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晚期有多痛苦?

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很多帕金森患者会有这样的问题:“帕金森晚期,除坐立不安,无法入眠、起身行走困难等症状外,病人怎么会四肢关节及骨头也疼痛难忍?”——摘自网络医疗咨询平台,患者男,年龄65岁,来自四川,咨询专家是第四军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

通过这则信息分析,我们得知,患者病情已发展至帕金森晚期,咨询怎么会四肢关节及骨头疼痛难忍,下面围绕这些问题,王学廉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解。

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四肢关节及骨头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

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病情往往比较复杂,除了主要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加重外,也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包括说话困难、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四肢关节扭曲变形等,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大多都会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

那么疼痛也不例外,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可以表现为肩颈部痛、头痛、腰痛,出现最多的症状是手臂或腿的酸痛,局部的肌肉僵直是其主要原因。脚和腿部的僵直会是病人感到肌肉痉挛,通常在夜间睡眠中和第二天清晨刚刚醒来时出现。

这些局部的肌肉僵直引起的疼痛,常常需要补充左旋多巴,多数患者的疼痛,在药物起效时随着肌肉僵直的缓解而缓解。少数患者是在左旋多巴起效的高峰期,反而会出现下肢疼痛,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常采用减少每次左旋多巴的用量而增加给药次数,或者增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药物的剂量,一般都能起到良好效果。

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最好的治疗什么?

帕金森病发展至晚期,药物疗效已逐渐下降,药物副作用也逐渐明显,不能很好的控制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所以对于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常需要外科手术的介入。目前临床上首选治疗帕金森病外科手术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脑起搏器。

脑起搏器治疗是近年来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突破,其治疗原理是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帕金森病患者脑内病变的部位,将刺激发生器植入患者前胸的皮下,通过电脉冲刺激脑内特定的部位,从而达到减轻和控制帕金森症状的目的。

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的优势为微创、安全、可逆、可调,即不损伤脑组织,不影响今后其他新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参数,也可以随着患者的病情变化不断的调整刺激参数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那么哪些患者适合脑起搏器治疗?根据2012年发表的《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脑深部电刺激疗法的适应症是:

2、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曾经有良好的疗效;

3、疗效已明显下降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影响生活质量;

4、排除痴呆和严重的精神疾病。

【温馨提示】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采用立体定向毁损术(细胞刀)与帕金森DBS脑起搏器植入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至今已成功帮助数千名帕金森患者控制帕金森症状,成功率达到99.2%。

}

帕金森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虽不致命,但非常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经过合理的药物和手术治疗都能很好的控制症状,而药物治疗一般蜜月期是3-5年,之后会逐渐出现药效减低,波动现象,这时期多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如何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的病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包括典型的运动障碍症状(肢体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非典型运动症状(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运动并发症等加重。虽不致命,但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目前药物和手术都能很好的控制症状,但并不能治愈帕金森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贯穿始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帕金森诊疗专家王学廉教授表示,早期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症状,而且还能延迟和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生活中,帕金森病患者要规则服药,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私自加减药物,甚至因过于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不敢服药。要正确认识帕金森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进行药物调整。若病情发展至服药疗效不佳,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7年出现双侧肢体僵硬 四医大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为其诊治

今年32岁的齐先生,0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僵硬,活动不灵活,无明显震颤,在某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给予美多巴口服,效果明显,半小时起效,维持2小时。07年发展至右下肢僵硬。

2011年出现双侧肢体僵硬,行走困难、不稳,动作迟缓,姿势异常,弯腰弓背,发音欠清,饮水呛咳及翻身困难,精神紧张时肢体震颤。口服美多芭1/4片/次,3次/日,服药半小时后出现肢体异动。

2012年齐先生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门诊就诊,王学廉教授根据齐先生明确帕金森病史和明显临床肢体症状,诊断明确,遂以“帕金森病”收住院,拟行外科手术治疗方案。

王学廉教授分析说,一般抗帕金森病药物的蜜月期是3-5年时间,之后随着患者病情发展及患者身体耐药性的增强,出现药物控制不佳,药效波动现象,令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非常痛苦,所以对于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外科手术为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所产生的动作迟缓/动作失调、肌肉僵直及(或)震颤的症状,也可明显降低服用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

唐都医院双侧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 术后双侧肢体僵硬消失身体恢复灵活

后来齐先生在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住院,经过术前各项常规、生化检查,未见绝对手术禁忌,积极备术在局麻加全麻下行立体定向双侧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者王学廉主任医师、李楠主治医师。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安全返回病房。术后经过积极治疗,齐先生病情平稳,意识清楚,身体和精神日益康复。术后一月脑起搏器开机调控,将参数调整到最佳数值,齐先生双侧肢体僵硬症状消失,身体恢复灵活、协调。

}

帕金森晚期临终前的征兆有哪些

疼痛是临终病人备受折磨的最严重的症状,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其他终末期病人发生严重疼痛情况较少。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超过一半的人会有新的疼痛产生。控制疼痛应及时、有效,正确使用“三阶梯法”。止痛药应规律、足量应用,而不是必要时才用,等到疼痛发生时再控制比预防疼痛发生更困难。无法口服止痛药造成的不安与痛苦,可采用其他方法缓解疼痛,如:松弛、催眠、针灸等。此外,如果疼痛难以控制,没有食欲,不要勉强病人进食,以免增加病人的负担与痛苦。

痰液堵塞、呼吸困难是临终病人的常见症状。应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液。当呼吸表浅、急促、困难或有潮式呼吸时,立即给予吸氧,病情允许时可适当取半卧位或抬高头与肩。有的病人由于快速呼吸加上焦虑而引起喘息,可根据医嘱应用抗焦虑剂,必要时使用吗啡降低呼吸速率;同时开窗或使用风扇通风,护理人员平静的仪态,用手轻柔地抚摸病人加上和声细语,有利于帮助病人保持平静。此外,病人出现痰鸣音即所谓的“濒死喉声”,可使用湿冷的气雾进行雾化,促使分泌物变稀,易于咳出。床旁备好吸引器。对张口呼吸者,用湿巾或棉签湿润口腔,或用护唇膏湿润嘴唇,病人睡着时用湿纱布遮盖口部。

有的病人死前会出现谵妄等神志变化,需考虑代谢性脑病变、电解质不平衡、营养异常、或败血症等因素。症状在下午或晚上会更严重。病人的躁动不安需密切观察,找出可治疗原因,如:疼痛、脑缺氧、气喘、膀胱或直肠胀等,并给予对症处理。

严重急性的呕血、便血等,一次出血量在800ml以上可出现休克现象,对临终病人来说可以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需要迅速予以控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晚期症状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