息沟通桥梁。我支部党员的沟通能力技巧在咨询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

穿上白大褂,拿起手术刀,将为医的重任扛在肩上,担的是一整个家庭的希望和幸福。医生当自强,只有孜孜不倦,才能顶峰相见。

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 孙大强

天津市胸科医院成立于1947年,70多年来经过数代医学家的不懈努力,在胸内、胸外、心内和心外等学科谱写出了传承与创新的非凡篇章,相关临床技术也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诚然,管理这样一座现代化大型医院绝非易事,既要与时俱进引领发展,也要洞悉政策内涵稳中求变,同时深谙全体医务工作者的酸甜苦辣……谈及此,天津市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大强表示:“时代在发展,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认识也在改变。初心和担当是为医的根本,我们不逃避挑战,也不会一味地曲意逢迎,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解决问题、不断完善。”

30年的从医经历,赋予了孙大强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专业自信,并在与记者的访谈过程中展示出自己的独到之处。

孙大强在医学道路上勤恳30载,一路走来从住院医到院长,检验的不光是技术和人格,更是那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拳拳之心。而今孙大强励精图治,“两手抓,两手都很硬”,前一秒还在为医院的大展宏图侃侃而谈,下一秒就全力以赴投入到手术救治中。“治病救人是我的第一任务!”孙大强笃定地说道,“父亲是医生,耳濡目染下我对这个职业心生向往,父亲再三叮嘱'想当医生就得好好学习。93年我从哈医大毕业,然后在当地一家医院从事普外科救治工作。5年的住院医时期我遇到的大都是常见病和轻症患者,虽然波澜不惊,但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基础经验。后来院领导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又安排我去胸心外科深造。从那时起,我就在胸外科扎根了。”

无影灯下,孙大强把满腔热忱悉数奉献给了患者,他用自己精湛的技术解除了无数家庭的忧虑。“再苦再累,只要能让患者远离病魔,那就是值得的、幸福的。”孙大强踌躇满志地说,“医学重在积累,干到老学到老。我在普外科工作的时候读了硕士,转到胸外科工作后,又重启了学生生涯,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当年我们国家还没有实施目前的住院医师规培制度,但也有住院医生轮转制度,我在住院医师阶段的摸爬滚打经历也恰如其分地印证了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有机会实践更多先进的技术。”

医生的成长就像种子一样,需要土壤、滋润和点播,从秧苗到参天大树,要经历数不尽的栉风沐雨。孙大强表示正是得益于当初领导的信任及团队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他说:“在学校老师言传身教,在医院前辈、同事乃至患者都是我学习的对象。医务工作者要珍惜每一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从实践中汲取能够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营养。最开始医学像自然科学,随着时间和经历的不断积累,你会发现医学其实也是社会科学,除了纯粹的技术技能之外,也有不可忽视的人文关爱,毕竟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人,还有他背后不可忽视的一整个家庭。”

胸外科医生团队“全家福”

医院管理事关医院的整体发展和未来,国家对各级医院制定了细致入微的考核指标。作为医院管理高层,孙大强希望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助推医院高效发展,他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最终要靠人来实现,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命脉之一。有前景的医院会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人才得以发挥、事业有成。”

不过,子承父业的孙大强并没有将衣钵传给自己的儿女,这是不是一种遗憾呢?“我也关注到很多新闻报道,说现在报考医学院校的人数骤减,这不得不说很遗憾。但是,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如果不热爱这个职业,即使从事了也很难有一番作为。”的确如此,30年前“干一行爱一行”还是主流,医生这个职业更是受人尊重和敬仰,造就了很多医学大家、名家。“我刚工作的时候,长辈们会时刻提醒我'选择了就要坚持一辈子’,在当时不会有人提出质疑。但是时代在发展,用当年的眼光看待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已经不合适了。”孙大强语重心长地说,“从医疗行业的发展前景来讲,越稳定、参与竞争的人越多就会越有利。但是,各行各业包括医疗机构都会面临人员流动的问题,可能医院还是其中相对更稳定的。我觉得作为院长或科室主任,当有下属提出离职意向的时候,重点不是一味挽留,而是查找其背后的真实原因。比如有些是私人的,有些可能是共性的、代表相当一部分人处境的;有的是因为家庭、地域等不可抗力等原因,有的则是因为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事业规划等错综复杂的原因。假如是因为医院管理者的忽视或政策引导不够,那就尽可能地去优化和协调。我始终认为,管理者的执业核心不只是发号施令,更重要的是查漏补缺解决问题。”

“无私的奉献固然值得钦佩,但更多的人还是希望付出有所回报,也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我从来不会刻意回避这些问题。”孙大强表示,“无论医生护士,还是行政后勤,医院所到之处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他们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得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压力很大,也很辛苦。我们都希望付出的劳动可以获得一个有尊严的薪酬,这就要求医院提供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薪酬评价体系,也包括事业规划的蓝图。平心而论这是一个大工程,要照顾到方方面面所有人并不容易,但我一定会去仔细聆听每一个诉求。”

天津电视台“大医说”节目录制

在传统的诊疗付费模式下,患者往往需要多次往返于科室与收费处,从检查到治疗等各个环节都免不了排队等号。随诊医院门诊量的增加,许多患者甚至要一大早就来医院“占位”,这对于那些上年纪的患者来说确实非常麻烦。本着为患者改善就医体验、减轻麻烦的初衷,去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正式启动“先诊疗,后付费”项目,逐步实现了门诊全程无纸化、零现金使用、无窗口人员接触的“三无模式”。据悉,诊疗过程中患者只需前往医生诊室、化验室和药房等,很大程度上省去了繁缛环节,真正实现了“无感就医”。 

“把麻烦留给我们,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便捷和实惠吧!”孙大强谈及“先诊疗,后付费”项目如数家珍,“尽管手机支付和自助机缴费的应用能够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但是很多老年人并没有感受到实惠,因为他们不能熟练操作这些APP,而且这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反复排队的问题。我们希望有一种模式可以彻底简化就医过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诊疗过程,让老年患者不用'麻烦’儿女而独立就医。为此,我们的团队去到一线调研,并与银行系统密切沟通。经过一番论证和实践,项目终于有了眉目。”在孙大强看来,把银行结算与手机APP相结合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细节更是拉满,他说:“信用范围内的费用医保部分可以自动扣除,自付部分根据账期如期还款。如果老年人没有信用卡,还可以通过授权验证后绑定子女的卡片。在诊疗完成后,相关的就诊包括扣款等信息都会推送至患者手机和微信上,如有需要患者可以留下地址,我们将发票邮递给患者家属等。”

“先诊疗,后付费”造福了社会,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孙大强直言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他说:“该模式的核心是将患者的信用与医疗紧密结合,然而国内信用系统尚不完善,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束缚或门槛。我们先后与一百四十多家银行包括信用卡业务部门沟通,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反复磋商,最终争取到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据悉,近几年全国多地医院陆续推出类似的项目,孙大强希望增进交流和学习,他说:“到目前为止'先诊疗,后付费’在我们医院执行的比较通畅,与患者调研得知还是很满意的。我想随着项目不断完善和老百姓对互联网技术认识的加强,同行们互通有无,将来若能做出标准和规范,也是可以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的。”

在老百姓眼里,癌症是“不治之症”,期望能花较少的钱获得更新的药物和更优的治疗方案。但是,医学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在当下还很难找到一种药物或手段确保癌症患者彻底治愈。“疫情让更多的人注重健康,意识到与疾病共存的现实性。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如何通过癌症的康复管理进一步提升生存质量,已经成为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思考和探究的重点。”孙大强介绍说,“过往我们的医疗注重'治疗’,缺乏对诸如预防、筛查和康复等环节的关注。以肺癌为例,若在强化临床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患者的长期随访和闭环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生存状态并延长寿命。”

提起随访,大家可能会想起类似客服一样的工作,许多患者接到随访医生的电话都带有抵触情绪,甚至将其看成推销药品的“托儿”……听起来是有一些尴尬和委屈,但是工作该做还得做。“我们的随访研究已经证实,患者主动参与随访比被动随访能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天津胸科医院为肺癌患者提供了随访沟通的平台,有专职人员来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医疗专业问题,也可以仅仅是情感倾诉。随访员是带着确切的任务与患者联系,不光要收集与疾病相关的数据信息,还要给患者做科普宣教,教导他们积极改善生活习惯,更加理性全面地认识肺癌等。”孙大强介绍说,“我们团队针对肺癌术后患者不同随访方式五年生存率的相关研究已整理成文,一经发表就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我在第22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做了主题演讲,每年都有众多重磅研究成果得以公布,而来自中国的实践从不会缺席,这让我感到很自豪。”

每一位肺癌患者无论被动还是主动随访,可能花的时间都很有限,但是对于整个偌大规模的研究来说,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孙大强表示:“从经济角度讲这无疑是赔本的买卖,增加了医护们额外的工作量,但我们更看重的是对患者的疗效。古往今来,健康都是永恒的话题,涉及所有人群。通过随访帮助患者掌握疾病进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另外,在我们不遗余力地宣传教育下,引导肺癌患者积极改善生活习惯,进而影响到家庭的其他成员,这将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展望未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减少人力成本投入等或将成为现实,届时患者将会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治疗和帮助。”

手术中全神贯注的孙大强

困难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勇士才会选择迎难而上。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以结核外科起步,从有到无、从弱到强,一路走来颇为不易。而伴随着时代变化,已经形成多种疾病并存、肺部良恶性疾病共有的局面,未来一片欣欣向荣。

目前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治疗的疾病谱以肿瘤为主,手术发展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孙大强介绍说:“我们经历了从开放性手术、小切口手术再到微创手术的发展历程。得益于科技进步,近年来胸外科呈现出明显的微创化、智能化和协作化的趋势。以肺癌为例,以前做手术要开'大刀’——切口达30-40cm,而现在采用微创的胸腔镜技术、机器人辅助等手段,只需3-4cm的切口,患者身体损伤大大降低,这对稳定病情和术后康复大有裨益。同时,住院时间也由原来的2-3周缩短为3-5天,大大加快了床位使用率和周转速度。对患者家庭来说支出少了,对医院而言则是节省了医疗资源,有助于缓解医保资金压力。”据悉,在胸外科领域人工智能影像识别系统正助力胸部CT等影像进行识别和判断,协助病理科医生对切除的标本进行辅助诊断。谈及此,孙大强介绍说:“协作化是当前胸外科疾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进步或优势。多学科协作在临床遍地开花,如果把免疫治疗纳入到术前新辅助治疗,可以给肺癌、食管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同时胸外科与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的亚专科的密切合作,也给患者提供了更为综合和全面的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工业革命,科学崛起,给医疗插上了一双铁翼。关于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孙大强深有感触,他说:“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利用人工智能结合医生主观判断进行病理诊断、检测细胞学标本等,切实提高了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科技赋能让整个社会受益良多,医疗行业只是其中一个耀眼的缩影,未来也许可以研发出'体内机器人手术’这种更先进的技术问世呐。总之,我希望年轻医生、医学生们能够坚定信念、勇于探索,创造更多的医学奇迹。”

凡事有利就有弊,比如科技赋能使得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提高,随之而来的则是“过度诊疗”的问题。对此,孙大强直言:“诚然,新手段、新技术帮助提高了诊疗效率和疾病发现率,但是根本上医学是为患者服务的,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要过度治疗。目前很多年轻的肺结节患者完全可以继续随访,无须急切地进行手术。人和技术贵在协同,但是未来的诊疗方案应当更加精确,要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流程,这一点任重而道远!”

日常“疫情防控”工作部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病难看病贵”成了中国医疗的“政治正确”。无论医改做出什么样的举措,我们的政府都要免不了一次次做出重要的承诺——招标采购、降药价、打击回扣、杜绝票贩子、消灭红包等。即便如此,随手翻一下大众媒体、个人微博和相关帖子,关于“看病难看病贵”的讨论热度不减……

对于这个敏感话题,孙大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看病真的难吗?真的贵吗?建国初期国人平均寿命只有不到四十岁,如今已经超过七十岁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医学水平的巨大飞跃。然而人的欲望又是没有止境的,追求高更健康、更长寿,所以无论大病小病都希望能去到大医院、见大专家。可以理解这种思维,但是带来的结果就是三级医院人声鼎沸,而基层社区可能门可罗雀。至于医疗'贵贱’的问题,我觉得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是太妥当。因为医疗不是纯粹的商业,这其中夹杂了太多公益性的东西。再者,即使某个人很有钱,他也买不到'包治百病’的药。根本上讲,老百姓只是希望花更少的钱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而这个问题恰恰是见仁见智的。如今随着医改特别是分级诊疗的推进,单病种医疗付费的持续下降,客观公正地说'看病难看病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新冠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卫生医疗部门吹响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号角。据悉,天津市胸科医院在疫情早期就下达了重要政令,要求防疫和治病“双管齐下”,不得因为防疫检测等环节拒绝任何患者。对此,孙大强指出:“虽然疫情夺走了不少生命,也给经济带来了打击,但是放眼全球,还有比中国抗疫更成功的国家吗?抗疫离不开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社会大众的齐心协力,更离不开医护人员加班加点的辛苦付出。我们医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设置了预检分流、发热门诊、缓冲隔离病房、快速核酸检测等环节。两年多以来,医院全广大职工一直不辞辛劳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值得大家敬佩。”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如果只把社会看做孤立的个人的集合,那就必然会因小失大。“我们不会漠视医疗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也希望大家在享受医学发展带来的获益时,能够更理性、客观、积极地看待医务工作者。”孙大强语重心长地说,“在这个内卷时代,似乎人人焦虑,很多医生也表示出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我想这就是中国医生乃至全球医生的现状,治病救人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工作就是又累又有风险,没有捷径,没有秘籍,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

一份事业,工作30年,叫执着。孙大强带着思辨的精神、为患心忧的大爱,持之以恒地履行着一名医生的重要职责,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争先创优先进个人、天津市人民满意好医生等殊荣。

临近采访结束,孙大强说自己还有四台重要的手术要去完成,估计要持续到很晚了。“医生是个艰苦的行业,如同逆水行舟,你要学习的有很多,压力很大,甚至会有一定的风险;医生也是个幸福的行业,因为你被一大群人信任着、依赖着,就算身心俱疲,每每看到患者满意的笑脸时,也会由衷的满足。”孙大强表示自己累并快乐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整容怎么才能找到好的面诊医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