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吃什么药降尿酸?

单纯靠食物来控制是很难的,食物的弱碱性不足以平衡体内的尿酸,
还是只有吃药和食物控制,只想靠食物控制无异于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  首先是饮食控制,然后才是药物。
    尿酸是指人体内嘌呤(purine)代谢的最终产物。它会使体内积聚过多尿酸,造成代谢失调。 
    通常,嘌呤在肝脏氧化代谢后才变成尿酸,再由肾脏和肠道排出。基本上,嘌呤的生产量和排泄量大约相等。
    嘌呤的生产量,三分之一来自食物,其余是体内自行合成;排泄量则是三分之一由肠道排出,三分之...
  • 尿酸高是可以通过饮食来控制的:
    碱性程度较强的常见食物有:皮蛋、葡萄、茶叶、海带、天然绿藻、田螺、黑木耳等等;
    碱性程度中等的常见食物有:大豆、胡萝卜、西红柿、菠菜、油菜、苋菜、芹菜、腌雪里蕻、榨菜、萝卜 干、南瓜、蛋白、香蕉、桔子、草莓、柠檬、梅干、紫菜、泡青菜、豆代乳粉等; 
    碱性程度较弱的常见食物有:赤豆、萝卜、甘蓝菜、洋葱等其他蔬菜、豆腐等豆类制品,苹果等其他水果; 
    
}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经尿液排出体外,如各种原因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减少,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发生。

1,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常用的有苯溴马隆、磺吡酮等,应用此类药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同时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来碱化尿液,以免形成结石。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不宜使用该类药物。

2,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常用的有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此类药物在使用时也需碱化尿液。同时需注意,别嘌醇在使用时可能会有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另外,部分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引起别嘌醇过敏反应的基因,因此最好进行基因检测后再用药;非布司他可能会导致轻度的肝酶升高和严重心血管事件,所以缺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禁用。

3,其他:必要时,可使用培戈洛酶等药物,通过促进尿酸分解,从而降低机体尿酸水平;尿酸较高时易引起关节肿痛等炎症表现,可酌情使用吲哚美辛、秋水仙碱等药物缓解不适。

治疗时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用量或停药,以防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除药物治疗,日常注意饮食调理,如控制高热量、高蛋白、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尽量少喝果糖类的饮料,多喝水,同时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分休息,戒烟戒酒,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等,有助于维持机体代谢平衡,避免尿酸水平紊乱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

指导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刘湘源

前段时间子琳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刘湘源主任,联合创作了关于痛风的系列科普文章,受到读者朋友们的高度关注与好评。《子琳为您读健康》公众号也收到了部分读者来信,希望请刘湘源主任答疑解惑。

看到您公众平台上发表的关于痛风的文章,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

我今年48岁,6年前有一晚吃了海鲜后,右脚趾痛疼不已,疑为关节有啥问题,去按摩,但疼痛不减。去骨科医院检查,诊断为痛风(系首次发作),尿酸含量700μmol/L多,针灸治疗辅以口服药物两三天即不痛了。后尿酸含量基本保持500μmol/L多。因此后一直注意饮食、锻炼,至今未再发作,也未有痛风感觉。近期查尿酸446μmol/L。

有说法称只要痛风不发作,就可以不管尿酸含量多少了,对健康没坏处;又有说法称,长期高尿酸体质,即使不发作,也对健康不利,仍然会在关节处产生结晶,故要吃药降低尿酸含量至300μmol/L以内。

请问:第一,前述哪种说法正确?第二,尿酸446μmol/L不服药了行不行?吃哪种药更为有效?第三,吃中药就没有副作用了吗?(听说西药都有副作用)

首先感谢李先生对《子琳为您读健康》公众号的关注与支持。您的情况很具有代表性,您所问的也是很多痛风患者都关心且困惑的常见问题。针对您的三个问题,刘湘源主任做出了如下解答。

问题:痛风不发作就可以不管尿酸值了吗?尿酸446μmol/L不服药了行不行?

当然不是。正常男性的血尿酸值为420μmol/L,女性为360μmol/L。高于这组数值一次就可确诊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是发生痛风最直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很多人在得痛风之前,血尿酸水平已经高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一部分人是因为平时缺乏健康观念从不体检,所以尿酸高了都没发现,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查出了高尿酸,但并没有引起重视,因而导致了痛风的发作。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区别并不在于尿酸到底多高,而是在于是否出现了“关节疼”这个症状。如果尿酸在600μmol/L,还没有出现关节疼的症状,那么还处于高尿酸血症阶段。这个阶段积极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降尿酸药物,疾病是可逆阶段。如果尿酸在500μmol/L,却已经出现了关节疼的情况,那么就是发生了痛风这种质变,从此便开始了不可逆的阶段。可见,在出现关节疼之前的高尿酸阶段,控制血尿酸水平是多么的关键。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μmol/L之内最为安全合理。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除了会引发痛风,还会引发冠心病和高血压。这是因为血尿酸过高,体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过多,就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损伤,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冠心病和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要用降尿酸药,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血尿酸正常值: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如果一个男性的尿酸值是428μmol/L,就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通过饮食控制,多喝水、少吃或不吃高嘌呤的食物,辅助运动,就可恢复正常。但如果这个男性的血尿酸水平已经达到了600μmol/L,就要考虑用药治疗了。这是因为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血尿酸的水平可下降60μmol/L。也就是说,当血尿酸水平超过480μmol/L以上,再通过饮食控制难以起到作用了。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肥胖的这部分高尿酸血症人群,应该及时把血尿酸水平降低到正常值以下。如果不关注血尿酸水平,患痛风的可能性明显增大。而且“三高”人群本身也易引起血尿酸高。

有痛风家族史的患者,如果出现了高尿酸血症,就要关注自己的血尿酸水平,请医生给合理化的治疗方案。

问题:吃什么样的降尿酸药比较好?吃中药就没有副作用了吗?

吃什么样的降尿酸药物,这要看您高尿酸血症是尿酸排泄不良型还是尿酸合成过多型。这两种类型的高尿酸血症用药上是有区别的。需要咨询您的医生来具体情况具体用药。

关于降尿酸的中药,我们要以临床数据来说话。目前临床研究发现,中药不太可能将血尿酸水平降低到360μmol/L以下。因为中药当中缺少西药当中的某种降尿酸药物成分。

很多人总担心西药伤肾,就典型的就是常用的秋水仙碱。秋水仙碱不仅能够治疗痛风,还能够对抗肿瘤。民间总传言说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毒性很大,此事应辩证看待。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秋水仙碱的服用方法不当,很多患者联合了不该同时用的药物,导致了一些副作用。在秋水仙碱的药物说明中,就明确写有服用注意事项:1.秋水仙碱可增加抗凝剂如华法林和肝素等引起出血的风险;2. 秋水仙碱与非甾类抗炎药合用需慎重,时间不宜过长,剂量不宜太大,因可增加胃肠溃疡或出血的风险。另外,秋水仙碱与保泰松合用时,发生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或骨髓抑制的风险增加。3.秋水仙碱与骨髓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联合使用,可加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

小贴士:怎样避免血尿酸检查结果不准的情况?

一次的验血结果就可诊断是否患上了高尿酸血症,但检查前,必需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如抽血化验前一天晚上吃了大量的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和动物内脏等。为确保血尿酸值准确,采取的办法:验血的前五天吃普通饮食,避免大吃大喝,不要过量运动,验血前一晚不要吃油腻食物及高嘌呤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酸高吃啥药能治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